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共5篇)

时间:2019-05-12 19: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

第一篇: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

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

朱新峰

新农村建设,全国上下高度重视,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人们也或多或少的看到其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形成了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并不是表现在谁不愿意搞新农村建设,而是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于是一些地方搞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出现了贷款几千万脱离实际建立豪华别墅楼的事情,出现大包大揽、大拆大建祸害农民的事件。

一、新农村建设

自从农村实行大包干承包责任制以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际上就剩下了“分”的一层,或者说“分”的一层在起着绝对的作用,“统”的一层至今仅仅是一种虚设。这里不存在否定什么,正是大包干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调动起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使大多数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才有了共和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于是,农村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当然,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本身就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不足为奇。这些问题,上级都看到了,农村政策都提了出来,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却严重地走了样。

新农村建设倡导的二十字方针,基本上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一些地方将新农村建设搞成了新村建设,搞成了洋农村建设,搞成了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仅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农民群众还没有收益。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许多地方仅仅注重表面上的工程,忽视了新农村建设中内在的精神方面的建设,我们有些地方在大力倡导发展生产的同时,是否更要注意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等精神层面上的建设呢?这个问题也是在发展的同时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国现在农村的稳定,确实得益于生产的发展,大多数人能够吃饱穿暖,这是多少年以来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最梦想,也是高理想,是经过多少辈人艰苦努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农民群众一直以来支持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地方干群关系矛盾日益尖锐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府信誉普遍降低,问题正在积聚,矛盾正在激化,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并不在于开了什么级别的大会,也并不在于表面上有什么高度重视,甚至并不在于投入多少,而在于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予以解决。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政令不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事情往往都是两头热,中间出现肠梗阻现象。诺大一个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方法,但是,新农村建设各地情况不一,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要么僵化地本本主义不放松,要么不顾客观环境好高骛远,政绩工程严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欺骗组织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是司法环境混乱。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但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司法大环境。目前,许多地方法律环境不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现象还时有发生。群众没有安全感,没有法律保障的社会,危险性就会更大,为害性也就更加严重。

三是基层政权弱化。机构改革往往成为了针对乡级、村级的改革,一次次的改革,县乡该加强的诸如农技服务部门反而遭到了一次次的削弱。村级干部上上下下来回折腾。说精简就精简,结果村干部出现了断档问题,乡镇干部也是如此,说合并就合并,说撤销就撤销。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十分严重,全部用乡干部代替村支书,村干部每折腾一次,都会给几年,乃至十几年农村工作带来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农村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村民自治引入歧途。将村民自治理解为仅仅是一人一票制,这将村民管理引入了歧途,原有的管理监督程序被抛弃,新的管理监督程序未健全,农村管理被挂了空挡。在司法等外部环境尚未到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简单地以没有制约的一人一票作为农村民主管理的主要手段,农村违法选举现象难以遏止,制导致了农村封建迷信和宗族势力的抬头,农村基层组织号召力、控制力进一步减弱,执政能力弱化,由于农村法制建设滞后,导致农村政权管理出现真空,基层组织控制力严重下降,难以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五是乡村用人制度不合理。乡村管理不仅难以责权利相统一,而且,乡村干部成为了一些地方机构改革的试验地。说撤销就撤销,说合并就合并,任意而为,随意而为,导致农村社区的管理混乱。一些地方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对乡村干部频繁调换,甚至将村支部书记全部换成乡镇干部,打乱了农村干部合理体系;有些地方套用干部标准,用什么年龄、文凭等条条框框去选拔村干部。

六是干群关系激化。农村基层政府职能未有改变,依然从事许多政府干不了干不好也不需要干的事情,一些地方的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用一些手中的权力贷款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结果贷款背到了村民的头上,或者压在了乡村干部的身上,停发干部的工资。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去框农村实际工作,基层干部往往被群众看成是罪魁祸首,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

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新农村发展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极低,在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去应付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必要的组织形式。村委会成为了行政组织的末梢,陷身于分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之中,难以为一家一户的村民提供组织保障。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农村困难重重,积聚了较多的问题和矛盾。

八是社会公平问题凸显。由于农村组织的弱化,农村社区公平问题突显,收入差距的拉大和对农民的歧视只是表面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以及为富不仁的恶劣行经,社会治安的混乱,司法环境的不公,基层组织失去了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农民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解决,矛盾被激化。

三、原因:

1、基层政权改革进入新阶段。我国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旧的管理制度正在打烂,但是,新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尚未正常运转,必然产生出来许多管理混乱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但是。目前,关键在于如何尽快到位,但又不越位,不乱位。

2、不正确的改革观。对以前的所有做法的全盘否定,导致一些正确的做法也被抛弃,有如洗澡水与孩子被一同泼了出去一样。对于合作化忌讳莫深。过分强调了调动农户自身生产积极性的优势,而忽视了农业生产是一种集体行为,缺乏集体性就必然导致农产品在进入市场过程中的搁浅,村委会政治组织职能不清,经济组织职能缺位,在惊险的一跃中摔伤的不仅仅是农户,还有社会。

3、走了样的民主思潮。既不符合我国传统理念,又不符合我国国情,极端的民主思潮。一味地强调简单的票决制,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起来群众的积极性,结果票决制成为了所有错误的挡板,而且导致农村宗族势力的抬头,以致于影响到了正常的行政管理。少数人打着民主管理的旗号,行自己的一己之私。

4、思想上的混乱。实事求是世我党的思想路线。但是,在一些地方,这一路线被抛弃。上级下达一些不切实际的任务指标,下级不切实际地大搞政绩工程,欺骗上级。导致了政府的信誉严重受损,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四、解决之道

首先要建立民主监督形式下的大的司法公平环境。

随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职能的转变,农村最需要司法等组织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司法等组织远远不如城市。农民对于法律并不是十分陌生,许多人都接触过,但是,无庸讳言,目前农村司法环境严重不到位,农民群众往往被生硬的法律所愚弄。以至于有些人不愿意干这费力费钱又不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矛盾,甚至采取了极端的解决方式,自戕或者将怒火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去。市场经济离不开依法办事的大环境,否则,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害。而腐败的司法环境职能导致矛盾的激化,导致政府信誉日益降低,难以形成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的大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就职能成为空洞的口号,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依靠民主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民主监督模式。

目前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不可谓不健全,但是,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农村关键还在于没有健全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或者说,农村民主监督机制流域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解决民主管理就必须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最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们现在的各种农村组织,职能不确定,甚至出现了异化。农民组织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组织的问题,而且还有政治组织问题。农民自大包干以来,在政治组织中仅仅充当了配角,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要求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政策到基层,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往往成为简单的票决制。成为我说你听式的角色,当家作主的仅仅是家庭之内的经济行为,而其它民主过程基本被阻挡在外,以至于形成千家万户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自然成为了 牺牲的对象。

具体解决之道首先要解决农民组织问题。就是改组当前村两委,具体做法就是改变现有的村级管理模式,明确区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村党支部负责村里的行政事务,而村委会则充分行使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和经济管理组织的作用。这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想建成效几乎是不可能,甚至可能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新的一轮的农村乱收费。如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力依然不到位,那么,不论是民主议政还是村务公开、一事一议,都将流于形式,而且可能因此诱发更严重的腐败,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

三是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终都要表现在基层,为害也在基层。基层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长期大负荷地操劳,时刻处于激烈的矛盾纠纷之中,费力不出活。由于行政职能未转变,现在许多乡村实际上还采取着人民公社时期的管理方式,自然会出问题。前一阵子“种什么什么多,养什么什么亏”就是典型的政府职能不转变的表现,而一些地方超豪华牛舍也是哗众取宠的具体表现。往往由于政府职能未转变,成为了替罪羊。干了许多干不了、干不好、也不需干的事情,出现严重大越位、错位的现象,但同时,由于精力有限,也出现了许多干了别人的活,荒了自家田的不到位现象。作为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村干部自然也就陷入了矛盾之中,难以自拔。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应该交给基层解决的一定要交给基层解决,而对于一些是会公共事务,就应该坚决负起必要的责任来,不能过分地缺位、失位,不到位,以免出现更大的矛盾。如果政府职能不能得到切实转变,那么,服务也就成为空谈,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职能未转变,与市场经济发生较多磨擦,还可能成为制造问题,激化矛盾的一个源头。

作者单位:新疆青河县人大科工委

第二篇: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几个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黑龙江科技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10-1班

3号

吴丽 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一、经济建设问题

(一)一些经济数据

(二)调查情况

(三)我的看法

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一)教育问题

(二)医疗问题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一)现状分析

(二)解决问题措施

四、综述

正文

近年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央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加以应对,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手段扩大内需,此时,八亿多中国农民再一次肩负起拯救中国经济的重任而受万众瞩目。然而,中国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我对河南农村的调查做点分析。

一、经济建设问题

(一)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中国农民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30%的人口,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尚未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至少是还不显著。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平岂止是尚未完全发掘,应该说是极不发达,尤其是农村的消费水平。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最近十几年,我国GDP从1990年的363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3960亿美元,增长了12倍,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86.3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1元,仅增长7倍,低于GDP增长率。看以下的图表,这是我根据历年的数据绘制的一个图表,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并不同归。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以下1~15分别代表1990~2004年)不止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够快,其消费结构同样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可以看下表,比较一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同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巨大差距。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仅相当于十年前的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2004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之比为3.5:1,农村居民消费只相当于90年代初的城镇居民水平,农村消费倾向持续小于城镇。

(二)通过我对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居民的抽样调查,我发现,每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收入比之十年前增长了四倍,而居民消费并没有多大改观时,大部分村民都会反问我:“东西难道没变贵吗?”我找了一下近十年的物价水平,发现若以1985年的物价水平为一百的话,则2005年的物价水平为413.5,正好为20年前的四倍,因此,可以这样说,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长并未向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好。胡主席曾经说过:“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过敏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要想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三)我认为,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政府和城市应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人均占有耕地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且粮价上涨幅度也比不过物价上涨幅度,要使农民快富,必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去,使其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正如《河北日报》所提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前几天看了一个报道,叫《农村孩子真不愿意上高中吗》,其中就提到了农村中最普遍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再加上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调查里,河南罗山县的陈树欣女士是这个问题的典型代表。该女士患有高血压,但每次身体不适都拒绝去医院治疗,问她原因,回答说看不起。这不是个例,在农村具有普遍性。

(一)先谈一下教育问题,在罗山县,每年有两千多名初中生,而却只有一千多名高中生,那剩下的学生哪里去了?都去技校或者直接参加工作了。对此我感到一些深深地忧虑。教育,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知识就是力量不是一句空话,可在农村,这句话却不灵验了。与城市家长拼命将孩子送进高等学府正相反的是,许多农村家长只看到了大学昂贵的学费以及电视上所报道的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从而认为大学无用,进而其孩子由于没有高的学历,找不到好的工作,丧失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长此以往,则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新农村建设有曾么会真正意义的成功呢?

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今天,我认为是时候扩大我们义务教育范围了,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都能透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来为社会贡献更大力量。我本人认为,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必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医疗方面,现在正在推行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去看过《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如果认真一点,你会看到这一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医疗费用,重点对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进行补助。”这就是说,如果不是住院或者购买大额药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不会补助的。在我调查时,有村民就对我说:“买医疗没有用,打针吃药一点都不保。”我是在想,如果有人没有大病,打死你却因为莫哪些原因必须经常吃药的话,岂不是就享受不到合作医疗的益处了吗? 因此,我希望政府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一)文人相见,有时候会谦称自己“粗鄙村夫”,可见农民在社会上看来都是属于文化素养不高的一个群体。这诚然也没有冤枉农民。有调查显示,农民家庭的平均文化消费支出仅有871.77元,占全部平均开支(10989.46元)的7.93%,在所有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5种文娱活动分别是:看电视(27.35%)、打牌(12.69%)、读书看报(11.15%)、下棋(7.25%)、听广播(7.11%)。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76小时。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现代文化形式为主,受制于文化形式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感兴趣的农民群体正在逐步萎缩降低,尤其是青年群体。普遍认识是花钱买票看戏、看书等不如买些吃的、喝的。

这种状况表明,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很贫乏,缺少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及精神财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邪教组织总是先通过农村滋生蔓延的了。像我的父母,过年的时候或者农闲的时候除了打麻将就是打扑克,连电视都看得很少,其消息相对闭塞。

(二)为改变这一种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例如吉林的“欢乐庄稼院”、河北的“农村文化之星”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农民自办文化的蓬勃发展。

2、要坚持鼓励扶持和规范引导并重,全力推进农民自办文化事业发展,尽可能释放和激活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潜能,形成自下而上、丰厚活跃的文化土壤。

3、要坚持政策引导和培育市场主体,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培育文化消费观念,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文化的发展取决与该国的文化弱势群体,这是文化的木桶理论。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才真正说明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综述

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我明白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胜利。

我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靠农民,但不能只靠农民自己,必须要有城市的帮助,必须统筹城乡关系。正如胡主席提到的:“我国能否有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去绝育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们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真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应该继续加大全省各级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和用好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政府应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应该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而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争取早日将其应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

第三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共)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以人为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可以说,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亿万农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的建设主体和直接受益者。说到底,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富裕,如果不能做到让农民群众得实惠,那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就不是以人为本,就不是科学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我觉得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农民权益。要重视和保护城乡统筹发展下农民的权益保护特别是

土地权益的保护。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在当下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大潮中,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被许多基层政府所重视。然而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统筹城乡建设过程中农民失地、利益受损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建设新农村,城镇化是一条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更是一个睿智的决策。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

首先,必须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尤其是土地权益。城乡统筹、三农问题目前的核心还是在土地问题上,焦点、难点、重点、分歧点都在

1土地问题上。工业和城镇发展缺地,不能主要靠“拆村腾地”来解决,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也有很大潜力;城镇建设缺钱,更不能靠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来筹措,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分享开发经营集体建设用地带来的收益,真正能够造福农民,这才是以人为本,这才是城乡统筹。

其次,城乡统筹是个系统工程,要讲究轻重缓急,要选好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要办的事情很多,但要分轻重缓急,既要讲量力而行又要讲尽力而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找准工作切入点,从农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入手,为群众真正做到 “雪中送炭”。行路难、就医难、就学难、用水难、用电难、洗澡难等等农民百姓祖祖辈辈盼望解决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建设中应当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最后,统筹城乡发展应当重视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转化问题。

当前,农民工群体的务工收入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工利益的保障和身份的转化应当纳入城乡统筹重点解决的问题。应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突破口,从建立城乡完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能够对接的身份转化制度、制度废除与供给、农民工与社保系统、金融系统之间的互助循环保障、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就业与社保的一体化、完善精神关怀机制等方面对农民工转化为完全意义的“工人”与“市民”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发展就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就是

最大的实惠。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起城市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低下,基础条件差,农民收入偏低,增收难,想富裕更难。而农民群众是最朴实、最实际的团

体,他们要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要的是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例如:一届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农民渴望的是政府能给农村带来什么,能使农民受惠的是什么。他们往往关注周围看得到的变化:路修了、保险提高了、收入高了、生活改善了„„这样的生活就是他们满意的。如果执政过程中,十年如一日,农民不能察觉到生活有任何的变化,那么,他们对政府就会缺失信心。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为农民谋大事,更是为农民谋好一件件小小的实事。对待民生,基层干部要做的是时刻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农民的迫切需要,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

首先,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的帮助与农民的自力更生。要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仅靠政府的救助措施不是长久之计,更需要农民的自力更生。农民需要拓宽就业渠道,寻求有效的增收手段,同时,要为农村创造良好的信息平台,提供就业援助,让农民获得更多有的外部信息,为他们就业或创业创造机会。

其次,农民需要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为什么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因为辛苦种地远不及外出打工收入高。为什么农民想创业往往比城里人难得多?因为农民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农村的环境远不及城市的环境优越,这个客观条件已经与城市有差距了,又因为种种原因,农民工就业创业还比城里人多了许多关卡,这让农民们如何富裕起来?如何给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平台,让他们享有与他人同等的机会就业、创业,这是各级政府需要深思的。

最后,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诸如医疗、养老、保险、住房、收入等问题都是农民切身关心的问题,如果能完善农民的这些社会保障,让他们免除后顾之忧,农民就可以安心地工作,创造更好的生活。农村若能实现

这种“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局面,社会就会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农村实现稳定,社会也就稳定了。民生问题是发展大计,农民要发展,最迫切的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惠民政策的大力落实,加上农民的艰苦奋斗,新农村的和谐局面就能很快实现。

三、农村教育。关注教育,充分体现“重视人才的作用”。

以人为本,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他们是否有能力改变现状,改变命运。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需要大力培养建设人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农村的孩子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一项公认的发展大业,农村更需要依靠教育培养人才,改变文化水平低下的现状。

首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当前农村教育事业师资匮乏,优秀教师外流,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也大量外流,是因为落后的农村条件留不住人才。如果能将社会上优势师资转移一部分补充到农村中,平衡城乡关系,给予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一样甚至更好的工资待遇,让他们安心留在农村发展教育,那么人才外流的状况就能有效改善。也可以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为他们提供工作上的保障,还能减少城市的就业压力。其次,义务教育要深入落实。政府与教育部门要落实好国家制定的各项教育法规,对违反义务教育的行为给予严惩,给农村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和良好的环境参与学习,充分保障每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权利。鼓励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切实避免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

最后,要统筹全局。农村教育事业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舍得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教育氛围。同时,参照城市教育的发展,取长补短,统筹全局,争取在一定时期内赶超城市教育水平。政府要有全局观,把农村的教育事业当做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事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好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大局,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提供人才保障;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繁荣。

简单的说,我认为新农村中的以人为本就要:“保障权益,改善民生,重视教育”,这是一个有机整体。把这几件事做好了,新农村建设就能航道明确顺风顺水,广大农民群众才能真正得实惠,得发展。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工作上按照“工作便于开展,形式活泼多样,群众易于接受”原则,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大力破除群众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坐等求要的传统习俗,引导干群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愤图强,务实苦干,为农村全面快速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勇于实践,奋力拼搏,率先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员。建设好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大学生“村官”理应承担起组织的信任与培养,义不容辞地率先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方整合资源,广泛对接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搭建发展平台,为本地区的大发展、快发展、协调发展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引项目。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为地区的长远发展搞好规划,找准基点,确立项目。

在村里的实际工作是写作员、管理员、记录员、讲解员、调解员、维修员、普查员、采购员…… 80%的村助理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但有20%的助理,比如黄腾宇,则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村里的决策。

一、一、村是最基层的单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最终得通过村这一最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村官是当地村民的带头人,村官的配置尤为重要,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也不一般,此次选聘村官:实行公开选聘、竞争择优,让整个选聘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组织选聘的大学生到先进村进行“驻村培训”,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开展农村工作的本领。其目的就是把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大学生当“村官”,从城里到农村,从学校到田间,从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到相对偏僻落后的小村,这就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虽然现在的条件比知青那个年代要好得多,但对于初出茅庐,优越感较强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个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尽快接触农村,贴近农民。作为基层组织,要根据大学生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制定和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加强跟踪管理和服务,妥善安排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引得来”是前提,“留得住”是基础,“用得好”是关键。

大学生到了农村,虽说担任了一官半职,但首先要当好村民,要有吃苦的思想,在生活上要住得下,吃得惯,闷得住。在工作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在农村这个新的领域

中虚心学习,领教,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把农村当作自己施展才华的天地。把当村官看成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极好锻炼。

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

这是个好事情,以为这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能够适应宽广径的工作。

在村里的实际工作是写作员、管理员、记录员、讲解员、调解员、维修员、普查员、采购员…… 80%的村助理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但有20%的助理,比如黄腾宇,则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村里的决策。

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生力军。目前活跃在京郊的2000余名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工作,被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他们有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村里制定发展规划;有的利用自身特长,帮助村里推销产品;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等方面进行试验和探索,帮助村民致富。毕业于法律系的大学生“村官”,还在村里举办普法培训班,创建法律工作室,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担任诉讼代理人,协助村集体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土地承包等合同纠纷。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有知识、肯动脑、求上进,他们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投入工作,对于尽快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积累基层经验,增长工作才干,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经过锻炼,从中选拔一些表现突出者充实村、乡干部队伍,对于调整村、乡干部队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延庆县,现已有6名大学生“村官”被选入村党支部或村委会领导班子。

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林州市委组织部结合“大学生村干部”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倾心关怀,使“大学生村干部”真正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谈及协助村里搞村貌建设,需要的是我们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例如装太阳能路灯,村民说了,这灯装我家门前,大半夜照得亮晃晃的,让人怎么睡觉?这就需要解释,需要跟村民很好的沟通,让他们理解、支持这项工作。

我一直认为,我们到农村来,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而是通过我们的到来,通过我们工作的方式,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好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效率,甚至,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比如,可以教他们电脑网络知识,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办公无纸话,不仅提高了速度,还可防止污染和浪费。甚至可以考虑构建网络办公体系,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在条件上也行得通,毕竟现在北京的农村基本上都实现了网络“村村通”,这就可以避免为了一纸文字老往乡镇各个科室跑,既节约了办公成本,也提高了办公效率。如果这个难以实现,那可以教村干部发电子邮件,用QQ等工具传输文件。当然,诸如此类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成行的,需要的不仅是我们的智慧和热情,还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

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 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要搞好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弄清楚,我国广大农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国家对农村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生产方式落后以及农村管理体制与农村现实不适应等因素外,当前广大农村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得力的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缺少怎样领导农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从我们零陵区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是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普遍较弱。一些家庭往往由于家人患病、孩子上学或突发变故,等原因而导致返贫。为增加收入,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到一些经济发达一点的务工,看家守园的只剩下老弱病残。由于缺少有效的组织,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富而有余。村官怎样组织和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这一个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农村缺乏优秀干部,农民呼唤好带头人

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注意到,凡是发展较快和先富起来的乡村,必然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特别是有一位好的带头!而这些被称为先进典型的优秀基层干部,大多数是创业后返乡以及了解外部信息较多的人。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领跑者。在当今的广大农村,发家能手和致富能人并不少,但既有智慧,又有领导能力并且又愿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人却不多。

近年来,为整体推进农村发展,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一些地区结合实际,连年派出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皆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村干部,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为改善基层组织干部结构,国家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举措,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这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的干部队伍长期建设,对引导农民以科技文化改变落后现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

是,农村工作由于受当地各种条件的制约,对基层领导者来说,要打开局面不仅要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更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经验丰富的好干部,广大农民呼唤改变落后面貌的带头人。

二、建设和谐有力的班子。

村班子和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抓好了这项工作,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班子建设有了新变化,新起色,村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群众观念、创新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村班子建设要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打造团结协调、群众公认、事业发展的和谐村班子。

要强化“一把手”工程建设。要抓好人才选拔、素质提升、教育培养三个环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的“领头雁”作用。要坚持党员、村民代表两支队伍一起抓。要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整合资源,广开财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规范村干部的行为,激励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要重视村风、民风建设,树正气,保稳定,要多做聚民心、正民风、顺民意的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要牢固确立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发挥好村书记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要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发展,因地制宜,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坚持为民办实事,使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地惠及到老百姓。广大村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提升自身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多做贡献。

三、坚持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相结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新农村,首先需要解决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和一些农民群众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农村党员增强党性观念,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开展“我为新农村建设、为零陵区发展做了什么”和“我带动了几位群众”等活动,在广大党员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上进心,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上来;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党员在增强自身党性观念的同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轻商、多子多福、小富即安和等靠要落后观念,树立不进则退、无商不活、苦干还要巧干、勤劳加科技才能 奔小康等新的观念,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四、坚持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与增强群众致富能力相结合。

穷,既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拔掉“穷根子”。为此,村官要坚持把提高农村党员综

合素质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相结合,千方百计地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创新农民致富手段。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促使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二是选派一批上进心强、接受能力强的党员到经济发展快、农村工作搞得好的地区参观学习,拓展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建立以党员为核心、以致富能手为骨干、以专业生产为基础、以共同致富为目的,统分结合、互惠合作的致富专业区,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为农民致富拓宽渠道。

五、坚持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与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相结合。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支部”。农村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就可以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为了增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凝聚力,零陵区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对不能政党发挥作用的支部进行整顿,对责任心不强或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的支部书记进行调整。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促使村支书、村支委切实担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的职责。要求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群众性组织的关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努力形成工作的合力。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民意咨询制度,要求党支部对那些涉及长远发展的重大事情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通过印发征示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这些做法,不仅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也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六、村官如果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一次短期运动,或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或简单理解为推进农村城市化,或仅仅理解为扩大内需的手段,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有害的,有两种认识上的误区急需引起重视。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一次短期运动,急于求成,大哄大嗡大跃进,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赋予其新时期新的内涵。它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还包括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和谐农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长期的全面的革命,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场短期的运动。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任务,是涉及面非常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急于求成,大包大揽搞运动都是有害的。一定要从各地农村,特别是农民的具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个别地区、个别人把惠及亿万农民的德政工程、良心工程,变成新的强迫命令的“运动”、新的名实不符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要有科学的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为检验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否、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处理好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建设目标的关系,绝不能急躁冒进搞运动。

二要正确处理好客观条件和建设目标的关系。所有的实践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新农村建设更要认真考虑各地财政承受力、群众参与能力等实际情况。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能强调搞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标准,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新农村建设中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鼓励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把农村建设成为自己理想的家园,以此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郝占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这些都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全面提升农村事务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然而,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上存在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长足发展,在农民群众中普遍出现了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重视法律权利忽视法律义务的状况。在少数农村领导干部中,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高,习惯运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农村事务,忽视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普法效果不明显。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经费投入不足。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应为:

扎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在农村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首先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依法维权的益处。教育农民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应遵循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原则,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度。

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在宣传形式上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思维习惯,不断创新普法载体,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而又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积极实施“法律进乡村”工程,编写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让法制信息、法制宣传资料进农家,根据实际情况开辟法学专栏,充分利用区域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等平台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推动法制文艺进农家,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地进行法制宣传活动,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本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有意识地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农村普法骨干力量,加大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分期举办各种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班,力争使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常驻村的“法律明白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优势,组建普法宣讲团,聘请法律专家授课,为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加强领导,落实普法经费。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和的工作机制。

下载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规划

    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 的利益,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要求, 同时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

    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体经济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集体经济 ——以江苏华西村、长江村,浙江滕头村为例整理摘要: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在我国,有多个现代化......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和谐社会构建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和谐社会构建晋中学院师范分院武慧俊Shallowly discusses in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harmonioussociety to constructJinzhong institute pedag......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各级政府正在雷厉风行地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三农”工作的春天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共五则范文)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摘要:随着银色浪潮的迅速到来,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将会凸现。探索建立介于家庭保障为主和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之间的过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十分必要......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务会计问题(共五则范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摘要:浅谈在新农村建设中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各种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共5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以山地地区实践为例作者:谭玫,古俊伟单位:仁浩机构研究发展部获奖:入选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优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