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
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
陈洁 20092401019 心理学基地班
摘 要:高等院校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是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基础工程。本文就如何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改进评估机制进行分析和思考。根据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制度完善,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力求通过科学设计评估标准体系,完善党员民主评议监督机制。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检查评价机制,以改进学生党员发展评估机制。
关键词:学生党员;质量保障;评估机制
1引言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高校大学生党建作为党的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注重硬性指标、忽视动机考察。重视组织发展、忽视教育培养,注重阶段性要求、忽视长期作用发挥”等问题。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中,如何把好大学生入党关、如何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如何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工作,已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党委应站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着“规范、严格、细致、创新”的工作要求,积极加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改进学生党员发展评估机制。
2全面构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2.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保证党员质量的基础。高校党委要把培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多渠道、分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发展过程中和发展后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大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
(1)强化党校的理论培养作用。党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一是要构建多层次党校培训的教育体系。提高培养及发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证培养及发展工作的有效落实。二是要加强党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精心挑选理论水平高、党性修养好的老师担任党校兼职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调研学习等各种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上党校,使网上党校成为发展党员工作方法和手段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提高高校党建工作层次和水平的重要
途径。通过开设党课、举办党史知识讲座和组织庆祝党的生日主题教育等多种方式普及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加强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的培养。
(2)加大以培养一批学生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为目标,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为主的基层党务工作人员从事党务工作能力的培训。通过召开各种工作交流会议,组织参加各项培训,指导他们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修业限制,制定好发展计划,把握好工作节奏,严格基本工作程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建指导工作。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党的知识的普及。自学生入学起,做好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各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成立《党章》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基础知识。通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引导学生重点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和党章,加强对党的四基本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既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又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可靠接班人。
(3)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基础培养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第一,紧密结合当代青年的思想实际,积极探索大学生学习党的理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举行团校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的活动,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使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第三,理论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创建青年学生理论学习的有效载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确立良好的政治氛围,是大学生学习和继承政治文化、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第四,培养青年骨干,积极发挥党的后备军作用,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直接为党的发展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1.2加强组织建设与队伍优化
党的十七大和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以来,各高校都不断加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力度。要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必须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积极创新发展学生党员方法,构建科学的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建设一支理论扎实、思想开放、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党建队伍。
(1)科学设置学生党支部,加强学生党支部干部培养。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有利于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支部内能以党建促学习风气、科研风气的良好形成,有利于以党建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原则科学设置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依靠强
有力的领导班子,必须切实抓好学生党支部支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学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选好班子的“领头人”。党支部支委应选择政治业务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派、工作负责、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密切联系群众、在党内有威信、热爱党务工作的学生担任。另外,要建立学生党支部支委的培训制度,定期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党建工作业务水平。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为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提供组织保证。
(2)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形式。内容上要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标准,要具有时效性、务实性和民主性。除了将当前党的政策、方针、中心工作、国内外的热点作为组织生活的内容,还需要将党员思想上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作为组织生活的内容,并通过学习、讨论等方式帮助同学答疑解惑,让组织生活成为党员心灵交流的平台。方式上要有创新。可以定期开展针对性的社会考察与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深入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开展社会调查与考察,发挥学生党员专业技术,深刻地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丰富党支部生活的手段。建立网上支部生活研讨阵地,对学生党员关心的理论热点,开辟热点问题论坛,并采用留言板、网上聊天等形式,让党员发表意见、交流思想。
(3)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中要重点抓好“三关”,使学校党务干部队伍充满生机活力。一是把好党务干部“人口关”,规范准人制度,规定专职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基层党务干部一般从优秀大学毕业生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中选拔。二是强化党务干部“培训关”,建立各级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理论研讨、党建研究、参观考察等方式加强对在岗特别是新上岗的党务干部的培训,切实增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务工作能力水平。三是创新党务干部“使用关”,整合党建工作力量,建立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等工作制度,形成了由离退休教工党员、机关党员干部、辅导员、支部书记等广泛参与、专兼结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2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机制
大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自我总结评价、党支部测评考核、党总支评价及考核结果。自我评价是建立在阶段性考核基础上,结合本人上一阶段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活动等综合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及今后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自我评价是后续三项内容的基础。党支部测评考核则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评价、辅导员评价、党支部评价等因素对其思想状况、政治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素养、日常生活表现等情况进行量化,按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得出考核评价意见。党总支结合自我评价及党支部测评考核,在总支委员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支部考核评价意见进行审查,对考核结果予以公示。笔者根据考核评价原则及运行模式主要谈一下在党支部测评考核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注重个人评价中所体现出的自身素质、发展规划及综合表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其中自身素养即自我评价可以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德方面主要从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思想汇报递交、组织生活参加等方面进行参考;在绩方面,主要从学生党员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予以考虑,单纯奖学金的获得并不能作为绩的考虑要素,学习成绩的保持、进步、学习态度及状态都是其参考因素。“两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大学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渠道。因此“两课”的学习情况亦应作为对大学生党员德和绩考核的重要方面。
考量大学生党员在自我评价中制订的个人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其大学生涯的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宏观、微观、整体、局部对学业、发展的个人理解,有针对性地对其学业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综合表现则可以从学生党组织、学生会、社团工作组织活动积极性、能力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予以评定。
其次,应注重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注重优秀学生党员先进性导向效应。对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评价可以从引导作用、桥梁作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等方面进行考量。所谓引导作用主要是指大学生党员要有意识地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带动周围学生,在学生中产生凝聚作用,使学生对党员产生信任和钦佩感,党员就自然成为学生心中的引路人。桥梁作用指的是大学生党员可以成为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者,党组织与学生之间的凝聚者。带头作用主要是指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要走在群众前面,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事情要带头做好,不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事情要坚决抵制。骨干作用指的是大学生党员要成为学生的核心和中坚分子,敢于坚持原则,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尽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可能对学生党员的要求不同,但是服从大局、听从指挥、把握
方向是基本和原则性的要求。如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党员所发挥的作用就是综合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学校“迎评促建”的工作中,学生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凝聚周围同学共同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献策献力也是其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考核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虑,根据各项评价资料以及既定的各项评价内容的权重,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得出一个最终的评价结果。如果这个评价结果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就可以在党组织内部和学生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君,<国企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2008年5月,硕士论文
[2]宋鲁,<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国石油报>,2005年02月22日
[3]芦炜,<国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中国企业报>,2008年9月1日第009版
[4]韩旭,<国企中党的政治优势十大体现>,<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13期
[5]赵菲.成人高校大学语文审美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6]王静.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美学素养的培养【JJ.大众科技,2OLO(6).
[7]年仁德.论高校教师的美学修养【J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第二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制研究(最终版)
1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制研究
----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周仲海乔熙
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213022
摘要: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学生的数量也在增长,如何在大力发展党员的同时,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机电工程学院通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形成了一套基本经验: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制度建设
随着大学的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大学生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如何在大力发展党员的同时,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是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难题,机电工程学院按照“坚持表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基本经验: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发展、转正的各种程序,从制度上保证党员的质量。机电工程学院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发展制度,保证了党员发展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
一、党员发展制度保障,七项制度层层把关
(一)学风考评关
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基本要求之一,从源头上保证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三个代表”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在学生党员发展上,就是必须提高自身学习成绩,在学习上成为表率,为以后掌握先进的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发展党员上必须对学习成绩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操作层面,实行党员发展一票否决制,要求即将被发展的党员前一学年必修课不得有不及格的课程,绩点必须达到专业的前50%,大二以上同学必须要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否则不予考虑。
(二)团组织推优关
通过团支部组织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日常生活、学习的考核,并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必须通过所在团支部的推荐才能成为党重点考察的对象。每个团支部必须每学期对所管支部的团员学习成绩、工作情况、平时表现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评议会上,团支部要求全体团员提供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要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然后进行投票表决,得票数要超过团支部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才能由团支部推荐为党的发展对象。
(三)理论考核关
学院每年三月份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参加培训班并且顺利通过统一组织的党课结业考试才有资格组织发展大会的程序。发展党员前制定严格的理论考1 周仲海,男,1981年生,讲师,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乔熙,女,1973年生,助理研究员,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核制度,是以党章的有关要求为依据,作为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而言,必须充分了解党的有关政策、纲领等基本理论知识。近年来,学院已有多名同学因没有通过理论考试而被暂缓或取消发展资格。
(四)群众评议关
让群众参与党员发展的监督考察中,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党支部确定的发展对象在组织发展前,要召开群众座谈会,对发展对象的情况进行群众评议。此做法有助于组织更全面掌握发展对象的情况,能更好的防止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避免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人加入党组织。对于那些个人条件优秀但缺乏群众基础的同学,严格的群众评议程序是一个不可愉悦的关口。
(五)党支部大会关
严格支部发展大会程序,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发展对象必须通过支部大会讨论,支部党员对发展对象的优缺点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支部党员的表决。要求支部大会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会前分工负责制、坚持介绍人报告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实行票决制。
(六)党委审批关
加强学院党委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避免支部因人情、关系等因素影响而出现降低标准的现象。在召开支部大会前,学院党委对发展对象严格审查,严把质量关。召开学院党委委员会议,会上对发展对象的情况逐一进行讨论,党委委员会全面听取年级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的汇报,严格审查发展对象的才材料。党委审批是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组织发展前期工作的总结和审查。
由于学院党委严格把关,从根本上杜绝了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侥幸过关的现象,同时对不能通过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鼓励谈们继续努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警示和激励作用,成为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有效保证。
(七)转正考核关
对预备党员上“紧箍咒”,督促他们加强对自身的要求。预备党员在转正前执行更为严格的理论考核制度和学风一票否决制。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不能出现必修课挂科的情况,而且绩点必须保证所在年级专业的50%,否则就会延期转正直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实行学风一票否决制以来,学院已有同学因课程出现不及格情况或者绩点下滑到年级专业后50%,延长了预备期的考察。
二、贯彻落实“党员发展阳光工作制”,坚持做到“两公示”“党员发展阳光工作制”,保证组织发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坚持做到“两公示”,即发展对象公示、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公示时间为5-7天。对于发展对象,经过支部培养,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在经支部党员大会确定发展前,对其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公示;对于预备党员转正的,在提交支部大会表决前,将其在预备党员期间的表现在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通过公示,把发展、转正党员的基本情况、考察、培养全过程置于党员和群众监督之下,保证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机电工程学院在党员发展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不断地探索,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党员发展的各项制度和规范措施,为党员发展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入党”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一项重要激励机制。学习标兵是党员,年级骨干是党员、面对突发事件能冷静面对的是党员,学院在党员中长期开展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更多优秀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第三篇: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近年来,学生党员逐渐增多,大学生作为学生党员的主力,其质量代表着学生党员的素质。所以,对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对入党有着最诚挚的热情,我当然也希望,我梦寐以求进入的这个集体是个优秀的集体,是个真正让我感到自豪的集体,是个我能在其中真正得到锻炼提高的集体。所以,我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第一,我知道,在入党前,我们都会有党课教育,基本上每节党课都会强调入党动机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入党动机是监控大学生党员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在其入党前充分考察其入党动机是否合格,就是在其是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时候就要非常严谨的考察,这种考察一直要进行到其真正成为党员。然后,等其成为了真正的党员后,在换一种方式考察,这种方式必须要严格,但是又不能太正式,个人认为以温和方式进行,考察时不能表现出目的性太强。最后,老师曾说,有的同学入党前非常积极,做什么事都很热心,但是一旦等其入党之后,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什么事都不参加,时不时还摆出党员的架子,我觉得这种人应该警告后,还不改的话直接开除党籍,然后可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第二,我觉得,现在入党过程有点流于形式。比如说,申请入党的同学完成了什么事情之后就可以提升,不管其完成的质量如何,完成了就行。这样在同类的竞争中就对那些真正想要成为党员的同学不公平。而且,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感觉,就是我完全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做好这件事,有时候我会不明白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我相信那些党员可能也很容易产生这种想法吧,或许会有保密原则,但是,我还是觉得当我们知道我们做一件事的目的时我们才能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党组织可以给那些真正想入党,想为党服务的同学多点机会,然后给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党员过失教育,而不是听之任之,让其顶着党员的头衔却不做党员该做的事。
第三,教育是根本,对党员的教育至关重要,这种教育需要形式多样化,不能再以讲座形式开展。而且适时考试也能够达到一定的监控目的。
以上是我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我的看法。下面我提出一些关于如何监控的意见:
一、人人监控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比如下对上进行监督,下对上进行考察。比如可以一个单位里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交替监督,不能互相监督。就是说假如一个单位有ABCDEF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个人,然后,让A监督B,B监督C,C监督D……然后每组五个人分别监督另一组五个人,然后定期让组员写在对方身上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实施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小组一起,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更好的提高,当然这样就要对每个成员的要求都要高,因为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当然这种也有弊端,就是可能会形成一个单位都被乌烟瘴气笼罩,大家集体作弊。所以这样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能够透过迷雾看清自己手下的本质,管理好自己的手下。
二、虽然考试一直在被批评,但是,它确实不失为一个检测人才的方法,不然它也不会有它存在的理由。所以,考试也是监控考察大学生质量的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势在必行,但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拙见,希望可以产生点作用。谢谢!
13软件工程1班李秋玉
第四篇: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与探索
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与探索
[摘要]:积极主动、保证质量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高等学校要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全方位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机制
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认真研究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新思路、新措施和保证党员质量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提出“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研究与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把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一、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保证质量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在高校的队伍建设、壮大党的力量、扩大党的影响、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任务,更是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
1.是加强和改善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输送大批合格知识分子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渠道。积极主动、保证质量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学生党员走上社会后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导力量,可以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员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从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是着眼于青年学生的茁壮成长、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此外,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革新,互联网已成为青年学
作者简介:黄睿,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广州/510632)
*本文为“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党建研究)” 课题成果。
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因此,要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引导他们提高鉴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使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3.是新形势下高校体制改革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首先,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组织培养管理体系还不太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如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大平台招生的实行,传统意义上的系、年级、班级的概念和班团组织形式逐渐模糊淡化,学生舍区的教育服务功能凸显,这些新变化给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全面考察带来新的困难。其次,培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目前,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自律意识并不呈现出同向增强的趋势,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呈现复杂化,入党动机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缺乏对党的理性认识,而我们对这些方面研究不够,没有及时调整教育培养内容。再次是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膨胀,独生子女数量激增,现有的基层队伍工作者相对数量明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学生党员这支骨干力量来辅助党务管理队伍在人力上的不足,这同时也对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4.是我校侨校特色的客观要求。暨南大学是一所“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海内外知名的社会主义华侨大学,目前有占全校学生数近一半的外招学生在读,可以说绝大多数外招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认识的第一个窗口就是从身边的学生党员开始的。学生党员表现如何、是否品学兼优、是否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等,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党的全面和正确认识,甚至将影响到其以后回到居住地或其他地方传播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保证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正面辐射作用,规范少数党员与其身份不相符的言行,降低或减少其对我党形象的不良影响,是侨校面临的一项紧急而长期的任务。
二、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开拓创新,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
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发展党员质量保证机制,就是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各个环节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制度化了的方法和措施。要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从明确大学生党员具体标准、考察培养、教育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全方位构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
1.规范程序,把好“五关”,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的关键。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要坚持做到抓好如下工作:主动培养,立足“早”;措施到位,注重“实”;保证质量,坚持“严”;思想教育,倾向“紧”。入党积极分子的选苗关、入口关。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前提。要把党员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在前面,做到党员发展“关口前移”,立足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克服“坐等上门”的思想,主动工作,对新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耐心教育、热情引导,通过查阅档案、谈话等方式,及早发现苗子,推荐其担任班团干部“压担子”进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和考察,及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从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政治理论教育关。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培训,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大熔炉作用,开展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定期组织积极分子参加系列活动,如参观、党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和集中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和网络党支部的作用,创新教育载体,从而提高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端正其入党动机。培养考察关。听取思想汇报、确定灵活的谈话制度和在日常工作中压担子是培养和考察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考察是否真正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是否真心实意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刻苦学习有明显进步并取得良好成绩?是否有为集体和他人的服务和奉献精神?是否能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他人的关系?是否在群众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可以针对以上标准制订出可操作性强和量化标准的“建党对象意见征询表”,充分征求党内外意见,并将调查结果纳入党员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时间上,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进行;在谈话内
容上,要涉及到政治、经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谈谈他们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从而全方位了解其入党动机和思想境界;在方式上,可以选择面谈也可以选择书面汇报,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既有严肃的话题,也有轻松地拉家常;考察的范围,既包括学业成绩、工作表现,也包括在学生宿舍、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多层面、多方位的考察和客观的调查,可以客观了解其实际情况,又避免了走后门、讲人情等负面的东西。
组织发展程序关。对于条件比较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支部要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首先由入党联系人对所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作详细点评,分析其优缺点,支部大会在充分听取支部党员意见的基础上,充分酝酿,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定发展对象。在发展程序上,要严格执行有关组织发展程序,坚持做到:培养考察期不满一年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党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未经学校党校学习或未结业的不发展,在各方面没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不发展,学业成绩达不到中等以上或当年有重修、不及格情况的不发展,入党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不发展等,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预备党员转正关。吸收入党积极分子从组织上入党,只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步,为防止“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干、预备期松一半、正式党员成懒汉”的情况出现,学生党支部应健全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考察制度,严格把好转正关。坚持对其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及工作情况的考察,要求其应比入党前更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接受支部所分配的工作,参加支部活动;要听其言、观其行,考察是否树立了坚定的信念、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在关键时刻是否经受得住考验,将党员置于群众、舍区的监督之中;预备期间每一个季度至少要向支部汇报一次思想或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对于入党后不思进取、先进性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提出警告或延长预备期;对违反校规校纪、经不起考验的甚至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则要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最后,特别强调的是,要挑选党性强、素质好、热爱党务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入党联系人。传播学先驱库尔特·卢因认为,把关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把关人都是有感情、有思想、有各自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的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觉上来处理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对把关人素质的要求和制度化的考核。
2.建章立制,完善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的保障。质量是党员发展的生命,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质量的保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党员发展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杜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失职渎职事件。
党课党校培训制度。新生入学开始,各基层组织要及时组织全体新生上党课,成立党章学习小组,使大学生一进校就能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在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他们参加学校党校的系统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
严格共青团推优制度。要明确各级共青团组织在推优制度中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标准,申请入党的学生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参加党校学习和定为重点建党对象准备发展入党时,都要经过所在团组织的推优,从而促使团组织推优工作的规范化。
强化入党联系人制度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度。要求党支部对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都要指定两位党员联系人,并加强对联系人的教育和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和组织观念,把联系人对被联系对象了解程度、谈话记录以及被联系人的进步情况进行意见反馈,做到定期考察、总结、汇报,真正使联系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党支部大会确定发展对象后,由入党联系人组织召集发展对象的同学代表进行座谈,征求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发放“建党对象意见征询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各党支部要认真征求发展对象的班主任、学生工作秘书、研究生导师和任课党员教师等相关教师意见,对于评价意见不高的,要暂缓发展或者不予以发展。
实施公示制度。为增强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度,减少发展工作中的失误,对拟吸收为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人员,都要进行公示,并将公示的结果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公示的地点主要有:单位布告栏、校院系相关网站的入党公告栏和学生舍区入党公告栏等。
政治审查制度和发展材料审查制度。通过查阅档案、外调(包括去人去函)、个别谈话等形式,党支部全面审查发展对象家庭和社会关系情况,支部书记要与发展对象正式谈话一次,并填好《政审登记表》。审查发展对象的详细材料包括:入党申请书、个人自传、共青团推优表、培养教育考察标、党校培训登记表、党校结业证书、政审登记表、外调证明信、入党志愿书和思想汇报(预备党员转正还需备齐转正申请书和入党后的思想汇报)。一般来说,入党积极分子应至少每月向党组织递交一份思想汇报,预备党员则至少每季度汇报一次。上级党组织专人谈话制度。上级党组织派专人找发展对象谈话,了解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是否同意吸收其入党的意见。
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应制定并实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具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没有如实地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致使发展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追究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责任;二是党小组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不公开、不民主、不慎重,造成发展党员质量问题的,追究党小组组长的责任;三是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不严格履行入党程序或者没有进行公示的,追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四是发展手续不齐全、把关不严,造成发展工作失误的,追究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的责任,等等。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对于进一步强化相关党员、干部的责任心,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保证新党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施发展计划和发展对象预报制度。做好学生党员发展计划和发展对象定期上报工作是把好支部党员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党支部应该在每学期开学初通过支部大会明确支部本学年的发展计划和发展对象,在有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地进行考察吸收。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二、三年级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
3.开拓创新,不断拓展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新方法、新途径。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是党的政治生命的大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把创新思维贯穿于党员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创新党员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首先。积极探索高校网络党建新路子,这是新形势下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最佳途径,从而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各级党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党建主题网站、建立网上党支部、过网上组织生活、开展网上谈心活动等开展网上党建工作,为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提供新的工作舞台。其次,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舍区党建的工作模式,高校应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着重倡导党组织工作深入学生舍区,学生党建工作重心向学生舍区倾斜,在理论上潜心探索,在实践上在工作上大胆实践,建立和加强与舍区党建工作相适应的、富有特色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注重入党积极分子在舍区中的实际表现、是否“有作为”,逐步完善党建工作进学生舍区的工作模式。再次,创新学生党员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要转变观念,抓住影响和制约党员发展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调整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新方法、新途径,使教育考察活动真正成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喜闻乐见和富有成效的活动。
三、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要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发展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党员的质和量是构成党员队伍的两个基本因素,质量的好坏体现着党的性质,数量的多少标志着党的存在和发展的范围、规模,但真正决定党的性质,不是党员的数量,而是党员的质量。因此,发展学生党员,必须把坚持标准放在第一位,当然注重质量决不是发展越少就越慎重,要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做好发展工作,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要正确处理好政治素质和学习成绩、工作成绩的关系。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问题上,政治素质应该是放在首位的,但学生党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能无原则地降低和曲解标准,同时也要防止简单地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唯一条件,决不能对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尖子降低党员标准,要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特别是注意发展一些原来底子薄但学习进步比较快、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要正确看待不少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做的多,为老师减轻了不少负担,或者有的学生体育、文艺方面有特长,在各项比赛中为学校争了光,对于这些学生做出的成绩要给予鼓励和表彰,但同样并不能因为这样而降低政治标准。
3.要处理好考察期与坚持程序的关系。按规定一般积极分子考察期要满一年,但对于表现特别优秀、各方面很成熟的学生,党组织考察时可以适度缩短考察期;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较为成熟、稳定,入党动机比较明确,提出入党比较慎重,加上目前学制多数缩短为两年,因此可以考虑研究生的考察期为半年左右为宜。
此外,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现象。比如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防止在高年级突击培训培养对象和突击发展党员,同时也要防止“卡指标、分指标”等错误做法;要加强对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教育,防止他们放松自我要求;要严格发展程序,也要防止随意增加不必要的环节,以免影响发展对象的热情,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年8月26日;
2.周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0月28日;
3.雷立成:《构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长效机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徐向阳等:《建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高校党建,2004年第11期。
第五篇:大学生党员分阶段评估与退出机制探析(本站推荐)
大学生党员分阶段评估与退出机制探析
[摘 要]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再转为正式党员两个重要阶段,通过两评两制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分阶段评估,探索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针对不合格大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再塑造,构建以达到合格共产党员标准为目标的动态跟踪教育管理机制,以期努力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分阶段评估;退出机制
[中图分类号] D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50-03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1]对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阶段分别进行评估,探索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畅通党员队伍出口,及时警示和教育不合格党员,是提升党员素质,保证党员质量,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致力于建立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必要举措。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程。2014年6月10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体现了党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修订后的《细则》保持了过去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同时根据新的实践和探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和转正等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群体的中坚力量,也是发展数量最多的群体,抓好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再转为正式党员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党员培养、考察和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党员素质提升的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年满十八岁主动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才能成为入党申请人,并且每月递交一篇思想汇报。党组织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并对其前期引导培养,同时也对入党申请人的现实表现进行考察,通过班级团推优、支部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做好培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研究讨论后可列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要进行短期集中培训,通过入党介绍人认真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等情况,以及对其家庭主要成员政治审查,党内外群众座谈会通过后,支部研究决定后才能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
第二阶段是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党组织应当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在一年预备期思想修养、业务学习、同学关系、班级工作等方面都表现不错,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后才可以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在党员发展的流程中,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是加入党组织且成为党组织正式成员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党组织考察其思想是否松懈的关键环节。
这两个阶段是一名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的必经阶段,整个过程都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要建立“四级监督、内外互动”的学生党员监督机制,即依托宿舍、班级、支部和公众意见箱建立四级监督网络,将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纳入到考评体系之中,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党员增强自我约束。在“自己找、群众提、老师点、同志帮”的氛围下,帮助学生党员及时发现错误、改正不足,不断强化信念意识、责任意识、能力意识和形象意识,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两评两制,即入党积极分子评分表和预备党员评分表,入党答辩制和述责答辩制。分阶段,即进行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考核评估两阶段。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预备党员以及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转正两个重要阶段,支部采取入党答辩制和述责答辩制,并结合相应的评分细则进行积分制考核从而做出科学化评估。结合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和当前的时代特征,分析大学生党员的身心特点等因素,通过调研、专家咨询,主要从党员自身的理论水平、履行权利义务、学术素养和日常行为规范四个维度来评估。其中党员自身的理论水平是一名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其衡量标准可以从党史党章掌握程度、两课学习情况和时事政治关注情况三方面考虑;党员享受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义务,结合党员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的相关要求可以概括为党员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联系群众情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参与组织生活情况四个方面;党员的学术素养是作为大学生在先进性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参加竞赛活动情况三方面考虑;党员日常行为规范是作为党员在践行党员宗旨方面的最重要体现,从道德作风问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情况、遵纪守法、集体意识以及个人的生活态度等方面考虑。两个阶段对各项指标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分。
入党答辩制。这一阶段对群团组织推优经过党课学习并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答辩。党支部负责人、党员代表组成评议答辩小组和学生群众共20人左右参与答辩会,入党积极分子针对党的知识、入党动机、思想理论修养、政治觉悟和现实表现等进行汇报。答辩评议小组和与会学生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提问,最后答辩评议小组分析,形成书面材料,提出评价意见,设定通过率。答辩通过者方可继续进行后续的发展工作。尚未通过者,则需继续考察培养,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答辩。此外,再结合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评分表的分数进行排序,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前的同学在挑选发展对象时可以优先考虑,对排名靠后的同学进行提醒督促,达到要求后再考虑列为发展对象。
述责答辩制。这一阶段主要考核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前的述责答辩。首先是自我剖析。预备期满前,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员考核活动。活动前,党员结合本学期的各方面的表现,认真总结本个人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材料。其次是党员面对面互评。在前段准备的基础上,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先由预备党员个人汇报预备期间各方面表现情况,宣读质量分析材料。党支部书记根据预备党员个人剖析情况,对每名预备党员现实表现情况进行当场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然后组织全体党员对陈述对象进行评议,并对其党员质量分析程度进行现场质询。再次是质量考核测评。基层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与会党员和群众代表根据平时了解情况,结合党员质量分析报告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预备党员质量考核评分表”,根据预备党员的各方面表现打分。最后是党组织客观评价。结合党员日常表现、义务履行等情况,党支部班子成员分别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标准对每名预备党员进行打分,由党员代表汇总计算党员成绩。考核结束后,召开党员大会,总结考评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批评处理不合格党员。考评不合格者要剖析原因,写出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党组织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帮助提高。述责答辩的结果作为预备党员是否按期转正的参考依据。
(一)明确不合格大学生党员的评估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党员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应当被视为合格党员的标准。但从党员管理工作角度上来说,八项义务的规定较为笼统,不好把握,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实践工作中界定不合格党员,“一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被追究刑事责任和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二是指那些丧失理想信念,革命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不发挥党员作用的党员”。[2]就大学生党员来说,虽然他们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达到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纪党规,受到党纪处分的程度,更多的是存在着丧失理想信念,在组织活动和党员带头活动中积极性和参与性不强,而这些问题往往是难以量化的。
不合格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不合格大学生党员做出界定。笔者认为,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那些思想素质不过硬,迷恋宗教甚至邪教,对党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群众基础较差,和其他同学难以相处甚至出现严重冲突,政治立场不坚定,不服从党组织的安排,无法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严重下降,出现多门功课挂科,沉迷网络而无心学习;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社会工作怠惰,不具备奉献和为社会志愿服务精神的都可以视为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因此,党组织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标准,从“理论水平”、“权利义务”、“学术素养”、“日常行为规范”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实行党员量化积分考核办法,进行党员自评、支部书记评价、党员互评、群众测评,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同时结合民主测评和群众测评意见,及时发现不合格大学生党员。
(二)完善不合格大学生党员退出的组织程序。不合格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组织程序可分为退出预警、退出处理、退出干预三个环节。建立党员退出机制不是以清退党员为最终目的和途径,而是要让每一个党员都负起责任、发挥作用、树立表率。[3]因此要把处置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先教育诫勉,后组织处理。一是对拟处置的党员在启动处置程序前,由党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找其谈话,指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做到在思想上安抚,生活上关怀,工作上帮助,并提出整改要求,形成正式的谈话记录。二是给警示党员一个整改机会,指定专人负责帮助教育,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帮扶措施,尽快使其从思想上、行动上达到合格党员的条件。对限期改正的党员限改期满后,党支部要对其重新认定,经民主评议、组织审定,认定为合格的要结束限期改正处置,经教育仍无转变的,要劝其退党,对那些劝而不退的,则坚决予以除名。[4]
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实行“两评两制”分阶段评估后,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针对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要求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从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针对表现不是很好的预备党员,应该对其进行再教育,从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以及提高党员志愿服务意识着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于表现较差的预备党员,支部可以考虑延迟转正。通过支部书记和入党介绍人定期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动向,了解他们信仰中存在的疑虑,进行针对性的指引。此外,对正式党员也参考预备党员质量考核评分表细则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教育管理,构建大学生党员动态跟踪教育管理机制,做到定期测评、定向跟踪、及时提醒、促进提高,将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贯穿于大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杨贵龙.强化党员管理畅通党员退出渠道[J].理论导报,2009(12).[3]温多红,柳国庆.基于系统论视角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3).[4]裘愉萍.构建不合格党员“三位一体”退出机制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本文系上海市2014阳光计划项目“大学生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刘德强系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处处长,彭国?畔瞪虾@砉ご笱Ч芾硌г航彩?
责任编辑:刘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