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

时间:2019-05-12 18:2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

第一篇: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

2012年的工作安排

一、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宗旨,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机构示范作用,三是抓好创新管理,把现有的政策落实好,实行绩效考核。

二、加强社会办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升级达标示范性养老机构,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我市养老需要发展布局发展,培育助老家庭连锁管理机构科学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经验。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三、完善社会办养老机构规章制度。一是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增加奖惩和处罚内容,提高执行力度,更好地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市场;二是认真落实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补贴方案,制定政府补贴标准,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创新工作模式。重新启动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工作,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等工作。

五、筹划我市养老机构老人意外伤害保险,为入住机构的老人享有一份人身保障,降低养老机构行业风险;规范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市场,解决养老服务行业培训内容、标准混乱等问题。

六、继续开展十县(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培育2-3个示范点,典型引路,带动全面发展。

第二篇: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

——以日本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为例

田香兰

2013-3-21 15:41:22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英文标题】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Old-Age Care Undertaking and Old-Age Care Industry: Evidence from Japan

【作者简介】田香兰,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天津 300191

田香兰(1968—),女,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tianxl@vip.sina.com.cn.【内容提要】日本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经历了初创期、扩充期和转换期的三个不同发展时期。其间,先后颁布了《生活保护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年金法》、《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人保健法》、《护理保险法》等六项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健康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和其他需求等。较为成功的日本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史告诉人们,无论是养老事业,还是养老产业,都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必须实现老年人福利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变化的不同需求,才能全面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水平。

The old-age care undertaking and old-age care industry of Japan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hich are early stage, branched stage, and transformation stage.During these periods, Living Protection Law, Citizen Health Insurance Law, Citizen Annuity Law, the Aged Welfare Law, the Aged Health Care Law and the Nursing Insurance Law were promulgated.Th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preferably fulfilled the economic needs, healthy needs, emotional needs, living needs, and other needs of the aged.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history of Japan indicate that both the old-age care undertakings and industry need a set of relatively integri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a guarantee;the welfare of old-age must be socialized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aged, so that we can fulfill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needs of old-age and improve servce level for the aged in an all-round way.【关 键 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养老事业/养老产业Japan/aging/old-age care undertaking/old-age care industry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率最高、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08年版《老龄社会白皮书》指出,截至2007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1亿2 777万人)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已经达到2 746万人(较前年增长3%),占总人口的比例为(老龄化率)21.5%。其中,75岁以上的后期老龄人口达到1 270万人,占总人口的9.9%,成为全球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1]。到2050年,日本老年人口将达到3 764万人,占总人口的39.6%[2]。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超过20%就进入超老龄社会。日本老龄化人口比例由1970年的7%递增到1994年的14%,仅用了24年时间,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日本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纯依靠家庭养老或靠国家养老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于是出现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养老模式。日本政府着手建立和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以解决老年人的收入、医疗、护理等保障问题,并大力发展了养老产业。其结果实现了老人福利法制化、运行机制多元化和专业化。

一、日本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一)日本的养老事业

“养老事业”是指为老年人基本生活服务的部分,它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是以法律形式保证其公平和公证性,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事业。日本政府把护理问题看作是养老事业的最大课题,于1997年12月,制定了《护理保险法》,并从2000年4月开始实行了“护理保险制度”。护理服务分为居家护理服务和设施护理服务两大类。其中居家护理服务种类多达14种[3],这说明日本政府提倡居家护理。

1.居家护理服务

居家护理服务包括访问护理、访问入浴护理、访问看护、访问康复训练、居家疗养管理指导、通所(到养护中心)护理、通所康复训练、短期入所生活护理、短期入所疗养护理、痴呆症患者共同生活护理、入住特定设施者的生活护理、提供租赁或购买福利用具所需费用、住宅改造和居家护理援助。

2.设施福利服务

(1)政府指定的护理老人福利设施(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政府指定的护理老年人福利设施是指根据老年人福利法建立的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是都道府县知事指定设立的。主要收容那些身体或精神残疾较重、在家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由专门受过训练的人员照料入浴、排泄、进食,并帮助进行机能训练和健康管理或疗养以及其他生活照料。

(2)护理老人保健设施(老人保健设施)。护理老人保健设施是指经过都道府县知事同意开设的设施。主要针对那些病情稳定、需要护理的人员,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机能训练或日常生活照料。

(3)指定护理疗养型医疗设施(疗养型病床)。指定护理疗养型医疗设施是指医院或诊所拥有疗养病房,是都道府县知事指定设立的。入住疗养病房的老人,在医生和护士等的指导下进行机能训练,并进行其他必要的医疗服务[4]。

(二)日本的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亦称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银色产业等。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两个界限分明的概念,前者属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范畴,体现了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政府责任,是普遍性福利概念;后者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市场模式的产业概念[5]。日本的养老产业是目前日本老龄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养老产业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原因是这时日本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需求也相应增加,而政府承担的社会福利事业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于是政府对老年人福利政策进行调整,鼓励民间发展福利事业,以适应老龄社会的多种福利需求。1974年,厚生省公布了“收费养老院设置运营指导方针”,建立了市场规范及行业标准。“指导方针”对养老机构的属性、设施标准、人员配置、服务标准和优惠贷款制度等做了明确规定,并规定养老机构每年向政府提交报告,接受政府监督。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政府针对养老机构及养老产品混乱局面,制定了“银色标志制度”,成立了“银色标志认证委员会”,开始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养老机构、老龄产品和服务及其厂商等进行认证并公布于众。1988年5月,日本政府对以往的社会福利以及医疗事业团体法进行了修改,政府为民间兴建或经营具有医疗、看护功能的福利设施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同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修改法案公布后,养老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随着老年人社会保障的成熟以及老年人经济力的增强,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物质享受。1994年,老年人口超过14%,迎来了老龄社会。1994年3月,老年社会福利展望恳谈会发表了《21世纪福利展望》,提出应建立尊重老人意愿的以自立为目的的利用型体系。同年12月,修订黄金计划,出台了新的《推进老年人保健福利10年战略》(新黄金计划)。新计划的主要内容有:1)充实地区服务;2)支援老年人的自立;3)综合实施痴呆症老年人对策;4)促进社会参与。1999年12月,由厚生省、财务省(原大藏省)、自治省共同制定了《今后5年老年人保健福利政策的方向》(黄金计划21)。其基本方针为:建设充满活力的老年人形象;维护老年人的尊严,支援自立;建设互相帮助的地区社会;提供利用者满意的服务。

养老产业是一项营利性事业,内容可以划分为六个方面[6]:一是老年住宅产业——收费型老人公寓、老人集体住宅、昼夜看护服务旅馆、三世同堂住宅、老人住宅的改建和整修;二是老年金融产业——终身保险、看护保险、特殊医疗保险、年金资产代管等;三是家务服务——家务服务、保健护理、登门洗澡服务等;四是福利器械用品——销售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疗养床、轮椅、拐杖、多功能便池等福利器械;五是文化生活服务——组织老年人旅行、老年人文化大学、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六是其他相关产业——老年人生活用品开发、销售。实施护理保险后,全国各地利用护理服务的人数增多,活跃了地域经济。由于企业、医院等医疗机关,或农协、NPO等各种主体参与护理产业,使护理市场在竞争中不断扩大。目前,护理产业吸收的雇佣人数在社会保障领域最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家庭护理员已达到40万,假如包括在护理设施中工作的人员,护理从业人员突破100万。也就是说超过在汽车产业工作的职工人数[7]。

二、日本养老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保障效果分析

1.日本养老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二是扩充期(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三是政策转换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这三个时期分别制定了与养老有关的各项法律。

(1)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业飞速发展,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政府在初创期制定了《生活保护法》(1950年),形成了战后日本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其重点是生活保护,而且仅限于那些符合救济条件的无依无靠的低收入老年人。《生活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责任、无差别平等、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政府根据《生活保护法》,开设了养老院等保护设施。此时的养老院是一种收容设施,主要针对贫困阶层。此后,政府通过了《国民健康保险法》(1958年)和《国民年金法》(1959年),实现了养老、医疗的全民覆盖。“皆年金、皆保险”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日本全体国民当生病或年老时,都可以得到由医疗保险和年金制度提供的医疗费补贴和年金收入的保障。这些制度的建立,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安定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说明日本社会保障由生活救助为主向社会保险转变。医疗保险制度一般分为以普通劳动者为对象的健康保险、以公务员和私立学校教职工为对象的被雇佣者保险和以自营业者和无职业者为对象的国民健康保险。

(2)扩充期。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家也相应地充实和提高了对老年人的福利投入。对于养老而言,1963年制定颁布的《老年人福利法》作为“福利六法体制”的第五项法律,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该法也被称为“老年人宪章”[8],它确立了日本现行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该法规定,老年人福利的基本概念是尊敬老年人,促进老年人的自觉和确保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机会。同时规定,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有增进老年人福利的责任,需要努力谋求老年人福利事业的发展。

(3)转换期。20世纪80年代后,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不得不对有关老年人保健及医疗政策进行修改。为了解决各项医疗保险制度间老年人医疗费支出不平衡问题,1982年制定了《老年人保健法》。主要用公费(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支持老年人医疗费。其对象为参加医疗保险并年龄在70岁以上或者65~69岁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老人保健法》对有关老年人保健、医疗的服务单独制定了法律,并规定了新的社会服务项目。《老年人保健法》第一条(目的)指出:“为了谋求国民老后能够维持健康及确保必要的医疗,综合实施疾病预防、治疗、机能训练等保健事业,以增强国民保健水平及增进老年人福利。”保健事业是为保持国民老年期健康,以市町村为实施主体,对40岁以上居住者为对象实施。具体内容包括发放健康记录本、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医疗、技能训练和访问指导等。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瘫痪或痴呆症老年人增加,而家庭的护理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成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过去,老年人护理主要根据老年人福利法和老年人保健法实施,因此综合利用服务方面存在问题。福利服务方面,在行政措施制度下,利用者无法自由选择行政服务种类和提供服务的部门。保健医疗服务方面,普遍存在以护理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住院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1989年制定了“推进老年人保健福利10年战略”(黄金计划),规划了1990—1999年10年间的有关老年人设施和服务的计划。同时,以护理社会化为目标,1997年制定了《护理保险法》,并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护理保险法第一条规定:“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身心变化带来的疾病需要护理。如需要在入浴、排泄、饮食等方面提供护理,另外还需要技能训练、看护以及其他护理。为了使需要护理的人能保持尊严,并能够通过护理正常生活,提供必要的保健护理服务以及提供福利服务有关的费用。制定护理保险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保健医疗水平,增进福利。”

2.日本养老的有关法律、法规保障效果分析

在探讨老年人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时,需要考虑老年人需求及由谁来满足这些需求。老年人的需求从理论层面上讲,是指社会为满足老年人物质或精神生活需要而提供的一切资源保障与服务支持。所谓老年人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安定老年人生活、维护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与服务。从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出发,老年人的需求可以归纳为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服务保障需求[9]和其他保障需求五个方面。

(1)经济需求的保障。日本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除了来源于家庭和自己的储蓄外,社会化的保障主要来源于养老保险、老年救济和老年津贴等。1959年,日本制定了适用于全体国民的《国民养老保险法》。1961年,公共养老金以厚生年金、共济年金、国民年金等形式覆盖了20~59岁的日本全体居民,从而实现了“国民皆年金”的目标。这种“全民皆年金”的强制性保险措施,使所有连续25年以上参加保险的日本人,都能在65岁后领取养老年金,使基本的生活水平得到保障。该制度作为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政策,主要考虑了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要。1989年,在年金制度上引入了与物价相关的浮动制。1994年,把领取养老金的起始年龄推迟到65岁。日本的养老金制度由公共年金制度、企业补充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养老制度等三大支柱构成,体现了公助、互助和自助原则,其中公共养老金制度居主导地位。2004年,日本通过了有关《国民年金法部分内容修正法案》及《管理年金的独立行政法人法案》。2004年版《养老金修正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把保险费上涨幅度控制在18.3%,给予养老金的标准控制在此范围内;给付标准长期保持在平均收入的50%;基础养老金的国库负担比率提高到二分之一。2004年国库负担了272亿元,相当于基础养老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到2009年将上升到二分之一。在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中公共年金所占的比重为70.2%,老年人家庭当中只靠公共年金生活的占59.9%[10]。

(2)健康需求的保障。人进入老年阶段后,患病的概率增加,医疗保健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和老年医疗保健福利对老人有着重要意义。日本实行“国民皆保”的医疗保险制度,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保险。日本医疗保险制度一般分为以普通劳动者为对象的健康保险、以公务员和私立学校教职工为对象的被雇佣者保险以及以自营业者和无职业者为对象的国民健康保险。日本针对老年人的情况,制定了医疗和保健服务一元化老人保健制度。这一制度是以1982年制定的《老年人保健法》为依据。主要用公费(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支持老年医疗费。其对象为参加医疗保险并年龄在70岁以上或者65—69岁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但是,老年医疗费支出不断膨胀。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2001,日本老年医疗费为约11兆6 560日元,占国民医疗费总额的37.2%。老年医疗需求的增长势头有增无减,原来的制度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形势。其结果是,2002年国会通过了《健康保险法修正案》,规定在部分医疗费中老人个人要负担10%(但有每月最高限额)。并规定从2002年10月份开始,用5年时间阶段性地提高医疗费给付年龄,把年龄从70岁提高到75岁,70岁老人个人负担医疗费的10%,公费负担比率从30%提高到50%。2003年开始一般患者需要负担30%。另外为了预防疾病以及保持健康,2003实施了《健康增进法》,还制定了“饮食健康教育指针”,并对40岁以上的人开展健康教育、健康诊断、技能培训、访问指导等保健活动。

(3)情感需求的保障。日本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许多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老年人不仅需要自己转换角色,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情感保障。日本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满足。一是为老年人创造了学习机会和环境。为此,政府制定了“振兴终身学习的措施”,支援地方的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活动。2005年6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在都道府县设立了“终身学习审议会”分会,在市町村设立了终身学习责任分会。43个都道府县和1 350个市町村制定了中长期终身学习计划和基本构想。地方政府作为促进终身学习的核心部门,提供学习信息、咨询,调查学习需求,开发学习项目等。二是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体现人生价值。各个都道府县都设有“建设光明的长寿社会促进机构”,形成老年人的知识网络。鼓励老年人带着所具有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习成果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老年人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经验到海外去发展。独立行政法人国际协力机构负责老年人的海外志愿者活动。

(4)生活需求的保障。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疾病或瘫痪而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增加,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生活照料。由于现代社会家庭照顾的功能相对减弱,社会照顾的作用显得很重要。日本老年人福利和服务的内容非常具体。2000年4月1日开始《护理保险法》正式实施。这个制度是通过社会保险来共同支持老年人护理所需的设施、服务等费用,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40岁以上的人和老年人负担保险费。护理保险制度的对象分为两种被保险人:一是65周岁以上的老人,称为第一种被保险人;二是40周岁到64周岁的参加了医疗保险的人,称为第二种被保险人。当这两种被保险人因卧床不起、痴呆等原因需要起居护理或需要有人帮助料理家务和日常生活时,可以得到护理保险服务。护理保险费一半是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其中19%是第一种保险人负担,31%是第二种保险人负担;另一半是由公费负担。公费负担的部分,由国家出50%,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出25%。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被日本称为社会保障改革的第一步,它不但减轻家庭负担,而且为日本商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形成老年人护理产业。

(5)其他需求的保障。老年人虽然退休或退出生产领域,但他们仍需要有社会参与来增进自己的尊严和实现自我价值。老年人社会参与包括老人再就业、老人自愿活动等。日本政府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再就业需要,为老人提供再就业辅导。日本的社会福利协会一般开办老年人职业介绍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免费服务。另外,从雇用政策和雇用保险两个方面加强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参与功能。政策方面,重点从老年失业者的生活保障转向雇用调整和职业转换、能力开发等社会参与。《高龄者雇用稳定法》是日本政府应对老龄社会所建立的一种制度。2005年,日本政府修改了《高龄者雇用稳定法》。规定2006年4月以后雇主有义务必须在如下的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作为企业的制度:一是把退休年龄逐步提升到65岁,到2013年必须达到65岁;二是废除退休制;三是维持现有退休制度,但员工退休后,如仍有工作意愿,对愿意继续工作的员工,原企业必须重新雇用或延长合同。日本的雇佣政策并非由政府直接创造雇用机会或限制解雇,而是采用通过向雇主提供援助金的方式,间接进行政策目标诱导,这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雇佣保险三事业。雇用保险三事业即雇用稳定事业、能力开发事业、雇用福利事业。雇用稳定事业中包括高龄者雇用稳定,主要通过向企业提供连续雇用促进援助金和高龄者雇用环境改善奖励金的方式推进。日本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引导老年人由“老有所养”转变为“老有所为”。综合上述老年人的五大需求表明,日本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强调养老金等经济保障需求,还强调医疗护理等健康保障需求,而且越来越注重老年人的情感保障需求和服务保障需求,强调其服务性,也强调通过社会参与满足个人全面发展需要。也就是说,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必须满足老年人生存型福利服务与发展型福利服务需求。

三、几点启示

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大国,不仅老年人口基数大,而且增长速度快,因此,加快发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率已达到8.1%。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率将达到23%。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面临着严峻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形势。中国老龄化问题呈现出高速、高龄、老人数量多、老年抚养比大、地区差异大等特点。中国人口老龄化在某种程度上比日本严重,这是因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差。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社会福利需求急剧增加,而目前我国社会福利的供给严重不足。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全国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的服务,只有1.9%的老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组织照料养老。目前,大约有1 400万老年人有进入福利机构养老的需求,而全国各类福利机构提供的老年人床位149.7万张,仅仅只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1%[11],这与日本设施入住比例6%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借鉴日本发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经验,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协调发展是适应老龄化趋势、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福利需求的有力保障。

(1)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法律规范作保障。中国可以借鉴日本有关老年福利的法律法规,完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有关的法律。日本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取得另人瞩目的成就,靠的是立法先行,在立法保障下,实施改革,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日本有关老年保障的制度与我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在普及化及高标准化上。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保障范围上,日本有关老年保障的法规涵盖的内容不断扩展。日本老年保障支付标准高、项目多、保障全面。除国民年金外,还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险、地方自治团体还为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公民馆、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俱乐部等。二是在保障方式上,日本法律具有强制性。例如,国民年金及护理保险法都强制要求符合年龄的国民投保。而且,养老金的数额采取随物价联动机制,根据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情况,调整老年人养老金或福利标准,可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不因物价波动而下降。三是在责任承担上,注重保障老年人的权利,在宪法中明确政府要承担直接责任。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老年人保障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老年人事业。例如,老龄社会对策会议由会长、委员组成,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委员由总理大臣从内阁官房长官、有关行政机关官员中任命。会议负责制定老龄社会对策大纲草案,协调老龄社会对策机关之间的关系,审议有关老龄社会对策的重要事项,促进对策的实施。另外,根据老龄社会对策基本法,内阁府下设老龄社会对策会议调整各个厅的政策,制定老龄社会对策大纲,进行对老龄社会对策有关的调查研究,对国民进行宣传、启发,从宏观上综合促进老龄社会政策。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具体负责此项事业。二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管理,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老年人相关保障的享受条件和支付标准。《生活保护法》、《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护理保险法》、《老龄社会对策基本法》、《老年人雇佣安定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日本发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目前只有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今后,应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加快老年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巩固家庭养老的措施,初步建立老年法律体系。为此还需出台《养老保险法》、《老年人福利事业法》、《老年人保健法》、《护理保险法》、《老年人就业保障条例》等重要法律。老年人法律保障制度的核心是要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实现老年人的权利。老年法律保障制度不应被看作是静止的、封闭的制度,而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分阶段逐步完善的体系[12]。

(2)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老年人社会福利社会化。20世纪60年代,日本刚刚确立老年人福利制度时,基本上是由国家包揽一切福利。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政府逐步将国家福利行政转让给地方政府。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把发展民间福利放到重要位置,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国家、地方政府、民间福利团体、市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社会福利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家始终承担着社会福利的主要责任,还负责社会福利的整体规划,并负责实施与监督。地方政府是国家福利财政的重要补充,实施《护理保险法》以后,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的财政水平和福利需求,自行制定福利计划和开展自主的福利活动。民间社会福利团体是社会福利运作的主要力量。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委托或招标的形式,让民间社会福利团体经营和管理社会福利设施。社会福利是为居民提供的,社会福利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目前,日本福利事业与福利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与居民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普遍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就是要改变过去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会福利事业[13]。服务对象普遍化就是要改变社会福利机构只面向社会最低层老年人的做法,以有偿、低偿、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运行机制市场化就是要按照产业化思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现福利产业的经济效益。服务方式多样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福利网络,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就是要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精通业务的福利服务专业化队伍。

(3)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盈利型养老产业迅速发展,这区别于纯福利型的老年人福利服务。纯福利型养老事业是以低收入老年人为对象,提供一般的服务项目,这使老年人在利用福利服务时受到许多限制。盈利型养老产业是以高收费、高质量、多项目为特征,适应了社会中一部分阶层的需求,弥补了纯福利型服务的不足。今后,中国的老年护理服务产业将是巨大的市场。应该把老年人护理产业看成是21世纪新兴的成长产业。养老产业涉及住宅关联产业(带有护理功能的住宅,收费型高档老人公寓),护理用品、日用品等生活关联产业以及休闲娱乐关联产业。发展养老产业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但是,一定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方针。政府扶持方面,把养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制定引导养老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各项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特殊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具体措施有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形成老年服务网络体系,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14]。

(4)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日本98.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服务种类最为齐全。从日本情况可以看出,居家养老与设施养老的背后有非常完善的“护理保险法”。中国应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体系,以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费用问题。只有解决费用问题,老年人才能自由选择护理服务,养老事业也才能健康发展。居家养老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出现了分离。“居家养老”不一定就是“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形式已经多元化。养老院所向养老、休闲、文化娱乐、康复一体化方向发展;社区服务向老年人养护、日间照护、康复保健、精神慰籍、家务帮助、福利用品配送、法律帮助、文化娱乐一条龙服务发展。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结构、身体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养老机构可以分为高、中、低档次;根据护理需求程度不同,护理服务可以分为健康自理型、部分护理型、全面护理型等,让老年人自由选择。一是针对无法自理的老年人,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二是针对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主要以上门照料和社区服务相结合。低龄老年人可以通过社会参与实现“独立、参与、照料、自我实现和尊严”的老年人基本原则。社区可以建立老年人才中心,为老年人开辟第二职业,也可以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三是针对生活基本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老年人,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复站等形式服务。这些老年人白天可以接受护理和康复服务,也可以参加社区活动。

【参考文献】

[1]内阁府.平成20年版高龄社会白书[M].东京:佐伯印刷株式会社,2008:2.[2]林闽钢.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3.[3]日本健康保险组合联合会.社会保障年鉴2008年版[M].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2008:115.[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77.[5]日本统计协会.从统计看日本[M].东京:产业统计研究社,2007:110.[6]田多英范.现代日本社会保障论[M].东京:日本光生馆,2007:230.[7]成清美治,加纳光子.社会福祉[M].东京:学文社,2007:60.[8]陈叔红.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49.[9]沈洁.日本老人福利制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129.[10]京极高宣.社会保障与日本经济[M].东京:慶応大学出版社,2007:34.[11]胡务.社会福利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40.[12]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4.[13]周良才.中国社会福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9.[14]侯世标,石义金,张泉,等.老龄工作手册[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45.

第三篇: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xx区人民政府

我区是xxx的主城区和老城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4%,其中,空巢、三无、低保老人家庭4431户,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6.9%。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近年来,我区在省、市民政部门大力支持指导下,积极探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0年,我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一、加强领导,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组织保证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关系民生,不仅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 “民生工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年任务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成立了由区委主管书记任组长,区民政、发改、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养老服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目标任务。

出台了为老服务工作制度和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各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区成立了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通过三级组织将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目标、任务及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将养老服务惠及到社区的老年人。区政府投入资金建成一批“星光老年之家”,按照社区建设“三个100”和“五室一校”服务用房标准,完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一)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星光居民服务公司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家政服务中介机构。2007年,我区免费提供场地,引进该公司入驻xxx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区民政局通过支持、规范并利用其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呼叫坐席30多位,专业信息分配员40多人,实行24小时热线服务。中心与3000多个家政服务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服务项目涵盖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家电维修等20类200余项。社区居民只要拨打xx或xx社区服务热线或登陆社区服务网站,就可以得到安全、可信、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区成立了xxx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整合呼叫服务、救助指挥、短信应用等资源,专门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研究和开展为老人的服务。一是采用“电子保姆”呼叫服务器。主要方便记忆力较差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呼叫器设红、绿两个键,分别是求救和求助功能。老人使用“电子保姆”可以不记号码“一键”得到及时免费反馈的服务信息。

第二是推出了“百姓通”老人手机。老人手机除具有大键盘、大字体、带收音机、手电筒功能方便老人外,还设置了一键求助、求助功能,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安装了“电子保姆”和配备了“百姓通”手机的老人,中心都对他们的相关信息进行注册登记,老人只要使用这些终端,中心自动就了解到了有关信息,可以及时有效的给予生活照料和抢救。中心还选择老年人口集中、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建立起老年人信息库。针对低龄健康老年人,还建立了“老年人才储备库”,老年人可利用自身的一技之长,进行相互帮扶。到目前为止,养老服务中心已注册xxx多人,提供服务20万人次,由于抢救及时挽救86名老人生命。

(二)规范管理服务队伍。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为老服务站都建立了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各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推行“规范服务、放心服务、亲情服务、专业服务和便捷服务”;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己专业的服务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实行服务中、服务后跟踪、监督等方式,明确服务人员的职责和服务标准,实行星级管理,对服务信誉不好的服务商进行末位淘汰;对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组织人员实行岗前政策培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三无”老人,实行定期探望制度,服务人员每周三次定期到老人家中服务,帮助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老人感受

到亲情般的温暖,进而对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更加信赖。区民政局被河北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和省老龄办评为“敬老爱老助老”示范单位。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是养老服务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重点保障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养老问题,08年我区慈善协会募集善款13万多元为500户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家庭安装电子保姆。今年6月养老服务中心与市联通公司联合推出 “百姓通”老人手机并拿出4000部老人手机免费发放给60岁以上困难、优抚对象老人。辛集市一位残疾农民主动为我区老年人捐赠大白菜十吨。3514社区在单元楼之间成立了邻里互助组,明确一名热心公益的健康老人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走动,采取“一个电话、一声招呼、一次串门”这种相对自由、温馨的互助方式,解决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全区开展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党员、大中专学生、爱心人士和老人邻里参与志愿服务。部分社区和老年公寓依托辖区高校较多的资源优势,建立起大学生志愿帮扶队伍。青年志愿者定期到老年公寓和社区老人家中开展活动,丰富了老人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大宣传力度。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推进养老服务事业中,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环境,提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号召全社会都来关爱、帮助老龄群体。各街道、社区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在社区市民学

校开展“百善孝为先”、“孝道与和谐社会”等传统文化讲座、开展孝亲个人、文明家庭和“社区好儿媳”评选等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典型的带动,在社区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五)丰富服务内容。一是对全区60岁以上的“三无”、低保对象和优抚对象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服务项目不仅包括了洗衣、做饭、保洁等基本生活服务,也包括了聊天、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使老人在生活和精神上得到双重保障。二是提高了百岁老人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20元,百岁老人去世后,增发三个月660元作为丧葬补助费,让高龄老人更好地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三是依托社区,拓展服务内容。区老龄、商务、卫生、文体、司法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为老服务进社区工作,社区商业服务、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文体服务和老年人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项目相继开展,老年人在公园游览、医疗门诊、法律援助等方面享受优惠,初步形成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为老服务站结合实际,开办了日托、老年餐桌等各具特色的为老服务项目,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歌咏比赛、书法比赛、老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积极协调购物、洗浴、理发等商业网点,对老年人提供优惠和低偿服务。xx社区健全了老年人信息档案,利用社区服务用房开办了小型托老所,设置了老年餐桌。卓达玫瑰园社区依托物业公司,利用职工食堂为本社区老年人提供午餐送餐服务。

(六)提升服务质量。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区注重在规范服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在各社区和为老服务机构推行“5S”服务标准,即规范服务、放心服务、亲情服务、专业服务和便捷服务,用优质完善的服务使老人走出对儿女的依赖,走入社区享受养老服务。例如,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实行严格的用人、培训和管理机制。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详细的考察建立个人档案并签订劳动协议。针对“三无”老人建立了定期探望机制。服务人员每周三次定期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老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改善了这些无儿无女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我区信息网络平台开通以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量明显增多,其中30%以上的求助都来自于老年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改变自己的养老观念,走入社区享受更为完善、便捷的服务。

(七)合理支持规范机构养老建设。老年公寓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我区采取支持与规范并重的方针,一方面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有的利用闲置厂房改造而成;有的老年公寓是依托医疗机构开办的。对于有条件建设养老机构的,我们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协助办理手续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措施,极大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另一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与培训机构对接。对于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持证上岗

制度,建立了老年公寓动态管理台帐。通报月报表科学的测算出每名服务人员管理的老人数量,从而评估服务质量。把老年公寓作为预防突发事件的重点部位,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对老年公寓就消防、卫生等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目前,我区共有老年公寓9家,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现有养老床位1650多张,入住老人1060人,入住率达64%以上,在全市处领先地位。

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受到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9月,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省50多个与会代表对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参观,给予了较高评价。副省长宋恩华带领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办公厅、省老龄办等相关部门领导到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省人大、省政协、市人大等领导到我区视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新疆、内蒙古、大连、天津等市到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赞扬。

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场地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区级中心、社区为老服务站等找地方比较难;资金严重不足,建站、培训、人员工资等都需投入,但这方面资金很少,需出台政策强力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完善以居家养老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为老服务站建设,开拓工作思路,充实

服务内容。依托社区资源,探索“家庭式”小型日间托老所建设模式,将分散在社区的老年人集中组织起来,开展日间照料、午餐配送、文娱等服务。进一步支持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为更多的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推动我区养老服务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2012年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2012年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 内涵建设实现跨越提升

2012年是我校全面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建设文化强国的良好机遇,牢牢把握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教育质量这一核心,坚持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加快推进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学校积极筹划、广泛发动,全校党员和广大师生以干事创业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的召开,并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方式开展党史教育专题活动,营造了热烈的氛围。12月8日上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总支、各单位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实时收听收看了大会开幕盛况。11月28日下午,学校召开大会,专题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12月3日,下发《中共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把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此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总支理论学习组带头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迅速行动,积极响应,掀起学习高潮。

学校以加速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主线,积极谋划,全面部署,创新工作。2月25日召开了党委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8月26日召开了党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党委书记荆兆勋作了工作报告;5月18日至19日,召开了九届三次教代会暨八届三次工代会,校长傅永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查找不足、部署工作,强调要坚持内涵建设不动摇,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目标。

3月份开始,积极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5月16日,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会,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做出具体安排。组织基层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对标整改活动,开展党支部创新活动方案立项活动。启动基层组织书记轮训工作,开展新任职党组织书记培训。6月29日,隆重举行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专项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3个、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3名;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优秀共产党员2名;校级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10个、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20名。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4月中旬,对部分处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和选拔任用;5月中旬,举办了新提任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启用“曲阜师范大学干部在线学习中心”,整合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为干部学习提供了新平台;顺利完成了处、科级干部届满(届中)考核工作。加强了思想宣传工作,校报成功扩版彩印,升级上线新版数字报,支持手机读报,加入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展示学校形象。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学校成就和形象,在《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发表外宣作品(不包括转载)超过100篇。制作发行新版学校宣传画册,并启动了学校宣传片拍摄工作。

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月21日上午,2012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纪委全委会召开,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部署,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6月18日召开专题会议,启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下发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方案》。

12月5日至7日,召开全校党建工作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总

结交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通过考察调研和召开研讨会,就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教工党员队伍的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全力推进“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4月3日,举行“第一书记”赴任欢送仪式,5名处科级干部赴泗水县泗张镇东焦坡村、梅鹿庄村、罗庄村、方家庄村、大厂村担任“第一书记”。学校成立“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小组,多次召开调度会、扶贫支持项目立项论证会,以及现场工作推进会,深入推进“第一书记”工作的有效开展。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启动扶贫开发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引智入村、科技扶贫、文化惠农活动,受到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撑起“顶天立地”格局

入选首批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行列,是我校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充分显示了我校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突出的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齐鲁学刊》顺利入选国家社科基金第二批资助学术期刊目录,成为山东省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期刊,其“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专栏还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并在同时入选的21家学报21个栏目中名列第一。

获批“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机构资质,这是我校又一次承担国家级水平的教师教育与培训工作。11月21日,“国培计划(2012)”初中体育与健康班、初中英语班和高中数学班开班,来自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0为学员参加了培训。

在山东省高校学科专业评估中,我校有8个学科专业类(涵盖21个本科专业)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占我校总专业数的近30%,总成绩位居省属院校前列。

承办各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月21日至23日,成功承办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9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莅临发表演讲并与现场师生展开交流与对话。10月20日,成功举办体育人文社会学“泰山学术论坛”,海内外专家聚首曲园围绕“健康·人文·科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10月26日至27日,与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联合举办全国第二届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会议,来自全国10多所高校的50余位博士后围绕“经典与传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版权所有 曲阜师范大学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三、推进“人才立校工程”建设 倾力夯实发展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立校、人才兴校”的理念,将人才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4月20日隆重举行了2012年人才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人才工作的经验和成绩,就2012年的人才引进工作提出要求,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意见,校长傅永聚代表学校与11个教学单位签署了2012年人才工作任务书;6月8日召开了2012年人才工作推进会议,听取各学院责任目标落实情况,部署推进下一阶段人才工作;11月30日,召开专题会议总结2012年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梳理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投入人才引进经费超过1000万元,引进博士研究生67人(含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其中1人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5名,顺利完成了招聘工作。

推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提高高水平人才占有量,成功申报泰山学者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教授)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顺利完成对首批上岗“161”人才的考核,扩大选才用才视野,启动新的“1361”人才工程,打破身份限制,扩大了覆盖面,首批选聘人才125人。

加强师资培养,激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

建设的意见》、《优秀青年教师学术资助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全面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我校的“创新引领机制,贯通优秀青年人才成长道路”入选“山东省高校人才工作十佳创新案例”,受到教育厅的表彰。中青年教师中有19人进入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博士后流动站,36人考取统招博士研究生,6人成功申报教育厅资助的国内访学,3人成功申报教育厅资助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全校上下形成爱才、惜才、重才、用好才的良好氛围,打造了一支结构趋于合理的中青年人才队伍,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基础。

四、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开展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8月24日至25日,学校隆重召开了全校教学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十一五”以来我校教学工作,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全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目标和思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作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的主题报告,校长傅永聚作作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报告,讨论制定了《曲阜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台《“杏坛学堂”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意见》,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实施,首先在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9个学院的19个专业中展开试点,组建“卓越班”,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努力提高实践、实验教学质量。成功申报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将我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9个,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2012年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共立项129项,推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7项,创业训练项目8项。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40项和优秀组织工作奖。

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第九届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我校选派的参赛队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2012我校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6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获批14项。

五、协同创新搭平台 科研强校促发展

制度创新,管理工作规范化。进一步制订或修订了《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曲阜师范大学科研经费(横向)管理办法》、《曲阜师范大学科研经费(纵向)管理办法》等文件,逐步建立了激励与支持兼顾,导向化与人性化并举的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体系。

科研立项、科研获奖创新高。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45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31项,社会科学基金14项;省部级科研立项120余项。在第26次山东省社科评奖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获第五届泰山文艺奖2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社科联、日照市社科联等厅级科研奖励70余项。两个团队入选山东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是全省仅有的5所高校之一;获评全省第六次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人。

整合提升,科研平台优势升级。7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公布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两个创新团队全部入选,成为全省有两个团队入选的5所高校之一。

协同创新,科技服务深入开展。学校积极探索基于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与地

方科技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机制,在激光偏光、自动控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土地保护、旅游规划相关领域,签订横向课题55项,使我校应用性成果尽快实现转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力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我校今年本科招生计划为8100人,实际录取8312人,且全部第一志愿录取,新生质量较往年有明显的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生工作持续发展,我校获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级学习服务中心”称号。

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调度全校就业工作,强化院系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推动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整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强化教育,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制定了《曲阜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高校。举办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举办了SYB创业培训班、创业知识普训周、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洽谈会、大学生创业事迹和创业项目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2012年7月,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清大华创(日照)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实践有了国家级科技孵化平台。在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喜获佳绩,一件作品获国家银奖及“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三等奖,综合成绩排在山东各高校前列。在山东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两个参赛项目分获创意团队一等奖和创业项目三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稳步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组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件和教案开发团队,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校本教材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姜美颖老师在“安博杯”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总决赛中获三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高校奖”。在山东省首届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论坛中,我校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努力开拓就业市场。组织了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类就业市场招聘会、山东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光辉人力春季校园综合类招聘会等大型校园就业供需见面会,累计提供岗位近3万个。组织院系副书记参加全国2012年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安置校企人才供需洽谈会,考察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

七、深入推进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进程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改革。10月11日校党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随后出台《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曲阜师范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实施学院管理改革,推进管理中心下移,激发基层办学活力;落实“教授治校”,建立教授委员会,更好地发挥教授在民主管理、教授治学、学术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11与19日,召开会议部署公用房屋管理工作,以公用房屋管理和办公用房核查清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对办公用房展开核查清理工作,使办公用房的分配使用更加合理。

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大力化解财务风险。截至第三季度,已全部还清银行债务,摆脱了长期以来沉重的外债利息的负担,成为山东省高校中第二家成功化解外债的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财务管理规范工作,努力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5月31日,召开全校档案工作会议,对全面提高我校档案管理规范化提出了具体要求,表彰了先进单位和个人,并下达了“关于60年校庆校史资料征集的通知”,为60周年校庆作准备。

八、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 开放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开放办学持续推进,提高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首届外国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1月9日举行了学位授予仪式,11位留学生获得硕士学位,顺利毕业。

9月20日,我校独立承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孔子学院成立,校长傅永聚率团出席成立仪式并代表学校致辞,这是我校参与创办的第二所孔子学院,是我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

学校考察团应邀出访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南非开普半岛科技大学、莫斯科州立社会人文大学、莫斯科大学、列宾美术学院等,通过考察交流,加深了解,寻找合作契合点,协商友好合作事宜,尤其是与肯尼亚肯雅塔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我校第一所非洲友好关系学校。韩国圆光大学、清州大学、加拿大皇家大学、倍耐力轮胎有限公司客人等先后来访,相互了解,并就有关合作细节进行了磋商,达成了一定共识。

九、实施民生工程 建设美丽曲园

学校在各个方面积极改善民生,努力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成绩突出。实施“宜居计划”,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曲阜校区教职工高层公寓于11月26日正式破土动工,一期工程建设公寓楼4栋,规划总建筑面积37106.14平方米,将极大的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

全方位改善校园环境。利用暑期,整修和翻新校园部分主干道路,改造和拓展停车位,改善校内交通秩序;精修学生活动中心、书法学院等多个广场和休读点,为师生提供休闲读书场所;对教学科研、生活用房进行统一粉刷修缮,美化、净化校园。12月14日,学校召开会议,听取关于校园环境改造项目规划方案的专题汇报,学校领导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建设一个规划合理、设施功能齐全、自然与人文科技相交融的富有现代气息的美丽曲园,以崭新面貌迎接建校60周年,展示高水平大学应有的形象。

多举措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4月13日,召开会议部署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统一了认识,切实抓好落实。11月16日,召开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部署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建立了校园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在各重点部门、主要路口、围墙、每幢生活区住宅楼设立高清摄像头,启用机动车门禁管理系统,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师生安全;拆除危旧水塔,改用变频设备进行自备井供水,消除安全隐患;实施节能改造工程,更换路灯、景观灯,节能省电,提高亮度;对开水房实施电化改造,根除污染源;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推进绿色食用油、放心面粉工程,加强食堂规范管理,为师生提供质优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获得“山东省高校餐饮服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第五篇:养老总结

余江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余江共有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16所,在院供养老人1860人。今年以来,我县把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提出了“构筑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目标,首先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是弘扬现代文明的需,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其次是针对我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等问题,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需。再次是继续推进具有余江特色的“66610”金夕养老工程,即根据经济状况、失能程度、照护人员情况等,将全县老年人情况进行“6星分类”,实行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信息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方式社会化、服务内容一体化、服务项目品牌化等“6化服务”,努力做到服务县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队伍全覆盖、服务设施全覆盖、服务项目全覆盖、服务保障全覆盖等“6全覆盖”,并为高龄老人提供“金夕养老十个一”服务,包括“一次健康体检、一台免费呼叫器、一件助老器具、一份生活保障、一支服务队伍、一张健康报、一套助老服务券、一项法律维权服务、一场养老讲座、一名家庭医生”等的需。也是着力打造“9064”养老格局,即通过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90%的辖县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让6%的辖县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县养老,让4%的辖县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需。目前,我县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工作上已经走在了全省、全县的前列。下一步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相互联动来加强社会化服务,通过进一步发挥社县的作用来推进社县养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县场运作的方式推进机构养老,真正使余江形成“9064”的养老格局。

在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村社以实现“五老”为具体目标,即一个老人有一些“老底”(存款)、一个老伴、一处老房子、一批老友、实现“老有所乐”,着力为实现“构筑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幸福养老、争创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县”的长远目标,提供各项坚实的保障。一是做好资金保障。强化财政资金保障,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用足、用好、用活和整合各类基金。二是做好设施保障。不断改造、提升“星光老年之家”等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各镇街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建设,并将养老设施的规划建设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三是做好机制保障。建立三级网络联动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配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镇街养老服务工作专干和村社助老(专管)员,真正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房议事等“四有”问题。同时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爱心教育和责任心教育,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县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求和省、县的具体部署,提出了“美丽余江,幸福养老”的目标,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县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惠及城乡全体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回顾总结我县前三季度的养老工作,主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特点:即坚持统筹覆盖,完善养老设施;贴近老人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保障水平;注重资源整合,狠抓队伍建设;创新服务载体,确保工作成效。

下一步要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出成效。一是在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合理布局、整合资源。二是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使县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各镇街和村社能各司其职、协同推进。三是在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四是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加强对余江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先进典型事迹和人物的宣传,共同推进我县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下载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岗敬业 勤奋工作 为养老事业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 勤奋工作 为养老事业无私奉献在武清区养老院有一个以院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被住养老人视为亲生女儿的基层干部,她就是现任护理部主任的张振兰。自从到养老院上班以来......

    大学生养老事业发展创意方案

    首届中国大学生养老事业发展创意公益大赛 首站—(秦皇岛)创意申请表所属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张铭填写日期:2014年9月11日- 1 -表格(一)作者介绍表格(二)申报单位......

    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

    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构建其乐融融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且程度还在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对发展养老......

    计划事业开展

    计划事业开展 1, 培训计划 A, 课件培训,时间每周一晚上2个小时 B, 晨会话术抽查 C, 夕会实际演练 2, 人员结构调整 A, 信息员,资料收集和见表,存档 B, 销售主管,展厅事物的管理 3, 市场......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1)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期(1950~1957) 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是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

    第三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一部分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发展及其改革的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主要政策规定和待......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改革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改革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模式。该模式要求我国的养老保险体......

    中国农村养老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中国农村养老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发表论文摘要:在中国,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是建立在依托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得以延续千载,应该说有其合理的一面。可以肯定地说,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