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信息管税中的基层队伍建设大全
2011税务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浅谈在信息管税中的基层队伍建设
陈潇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管税揭开了税收管理方式的新篇章,如何让信息技术服务税收管理成了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努力探索的课题,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当下的税收管理中正有着十分巨大的效用潜力。而归根结底,信息管税的关键,在于队伍素质的建设,正如好鞍要在好马上才能发挥作用,信息技术发展得再好,得有会用、会操作、能驾驭它的人才行。本文站在信息管税进程中的队伍建设——即人员素质建设和体制建设的角度,着眼基层,找出问题及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管税 队伍建设 素质 机制
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2011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实施信息管税,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方式变革”。信息管理是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促进征管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实施“信息管税”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讨,但归根结底,是人员素质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也就是队伍建设的问题。
信息管税是对整个征管模式的变革,需要业务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基层税务部门是各项税法政策的执行者,一线接触到律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但却没有与之相配的人员配备和运行机制来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影响了信息管税效能的发挥。
一、基层信息技术人才稀缺。
在国税部门,信息技术人才所占比例是十分小的,虽然近年来国税公务员的招考政策向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倾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成果失去了高标准的保障,并且国税公务员招考也没有以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入职的硬性考量指标,所以在新进的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良莠不齐,能胜任现有的税务部门信息类工作的不多,能够称之为“人才”的就更少了。
二、基层运行机制不利于技术与业务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信息管税的关键就在于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所以,业务与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综合型人才,信息管税是无法进行的。而眼下,国税基层的队伍现状是,一方面,精通业务的不在少数,但他们不具备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新招的公务员有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强的,但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税收业务。这样的两端分隔状态只能由税务部门的培样机制充当调和剂,使得两者融合,并在信息管税中得到升华。然而在基层,由于软硬件条件都有限,对干部的培养机制又往往过于粗糙,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软状态。
三、基层人员年龄结构出现断层,“青黄不接”。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下大多数国税基层单位里,年龄结构都很成问题,40岁以上人员占到70%,30-40岁人员较少,20-30岁人员更少。年龄的断层直接造成的问题很多。一是沟通受阻。由于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开放性,新进的公务员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语言障碍就此凸显,尤其在南方地区,对于四五十岁的人来说,普通话是个大难题,这就造成在工作经验交流、信息传递中的障碍。二是学习能力两极化,影响学习氛围的营造。由于年龄的影响,年纪大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大都有所降低,学习能力降低的问题也客观存在,年龄小的初来乍到,血气方刚,跃跃欲试,但却找不到切入点。
随着税收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触角已涉及到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信息管税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强化税收征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是提高税源控管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队伍建设这个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使国税部门在信息管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更有后劲。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信息管税意识。
信息管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好全体人员思想认识的提高。要强化教育,使信息管税成为税务机关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基层一线人员尤其要端正态度,努力学习,跟上形势,因为基层人员技术掌握的深度和应用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技术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效用,要充分利用数据和信息,充分认识到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广度大、关联性强的特点,实现信息管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征管工作中、要切实强化数据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搞好信息管税。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全面提高干部业务素质,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各类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除重点辅导征管信息系统运用相关知识以外,尤其要请信息技术人员对全体人员就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进行集
中培训。二是互帮互学。通过施行业务上以老带小,技术上以小带老的学习机制,促进全体人员的税收业务和信息技术得到综合的提升。三是平稳有序的施行岗位轮换制度,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客观条件,使专业型人才向全能型人才发展,为信息管税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三、纳入绩效考核,坚持长效管理。没有严格的考核,就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也就无法保证系统数据准确无误。要采取连带责任追究制,对信息录入、后台复核、帐簿登记、报表生成及系统监控出错的,按照工作环节严格进行奖惩兑现。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操作能力。为推动信息管税高效运转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的管理体系,促进信息管税健康发展。
实施信息管税,信息是手段,管理是关键,税收是目标,体制要随着征管工作的变化而不断修改优化完善。在信息管税工作中,一定要把管理体系建设作为系统全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的管理体系,在数据平台信息高度共享的前提下,让不同级别、不同职能之间形成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职能配置、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税的要求,实现管理分工科学化、责任明确化和管理效率最大化。
(一)局领导“决策”。局领导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税收管理实际制定征管措施,要利用数据管理平台,对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区域、分行业税收经济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用数据揭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税收征管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对税收管理的科学决策。在税收管理中发挥“指挥中枢”的作用。
(二)业务部门“管事”。具有税收管理职能的税政、征管、收入核算等部门负责对决策层制定的工作规划、举措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管理人员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模型,根据决策层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组织落实,并根据业务需求,采取关联分析法,从宏观上针对不同地域、产业、行业和注册类型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指导分局和税收管理员强化税收征管,并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类别的分析评估,从微观上对单个纳税人进行“一户式”查询分析,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三)管理人员“执行”。税收管理员负责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监管、对管理层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进行具体的贯彻执行。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分析和监控功能,对本辖区纳税人征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监控功能主要包括对非正常户、临时户、注销户、停业户、零申报户等异常户申报征收情况的监控,对所有纳税业户申报情况的多角度分析监控,对纳税户税负变化情况的监控,对纳税户发票使用、缴销情况的监控等。
五、健全“四位一体”信息管税运行机制
信息管税是对整个征管模式的变革,“业务驱动技术发展,技术推动业务变革”,要实现
业务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既要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又要注重征管业务的创新,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对信息管税工作的要求,重点要抓好税收评估、部门联动、税务稽查、内部监督“四个环节”,建立健全 “四位一体”信息管税运行机制,促进税收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一)健全税收评估预警机制,对税源状况进行“体检”。通过科学设置预警指标,建立分行业、分纳税人类型的评估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系统快速准确地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对超出正常值范围的“指标”提出预警,由税收管理员进行核实、处理、反馈,实现税收管理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
(二)部门纵向横向联动,对税收疑点进行“会诊”。在横向联动上,发挥征管、税政、收入核算等各部门作用,在数据分析发布、纳税评估分析、税收检查反馈、征管程序优化等方面,加强统一管理和协同部署,提高协同运作能力。在纵向联动上,县局、分局明确职责分工,各有管理侧重,在税源管理各环节上,强化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各项工作的上下整合和互动,形成税源税基控管合力。
(三)强化税务稽查,对重大问题实行 “解剖”。税务稽查是税源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充实稽查力量,创新稽查机制,改进检查方式,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专项检查力度,发挥稽查以查促收的重要作用;要开展解剖性检查,把“疑难病症”查深查透、既要查出税收漏洞,又要查出征管漏洞,通过稽查发现税收管理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用以指导日常征管,发挥以查促管重要作用。
(四)推行征管质效激励和问责制,增强“固本”效果。在信息管税中,为激发和调动基层信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征管质效激励机制和问责制”,用科学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奖励办法,对评选出信息管理能手进行奖励。对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征管问题及稽查中查出涉税金额较大的案件,对税收管理及相关人员进行“征管质效问责”,追究其过错,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推动信息管税的高效运转。
信息管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对依托信息技术创新税收征管机制的初步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信息管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是以队伍建设成效为保障的,只有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成为提高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国家税务局昭平分局科员,税收管理员,***。
第二篇: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
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
(一)强化采集,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明确采集对象。规范信息采集标准,统一数据录入口径,进行及时、适度、规范、高效信息采集,提高信息采集质量。二是科学归集基础数据。整合和优化现有的信息采集指标、方法、模板等,定期进行信息采集、分类、整理、存储,形成统一规范的基础数据和指标数据仓库。三是建立社会综合管税信息平台。建立国税、地税、工商、银行、财政、国库、海关、统计以及企业等有关部门信息沟通和共享的平台,将第三方信息及时传递税务部门,消除信息孤岛。四是实现征纳双方软件对接。根据纳税人经营管理特点,更新和开发税收管理软件,实现征纳双方软件数据对接和共享,做到一次采集、多环节使用,避免给纳税人和基层征管人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二)优化整合,实现业务与技术融合。一是完善各类业务软件。按照税收征管实际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完善各类税收管理软件功能,如数据逻辑关系审核、查询等功能,将无用的信息阻截在系统之外。二是推行税收管理软件一体化。全面整合各类应用软件,搭建一个统一的、可兼容的税收信息管理平台,将分散在税收征管、纳税评估、稽查、出口退税等税收管理软件中的信息,利用数据迁移技术,使各类税收管理软件无缝联接,实现税务内部信息集中和共享,促进信息资源使用效能最大化。三是整合行政管理软件。将公文处理、税收执法、纪检监察等内部行政管理软件整合在同一个界面上,为各级税务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便捷互动的应用平台。
(三)科学分析,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一是提高信息分析水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税收管理软件中的海量信息进行规律性、针对性、导向性、关联性、预测性分析,让死数据变活,查找深层次原因,科学制定税收计划和管理对策。二是提升信息应用能力。结合征管实际,定期开展信息采集、分析、应用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税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将税收信息转化为税收征管成果。三是健全信息管税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强化信息采集、整理、传递、分析、应用和责任考核,实现信息采集、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保障信息管税工作开展。
(四)夯实基础,健全税源管理体系。一是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建立税源分类管理方法,按纳税人的性质、行业、规模等情况进行分类,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二是精细税源管理。合理整合现行的税源管理层次,均衡征管力量,使人力资源与税源管理最优配置,减少管理内耗,提升税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增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规避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四是优化税收服务。完善税收服务体系和网上办税功能,定期走访和了解纳税人,减轻纳税人负担,确保各项税收信息完整、真实、准确、有效。
(五)加大投入,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管理设备和进行系统升级,提供信息管税必要的硬件保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分层培训。对税收管理层,重点培训查询、分析、决策、管理能力;对税收应用层,重点加强税收业务、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稽查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对系统维护层,重点提高信息系统维护、使用能力,为信息管税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管理使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潜能,加快税收信息化进程。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九江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
第三篇:实施信息管税
实施信息管税。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业务、制度、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信息管税。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严格数据录入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强化信息应用,加强分析比对,促进税收管理。建设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和收入核算管理平台。推行税收风险管理,深化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对内和对外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按照制定管理规划、分析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监控评估的程序,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流程,根据不同风险,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总局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目标。规范自主开发软件,简化操作流程,加强系统整合,强化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分析处理,提高数据分析的科技含量。做好信息化立项、实施和管理,加强业务运维,做好业务需求管理,保障税收政策、管理要求及时执行和落实。
加快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和一体化建设要求,加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推进整合项目的建设,抓好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设计和建设,抓紧做好税务系统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加快推广整合版综合征管软件。完善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做好各类信息的采集、接收和储存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咨询辅导,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熟悉办税事宜。积极推广多种申报、缴款方式。
第四篇: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于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阅读:[ 1141 ]次发布时间:2010-6-3
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征管现代化潮流,加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管税形势下的征管效能,是基层税务机关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一线税源管理实际,谈几点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一、转变传统征管理念,确立信息管税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纳税人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单一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源管理需要。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实施信息管税,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既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更是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依托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找准信息管税切入点
目前,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信息不共享,是导致税务机关管理缺位的一个主要原因。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间的行政协助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加以推行的,具体保障法规不健全,造成信息割裂,致使税务部门掌握税源的渠道狭窄。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行社会综合治税,综合治税的核心是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税源监控体系,以地方政府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高效、快捷、安全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数据规范、格式统一、覆盖全面、资源共享的第三方信息数据库。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社会综合治税互动工作链条,利用第三方信息数据库,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汇总、传递等基础工作,通过筛选、分类、整理、储存等各个环节,将有效信息进行分流,形成涉税信息工作流,使税务机关各部门间能够准确地获取外部税源信息,夯实信息管税基础。
三、加强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切实提高信息管税效能
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既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保障作用,又要注重管理业务的创新。在宏观层面上,建议总局设置信息中心,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涉税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内部信息资源,通过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将将国、地税数据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再逐步推行税务部门与金融、海关、房管、国土、建设、物价、审计、外经贸、劳动、工商等部门之间的计算机联网,构成一个共同信息平台;在省级层面上,可借助社会综合治税平台,通过第三方信息数据库形成的涉税信息工作流,融入到省局3.0征管软件中,构建综合性税源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采集、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夯实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基础。首先,将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从第三方共享的信息,再加上从省局3.0税源管理模块采集比对的税源信息,进行筛选分类集中,整合建立税源分类管理基础数据库,如:涉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纳税人的占地面积、房产原值、租金收入、车辆类型、营运能力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其次,分解建立零负申报档案信息库,重点排查零负申报情况,对省局软件申报数据加以归类梳理,逐月统计出各税种零负申报户数,计算零负申报面、平均税负率等,并对零负申报现象进行初步分析,查找税源管理漏洞;第三,延伸建立行业税负信息库,分行业类型统计分析相关指标,根据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库按重点税源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社会服务企业等分别归并进行统计比对,为设立行业平均税负预警值,采取特定税源管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
四、将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信息管税的先导,搭建税源监控预警体系
整个信息管税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预防、处置风险的过程,通过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预
警处理和管理评价在层级部门之间进行互动管理,实现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
转化。首先,拓宽渠道收集各类信息,分析、查找、确定税源管理风险点,形成科学系统的税源预警指标,从收入成本的系统分析拓展到内控制度测试、功能风险定位,评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识别;其次,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置,通过分析审核数据资料、约谈评估、实地核查
等手段,抓住获利能力、行业税负率、资产结构等重要指标进行趋势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
级别,采取不同的风险处置程序消除风险;第三,风险管理评价,发现税源监控预警体系自
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修正和完善体系,并使其始终保持良性的运转。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外部税源信息控管体系良性运转
各级政府应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围,加强监督考核。首先,严格职能部
门配合工作考核,确保第三方税源信息传递、委托代征工作的规范运作,切实通过推进社会
综合治税工作来实现加大外部税源信息控管力度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其次,严格委
托代征部门或单位代征税款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转化;第三,加强税务系统内部考核,要量化考核责任、考核指标、奖惩标准,以涉税
信息工作流为核心,严格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
核心环节的考核,对问题指标进行认真解剖和透彻分析,重点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
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总之,从制度机制上保障信息
管税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来源: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第五篇:信息管税工作实践及思考
信息管税工作实践及思考
辽源市地税局 佟春艳
今年省局、市局的征管工作会议都将“信息管税”列为今年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局今年的征管工作紧紧围绕信息管税工作思路开展,经过近一年的征管实践,我对信息管税工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就结合我局信息管税工作实际,谈一下我对信息管税工作的理解、当前信息管税工作的主要工作实践、存在主要问题及对今后信息管税工作努力方向的思考。
一、对信息管税的理解
去年,宋兰副局长在全国征管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以上是信息管税的完整的定义,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发展,给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纳税户的不断增长、经营形式的多样化、经营业务的多元化,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将会更加明显,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将会日益突出,信息管税的理念便应运而生。
由于信息管税工作是全新的征管理念,科技含量很高,又没有成形的经验可循,我们在征管工作中,只能以此定义为基础,积极借鉴其他地方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摸着石头过河,逐步理解,摸索着开展信息管税工作,边工作,边总结经验。主要采取监测综合征管系统中的征管数据,将系统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问题,同时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相关涉税信息,与系统内税数据进行比对,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按季发布征管质量运行分析报告,将各项征管数据进行发布,对基层局起到了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在加强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我局正在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健全税源管理体系。我所理解的信息管税是税收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是用数据说话,既管纳税人又管征税人。
二、现阶段信息管税的主要工作实践
(一)充分利用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及时发现征管工作薄弱环节,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数据是信息管税的生命所在,数据管理质量反映征收管管质量,数据管理水平体现决策管理水平,数据管理责任就是税收执法责任,数据采集、分析利用的质量,直接影响信息管税的实际成效。我局今年征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综合征管系统内数据进行监控,根据征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征管数据实施动态跟踪监控,并及时下发征管质量运行报告,对数据监控情况及处理意见进行通报。为确保数据采集的可用性。在对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分析采集的过程中,明确数据采集的频率和时间节点,对数据采集的口径和要求进行明确和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 效用。如,今年一季度针对征期后入库税款较大的情况,我局对三月份征期后入库税款在综合征管系统中进行了监控,通过监控发现3月份入库税款共计8,840万元,其中:征期内入库税款1,233万元,占入库税款的13.95%;征期后入库税款7,607万元,占入库税款的86.1%,占入库税款比例较大,入库情况统计如下:入库新欠税款3,129.4万元,占入库税款的35.4%;入库陈欠税款584.2万元,占入库税款的6.6%;入库超定额补税税款4.2万元;代开发票入库税款1,235.3万元,占入库税款的13.97%;入库自查补税查补税款2,653.9万元,占入库税款的30%。其中,自查补税收入占整个3月份入库税款比例较大,属于不正常现象。经这调查了解,产生大量自查补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纳税人申报准确率不高和季度末预缴税款造成,并对相应的管理部门提出了整改措施及管理建议。二季度针对部分个体工商户定额偏低的情况,对综合征管系统内的三千元以上纳税户实行动态监控,并向各管理局下发了通过日常征管巡查及征管系统信息比对中发现的餐饮、洗浴、娱乐三个行业定额偏低业户名单及定额情况,提出了调增定额的建议。于六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税收定额调整,6月份共调整40户,调增月定额3.1万元。
在对对综合征管系统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利用的同时,成立了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领导小组,主管局长任组长。以市局征管科为工作办公室,建立市局、县区局到税管员三级纵向信息管理模式,各层级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及时发现企业涉税问题,税收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办税提醒和疑点信息推送,引导纳税人自行化解涉税风险。同 时,通过对综合征管系统数据的监控分析,及时发现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管理部门提出管理建议,将税收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有机结合,降低税务部门的执法风险。实现税务机关控制税源风险和纳税人自我控制税务风险的良性互动。
(二)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税作用,全面收集各方面涉税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税收的征收管理不能只靠税务机关的孤军奋战,应该依靠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信息共享。今年年初,市政府下发推进社会综合治税相关文件,建立起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支撑”为主体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由1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税源管理办公室。明确涉税信息部门责任,细化分工;建立成员单位信息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涉税信息收集、汇总、录入和上报工作。我局成立辽源市地方税务局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召开综合治税协调工作会议,安排布署综合治税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每季度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情况,总结阶段性工作,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综合治税工作方案,明确了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具体内容、岗位职责、工作要求,使全局综合治税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循。近一年的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初见成效:如委托交通局运管处代征货运车辆税收对于堵塞个人货物运输车辆以挂靠、承包、承租形式躲避纳税义务,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税收秩序,实现源泉控管,增加税收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为加强对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管,堵塞征管漏洞我局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协作,建立企业股权转让联系制度,定期 主动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取得股权变更登记信息,及时掌握纳税人股权转让信息,仅博大制药就已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400万元;针对房屋出租行业纳税人难找、计税依据难确定、税款难征收的“三难”问题,龙山区局在六个街道开展了房产税税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与各街道签署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建立了台帐,建立档案。全面地掌握了纳税人的涉税情况,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堵塞了漏洞,防止了税款的流失。委托代征收到较好的效果,从二OO五年九月至今累计征收房产税1301万元,平均每年征收户数3100余户;我局为进一步加大棚改政策落实力度,与地方政府、市住建局、各级棚改办和各区财政领导的大力配合和建设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开展了棚改项目税收政策落实情况清理检查工作,共清理检查棚改项目24个,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22家,入库地方各税7,402万元,落实税收优惠4,398万元,为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基础。通过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使我们及时掌握税源动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税款流失。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启动多元化申报。信息化建设与税收管理的结合点还应体现在优化办税服务和提高征管效能上。我局从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入手,积极利用税收信息网络和现代信息化技术拓展纳税服务,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实现网上申报缴税、TIPS缴款、推行POS机缴款、银行批量扣缴税款等多种申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多元化申报的优越性,提高纳税人的认知度,调动其参与积极性。通过与网通、电信等部门联合,借助银行网点和互联网发展优势,不断完善和拓展多元化申报纳税系统功能。有效地解决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排 队坐等缴税的问题,减轻纳税人报缴税款的负担,减少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工作量,使纳税行为变得更加轻松有序,促进办税服务厅功能的升级转化,引导税收服务向深层次发展。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信息管税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体现在纳税服务水平的提升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多样化和社会化,是对税务机关新时期纳税服务的要求。我局在纳税服务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一是借助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的网络通道,开通“移动短信税收服务台”,采取手机短信群发的方式,适时发送报缴税款提醒、纳税申报提醒和税收政策。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快捷的纳税提醒、政策宣传服务,增强纳税人的依法诚信纳税意识,降低纳税人因自身原因产生的纳税风险。二是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功能,为更广大纳税人提供办税指南、税务公告、政策咨询、机构查询、报缴提醒、涉税举报、投诉等多项服务。三是通过在办税大厅设立电子查询台和电子显示屏等辅助方式,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查询、办税流程、定额核定、税款缴纳等服务。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双向互动的特点,及时发布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开政务、开展网上咨询、网上服务需求调查等,拓展为纳税人服务的形式和窗口。税收信息化将伴随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为税收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供更为全面便捷的服务方式,促进税收征纳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三、现阶段信息管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目前的综合征管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综合征管系统在分析功能上还存在欠缺,对各项征管考核指标如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等难以直接获得,成为了信息管税的瓶颈。另外由于申报录入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网内数据不真实,存在大量垃圾数据,也给信息管税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综合征管系统是信息管税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的综合征合征管系统有待于继续升级,系统内的数据据应进一步清理。
二是税源信息失真。综合征管内数据不真实是由于信息录入、业务处理等原因造成的,而造成数据不真实的另一个实质上的原因是始终存在一些纳税人税源信息失真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纳税人自身原因造成的信息失真,一些纳税人为了少交税款或者不交税款,设法隐瞒真实的生产经营行为,而税收管理人员在实际采集信息时不能发现隐瞒情况,造成信息失真。另一方面部分税管员为了完成各项考核指标或者其他目的,在采集信息时故意隐瞒,致使税源人为的出现偏差。
三是社会综合治税信息交换平台没有搭建。目前我局的综合治税虽然有序的开展起来,但在信息传递流程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觉得目前各综合治税相关部门直接向地税部门传递信息,地税部门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手段,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难以保证。建议由市政府综合治税办公室建立综合治税管理平台,由税务部门将所需涉税信息上传至综合治税管理平台,各个职能部门通过综合治税管理平台调取应提供的涉税信息后,按照规定时限将涉税信息上传至政府 综合治税管理平台,治税办对报送的涉说信息及时登记备案,加强监管,年季进行考核,年终兑现奖惩。税务部门从政府的综合治税管理平台上调取涉税信息进行管理,并按季向市综合治税办公室报送信息处理情况,以确保社会综合治税信息报送和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缺乏专业化的分析队伍。目前在税务部门从事信息管税工作的人员数量少而业务量大,难以全面系统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另外信息管税工作需要即精通税收业务知识,又具有相当计算操作技能的专业化人才,而现阶段能进行数据分析的专业化人才又很匮乏,因此应加大信息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在机关建立数据分析专职部门,在基层分局设臵信息管税专职岗位,负责全局性信息获取和分析工作。
四、信息管税工作努力方向的思考
信息管税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只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今后的工作任重而路远,面对今后的工作努力方向有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是依托信息技术支撑,提高征管质量。
信息管税工作的成败的关键是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省局正在进行一系列税收软件的开发与升级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应继续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将税收征管工作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着力开发综合税收分析系统、各重点行业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型、信息互动交换平台等税收管理应用系统,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功能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征管质量考核和征管异常情况的分 析管理,对重点征管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堵塞工作漏洞。同时要拓展信息化功能,简化办税程序,针对纳税人反映的审核、审批多,办税环节多、时间长,重复上报资料多等问题,不断提升税收征管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快捷、高效、共享的优势,对现有征管机构的部分岗位权限、职责进行科学的分配、调整,简化办税程序,整合业务流程,优化税收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减少纳税人涉税事项重复提供资料。建立电子信息库,借助核心征管系统强大的查询功能,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事项,不再提供核心征管和电子信息库已采集的资料,从而提高征管质效。
二是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目前的税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税收工作需求,在今后的征管工作中,应进行一步探索专业化税收管理模式。根据税源分布、行业特点和机构设臵等情况,在原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以按规模、行业为主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目前我局正积极探索以数据采集→分析评估→派工核实→结果反馈→评估讲评→移交稽查→评价考核→征管建议为税源控管流程的税源控管新模式。按照税收收入等规模标准,将纳税人统一划分为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征管部门每年根据税收收入、营业收入额以及注册资本变动的实际情况,集中组织在重点税源管理部门和中小税源管理部门间进行一次调整。设立重点税源管理科,对重点税源进行管理。重点税源管理科分设两个岗,一个是日常管理岗,一个是纳税评估岗。日常管理岗继续履行管户的部 分职责;评估岗就专门负责纳税评估。对中小税源设一般税源分局,不再划片管户,而是设几个岗位,主要有户籍管理岗、催报催缴岗、纳税事项管理岗以及纳税评估岗,进行专业化管理。另外,将全体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事项进行专业化分工。集中优势税务干部负责重点税源管理,根据业务事项和工作量设臵综合事务岗、日常管理岗、纳税评估岗三种岗位,彻底解决税管员“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三是强化数据责任意识,将信息管税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数据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把业务内容数据化,借助数据来充分反映情况,才能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无论是操作层的应用还是管理层的应用,应用质量是最重要的,由于数据质量差而带来的应用质量不高是目前影响税收征管效能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将信息管税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工作中,针对考核情况兑现奖罚,以提高征管质效
四是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应对纳税遵从风险和税收管理风险。由于个别纳税人偷骗税手法不断翻新,纳税遵从风险持续增大;税源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与税源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税收管理风险在所难免。如何有效应对纳税遵从风险和税收管理风险,防控税收流失,是新形势下改进税收管理的重大问题。深化数据分析,推行以“识险、评险、控险”为模式的税收风险管理,是破解当前税收征管工作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应建立应用税收征管分析与风险管理系统,系统依据数据模型,预警信息经过科学地运算和分析,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平均值比较等方法,计算出纳税人的风险值,据以 确定红色、橙色、黄色风险纳税人。通过风险指标体系的自动运算不仅对外锁定高风险企业,也针对税务机关内部管理的隐性问题,形成了内外互动。不但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反应迅速,而且准确,更重要的是把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从繁冗的数字统计和分析中摆脱出来,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