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9:0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近日,市委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赴梁锥希森新村、希森三和集团和希森中联集团,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希森模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希森模式”的叫响来自于梁锥村的成功改造、希森三和集团循环生态农业的成功运行和希森中联集团高科技马铃薯产业的成功开发。梁锥希森新村建造了整齐划

一、宽敞明亮的联排小楼,还兴建了敬老院、公园、图书馆、村民娱乐休闲场所等,为村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居住条件。为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他们还先后建起了希森三和集团、希森中联集团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技术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一)集约土地资源配置,综合开发实现工农和谐发展。通过旧村改造、集约住房用地、进行土地置换,他们不仅建起了集居住、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物业完善、生活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而且利用改造旧村置换出的土地,兴建了集鲁西黄牛良种繁育、肉牛育肥屠宰、生物制品、再生资源利用、蚯蚓养殖加工、有机肥料加工等为一体的希森三和集团,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梁锥希森新村村民以土地入股,年底分红,村民进入三和集团上班,成为产业工人,年人均收入达11000元。2006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牛肉产品获得“绿色产品”称号,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发挥物产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生态农业。他们利用我市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物产丰富,畜牧养殖业发达及鲁西黄牛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循环生态农业,实现了富民强市。希森集团在梁锥新村建起了集肉牛养殖、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希森三和集团,公司组织农民利用玉米秸秆饲养鲁西黄牛,达到一定的标准后(400公斤)收购进行育肥,屠宰分割,牛肉经过加工推向超市、宾馆和居民餐桌。牛粪和屠宰加工废弃物则用来制沼气,沼气用来发电,供应农户做饭、照明、取暖,沼气渣则用来养蘑菇,蘑菇的培养基用来养蚯蚓,蚯蚓用来做保健品和中药,蚯蚓粪则用来做饲料和活性复合肥,饲料用来喂养鸡、鸭、猪、鱼,肥料返回到田间,又培育出环保蔬菜和农作物,再拿农作物秸秆来饲养鲁西黄牛。培育了一条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整条产业链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实现农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生态环保、多环节增值。公司还利用高新技术从牛血中提取牛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从牛内脏中提取出了胸腺肽、肝素钠、胰酶等产品,拉长了公司的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饲养加工1头牛,可产生了3头牛的效益,由过去1头牛获利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元。按公司设计年生产加工15万头的能力计算,每年可创造效益9亿元。当地农民流传着一句话:家里养上几头牛,发家治富不用愁。

(三)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科学运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强势支撑。他们以富民强农,打造天下第一薯为己任,投资建设了集马铃薯育种与种薯繁育为一体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马铃薯是世界上除小麦、玉米、水稻之外的第四大农作物,既可当食物,又可当蔬菜,还是将来重要的能源替代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国传统的马铃薯产量低、质量差,农民收入少,这主要是由于种薯质量差和种植技术落后造成的。2005年11月起,梁希森在看到温家宝总理关于“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的批示后,倾力建设了集马铃薯育种与种薯繁育、新品种研发、销售与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中联集团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优质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马铃薯种质资源库、高标准组培车间、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480个无土栽培温(网)棚。在内蒙古4个县建立了60万亩优质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科学院合作,组建了孙慧生教授为组长的16人马铃薯专家队伍,运用高新科技开发马铃薯脱毒育种技术,实现了马铃薯种薯生产的高技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闯出了一条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的路子。据企业介绍,预计到2008年,将形成年繁育脱毒苗7000余万株、微型薯2.5亿粒的能力,满足全国70%的马铃薯种薯需求,每年直接为农民增收860亿。

“希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和谐发展、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希森模式”的实地调查以及与集团工作人员的座谈,我们发现,“希森模式”虽然改造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了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了一个富民强农的朝阳产业,但是其在运作方式、生产配套、人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运作资金限制。“希森模式”投

资大、见效慢,在运作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企业买车筹资现象,难以在全市推广。在对梁锥村的改造过程中,梁希森投入4000多万元拆旧建新,以近乎免费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新房,而后又先后投资4.4亿元和3.2亿元建设了希森三和集团和希森中联集团,这种运作方式前期投入巨大,后期资金回笼慢,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和强势的政府支持,很难完成。

是生产配套不足。畜产品基地建设落后,满足不了希森三和集团肉牛原料需求。希森三和集团年屠宰能力15万头,目前我市存栏尚不足其屠宰能力的一半,希森三和集团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开工不足,导致整条产业链无法正常运转,经济效益较低。

三是员工素质制约。村民缺乏主人翁意识,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角色的变化,管理层缺乏现代企业理念,市场竞争意识不够。高新技术的应用,是希森三和集团循环生态农业成功的关键。当地村民习惯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现代化工厂企业生产的相关技术技能,还难以适应由农民到产业工人这一角色的转变,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中,当地村民还处于肉牛饲养、屠宰分割基础阶段。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还处于家庭作坊阶段,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依靠工业反哺农业。2006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6:53.2:30.2,“二三一”产业次序更加稳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充分利用好国家一系列的支农、补农政策,积极争取投资项目,通过各种渠道最大程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扶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使农业逐步成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积极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一体化建设,推进农产品由原料销售向加工增值转变。

(二)全力扩大养殖基地,完善农业龙头企业的上游产业链。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小,农产品、畜牧产品的产量、质量,决定着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在全市建设产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经营上档次的现代化种植、养殖基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配套、经济高效的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定单农业制度,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解决制约涉农企业的发展瓶颈,实现工农互动、良性循环、科学发展。

(三)抓好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我市部分规模小、位置偏、基础设施差的村庄,鼓励村民到主要公路沿线盖房居住生活,逐步进行整体搬迁,与中心城镇和并,引入民资进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打造城市卫星镇。这样做既可以解决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还有利于整合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科学改造旧村庄,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管理流动机制,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开发。希森集团通过对旧村的改造,节约了上百亩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建起了肉牛养殖育肥有限公司、鲁西牛业有限公司、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加工有限公司等一系列的企业,提高了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产出率。工业化进程没有占用村集体的农用耕地,实现了农业和工业的和谐发展。借鉴“希森模式”,针对我市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生产能力差的状况,可以把旧村搬迁整理置换的土地和旧有农田进行统一开发,依托希森三和、鸿通、乐鑫、飞达等龙头企业,建立现代化农场、养殖基地,实现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农民以土地入股,到农场做工,农场根据经营情况并保底支付农民土地收益和劳动工资。

(五)加大农业技术的利用转化力度,依靠先进科技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打造品牌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我市确定了“发展精品工业、建设名牌大市”的发展思路。目前,全市知名品牌已达23件,其中国家级7件,省级16件,总量居德州各县市区第一位。我们不仅要发展精品工业,也要发展精品农业。在希森集团调研我们经常听到这两句话:打造天下第一牛、打造天下第一薯。1头牛经过希森三和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循环,通过资源重复利用和节能增效就产生了3头牛的价值,所以必须依靠尖端技术拉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依靠品牌的力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秸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蓄养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

(六)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胜利的必由通道之一。成立农民培训学校,加大职业技术、岗位技能、高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化农业的水平,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篇: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部分地区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几种创新性、探索性模式,提出了优化金融扶贫模式、搞好金融扶贫工作、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政策措施。关键词:金融扶贫;融资模式;信贷;资金

一、当前扶贫投入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金融扶贫工作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对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看,政策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影响了金融扶贫政策效能的发挥。

(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可持续性差

目前贫困地区多数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多为“温饱财政”,地方政府无更多可支配资金,有的甚至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工作运转。扶贫资金投放数量上。主要依靠“跑部进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获取与实际需求上往往存在较大差距。资金投放形式上。往往为一次性投入。目标性差,针对性差,难以对贫困地区项目和贫困户需求形成稳定支持,可持续性差。

(二)资金管理“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效益低下

目前,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分散于扶贫、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多个部门,政出多门,缺乏规范、统一管理。资金投向上,主要以解决困难群众农业生产、出行、饮水、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等为主,“输血性”强。投入方式上,多以“撒芝麻盐”方式。分指标,定

规模,到村到户到人,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带动力不强。

(三)金融支持定位不准,主动性差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机构的经营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往往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出于收益和风险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涉足扶贫领域,工作主动性不强。政策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行、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开始更多地涉足于大项目、大企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不愿发放比较收益低下的农林牧渔和种养加工项目,有的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对发放小额农户贷款的态度也越来越不积极。贫困农户融资渠道日益变窄,融资困难。

(四)环境建设基础不牢,作用不够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优化生态环境上出台了诸多措施,但总体看相关的工作措施多是务虚的多、务实的少,难以在贫困地区、贫苦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畅通、有效的沟通桥梁与纽带。一些地区社会信用环境仍然较差,群众信用意识差,金融债权维护难,逃废银行债务情况时有发生,削弱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部分贫困地区信用中介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担保机构多为政府组建,资本金不足,担保作用发挥不够。贫困地区在金融扶贫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少,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

二、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创新性、探索性模式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解决融资担保难题、发挥政策合力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邢台辖区巨鹿县推出的“三级担保”扶贫信贷模式、临城县“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扶贫信贷模式、广宗县“以扶贫资金作抵押”扶贫信贷模式等,在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互利共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巨鹿县“三级担保”信贷扶贫模式

内容:担保方式上,实行贫困农户五户联保+“贫困村诚信联谊会”担保+公职人员担保三级担保。特点:一是实行三级递进担保。最大限度消除信贷资金风险。二是担保规模容易扩大,担保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不涉及经营管理问题,便于运作。四是实施政府扶贫贴息,放大扶贫效果,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五是有利于农村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干群关系。效果:截至2010年末。该县已有2000多名公职人员参加了“公职人员担保组织”,担保额度达5000多万元,已在34个贫困村全面建立了贫困村诚信联谊会,人会会员达6000多人。金融机构累计向贫困村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00多万元,新建蔬菜大棚5000多亩,年增收5000多万元。人均增收6500元。

(二)临城县“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信贷扶贫模式

内容:实行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模式。模式:产业化龙头公司运用其产业化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并为农户生产提供贷款担保,政府利用扶贫资金为企业作风险保障,以龙头带农户利用银行贷款致富。成效:几年来,该县农联社采用该信贷模式,共计为辖区相

关产业化龙头企业投放贷款4000多万元。

(三)广宗县“以扶贫资金作抵押”信贷扶贫模式

模式: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为银行抵押,利用银行资金,结合扶贫项目安排,推进整村扶贫开发。2009年,该县将上级下拨的36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银行小额贷款抵押,按照1:3的比例发放到户小额贷款1095万元,并吸引民间资金4000万元参与产业化扶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成效:据统计。利用此模式。该县已支持蔬菜示范基地20个,发展蔬菜大棚5000多个以及18个生猪养殖基地、12个肉牛养殖基地和15个养鸭专业村。经估算,受益村镇农民增加收入1.2亿元,人均收入近1000元。

三、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扶贫管理机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

建议国家制定出台《扶贫工作管理条例》,内容包括:一是制定扶贫投入增长计划,保持适度增长,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功能,积极吸引金融、保险以及社会各类资金投入。二是改进扶贫投入管理机制,实行扶贫投入额度管理,变一次投入为额度控制、循环投入、周转使用,最大化扩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用,提高扶贫投入可持续性。三是明确扶贫工作主管部门,整合分散于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的政策扶贫资金资源,强化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发挥规模和整体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明确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等部门扶贫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化金融服务组织

一是可参照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模式,建立专业化政策性扶贫金融机构,在省级及贫困县(市)设立分支机构,结合国家扶贫专项资金与扶贫项目安排,针对性开展扶贫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专业化扶贫水平。二是在依托现有农行、农村信用社等“三农”银行机构的同时,优先在省级及贫困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贫困地区资金供给渠道。三是稳步规范发展贫困地区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加强管理,明确服务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市场定位,约束其资金投向、大额资金投放规模和比例等,提高专业化扶贫效果。

(三)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打造特色化金融产品

一是搜集整理各地创新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担保模式和专业化服务措施推广、应用和实施效果情况。认真总结归纳,择优开展试点推广工作。二是积极拓展贫困农村群众的融资担保方式,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尝试开办或推广土地承包权质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林权牧场承包权抵押、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尝试企业债、集合票据、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业务,拓展融资渠道。三是在认真总结归纳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区别于专项扶贫信贷资金,建议有关部门参照商业化运作模式,制定出台《扶贫贷款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专业化金融扶贫商业信贷模式,明确贷款期限、对象、用途、担保机制、管理模式等,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开办业务,主动工作。

(四)强化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搭建有效中介平台

一是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在整合扶贫资源的基础上,可尝试以专项扶贫资金为资本金的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区别于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组建贫困地区扶贫信用担保机构,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为贫困地区企业、农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受偿服务。资本金不足时,可由地方政府纳入预算,每年增加一部分,解决贫困地区担保难问题。二是借鉴巨鹿县“三级信贷担保模式”,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贫困县(市)公职人员担保基金,担保基金来源除地方财政投入外,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自愿以本人定额工资收入纳入基金,约定期限,到期抽出,期间产生的利息留存基金。公职人员轮流参与,保持基金在一定的额度,可在不明显增加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为贫困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稳定的担保资金来源。

第三篇:梁锥希森新村简介

梁锥希森新村简介

梁锥希森新村位于乐陵市黄夹镇驻地北1公里处,是由希森集团总裁梁希森先生捐资兴建的。整个新村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是一花园式建筑群。新村主要有中心花园、别墅区、老年公寓区、大会议厅、宾馆和实验小学等几个重要部分组成,是希森先生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投资4200万元仿照北京玫瑰园的一些特点建成的。

目前,全村有220亩耕地,420人,86户。40岁以上的家庭均有上下两层的280平方的居室一套;年轻人结婚则分配给三室两厅的140平方的居室一套;为适应老年人生活的需要,特为老年人修建了带有土炕的单门独院的居室结构。村内的实验小学,有4个教学班,全部配有空调、电脑等各种先进的生活、教学设施,可容纳本村及周边村庄的120名学生就学。

该村党支部有张洪霞、梁全兴、梁广路三人组成,其中,张洪霞任支部书记,梁全兴任党支部成员、村委会主任,梁广路任党支部成员。

拥有希森三和集团,该集团占地2000亩,是一家集鲁西黄牛养殖繁育、屠宰加工、生物制品、蚯蚓养殖加工、饲料、肥料加工、再生资源利用、生态养殖、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四篇:关于加快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陈祥荣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刻地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深入领会十七大的精神实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历史要求,促进椒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决定能否有效应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否加快推动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椒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

依据所追求的目标,经济发展可以有不同类型:或是侧重于实现更多经济产出的单纯的经济增长,或是侧重于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经济发展。与所追求的目标相适应,经济发展亦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前者主要包括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的外延扩张式的粗放型增长和依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的内涵提高式的集约型增长等两种方式,其核心在于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后者则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椒江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台州撤地建市以后,椒江作为主城区,无论是在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城市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1994—2007年13年间,全区生产总值由27.75亿元增加到234.42亿元,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由799美元增加到6519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94年的13.5:62.7:23.8调整为2.9∶53.8∶43.3。财政总收入从2.61亿元增加到28.75亿元,年均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年均增长20.3%。

综观椒江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来,无论是土地能源等的极度紧缺、生态环境的不堪重负,乃至社会成本的不断高涨、安全风险的逐步增大,都已证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椒江的发展轨迹总体上是沿循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呈现出“三高四低”的特征。一是高投入。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的高投入带动的。我区“九五”、“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1.67、0.89,即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0.6亿元、1.12亿元。虽然近年来,由于城市化推进,非生产性的城市建设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动态存在一定不可比性,但总体上仍可以反映出我区每创造1亿元GDP所付出的投资代价越来越大。二是高能耗。2006年,我区万元GDP能耗为0.743吨标准煤当量,与宁波海曙区(0.23吨标准煤)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万元GDP电耗为887千瓦时,高于全市866千瓦时的平均水平。三是高排放。“十五”期间,我区平均酸雨率为83.54%,2004-2006年,城区恶臭发生率平均为10%以上,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几乎达到“有水必黑、有河必臭”的程度。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和水环境整治,2007年酸雨率降低至81.3%,城区恶臭发生率降低为3.9%,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四是产业层次低。中小企业面大量广,至目前,全区共有4668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612家,规模以下企业占86.9%;多数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含量较低,普遍存在“多、小、散”现象,主要依靠产量和价格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整体竞争力不强。五是经济效益低。据不完全统计,规模企业工业用地每亩产出率约为160万元左右,为青岛、江苏等地的1/7-1/8。六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广大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重复,科技投入少、研发能力弱,真正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七是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硬件设施建设较快,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软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居民和农民在人均收入、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当然,我们要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椒江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即使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选择的都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建国以来,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许多经济门类处于从无到有的创始阶段,为了突出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因此也是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从椒江自身的基础条件看,我区人多地少,资源紧缺;区位优势不明显,人口集聚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范围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很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个私“草根经济”的推动,这种源于人民群众自发式的发展模式,走的必然是一条粗放的发展道路。从行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合理竞争普遍性存在。由于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各地方政府之间往往为了追求GDP和地方税收的快速增长而互相攀比,从而在行政力量的直接干预下,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而不太考虑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发展一些能快速带动GDP的增长和提高地方税收的行业,而忽视了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椒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体现了我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改变,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有结构、质量、效益、人口文化素质、环境保护、贫富差别等方面的变化。这对指导我区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区提出要“转型升级、创业创新”,这既符合椒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椒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7年,我区人均GDP已达到6519美元,位居全市前列,按照“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理论,我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过渡期间,通常是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往往呈现出“重化工业、高加工、知识经济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梯度演变的特征,产业结构将出现大幅调整,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但往往也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就迫切需要政府切实加强调控和引导,以经济的、法律的甚至必要时采用行政的手段去进一步推动产业层次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是与他们长期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可见,在这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采取怎样的战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更加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办事,更加注重实施有利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椒江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客观上讲,当前椒江发展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还不同步。我区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以致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贫富分化、外来人口管理、城市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并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经济之间发展还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南北、陆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缺乏保障等,这些问题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环境保护压力很大,近几年我区虽然在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但环境容量总体已趋饱和,污染减排的任务比较艰巨,缺电、缺水等因素影响了2007年规模上工业企业产值的5-6个百分点,影响全区GDP1-2个百分点;土地资源非常短缺;在2008年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及政府性工程的融资难问题将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是“成长中的烦恼”,客观上都在催促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只有加快实现资源优化组合配置,以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三、椒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层次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等等,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椒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观念是先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并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已在不少干部群众中扎根,我们的考核体系仍主要体现在“数字考核”上,往往对速度的要求比较多、对质量的考评比较少。树立科学发展发展观就是要与这些旧观念彻底决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也是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二要树立GDP增长不等于财富增长的理念。过去我们一直注重GDP的增长,但是GDP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等于财富积累。当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是重复的、廉价的,那么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更要重视发展、重视财富积累。在考核上,我们应该仿效苏州、湖州等地的做法,逐年调减“GDP”所占的考核比重,使各级政府逐步树立发展“绿色GDP”的观念。三要树立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从子孙后代手中借过来使用的,必须完好无损地还给子孙后代,而且要附加上“利息”。这个“利息”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我们要一代一代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决不能在为了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把生态环境破坏殆尽。

(二)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组合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一要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方面,要注重发挥重点工业园区的作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一镇一品”为特点的块状经济为依托,做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进一步集聚。重点推进总面积30公里的“一区两带”建设,坚持把“滨海工业区块、南部产业带、沿江产业带”作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集聚的平台,实现存量提升和增量推进,培植企业群,建设主导产业区。近期,要加快椒江滨海工业区块海门八塘、三甲九塘共2800亩土地的开发建设和两个BT项目的推进;台电以东沿海工业功能区块加快建设信质电机项目建设,加快1000多亩滩涂的围垦开发,着力引进实力较强的造船企业,形成沿江造船产业集群;同时,全力推进台州电子产业基地、洪家塑料电器专业区块、椒北工业功能区等各个区块建设。另一方面,继续抓好主导行业的改造提升。医化行业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腾笼换鸟”;缝制设备行业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人无我有”,同时,要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国内市场的份额;家用电器行业要在实施规模扩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信息产品制造业向区域内集聚,形成台州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创业基地。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健全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着重做好商贸业、物流业、市场群建设三篇文章。商贸业要发挥主城区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领域,启动实施占地500亩的椒江商业中心建设,在中山路、解放路沿线建成一批重大商贸设施。物流业要依靠沿海沿江地利因素,建设现代物流业集聚区;加强港航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海运企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使我区的海运业焕发新的活力。市场群建设按照“差异化发展、功能化集聚”的定位,利用台州大环线、中心大道两条交通大动脉,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若干个专业市场集群。同时,要加快大桥以东区块市场的开发和建设。此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

经济”,积极实施“回归工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化为导向,培育发展特色优势、绿色安全、精细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大黄鱼优势产业带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扩大浅海养殖业;探索建立渔船——渔业加工企业直销的“订单渔业”机制。

(三)始终坚持创业创新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打破原有框架,推进创业创新。一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整完善经济工作考核体系,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民营企业管理模式改革,鼓励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今年争取新杰克、水晶光电2家企业成功上市;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从政策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坚持“有地招商”和“零地招商”相结合,着力引进经济效益好、污染少的重大项目。二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要启动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充分发挥中科院计算所台州分所、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的作用。三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办法和路子,重点破解项目落地难问题,对村梗地霸制订整体打击方案,重拳出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四)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区建设,把污染减排作为硬任务,严格执行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一是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全面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继续深化医化行业污染整治,落实各项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降低城区恶臭发生率。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实行严格的区域限批政策。二是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1313家企业的整治任务,实现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再截污工作向城郊结合部和一级污水管线已延伸的农村拓展。继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关停搬迁工作。强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机制。三是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工业功能区块生态化改造,抓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示范企业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五)着力破解要素制约。资金、土地、水、电等要素的短缺,已成为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必须全力予以破解。资金方面,政府性工程建设上,要做好与国家、省计划的衔接,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补助;筛选、包装好项目,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其优先满足重点建设资金需要;积极推出国有土地公开出让;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继续实施项目代建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要切实抓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不断促进银企合作;不断规范金融市场;鼓励银行拓展产品内容,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土地方面,制订出台“亩产论英雄”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抓好八塘1800亩、十塘二期1000多亩工业用地的启动工作。同时,不断拓展增量,加快滩涂围垦和造田造地,加快推进十一塘围垦工程,今年完成十塘三期围垦工程。电力方面,建成投

运台电五期送出线路、220千伏外沙变、110千伏椒江变异地改建工程、110千伏兆桥变至220千伏双水变输电线路等工程,加快建设220千伏栅浦变、110千伏绿心变等工程,启动建设110千伏涛江变,力争全面缓解电力紧张状况。供水、污水处理方面,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抓好供水二期管线铺设,在建成投用椒南配水泵站和椒北净水厂的基础上,加快城乡一体的主干管网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有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启动污水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截污管网向城乡结合部延伸。

(六)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统筹发展为重点,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发展的协调性。按照“东扩南进、跨江发展”的总体思路,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发展。新型城市化建设中,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抓好环白云山区块和葭沚旧城部分区块改造。加快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对中心大道椒江段、开发大道、椒江二桥等重点路网工程建设,要保障资金投入,做好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同时,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多城同创”,加快“城中村”和“五小”行业整治;启动实施“数字城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深入实施“十百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村留地建设力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抓好农民建房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七)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五费合征”;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水平。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积极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扎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和特殊儿童就学问题。全面启动全国文化先进区和省体育强区争创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三是加强社会稳定工作。全面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平安椒江”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积极做好社会治安、信访等工作,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篇:《明希豪森奇游记》读后感

昨天,妈妈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世界童话名着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明希豪森奇游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明希豪森的冒险家。有一天,他骑着马来到了俄国。这里正下着鹅毛大雪,周围一个小村庄都没有。只有一根小柱子,明希豪森随手将冻僵的马栓在了柱子上,然后倒在雪地上睡着了。过了一夜,他醒来了,发现自己在一个小镇里。他很奇怪,“我的马呢?”明希豪森惊奇地问。突然他听见了马嘶声,明希豪森抬头一看,“我的马挂在钟楼房顶的十字架上了!”明希豪森惊讶地叫了起来。他想:一定是昨天晚上大雪把镇子盖住了,只露出半节十字架,到了白天,雪化了,他降到了地面,而马却还挂在十字架上。他举起枪,瞄准缰绳打了一枪。马飞快地跑回了他的身边。不久后,他买了一辆雪橇。一天傍晚,他驾着雪橇在雪地上跑。突然,马惊叫起来。他回头一看,只见月光下有一只可怕的狼,正张着血盆大口追赶着雪橇。明希豪森吓得把眼睛闭了起来,他的马发疯似的跑。但是,狼没有注意明希豪森,狼从他的头上跳了过去,只追着那可怜的马。一分钟后,马的下半节身子就消失在狼的嘴里。马的前半节身子还在奔跑。狼又把前半节身子也吃了下去。明希豪森用鞭子抽打那只狼,很快狼就回到了马的位置。他驾着狼,滑到了大家面前,给大家观看明希豪森这个骑着狼的英雄。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明希豪森的想象力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古怪和离奇的事情。妈妈说写童话故事就需要想象力。如果我多写,也就能写出这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和妈妈的话,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想象力是我写作的好朋友。

下载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希森模式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模式的调查与思考(合集五篇)

    创新村级组织建设模式 打造服务“三农”坚强堡垒 ——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建强村级组织,为服务“三农”提供坚强保障?最近,笔者带着这个问......

    《明希豪森奇游记》读后感[五篇范文]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明希豪森奇游记》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农信社管理状况调查与思考

    农信社管理状况调查与思考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齐齐哈尔市农村信用社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支持“三农”作用更加明显,支农主力军地位不断强化。但是,由于困扰农村信用......

    慈利县的调查与思考

    慈利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有的放矢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近,我们成立调查组,对慈利县......

    南海冲突:调查与思考

    南海冲突:调查与思考毕研韬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南海冲突必将进一步升级,其危险性将超过中日钓鱼岛之争。当下,虽然中国和越南政府表态求和,但各方妥协的可能性几近为零。为进......

    《会计法》执行情况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会计法》执行情况调查与思考 作者:夏汉生 周 霞 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03期 第一,会计法执行情况的调查。一是主要分为四个大阶段:自查自纠阶段、......

    二线干部管理调查与思考

    二线干部管理调查与思考 日前,*区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区离任干部工作生活情况进行一次专项调查,共收回乡镇和区直机关主要负责人填写调查问卷60份和“二线”干......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范文)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近年来,**镇党委围绕“强基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