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考
Upload By Yelky http://
关于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税收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税收不但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而且运用税收杠杆,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调整分配关系,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进而建立和谐社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老河口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老河口市国家税务局在国地税分设后的十五年期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使企业增加产值81250万元,增加税收3180多万元。年税收收入由1994年的4200万元,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14056万元,促进了老河口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最近,笔者就税务机关服务经济发展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并有一些新的认识。
一
税务机关在传统上比较重视开展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企业工作,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各级税务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企业,注意培植税源、参与招商引资等工作,在“经济与税收”、“取与予”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多年来,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增强了参与意识,一方面正确执行税收政策,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力求增强企业“造血机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的工作特点和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信息,融通资金,代培财会人员,帮助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克服了单纯“就税收论税收”的观念,牢固树立了从经济到税收观点。同时,注意正确处理促产增收,服务企业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围绕经济发展,促进税收增长,赢得了以法治税与服务企业相互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新局面,促进了税收工作的深入发展。如老河口市国税局,在Upload By Yelky
http://
2001年至2008年的八年间,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老河口市经济发展赢得发展资金15853 万元。其中为建材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收2895 万元,为外向型企业办理退税 4107万元,为福利企业办理退税1767 万元,为部分企业办理所得税税前抵扣7084 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综合长期税务机关所做工作,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经济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工作,应主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组织收入同服务企业的关系。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税务机关的基本任务,服务企业也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从根本上说,两者是一致的。但有时又有矛盾,尤其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部分企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暂时困难,其各种矛盾显得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组织收入,应该解决又可能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国家规定的减免税收政策不执行或缓执行,企业有困难不帮助,使企业没有活力,没有后劲,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困难企业就不会摆脱困难的怪圈。但如果片面强调解决问题,该收的不收,必要的财政收入和建设资金不能保证,也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税收来源于经济,一方面受经济的决定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经济与税收的辩证关系要求税务机关打破“单纯就税论税”的思想束缚,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既要善于聚财,把该收的税款及时足额地收缴入库,更要善于生财,把促进经济发展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要通过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在思想上跳出原来促产脱节和陈旧观念的束缚,用建立和谐社会理念重新认识新时期的促产增收和服务企业工作,努力把促产增收付诸于税收工作实践。为此,需要将增强企业活力,促产增收融入日常工作中,并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采取一些招商引资,启动市场,搞活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还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服务企业的措施,力求在用足、用好、用活
税收政策上下功夫。
(二)正确处理以法治税与服务企业的关系。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各项税收政策都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的,鼓励什么,限制什么,都具体体现在政策之中。因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本身就是最好的促产。按照税收政策征税是以法治税,按照政策规定减税免税,同样也是以法治税。因此,必须着力打破“救济型减免税促产”单一渠道,改输血式为增强企业造血功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促产增收,搞活企业。具体做法应该是:(1)落实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2)扶持企业技改,支持产品开发。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尤其如此。税务机关应当充分利用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全力支持企业采用高新尖科学技术,用先进技术改造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践证明,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路子就会越来越窄。相反,只要长远而忽视眼前,路子也走不通,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一方面不能搞“竭泽而渔”,加重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不能滥施“仁政”,有税不收。既要注意发展当前生产,又要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后续税源,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从当前和中长远期的发展要求出发,本着保护现有税源,培养后续税源,涵养潜在税源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确立促产项目,有步骤地开展支帮促工作。此外还须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区实施的经济战略,选择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中的拳头产品作为促产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税收倾斜政策。
(四)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的关系。局部服从全局,已是老生常谈,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想局部利益多,想全局利益少。我们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有阻力,企业竞争能力之所以不强,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有“文章”
可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树立宏观搞活企业的观念,自觉遵循经济规律,既要促产增收,搞活微观经济,又要以法治税,加强宏观控制,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改传统上重点扶持困难企业,为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坚持在促产增收,搞活企业上既讲微观经济效益,更讲宏观与微观结合上的效益,防止和纠正擅自制定违反税法的“优惠”政策,乱开口子的越权减免。同时,既关心本地经济税源及其发展,又不为其所囿,不因一味追求近期或局部利益而臵国家税收政策于不顾。
二
税务机关在长期发展经济、促产增收、服务企业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有不少教训,综合多个事例的调查,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第一,税务机关招商引资、促产和服务企业有着客观上的必要性。首先税收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企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税收的发展速度和组成结构,这就客观上要求税务机关必须把发展经济,促进生产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其次,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手段,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参与和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在宏观和微观上,对国民经济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这些因素使得税务部门的促产不仅必要,而为成为可能。再次,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对于发展经济和企业增加活力它有着不可替代性。因此,经济发展离不开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的支持。税务机关服务企业的主要手段是实施税收优惠,而税收优惠又是税收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它是以减少眼前部分财政收入,换取经济发展和涵养税源的长效举措。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收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健康发展和税源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第二,税收在服务企业中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税收虽然具有较强地调控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政府效率、劳动者素质等,税收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其发挥的作用空间是有限的。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企业活力的局限性是由外因“条件”的作用所决定的,这是正确认识税收服务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一方面,税务机关只能通过一定程度的合理分配来达到组织收入和促进经济的目的。这种促进,只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定条件,提供一种可能。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这种可能才会变成现实。另一方面,增强企业活力不是税务部门一家所能全部承担的,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中央财政与地方利益,制定政策与具体操作,依法征税与发展经济之间存在着许多不易解决的矛盾,这也是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工作受到很大局限的重要原因。同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困难,不是税务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如果政策不配套,部门不协调,市场不统一,即使税务机关使尽深身解数,企业也不会有大的转机和根本变化。因此,只有将税收调控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税企双方只有密切配合,税收促进经济的措施才会获得成效。要使税收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税务部门的服务措施需要企业的主动配合。促产增收,增强企业活力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企业的自身努力,只有当企业主动配合税务部门的服务举措,充分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其它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宽松的经营环境,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发展生产,开拓市场,才能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不然,如果企业仅仅是为了借税收服务要照顾,图实惠,多了依赖思想,而无创新精神,这就失去了增强活力的可能性。对这种类型的企业再多的服务举措,也肯定是一种有投入无产出的无效劳动;二是税务部门的服务措施,应当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多种手段并举,克服盲目性。就目前情况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面临的困难很多,有先天不足,也有后天所致。有客观条件所限,也有主观努力不够。有政策、资金、技术等问题,也有管理问题。税务部门在制定服务措施时,应据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两个转变,即:变单纯依赖税收优惠,为重点突出税收筹划;变帮扶型和咨询型,为促进型、管理型和服务型。在服务对象上应坚持两个原则:(1)产业导向原则。税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要着力于引导企业投资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尤其目前要把扶持重点放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以吸纳下岗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企业上。(2)公平原则。着力营造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公平税收环境,考虑到地方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弱势地位,根据量能负担和扶持弱者的原则,在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应给予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以适当的优惠照顾。只有这样,在内外因的作用下,才会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快速增强企业经营活力的目的。
老河口市国家税务局 谭运生
二00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发挥税收作用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发挥税收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国税部门既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主力军,也是落实有关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当坚持执法和服务并举,发挥税收的职能和作用,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推进依法治税,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国税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首要的是坚持依法治税,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努力为广大纳税人创造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一)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税收政策,善于运用法律规范和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经济和税收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法律有明文规定的,要严格依法办事;对于执法中发现的新问题,法律无明文规定的,要善于运用法律原则、根据法律精神作出决策和处理。
(二)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重大偷、骗、抗税违法犯罪行为。密切关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偷漏税行为。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构筑协税护税网络,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三)进一步规范税收检查。实行税收检查的集中管理,减 1
少检查次数,限制检查时间,无计划不检查,无授权不检查,无举报线索不检查,无评估异常不检查。全面实施“阳光执法”,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加强执法监督和考核。建立合法、规范、高效的税收法制工作制度,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执法监督。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加强税收执法、税收征管和收入质量的考核,将原来侧重对结果的监督变为对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核监督,做到关口前移;将原来被动型的监督变为主动型的监督,提高监督效率;将原来对个别环节的监督变为全过程的监督,形成监督链条,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水平。
二、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充足的财力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国税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好组织收入这一中心,采取有力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用财力。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好组织收入原则。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对实现的税收要千方百计做到应收尽收,不断提高征收入库率,努力促进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进一步加强收入分析力度。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收入分析和预测制度,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科学判断税收增减趋势,深入分析收入变化的原因,及时掌握重大因素对收入增长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行业税负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依据。
(三)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从准确把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入手,建立税源分类管理体系,明晰职责,强化分析,信息共享,控管联动,切实提高税源控管的质量和能力。进一步完善与工商、地税、银行等部门登记信息以及相关涉税信息的交换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税源的动态监控。
三、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县域经济微观主体做大做强
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壮大是宏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国税部门应该不断提高办理税收优惠的质量和效率,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全面落实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提供宽松的税收环境,使个体小户得以休养生息,进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培植涵养税源。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下岗再就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新办服务型企业、新办商贸企业和原有的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二)全面落实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落实西部大开发、增值税转型等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政策,深入挖掘政策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四、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纳税服务的质量和层次
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是国税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提升服务质量和层次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热情服务、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
(一)优化征管流程和征管资源配置。从适应税收工作的实际需要、符合税收工作的发展方向出发,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征管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充分考虑与纳税人的关联程度,以信息流重组税收业务主流程,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工作程序,规范业务衔接,合理调整征管机构及职能,进而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优化服务。
(二)完善多元化申报纳税系统。进一步完善网络申报、电话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方式,逐步推行远程电子申报。加大财税库银推广力度,使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全部实现税款通过银行自动扣缴。开展POS机刷卡缴税,推行移动办税服务厅建设,不断丰富服务方式。
(三)优化税法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服务质量,方便纳税人了解掌握涉税信息。进一步完善国税网站功能,将政策法规等公共信息集中在省级网站发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基层服务,为纳税人服务。
第三篇: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
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心得
体会)
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2007-02-02 21:55:09
当前,我党在全党范围内正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标是为了提高党员素质,主题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着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充分实践“三个代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造福于民。对于我们税务工作者来讲,如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值得深思和探讨。
我们税务工作者都知道,税收具有财政职能和调节经济的职能。财政职能即收入职能,其目的是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维持国家机器政常运转;调节职
能,具体地一是调节社会财富的职能;二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税务工作者,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研究、探索税收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创新税收征管的新办法,特别是近几年,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税收征管的现代化,使税收的财政职能、调节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税收工作在发挥其两个职能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其职能潜力的发挥还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是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塑造一支清正廉洁、作风正派、办事高效的税务干部队伍。当前,税务干部队伍中接受吃请、收受礼品的情况还不时发生,一些人也应手中有权,以权谋私,成了暴发户,老伯姓忿忿不平,对社会和谐无疑有极大的消极作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在当前,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取信于民。在此同时要注重税务干部业务水平的提高、服务态度的改善,从而提高办税效率,让广大纳税人满意,也以此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加强税收征管,实现税负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在全体税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高,偷骗税行为不断受到有效打出。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受利益驱使,偷骗税与反偷骗税将长期存在,一些地区、一定阶段、一定背景下还相当严重,近期的一些大要案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必须化大力、下功夫研究解决加强征管质量的新办法。一要加强税源调查,充分掌握税源,杜绝漏征漏管,要掌握税源动态变化,防止税源流失,确保应征税源足额申报入库;二要实施责任区管理,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加强
工作责任心,深入开展安全责任区竞赛;三要加强税源日常监控,定期开展税负分析,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以分析、评估为突破口,找准问题、深入解剖,防止偷骗税行为的发生;四要加强增值税链条控管。目前的认证报税范围扩大到四小票,是在不断研究探索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目前增值税各环节上脱节现象还比较严重,如农产品收购中的出售人、收购金额的真实、可信度由于链条的脱节而难于控制,是否可以以村级为单位,做成农户联合体,办理税务登记,纳入税务管理,以控制收购金额的真实度?对出售人回访制,只能治表,不能治本,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等等。五要采取建帐与核定结合的办法控制税源流失。在目前大量现金交易的情况下,纳税人,特别是一些个人独资企业建假帐的情况较为普遍。我们推广建帐、鼓励建帐,但必须是真帐。针对假帐普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有
必要采取核定税收监控目标基数,双向控制的办法,以控制税源流失。六要加强日常检查、专业税务稽查,对零税负、低税负、负税负企业、对税收监控目标基数完成较差企业、纳税评估选案企业重点加强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分清蓄意与否而掌握打出力度。帐面上真实反映的,要轻,帐外经营或采取故意手段的要重,该移送司法处理的要移送,从而保护守法经营者,打击违法经营者,保障税收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七要充分利用现代监控手段,控制税源流失。如税控收银机、税控加油机等等。目前要解决这些设备价格较高,难于推广、维修不便,影响使用等实际问题,税务机关也要经常了解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抄录数据,在申报环节进行核对,防止申报不实。八要银行联网,控制多头开户,严格控制现金交易,限定现金结算最高限额。目前多头开户情况较为普遍,有的在外地开户,税务机关无法查清纳税人帐户往来情况;现金结
算既十分普遍又数额巨大,这些,对税务检查带来很大难度,应该加以改变。九要加强发票管理,贯彻以票控税。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方面,几年来我们都十分重视,但也出了不少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加强管理。同时要重视普通发票、农产品收购凭证、废旧物资收购发票、运输发票的管理,严格发票管理制度,加强发票验旧审核,严查发票违章案件。对欠税户,限制或收缴发票使用,或先预储税款后予开票,从而控制欠税情况的发生。十要转变理念,以计划指导为辅,征管质量为主。现在有一个反差现象,许多地方以完成税款入库为主要考核目标,再加上地方财政的扩张需求,对税务机关的压力很大。一些经济底子好的地方,放松征管,“藏富于民”,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地方,搜肠刮肚、掘地三尺。财政富裕的地方,财政返还,引进税源,形成了税源由贫穷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的恶性循环。(当然这也涉及到财政体制问题)这些现象无疑对加强
税收征管带来反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带来反作用。
三是调整税收政策,调节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对个人收入调节税应调高起征点,提高超额累进幅度。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致富,同时要以税收为杠杆,调节贫富差距。现在普遍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而起征点多年未变,一些群体收入巨大,而纳税不高,对社会和谐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逐步建立财产申报制,适时开征遗产税。西方国家征收遗产税多年,也有其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取其所长,逐步为开征遗产税做好准备,适时开征遗产税,初期可将起征点定得高些,税基定得窄些,以后逐步扩大,不断完善,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三是适当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目前,一些行业的经营利润很低,如小型商业零售的经销差率在左右,的销售毛利才元,除去费用只能维持生活,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起征点或在征收增值税后免
征所得税及其他税费?四是落实福利企业、再就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劳动就业,安置四残人员,从而充分利用税收政策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五是调整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目前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不一,国内企业怨言甚多。引进外资是必要的,也享受了较长时期的税收优惠,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利润水平很高,回国内也要交公司所得税,在我国缴纳的税收可享受税收抵免,他们看重的是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并不过多地在于税收优惠,应该适时调整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竞争。六是对破坏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利用税收政策加以限制,国家要根据产业政策,对一些应予限制的项目课予重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税收政策、税务干部队伍素质、征管深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力,如何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很深的、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探索,不断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不断完善现行税收政策,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使我们的经济建设速度更快、更持续,社会更安定、更和谐,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第四篇: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冠县在大招商、大发展的带动下,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税收来源于经济,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与经济紧密相关,从全县税源上来看,存在税收总量依然偏小,税源结构较差,支柱行业大部分属于耗能较高的夕阳产业等问题,但是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税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抓住了发展机遇,税收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均会有大的提升空间。
县国税局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结合随县经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先后制定措施,力争利用税收职能,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国税部门作为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一、加快和促进经济发展是税务部门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一)促进经济发展是税务部门职能。税收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其在奠定国家经济基础,保障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国税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仅担负着为国聚财的重任,还必须要把税收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经济发展成果通过税收载体惠及广大人民。
(二)经济增长有利于税收增长。税收来源于经济,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特别是当前经济危机复苏的进程并不平衡,我们在经济工作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这就更加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经济,扩大投资,促进内需的手段,必须有坚强的财政实力为后盾和保障,这就需要税务部门确保税收收入稳定,更需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二、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一)首先,要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国税部门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税收经济观,坚定不移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为政府提供财力保障。为做好今年的税收工作,我局上半年积极采取了“三个规范”的征管措施:一是规范了汽车销售行业管理。今年4月份,我局组织开展了汽车经销企业的专项纳税评估工作,成立了专项评估小组,依托预警评估系统,制定评估模板,逐户核实汽车销售企业经营状况。截至目前,共评估纳税人6户,补缴税款8.98万元,该行业税负率由原来的0.27%提高至目前0.46%,高于全市0.41%平均水平。二是规范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针对“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偏低的现象,我局参照市局制定的《交通运输业货运行业管理模版》,对我县税负率异常的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全面评估核查,逐户分析企业车辆运营能力、专用发票开票量和燃油、维修成本等情况,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该项活动共评估纳税人39户,增加入库税款259万元。三是规范企业自查管理。为提高企业依法纳税意识,查找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我局近期召开了一次企业自查动员会,要求企业对照自查内容深刻剖析自身存在问题,实事求是的填写企业自查表,同时稽查局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做好自查辅导工作,帮助纳税人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确保自查工作取得实效。截至5月底,23户自查企业全部上交企业自查表,其中14户企业自查发现问题,补交税款41.3万元。“三个规范”措施的实施,为我局完成上半年税收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积极采取“四个抓好”堵漏增收措施,确保今年组织收入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抓好交通设施制造行业“以电控税”专项评估。将该行业按照生产规模及耗电情况划分为大、中、小三类,对每类企业进行抽样调查,采集相应数据,测算相应规模企业应达到的税负及税额,建立起简易纳税评估模型,然后对号入座,评估每户企业应纳税款及缴纳情况。二是抓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下半年,我局将充分运用数据分析平台发布的预警信息开展汇缴检查,并以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抓手,开展行业税负和税收贡献率分析,确保企业所得税足额入库。三是抓好重点税源企业专项检查。近期,我局将在全县范围内选取年缴纳增值税额80万以上或所得税200万以上、税负率较低、两年以上未接受税务稽查的企业,作为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组织稽查骨干力量成立检查小组,根据被查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搜集资料信息,做好案头分析,制定检查预案,确保检查实效,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四是抓好打击虚开发票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查案必查票、查账必查票、查税必查票”的原则,下半年,我局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打击虚开发票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选择风险较大的轴承加工、纺织、煤炭、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作为专项整治重点。为确保行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将把这次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我任组长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深入细致的开展专项检查,同时要求税务稽查人员做到依法检查,程序规范,证据确凿,数据准确,为我县营造一个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二)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增长。一是重点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促进投资扩大。落实后好增值税转型政策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鼓励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让税收政策藏民富惠于民提高民间资本投资。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我局为全县企业办理固定资产抵扣超过10元,极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促消费增长。拉动内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行增值税转型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执行储蓄存款利息个个人所得税暂免征收政策,直接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三是积极落实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促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大对出口退税审批进度,以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行业为依托,依法支持出口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全面支持县域经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四是综合运用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我县农业比重高,工业不发达,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工业,主要是依靠原有的纺织业、轴承、护栏板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基本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耗高,产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我们要通过综合运用高新技术企业所税税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高新技术认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树立导向作用,引导一些占地资源少,科学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快速发展;通过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部分矿产资源的增值税税率,增加高能耗行业的生产成本,限制引导其合理发展;通过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招商引资突破的有效载体,建立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通过集中精力抓好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以重点园区的突破,带动全社会外引内联的快速发展。加大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提高现有工业园区服务功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实现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软环境的建设,完善政策配套,解决投资者的后顾之忧。我局还专门为招商引资企业开通“一单通”服务,确保招商企业能够尽快办理完全部税务手续。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壮大农副产品产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以吸引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转变招商引资观念,做好协调服务。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注重“外出招商”、“中介招商”、“全民招商”,加强招商服务理念。作为行政部门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意识,发动资源优势,广泛利用人脉资源,选择,合理,积极,限制。强化重商、亲商、安商、富商观念,树立诚信意识,积极为投资商做好协调服务。营造宽松、和谐、友好、诚信的投资创业氛围。
(四)加大税收服务力度,创造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我局将按照“两个减负”、“两个一律”的要求,优化简化办税程序,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通过创新税收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常规平台,引导纳税人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对税法遵从度。通过税收服务创造优良经济发展软环境,一方面留住老企业,同时随着服务质量提高,环境改善,筑巢引凤,吸引外来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篇:04发挥财政金融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财政金融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政府财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金融工作。在进行投资救市、拉动内需的同时,可综合运用招商引资、税收减免、产业补贴、财政贴息、资金奖励等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和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全面复苏和良性发展。
孝南地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和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开发区,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财政金融管理工作可以积极作为。
一、有效利用外国政府贷款,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外国政府贷款是发达国家为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种长期低息贷款,主要用于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建设。孝南区先后利用日本政府贷款7292万元,组织实施了城市防洪和植树造林两个项目,改善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提供了便利。
1、城市防洪项目利用日本政府贷款5763万元,加固亮化了府澴河堤防工程38公里,更新改造了鲢鱼地、北泾咀两大泵站。项目区涉及孝感城区和孝南区的7个乡镇场,排涝标准由7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由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植树造林项目利用日本政府贷款1529万元,计划人工造林面积5000公倾。目前转贷资金772万元,已在公路两旁、河道两岸、荒地荒坡上广泛种植了杨树、栀子、花椒、茶树。项目建成后,可提高森林覆盖率4.9个百分点,对水源涵养、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净化大气、林业增产、粮食增收极为有利。此举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有些地方在近年来还成立了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财政在服务农村金融方面应该大有作为,通过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达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先后提供172万元保值储蓄贴息资金、949万元风险防范资金(分红补贴)、2亿元票据置换(增股扩股)资金,以及协助清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拖欠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孝南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信用社解决了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换的历史包袱,存款和放贷实力大大增强,经营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截止2008年底,孝南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吸收存款余额 150157 万元,发放贷款余额108521万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适度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为农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农业,尤其是种植业,靠天收的局面沿袭了数千年。自然灾害曾经使无数人颗粒无收、流离失所。实行农业保险,包括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等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水产等养殖业保险,“两属两户”农房保险,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无疑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把放心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农民种植一亩水稻,交纳3.5元的保费,可以得到200元的理赔;饲养一头能繁母猪,交纳12元的保费,可以得到1000元的理赔;饲养一头奶牛,交纳72元的保费,可以得到6000元的理赔。中央、省级、县级财政部门2007-2008年为孝南区提供能繁母猪保费补贴资金89.1万元,2008年为孝南区提供水稻保费补贴资金 375.5万元,提供“两属两户” 保费补贴资金 13.2 万元。财政分担了大部分农业保险费用,为广大农民保收增收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保障。在2008年8月30日的特大水灾中受淹的14个乡镇,共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912万元水稻保险理赔资金,受灾农户得以渡过灾年。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提高了广大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四、逐步建立信用担保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题。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财政厅给每个地方500至1000万元的额度,共安排借调资金7.3亿元,支持了全省8
4个地(市、州)和县(市、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还为各地(市、州)和县(市、区)争取和安排了52亿元的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到2008年底,全省担保机构已发展到118家,注册资金52亿元,担保能力逐步增强,担保业务有所创新,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孝南区利用省调度资金500万元,吸收民营资金成立了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的金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辖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由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出资400万元,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出资600万元,注册成立了孝感市新兴农牧担保有限公司,为孝感市区及周边县市内的种养大户、养殖企业及标准鸭业合作社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3000万元,利用国家农业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2亿元,改善了孝南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交通和水电设施,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和奖励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几年来,财政用社保基金建立担保基金,为下岗失业人员、复员军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和微利项目范围,提高担保贷款额度,个人贷款从2万元增加到5万元,妇女创业最高可达6万元,企业贷款最高可达200万元。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担保基金规模年增长5%以上的地方,中央财政按当年新增担保基金总额的5%给予资金支持。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按各地当年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1%给予工作经费补助,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半承担。孝南区提供担保基金220万元,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就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扩大放贷范围。至2008年底,劳动就业局与孝感市商业银行合作共发放贷款128笔,金额462万元,财政拨付贴息资金10万元,为扩大就业和发展经济提供了有效支撑。
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孝南区在发挥财政金融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一是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数量少、资金规模小,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还不明显。区政府急需申报后续贷款项目,招商引资,培植新的财源。二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财政还不能以出资人身份参与管理,地方金融企业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农业保险品种少,操作不完全规范,存在少数
干部垫付保费资金和代领理赔资金的现象,可能形成新的村级债务。财政部门要与保险公司共同探讨增加农业保险品种,规范资金管理的办法。四是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业务发展缓慢,对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融资有限。城市投资公司还在筹建过程中,政策性贷款融资平台功能不健全。担保公司要扩大吸收民营资本,公退民进,实行股份制运作,市场管理。五是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小,只有增加基金投入,才能为更多的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担保,以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总之,财政部门要在上级财政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研究财政金融动向,用足用活各项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财务监管,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孝南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