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19-05-12 19: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篇: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是现今社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而农民工问题又是我们国家“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民工拥有起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保护其合法权益,让他们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系列问题,构建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为从基础上保证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对策建议

1绪论

社会保障可以对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给予生活所必需的给付,或者在老龄、失业、伤病、残废等情况发生之时实施必要的所得给付,就会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所得分配不均进行再分配,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它构成我国现阶段一个重大的公共政策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当前诸多涉及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1]寻求其原因,探索出相应的对策,是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保证农民工基本生活权益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目的,在于建立全社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及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解除农民工因患病、失业、年老等不可抗力而带来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

目前我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

(1)社会保险方面

国务院于 2006 年 1 月 31 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若干意见》还强调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

(2)社会救济方面

2003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援助”的原则,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给予救助管理,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提供食宿、医疗、通讯、返乡等方面的救助服务。2003 年 7 月 21 日,民政部发布第 24 号部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其中第二条规定,“《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该《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因为失业或者遭遇突发重大变故生活没有着落的农民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社会福利方面

对于农民工来说,国家给予的社会福利主要体现在就业服务管理、免费技术培训、提高工资和解决工资清欠问题、住房和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方面。就业服务管理方面,2003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并提出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对农民工办证工本费以外的收费等不合理限制。”提高工资和解决工资清欠问题方面,2003年11月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提出“自2004 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农民工住房福利方面,建设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5年4月5日联合出台的《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单位和

职工可缴存住房公积金。”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政策范围。

3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会保障、失业保险严重缺失

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为例,农民工只是在职业上属于工人,身份依旧是农民,不具备享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合法身份。失业保险方面更是缺失严重,农民工属于失业的高发人群,从事的职业危险度高,收入偏低,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常发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但明显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这些数字表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任重道远。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的情况相对较好。值得关注的是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仅为15.6%,离《工伤保险条例》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其他行业。

(2)医疗保障水平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工人逐步建立了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却没有平等的享受这个待遇。对农民工来讲,最大的威胁就是疾病问题。虽然农民工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是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在疾病发生时不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被拖延。而农民工自身的职业特点、工作环境又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农民工出现工伤医疗事故或患病,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伤医疗保险,他们的生活通常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家破人亡。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缺失,导致他们有病不能就医,或者小病酿成大灾,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3)不能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无论身处的城市还是户口所在的农村,都很难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就谈不上享受到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同时,相对于农民工自身的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也令人担忧。受经济收入的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环境普遍比较糟糕,多数居住在狭小、低廉的出租屋内,而这里环境通1[2]1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常脏、乱,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较多。受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子女不能获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4)各项保费征缴不能适应就业变化

农民工的工作的流动性和回乡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保的愿望。输入地与输出地保费不能有效的衔接,是制约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运行的一大障碍。我国如果能逐步实行保费联网缴费,异地可以凭卡和身份证进行续保,相信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现阶段农民工参保的现状。[3]农民工其本身的特点是流动频繁,而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却存在着一个规定,即要想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那么最低的缴费年限为15年,这就与农民工自身的特性产生了冲突。

4、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4.1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在改革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下出现的新问题。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务院发布施行了《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首次将外来劳动力纳入养老保险统筹。现在一个很紧迫的任务是把农民工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进行研究和思考,展开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4]因此,为了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以此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保证各主体之间公平、公开享受国家政策。建立农民工参保维权工作机制,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情况列入劳动监察执法内容,对不依法为雇工缴纳保险的企业主给予严肃处理,对农民工的投诉给予及时查处。

4.2系统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的临时性、流动性、数量的不稳定性都决定了建立一个针对农民工的稳定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很多困难。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稳扎稳打、逐项推进,争取尽早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偏低,面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医疗方面的保障几乎是空白。应该通过合理可行的制度设计,提高农民工负担医疗费用开支的能力。第二,借鉴商业保险运作模式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事故的发生,符合某种概率分布,可以利用商业保险

[5]的经营思路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

第三,探索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普通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为主、社会统筹为辅的储蓄积累制,即所谓的“统账结合”。

4.3改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

对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应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多考虑农民工这一人群的需要。应该说家的归属感对流离在外的人更重要,对异乡的定居者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的。输入地政府还要承担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方面同等对待。而做为输出地政府也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输入地政府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6]与此同时,输出地要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免费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向输入地提供他们的婚育信息,加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4.4改革现行就业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政府应简化对用工单位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进一步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复杂的行业限制,简化农民进城打工的有关手续。大对农民工实行有效创业培训,将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要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从而节约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成本。政府应该强化服务意识,要简化程序,对农民工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站式服务”。放宽创业市场准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不能设置限制条件。

5结论

近几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可以看到农民工问题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由肤浅走向深入,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把农民工社会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健全其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国莉.试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11,(2):15—16.[2] 严行方.农民工阶层[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 年.[3] 伍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7):25—26.[4] 汪发贵.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31—32.[5] 郑静.浅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现代商业,2011,(15):21—23.[6] 王文素.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1,(12):22—24.

第二篇: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主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关爱社会三大弱势群体:一是城市农民工;二是城市失业人口;三是农村基层人口。而在这三者中,[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农民工的地位最为尴尬和特殊。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城市而言,他们是农村来的,是农民;而对于农村而言,他们已经脱离了农村,不再单纯地属于农民了。就是这种尴尬的角色,农民工问题正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一、农民工教育状况的不和谐

(一)农民工自身教育状况低下

这些年来,中央对农民的减负增收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但是无论以前的各项摊派费用,还是农业税,都不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

据新华网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我国目前城镇的1.3亿农民工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18-22岁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初等或中等教育。他们在进城后都出现过后悔辍学的心理,面对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向上发展的压力,也萌生过继续读书求学的愿望,但是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现状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并不乐观,甚至令人忧虑,有的地方存在重虚不重实的做法,只是发发文件、走走过场,既无计划、又无实效。

总而言之,如果农民工强烈的教育诉求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得不到回应和满足,影响了他们通向更好的职业、更高一级教育、更文明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教育的不公和漠视!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3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据中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不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独自品尝着一份孤独、自卑和尴尬,以及城里孩子对他们的陌生和不理解,甚至还有歧视和欺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二是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对此,有专家学者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举步维艰

农民工的子女进城后,有的上了公办学校,更多的却只能在城市私立学校乃至民工自己办的学校上学。这些学校和公办学校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之差,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简陋的校舍,不合格的教师,不健全的教学制度,有的连学校都被判定是“非法”的,只能偷偷摸摸地教,偷偷摸摸地学。

此外,和一般的公办小学不一样,民办农民工子弟小学还有三大难处:

一是招生难。农民工子弟学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生源的流动性,这就使得招生成了学校的头等

难事。每学期开学前几天,全体教职工都要分头行动,到民工暂住地挨家挨户打听,碰上不想让孩子读书的家长,还要做说服工作。每天跑个七八百户、走上百里路很平常。

二是收费难。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微薄的收入有时连子女的学费都付不起。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都跟学校商量暂时不交费,以后再补交。就这样,每年农民工子弟学校都会有近万

元的学费收不回来。

三是师资匮乏。由于学校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工子弟学校给教师的工资很低,能够保证一个月400元钱就不错了。这样的薪金标准下,一般的教师根本不可“光临”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导致农民工教育状况不和谐的根源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和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壁垒森严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切公共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是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而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大多被锦上添花地投给了城市,基础本来就差的农村学校可谓雪上加霜。2002年,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折射的是城市管理和社会问题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难以操作。

此外,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等。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有的地方甚至百般阻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兴办,或武断地加以取消。作为一种“教育自救”,民工子弟学校肯定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义务教育学校正规。当公立学校以高额择校费把生源往他们那里赶的时候,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在经济上就有了生存空间;当他们处于不合法的压迫感下,他们不可能没有短视行为。正是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物质环境下,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只能令人忧心如焚。

三、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农民工文化教育

(一)改革制度,保障农民工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门槛,让在城市务工三年以上、有固定就业收入的农民工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二)强化服务,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农民工输出地的政府要加强对外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外出农民的引导和管理,加大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的联系。为了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走上有序、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和培训学习模式。一是根据农民工的需求,统筹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格局;二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为此,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即基础性和实用性。所谓基础性,就是提供基本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实用性,就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工作特点选择教育培训的内容;三是在教育培训学习的形式上,可采取开放、业余、远程教育学习的方式进行,既发挥传统教育媒体的作用,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优势,以方便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为原则,农民工通过比较灵活的安排既可完成单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达标,又能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学历补偿;四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采取低成本、低收费、多方分担原则,由政府、学校、企业和农民工共同承担。同时,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买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格局。在方法上,可以由政府按培训项目的不同给农民工核发培训券(即代金券),由有关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根据业已确定的培训内容组织培训,培训机构除向农民工收取培训券不再另外收取现金,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检查验收机构对参训农民工验收合格后,培训机构统一到政府指定机构结算,形成培训、验收分离的格局。另外在农村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未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学习和掌握农业知识、技术和致富信息,以适应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他们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关键是要考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巨大差异,更加公平地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2.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一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二是将农民工子女纳入教育招生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关爱行动;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费”;四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五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如宋丽润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制度《中国教育报》2005年—1—27{3}

2.陆福兴农民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里的权利中国农村研究网2005-2-2

3.Zhang,Junsen(1990),SocieconomicDeterminantsofFertilityinChina:AMicroeconometricAnalysisJournalofPopulationEconomics,1990,3:105-123.4.程春庭重视“返乡创业”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

5.张兴杰王骝论民工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12期

6.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

作者:翟粉荣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3期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要使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搞好成人教育是一个较好的途径。而目前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制度上和法律上给予支持与保证;从形式上创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效果评估机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村成人教育 就业机制 远程教育

[作者简介]翟粉荣(1966-),女,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社科系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55-0

2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一个重要命题: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村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相对来讲,农民的文化水平、科学素质比较低。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实现这一理想,是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并为之付出的,其工作重点又在农村。现实中的农村文化较为落后,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物质追求、精神动力、生活习惯、劳作方式等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农民的文化水平、科学素质不提高,何来和谐社会?因此,成人教育应该成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者。

近年来,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加速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农村急需人才、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懂技术、善操作的农民工,但目前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总体上教育对象量大面广,年龄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形势严峻,教育任务艰巨。二是客观上教育对象住所分散,加之众多农民进城务工,来去不定,居无定所,集中定期施教存在困难。三是主观上教育对象心理守旧,求学态度被动,缺乏好学和进取精神。四是教育内容落后,难以激发农村成人学习的热情。五是教学形式单调,很难达到农村成人教育的预期目标。六是教育重心偏离农村,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束缚着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广大农村居住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6%,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用科技来创造未来。然而,在农村工作的知识分子不足其总数的20%。高等院校、中专学校、职大、夜大等都集中于城市,农村成人教育显得势单力薄,教学设施陈旧破落。如此现状,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作用的发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差距甚大。

二、造成农村成人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巨大差距的原因

1.对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一定的价值观决定着一定的教育态度,进而影响一个人的教育成就。目前农民对教育的作用认识还存在不足,即没有意识到或者感受到教育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改变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农民是一个比较重实惠的社会阶层,在他们的视野里,一些家庭富裕起来的农民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凭借自身吃苦耐劳的品格,再加上头脑灵活,能够抓住机遇,富裕起来。因此,部分农民对接受教育、再教育不甚积极。当然不排除其中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农民阶层来说,他们所处的农村环境决定了他们大部分人终生被束缚在土地上,劳苦工作,付出大于收获。因此,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只要掌握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直接挂钩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是最重要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在农民的潜意识里,受“读书才有出路”的固有观念的影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益驱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后代的教育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有文化,并不惜代价地供自己的孩子学习;而且他们很尊重有知识的人,认为读书“有出息”,因此,他们把自己学习的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

2.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也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可以说,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呈现出来的特征是:人多地少,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分散小地块经营,市场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类型少;高科技手段基本不能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发挥作用;后续加工粗放简单,加工手段和方式的技术含量偏低……所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也必然导致农民对教育需求的疲软。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教育价值取向滞留在扫盲即可的层次。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发生重大变革,在短时期内就难以促进农村教育需求的提升。

3.规模巨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制约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英国学者A.J.克洛普雷指出:“在贫困的地区和国家,与参加学习相关联的„代价‟,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时间损失、家庭的分离等。如果这些得不到较高的补偿,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就很难激发参加成人教育的积极性。”按2000年我国划分的年人均收入低于625元的贫困人口标准,我国目前尚有三千多万贫困人口。除贫困人口外,在已经脱贫的人口中,我国还有近2亿农村人口的年人均收入大致为850~950元,比贫困人口的收入高不了多少,是农村中的“贫穷人口”,这样我国的穷困人口总数已达2.3亿人。另外,尽管教育费用在逐年增加,但大规模的农村贫困人口与不断飙升的农村教育费用的矛盾,引发了农村一些地方的教育危机。“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回潮,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壮年农民对学习和培训失去了热情。

三、新时期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对策

1.政府部门应从制度上和法律上给农村成人教育以支持与保证。从组织上,设置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可见,我国政府是构建成人教育体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应该设有专门负责成人教育的机构。同时,从制度上改革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实行绿色证书工程,推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准入控制制度,逐步做到就业要文凭,务工凭证书。二是对乡镇企业、农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开办农民工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开课,整体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使之较好地融入城市人群,并带动农村的和谐发展。培训内容要坚持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明礼仪养成培训并举。但目前成人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存在着一种倾向:只注重技术技能培训,而忽视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明礼仪养成培训。农民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农民在家务农时为了自身利益而侵害周围邻居的利益,外出务工时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还有一些农民在公共场合语言不文明、行为粗鲁等,甚至有的言行触犯了法律。这就要求我们对农民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和文明礼仪养成培训。三是逐步实行农村专业技术“三级证书”(即初等、中等和高级证书)制度,保证获得专业技术教育证书者优先就业上岗或承包土地、果园和山林等。四是从长远看,还应制定《农村成人教育法》,以便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规约和指导农村成人教育的开展。

2.从形式上创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农村成人教育除了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外,还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我国1999年启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推进了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部从2003年已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远程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并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发展远程教育”和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当然,发展远程教育需要政府为此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为农村远程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3.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需要挖掘现有职业学校、农民夜校的潜力。同时,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完全可以调动或引导城市各方面的师资力量,开发适合农村农民的教材,调动城市先进的教学设备,走进农村,真正进行对口支援。甚至在城市,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校舍、教学设施,给进城的农民工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课堂,对农民工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

4.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应制定具体的效果评估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效果评估系统,在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给予参加培训取得明显效果的农民以鼓励,而对不积极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督促,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并改进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新型的农村成人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热情而积极的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1.[2]蔡玉新,万旭东.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向[J].中国农业教育,2001(5).[3]曾青云,崔铭香.论成人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

(1).[4]王玉华,吴昊.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和谐构建[J].教育探索,2006(12).[5]张珠龙.论新农村建设中远程教育的功能诉求[J].教育探索,2006(11).

第四篇: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思考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1],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现实中他们的劳动权利保障缺失并屡遭侵害,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一、农民工和农民工劳动权利的界定

“农民工”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在城镇打工的农民。一般认为,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介于农民和工人(或城市户口居民)之间。从身份上说,农民工来自农村,是农村户口,仍然是农民; 从职业上说,农民工在城镇的用人单位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可以说,农民工是一个身份与职业不一致的群体。严格来说,“农民工”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对于靠付出劳动换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来说,没有什么“农民工”、“城市工”等等的区别,劳动者都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权利。学者们也一致认为,我国《劳动法》并未将农民工排除在该法的适用范围外,而且,2006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工会十四大的报告中,也已明确进城务工人员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根据我国农民工的现况,我们完全应当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是城市的一分子。农民工劳动权利,是指农民工作为国家公民和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社会劳动,获得作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的权利。农民工的劳动权利,首先来自宪法的规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而它是一种应然的权利。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见,如果将“农民工”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劳动者的特殊群体,是对农民工在宪法实施中的歧视。依据我国《宪法》、《劳动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民工的劳动权利主要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组织工会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等。

二、我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现状分析

应当说,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劳动法为主体、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为配套的、保护公民劳动权利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以及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并实施了多项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措施,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位,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和平等对待在农民工身上尚未得到完全体现,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权利受限制

就业权是劳动者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赖以生存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的权利[3].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制度和现实原因,城市对农民工实行歧视性就业。例如,某省曾经规定农民工就业“六不准”,一些城市对农民工实行总量控制和职业、工种限制等,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限本地城镇户口”。由于农民工在城市打工遭遇就业歧视,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使农民工被排斥到所谓的“次属劳动力市场”上,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脏、累、险、苦、重”工作,成为城市社会的底层。

2、劳动报酬权受侵害

劳动者付出一定的劳动后,理所当然地应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是劳动者神圣的权利之一。然而,用人单位却屡屡侵害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一是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很低,并且往往由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决定,有的甚至低于国家最底工资标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主要集中在500-800元之间; 二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却拿着比城市人低的报酬; 三是劳动报酬得不到保证,一些行业随意拖欠、克扣甚至拒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严重,一些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给农民工支付加班工资或少给加班费[4].3、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

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我国劳动立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时间,并对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作出了相应限制。现实中,用人单位却利用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的特点,延长劳动时间,占用农民工的休假休息时间,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据统计,中国多数企业对农民工没有完全执行国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的制度。《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也显示,农 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劳动时间长,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

4、劳动安全保护权利被漠视

劳动安全保护权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获得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的权利。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惜以牺牲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侵害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保护权利,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是不给农民工配备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是不按国家标准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在有毒有害岗位上大量使用农民工,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以及工伤事故频频发生。有调查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农民工占伤亡总数的80%以上,因生产安全事故残废的90%以上是农民工。

5、职业技能培训权利难兑现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北京调查总队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行业,对1100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37.%的被访者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的培训,63.%的农民工没有取得任何专业技术证书。2006年10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表明,未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工高达76.%.6、社会保险权利缺失严重,劳动福利待遇少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法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多数城市的社会保障基本上都把农民工排斥在外,虽然近年来有些城市开始出台政策措施保证农民工的某些社会保险,但多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且不配套,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劳动福利权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北京农调总队2006年的调查显示,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重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73.%、62.%、78.%、61.%.国家统计局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也显示,七成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只有11.9%、12.1%、8.1%和23.9%.另外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近80%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还有80%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

7、劳动合同签约率低,致使维权难

实践中,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的规定要求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要么不签合同,要么采取口头约定或者签订“生死合同”等形式来规避法律责任,减轻自己的义务。《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指出,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0%.2005年陕西 省农村调查队对350名农民工调查,未签定劳动合同的达208人,占59.%.在建筑、矿山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到10%.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农民工缺乏集体谈判能力,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加上法律法规不健全,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等,农民工一旦劳动权利遭受侵害,有的放弃维权,有的拿不出维权依据,还有不少农民工则为了保全工作机会而忍气吞声,从而导致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更加得不到保障。

三、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和谐社会与权利保障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才可能有社会和谐可言; 另一方面,只有和谐社会才有能力使所有人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5].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之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真正和谐。

2、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和目的之一实现社会是公平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6].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该保证每一个人、各个社会群体的生存权利,要保证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并让每个社会群体都获得幸福。对权利的平等配置和平等保护既是现代和谐社会对权利保障的核心要求,也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它主要包括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配置实行无差别的平等以及对所有人的权利给予同等的尊重和平等的救济[7].因此,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和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尤其是社会劳动者(包括农民工)的权利,这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受到侵害是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冲突的。只有让农民工充分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和谐社会还必然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广大农民工虽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在城市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并没有平等的享受应有的权益。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缺失并屡受侵犯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一些地方和企业劳资矛盾尖锐,因为拖欠工资和工伤事故等引起的社会问题突出,造成劳动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没有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就会 构成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威胁,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四、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保障

一般认为,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缺失并屡遭侵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衍生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不完善、歧视性就业制度、劳动执法不力,加上农民工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等原因。

针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的现状及其原因,要切实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需要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综合运作,但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法律是最有效、最根本的制度手段。[8]在法治社会,对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障最终要上升为法律问题[ 9 ].1、加强和完善立法,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体系

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首要的问题是加强立法,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这是实现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根本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离开了法律保护,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立法理念选择上,应倾向选择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为基本立法理念,同时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等; 在立法模式上,学术界有制定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和将农民工纳入劳动者的范畴一并加以保护等两种意见,笔者主张制订专门法来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免受侵犯,解决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主体立法定位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民工的特殊性和“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10] ; 在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方面,首先是宪法要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改革或废除二元的户籍制度,其次要修改、完善《劳动法》,赋予农民工作为一般城镇劳动者应享有的各种基本劳动权利,修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条款等,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再者,要修改《工会法》,要建立健全与《劳动法》配套的劳动保障法规和规章,尽快出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资法》等,还要进一步清理相互矛盾的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删除现行法规政策中存在的限制农民工的歧视性条款。

2、规范并强化劳动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

实践证明,劳动行政执法环节是农民工劳动权利能否得到保护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劳动行政执法要求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基本原则,以使劳动执法规范,防止权力滥用。但现实中能否贯彻上述原则,既取决于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取决于制 度设计是否完备。要切实保障好农民工劳动权利,除了要求劳动保障监察人员重视自身素质提高,重视法律素养培养,依法行政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大维护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执法力度,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责任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权,要改变执法方式,由临时性的或突击性的或运动式的检查向常规性的、规范性的执法方式转变,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处罚标准和监察执法检查程序,还要依法严肃惩处劳动行政监察人员的不作为行为。

3、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保证农民工能够进入司法救济环节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救济,是法治社会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在其劳动权利受侵犯时若再没有最后的救济手段,易导致这类人群盲目过激行为产生,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农民工劳动权利法律保护必须包括保护农民工进入司法救济的环节。目前在我国,保证农民工进入司法救济最主要的手段是开展法律援助。《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法律援助资金,为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针对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和农民工打不起官司的现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如司法行政、劳动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建设等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包括劳动权利)的案件进行法律援助,减少农民工维权成本,保证农民工能够得到及时的司法救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关怀。劳动法(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蒋慧,张忠民。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实现与政府责任[J].河北法学,2006,(2)。

[5]郑成良。和谐社会与权利保障[N].文汇报,2005-05-23

[6]王金水。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王旭宽。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8]房文翠。和谐社会与劳动者权利保障——以农民工权利保护为视角[J].学术研究,2006,(4)。

[9]兰建勇,李辉敏,杨福忠,窦竹君。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5,(6)。

[10]邓秀华。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问题探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2006-2007立项课题[编号:0604002C]“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部分成果。

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长沙民政学院·唐政秋

第五篇: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终极版

浅谈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大量的农民工也开始涌进城市,为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该怎么办,怎么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适应;农民工

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民工无疑也是构建的重要力量。而在城市中的诸多方面和农村是不同的,所以农民工出现社会适应问题,而解决了这些问题,肯定也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一、农民工社会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适应的问题,朱力在其《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一文中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比如列举了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对移民适应的界定,《社会科学大词典》对“适应行为”的解释以及《社会学百科辞典》对适应的理解,并最终采用了《社会学词典》中的适应的定义,在这里我们也借用这个定义,适应:“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但是,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当社会环境成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障碍时,人们便采取相应的手段、措施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相辅相成,又互为消长”。

农民工从乡村进入城市,面对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需要他们能在城市以市民 1的身份住下来,完成一系列的转变,以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水平较低,不仅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其存在的非适应行为,已成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障碍。综合分析其现状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

(一)农民工在工资工时方面享有很多不公正的待遇

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分布很广泛,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都由农民工的分布其中又以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行业相对较多。在不同地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也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比重最大,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筑业的比重最大。再一面是工作时间,农民工进城找工作是为了挣钱,是弱势群体。找工作相对较难,为了保住工作,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明知雇主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也选择默默忍受,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工作收入方面,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多赚钱改善生活,因此可以说其对工作收入的满意度是农民工能否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的关键。我国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但尽管如此大多数农民工对其还是非常满意的。从工作强度方面,农民工大多数都是靠出卖体力来赚钱的。他们从事的行业劳动强度都比较大,但由于现在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在农村大多是未干过农活的新生代农民工,所以还是有很多适应不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综上可以看见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方面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农民工工作变动频繁,失业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农民工在劳动关系、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待遇不公平;农民工就业培训率低等等。

(二)在生活方面,农民工的生活、居住、医疗等方面还是很差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都是比较差的,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住在工棚和租的民工房里,那里非常简陋,冬冷夏热,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差,安全性低下。在消费生活方面农民工月平均支出绝大部分属于食物支出,占月平均支出的四成左右;此外住房、子女教育支出也占了较大的比例,约为四成;而娱乐应酬,医疗,嗜好类支出的比例较少,约占二成左右。这组数据反映了农民工的生活水准较低,维持在基本生存的水平,这与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直接相关。在医疗方面,由于农民工从事的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病后为了省钱就是能拖就拖,在不就是随便买点药。这就导致病情恶化。

(三)从心理方面,农民工和城市还是存在一定隔膜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心理适应问题。农民工在观念、心态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区别或者说差距是内在的,不容易趋同和缩小的。而只有农民工完成了心理上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进城农民工感觉受到城市劳动力市场、政治、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排斥,没有被城市社会接纳,感受比较消极。尽管城市居民承认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但他们认为,农民工也是城市发展的负担,目前存在的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以及城市环境的脏乱差等,都与进城农民工有关。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导致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与市民相比较普遍较低。通过对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城市归属感、社会接纳与主观幸福感的考察,可以发现,农民工在心理层次上的适应比较低。

(四)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显示了其主动适应城市,在城市获得发展的积极性。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农民工人际交往显现出跟城里人不一样的特点,表现为内倾性与封闭性并存、表层性与功利性并存、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反映了农民工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网络隔离,城市人对与农民工交往的不屑与歧视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交往和建立感情的热情和信心。社会关系网络覆盖面窄,本来农民工在城市里就是外来者,所以在城市里的关系网也比较窄。

二、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农民工自身的因素。

(一)从外部因素看由于农民工进城的条件比较苛刻

农民工进城得需要一堆证件,这就需要农民工在进城之前就要先花费一些钱站住脚。而且还存在户籍不同的因素,农民工是农业户口,但进城后需要城市户口。由于不具有城市户口,农民难以进入城市制度体系之内,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而且城乡还存在文化差异,文化不合也是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重要方面。

(二)从农民工自身因素方面,自身素质较低

农民工文化素质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比较低的,在城市里农民工找不到交流

对象,农村文化情结让农民工始终难以完全认同城市生活规则。为了在城市不再迷失方向,农民工又自设了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寻找同质文化,寻找都市里的老乡。他们在找到心灵慰藉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疏远了与城市居民的距离。权益意识和维权能力方面。许多农民工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遭遇不法侵害往往忍气吞声,有的甚至没有知觉,还有的则采取过激行动以求问题的解决,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的淡薄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里立足、生存、发展的困难。行为修养方面。农民工的行为修养处于相对欠缺状态,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形象的表现。其行为举止常常与城市文明生活格格不入,容易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感。加之农民工乡土观念浓厚,注重亲情、家庭和宗族关系,做事往往以血缘和亲戚关系考虑。一部分农民工甚至自发地抱团,组成一些“帮会”,这就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了一系列恶性犯罪事件,其犯罪者主要是外来农民。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

由于解决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国家对此也提出一些重要的政策。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所以只靠国家是不行的,还需要农民工以及城市的共同努力。

(一)在国家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完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部分

政府应制定颁布《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其他与农民工利益相关的法律。尽量缩短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增加工资。完善户籍制度,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里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要坚持城乡一体,建立健全有助于农民工在城镇立业安家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在城镇能够“立得稳”。近年来,过去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农民工实行的种种限制性规定陆续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也在逐步减少,但在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子女入学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对此,应通过试点示范的办法,在探索城乡平等就业制度上取得突破,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同时,也要放宽限制,降低门槛,让想在城镇安家立业的农民工能够以比较合理的成本,在城镇安下家,并成功融入城镇社会。

(二)从农民工方面,农民工应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与职业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挤出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也可参加各地为农民

工举办的文化学校和培训班学习;有条件的农民工还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历。一方面注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职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操作是紧密结合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勤学苦练,才能熟练地掌握。老师傅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虚心向师傅们学习,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可以进步得更快。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系统学习适合自己的各级、各类职业知识和技术,特别是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打下职业能力的基础。还要学会与时俱进,跟上城市现代人的生活,例如学会上网啊,这样可以让农民工学到更多知识,还有利于和城市居民的交流。农民工还要加强人际交往与城市居民相处融洽。首先,自己要先摆正心态,树立自信心,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从农村走进城镇,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凭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力气,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其次,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大胆、坦诚地对待同事、领导、房东和周围的其他人,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当他人遇到困难时要热情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要学习一些礼节,改掉不良习惯,通情达理,力求上进。

(三)在城市居民方面,应改变对农民工的态度

应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要尊重农民工的文化与心理需求,营造一个被关怀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并不仅仅是个过客。在城市政府方面,应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城市政府应该首先转变过去那种以公安局为主的防范式管理方式,树立服务“移民”意识。将进城农民工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按照常住地原则将他们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范围,保障移居城市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在子女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救助、妇幼保健、法律服务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是中国经济社会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存在。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适应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更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解决城乡差距也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调查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

[2]王康 《社会学词典》[M]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 杨云善 时明德 / 著 《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2005年版

[4]郑杭生 洪大用《重视和 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N]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1994

[5]陆益龙《 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2004

[6]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7]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N]《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8]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第1版

下载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

    文章标题: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

    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有的人据此便认为,当前一些社会不稳定......

    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现状和对策研究5篇范文

    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现状和对策研究 刘萍 李锦成 【摘要】:本文对农民工维权、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居住的问题的剖析和分析,提出了通过立法、培训和教育等发面,来解决农......

    构建和谐社会与增强社会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构建和谐社会与增强社会活力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与增强社会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和谐......

    农民工维权对策与措施建议[定稿]

    关于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04年5月至6月,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会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社会科学院及**,**,**市政协,对我省进城务工农民合法......

    调查与决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

    调查与决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总第339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7期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教育的九大基本和谐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教育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的这种地位则更加突出。作者拟在本文中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