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

时间:2019-05-12 12:0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

第一篇: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

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

银行会计

[摘要]80年代、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信息和知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跨国投资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知识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集团创新的管理理念,这一理念首先冲击着企业的组织

结构,使其由传统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形、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的组织形式。这种以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给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促进着管理会计研究向新的方向发展。

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重大变化,西方大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经历了早期的全面质量管理、柔性制造和标竿管理等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后,近年来将改革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组织结构方面。其表现为,企业各部门功能开始融合、交叉现象产生,如制造部门可能兼有直销、会计与财务的功能,销售部门兼有市场调查、会计、财务、工程技术的功能等;此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日益提高,还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多功能部门之间,以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企业适应环境的应变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此时,管理会计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反映得最为敏感,其传统的内容、职能与作用等均发生了新的变革和创新。本文拟就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可能会对管理会计研究产生的新变化作一粗略的探讨讼。

一、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的影晌

过去10多年中,西方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市场增长缓慢;其次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再次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企业从实践中体会到,速度、创新和知识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今天高度竞争和技术驱动的环境中,限制企业增长和战略成功的稀缺资源不是资本而是专业化的知识和专长以及蕴藏在企业中的组织能力。换言之,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资源分配、管理层次的设置、决策程序和部门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原有组织模式进行构造。尽管企业的组织变革各有侧重、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西方大企业的组织变革呈现出一种共有的趋势,存在了60多年被几乎所有大企业采用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正在被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所取代,这种组织模式称之为扁平化网络组织或N型组织。

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以减少企业管理层、强化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变革更为激烈。英国电讯公司的管理层次由12层减为6层,在1992和1993年两年申,该公司已经解雇90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5000名中级管理人员;1994年3月,该公司又宣布裁减35名年薪在5万到iO万英镑的高级主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管理层次也由9层减为4层,公司的高级经理从700名减少到400名,总公司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2100人减少到1000人。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公司从1992年到1995年,不仅取消了过去分6级的管理层次,而且管理人员也由1000人减少到800人。管理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就业机会消失最多的是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位,这实质上是组织扁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这种新的组织模式与事业部制相比,其组织结构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关系类似一个网络,所以这种新企业组织称为扁平化网络组织或N型组织。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的创新经营单位组成的彼此有紧密纵横联系的网络,其主要特点是:

1.分散性。它不是几个或十几个大的战略经营单位的结合,而是由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经营单元构成的企业联邦,这些经营单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模式减少了基层单位对企业或对总公司在技术、财务和人力等方面的依赖性,基层企业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增强,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基层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特征使管理会计研究一改过去面向少数公司开发局部服务的特点,而转向研究整个企业集团的管理会计问题。

2.创新性。随着这种组织形式而导致的基层企业权力和责任的增大,需要促进其对本单位的经营绩效负责。因此,基层经理从其传统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为公司创造和追求新的发展机会;中层经理不再是完全扮演控制角色,相反变成了对基层经理关键的资源,辅导和支持他们的工作。此时的最高管理层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驱动创新过程。创新活动己由过去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推动转变为企业基层人员的重要职责,创新活动遍及企业的各个角落。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应强化方法问题的研究,必须借助于规范的手段将实证的管理会计结果总结、提炼和升华出来。

3.高效性。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行政管理和辅助职能部门十分简练,基层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通常采用柔

性管理的方式,即通过频繁的纵向沟通,让基层真正了解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培养和营造

第二篇: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研究

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但作用较小,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的正面作用均不显著。

关键词 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4-0048-04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农村15岁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数比重不断降低,1982年该比率为38.25%,2014年则下降为4.66%。二是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增加,1982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42年,2014年则上升为7.18年。但?c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农民收入较改革开放初期增幅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06%,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53元。且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非农收入比重不断提高,2014年上升为47.21%。但中部地区农民绝对收入水平不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年拉大,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19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8倍;同时,农民收入结构仍然不合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2][3][4][5][6][7],但关于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颇少,且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那么,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中部地区应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显然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将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及其各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建议。

一、模型设定、变量测度与数据来源

依据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在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基础上构建分别以农民纯收入、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村教育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具体如下:

1nIncjit=c+β01nIncjit-1+β11nEduit+β21nUrbit+β31nGovit+β41nFinit+β51nLanit+εit

其中,i、t分别为第i个城市地区和第t年,Inc为农民收入,j=1、2、3、4,Inc1、Inc2、Inc3、Inc4分别表示农民纯收入、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和其他收入,Edu为农村教育,Urb、Gov、Fin、Lan分别为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金融发展和人均耕地面积。由于收入具有一定的惯性,农民收入提高或下降很可能存在滞后效应,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这也涵盖了未考虑到的其他影响因素。此外,考虑到变量的异方差性,变量均以对数形式纳入模型中。

首先,对于被解释变量测度,用现有统计年鉴中的农民纯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来分别测度被解释变量农民纯收入、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其他收入。其次,对于解释变量测度,用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平均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2年+小学(普小、成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6年+初中(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初中技工学校、成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9年+高中(包括普高、普通中专、高中技工学校、成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比重×1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16年。最后,对于控制变量,用城镇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金融相关率+金融系统效率)/2①、耕地面积除以农村人口数分别来衡量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金融发展和人均耕地面积。各变量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部各省市《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一)整个地区实证结果

为了避免产生缪误回归结果,在利用上述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前,使用面板数据的LLC检验等6种单位根检验方法、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2种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变量平稳性和协整关系进行检验。从表1和表2可知,各变量有单位根,变量为一阶单整I(1),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估计前还可能因为被解释变量反作用于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产生内生性问题,如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助于农村教育发展等;还可能因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影响被解释变量前,被解释变量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如农民教育程度高的地区有可能农民收入原本就较高;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也有可能农民收入原本就较高等。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内生性问题导致估计结果不可靠,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利用Stata软件中用于求解系统广义矩估计值的Xtabond2程序估计,并进行了Sargan检验和Arellano-Bond统计检验,分别考察了所选取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和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性,具体估计结果见表3,其中Wald统计量、Sargan 检验和Arellano-Bond检验均无异常。

首先,从表3可知,中部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1%,农民纯收入提高0.184%,在5%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区农村教育通过农民素质与技能效应、农民职业转换效应、农业生产率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效应等提高了农民纯收入。

其次,从表3可知,中部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1%,农民农业收入下降0.049%,非农收入提高0.247%,均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中部地区农村教育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原因可能在于虽然农村教育提升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降低了农民对农业收入的依赖,农民素质技能提高和信息获取能力增强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性,促进了农民进入城镇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进而提升了农民获取非农收入的能力。

第三,从表3可知,中部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1%,农民其他收入提高0.026%,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并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主要原因在于中部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还较低,理财能力较差,财产性收入主要以利息为主,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且中部地区农民拥有的财产数量较少,也致使农民难以通过出租、分红及金融资产增值等方式获取较多的财产性收入。

(二)分城市类型实证结果

进一步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实证分析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具体估计结果见表4,其中Wald统计量、Sargan 检验和Arellano-Bond检验均无异常。

首先,从表4可知,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1%,农民纯收入分别提高0.273%、0.179%、0.128%,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主要原因是省会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更容易通过农民素质与技能效应、农民职业转换效应、农业生产率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效应等提高纯收入。

其次,从表4可知,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1%,农民农业收入分别下降0.075%、0.048%、0.034%,非农收入提高0.281%、0.242%、0.170%,分别在不同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相反,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小。原因可能在于与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相比,省会地区工业化水平更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农村教育程度提高导致农民素质技能水平增加,较好满足了省会地区产业发展需要,进而促进了该地区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大幅降低了农民对农业收入的依赖。

第三,从表4可知,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1%,农民其他收入分别提高0.040%、0.025%、0.019%,其中,省会地区的估计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地级市和县级市的估计结果均不显著,说明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但作用较小。主要原因在于与地级市和县级市相比,省会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理财能力较强,财产性收入来源更为多元化;且该地区单个农民拥有财产数量整体高于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农民,该地区农民通过出租、分红以及金融资产增值等方式获取较多财产性收入的机会更大。但与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相比,省会地区农民转移性收入少,使得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其他收入的促进作用仅略高于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

三、结论与对策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纳入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等控制变量,实证研究了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因此,为了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中部地区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进而提升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但值得注意的是务必统筹兼顾,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农业收入,才能实现农民长效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二是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的正面作用不显著。据此,省会地区在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时,更需采取措施降低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民农业收入的不利影响,保障农民农业收入;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则在兼顾农民农业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提高其对农民非农收入和其他收入的促进作用,改善本地区农民收入结构。

参 考 文 献

[1]Newhouse,D.,D.Suryadarma.The Valu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 School Type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in Indonesi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11,25(2):296-322.[2]Hannum,E.C.,Zhang,Y.P.,Wane M.Y.Why Are Returns to Education Higher for Women Than for Men in Urban China? [J].China Quarterly,2012(5):616-640.[3]Meng,X.,Shen,K.,Xue,S.Economic Reform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Earnings Inequality for Urban Males in China 1988-2009[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3,41(1):227-244.[4]?⑼蛳?.我国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5):25-32.[5]阳欢,李峰.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基于江西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5-58.[6]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7]彭长生,钟钰.教育、流动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分化――基于安徽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2014(5):70-74.

第三篇:论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论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一、信息化企业的内涵及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以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信息经济已初见端倪。面对知识信息经济的挑战和所带来的机遇,世界各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全面展开。而要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企业信息化不仅带来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引发了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组织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其中对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影响尤为深远。

(一)信息化企业的内涵

信息化企业是通过使用数字技术使企业的战略选择发生变化,并使选择范围大大拓展的新型企业。按照这个定义,光有一个很大的网站、一批触网的员工,甚至安装了价值昂贵的企业管理软件是不够的。信息化企业必须能够利用数字技术为客户和企业员工设计全新的价值理念,发现创造和捕捉利润的新方法,并最终实现战略差别化的真正目标:企业之独特性。从这个角度看,信息化企业是企业内部和外部(或前台和后台、上游和下游)的业务、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实现了数字化(电子化)的企业,包括数字管理、数字制造和数字营销。由此看来,无论这种新型互动关系是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企业对内部,还是消费者对消费者,如果认为信息化企业仅仅是在网络上销售产品,那是片面的,因为如果没有快速反应的数字化后台(管理、生产),将无法履行和执行前台(客户)的定单,进而无法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一个真正的信息化企业将大大促进和改观整个组织的效率、速度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大幅度增值。此外,信息化企业与IT企业的区别:信息化企业不仅包括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IT企业,以及与IT紧密相关的IT相关企业,而且包括那些采用信息技术成功信息化了的传统企业。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环境的复杂和多变,要求企业的组织更富有弹性。其弹性主要反映在企业组织内部沟通和组织之间协调两个方面。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来增强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反应的灵敏度,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化人才与企业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信息能力。企业信息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正常发挥其职能。若组织结构不合理,就无法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技术,无法形成企业强大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要求企业组织形成环境——目标——结构体系。企业信息收集的形式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刺激以及组织目标与现实差异的程度和方向。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使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是企业组织保持动态平衡的保证。同时,组织目标的确定应以对环境信息的分析为基础,充分利用外部力量来形成,并在组织设计参数与权变因素之间保持一致,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对组织进行再造。环境——目标——结构体系的形成会对传统的组织结构产生冲击,也是企业信息能力的具体体现。

2、信息技术要求组织的有机性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既要求增强组织的有机性,也是组织有机性提高的技术保证。企业信息能力的增强,可以使管理者在管理的每个层次进一步授权,进而加大管理的影响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增强组织内横向沟通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

3、信息技术促使企业组织寻求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依赖关系,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日益动荡的外部环境下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来减少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如EDI)能够使企业组织降低协调成本,建立企业组织内及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非产品、成本、技术等方面的虚拟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结构如何配合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并充分发挥企业信息能力的作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二、如何进行信息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一)信息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各项管理中广泛应用,信息化组织结构呈现出多种新模式,主要有网络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

1、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在构成上是由众多灵活的、敏捷的、多技能的工作团队(工作单位)组成的联盟。各工作团队在地位上平等,行政上独立,在经营业务上又因有紧密联系而唇齿相依,因而从工作团队之间的关系看类似于一个网络。所以,我们称这种企业组织结构为网络组织,对应的每个工作团队则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网络组织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工作团队拥有其经营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并全权负责本团队的经营职责;

(2)团队成员间的权力与地位相等,各项决策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假如说团队中某成员的权力较大,这种权力只能来自于其影响力,而影响力的产生又是因为其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与信息,以及更好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3)工作团队之间联系密切,并相互提供援助。

2、虚拟企业

目前理论界并没有对虚拟企业的定义进行明确界定,故学者们对虚拟企业的定义也不一致。根据目前已有的参考文献可以把虚拟企业的定义归为两大类:

(1)从信息网络的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即企业组织无形化,指通过信息网络加以联结的企业组织,如网上商店、网上银行等都为虚拟企业。

(2)从组织的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网络组织。在合作过程中各成员彼此互不干涉,且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当预期目标达到之后,此组织即将解体。

实际上第一种定义与第二定义存在明显区别:第一种定义的虚拟企业是指单个企业主体;而第二种定义的虚拟企业是指由多个实体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而组成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却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企业。

3、战略联盟

企业战略联盟模式企业战略联盟是指多个具有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利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形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网络组织。其特征表现在:

(1)行为的战略性。联盟各方注重从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长期的合作与发展,以改善联盟共有的经营条件。

(2)地位的对等性。联盟各方是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形成的平等关系,彼此没有贵贱之分与优劣之别。

(3)范围的广泛性。战略联盟产生于各个经营环节与领域。可以是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联盟。

4、企业集群

企业集群指在某一产业或产品生产中,大量互相联系的企业及相关的机构在一定地域聚集,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群体。企业集群存在长短不一的产业链,从纵向联系看,包括居于上游的原材料、设备、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及处于下游的产品再加工、分类、包装、销售、储存、运输、发配企业等;从横向看,它可伸延到互补产业和产品的制造企业、技术研究和培训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基础设施部门和其他关联企业等,还涉及到金融、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这些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紧密程度不一,但从总体看,其紧密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布局分散企业单纯依靠市场的联系。它们互相依存,彼此配合,结成具有一定共同利益的地区性的经济协作体系,同时又是各自独立的产权主体,互相间的联系以市场作为纽带,不同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毕竟要受不可避免的市场变数的影响,带有可变动性。因此,企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一种中间性产业组织。企业集群的形成主要通过如下几种途径和方式:

(1)在共同的地域文化习俗的背景下,由具有一定宗亲、邻里关系的主体,围绕某些特色产品和产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共同利益,结为中小企业集群。

(2)依托一定的专业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信息或为完成某些定单,一部分相关企业共同合作,组织互补性的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企业集群。

(3)以某一骨干企业为核心,通过厂外逐级分包零部件生产任务,建立比较稳定的契约关系,甚至形成“虚拟企业”,组成企业集群。以上三种途径带有较为明显的自发性质,是目前比较大量和常见的途径。

(4)由某些中介服务机构或中小企业协会牵头,提供信息、技术、市场渠道,逐步吸引、聚集一批有关联的企业,形成企业集群。

(5)在大型国有企业改造、改组过程中,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剥离部分非关键生产,实现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形成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

(6)为外资企业或跨国公司承接零部件生产,进入外资企业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或利用所吸收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著名品牌,逐步成为特定产品的制造中心,然后吸收加盟企业共同完成任务,形成企业集群。

(7)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组织产、学、研分工协作体系,吸引众多企业和机构形成企业集群。

由于形成途径不同,企业集群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别,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也是大量的,是众多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区,既互相竞争,又分工协作,结成一个互相依存的群体。意大利东北部和我国江浙一带,很多企业集群就属这种类型。另一类是在一两个大企业的周围,聚集大批相关的配套中小企业。这种结构有的是在一开始形成时就已如此定型,更多的则是从前一种结构逐步发展演变而成。

(二)组织变革模式的选择

在构建企业信息化系统时,主要有两种方法:变革和进化。变革的方法就是用集成的灵活的系统全面代替现有的基础设施。一些小型的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司往往会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它们在技术上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投资。进化的方法是将集成的灵活信息化体系结构建立在原有的不不灵活的表态的基础设施之上,制定决策用的数据从旧系统中抽取到新系统中来,在新系统中它们将会以一种更灵活、集成和及时的方式来使用。旧的系统将会被逐步被取代。

同样对于组织结构变革也涉及到模式的选择问题。这里比较两种典型的信息化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大幅度的全面调整,以求彻底打破传统组织模式并迅速建立完全信息化的组织结构模式。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力求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实现由传统组织模式向信息化组织模式的转变。

因为这种变革模式对组织进行的调整是大幅度的、全面的,可谓是超调量大,所以变革过程就会较快;与此同时,超调量大会导致组织的平稳性差,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崩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进行组织变革反而加速了企业灭亡的原因。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幅度变革来实现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即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也都有着丰富的实践,企业应当根据组织的承受能力来选择企业组织变革模式。

比较企业组织变革的两种典型模式,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加以综合利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激进式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激进式变革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稳定性,甚至导致组织的毁灭;因而在两次激进式变革之间,在更长的时间里,组织应当进行渐进式变革。

第四篇:关于世界经济中心变迁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的研究

关于世界经济中心变迁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研究

——《大国崛起》观后感

2009级经济学 肖代友

关于世界经济中心变迁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研究

肖代友

2009级经济学1班 学号:0924411061 指导老师 姜泽华

概要:2006年,一部《大国崛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大国热”,本文以《大国崛起》的9个国家为主线,分析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从而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怎样从孤立走向走向相互紧密联系,进而产生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多极化的格局。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打破隔绝、发现新大陆,到如今的“一超多强”、“大国演义”,世界经济中心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经历了数次关键的变迁,使世界经济格局也逐渐走向了今天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使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在不断的变迁中又使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广华和深化(如从西方到东方的广化,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深化)。本文以时间为主线,以西班牙、荷兰、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世界经济中心变迁的规律和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趋势,以及世界经济中心变迁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中国崛起道路寻找历史规律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心 世界经济格局 变迁

世界市场

超级大国 多极化 国际新秩序

Abstract In 2006, The rise of great made by CCTV caused the superpower of a nation become a hot topic in China.This paper is based on 9 countries in the rise of great,analysis how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economic center influence the world economic,and analysis how all the economies get together and further developed to a multi-polarization world.At the beginning, Spain and Portugal broke the isolated and find the New Land.The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hanged several times.Finally, Multipolarization world was born.The changing changed the world power, widened and deepened the capitalism(Form west to east, form mercantilism to liberalism etc.)This paper is based on time, and research on Spain Dutch UK Germany US Japan Russia, and China, explore the rule of the change and the trend of the world ,then analysis the inner link of the two, which is services for the rise of China.Key words world economic center , world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ition , world market , superpower , multipolarization , new world order

目录

概要..................................................................................................................................................2 绪论..................................................................................................................................................5 第一章 何为大国.............................................................................................................................6 第二章 从地中海到大西洋.............................................................................................................7 第三章 日不落的世界.....................................................................................................................8 第四章 欧罗巴老牌大国的新崛起.................................................................................................9 第五章 后来居上...........................................................................................................................10 拷打和考问整个世界—德意志.............................................................................................10 只与强者为伍—日本.............................................................................................................10 移民新国—美利坚.................................................................................................................11 第六章 异军突起...........................................................................................................................11 第七章 美国梦...............................................................................................................................12 第八章 群雄并起...........................................................................................................................13 结束语 五星出东方.......................................................................................................................13 参考资料.........................................................................................................................................14

绪论

在这个“中国崛起”的时代,任何关于大国崛起的话题都会是社会热点。2006年,历经数年,跨越各大洲,采访数百位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孕育而生,在中国的民间和学术领域掀起了一股“大国”旋风。本文第一章何为大国对现代意义上的大国进行了诠释,第二章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主要阐述西方资本主义登上历史中央舞台,西葡对新航线的探索,荷兰和英国分别从商业和产业上进行创新,在各自的“大国时代”对资本主义制度完善作出的贡献,并最终在英国的手中奠定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主导地位,并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殖民地版图。第三章日不落的世界主要介绍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以及世界殖民版图的形成第四章欧罗巴老牌大国的新崛起阐述了欧洲大陆上的老牌大国法国、俄国的资本主义革命,第五章后来居上阐述了德国、日本、美国这些后来居上的新兴国家是怎样走上富强道路,世界经济中心和格局又是如何继续演变的第六章异军突起以前苏联的崛起和衰落介绍新生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前景,并说明其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的新变化。第七章美国梦主要剖析美国在20世纪如何走上世界霸主地位第八章群雄并起剖析了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并论证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迫切性。结束语五星出东方作为本文的总结部分,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找历史借鉴和前进方向。

第一章 何为大国

《大国崛起》中的大国,和古代中国定义的大国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对世界的主导和影响(古代中国的比较侧重于“天朝物丰”这样的大国目标)。当西方还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当美洲、澳洲上的土著人还与亚欧非人类文明相互隔绝的时候,中国的文明足以傲视群雄。即使在1840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仍然领先世界。可是,我们从未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1405年,一支在当时的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之师抵达了非洲东海岸,这是中国离“大国”标准最近的一次举动,可惜,这支两万多人海上雄师没有做一个“大国”该做的事。

几十年后,一个叫哥伦布的冒险家用几只破船抵达了美洲的东海岸,他误以为自己到了充满香料的印度,因而把那里的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从此以后,更多的西方人来到这片新大陆,他们在这里进行欺诈、掠夺、占领,最终形成成熟的殖民制度。

因此,判断大国的标准不是国家绝对力量的大小,还要考虑世界影响、国际意识。我认为,封建制度时期的中国最终没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国主要是因为缺乏“走向海洋”和“向往海外生产资料和产品”两大因素。

综上,世界性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国注定源于西方。

第二章 从地中海到大西洋

欧洲文明发源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与罗马,因此欧洲最早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在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沿岸最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样的对资产阶级影响深远的伟大运动,当时的欧洲人把地中海沿岸当做是整个世界(或者说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世界“七大奇迹”就是围绕地中海选出来的。可以说,地中海对资本主义作出的贡献是制度和思想。然而,我和辽阔的大洋比起来,地中海太小了;和整个世界比起来,欧罗巴太小了,于是,处于当时欧洲非主流地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冒险家们开始了对未知大洋的探索(当时奥斯曼帝国对东西方贸易路上通道的阻碍、西方对香料和黄金的需求也是对大西洋探索的重要原因)。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这四个名字代表了新航路的四个里程碑。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对航海的支持换来了巨额财富,暂时改变了他们落后的体制下日益贫困的状态。

依靠强大的武力,西葡在非洲海岸、美洲大陆、亚洲部分地区(如菲律宾、中国澳门)建立了最初的殖民制度,掠夺了大量财富。

但是,它们并没有把掠夺的财富用于改变落后的制度①,而是用于骄奢淫逸,这种繁荣注定不能长久。

不久,位于尼德兰半岛上的小国荷兰,依靠对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对贸易制度的创新,完成了自己的小国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荷兰几乎垄断了所有海上贸易,“海上马车夫”是他们留在航海史上 7 的荣誉。

由于大西洋沿岸国家的崛起,欧洲的经济中心也逐渐由地中海转向更为广阔的大西洋沿岸,这是经济中心的局部变迁,也为后来欧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从“郁金香事件”可以看出,荷兰缺的不是制度和运力,而是商品(产品),这注定经济中心将继续转移,转移到一个可以创造大规模商品的国度。

或许,荷兰的威廉王子去了英格兰是具有某种历史象征意义的②。

第三章 日不落的世界

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从未停止对欧洲大陆的交流。拥有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条件,这里的小麦和绵羊让这个国度相对富庶,这也为现代文明的诞生创造了物质基础。

牛顿、瓦特、斯密„„一个个巨人,对英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改进作出了飞跃性的贡献。有了《资本论》这类鸿篇巨制对制度和市场机制的阐述,再有了经典力学这类自然科学的新突破,加上“光荣革命”、《大宪章》这类政治体制上的突破,英国很快的走向现代。

1840年,对于中国,是一个历史分界点,而造成这个分界点的英格兰,自己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新纪元,那就是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工厂代替了工场,源源不断的社会产出运输到它们用坚船利炮打开的每一个世界角落,源源不断的工业原料和原始资本又从这些角落回流到英伦三岛,完美的良性循环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给资 本,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有位上层建筑的改造创造了经济基础!

通过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综合国力,英国很快击败了传统海洋大国西葡,“海上马车夫”荷兰,一段世界史上空前绝后的鹤立鸡群拉开了序幕!

不列颠成了世界经济中心,不断的向外扩张又使英国的文明传遍全球,它对殖民地的统治在西葡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改变。在那些原本就拥有封建文明的地区,如中国和印度,英国以强大的武力为基础,对这些地区进行经济控制、文化侵略,摧毁了这些地区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对于那些富饶的处女地,如北美、澳洲,它们让大量的移民来这里开拓,这些移民又将英国的文明带来这这些新天地。

即使是现在,几十个英联邦国家和地区仍然把英国女王作为国家最高元首,这足以证明日不落名副其实!

第四章 欧罗巴老牌大国的新崛起

法兰西,从来不缺少天才的智慧,从来不缺少英明的君主,从来没有怀疑自己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位。启蒙运动发生的主阵地,拿破仑的铁骑从这里出发,英吉利海峡的对岸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使得法国改革的步伐显得姗姗来迟。尽管如此,法国还是很快步入了资本主义大国行列!

相比之下,俄国进入这个圈子就显得更加步履蹒跚。相比之下,俄国的封建社会势力最强,资本主义萌芽程度最低。

彼得大帝,由于他个人的远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他的个人力 量将俄国挤进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中心无可辩驳的成了英国,但随着欧洲各老牌大国相继爆发的资本主义革命,扫清了它们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英格兰一枝独秀!

第五章 后来居上

拷打和考问整个世界—德意志

德国,一直不断的拷打和考问着整个世界③9德国的古典哲学为社会变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当英国工业先声响起时,德意志正四分五裂,于是,强大的普鲁士承担了统一国家的重任,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基本统一了德意志,为国家工业化发展奠定了稳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环境。

很快,德国完成了英国上百年完成的变革,后发的优势使德国可以借鉴很多文明成果。由于德国从不缺乏天才智慧,所以他们从不缺乏创造力。

从莱布尼茨和牛顿关于微积分的“产权纠纷”可以看出,德意志正一步一步代替法国,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最强劲的对手。英国世界经济中心变得不再那么纹丝不动。

只与强者为伍—日本

从封建时代到近代文明,日本都是一个擅于学习,与强者为伍的 国度、1853年,当美国的船只在横须贺

港打破了日本的封闭时,这个日出之国放弃了以中央之国为师理念,一步一步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通过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近代史上唯一一个主权完整的亚洲国度。

和德国一样,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不彻底改革,都埋下了战争的隐患。随着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必将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必然不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发展,这也是世界性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移民新国—美利坚

在北美,这片比英格兰更加广阔的土地,英国的文明种子生长出了比在本土更加绚丽的花朵。大量的欧洲移民,带了了文明与希望,广阔的新天地,让未来无限可能,注定他们将脱离宗主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必然趋势!

独立后的美国,在工业化道路上飞速前进(主要是北方),标准化的建立让这片相当于整个欧洲新天地大有

取代英国的态势!世界经济格局再一次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六章 异军突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世界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革命,它也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 节被攻破,新生的制度让世界经济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计划经济的模式使工业化的步伐显得异常的快,与苏联的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于是,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被一些政治家等同于计划经济vs市场经济。

在整个20世纪,苏联作为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第七章 美国梦

300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American Dream)已开始悄然萌芽。

从个人到国家意志,这个“移民的骄傲”从来没有停止过关于梦的追求。

在辽阔的密西西比,广阔的五大湖,圣劳伦斯,伊犁河„„美利坚复制着欧洲,又发展着欧洲。

它远离诸侯争霸的欧洲,这里,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越了自己的老师英国,一段新的大国传奇就此开始。一战和二战,让美国成为了欧洲的债主。

1944年,在一片森林,即使是有凯恩斯这样的旷世经济奇才的参与,还是无法阻挡美元变成“美金”。1此后的几十年,除了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围绕着美国转。二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等政策下,美国推动了西欧的复苏,在亚洲很快又扶植了日本和中国台湾。慢慢的世 界经济格局又开始脱离美国的完全控制。最后,世界的三极开始形成。

美国一直致力于把自己的美国梦推向世界,进而一直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社会主义阵营开始解体,国际局势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群雄并起的多极化时代即将到来。

第八章 群雄并起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不再是一枝独秀,欧盟、日本、俄罗斯以及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中国都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了挑战。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又有了更多的新特点。

首先,世界各经济体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成定局。这种体制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点波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格局,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次,国际分工利益明确,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由众多国家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完成。

再有,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伴随着这种情况,新兴经济体和传统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利益加深。

结束语 五星出东方

进入新的世纪,任何关于中国的话题都将是社会的热点,在世界 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对自身经济制度的变革,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刚刚闭幕的中国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规划强调了许多“经济增长”的观念转变为“经济发展”目标),注重国内市场和社会公平(五中全会对“投资、消费、消费“的三驾马车顺序调整为“消费、投资、出口”体现了这方面的考虑),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毕将更加重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参考资料

①语出《大国崛起》第二集 ②语出《大国崛起—小国大业》 ③《大国崛起—德国》

④《世界近现代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⑤江时学.《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影响》.《专家论坛》2010年3月:17—19页

⑥尹承德 《新兴大国的崛起于国际秩序的重构》《南京政治学院报》2009年第一期第25卷:77—81页

第五篇:组织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反映了企业的精神所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绩效。

(一)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的前提

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企业目标明确化,量化地反映在员工或部门的绩效表现上,以实现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随时监管与控制。因此,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影响企业绩效管理的第一步——组织目标的制定。另外,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与否是直接通过员工的绩效体现出来,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绩效管理进行辅助

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得到成功的实施,将使无形的企业文化形式化、具体化,通过优良的业绩反映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大大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企业文化深深地扎根到员工的意识中去,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更好地创造价值财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影响的特点

隐蔽性。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隐蔽性是由企业文化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隐性资产

指导性。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指导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对企业目标制定的指导性;对员工行为的指导性。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应该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时,企业文化同样指导着员工的行为。员工的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差异都会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员工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地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完成工作业绩而获得嘉奖、晋升等机会。

长期性。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根深蒂固的,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企业文化很难被改变。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也表现出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能通过改变企业文化来改变绩效管理的体系。

下载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JIT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试论JIT对管理会计的影响摘要:通过对适时制(Just-In-Time)在企业运用的分析,探讨了高级制造环境对传统管理会计冲击与影响。关键词:JIT;管理会计;增值作业;不增值作业JIT,也称适时制(J......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服装的实用性还是时尚性,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对于服装的整体风格有了新的......

    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研究[五篇范文]

    吉林农业大学 专 业 课 程 论 文 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研究 论文作者 范思铭 专业班级 保险二班组员 翟月 叶婷婷 夏蕾蕾 高羽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系 二零一三年三月 内容摘......

    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影响的研究

    序号:054 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影响的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二0一四年十月十八号 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影响的研究 本文作者 ① 【摘要】企业的文化和战略之间有着十分密切......

    媒介变迁对广告运作的影响

    媒介变迁对广告运作的影响 【摘要】 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媒介从单一的报纸经过电子时代、数字时代的漫长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媒介形式。广告的发展离不开媒介,广告史的演进更......

    乡村学校的变迁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乡村学校的变迁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刘伟 八月四日晚上七点至九点半,我在五教106为三十余位乡村教师作了一次学术讲座。讲座是“2011首期路石乡村教师培训班”的安排之一。......

    浅谈改革开放对文化变迁的影响(5篇模版)

    浅谈改革开放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120104113 沈红阳 关键词: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继承 文化变迁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对中......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小编推荐]

    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执行管理职能的基础,目的是更有利地对企业开展活动、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企业组织管理的实践一再证明,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对提高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