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为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综合素质的新措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走访调研阶段,我就我乡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以我乡为例,谈一点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看法和思考。
一、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现状
在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上,近年来,我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组织部门对党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工作思路,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在营造氛围转观念、改进方式求实效、集中优势育典型、完善机制求发展、制定措施扩成果五个方面抓好落实。探索出教育培训与实验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党员教育模式,形成了突出科技知识的培训和实际应用,紧扣抓培训就要讲科技知识,讲内容就要结合发展需要,强素质就要做到示范带头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导向。
目前,我乡的党员教育培训,有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有实地参观、有实验示范、有优良品种、有市场信息,为基层党员提供多角度、不同需求的党课教育培训内容,使党课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实效,形成了由过去仅为理论培训的静态形式变为了现在内容丰富、动静结合多种形式并存的新的党员教育培训模式,使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在发展中发挥出了明显的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村党支部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培训与应用结合不紧密,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培训投入不足,师资亟待加强。三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少数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着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掌握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不够,尤其缺乏科技致富的本领,加之家庭经济脆弱,扩大家庭生产投入困难,科技知识运用乏力。
三、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重视党员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坚持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认识,牢固树立教育培训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乡、村党组织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好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工程”,积极探索适合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党员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是扩大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领域,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党校的建设,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县内外党员教育培训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宣传科技、推广科技、帮助群众掌握和运用科技,发挥较好的实验示范作用。二是要努力提高教育培训师资和管理者素质。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行政、科研、科普部门的支持,通过加强乡镇农科站建设、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办法,促进教员更新知识,积累和交流教学经验,优化师资配置。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党性修养、政治方向、道德水平、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组织、敬业精神强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教员队伍。
(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政治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这个中心,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农村党员的思想和家庭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的提高统一起来,努力在提高农村党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一要着眼于以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计培训班次和内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注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要立足于全县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和乡镇、村组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班次,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开设课程、确定教学专题和内容,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着眼于以研究现实问题为重点组织教学活动。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教材照本宣科的授课、参观示范点等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我县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生产经验交流,推进学习深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着眼于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考评学习质量。要改革学员培训效果的考评方式,由过去以知识性的书面考评为主转变为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模式。要求学员在培训中要结合村组和自家生产实际提出发展生产的思路,要注重培训后学员的跟踪管理,要把学员培训后科技知识的运用率和增产增收情况作为评估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
(四)建全层级式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
一是要健全县、乡、村、组一级教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建立理论培训、实验示范和推广运用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二是各级培训要作长远规划,完善督促检查制度。三是以建立各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培训效果考评制度。四是要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完善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健全各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培训制度,努力形成使农村党员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和科技文化素质的长效机制。
(五)利用科技发展壮大各类经济组织,用经济组织的发展带动农村党员依靠科技致富。要把各类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的主要阵地,发挥优势,突出示范作用,带动农村党员观念转变,促进农村党员致富。要把各类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党员提高科技素质的实验示范点,使之成为农村党员学习致富技 术一条有效途径。农科部门要对各类经济组织提供科技支持,使他们的项目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提供学习上的场所和技术上的保证,同时,也才能够为贫困农村党员学习科技后提供实践场所,使之更好的掌握科技致富本领,脱贫致富。
第二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的新措施,促进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组织了专门力量对我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截至====年底,全县共有党组=个,基层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小组===个;党员====名,增长率=.==%。其中:女党员===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农村党员====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党员年龄结构情况:党员总数中,年龄在==岁以下的====名,占==.=%;==岁至==岁====名,占==.=%;==岁至==岁====名,占==.=%;==岁至==岁===名,占=.=%;==岁以上===名,占==.=%。其中农村党员在==岁以上的有===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党员文化结构情况:大专文化以上===名,占==.=%;中专(高中)====名,占==.=%;初中及以下====名,占==.=%。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人,发展新党员===人,全县党员逐步向年轻化、知识化迈进,党员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省、市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县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组织部门对党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工作思路,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在营造氛围转观念、改进方式求实效、集中优势建基地、完善机制求发展、制定措施扩成果五个方面抓好落实。探索出教育培训与实验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党员教育模式。形成了现阶段抓党员的教育培训,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的需要,突出科技知识的培训和实际应用,紧扣抓培训就要讲科技知识,讲内容就要结合发展需要,强素质就要做到示范带头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导向。现在,我县的党员教育培训,有基地实践、有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有实地参观、有实验示范、有优良品种、有先进技能、有市场信息,为基层党员提供多角度、不同需求的党课教育培训内容,使党课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实效,形成了由过去仅为理论培训的静态形式变为了现在内容丰富、动静结合多种形式并存的新的党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我县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讲党课制度,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在发展中发挥出了明显的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乡镇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培训与应用结合不紧密,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培训投入不足,师资亟待加强。三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少数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着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掌握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不够,尤其缺乏科技致富的本领,加之家庭经济脆弱,扩大家庭生产投入困难,科技知识运用乏力。
三、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重视党员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坚持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认识,牢固树立教育培训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乡镇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好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的长远规划和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工程”,积极探索适合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党员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是扩大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领域,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党校的建设,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县内外党员教育培训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宣传科技、推广科技、帮助群众掌握和运用科技,发挥较好的实验示范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的教育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加大开放式的教育培训力度。三是要努力提高教育培训师资和管理者素质。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行政、科研、科普部门的支持,通过加强乡镇农科站建设、组织农科员进修、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办法,促进教员更新知识,积累和交流教学经验,优化师资配置。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党性修养、政治方向、道德水平、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组织、敬业精神强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教员队伍。
(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政治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这个中心,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农村党员的思想和家庭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的提高统一起来,努力在提高农村党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一要着眼于以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计培训班次和内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注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要立足于全市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和乡镇、村组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班次,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开设课程、确定教学专题和内容,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着眼于以研究现实问题为重点组织教学活动。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教材照本宣科的授课、参观示范点等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我市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生产经验交流,推进学习深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着眼于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考评学习质量。要改革学员培训效果的考评方式,由过去以知识性的书面考评为主转变为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模式。要求学员在培训中要结合村组和自家生产实际提出发展生产的思路,要注重培训后学员的跟踪管理,要把学员培训后科技知识的运用率和增产增收情况作为评估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
(四)建全层级式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一是要建全县、乡、村、组一级教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建立理论培训、实验示范和推广运用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二是各级培训要作长远规划,完善督促检查制度。三是以建立各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培训效果考评制度。四是要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完善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健全各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培训制度,努力形成使农村党员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和科技文化素质的长效机制。
(五)利用科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带动农村党员依靠科技致富。要把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的主要阵地,发挥集体优势,突出示范作用,带动农村党员观念转变,促进农村党员致富。要把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党员提高科技素质的实验示范点,使之成为农村党员学习致富技术一条有效途径。各级农科部门要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科技支持,使他们的项目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提供学习上的场所和技术上的保证,同时,也才能够为贫困农村党员学习科技后提供实践场所,使之更好的掌握科技致富本领,脱贫致富。
第三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12-15 22:12:2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的新措施,促进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组织了专门力量对我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截至====年底,全县共有党组=个,基
层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小组===个;党员====名,增长率=.==%。其中:女党员===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农村党员====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党员年龄结构情况:党员总数中,年龄在==岁以下的====名,占==.=;==岁至==岁====名,占==.=;==岁至==岁====名,占==.=;==岁至==岁===名,占=.=;==岁以上===名,占==.=。其中农村党员在==岁以上的有===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党员文化结构情况:大专文化以上===名,占==.=;中专(高中)====名,占==.=;初中及以下====名,占==.=。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人,发展新党员===人,全县党员逐步向年轻化、知识化迈进,党员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省、市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县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组织部门对党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工作思路,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在营
造氛围转观念、改进方式求实效、集中优势建基地、完善机制求发展、制定措施扩成果五个方面抓好落实。探索出教育培训与实验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党员教育模式。形成了现阶段抓党员的教育培训,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的需要,突出科技知识的培训和实际应用,紧扣抓培训就要讲科技知识,讲内容就要结合发展需要,强素质就要做到示范带头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导向。现在,我县的党员教育培训,有基地实践、有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有实地参观、有实验示范、有优良品种、有先进技能、有市场信息,为基层党员提供多角度、不同需求的党课教育培训内容,使党课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实效,形成了由过去仅为理论培训的静态形式变为了现在内容丰富、动静结合多种形式并存的新的党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我县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讲党课制度,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在发展中发挥出了明显的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乡镇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培训与应用结合不紧密,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培训投入不足,师资亟待加强。三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少数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着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掌握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不够,尤其缺乏科技致富的本领,加之家庭经济脆弱,扩大家庭生产投入困难,科技知识运用乏力。
三、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重视党员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坚持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认识,牢固树立教育培训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乡镇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好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的长远规划和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工程”,积极探索适合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党员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是扩
大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领域,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党校的建设,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县内外党员教育培训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宣传科技、推广科技、帮助群众掌握和运用科技,发挥较好的实验示范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的教育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加大开放式的教育培训力度。三是要努力提高教育培训师资和管理者素质。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行政、科研、科普部门的支持,通过加强乡镇农科站建设、组织农科员进修、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办法,促进教员更新知识,积累和交流教学经验,优化师资配置。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党性修养、政治方向、道德水平、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教学能力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篇: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发布机构 :吴泾镇 龚悦琦 时间:2008-6-5 11:36:51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我镇组织人事科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镇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新形势、新任务,对我镇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镇当前干部的整体素质同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一、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镇党委根据精简和效能的原则,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对干部队伍进行了多次调整。我镇现有公务员63名,平均年龄 48岁,50岁以上34人,占54%,35岁以下 3 人,占 4.8 %。大专以上学历 53人,高中、中专、初中学历10人。事业单位(包括镇直属公司、内设机构)共268人,平均年龄44岁,50岁以上 87 人,占32.5 %,35岁以下 61人,占22.8%。大专以上学历 85人,占 32%,高中、中专、初中学历 183 人,占 68 %。村两委班子共有干部52人,平均年龄 47.4 岁,大专学历6人,占 2 %。居委干部62人,平均年龄45.6 岁,大专以上学历 11 人,占18%。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将我镇的干部队伍情况简要概括为:男多女少、党员多群众少、中年多青年少、低学历多高学历少。
二、我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指导,大多数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干部的工作作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明显地感到,在好的形势后面,也隐藏着不少的问题,村级经济增收步伐不快,地区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城镇环境整治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基层组织还存在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还存在与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艰巨任务不相适应的差距,分析我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1、年龄老化,队伍缺乏活力。年轻段的干部紧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公务员中科级干部平均年龄 47.7 岁,二年内将有12名同志退休;事业单位科级干部43人,平均年龄48岁,50岁以上有 20 人;村主要领导平均年龄 48岁,居委主要领导平均年龄 47岁。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后备干部缺乏,已是放在我们眼前一个不争的事实。
2、总量不足,分布不够合理。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缺编现象比较突出,干部缺口相对较大,现有人员编制复杂,层次不一。目前我镇95名副科级干部中交叉任职21人,干部交叉任职现象比较突出。
3、门类不全,复合型人才较少。法律、规划、财经、文秘等专业的干部偏少,很多同志都是凭经验办事。从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的比例偏低。从干部的知识结构上看,年轻干部个体知识单一,经历单一;而有的干部十几年都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一项工作,有思维钝化、能力弱化的倾向,复合型人才相对比较少。
(二)干部队伍作风有待改善
1、基层班子不够坚强。当前部分基层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些干部仍然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工作方法过于简单。缺少主动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存在“等、拖、推”的官僚作风。有的怕失去选票,怕得罪人,争做“老好人”。在工作中关亲顾友,削弱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加剧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工作中对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影响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 ⑴思想观念陈旧。一些干部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习抓得不够紧,久而久之,造成眼界不够开阔,思路不够活跃,对如何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作用概念模糊。主要表现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对遇到的瓶颈问题束手无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依然偏低,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力不从心;开拓创新能力不足,习惯用老办法、凭老经验来思考解决问题。(2)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不够,调查研究不深。用电话代替走访,会议代替落实,命令代替指导。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不强,日常工作满足于完成上级指标,满足于过去的一些成绩,自我感觉良好。(3)政令畅通不力。一些干部责任感不强,工作拖沓,效率不高。开展工作不够大胆,对组织上安排部署的工作贯彻执行不力。一些管理部门有本位主义倾向,没有很好地树立“一盘棋”的思想,难以同党委政府保持同频共振。
3、后备干部严重匮乏。虽然我镇这几年加大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逐步储备和引进了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的后备人才,但与我镇目前人才使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现有的干部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这种年龄结构,势必会严重影响我镇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同时,后备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也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个别在职班子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后备干部不足使有些班子出现“不调整不行,调整无合适人选”的“两难”境地。一些单位虽然确定了后备干部,但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与培养锻炼,致使基层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存在脱节。
(三)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1、用人机制不够完善。干部“上”的机制较为完备,而“下”的机制还很不健全。判断干部应该“下”的标准不明确、不规范,缺乏一个科学、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因而使一些干部缺乏进取意识。“庸者”不下,也影响了能者的积极性。
2、干部教育培养机制比较滞后。干部资源配置的统筹性和计划性还不够完善,梯队培养的意识不强。干部培训只局限于一般的岗位培训,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层次规模培训措施。干部的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还存在着条块分割,机制单一等问题。
3、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业务突出、业绩显著的干部进行奖励是激励大家勤奋工作,创造政绩的有效途径。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我镇对干部的奖励机制还不健全,力度也不够,一定程度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在干部的待遇上还存在“平衡”、“平均”现象,也导致了干好干坏、做与不做一个样的懒散思维的存在。
三、对我镇干部队伍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基层干部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加强基层党建、实现吴泾兴旺发达的关键。今后镇组织人事科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着眼于“选、管、培、评、育”五个方面,花大力气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积极探索出一套“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的干部教育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德才兼备,后备有序的干部队伍。
1、重视选拔,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要以村、居民区党总支部换届为契机,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宗旨意识强、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基层领导班子中来,要拓宽用人视野,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配强基层干部队伍。二要培养选拔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使各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等结构不断优化。三要加大公开选拔、招聘干部工作,吸引优秀人才到吴泾发光发热。四要拓宽青年后备干部锻炼、实践的渠道,安排后备干部到矛盾较为突出、情况较为复杂的重要工作和重大工程中接受考验,为有培养潜力的后备干部搭建成长平台,使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2、严格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后备、现职、离任于一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运行机制,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优秀、成绩显著的干部要加大奖励的力度,较大幅度地提高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的待遇。
3、强化培训,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要坚持不懈地抓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一要认真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利用地区高校资源,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班,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二要组织干部认真完成区委组织部、人事局安排的干部轮训、在线学习等学习任务。三要修订完善镇《干部、职工学习的有关规定》,鼓励干部参加业余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一是要突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培训,破除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思想和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二是突出业务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突出思想作风建设,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4、严格考评,确保选人用人机制的正常运转。不断完善以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评议、选择任用等为基本内容的干部考评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使干部的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实现各类考核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形成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副科级岗位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完善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把组织推荐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招聘结合起来,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委任)的方式,多渠道选拔干部。
5、优化环境,扎实开展干部关爱计划。一要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做好干部考察疗休养、体检疗休养、体锻健身、高雅艺术欣赏等工作。二要从关心家庭生活、家属身体、子女学业、居住安全入手,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关心服务和日常管理。三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进一步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发挥老干部作用,使老干部更好地为吴泾三个文明建设贡献才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战略任务。干部的培养,意义深远。展望未来,我们吴泾的干部任重道远。我们有信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营造有利于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吴泾的大开发、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第五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态度,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能否移风易俗过文明、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根本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科技、技能、法律和思想道德等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
一、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亭湖区共有农户98182个,农业人口358625个,农村劳动力总资源190208个,适龄劳动力168318个,从业人数170769个,其中务农127731个,务工5182个,从事建筑业16314个,其他21542个。
近年来,根据上级要求,我区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创新和探索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思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农民、突出重点、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余元。首先,积极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等培训项目。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科技、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的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区认真组织实施 “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工程”及 “职业技能鉴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人人技能工程”等,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换能力。鼓励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各类示范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重点培养一批熟练运用实用技术的养殖业行家里手,一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工巧匠,一批农产品营销能手、一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今年,全区共培训农民8183人,促进了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再次,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紧紧围绕我区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大棚蔬菜、沼气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村一品等主要项目,开展了以植保、农技、土肥、种子、会计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活动。全区共培训10.1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000余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7000余人次。
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农民教育培训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快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对农民教育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教育只是一种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重经济建设,重项目投入,忽视教育特别是轻视农民教育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我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但是,乡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是自己的重点工作,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民只要不上访,就没有必要进行农民教育;农民只要有活干,就没有必要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浮在上面打电话、造文件的多,深入基层示范引导服务少;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依然停留在“读读报,开开会”、照本宣科上级文件的老套做法。三是个别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敷衍了事,做过场,教育培训工作仅仅是“报名册争投资”,既耽误学员、又欺骗政府。
参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部门多,又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致使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多个部门(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劳动、妇联、共青团、科协、扶贫办)搞培训,加之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也进行培训活动,造成:一是培训内容难以统一,农民在生产中无所适从。二是重复培训多,主要表现为培训地点和内容的重复,往往一个地方培训多次,而有的地方一次培训也没有;一种内容培训多次,出现了“学了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处学”的怪现象,使本来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培训缺乏连续性。有些部门的培训是一阵风,使农民无法受到连续性的培训。四是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往往是为了推销某种产品而进行培训,甚至推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严重的挫伤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扰乱了培训市场。
农民群体差异大、需求多,培训难度大。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已就业农民虽有培训愿望,但同时他们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轻视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希望于政府,市场观念、市场意识非常淡泊。虽然小部分人对于能使个人有较好收益的技术往往热情很高,但是谈到费用时,就不愿参加培训学习,更没有形成交费参加科技培训的观念。同时部分农民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希望通过2至3天的技能培训就能掌握一门技术,甚至在专家教授实地培训时,只要求讲“如何增加产量、如何减少投入”或直接传授“秘诀”,对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和管理知识缺乏兴趣。三是由于年龄的大小不一和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农民对科技的认知、需求、接受和实践操作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培训的成效大打折扣,培训难度加大。
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手段落后。目前的培训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是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远程教育设施不足,信息滞后,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就更谈不上数字化信息的多媒体教学培训。
外出打工农民技能培训上还存在问题。一是农民工培训意识不强,外出打工仅靠自身已有的劳动素质,没想到要通过培训来改善就业环境,增加收入。二是很多已经实现灵活就业的农民工看重眼前既得利益,而忽略经过培训后可能实现稳定就业所带来的长期利益,所以培训愿望不强。
三、切实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提高认识,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技能培训,还包括同时农民素质。除为“三农”服务外,还要为小城镇建设服务,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进而实现由终结性教育向可持续性教育转变,由职业定位性教育向可转换性教育转变,由就业性教育向创业性教育转变,由引进式教育向本土化教育转变。
同时,要树立农民技术培训的效果不仅仅是增收的观念,还包括待人接物、文明礼仪、和谐家园、子女教育等方面素质的提升。
统筹整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培训优势。由政府统筹安排各种涉农培训,以区委党校、职教中心为主体,包括农业、科技、劳动、畜牧、科协等部门的科技资源。把各个部门的涉农培训资源、资金整合起来,形成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合理规划,统一协调,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同时,要进一步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吸收各种农业公司、涉农研究所、农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务输出派遣公司、龙头企业等一些实力雄厚、信誉较好的团体进入服务网络,建立起社会化科技服务站点,充分发挥社会科技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整合农村人才资源,将农村各类能人组织起来,包括村委会成员、种养加营销大户,经过培训加入到培训服务队伍。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农村等各方面的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强大合力。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教师,又是实践指导的农艺师、农经师、畜牧师、工程师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这些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在强化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能力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基础上,还要抓好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参于生产实践。
坚持分类培训原则。一是按照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村民代表的梯次顺序,逐级进行培训,一级不漏,环环相扣。二是把参加的农民按年龄、学历分成不同的培训班,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教师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三是按照不同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和资源现状,围绕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特别是要把把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与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加强远程教育培训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农业远程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培训的层面上,与现在的以计算机为支撑的数字化信息多媒体教育培训的形式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目前,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已为全区187个村配备了电脑,接通了互联网,搭起了框架,初步具备网络宣传培训的雏形。所以,要在充分发挥现有远程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抓好两点。一是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为依托,积极建设区乡镇村三级远程教育设施,把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数字化多媒体培训形式应用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另外,还可以根据目前农民拥有手机数量逐年提高的情况,把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远程培训模式—移动学习引入农民科技教育工作来,使农民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利用手机的短信平台进行交互式的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加强村级网络培训人才建设,为每个村培训至少一名懂电脑、会操作、肯吃苦、能培训的人才,坚持村级培训阵地,为农民提供最及时、最直接、最亲切的教育培训。
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全面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这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前提,更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基础。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这已经为农民教育培训指出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目标。把实现“乡风文明”作为农民教育的落脚点,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全面渗透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二是全面开展农民的技能教育培训。新型农民的内容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是新时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含和特征,也是今后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
三是充分提高认识,树立全社会参与农民教育培训的意识。农民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工作。农民教育培训实质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坚决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能有活干、不上访闹事就够了,对组织农民参加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消极认识。
四是在乡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乡镇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为农民做好服务上,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已经成为乡镇的首要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而目前农民、农村最缺的就是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因此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务之急。在乡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乡镇现有的科技人才和一些空余场所。培训活动也能切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习惯,使培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努力丰富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探索实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培训模式,按照“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富裕一家”的要求,突出抓好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创业本领等三个方面的培训,大力开展“送岗到农家”活动,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积极引进“国培教育”培训方式,逐步探索“国培教育”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应用,不断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