第一篇:一份“教学案”解决三个问题
一份“教学案”破解三大难题 ——合理的借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武汉市新洲区实验中学
冯钢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海洋,那么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冲决问题的海浪,登上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礁石或海岛的过程。教育管理者便是那海上的弄潮儿,波平浪缓时,赤手赤脚便能轻松自如地游过去,可如果遇上波涛汹涌,力不从心时,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冲过去了。这时,如果身边正好有一块足够大的浮木,抓住它,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陈述
我校是一所创建于1996年的单设实验初中。自建校以来,中考过省级示范高中录取线学生人数一直名列前茅,还在2003-2004连续两年夺得武汉市中考状元。学校也因此一度成为“小升初”学生家长择校的首选对象,招生一直火爆。学校质量在高位运行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让人头痛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三个:一是老师们在为学校创造辉煌的同时也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好风凭借力”,“人往高处走”,大批骨干教师借助实验这块平台振翅翱翔,远走高飞,加之近几年初中学校调整布局,随着薄弱学校的撤并,教师大量涌入,我校师资更显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明显下滑。随着学生和班级数量的增多,老师配备难以均衡,导致班级之间学生发展差距较大,引起学生及其家长不满。二是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滞后,只关注学生眼前的成绩,而漠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教学不是向课堂要质量,而是通过拖堂、提前上课、占用学生午休时间等延长绝对学习时间的死办法,加班加点,搞机械重复劳动,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三是先前学生用教辅资料泛滥时,教师不加选择,布臵作业时嘴一张,笔一挥,只图形式不顾效果,学生苦不堪言,年年喊“减负”,负担却越来越重,学生越学越累;后来我们禁止教师为学生统一订购任何资料,也不要求学生自行购买资料,学校为老师配备一定数量的
资料,供老师选用。但教师在剪贴资料印发作业时仍存在过多过乱,只图数量不讲质量的不良现象,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
如何破解以上难题,我们校委一班人多次开会研究这个问题,大家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办法,如感情留人、关系留人、位臵留人;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观念转变;加强作业管理,提出各科作业布臵的量度标准,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等等。但实施起来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就是不太好把握,总之收效甚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机遇悄然来临。2009年春季,区教育局组织辖区初中校长赴江苏考察学习名校办学经验。考察中,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理念和推行“讲学稿”的作法深深吸引了我们。
东庐中学原是一所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曾长期面临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教育观念落后等诸多困难,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却每每以失败告终,并因教育布局调整一度成为撤并对象。为了摆脱困境,谋求出路,东庐中学开始尝试“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改革备课模式,推行“讲学稿”,终于闯出了一条农村教育的可行之路,一跃成为江苏名校。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改革实践中融入了不少当今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是发展需要“对话”。东庐教师告诉我们,对话不是师生之间简单的交谈,老师必须克服自我中心,与学生形成伙伴与合作关系,学会倾听、学习、宽容和尊重。二是发展注重“过程”。在东庐教改者眼里,备课、预习、教学、反馈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他们的“讲学稿”教学模式并非只注重课前备课和预习,同样也十分注重课后的反馈。三是发展需要“合作”。教育中的合作类型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师师互动是重要前导;师生互动是学校人际中最基本的要素,它以师生相互尊重,彼此学习为基础,体现了教学的社会本质;而生生互动则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取向。课堂上的生生互动是东庐中学教学的
一大亮点。四是发展注重实效,有效教学理论反对过去以“教”、以“书”为中心的教学传统,大张旗鼓地提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学”提升到比“教”更重要的地位。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出发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核心是以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东庐中学的教改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东庐中学最具特色,搞得最成功的是其大力推行的“讲学稿”。“讲学稿”的实施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合一”;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缩短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考察团成员都盛赞这种集体备课,师生共享教学资源的作法,我们更是心头一亮:这不正是破解我校“三大难题”的好办法吗?
说干就干。回到学校,我们迅速拟订出改革课堂教学,借鉴“讲学稿”,试行“教学案”(“教学案”其实就是“讲学稿”一类的文稿,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全面动员、全员培训基础上分三步走的实施办法:第一步,2009年上半年,“两案”(教案和学案)并行,各自例行书写自己的教案,共同使用统一的学案;第二步,2009-2010学年度,在七、八年级统考科目中试行“教学案”,总结经验,准备推广;第三步,2010年秋季开始,在全校各年级各学科全面推行“教学案”。该方案通过教代会审议后,我们立马就开始行动了。
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试行期间,部分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出现逆反心理,反问我们:我只要教学效果好,还在乎这些形式主义吗?我们当即回应:
一、搞“教学案”不是搞形式主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学案”的形式是为务实教学、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服务的;
二、不可否认,有不少老师个人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但并非人人如此。学校推行“教学案”,正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变个人优势为集体
效益,缩小班级差距,实现整体提升。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个人英雄,而不是我行我素、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道理讲明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除此之外,运行中还出现过“教学案”机械拼凑教案与学案,中看不中用和“教学案”+教辅资料,人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不良现象。我们不回避、不拖拉,针对问题,想方设法,及时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大胆尝试,收效明显: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减少了,学习兴趣变浓了,学习更主动了,而且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更多了。期中、期末检测结果显示,学生成绩整体提高,班级学科之间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区同类学校中大部分学科人平分名列前茅;老师们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不少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参加市、区级赛课获奖。
自我反思
以上案例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理的借鉴的确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关键是“借”得“合理”。那么我们取东庐教改真经,成功试行“教学案”的合理之处又在哪里呢?
一是选择助推素质教育。选择以“教学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教学案”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展优质资源,实现公平教育;二是“教学案”的实施有利改变教师单打独干,各自为战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合作研讨,实现资源共享,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教学案”集“教、学、练”三位一体,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自由空间。因此,一旦向大家讲清了实施“教学案”的诸多意义和让广大师生在“教学案”的实施中真正感受到以上好处后,他们践行“教学案”的热情会更高,主动性会更强。东庐中学在这方面走在我们的前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二是教改动因两校相似。我们和东庐中学都曾面临着师资参差不
齐,教育观念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重等诸多问题,都想摆脱困境,谋求发展。在这一点上可谓“同病相怜”,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所以东庐的作法让我们一见倾心,也正因为“同病”,所以当我们借鉴“疗效显著”的东庐中学“讲学稿”,试用实验中学“教学案”时,自然也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实施准备有章有法。拟订方案让借鉴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民主审议让借鉴通过民主程序取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思想动员对老师们晓之以理,解决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业务培训对老师们导之以行,让他们知道了具体该怎么做,使借鉴实施操之有法。东庐中学在进行“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之前,其实也走了类似的程序,为“讲学稿”的实施做足了准备工作。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是实施步骤循序渐进。东庐中学的教改经历了一个由试点成功到全面铺开的过程。借鉴中,我们也基于实施的过程性考虑,从学校实际出发,将整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给出明确的时限和任务。第一阶段“两案”并行,其实是一个过渡适应期,这是东庐中学没有的。我们主要考虑到当时正处于一学年的后半期,加之老师们对“教学案”还很陌生,多年的“教案操作”让他们一时间还难以转过弯来,我们便放缓了实施的步伐。而恰恰因为这样,老师们有了更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所以第二阶段的选点试行及至第三阶段的全面推行都较顺利。由此可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是学校“教学案”实施成功的重要因素。
五是发现问题处理及时。借鉴他人经验,实施教学改革,问题在所难免。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坏事,每解决一个问题,改革就会向前迈进一步。关键是为教学改革导向、护航的学校领导要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里及时解决问题。正是因为我们这样做了,“教学案”才得以顺利实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深度思考
虽然,我们通过合理借鉴东庐中学课改经验,实施“教学案”破
解了“三大难题”,取得了以上经验。但往纵深思考,还有几点值得我们反思和远虑的问题:
一是在“教学案”的培训准备期和实施过程中,我们没有组织一次教师赴东庐中学现场观摩学习的活动。老师们接受的只是校本培训,对“教学案”的精神实质、设计理念和技巧、具体操作办法和要求等诸多方面认识模糊,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体悟。无形中走了一些弯路,耽搁了一些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借鉴实施的效果。如果在这方面,我们胆子更大一点,舍得多花点钱,让老师们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问题可能会少一些,效果反而会更好。
二是借鉴和创新的问题。借鉴的终归是别人的,现代学校要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就不能亦步亦趋地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我们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学会创新,脱胎换骨,形成自己的独特办学风格。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道待解的难题。
三是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解决问题的办法也绝非一成不变。“教学案”的实施解决了我们眼前的问题,产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应。但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们不难想象,随着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师的个性发展、教学特色的彰显等新问题将会凸现在我们面前,更何况“教学案”本身就有束缚教师教学个性化之嫌。反躬自省,大一统的学科教学怎能装点出一个百花争艳的教学园地呢?对于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作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接受期又会是多久?为此,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顺应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这才是教育的大道理。无论是借鉴效仿,还是自谋出路,只有合乎这个“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第二篇:解决三个问题 提高整体素质
解决三个问题 提高整体素质
重庆市江北区质监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加快发展放在首位,结合实际工作,注重解决服务、监管、职工素质三个问题,努力提升全局综合能力。
一是注重解决服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服务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关口前移,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发生。二是注重解决监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把加强监管与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全局干部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落实责任到个人,确保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三是注重解决职工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专家讲授、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全局职工分析问题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着力建设出一支品行好、素质高、能力强的队伍。
第三篇:深入反腐败需要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深入反腐败需要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侯宗宾 当前,反腐败斗争在取得明显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错误认识和观点。先是有“对立论”、“自发论”、“代价论”,后来又出现“公有制产生腐败”、“私有制是遏制腐败的力量”、“共产党不能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之类的说法。尽管持有这些错误认识的是少数人,但这是原则问题,有必要明辨是非,澄清舆论,以保证反腐败斗争的顺利发展。
腐败在本质上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遏制腐败的基本条件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有制是滋生腐败的根源,私有制是遏制腐败的力量。这是一个是非颠倒的错误观点。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与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出现相伴随的。剥削制度是少数人凭借占有生产资料侵占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的制度,是产生腐败的经济根源;剥削阶级唯利是图的思想观念,是产生腐败的思想根源;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服务的剥削阶级的国 家制度和政权,本身是剥削关系的产物,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有,资本占据统治地位。追逐最大利润,是资本的根本属性,为此,它可以不择手段,犯任何罪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充斥着“政治献金”、“走廊游说”、“金权政治”等种种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丑闻屡见不鲜。江泽民同志指出,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这正确反映了历史事实,是科学的结论。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所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腐败和不公正现象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消除了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剥削制度,从而铲除了产生腐败的经济根源;社会主义公有制消除了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广大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生
产过程的主人,使他们成为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同一
切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作斗争的主体力量;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以为人民服务观念为
核心、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遏制
和消除腐败提供了思想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有资
产存量的扩大,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有效地遏制腐败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许多地方的实践看,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道路,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合资企业中国有、集体资产部分的实力增强了,党政组织就更有能力为
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更有能力加大对反腐败工作的财力物力投入,从而增强在干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
力。公有制经济发展了,群众共同富裕了,就能够有效
防止由于分配严重不公乃至两极分化而产生的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遏制腐败的基本条件,这本来是无可争辩的,但为什么当前出现了一些令人疑惑的现象和这样那样的说法呢?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明确,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要与现阶段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一个基本方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但我们提出公有制经济是遏制腐败的基本条件,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前要把公有规模搞得越大越好,公有程度搞得越高越好,不能理解为要限制甚至取消非公有经济成份的存在和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在遏制腐败方面具有内在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能否成为现实,还取决于执政党的实践。如果教育、法制、管理等工作跟不上,如果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地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水平;如果公有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正确,那么,公有制所具有的遏制腐败的力量不但难以释放出来,而且会在公有制经济形式中出现种种腐败现象。提高公有制经济水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要处理好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与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的关系。比如,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包括腐败现象在内的许多问题,都与经营机制不完善、管理责任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不健全有关。这说明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第三,不能把公有制经济目前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归结于公有制经济本身,不能把腐败现象的存在看作是公有制经济本质方面的弊端。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克服和消除公有制经济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它的种种优越性将在自我变革、自我完善中进一步显示出来。总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遏制腐败方面的优越性的实现,取决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多种因素,不能因为公有制具有的优越性在某些方面、某一时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就简单地否定公有制,甚至把它看作是产生腐败的根源。在所有制关系这样的重大
问题上,我们要把思想观点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上,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
共产党同腐败根本不相容,党的领导是新时期反腐败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共产党不能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也没有能力领导反腐败。这同样是错误的。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能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解决自身存在的腐败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唯一的宗旨。这就是我们党能够克服自身缺点、消除内部腐败现象的内在根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共产党人是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腐败现象的存在从来都是为党所不容许、所坚决反对的。党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充分表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党在7 0 多年的进程中,犯过一些错误,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但都是由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去纠正、去克服的。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站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在领导人民从事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并使之健康发展、逐步深入。这表明了我们党政治上的成熟,具有很高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有一种看法,认为反腐败不应当强调党和政府的领导,要靠民间力量,搞过去那种群众运动、政治运动去冲击腐败;还有的主张搬用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议会制等政治制度,以取得权力平衡去制约腐败。这都是错误的。极少数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借反腐败之名,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是不能允许的。我们党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是反腐败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当前,在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着一种现象:一方面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大,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在有些领域和方面还在滋生蔓延。如大案要案上升,涉及的领导干部职级层次增高,顶风违法违纪问题比较突出。由此出现一种舆论:腐败为什么越反越多?以至怀疑我们党解决腐败问题的能力。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必须明确,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仍然是党内消极腐败现象滋长的基本原因。我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对外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又趁机钻了进来,这些毒素无孔不入,渗透到党和社会健康肌体之中,发生着腐蚀作用。一些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严重扭曲,有的革命意志衰退,崇尚金钱万能,贪污受贿;有的信奉享乐主义,追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面前栽了跟头,最终都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有一种看法,认为剥削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不能把腐败的根源归结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种观点忽视了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当前党内腐败现象的增多,正说明了这种侵蚀的长期性和严重性。
第二,要看到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增多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在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形势下,党内腐败现象较之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确实要严重得多。我们今天所处社会环境与五六十年代相比有很大不同。那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时实行比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现在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那时社会相对封闭,现在对外开放,打开国门。总之,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深刻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机制、法制、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由于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因此,社会在生机勃勃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空隙与某种无序状态,这就使腐败滋生蔓延的机会增多,活动空间增大。而且,还应当看到,在新的形势下,腐败现象往往是同改革中的一些新事物相伴而来的,它有一个暴露的过程,人们对它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纠正它也要有一个过程。在这期间,某种腐败现象就可能一度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腐败就不会是越反越多,而将逐步减少。
第三,要看到目前的反腐败工作有相当大的进展,但还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一方面,目前查处大案要案的数量上升,当年作案有些当年即被查处,说明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大了,惩治措施更有力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治党不严,有的不抓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出现了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况;有的执纪
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腐败分子打击不力,有的甚至包庇袒护。这是腐败现象不能有效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应该看到,我们对新形势下克服党内腐败现象的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刻,某些方面惩腐的工作力度特别是治本的力度还不够大,滋生腐败现象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时难以完全解决,预防腐败滋生、缩小腐败生存空间的措施还不够有力。这些都制约了反腐败工作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从严治标,着力治本,切实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以更好地适应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一手硬,一手软”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障碍,“两手抓,两手硬”是保障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的社会。它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同推进。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两手抓,两手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坚决执行这一方针,就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就能保证反腐败斗争的顺利进行。这是一个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手硬,一手软”是与“两手抓,两手硬”相对立的。它片面理解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的关系,孤立地抓经济工作,忽视其他工作。其结果将会是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经济建设搞成功,但风气坏下去,会在另一方面使整个经济变质。对于“一手硬,一手软”的严重危害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正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解决。在这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经济建设成果不巩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不明显,社会风气不那么好,党群干群关系不那么融洽,归根到底都与“一手硬,一手软”相关。为什么有些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没能解决好呢?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没有真正领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都抓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的深刻含义,口头上讲的是“两手抓”,实际上还是受“对立论”、“自然论”、“先后论”的影响。第二,不注意廉洁自律,甚至放纵自己的不廉洁行为,己身
不正,因此对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能严格要求,对自己管辖的地区或单位的党员、干部疏于管理监督。第三,有的任用干部重“才”轻德,有的对违法违纪的所谓“能人”袒护包庇,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干部政策的误导。改革开放以来,“两手抓,两手硬”带来了丰硕成果,“一手硬,一手软”造成了一些沉痛的教训。全党都应当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目标,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落实。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还要从政策、制度着手,营造一个激励、宣传“两手抓”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围绕“三个创新”,解决“六个问题”
围绕“三个创新”,解决“六个问题”
──河畔镇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自我镇开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以来,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兼顾,紧紧围绕试点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提出了围绕“三个创新”,解决“六个问题”的工作方法: 一、三个创新
1、党政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创新
2、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形式创新
3、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督体制创新 二、六个问题
1、解决好党政如何协调规范运行的问题
主要是明晰权力结构和运行流程,有效发挥党代会、人代会的作用,避免缺位、越位、错位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2、解决好需要公开什么的问题
主要是问计于民,梳理完善群众真正需要公开什么事项,使公开的内容一定是群众真正想知道的。
3、解决好怎样实现有效公开的问题
主要是拓展公开的形式,结合农村实际,力求信息到户和宣讲到户两个效果,建立“镇为中心,村为阵地,社为节点,村民代表为纽带”的公开网络,使应该让群众知道的一定让群众真正知道、切实明白。
4、解决好用什么办法保证公开的问题
主要是建立党政制约监督、纪委全程监督、社会群众广泛监督的全面监督体制。重点研究解决同级纪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乡镇中心工作发挥工作动态监督、工作责任问责、监督结果运用的职能。
5、解决好通过哪些途径有序推进的问题
主要是党委统筹、领导抓点,总结提升、整体推进。
6、解决好拿什么检验工作成效的问题
主要是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第五篇:村镇银行发展亟需解决三个问题
村镇银行发展亟需解决三个问题
一、服务“三农”的目标设定与商业银行行为的管理方式冲突
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主要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而各地银监局对村镇银行的管理完全依照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进行,对注册资本金、存贷比等指标实行严格管制。这样目标设定和管理方式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和矛盾。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和分散的个体、农村地区是欠发达地区,它们使对“三农”的贷款风险要大于对工商业的。利用对以非农存贷为主的商业银行管理方式,让村镇银行去经营比非农存贷为主的商业银行所经营产品——工商业存贷风险都大的产品——涉农存贷,即使利率高一点的前提下,这也是不公平的而且也很难做到。所有村镇银行对此都有反映。因此让村镇银行今后能够生存下去,或是国家主动改变当初对村镇银行的目标设定,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改为服务非农,就违背了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村镇银行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是村镇银行被动改变国家对其的目标设定,主要服务工商业及城市。当前一些村镇银行已开始有这种趋向。但这与国家设立其的目标是相悖的,国家也决不会让其长期、大规模进行甚至会把其撤消掉。
在目标设定和管理方式发生冲突的情况,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改变管理方式对管理方——国家和被管理者——村镇银行来讲,都是最好的选择。在管理方式改变方面,村镇银行希望在现有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政府能够给予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政策,在注册资本金使用和存贷比方面对它们放宽点、税收优惠的年限能够长点等,使其能够在和其他发展已久、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竞争中先生存下来。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对涉农贷款的风险。由于涉农贷款风险比较大,保险公司不愿意对涉农物质保险,因此这种风险补偿机制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政府、村镇银行和保险公司参加。
二、“三农”概念的扩大与否
“三农”是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各地银监会对与此相关的贷款有明确的指标要求。据调研情况来看,涉农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比例最低要求也在55%以上。涉农贷款风险比较大,村镇银行为这种躲避风险,就随意扩大“三农”尤其是“农民”和“农村”的概念。农民以户籍上的农业人口为准,农业人口进城创业和从事非农产业也计算在涉农贷款之内;农业,包括在城镇里进行的农产品加工;农村就直接定位在县域之内。村镇银行这种扩大“三农”概念的行为,使吸储的农村地区存款再回到城镇特别是县城所在镇、所发放的贷款再多为工商业服务,不能真正起到服务“三农”的作用。“三农”概念的大小成为当前村镇银
行和国家相博弈的焦点,也成为村镇银行的国家设定目标能否达到的关键。如果不能及时对“三农”概念做一个妥切的界定,就会重蹈当年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逐渐从农村地区撤出来的覆辙,背离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国家目标。目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担忧的问题。
政府对此应该早点对“三农”概念做清晰界定,阻止村镇银行随意扩大“三农”概念的行为。我们建议:对于农民的界定,应该以职业为准,限定为从事农业的生产经营者;农村的地域范围,因为县城所在镇比较发达而且其发展所需资金也比较容易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所以限定在此之外的区域比较好;相应地,农业指在县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和在县城所在镇外进行的加工。
三、认知度低造成吸储难
吸储难是所有村镇银行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也是关系其能否生存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没有存款自然就无法贷款,村镇银行也就无法运转。从调查统计数据看,目前几乎所有村镇银行的存款都依赖于地方政府给予支持的对公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90%左右。而对银行发展至关重要的个人、企业存款很少,占其存款总额超过10%的很少。究其原因,村镇银行认为除网点少、有折无卡、农村剩余资金有限等因素外,重要的是存款者对它们的认知度低。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经营,在人们心中已留下根深蒂固的良好印象,而村镇银行刚开始创办,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不熟悉,在心理上还不十分愿意接受。同时他们认为村镇银行是民办银行,在其处存款没有在国有商业银行处存款保险。基于这些因素考虑,人们往村镇银行存款的愿望不是很强,行为也不是很积极。吸储的多少决定着放贷能力的大小,因此吸储难成为制约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要打破这种困境,村镇银行应该在建立一年后赶紧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方便人们办理存贷款业务;选择合适的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积极宣传自身具有的优势,让人们尽快认识、了解村镇银行的性质和服务内容;建立行业协会,联合起来和人民银行协调,早日建立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加入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系统,提高存贷款的办理速度。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促进人们对其的信任度,进而提高人民到村镇银行存款的意愿。另外,政府也可允许村镇银行在地级市设立分支机构,用于专门吸储,把吸储来的存款投放到“三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