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怕什么的调研
XX市工商联在以“思想大解放,环境大改善,作风大转变,推动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大讨论中,组织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大讨论。通过学习《XX日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XX市委中心组文章《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加快XX发展》,认识到思想大解放,目的就在于思想大统一,在讨论中寻求共识,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XX必须加快发展,而且能够加快发展上来,增强大家对XX加快发展的信心。
要XX加快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怎样,环境:环人之境也,民营经济的外部环境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文、地理环境好,投资环境宽松,企业就能来到这个地方生根、安家,才能一心一意地谋求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最近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XX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打造效率XX、效能XX、和谐XX,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从_月__日至_月__日,我们会同市纪委、监察局等部门紧紧围绕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害怕什么,反感什么,欢迎什么,希望什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负责人及其员工对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监管部门的工作是满意的和比较满意的。他们认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一年比一年好,领导一年比一年重视,行政效率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服务环境一年比一年改善。
比如,对XX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认为满意的占__._%,对本地政府提供便民服务的情况,认为好和较好的占__._%,对政府机关服务质量的情况,认为好和较好的占__._%;对本地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和较公正的占__._%。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认为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许多值得改进、改革,甚至需要急待消除的方面。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害怕”、“七反感”之中。
一、我市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五怕:
一怕党政机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__._%的企业认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存在严重和较严重的三乱行为;
二怕政府部门不讲诚信,__%的企业认为XX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一般和差,认为好的仅占__._%;
三怕执法部门无端的检查,__._%的企业认为我市的行政执法情况为一般和较差,仅有__._%的企业认为行政执法情况好;
四怕司法不公正,__._%的企业认为我市的司法情况为一般和不公正,认为司法公正的仅占__._%;
五怕来自企业周边的干扰,__._%的企业认为他们的周边环境为一般和差,相当一部分企业反映,他们周边的农民、居民强行无偿用水、用电、用气的事经常发生,无理取闹的人和事也不少;仅__._%的企业认为他们的周边环境好。
二、我市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七反感”
一是反感执法部门的重罚款,轻教育,__._%的企业认为交通管理和服务一般和差,仅_._%的企业认为好。
二是反感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强调抓大放小,不少企业反映:“在XX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各级政府和部门不仅在政策上,而且上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放而不帮,放而不扶,只晓得收税,只晓得收费。照这样下去,XX怎么能够稳定,怎么能够发展,怎么能够和谐?”
三是反感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只看“外资”,轻视“内资”,优待“外商”,薄待“内商”,优惠“外企”,严待“内企”的做法。
四是反感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效率低。
五是反感税收预征。
六是反感垄断行业服务质量低。
七是反感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
三、我市民营企业普遍欢迎的人和事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欢迎执法部门、管理部门现场办公;
二是欢迎党政机关、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直接联系企业;
三是欢迎公安部门在企业设立警备室或值勤点;
四是欢迎大中专院校与企业联姻。
四、我市民营企业迫切希望的人和事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希望精简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希望实行阳光政务;
三是希望受处罚从宽;
四是希望能更便捷地使用土地;
五是希望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是希望建立专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
七是希望平等待遇;
八是希望畅通融资渠道。
产生以上状况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部分机关干部职工
在观念上对民营企业有偏见,一部分人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有明显的仇富心理。有的人认为个体私营经济者是剥削者,看不到其在税收,解决就业,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有的认为个体私营经营者素质差,层次低,看不到他们的变化和提高。有的人认为个体私营经济者财产来源不明,唯利是图,看不到企业起步和创业中的艰辛和合法谋利的正当性,一些领导干部“管本位”思想严重,对民营企业敬而远之,怕招惹是非,怕担嫌疑,不敢报道,不敢接触,不敢支持,一些部门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的信誉问题而导致对整个民营企业的全盘不信任,这是民营企业货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市的实际出发,从根本上来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发展民营经济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现行的税制下,大型国有企业、中直企业的税收绝大部分交给国家和省级财政,民营经济的税收基本上交地方财政,而我市恰恰是大部分国有企业已改制成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因此,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更要注重发展民营经济,不仅要增加经济总量,更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市委、市政府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重要地位,更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使广大民众,尤其是广大机关干部及各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呢?除了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外,一是要在我市党政机关中开展谁是财富的创造者?谁是社会的主体?谁养活了谁?你的工作收入中有多少民营企业纳的税等类似的大讨论。二是在机关中开展“三讲三看”活动:讲你的工作量中包含了多少为民营经济发展和服务的工作量,看你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投入和态度。讲你具体做了几件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实事,看你的管辖范围内民营经济的发展幅度,讲你和你周围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那些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看阻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三是通过三看三讲,再来考察我市民营企业是否在社会上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法律上有保障。不要因为
一、两个民营企业失足落水,我们就来否定大多数,就变得谨小慎微。有些政策就变得宁左勿右。
第二,扼制公共部门的隐性腐败,降低民营企业运行成本。
腐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具有较高职位的从事政务工作的官员的腐败行为,其客体是用来分配经济利益的权力,标的是较大数额的经济利益。这是我们通常所认识并被社会所重视的腐败形式。第二种是较低级别的从事行政管理的公务员的腐败行为,其表现往往是“隐性”的,涉及经济利益较小,这种腐败行为主体是较低职位和较低级别的公务员,其主要的特点是人为设置障碍,拉长办事过程,将简单的程序复杂化,暗示来机关办事的组织和个人向其提供利益,得到对方利益后,放弃原则,随意简化办事程序,或使来机关办事的组织和个人得到额外的收益,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种隐蔽性腐败因其所涉及人员层次低,收益小,很难用现有的法律加以制裁,一般被看作是不正之风。但危害并不小,且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危害极大,因为其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大大降低机关的办事效率,隐性腐败会使本来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本来能早解决的问题,拖成晚解决,甚至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蒂索托实验”表明,同样是建一个服装厂,在隐性腐败文化较严重的秘鲁机关运作效率要比纽约低___倍。在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中,一些民营企业反映,政府的支持政策是好的,领导的讲话是到位的,可落实上总是有差距。文件上明明规定可以办的事情,不给好处就拖着不办。这些年来,我们有多少好的政策、文件难以落实,成为摆设,有多少投资者因为受不了种种刁难,弃我市而去。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政策也没用。因此,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个重要方向是下决心解决这个让企业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性腐败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提高对隐性腐败危害性的认识,真正把它当作腐败来治理,使其不再具有隐蔽性,强化对隐性腐败的监督机制,加大处理力度;在人事考核任用上,设立这方面的考核指标,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隐性腐败的风险预期,二要加强立法工作,使机关日常工作运转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并公开办事程序。
第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薪金收入,使反腐败能有一个物质支撑。
工商联作为市委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在大讨论中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结合我们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围绕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宗旨,要在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和谐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一、加强维权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借鉴省内其他市、州工商联维权服务经验,拟争取市委、市政府授权,成立“XX市非公有制经济维权投诉中心”,办公室设在市工商联,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兴办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种团体、组织、个人和行政职能部门损害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维护其合法权益,推动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全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开展法律服务。经领导同意,会同某省**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XX市工商联法律咨询服务部”,在工商联会员企业中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及法律事务代理,增强企业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和手段。
三、畅通信息渠道。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经济信息方面的宣传力度,畅通工商联与会员企业信息服务的渠道,利用《XX总商会》开办《信息动态专辑》,为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咨询。
四、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会员企业调查研究,及时收集和反映企业发展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对改善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五、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针对企业当前反映的用地难、融资难和“三乱”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同金融、国土、规划建设、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的协凋沟通机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六、组织企业参与招商引资和经贸洽淡活动。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工商联系统的招商引资活动和经贸洽淡活动,引导企业走出去,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
第二篇: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要求,我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认为,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委员们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xx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地处苏xx两省、三市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2009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出口创汇8816万美元。
xx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纷纷开展“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xx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6月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724家(其中2010年上半年增长68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6%,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分别由36名农民、1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14名企业销售人员发展而来),私营企业414家(其中2010年上半年增长16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0%,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分别由2名农民、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名企业销售人员和1名大中专业毕业生发展而来),其中工业企业和加工制造个体户922家(企业372,个体550),从事电子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就达752多家。到2010年6月底,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6家(比2009年底112家增长31%),超1000万元的95家,超亿元企业9家,拥有7家省级企业集团,8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38家企业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认证,企业注册商标超过300件。民营企业201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8105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0.9%,上半年新上项目投入554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52.2%,上半年扩建技改投入326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56.4%。目前全镇有100多家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69家企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2008年出口创汇1.02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到8816万美元,今年1—5月出口形势回升,实现出口3838万美元,同比增长22.46%。
全镇成长型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发展态势喜人。富华电子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减5.7%,新上项目投入8000万元,技改投入4000万元,入库税金1261万元,同比增长26.6%;天富电子销售收入35964万元,同比增减46.5%,新上项目投入5000万元,技改投入3000万元,入库税金210万元,同比增长10%;百盛电子销售收入10272万元,同比增减9.7%,新上项目投入4000万元,技改投入2000万元,入库税金80万元,同比增长39%;英发电子销售收入8142万元,同比增减115.9%,新上项目投入2000万元,技改投入800万元,入库税金176万元,同比增长4.8%;兴业科工贸销售收入11532万元,同比增减18.8%,新上项目投入1000万元,技改投入400万元,入库税金178万元,同比增长29.9%;天星光纤销售收入5670万元,同比增减49%,新上项目投入2000万元,技改投入1000万元,入库税金109万元,与去年同期127万元减少18万元,同比减少14.2%,但是下半年形势很好,预计全年税收将有大幅度提升;华宇电子销售收入9273万元,同比增减35.5%,新上项目投入1200万元,技改投入600万元,入库税金102万元,同比增长29.1 %,但是下半年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工人流失严重,有部分生产线没有运转。
全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玩具、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有企业近700家,围绕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两个主导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4.5亿只以上,形成了60万只高压包、200万只遥控器的日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零售市场90%和35%的份额。2009年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5000万元,被命名为“xx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玩具企业43家,去年实现销售5亿元,税收1000万元;光伏企业8家,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单晶硅切片、石英坩埚等产品的生产,并正向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延伸,目前有石英坩埚生产设备2台套、单晶炉77台、切片机20台、破方机1台,已形成年产400吨单晶硅、3000万硅片的生产能力。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1200万元,已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光伏产业生产基地”。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以及汽车刹车片、汽油机缸体、汽车铸造件等配套产品,正在形成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xx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xx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富华、佳华、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微型电视、pC生成软件等新产品。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xx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500多人,专利42项,电子产业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2%。同时,xx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镇民营企业就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欧达机电娱乐器材、安尔达汽油机缸体、恒盛医疗器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截止6月底,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43.74%;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0.93 %;实现工商税收3199万元,增长20%。
二、镇党委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做法
第一,抓规划引导。镇紧密联系xx的产业基础,已先后编制了“xx镇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xx省光伏产业(xx)基地发展规划”。去年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修编和完善规划,力图通过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升电子、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与其他地方一样,xx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用地指标难、融资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每年置换用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在融资方面,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每年新增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组织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去年政府补贴12名企业老板各1万元参加南京大学EMBA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外向型企业招聘优秀管理人才,去年补贴8家企业各1万元;在招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会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帮助企业招工。
第三,抓平台建设。主要是抓好xxxxxx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是拓展开发区规模,每年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二是编制开发区扩区规划,并按扩区后的规模编制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开发区区域环评;三是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配套水平,每年均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正在着手筹建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计划在开发区中心位置划地100亩,建标准厂房及生活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以上。
第四,抓招商引资。在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每年招商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在40户以上,今年截止到6月底,全镇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9.68亿元,已到位资金5.08亿元,有13户企业已在xxxx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xx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优化服务。把整治和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做大电子、光伏产业的突破口,全面开展经济、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紧紧抓住《xx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方便投资者。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取信于投资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一站式”服务内容,深化“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和“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着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以好又快发展。
三、xx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成长难题。
1、技术创新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全镇民营企业能够进行自主开发企业为数不多,占企业数的2%还不到,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缺乏企业技术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惜打价格战斗,形成恶性竞争,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3、管理方式落后。不少民营企业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放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为数不少的企业重营销而轻管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科学管理,造成内部管理薄弱。主要表现:组织形式的“血缘”性浓厚,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做到用人唯才是举;创业者集大权于一身,但其个人不可能擅长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导致纠错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用工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4、行业协会功能弱化。xx镇民营企业曾于2004年9月份自发组织成立了电子商会,力图帮助实行行业自律,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以及在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成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商会成立之后其功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组织会议、收发传真之类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等功能未能发挥。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措施,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
5、资源性要素紧缺。随着xx镇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严重影响着xx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门槛的提高,对xx镇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调查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玩具企业的订单量比往年减少20—30%以上,部分电子企业也存在订单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情况。据悉,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减少4—5个百分点。
四、加快xx镇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xx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源于企业的不足,应当主要靠挑战自我、改变增长方式、转型经营加以解决。
1、加速产业升级。要根据制定的光伏、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加大光伏、光电、汽车零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等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随市场变化而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时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企业要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营销信息化,适应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和市场对企业的标准化要求。
2、积极转型经营。转型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规模的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切实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现代法人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乐于吸引外来人才,乐于接受职业经理人。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如高新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应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既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又可以引进和留住人才。
3、优化政策环境。要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细化的专项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本地民营企业在新上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4、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xx民营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如xx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设一个与xx电子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大型物流平台。另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咨询等机构。
5、构建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采取灵活方式,为企业进人才提供服务。努力引进高层人才,满足企业扩张规模、转型经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
6、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在xx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促使增强诚信度,积极还贷,实现双赢。二是借助外资,善于利用外来资本,加快发展自己。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办法。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通过招商引进资金,合作经营,同样也能实现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
7、强化行业协会作用。电子商会要聘请专职人员或者在行业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商会内担任要职,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协会职能,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项目申报、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培训、资源整合以及规避贸易制裁等方面的作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要进一步完善商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约束作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8、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共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创建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减少盲目因素,更加专注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整体向前发展。
第三篇: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调研。调研中,北京市工商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全面部署、参与走访,领导班子成员参与问卷设计和座谈,自4月以来,共组织了座谈会6场,实地走访民营企业100余家,发放回收调查问卷498份,结合北京市宏观经济形势和问卷研讨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如下:
一、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点:
当前,北京市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首都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截至2018年1季度末,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单位2.4万家;1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007.3亿元,同比增长7.8%,较2017年全市6.7%的增长率高了1.1个百分点;创造利润945.6 亿元,同比增长36.4%,经营状况良好。同时,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加速“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发布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及一揽子支持政策,形成了全市上下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和14.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22.6%,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对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86.7%。智能电视、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1倍和15.8%。1-2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金融信息服务业和网络借贷服务实现收入分别增长81.9%和53.6%。同时,结合此次调查情况,首都民营企业发展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企业技术创新活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一是企业更加重视研发投入。2017年,北京市全社会研发经费之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2018年1季度,中关村研发人员合计54.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7.5%,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4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3%。调研中,57.41%的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以上,36.73%的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超过5%以上,较去年的19.89%有大幅提升。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企业获得相关认定、提升企业价值的意识较高,有64.34%的企业都获得了有关认定,其中11.8%的企业获得了国家(省级)以上认定。19.96%的企业获得了5件以上发明专利,高于去年5%的水平。企业在主要技术来源上更加注重发挥自主性,55.42%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24.49%的企业通过人才引进、16.26%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技术。在自主创新驱动下,企业创新产出突出,完成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前沿技术:百度实施开放自动驾驶平台计划,抢占无人驾驶领域制高点;旷世科技、商汤科技等围绕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领域正形成集群式突破;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研发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系列,占领全球领先地位,首都民营企业知识创造 开始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企业主要技术来源自主开发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企业并购其他5.42%13.05%24.49%16.26%13.25%55.42% 三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能力增强。2017年9月,北京市发布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为北京制造的升级转型注入新动能。调研中,38.95%的企业实现了产品销售渠道的网络化,56.81%的企业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商业和运营模式,实现了个性化、智能化生产,12.65%的企业建立了双创服务平台。通过“触网”,以信息技术服务为支撑,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转型动力和发展潜力。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企业互联网融合情况产品销售渠道网络化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化智能化生产建立双创服务平台工业企业服务化转型都没有16.26%14.05%12.65%7.42%11.84%26.50%38.95%0.00%10.00%20.00%30.00%40.00%50.00%
(二)企业品牌建设有所提升
一是品牌价值有所提升。相当大比例参与调查的企业仍然缺乏 品牌意识,品牌创新能力较弱,但整体情况较2017年年底调研数据有所提高。拥有5个以上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的企业占比达到3.2%,比2017年年底数据提高了1.55个百分点,没有省级以上注册商标的企业占比为52.81%,较2017年年底减少了7.08个百分点。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上,30.12%的企业自主品牌产品收入比重小于20%,但也有32.53%的企业实现了50%以上的自主品牌收入。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情况好于预期。47.21%的企业采用了专业的生产质量管理办法、86.33%的企业产品通过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半企业采取了质量风险控制和质量成本管理、执行国家以上标准的企业占比达到55.61%,其中有17.06%的企业执行了国际标准。
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措施质量风险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质量在线监测质量在线控制其他0.00%16.46%13.05%9.83%5.22%20.00%40.00%60.00%49.79%43.57%
(三)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健全
调研中,大部分企业对自身在同行业中经营管理水平的评价持乐观态度,65.65%的企业给出了较好以上评价。企业注重通过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管理。其中,建立发展规划和优化组织架构的企业均达四成左右。企业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更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采取了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加强人才梯 队建设、建立企业技术人员评价制度等措施,其中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的企业达到了58.83%。大部分企业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方面,还处在信息共享等初级阶段,其中58.83%的企业开放了企业技术平台,53.61%的企业开放了销售渠道。在对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支持上,占比相对较低。9.03%的企业采取供应链金融等帮助中小企业融资、8.23%的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建设、5.62%的企业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人才技术支持。
企业优化管理的措施42.77%建立发展规划39.75%优化组织架构实施员工激励37.75%改进经营流程25.30%建设企业文化23.89%21.88%健全内部规章制度16.66%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风险预警与防控体系15.06%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5.62%其他2%0%5%10%15%20%25%30%35%40%45%
(四)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
当前,北京市大力推进开放创新,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调查中,北京市民营企业发展外向性突出,仅有11.44%的企业尚未实现“走出去”。同时,在已“走出去”的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等企业发展核心要素的提升。其中,30.72%的企业建立了营销网络,25.3%的企业拓展了国际市场,28.91%的企业获取了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23.49%的企业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一些企业实现了战略性的“走出去”,提高了国际化的经营水平。其中8.03%的企业促 进了全球化战略布局,13.45%的企业完善了产业链、实现了业务多元化。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实现产能转移的比例相对较低,仅占被调查企业的4.01%。
建立营销网络30.72%28.91%获取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拓展国际市场25.30%23.49%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业务多元化13.45%11.44%企业尚未“走出去”利用当地劳动力等要素降低产品成本9.03%8.03%促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获取国外原材料等资源7.22%实现产能转移4.0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
二、存在问题
当前,北京市进入了“减负、减重、减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蔡奇强调,北京的发展寓于“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之中,减量发展是特征,创新发展是出路,而且是唯一出路。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困难和挑战。调研中,反映出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类:
1.政府支持和服务靶向不精准。民营科技企业仍然面临着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具有的企业反映,与南方部分省份政府部门相比,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监管又重于服务的情况,个别政府审批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存在利好政策执行走样变形的情况。企业为争取更多资源,十分关注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关业务,相当比例的企业甚至设立了专职人员从事政府事务工作,提高了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成本,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对重大创新和突破性的项目扶持力 度不够。政府对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关键半导体原件、新材料等重大创新和突破性项目的扶持政策不够精准,撒胡椒面型的支持不利于将资源集中应用到刀刃上,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施的大范围优惠税收政策,对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的征对性不强、优惠程度不够,难以起到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抓有能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的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不高、水平不均。一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由于北京市央企和外企总部相对聚集,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的挤出效应明显,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支柱性和代表性企业不多,普遍处于“低小散”的发展状态,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数量多,缺少对于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性、推动性和影响性的企业。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的能力较弱,品牌产品、拳头产品少,技术创新不足,资金、人才支撑后劲乏力,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平衡。城六区和远郊区县民营企业在规模、质量、效益、和整体状况上差距较大,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集中在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其他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对经济的带动力。
3.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本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变数大、资产少、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和成本代价。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内控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持有“惜贷”和“慎贷”的态度。加之担保抵押机制不灵活,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不到位,社会资金流动不足,造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非正式渠道筹资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原始资金积累,严重影响企业设备更新和产业转 型。不少科技企业在一跨进规模化通道就不幸夭折。资金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梗阻。新兴行业融资更难。部分新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创新性,目前尚不存在其所属行业的审核标准,上市发行审核中只能比照类似行业的标准予以审核,与公司实际业务模式差别较大,为企业申报带来较大困难。
4.民营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高。北京是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集中的城市,科技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拥有中央和地方各类科研院所400余所,高等院校90余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院院士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无论从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北京一直稳居全国的制高点。但是,由于住房、户籍、保险等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不少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留不住优秀的人才,人才高原的人才洼地现象比较明显。此次调研中,企业认为人才方面遇到的主要障碍,排在前三位的是外地人才进京落户难(54.4%),生活成本逐年上升导致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量流失(50.2%),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需求的配套政策不完善、职住矛盾仍突出(39.0%),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对策建议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今年北京市政府报告中,陈吉宁市长强调“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科技创新和高精尖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首都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首都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政策环境,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全局。抢抓落实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机遇,制订完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深入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转型发展、抱团发展、集聚发展”,解决科技与经济分离、科技体制分割问题。以城市副中心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强化 产业引导,实现全市产业向园区聚集、集中发展,引导“三城一区”创新成果向区落地,鼓励远郊区县细化产业布局、做好城区对接,推动形成全市产业布局“一盘棋”,打造一批北京市民营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二是要突出重点,精准扶优。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提升、重点项目推进行动计划。着力培育龙头,扶持一批基础良好、潜力巨大的企业,打造“民营经济百强”等明星企业,建设北京市民营企业品牌。三是整合资源,社会协同。推动高校、央企、民营企业在相近研究领域中共建新型民办非企业研发机构,汇聚产业的研发需求、推动研发的信息交互,在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形成面向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的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推动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四是加大合作,优化服务。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广力度。鼓励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城市重大投资项目、科技文化服务创新及融合发展创新项目。落实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供地政策,为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众创空间、研发设计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提供支持。加强政策落实服务,创新政策落地促进机制,提供精准化的政策对接服务,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类企业的活力。
2.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降费改革。完善税收政策、税率结构和征管措施,加大创投税收优惠力度,落实创投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度个税抵扣政策,强化其对创新发展的激励作用;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等,利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利于企业留住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继续合并简化并降低增值税税率,推动现行差别化税率逐步向单一税率演进,强化营改增的减税效应。继续精简涉企行政事业性 收费和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中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研究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人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等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延长优惠时间,细化研发费用范围,优化申请程序,有效降低创新型企业研发成本。通过税制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3.加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力度。简化金融机构贷款审批层次,创新信用评级模式,提高企业及企业法人信用状况占比份额,依据新的“三品”(企业老板人品、产品、抵押品),和“三表”(企业生产用水表、电表、气表)来评价企业信誉度和生产状况,提高授信评级的效率和适用性。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探索对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社会筹资利息补贴,为民企特别是科创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分担创新风险,积极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开放,探索扩大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质押融资。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发展产业链融资,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大力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创新发展。增强金融主管部门监管能力,引导规范金融创新,着力营造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环境。
4.深度净化知识产权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知识产权评估、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制定过程中注重吸收企业、商会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客观、专业的指标设置;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使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更具现实意义;重点解决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坚决打击“搭便车”“戴面具”等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效率;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进入快车道。建立健全具有北京特色的的技术交易、转让和扩散机制,形成调整各方利益关系的有效杠杆,集中力量解决科技资源分散、效率低、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培育适应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要求的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的土壤和环境。
5.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继续适当降低缴费比例,为企业完善内部治理、实施精细管理、优化薪酬分配等提质增效措施提供精准化服务。降低特殊行业、尤其科技创新关键领域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增强科研人员的改革获得感。建立职业征信平台,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服务,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加大对新经济从业人员的放开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公租房制度,通过政府出资、社会和个人共同集资等方式,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高端人才公寓。对重大创新和突破性项目开放相应的户籍、社保、住房、教育等资源,为重大创新和突破性项目留住人才。
第四篇:在调研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
在调研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
今天我和X等同志来X集团公司调研,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谈论会,主要是共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大计,抢抓中央、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奋力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实现新的跨越腾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从基本方略、深化改革、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强调国家对民营经济“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一贯立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鲜明态度,明确指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传递了比黄金更宝贵的信心,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规格和规模前所未有的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对从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对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系统安排。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借强劲东风,创时代新业,共同开辟X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天地。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几个问题。
一、始终坚信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
改革开放X年来,全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既呈现出与全国全省一致的发展轨迹,又具有我市的鲜明特征。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超过X万户,创造了近X%的经济总量,贡献了X%以上的税收,容纳了X%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拥有了X%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源,近年来新增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民营企业,增速排在前X位的近X%是民营企业,新兴产业企业X成以上也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势潜力股,目前处于上市辅导期的企业X%是民营企业,列入X亿级孵化培育计划的X%以上是民营企业。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搏击商海大潮、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充分展现出扎根X、助力发展的浓厚情怀。可以说,X市过去的辉煌凝结着你们的奉献,当前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创造,未来的腾飞更需要你们的不懈奋斗。二、牢牢抓住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
民营经济发展从来都与国家大势、地方兴衰紧密相连。当前,我市民营经济总体来看,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当然也毫不回避地说,部分民营企业面临要素趋紧、动力不足、盈利艰难的现实,实事求是的讲,这些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碰头的结果。总书记强调这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我想,越是在这样的阶段越要有定力,对国家发展、X省前景、X市未来充满信心,战胜一时困难,赢得更大发展。从经济走势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近两年全市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全省平均,去年增速排位上升X位、列全省第X,今年确定增速为X%,有望再创新高。
从发展空间看,我们着眼内部空间优化,加快打造X经济发展产业带,构建全域统筹、相融共生的发展空间,明确各区县发展定位,各具特色、协作联动的县域经济板块正在形成。从功能支撑看,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X铁路预计X年内建成通车,X高速公路启动建设,通过X年的努力,X市将形成X半小时、X一小时交通圈。
三、勇敢面对民营经济的转型挑战。
优胜劣汰是不变的市场法则,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市场大调整、大洗牌,我们的民营企业是果敢前行还是徘徊观望?这是我们大家必须面对的。目前,有的企业家存在不转型就是等死、转不好就是找死的困惑,集中体现在资源要素保障的困境,特别是资金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供需、市场的问题,内涵着发展理念、价值追求的定位问题。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我们的民营经济才能凤凰涅槃。这里和大家探讨几个观点。一是要打好“创新牌”。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关键是通过创新引领赋予时代内涵,才有旺盛生命力、市场征服力。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培育。另一方面要实施现代管理,建立现代治理制度,加快与强企联合、引育高技术、进军资本市场。再一方面要发掘工匠精神,始终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创造,破解企业转型发展之困,实现持续兴旺发达。二是要打好“融合”牌。
企业无论是参与行业竞争还是市场竞争,固化于单一产品、有限市场、单打独斗都是势单力薄。尤其是我市民营企业总体上比较小、比较散,更要突出融合发展、集成作战,充分把握产业融合、行业重构、平台共享等大趋势,深入融入特色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国际大市场,加快融入新经济发展,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三是要打好“质效”牌。
从企业发展的规律性来把握,企业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质量才有综合效益。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抓大扶小”、做大做强,推动一批优势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精心呵护中小微企业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品牌创建”、品质革命,实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提升计划,支持民营企业争创更多名牌产品。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真心希望各位企业家始终秉承义利兼顾、德行并重、服务社会,真正用事业成就、社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推动X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同时,我们市委市政府也将坚持把培塑一流环境作为这座城市的生命线,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最优服务,让企业当好经济发展的主角、让X市成为企业发展市场。
第五篇:县民营企业融资发展调研报告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并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金融办准确把握国家货币政策的新变化,以增加贷款投放为中心,切实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工作,深化银政企合作和项目对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全力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地方金融监管,金融系统通过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提供优质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2010年,我县新增金融融资总额达27.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银政企对接签约项目53个,签约额18.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9.82亿元,新增贷款10.5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36.8亿元,增加6.3亿元。并顺利建成“**金融生态示范县”,同时资本市场融资取得新突破,我县天齐锂业公司2450万股流通股在深证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我县第四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7.3亿元,我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到41亿元,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2011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8亿元,比年初净增9亿元,增长6.97%;贷款余额72.2亿元,比年初净增2.38亿元,增长3.4%,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38.6亿元,比年初增加1.8 亿元。金融体系建设正深入推进,由**商会牵头组建的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商业担保公司,**名望融资担保公司正抓紧筹备,今年二季度可正式营业,由荣兴实业、坤邦房地产发起成立的注册资本1亿元的我县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银政企对接更加活跃,今年以来,我县已经多次组织召开了银企对接会,分别筛选了一批项目,正在履行报批手续。3月23日,我县利用**市金融生态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的机会,组织了大规模的银政企对接活动,向省、市、县金融机构推荐重点融资项目36个,总融资需求40亿元,现场签订了县政府与**市商业银行银政企合作协议,并签约银企贷款合同8个,金额10.5亿元,意向性融资协议10个,金额7亿元。3月23日,我县荣获“金融生态示范县”称号,使我县成为全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区县,标志着我县金融环境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围绕增加投入,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全县金融系统做了大量工作,县政府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作为考核的内容,并先后投资8000万元,组建了2家政策性担保公司,为民营经济累计提供融资担保1.5亿。县商行推出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等新模式,县联社推出存款质押、城乡居民小额信用贷款,县工行推出订单质押贷款,县农行作为全县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行,加大了对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力度,融达小贷公司累计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3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尽管如此,我县民营企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信贷政策收紧,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更加突出,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银行贷款难度大
中小企业的借款,目前主要依赖于银行,因为现有的民间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和个人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而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他们希望包揽数量大的业务,因而对中小企业的小型贷款不屑一顾。第二,银行经营的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少呆帐坏账,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既无人担保,又资信度不高,银行考虑到安全性因素,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放贷。可见,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银行贷款,更是极其困难。
(二)在各种政策上受到不平等对待
在筹资成本上,中小企业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银行的利率政策上,中小企业利率浮动的幅度也最高;在融资权上,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也明显不一样。
(三)融资的风险太高
首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筹集到一些宝贵的资金,也不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这样就造成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其次,一旦中小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失灵的情况,不具备应急能力,而且也得不到临时的援助。同时,资金暂时紧张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大企业中,银行方面的态度也较为宽容,但如果发生在中小企业中,银行是不能原谅的。第三,由于各种融资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的负担很重,增加了其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规模小,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产品单一,业绩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
3、诚信意识不强,资信程度不高。
4、自有资金不足,内部融资观念淡泊。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
1、贷款审批程序与中小
企业的资金需求不适应。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是十分严格的,办理一笔贷款通常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中要经历若干个环节,再加上担保、抵押、登记、评估、保险公证等,程序更为复杂。可是,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点是:数量不多,但到位要快,于是矛盾随之产生。贷款环节多,时间长,容易被否定等特点,使中小企业对贷款望而却
步。
2、银行提供的信贷品种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适应。
(三)外部条件制约
1、资本市场不完善。
面向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显得太小,中小企业很难在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几乎都行不通。
2、社会担保抵押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困难的问题,我县相继成立了几家贷款担保机构。但是,担保机构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3、社会信用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度上取决于社会的诚信缺失。企业、银行假如全都不去真诚合作,不但不会达到“多赢”的目的,相反会产生“皆输”的结果。而其中由于中小企业的势力最为弱小,最终因融资难,资金短缺造成的损失也最为惨重。
(四)国家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
1、信贷规模受到严格控制。今年,国家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全国总的信贷规模控制在贷款新增7万元以内,比2010年的贷款增量压缩了近3万元。为此,央行四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新冻结资金超过1.2万亿元。同时,银监部门对金融机构贷款实行总量和投放进度双控制,要求新增贷款规模在各季度间均衡投放,不得向上半年倾斜,各金融机构开年以来信贷投放明显放慢,贷款规模和资金明显偏紧。
2、融资成本明显提高。近年来,通过四次提高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由去年初的5.31%提高到6.31%,累计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了18.83%。
3、贷款资金使用要求提高。由于银监部门实施“三法一指引”政策,企业和项目业主贷款使用受到严格限制,贷款资金只能根据项目内容和工程进度由银行分期直接转入第三方,企业项目外资金需求只能自筹解决。
4、信贷资金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今年1季度全国CPI达5%,其中,3月份达到5.4%,创32个月来的新高,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国家已把控制信贷投放,减少市场流动性作为防止通胀的最重要手段,在通胀压力没有明显缓解之前,国家货币政策不可能松动。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1、尽量使规模合理化,经营科学化。
企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不要过于谨慎控制规模,浪费掉资源;也不能急于扩大范围,结果力不从心,无法收拾。企业强大了,再进行各种融资就容易得多。
2、重视培养无形资产。
3、加快中小企业财务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而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财务管理混乱。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部门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企业对筹资没有准备。不制订具体的筹资计划与方案,融资当然困难,而且即使筹集到一些资金,也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结果令融资问题雪上加霜。中小企业要建立起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4、勇于尝试与创新新生的融资方式。
现今,新产生的融资方式有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贴现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资金互助组织融资等多种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加以尝试。如果行不通,还可以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协议贷款、利用民间力量吸收多方投资等手段来解决融资问题。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信用保障体系的建立。
社会信用体系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县已被评为“金融生态示范县”,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国民诚信教育力度,全力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行信用公示制度,用社会舆论监督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
2、大胆开展金融创新,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全力做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积极大胆创新,扩大自己的服务内容。关于对待中小企业,提出两点建议:(1)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从其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股票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出货单质押贷款、国内信用证券等业务品种。(2)针对中小企业不同时期,提供不同服务项目。
3、要从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三方面入手,以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营销策略与各类公司客户构建起良好的伙关系,形成银企互动、互惠共赢的格局。
五、下步工作措施
1.围绕增加贷款投放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工作。
充分利用我县被列为金融生态县的有利条件,加大宣传和项目融资争取力度,会同发改、经信、工商联等单位,做好融资项目的筛选、推荐和对接工作,认真追踪落实银政企对接集中签约项目到位情况;坚持按季组织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按月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引导金融机构适应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新要求,切实抓住信贷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加大对重点工程、新兴产业、节能降耗、三农和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着力增加贷款投放。
2.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支持国家专业银行县支行与重点投资项目和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并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大力支持农村信用联社和市商业银行**支行发展,继续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尽快完成新设立的商业制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报批工作,加强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促进地方金融民间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支持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来我县拓展业务,保持异地融资平稳较快增长。争取1家上市公司实现证券市场再融资,助推2户工业企业进入上市辅导程序。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积极引导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行订单质押、存贷质押、企业联保、中小企业业主贷款、城乡居民小额信用贷款。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放大担保公司贷款担保系数至5倍以上,逐步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深入开展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启动农村信用联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制,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金融服务网点,加大农村ATM机、POS机和转账电话投入,进一步增强涉农金融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
4、促进保险、证券和融资中介业的规范发展。
建立融资中介公司风险防控机制,积极引导融资中介和民间投资的发展,加强保险和证券业的督促检查,坚持制止违法集资、揽储和保险促销行为,进一步规范融资中介、保险和证券业市场环境和秩序,促进融资中介、保险和证券业健康有序发展。
5.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全力维护我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城乡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和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安全。进一步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6.进一步完善金融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转贷基金,进一步修改完善金融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会同财政局根据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情况,按季调整财政存款资源,将金融工作奖励进一步向新增贷款倾斜,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地方金融发展的积极性,为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