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

时间:2019-05-12 12:0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

第一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安全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企业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安全管理问题。

中外有关组织机构的调查资料一致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比例远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这些存在于职工思想上、行为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安全管理所能包涵的范畴,而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跳出传统管理的圈子,把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去研究,通过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借助文化所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久经扩张力,引发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安全理念的转变,引导全体职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安全生产工作的制约瓶颈,进而达到卓越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在1991年INSAG一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了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组织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与实现。”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支配着其安全意识和行为养成,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生产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向好的状态;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二、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

尽管国内外许多企业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安全文化建设是最终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但国内不少企业对安全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有专家通过几年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些调研,还归纳出了多种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如企业安全文化形象模式,企业安全文化精神模式,安全生产标兵企业或精神激励模式,企业安全效益型文化模式,企业安全科学技术型文化模式,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模式,企业安全文化文明道德模式,企业安全行为模式,企业全员安全活动模式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这些都说明企业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虽然有所思考,但基本上还处于粗浅认识和简单归纳阶段,甚至仍存在不少误区。

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我们认为,要顺利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安全观念,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安全管理问题。企业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而并非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进行的面子工作。对那些具有远见卓识企业家所引领的优秀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凝聚人心,发展壮大的关键成功要素。安全文化建设不仅不妨碍企业的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而且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安全文化研究所和北绘整合传播机构,经过近年来的潜心研究和工作实践,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初创了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我们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创建本质安全型的安全文化。我们倡导的安全文化有以下特点。

本质型的安全文化 对传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辨证扬弃,使企业安全管理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理念,进而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卓越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追求卓越的安全生产成效和成果,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职工不满足于行业一般的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准和安全目标;

全员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够自觉意识到他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机和风险,能够主动地并不断地去识别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我的责任”、“安全生产,人人去管”的良好氛围;

公正型的安全文化企业承认人人都有可能出现差错,可以理解差错,但是不能忍受故意违章。操作者清楚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并且与企业达成一致。生产者完全有权拒绝进行任何不安全的生产与作业活动;

报告型的安全文化鼓励企业人人都来发表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管理部门对于获得的每一份安全报告都给予认真的对待和分析,不管是否需要采取行动都应反馈信息给报告者。甚至对有益的报告要予以公开表扬与奖励;

学习型的安全文化鼓励企业人人学习、研究并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提高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水平,企业依靠各种管理手段不断更新和充实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所有的安全报告都向职工公布,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训并体现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之中。

当我们讨论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时,通常指的是创建一种组织环境,即创建一个群策群力的系统来共同关注安全绩效的改善,以使企业员工可以安全地完成本职工作,并有正确的理由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安全生产。和传统的安全管理不同,安全文化既关注当前的问题,也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它隐含着三个层面的目标:

1、发现并及时解决目前存在的安全实际问题;

2、对各类安全问题采取根治的解决办法,即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加以清除;

3、增强组织今后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

我们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不是孤立地去解决问题,而是系统化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安全文化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一般来说,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四个支柱:理念目标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发展动力系统和形象传播系统。没有理念和目标做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无的放失难以产生效果,也难以凝聚人心并引发深层次的企业变革;没有管理控制系统,没有优化的组织、制度和流程,安全理念落地就缺乏载体,职工行为就难以改变,安全文化建设就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没有发展动力系统,没有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进出制度、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价值分配系统,职工就没有激情和动力去实施变革;没有形象传播系统,企业就无从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职工也无从识别自己的形象。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没有自己的社会形象,就更不用说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了。

理念是变革的燃料和动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基准点,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坚持。没有把理念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理念就

是空洞的;缺乏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行动,行动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果。国际杜邦集团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工业企业30倍,事实上,杜邦的员工在工作时要比他们在家里还要安全10倍。达到这个理想成绩,全赖杜邦严守的十大安全理念。

管理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组合手段,配套推行,才能有效。管理控制的组合手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绩效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职工能力的提升。四个要素需要协同作用,均衡推进,才能取得实效。试图单靠引入一套管理的制度或办法,单项推进,缺少其他方面配合的话,结果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是激励。激励是激发职工工作动力,使其发挥更大潜力的方法。现在企业更为重视的是对职工行为的监控,而不是激励。而且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过度依赖金钱刺激;激励机制不科学,过度强调短期效果,达不到使职工入脑入心并体现其自尊与价值的作用等等。这样,就造成了激励不足,或者激励偏差的现象。激励不足,职工工作的动力就不足,工作效率就降低;激励偏差,职工追求的目标就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一致,影响企业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

有了这四个支柱,也就具备了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态度、能力、关系和环境四个核心要素。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阵风,吹过就算,或只打雷不下雨,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文化变革和管理创新,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变革需要时间、力量和责任的投入,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持续努力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半途而废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和塑造,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组织设计,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必须要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必须要用机制来推进,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来贯彻和落实。

四、如何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研究所和北绘整合传播机构在组织设计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并未采用惯常的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这样静态模式的企业安全文化构建方法,是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走向为文化建设而建设文化的道路,往往会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当我们分析问题时,这种静态的框架比较有效,但在实际效果上的确不好。我们采用更加具有推动力的动态模式,即通过一系列的企业变革措施顺利从目前状态过渡到理想状态实现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应用时难度会很大但实际效果确会很显著。

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一变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使领导和管理层具备“动态组织执行力和领导力”。在传统的、静态的企业环境中,最可靠的是经验,也就是如果你做过这件事,对这件事很熟悉,那么就能有权威、有能力来组织领导这场变革;而现在的企业环境更多的是动态,一切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也没有旧的权威可以依赖,所以就需要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管理者全力组织实施。否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半途而废或无法达到预期收效。能否顺利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承诺、执行者的责任和实践者的能力。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变革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到:

1、创造危机感——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识别并讨论危机与机遇,向职工表明变革的必要性,通过宣传与培训唤醒整个组织的情感动力,营造变革的氛围。

2、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如果想让变革有成功的机会,必须依靠最高管理层的权威、可信度和组织力量来有效地领导企业的变革。

3、制定远景和战略——为职工提供一个完整有效的、能激励人的、有资源支持的发展蓝图,用清晰的发展蓝图和可使职工得到实惠的方案去指导变革。

4、持续一致的沟通——人最怕的是未知,因此企业变革时,要通过沟通机制让职工知道,变革将把他们带往何处,不但要讲危机,也要讲成长及对每个人所带来的实际益处。

5、各级职工的参与——授权职工实施远景规划,改变阻碍变革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各种培训来发展职工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6、收获短期的成果——为取得有效的绩效改进目标制订计划,努力实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并对参与绩效改进的职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7、坚定的推动与贯彻——利用日益提高的信誉,进一步深化组织变革,改变与企业战略发展不适应的体制、结构和政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再次激活整个变革过程。

8、使新方法制度化——阐明企业成功与变革之间的联系,将成功的管理模式制度化,并利用各种手段确保变革的持续推进。

大多数企业真正要实现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卓有成效,的确需要花上二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一个时间表对企业各级管理者来说也许会觉得时间长了点。但事实是,如果你不接受这个时间表,你将永远不能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企业的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五、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植入高绩效的精神

如果我们仅仅死盯着安全文化本身,而不是致力于那些能够塑造安全文化的要素,安全文化建设就会缺乏推动的力量。出于这种认识,许多企业把安全文化与政治思想工作等同起来,出现了行政抓管理,党委抓文化的局面。使得安全文化只能发挥宣传的作用。应该是安全文化建设由党委和行政齐抓共管,包括企业董事会和安监部门都要参加其中,而且应由行政和安监部门做出专项列支计划加以保障。

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在企业安全文化中建立高绩效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

1、企业主要领导对工作安全的有力承诺;

2、对职工个人价值的肯定并鼓励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

3、对安全成就优异的强调与鼓励。

如果企业领导层不关心变革,变革就没有机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那种由上级传达一个文件给下级的模式所能实现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和企业领导层的态度与行动有着必然和直接的联系。实际上,如果企业领导层认为安全文化是件值得做的事情,在听取专家指导意见后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策略,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较高的热情,安全文化就能取得成功;如果企业领导层认为安全文化不值得做,或者认为值得做,但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始终站在背后而没有走到台前进行宣传和推动,那么安全文化建设的缺乏成效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必须以满足广大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就职工的内在价值追求,在精神与物质上都得到认可,这是一个让职工对企业蕴育温暖感、成就感、自豪感,进而激活其内因让每一个职工都有激情参与其中、形成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这是安全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但在许多企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使得职工普遍缺乏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追求优异成就的目标可以激励企业取得卓越的安全生产绩效。几年前,我们在中煤能源集团大屯煤电提出了“零安全事故”管理目标,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大屯煤电公司主要领导思想非常坚定,认为“零安全事故”目标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绝对是正确的。“零安全事故”是管理的大目标,不是具体的考核目标,其内在要求是把“零安全事故”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大屯煤电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零安全事故”管理目标已成为普遍追求,其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其安全生产指标连年创新。过去有的单位认为安全可能影响生产进度、安全会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现在已有很多单位从自身实践中真正体悟了“安全是企业的命脉”,“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等理念的价值。

六、基本结论

《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

安的战略之举。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企业,是企业领导者时刻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这样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制订周密的规划,形成强有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创建富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当这一模式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之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真正开花结果了。

第二篇:关于企业建设的思考文档

关于推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在煤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和树立员工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如何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深入开展,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突出行业特点构建安全文化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安全文化,如何把安全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全过程是一个关键问题。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观念文化。在大张旗鼓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使职工牢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二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安全基础,形成安全行为文化。要明确各岗位职能和责任,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形成文化氛围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现场监管,形成安全物态文化。在抓好群安工作的基础上,用亲情感化职工,杜绝违章作业。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六必访”、“六必谈”,及时解决职工最想、最盼、最需的问题,从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情感上贴近,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积极推行“岗位描述”、“手指

口述”操作法,加强对“习惯性违章、重复性隐患”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形成安全管理文化。坚持以“一通三防”管理为重点,以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行“五精”管理,努力做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生产控制动态化,工程验收标准化,考核奖罚严细化,管理效果跟踪化,切实消除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文化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管理文化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构建管理文化的途径一是采取区队班前会、主题学习日等形式,强化职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各工段班组、各部室工序以其标准量化考核,日清月结,实现由“人治”管理向“机制”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二是在精细化运作过程中,要将管理流程、生产工序、核算指标逐级深化与细化。由车间到工段,到班组,到岗位和个人,把工作量、安全质量、工作效率、等指标纳入进去,以考核的形式,激励职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三是要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深入开展培训内容,规范职工行为、提高文明素养。四是要健全完善工作标准,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三、围绕发展主线构建学习文化,学习是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是要健全完善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利用“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全员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职工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各部门要建立班前讲授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立体培训模式,通过“现场讨论”、“随时提问”、“互动学习”等方式,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学习的案例和经验广泛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和成果共享。三是要针对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操作要领、质量问题等,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形成岗位练、层面比、全员学的局面,促进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同时将“奖惩”机制引入培训中,严要求,真考核,与职工的绩效考核相挂钩,营造全员全方位学习的浓厚氛围。

第三篇:加强班组建设的系统思考

加强班组建设的系统思考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历年来各卷烟工业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班组建设,以班组建设为契机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行业内,一大批优秀班组、特色班组纷纷涌现出来,各自在班组建设方面的经验 和技巧也都可圈可点,但大多依然处于形似而神不像的尴尬境地。

不否认目前的班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这些都只能算是阶段性的。在现阶段班组建设的过程中,决不能好大喜功,更不可垂头丧气。应该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学习,迎难而上。随着班组理论知识逐步完善和班组建设经验的日愈丰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冷静下来结合现实及发展潮流,重新系统地加强对新新班组认识,认真分析当前班组建设的状况,积极探讨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实找准未来班组建设的重中之重,有的放矢。一句话,卷烟工业企业班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一、对班组的认识

1、何为班组 班组,是卷烟工业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同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或者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班组是卷烟工业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实施的单元,班组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和整体面貌。

2、生产车间班组的地位及其作用

生产车间的班组是卷烟工业企业进行生产制造的直接践行者,班组的建设水平,可以说就是生产车间的生产制造水平。

1)班组是卷烟工业企业中开展作业及完成生产任务最基本的单元。

生产车间的班组是生产活动的直接开展者,它承担着按时完成计划卷烟产量并保证卷烟质量上乘的任务。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班组人员素质、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有效作业率的提升,影响着各项考核指标的顺利达标。

2)班组是生产车间乃至卷烟工业企业管理的基础。

卷烟工业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对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和组织协调,最终使生产力的三要素科学结合,达到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充分利用,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卷烟工业企业管理要上水平,首当其冲就是要在生产车间班组建设上下功夫,通过班组的力量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卷烟工业企业各项制度、政策的实施也需要通过班组的运行来加以实践、检验,通过班组的力量不断查找制度建设的问题,改进不足,不断地优化完善制度。离开班组,卷烟工业企业管理就缺乏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3)班组是“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的基本条件。

现在卷烟工业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式越来越严峻,要在竞争中有所突破,就必须不断地调结构、增产能、创效益,而这些对卷烟工业企业的员工就是很大的考验,员工的素质提升、教育、培训与产量在“轻、重”关系上一见分晓,轻培训,重产量的问题较为严重。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的当然是立足“岗位练兵”“岗位成才”,而班组却能为“岗位练兵”“岗位成才”提供最基本的硬性保障。以班组为单元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以“传、帮、带”的模式以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为基础,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大师级人物。这些离开了班组是行不通的。

3、班组在生产车间管理中的职责

班组虽然是一个微小的管理单元,但整个生产车间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班组构成的全体。从这一点可看出,班组其实是一个人员相当庞杂的系统,系统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生产能否有机顺次进行、卷烟工业企业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与否。可见,班组在生产车间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班组在生产车间管理中的职责具体主要有:

1)落实上级决策,管理好生产现场并即时向上级反馈基层信息

作为生产车间乃至卷烟工业企业的最小管理单元,班组是具体工作的开展实施者,班组有职责在第一时间组织落实好上级的决策,管理好生产现场,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保养好班组责任区内的生产性及非生产性设备、检测仪器、工具,以班组的集体智慧为节能降耗、控制生产成本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应即时将生产第一线的各种信息汇总向上级反应,做到不夸大其词、不掩盖事实真相,绝不上上级反应不确切的信息,误导上级做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2)班组人员的系统性管理

班组首要的职责,就是要确实管理好本班组涉及人员的方方面面。包括:组内人员对应工种的具体安排、作业资源的合理划分利用、班组成员出勤率管理(病、事假及其他)、组内成员思想意识形态的把握、组内人员间工作关系及个人关系问题的梳理和协调、组内成员素质、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培养及提升,班组工作环境及对象的现场管理及班组的创新性建设。

二、卷烟工业企业中班组的现状及分析

近几年来,卷烟工业企业开展班组建设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国有企业一系列的历史原因和现代的发展不协调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班组建设的脚步和建设效果。目前,卷烟工业企业班组建设的现状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随风顺势”别人搞班组建设,自己盲目跟风,对班组的认识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由于行业政策、大企业率先垂范等原因,各工业企业盲目展开班组建设进程,结果由于缺乏对本企业历史背景、人员要素、机制状况、环境制约等要素的科学研究及可行性评价、缺乏合理的定位、缺乏班组建设的充分知识储备等,导致班组建设的道路崎岖坎坷,班组建设不是促进了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反而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更有甚者,仅以“在一起工作”作为班组划分的唯一条件,严重违背班组建设要素。

2、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班组建设“形而上学”。

领导重视,尤其是企业高层领导的监督是班组建设能够长期开展的首要因素。很多企业生产车间班组建设,开始时搞得轰轰烈烈有模有样,可“热乎劲”一过,由于生产任务重、压力大、激励缺失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监督不到位等原因,班组成员开始自由散漫,头脑中逐渐滋生“班组建设可搞可不搞,搞不搞都是一个样。”的错念。甚至,反过来麻痹领导,领导面前是一套,领导背后又是另一套。

4、误把QC活动当作班组建设。

QC和班组,从定义上就有明确的差别,它们的性质也各有不同。QC小组可以根据企业某一时期存在的某一问题或者是某种兴趣来组建。它有明显的自主性、群众的广泛性、解决问题的严谨科学性和高度的民主性。而班组,它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建设,是一个企业必须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过程。

5、考核、激励制度配备不完全或存在“执法偏向”,严重压抑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卷烟工业企业班组建设,没有配套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或者是配套的措施顾此失彼,赏罚不明。一是,存在按照程序办事的思想。班组成员开展工作仅仅是按照班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来进

行,至于效果怎么样与班组成员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干多干少,干好干差都一样。二是、虽然各种配套制度建设完备,但在具体的考核中碍于某些原因、某些关系、某人面子而避重就轻,甚至对丁点的好大吹大擂而对严重的问题却轻描淡写。如此种种,大大挫伤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底下,难以有效展开管理,推进班组建设。

班组长是一个班组的直接负责人,在开展自身工作的同时也要搞好班组的管理工作,起到上传下达,左右协调的作用。很多企业的班组长配备根本就达不到班组建设要素中班组长的要求,往往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按位就搬”,他们根本就不具备合格班组长的素质,也没有从分的知识储备,难以有效开展各项班组建设工作,推进班组建设发展。

7、班组建设规范性差、标准化程度不够。

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领导的重视,班组开展工作较为自由散漫,杂乱无章。虽然有严格的制度和行为标准,但执行力不强,甚至“做表面工作”的歪风邪气较重。这些严重阻碍了班组建设的脚步。

三、对未来加强班组建设的建议

1、坚持严格动态考核。

加强标杆班组的评选条件优化和各项考评标准的跟踪考核,对班组工作的开展进行不定期和不限制考核项目的抽查,对考核不合格的班组,采用“班长负主责,成员都反思”的模式,严格检讨、按职责扣发薪金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再次检查,若还是达不到要求,责任到个人记录“黑名单”,最终数次并罚,降级转岗。对表现极佳的优秀班组,当即进行奖励,并记录在案累计作为优秀班组评选条件。再次评选优秀,对一流班组,加倍奖励。

2、加强现场管理,发挥班组长的作用。

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六西格玛和“6S”管理活动,形成以班组管理为活动平台,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以安全、环保为目标因素的生产现场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

3、健全组织、权责分明、加强领导。

确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应成立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行使指导和监督的职能。企业领导层应该统一认识,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企业各科室负责人和相关办事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班组建设工作监督、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班组达标管理等班组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工作。

4、加强对班组长管理能力的培训。

班组长的综合能力的强弱,是落实任务,完成指标的关键。因此,要尤为重视班组长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要定期组织班组长培训和经验交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更新班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提升班组长管理水平。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将一些班组长派送到兄弟单位交流、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班组长及整个班组管理集体的素质,以适应班组建设的需要。第二,要更加注重对班组长综合素质的培养。班组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组管理的效果,光有交流、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班长的日常培训学习外,更应注重班组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应该以各种素质拓展和竞赛作为载体,提升班组长的团结协作意识、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勇于挑战精神。第三,企业应有意识地给班组长“加压”,并充分放权,给予班组长自由发挥的足够空间。

5、着力提升班组全员综合素质水平。

目前,卷烟工业企业班组整体的技术水平大多有待提高。班组成员不乏业务不熟练、业务知识匮乏、技术水平低下、对潜在的隐患无法识别。部分成员鼠目寸光,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意识,工作不求上进,主人翁意识淡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要改变这些不良现象,就必须

千方百计着力提升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第一,班组培训应该一改往日的传统“开会式”“说教式”努力向“互动和讨论”的方式转变。第二,要积极加强导向作用,促进班组成员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更加注重尊重个性,包容并举。第三,着力培养班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加大企业大政方针、总体战略及细化分工在班组成员中的宣贯,让每位成员明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及自己在企业战略目标中的作用。捋顺企业利益和班组成员荣誉、利益的关系,将班组成员紧紧和班组和企业拴在一起。

第四篇:安化黑茶发展的思考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安化黑茶产业转型发展的调查

省农业委员会发展计划处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湖南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方式究竟怎么转?转到哪里去?是否有捷径可走?有没有相对平稳且有效、快速而持久的办法?欣闻安化县荣获“2014中国茶产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称号,9月17日至18日,我们赴安化县进行了调研。

聚焦:黑茶红了安化

2015年9月17日,海拔998.17米的安化县云台山村。秋风秋雨里的云台山,犹如一幅层次分明的织锦,放眼望去:山顶,怪石如林;山腰,茶园如练;山脚,游人如织。湖南云上茶业公司董事长刘波如数家珍:公司已建成有机生态茶园1300余亩,年产量2400余担,新建厂房7800平方米,辐射带动云台山村民36户120人以上参与种茶,村民每年茶叶增收5000余元,以采茶、品茶为主的“茶旅文化一体化”绿色梦、致富梦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2015年6月20日,意大利,米兰。安化县4家茶叶企业亮相2015年米兰世博会。2009年9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湖南展厅2件展品引起围观,其中一件就是“安化千两茶”。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一篓由安化白沙溪茶厂53年前生产的50公斤“天尖”被央视鉴宝栏目专家评估出了48万元的天价,震撼了茶业界和收藏界。

……

从千仞云台山村到千年茶马古道,从首都北京到时尚之都米兰,目光为何聚焦“安化黑茶”? 这些数据也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品牌价值超过35亿元。“安化黑茶”2011年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最具带动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的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评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在联合国馆举行中国茶道、茶艺演示,获准使用联合国“UN”标识销售。把 “UN”标识在中国茶的包装上,安化创造了世界第一。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安化黑茶再次在世界舞台展现风采,作为公共品牌竞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6款黑茶产品竞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5年5月,成功签约中国载人航天用茶基地,安化黑茶“飞”入太空。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茶”三个茶叶公用品牌估价35.81亿元。

——实体专卖店超过3000家。2006年内销之初,“安化黑茶”在长沙高桥市场难寻踪迹,现在成功进入北、上、广、深等146 个大中城市,远销蒙古、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及香港、台湾地区。广州的芳村、北京的马连道、东莞的华南茶叶市场、上海的天山茶城等专业茶叶市场都有专卖店,安化黑茶成为各类茶叶经营店必备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安化黑茶专卖实体店达3000家以上,网店达3万多家。今年4月,省政府牵头,10多家安化黑茶企业组团,参加国际食品和饮料展,循着“一带一路”亮相波兰华沙、匈牙利、捷克。

——全县茶叶从业人员超过28万人。继2005年 “天尖”被专家评估出了48万元的天价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两安化黑茶世博砖以278万元的高价拍出,再次引爆市场,黑茶销售价格几乎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安化云台山一家茶叶生产企业,2010年出产的一支千两茶出厂价1280元,2011年升至1980元,2012年达到2980元。白沙溪茶厂年产值曾经一直在2000万左右徘徊,现在1个月的产值相当过去的1年。一套千两茶制作需要的几根竹黄、几片棕叶粽叶,售价居然200多元,一套万两茶的包装高达千元。安化县南金乡的一个130人小山村,仅卖鲜叶收入70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安化茶叶税收由2007年的12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2亿元,全县茶叶从业人员28万人,每年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茶叶仓储、现代物流、绿色包装、茶机茶具制造、茶馆茶楼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仅安化县竹木加及纸质包装业产值就达5.2亿元。

追问:黑茶为什么这样红

在安化,穿行于崇山峻岭,徜徉在山涧溪流,探赜绵延神秘的茶马古道,遥听回荡悠远的马铃声响,廓桥不倒,蹄印犹在,无情岁月洗尽了铅华,总有一些人和事不会泯灭。

安化县茶业协会副会长曾学军认为,安化黑茶载于唐、兴于宋、贡于明、盛于清,但真正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还是得益当年益阳市委做出的正确决策:要把安化黑茶打造成新型永续支柱产业。这个决策是在深入分析全国绿茶、红茶、黑茶市场和区域布局的基础上做出的,回过头来看,这个定位是正确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全省茶叶产业步入低谷,安化县的国有茶厂江河日下,难以为继,工厂关了、人才跑了、茶园毁了。益阳市委、市政府和安化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了茶叶市场回暖的良机,“有形的手”和 “无形的手”一齐发力,催生了茶协、茶农、茶商、茶企等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构建了推动茶叶产业良性发展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市场化经营体系和规范化管理方式,政府、社会组织、农民、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黑茶成为安化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

19年坚守,一张蓝图绘就“安化黑茶”样本。2006年,安化县委、县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安化县茶叶产业定位,旗帜鲜明地提出“安化黑茶中国独有,中国黑茶世界独尊”,占据了黑茶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随即制定了《实施细则》,印发了《关于在全县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的通知》,编制了茶叶产业中远期发展规划。一系列文件、规划、细则,明确了安化县重点发展黑茶的产业定位,砍下制约黑茶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板斧,促进了产业转型发展。县政府明确:重点扶持黑茶。在规划引导下,全县茶叶产业迅速转产。绿茶厂,关了。红茶厂,关了。黑茶企业加快扩张,茶园面积由2006年的 8万亩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25万亩,茶叶企业98家,茶叶产量量接近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6.5%,被授予“2014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成为声名远播的“安化黑茶样本”,学习取经者纷至沓来,各大媒体接踵而至。决策就是选择,规划就是选择有所不为。在绿红黑白黄的五彩茶叶中,安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黑”。19年来,县委、县政府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发展黑茶的产业定位没有变,坚持一条路走到“黑”。

“1亩茶园补贴1000元”,综合施策拉动产业成长。“十一五”以来,安化举全县之力,致力破解交通、电力、水利等瓶颈制约,为茶产业发展夯实平台。全县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0多亿元,实施了G207、S308、S225公路扩改和二广高速建设,实现了90%以上村级公路硬化,茶园建设基地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为扶持茶叶发展,捆绑退耕清林、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用于种苗基地的良种选育和茶园建设,鼓励发展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耕作的标准化良种茶园。县政府从2007年起对新增1亩茶园补贴1000元,改造1亩旧茶园补贴500元,近3年全县每年新增2-3万亩茶园。支持银企对接,建立完善助保贷、互惠贷等融资服务平台。2008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扶持益阳黑茶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省直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口扶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扶持重点户、专业村组的基地建设,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茶叶机械的购置;对开设安化黑茶的茶馆、茶楼、形象店的经营者给予贷款支持;鼓励茶地流转。改革原有集体茶场所有制结构,促进茶园承包经营权向大户集中,培植种茶大户。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收购、租赁、入股、扶持等方式从茶农手 中获得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茶地使用权、经营权和管理权。

13个标准,推着黑茶产业全程规范作业。安化黑茶从茶园到茶杯基本实现全程标准化。目前制订了13个标准,并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全省地方标准发布,包括《安化黑茶通用技术要求》、《获砖茶》、《花砖茶》、《黑砖茶》、《湘尖茶》、《安化黑茶栽培技术规范》、《安化黑茶黑毛茶》、《安化黑茶加工通用技术要求》、《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黑茶成品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黑茶包装标识运输贮存技术规范》、《安化黑茶冲泡及品饮方法》。从种苗、栽培技术、基地要求、投入品管理的生产环节,到原料筛选、初加工、精加工的加工环节,到包装、贮运和饮用的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程。今年安化还组建安化黑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搭建安化黑茶质量安全保障平台;在狠抓系列标准制订和实施的基础上,着重强化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基地建设,标准黑毛茶初制加工厂建设,全程清洁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严格了产品质量,确保了产品安全,提升了安化黑茶整体竞争实力。

2个区域公共品牌、12个著名商标,抓牢您的眼、捕获您的胃。安化县茶叶协会先后注册成功“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两个区域化共品牌,培育了4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2011年 “安化黑茶” 被评为最具带动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黑茶文化和黑茶保健为概念,在实体和虚拟两个空间全方位扩大宣传影响,塑造安化黑茶品牌。协调企业、协会参与,举办国际茶文化节,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展会、年会,跨行业、跨领域做宣传;每年投巨资在首都机场、京珠高速、长益高速、边疆地区设立“安化黑茶”大型户外广告牌;在上海、济南等重点城市,聘请专家对黑茶“降压、降脂、降糖、降尿酸”等特殊功效现身说法;特别是近年来,安化黑茶品牌推广卓有成效,在上海世博会入选“十大名茶”、广州亚运会成为特许礼品茶、祥和中国节作为申遗惟一纪念茶;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纷纷将视角投诸安化黑茶。以怡清源为代表的龙头茶企在安化黑茶品牌推广上也不遗余力,在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栏目和央视五套体育频道体育新闻栏目进行全年品牌宣传。怡清源还与张纪中战略合作拍摄安化黑茶电视剧《菊花醉》,助推黑茶品牌传播全国。铺天盖地的宣传,让黑茶牢牢抓住您的眼球。“今天您喝黑茶了吗”成为安化的日常用语,高血压喝黑茶、高血脂喝黑茶、肠胃差喝黑茶,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茶不醉人人自醉,这就是安化黑茶!这就是舆论的魔力!

105家制茶企业,重现茶马古道的繁华。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安化茶马古道有5里一茶行之说,全县有茶行、茶号300多家,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盛景。2014年,安化县内登记注册的黑茶生产企业达105家,其中规模企业23家,“安化黑茶”品牌授权使用企业70家,黑茶产量达4.9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78亿元,产业税收过亿元,成为全省首个茶产业税收“亿元县”。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久扬茶业等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怡清源茶业、可耐尔、华莱生物等知名企业相继进驻。企业与基地、茶农、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共生合作模式,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带动了产业快速发展。可耐尔公司采取“公司+村级组织+茶农”的模式合作开发茶叶基地建设,与11个村签 订《茶叶基地建设合同》,由各村分别茶农签订承包合同,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对验收合格的实际面积,补偿给茶农300元/亩。云上茶业公司流转的茶园3200多亩,以务工方式聘用当地茶农培管,现建成高标准生态观光茶园1500多亩,将茶博物馆、茶艺展示馆、茶产品展示馆和制茶体验馆与活动广场融合一起,建设多功能茶文化体验中心,形成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直销、电子商务等营销模式的创新,营销量呈几何倍数增长,逐步发展成为黑茶产业中的领军企业,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上交税收近4千万元。

科技与监管多方发力,共同打造资江两岸“百里画廊”。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技术、产品的多层次支撑。茶业协会整合县技术学校、工业职中、农广校、扶贫办、人社局培训中心等资源,成立安化黑茶学校,开展茶产业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专业人才。从2010年-2014年,全县举办茶产业专业培训班80期以上,培训2600多名茶艺师。同时加强了评茶员、制茶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全县有中高级制茶师、农艺师、评茶员上百人,以及大量从事茶叶加工的熟练技术工人、管理和营销人才。以县乡农技站为依托,指导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推广和普及黑毛茶加工技术,提高现有制作“安化千两茶”、“三砖茶”、“三尖茶”的制作水平。着眼制茶工艺和制茶机械的换代升级,开展制茶机械研制、发酵工艺改进和制茶工艺技术规程的修订等技术攻关。今年上半年,由企业联盟,科研院所技术支撑,组建湖南黑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攻关,创新产品和工艺。在产业发展中,政府当好引路人、守夜人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县政府将茶叶 基地建设工作列入对各乡镇的绩效考核内容,引导和支持辖区内企业办基地和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要求新建茶园基地实现规范化、良种化,提倡企业办基地、基地联茶农,培植一批茶叶种植大户,建设一批大型基地。县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局、茶业办、茶业协会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执法队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打击无证照生产、制假售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优化发展环境。行业严格自律,切实强化行业自律,发布《关于规范全县茶叶生产经营市场秩序的通告》,落实《安化县茶叶生产经营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县茶叶协会根据县政府授权,严格实施“安化黑茶”证明商标授权使用制度,每两年对已授权使用的企业进行目标考核,加强授权企业的生产、加工及商标使用的管理。如果说规范监管是黑茶产业的保健良方,那么茶旅融合无疑是黑茶产业养身之道。安化以茶为主题,以旅游为内容,以文化为内涵,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民俗、茶文化打造成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发展。茶马古道高城风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打造资江两岸“百里画廊”,规划建设柘溪库区“百里茶湖”、茶马古道“百里茶带”等生态观光茶园,启动风雨廊桥、古茶亭、古茶碑的保护和修缮,建设黑茶产业园、现代物流区,黑茶大市场、黑茶一条街,茶旅一体化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既整合了资源,又提升了茶产业的附加值。

警醒:越是红的时候越要警惕黑

红了。当心被黑!蹄疾而步稳检验着能力,勇毅而笃行考验 着智慧。快速发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也可能掩盖很多问题,但必须保持警醒,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永立潮头。

更加重视质量安全风险管控。随着安化黑茶的“走红”,社会资金大量涌入,许多企业仓促投产,发展不平衡,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风险大。特别是安化黑茶原料需要一定的成熟度,茶树叶片成熟度越高,氟、稀土的含量就越高。虽然安化黑茶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但执行力度还不够,标准化、清洁化的生产状况还不尽人意。有的黑作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安化黑茶因养生保健而闻名,更应严控质量安全,切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更加重视公共品牌管理。安化黑茶是公共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企业利用安化黑茶的品牌价值打开市场后,过多注重企业品牌的开发,却忽略对公共品牌的保护和创新,企业靠山吃山而不护山,靠水吃水而不治水。目前,安化的黑茶品牌中,仅“白沙溪”、“中茶”、“怡情源”等为数不多的品牌被大众消费者认知,大量的小品牌淹没在行业内耗之中。“安化黑茶”的品牌优势没有充分整合与发挥。长期以往,最终将出现“坏茶驱逐好茶”的逆向淘汰。如果消费者对安化黑茶失去信任,品牌价值贬值,受影响的将是整个产业和所有企业。

更加重视集约集群发展。着力解决企业各立山头的问题,企业只是由于市场的吸引聚集黑茶产业,彼此缺少契约联合,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集群。如企业都致力于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渠道重复建设,占用企业资金,而且可能加重消费者负担,推高产品均价,削弱安化黑茶产品在同品类茶叶中的竞争优势。着力 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绝大部分安化黑茶企业产品都是“三砖三尖一花卷”,少特色、少个性,同时产品口感不稳定,即使是同一个厂的同一款茶,口感都难以保证稳定。如果同一款茶口感的多变,就意味着回头客不多,消费者的忠诚度没有保证。着力解决产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安化是著名的“黑茶之乡”,“万亩茶园”、百里茶廊,茶叶种植仍然相对分散,规模化不够,制约茶产业、茶文化和茶旅游的开发。

展望:愿安化黑茶长红常红

安化县委、县政府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有清晰的基地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千亿湘茶”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带动区域内40万人就业的目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以规划为引领,完善配套措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长长红、常常红。

提升黑茶战略地位。整合全省黑茶产业,将“安化黑茶”的县级区域品牌,提升为全省黑茶产业的统一品牌,特别是雪峰山脉和湘北部分地区的7个县市,是湖南黑茶产业中心,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在抓好内销、边销的同时,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以战略的眼光、开放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安化黑茶国际化进程。

强化标准化管理。建立生产标准化、加工标准化、茶叶品鉴标准化,品牌管理标准化的完整标准体系,建立“安化黑茶”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跟踪和质量追溯。严格标准化生产加工,规范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公共品牌保护,严格规范“安化黑茶”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的使用。

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致力创新产品,坚持消费导向,开发出符合更多消费者口味和特定功能的安化黑茶饮料、食品、药品、保健品等,使黑茶 “物尽其用”,拓展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加快营销创新,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的“6+1”产业链中创新组织模式、营销模式和流通业态。挖掘产业内涵,在科技服务、文化传播、技术研发、三次产业融合等领域,将信息时代的思维和技术融入历史悠久的茶产业、茶文化中,用创新的思维引领产业的发展。

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在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今天,一个角落的新闻都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一起偶然事件就能摧毁一个产业。安化2013年成功应对媒体报道茶叶及茶叶制品被检出稀土超标的事件,要深入汲取经验和教训,建立科学有效、反应敏捷的风险防范机制。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物,但昨天的雨雪依然泥泞今天的道路。湖南是茶叶生产大省,有22个县列入全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茶叶优势县,目前全国茶叶产业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的严峻挑战,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或许安化的昨天能够启迪您的今天和明天。

赴安化县调研组 张凯锋、曾球、尹剑德、李锋

第五篇:加强工商系统作风建设的思考专题

加强工商系统作风建设的思考

“蚁穴溃堤”这个词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它深刻的哲理上,但1998年江西九江发生大洪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的确确是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醒。一个小小的缕蚁之穴,形成渗透,造成管涌,半径可达25米,堵住这一洞穴,堤内堤外需要几千立方米的沙石。一般来说,“蚁穴溃堤”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正是因其“漫长”,谁也不曾注意那微不足道的“蚁穴”。然而,当滔天洪水袭来时,微不足道的“蚁穴”竟和惊心动魄的“溃堤”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漫长的过程,竟是那样的迅捷,于措手不及间就酿成灾祸。一个机关的作风建设又何异于此?一位水利专家说过,蚁穴之害关键在防。怎么防止机关出现“蚁穴溃堤”现象?我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为民务实、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只有把制度执行形成一种行为自觉“险情”就能自然击退;只有把遵章守纪形成一种“工作理念”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之中才能永久“安然屹立”。结合工商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五坚持”方可筑牢机关作风建设“堤坝”。

坚持以加强教育为基础。要通过丰富教育内容,重点抓好工商发展形势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履行岗位职责教育、思想道德作风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工商精神。要运用各种载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扩展教育层面,增强教育效果,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效能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教育,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坚持以典型示范为引导。要巩固和扩大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正确引导机关干部特别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窗口岗位人员和一线执法人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促进作风养成,坚持做到“五个决不”,对上级和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在我这里决不延误、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这里决不囤积、任何差错和失误在我这里决不发生、上门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在我这里决不受到任何冷落、工商机关的形象在我这里决不受到一点影响。

坚持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忌半途而废、“活动止而工作止”。要不断总结先进经验,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建立适应本部门本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增强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主动性,使制度执行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使遵章守纪成为一种“工作理念”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之中,从而保证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坚持以强化监督为手段。在作风建设中,要广泛动员各界各方人士参与到部门作风建设和整顿中来,但是也要防止监督“明真暗假”等现象的发生。要真正将开门纳谏、群众评议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反映工作不足的平台,下真功,敢面对。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强化社会监督,把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让他们畅所欲言。要真正把那些敢说真话、敢于碰硬的监督员邀请进来,认真座谈和征求意见,切忌用“公款吃喝、赠送礼品”等形式封“他们的口”,唱“指定的调”,搞暗箱操作,“友情”监督,失去作风整顿工作的客观和公正。

坚持以求实效取信于民。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关键看在履行自身职能上是否着眼和实践于为民、高效、公正上。要求实效,应办实事,忌说空话。要通过查找不足和整改,切实把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解决好,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树立部门行业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下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工商系统作风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工商系统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蚁穴溃堤”这个词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它深刻的哲理上,但1998年江西九江发生大洪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思考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思考 【摘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群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刚要......

    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思考[模版]

    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依法治企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之策;内部控制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核心关键;企务公开是推进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纪检监察是预防和惩治腐......

    建设和谐企业的思考[最终定稿]

    建设和谐企业的思考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实际作出的又一......

    关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一点思考

    关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一点思考2011-02-10 15:10:51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应地,一些过去一度被我们忽略的问题,逐渐地浮出了水面,品牌的问题是其中的一个。“......

    企业系统建设——组织架构学习心得

    企业系统建设——组织架构学习心得 1、 每个人都有三个希望:无知挣钱、懒惰挣钱、不劳动挣钱。要让员工现在不断拼命干活,就要让他看到将来有不用再这样拼命干活的那一天。将......

    OA系统如何参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

    OA系统如何参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 华天动力OA张浩:OA系统有“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OA系统建设的副产品 OA办公系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经常被一些更直接的应用所掩盖,比如......

    推进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思考

    在人口计生系统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①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