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紧扣学习 突出创新 服务发展
紧扣学习突出创新 服务发展——南昌市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情况汇报
南昌市效能办
根据《江西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自元月4日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按照省、市效能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习动员阶段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活动开展
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对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高度重视。一是召开两次动员部署会,对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及时动员再部署。元月4日,全省动员电视电话会结束后,我市接着召开全市机关效能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市长作了动员讲话,要求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全力推动创业服务年活动顺利有序开展。2月26日,召开了全市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表彰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再部署大会,总结了2009年机关效能年活动经验,表彰了先进,对2010年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再部署。会后,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召开党组会议、全体干部大会等形式及时进行层层动员,学习贯彻省市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再部署会议精神,迅速将思想统一到省市对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部署上来。二是及时完善领导机构和工作体制。对照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重点,结合我市实际,对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并从各成员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到市效能办集中办公。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及时成立了以本县区、本部门、本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江西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南昌实际,在征求全市各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南昌市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及方法步骤,并就五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确定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间。为将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市效能办还召开了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会,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东明对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牵头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牵头部门根据《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和领导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省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二)真抓实干,稳步推进活动任务的落实
认真传达学习省市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市领导讲话精神,是创业服务年活动第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为此,我市多措并举,狠抓学习贯彻。一是印发学习材料引导学。将省市领导有关讲话和省里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全市,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抓好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党组会议、全体干部大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了省市领导
有关讲话精神,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支持创业方面的政策文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并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开展演讲讨论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省市创业服务年活动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大力宣传推动学。在市本级两台三网上开设了创业服务年活动专栏,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及时向市效能办报送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情况,通过专栏宣传督促各单位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截止目前,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向市效能办编发贯彻落实情况信息600余条,市效能办采用90余条。三是上门检查督促学。为推进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市效能办组织人员随机上门检查各单位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情况。近期,重点对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情况进行了督查,要求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不但要组织好本单位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更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的落实。通过广泛的学习动员,全市上下思想认识得到了明显提高,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化了对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了搞好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为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勇于创新,致力打造活动亮点
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中,我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纷纷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创新工作举措,致力打造活动亮点。一是在全市开展工作执行力检查评价活动。将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交办、督办的重要工作;以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召开市委全委会等全市性重要会议等方式作出的,涉及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市领导作出批示明确的工作任务;市分管领导布置的工作落实情况等作为全市工作执行力考核内容,采取领导评、综合部门评、群众评三种测评方式对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执行力情况进行测评。测评情况向全市进行通报,并作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成绩较差的,市委将对该县区、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谈话,并责成其限期整改。目前,市效能办已会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单位,对年初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重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部门。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立体环境监测网络。调整现有的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吸收一批素质较高、敢说实话、热心从事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的企业和创业主体,使全市监测点数量翻一番达到1200个(其中市级不少于500个),遍布全市各个县区、乡镇、工业园区、商圈以及各种行业,各个重点工程、项目;不断完善发展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对接“江西省发展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江西省发展环境监测声讯台”,规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效率;通过召开监测点片会,积极组织监测点参与民意调查、明查暗访等活动,充分发挥监测点优化发展环境电子眼、校正器、信息站的作用。三是加强对全市创业服务的工作指导,鼓励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出台服务创业新举措。安义县组织开展创业状况调查活动,对全县创业情况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广泛征求、收集、反映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入分析阻碍创业的机制、体制性问题。市工商局开通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发布平台、企业信息公开查询平台、企业登记网上办理平台、12315短信服务平台四个平台服务创业。市卫生局建立专家结对服务企业制度,组织全市卫生系统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与部分企业开展结对子服务,定期、定点为企业提供诊疗卫生保健服务、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和卫生保健咨询服务等医疗保健服务。市城管委出台首违不罚
制,对来昌投资创业者,如违反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但在规定时间内已整改到位的,不予处罚;确需处罚的,取下限标准,为广大来昌投资创业者营造最佳的创业干事环境。市科技局在全市建立1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园区提供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服务。
二、创业服务年活动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我市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我市的创业服务年活动已由学习动员阶段转入组织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工作中,我市将按照《全省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是突出抓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继续在各级电视台、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和重点新闻节目中开设创业服务年活动专栏,及时宣传活动动态、进展和取得的实效,总结推广机关效能年活动中创造的成功做法。及时反映创业服务年活动中五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大力曝光违纪事例和反面典型。
二是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即建立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深化机关作风建设;营造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是突出抓好明查暗访工作。市效能办将继续采取突击检查、暗访、召集企业参加座谈会、下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履职情况、执法情况、服务情况和五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纪律不严、工作落实不力等人和事,将通过会议、简报、新闻媒体等渠道在全市进行通报。
第二篇:紧扣一个主题 突出五大特色
紧扣一个主题
突出五大特色
丹凤县党员干部思想纪律作风学习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在开展党员干部思想纪律作风学习教育活动中,丹凤县紧紧围绕“寻找工作差距、提高综合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实现跨越发展”主题,突出“作风整顿、宣传教育、创先争优、监督检查、统筹兼顾”五项特色,积极创设载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深化活动效果,推动了学习教育活动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作风整顿特色,搭建了历练干部作风的有效平台。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针对全县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的创新意识缺乏、履职能力较低、工作作风漂浮、工作秩序混乱、服务质量较差、组织纪律散漫等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坚持把作风教育整顿贯穿于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动员、查摆问题、整改建制和总结提高各个环节,使学习教育活动全过程体现作风整顿特色和效果。围绕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县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组织开展了学习笔记及心得调阅点评、理论知识测试活动,先后集中对部分镇和部门进行了理论知识抽查测试和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调阅点评,并将抽查检查结果在全县进行通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及个人实行点名通报批评并提出整改时限和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建设学习型机关,制定完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并采取集中辅导、召开学习心得交流、开展
研讨交流等有效方式,不断深化学习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围绕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其干部职工以“三查”活动为载体(即查是否存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清的问题,着力解决制约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查是否存在工作体制不顺、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制度不健全及执行不力的问题,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查是否存在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及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制约发展的环境问题),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展对照检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认真查找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针对查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扩大整改监督,扎实进行整改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共查找出存在问题12类164条,已整改落实8类142条。通过查摆问题和落实整改,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广大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在狠抓学习教育和整改落实的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针对查找出来的在机关管理和干部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健全并规范完善了涵盖学习、工作、值班、考核等方面有效管用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学习教育活动成果。
突出宣传教育特色,营造了学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制定了宣传方案,抽调宣传部、电视台等部门干部成立宣传组,采取深度报道和面上宣传相结合,领导专访和部门访谈相结合等方式,借助《丹凤信息》、《丹凤纪检监察》信息、丹凤党建网、纪检监察网、宣传网以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平台,大力宣传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跟踪报道涌现的出的先进典型,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公开曝光。全县各级各部门广泛采取采取办黑板报、悬挂横幅、编发简报等方式,加大对本部门本单位学习教育活动宣传力度。在此基础上,县纪委监察局开通了短信平台,坚持每天给全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级领导群发一条作风方面的提醒式短信;精心制作了一批廉政公益广告,每天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放;在《丹凤纪检监察》信息开设“廉文荐读”专刊,精选了一批具有教育、启迪意义的优秀文章,定期向各级各部门及所有县级领导发放,依次不断为学习教育活动加力。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编发学习教育活动简报38期,发送作风短信6次,编发“廉文荐读”2期,播放廉政公益广告8条(次),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播出相关新闻、专题栏目32期,在市级以上媒体和刊物发表信息稿件稿件9篇,各级各部门累计办黑板报166期,悬挂横幅100余条,在全县营造了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浓厚舆论氛围,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突出创先争优特色,激发了全县上下比学赶超的活力。在全
县组织开展了以各镇、各部门之间比工作、赛业绩,看谁的招商引资力度大、谁的重点工程进度快、谁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多、谁的工作在年终考核中名列前茅;站办所中心、股室之间比服务、赛形象,看谁的服务态度好、谁的办事效率高、谁的便民措施更有效;干部职工比纪律、赛作风,看谁能始终遵守工作纪律、谁能坚决贯彻县委和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谁能坚持做到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赛三看”活动。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三比三赛三看”活动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党委(党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科级领导干部和一般党员干部四个类别,科学设定学习标杆,合理确定赶超目标,认真落实赶超措施,并将各自学习标杆确定及赶超目标和措施制定情况逐级审批备案。通过开展“三比三赛三看”活动,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激发比学赶超活力,在寻找差距中增强争先进位动力,在转变作风中提升决策部署落实力,呈现出纵向比业绩、横向比作风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努力创先争优、全力比学赶超、奋力争先进位的活力进一步彰显。
突出监督检查特色,促进了全县干部作风的持续转变。坚持把开展监督检查作为推动学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的有效措施,实行县委常委分片督查、督查组专项督查、“两办” 督查室随机检查和突击暗访督查四条线运作,分类制定督查方案,落实督查措施,不断加大对学习教育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督查力度。先后由4名县委常委带队,分片巡回各镇、各
部门对干部职工到岗出勤、新工作启动及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从相关部门抽调干部成立四个督查组,轮番对各级各部门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分别负责,对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上下班迟到早退和在岗履职情况进行随机检查,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联合县电视台对县级各部门干部职工上下班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县城小吃市场、蔬菜市场、各大超市进行明查暗访,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等形式,强化监督约束,对督查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时通报情况,进行限期整改并跟踪问效。同时,重新修订了干部作风督查办法,制定出台了《丹凤县党政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继续实行干部作风督查制度,加大对工作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的问责力度和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先后对在市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个别镇群众赴市上访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督导谈话,对3名稳控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对6名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立案查处,推动了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了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突出统筹兼顾特色,推动了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全县各级各部门妥善处理工作落实和学习教育的关系,坚持把开展活动与贯彻落实中省市县会议精神相结合,与干部职工考核、落实岗位目标责任、承诺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与抓好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与扶持等重点企业达产达效相结合,与做好以农业项目实施为重点的
春季农业生产、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森林防火、违法建筑(设)专项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积极谋划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细化量化和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迅速启动各项重点工作,切实做到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用工作业绩检验学习教育活动成效,推动了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止目前,全县各级各部门确定承诺为民办实事620余件,启动建设各类项目105个;投入帮扶资金128.6万元,帮扶困难户1026户;排查矛盾纠纷416件,调处325件,正在调处91件;各级干部走访群众1.1万户,为群众办实事218件;全县完成小麦春灌3.2万亩、生猪添槽1.2万头、经济林木科管1.6万亩、劳务输出3.7万人,播种洋芋等经济作物3万亩。
第三篇:突出网格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
突出网格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 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为居民开展服务是摆在XX街道这几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2007年,街道城管条线按照市、区“数字化城管”的要求,率先实施了城管“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全街道划分为XX个网格,每个网格为一单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有效提升了城管队员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城市市容管理工作取得了创新和突破。自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街道市容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居民群众对城管队伍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为此,街道参照城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城管管理机制全面升格,本着“自治、互助、宜居、共建、分享”的社区建设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和谐示范社区的工作要求,认真借鉴杭州、南京等兄弟城市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机制新路径,形成了符合形势需要,适应街道实际的社会管理新模式——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机制。
一、把社会转型作为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考量 XX街道作为XX市中心城区街道,下辖XX个社区,共计XX户、XX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建 小区不断增加,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同一社区新小区与老小区混居情况越发明显,社区承担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繁重,传统的社区一门式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类生活需求,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1.推行“网格化”就是联系群众责任化。街道按照“区域相邻、规模相当、资源相通”的原则,依据地域面积、楼栋、片组及人口数量,结合社区专职工作者配置情况,科学合理地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个专职社工联系一个责任片区,对网格片区内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对所负责片区内的党群工作、社会事务、综治工作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负总责。每一位社工均深入走访群众,随时掌握片区内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群、育龄妇女、暂住人口、社区工作重点依靠对象以及综治统战对象等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实现了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推行“网格化”就是信息传导垂直化。每一位社工不仅仅是自己片区的“片长”,同时也根据自身职务岗位负责街道相关条线上工作。这样一来,条线上各类政策能及时向居民群众宣传,居民群众所反映的情况,属于自己条线分管的能快速及时解决,即使反映的情况跟自己负责的条线工作不符,也可以迅速反馈给社区相关条线社工,自己配合解决,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3.推行“网格化”就是服务主体具体化。传统的社区一 门式服务模式由于每个社工只负责自己条线的工作,对于居民反映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往往会出现推诿。“网格化”的推行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街道对社工施行首问负责制,即使不是自己片区或条线的事情,只有居民问到,负责接待的社工就有义务把反映的问题受理下来,不增加居民群众多次跑社区的负担。与此同时,街道还在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考核,极大增强了社工的责任意识。“以前都是我们去居委会找干部办事,现在是他们经常跑到我们家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随着走访的深入,居民也逐渐感受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带来的新变化。社工服务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使全社区“一家人”的氛围空前浓厚。
4.推行“网格化”考核标准群众化。今年街道给每位片区责任社工下达了硬性指标:上门入户率要达100%,居民知晓率要达100%,群众满意率要力争达100%。常进群众的门坎,群众的心坎才会敞开;社工只有沉下去,才能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网格化”的推行,使得社工走访居民、了解居民需求成为日常主要工作。同时,区、街道成立的督查小组每月对各社区进行暗访,及时掌握每个片区居民对责任社工的满意率,并将督查结果计入考核。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社区为民办事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走访使一批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的信访事项得到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隐性矛盾也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群众满意率逐月提升。
二、把创优服务作为推进“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内涵 今年1月份,街道本着: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即以民本、民主、民心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机制,提高效率(即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工作站整体联动);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即联系街道实际,创出天宁特色)三原则,开始正式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制。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让责任在网格中明确。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每250户至500户的标准将XX个社区划分为XX个责任片区,每个社区专职工作者联系一个责任片区,为该分片包干区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包干片区内居民的政务办理及服务需求的受理。同时,街道相应规范了片区责任社工的职责,即:一是定期深入片区了解社情民意,熟悉掌握并反映本片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诉求,重点关注本片区内的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外教人员等特殊群体,努力帮助居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对居民反映的情况能办的当即办理,不能办理的向各条线社工反馈或向上级反映,并挖掘、整合、利用社区内资源,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三是对移交社区各条线办理或处理的事情进行跟踪,协同办理,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告知当事人。四是经常入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政策法规和先进文化,做到文明宣传100%进楼道,责任社工入户率达100%,居民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90%。五是建立与片区 内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和楼道小组长定期联系制度,记载《民情日志》,掌握动态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服务更加精细化,信息更加有效化。
2.让机制在网格中创新。街道主要抓好“八个一”。“ 八个一”指的是建立一支民情信息员队伍,责任社工要充分发挥片区内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和楼道小组长熟悉片区情况的特点,通过他们传达各项政策和收集社情民意;构画一张民情联系网络图,通过片区民情信息员队伍这张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民情民意;设立一批楼道宣传栏,在每个楼道设置宣传栏,上面记录片区社工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同时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发放一张民情联系(服务)卡,片区社工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社区的一些便民服务项目打印在卡上,要求每户必须发放一张;建立一本《民情日志》,片区社工要将片区内居民所反映的问题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记录在案,作为今后社工考核的重要依据;推行一项民情约谈制,责任社工必须定期上门拜访居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出台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每个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便民服务措施,创出社区自己的特色;制定一套责任社工考核办法,街道通过相关走访和调研,近期将出台责任社工考核办法,通过细化考核细则,量化考核内容,奖优罚劣。
3.让服务在网格中提升。利用网格资源,推进“三个结合”服务模式。一是注重社区服务前台一口受理与后台协同 办理的结合。主要要求社工根据自身的职责,遵循首问负责制原则,接待人员对于居民提出的需求必须无条件受理下来,然后按照片区分工和条线分工协同办理。二是注重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条与块的结合。也就是责任社工要与条线社工相互配合,同策同力,共同办理居民反映的问题。例如责任社工原来负责的是劳动保障工作,但片区内居民反映的是计生方面的问题,责任社工在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下,要积极将情况反映给社区内负责计生工作的社工,两个共同办理。三是注重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即对网格内存在的一些难点、盲点问题,如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等,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意愿和习惯,通过召开片区内民情信息员会议等形式,让居民提意见,定规矩,调动居民群众关心市容环境,参与城市管理、支持创建活动、维护创建成果的积极性,做到在参与中提升,在提升中共享,达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的,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氛围的常态化。
4.让制度在网格中落实。街道在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的过程中,为充分调动社工工作积极性,发挥社工为民办事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相继出台了八项制度,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保驾护航”。一是错时工作制。社区工作人员在周一至周五8小时工作时间外,将每天的上班时间提前60分钟,下班时间延长60分钟,充分利用“你下班我上班”的错时工作时间,为社区的居民群众特 别是上班族搞好服务。二是节假日值班制。社区双休日安排人员进行值班,确保社区大门全面敞开面对居民,与错时制相辅相成,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新格局。三是居民事务代理制。社区为方便居民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在居民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主动为居民代办事务,尽量避免居民因不了解政策法规而多跑“冤枉路”。四是工作例会与反馈制。社区定期召开社工工作例会,对于居民提出的一些难点问题,协商解决,并将问题解决进度和结果及时反馈给居民。五是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即谁接待,谁受理,如果接待后不予办理或不移交办理,造成居民群众利益受损害的,按受损害程度追究相应社工责任。六是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社工对居民提出的需求,能当场办理的事情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约定办结时间,由接待人员负责移交转办或代办事项。七是社工制度考评和奖惩制。街道将强化社工考核力度,在提高社工待遇的基础上,将加大奖惩幅度,从而提升社工工作积极性。八是社工末位淘汰制。今年街道按照社工总人数的2%这个比例进行末位淘汰,考核最后两名社工将被劝“退”,对劝而不“退”的,是社区党组织专职工作者的,由街道党工委免去其职务;是社区居民委员会专职工作者的,依照有关程序撤销其相应的社区职务。
三、把群众满意作为推进“网格化”管理的价值取向 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制,提升社区工作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的满意度。为此街道着力从社区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重大转变。
1.工作岗位转变。从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单打一”,转变为一岗多责、协调合作的“紧密型”。
2.岗位职责转变。从人员职责交叉、问责难究,转变为责任到人、绩效考核、按绩行赏。
3.角度定位转变。从一人一线、一人单双职,转变为一专多能、“全科医生”的全方位服务。
4.服务方式转变。从办事大厅被动式等待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快捷高效服务。
5.服务空间转变。从办事大厅、办公室单一空间,转变为与居民区、片区包干相结合的立体型。
6.信息处理转变。从条线“封闭性”服务信息,转变为社区信息互通、互传、互联、共享。
7.考评机制转变。从单一条线工作考核,转变为建立“四位一体”社区综合考核评估体系,落实社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考评权。
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的施行标志着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虽然天宁街道施行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新的管理机制为我们带来的成效已经显现。为此,XX街道将不遗余力地继续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继续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中新的服务领域,化被动为主动,集小成汇大成,为创建和谐示范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紧扣发展要求深化改革
紧扣发展要求深化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人民日报》(2016年06月16日07版)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先导性的环节。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紧扣发展用功,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成为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持续获得强大动力,需要紧扣发展要求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不断提高改革的精准性。
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改革问题
发展的基础是体制,体制不顺发展就会出问题。因此,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改革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追根溯源,大都与体制机制不顺有关,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
比如,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主要体制根源是行政分割和市场封锁,即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搞“大而全”“小而全”,在整体上就形成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粗放发展、低水平建设的主要体制根源是不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固定资产投资体制和不科学的干部任用与政绩考核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财力拮据,因而形成了节约、应急、量入为出的财政预算和投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体制演变成几乎对所有申报项目都要“砍一刀”的管理方式并延续至今,使一些本应高标准建设的工程项目由于资金短缺不得不降格以求。这种状况与长期存在的过重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主要领导干部岗位转换过频等相联系,造成了铺摊子、低水平建设、粗放发展以及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一系列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失衡的主要体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无视各地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差异的经济调节体系。资源浪费、环境损害的主要体制根源,除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一直没被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没有作为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还在于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制和不健全的环境治理体制。
因此,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体制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等多年想改而未改的“硬骨头”逐一破题,司法体制、公车制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等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有力推进。同时要看到,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存在的问题中许多是老问题,有些问题我们也曾运用行政手段或简单的经济手段加以解决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后来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根本原因在于没能改革深层的体制机制。因此,要高度重视体制建设,立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来解决发展问题。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实质上是一次深刻、系统的体制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去”更要改,用改革的办法“去”,这样才能达到关闸断水、釜底抽薪的效果。围绕新的发展目标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
改革紧扣发展用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当前,要围绕建立健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实现总体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着力推进三个关键领域的改革。
推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性体制改革。基础不正,其余皆偏。相对于原有经济发展状态而言,经济发展新常态有着革命性的变化。适应、引领新常态,必须着力推进一些基础性体制改革,统筹把握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近期与长远、经济与政治等重大关系,在框架思路设计上应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区域和市场的潜力,有利于应对各种复杂风险考验,有利于维护社会规则和市场秩序。具体而言,要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健全法律法规等,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等的关系,推动形成自主、能动、自律的微观主体。二是放开与规范双管齐下,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和强力监督,全面消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壁垒;建立健全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促使各类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三是着眼于增强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灵敏、科学的政府管理与调控体系。区分领域、环境、阶段等,依法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并确立正常状态下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运营和市场调节的原则;探索建立主要通过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建立统一部署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经济调节机制;转变工作重心,把政府的主要精力转到为社会排忧解难和对市场严格监管上来。四是按照公正和可持续的原则,建立普惠、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基本社会保障服务机会与水平均等化;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的层次,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这四个方面的体制理顺了,有利于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框架就建立起来了,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就有了基本遵循和方向上的指导。
推进化解突出发展问题的重点体制环节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是长期积累的,一些是新形势新环境下产生的。改革为发展服务,就是要运用改革的办法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拔任用机制,真正把政治强、专业精、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上,有效解决主要领导干部岗位转换过频、任期过短的问题,促进长远谋划、持续发展和高水平建设;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促进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重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深化财政与投资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领域,依法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制度;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在防控风险的同时缓解政府公共支出的压力;改善投资管理,把政府投资集中到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国家安全等领域;推进政府投资性项目建设从量力而行转变为分步推进,提高投资效率和项目建设质量。三是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共享水平;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四是深化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推进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强化能源资源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强化对生态环境危害行为的经济处罚和法律惩治。
推进有利于形成新发展方式的探索试验性体制改革。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改革要为这种转变服务,运用适宜载体或平台,如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外境外合作的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超前进行相关体制探索试验,为新的发展方式奠定体制基础。在方向上,探索试验可以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事项。对那些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采用或得到认同而在我国还没有实施的管理体制、规则与制度,可以依据具体需要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这不仅有利于探索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效率的路径,也有利于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遵循发展规律的事项。对那些体现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有利于解决当前发展困难与问题的改革,要大胆开展创新试验。这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规避经济运行风险。三是体现前进方向的事项。对那些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以先进技术工具等为支撑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要积极利用适宜平台开展试验。这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引领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试验是为了测试风险、寻找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也是为了提供示范、形成带动,促进面上的工作顺利有序展开。
以发展成效为标准提高深化改革的精准性
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应以是否解决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不断优化改革措施、完善改革方式,努力提高改革的精准性。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针对性。改革必须有的放矢,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目标导向不是抽象的,从总体上说,改革措施的推出要体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紧扣建立健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性体制框架展开。坚持问题导向,要瞄准导致当前发展中突出矛盾的体制环节推出改革措施,铲除问题滋生的体制土壤。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制定改革措施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准确把握实际需求和工作重点,切不可闭门造车、仓促行事;推出的改革措施要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衡量;加强对改革效果事中事后的及时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改革措施。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契合度。改革不仅要考虑体制建设的要求,还要考虑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与整体环境的契合度,直接决定改革的成效。改革需要全面深化,但在一定时期,改革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统筹把握发展阶段的特点、体制创新的逻辑顺序、当前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改革的内容、掌控改革推进的力度。在具体操作中,应全面分析各项改革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可控度,区分改革的轻重缓急。根据需要和可能,决定是“现在改”还是“以后改”,是“彻底改”还是“部分改”,是“改体制”还是“抓管理”。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细化水平。使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前提在于科学决策,关键在于精细操作。应切实解决虎头蛇尾的问题,坚持方案制定与精细操作并重、动员部署与督促检查并进。一是分解任务。明确具体事项,能量化的要量化;明确工作要求,不留模糊游移的空间;明确实施期限,促进积极有为工作。二是加强督促。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及时核查工作进度,并协调解决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科学评估。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选取公正权威的组织机构,运用适当的方式,对改革措施的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四是强化责任。落实任务执行主体,明确奖惩规则,严格依照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界定业绩与责任。五是做好预案。加强事前和工作进程中的风险评估,切实做好应急对策和风险化解工作。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技巧性。方式方法决定改革效率。应统筹把握发展规律、当前任务和基本国情,确立正确有效的改革方式,不断优化改革措施的实施路径。一是实行分类指导。原则上,中央应把改革重点集中到关系全局、涉及根本、风险较大的事项上来。其他一些改革,有的可以由中央提出方向和基本原则,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有的可以交由地方自主决定。二是注重因项施策。区分不同改革的性质特点、风险状况,科学选择改革方式。需要强调的是,改革方式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我国实际,不可盲目照搬国外模式。三是坚持增量优先。除非特殊情况,改革方案的设计与方式的选择应坚持少动存量、多动增量,运用增量改革不断“蚕食”存量乃至最终消化存量,实现体制转换。这样既可以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又不会造成大的社会震动和系统性风险。四是有效利用工具。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段,缜密设计改革方案,优选改革方式。五是主动优化环境。深入调查研究,使改革方案贴近人民需求;加强舆论宣传、政策解读,引导人们的心理预期,提高社会承受能力。与此同时,做好资金储备、法规建设等基础工作,积极应对突发风险与困难。
第五篇:突出“三个创新”,推进党校发展
突出“三个创新” 促进党校发展
----江永县委党校积极创新教学科研,实现跨越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江永党校行政学校在江永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组织部门和省市委党校的关心指导下,以《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为准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强化教研立校的办学思想,突出科学发展主题,服从服务江永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规范管理,积极开拓进取,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促进教学提质、科研飞跃,在党校建设、干部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新成绩,被评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先进单位”、市“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学习型机关建设示范点”、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县级党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市办学水平评估组的一致好评。
一年来,江永党校立足江永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突出“三个创新”,全面实施“课题带动”和“教研立校”战略,深化干部培训,强化县情研究,积极为促进江永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突出观念创新,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江永党校十分注重理论学习,积极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三湘读书活动”及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载体,在每周一例会及每周五的集中教研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每次专题学习,江永党校都始终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个主讲人、一个专题、一本学习笔记、一篇学习心得,确保理论学习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组织建设,有效提高了党校全体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理念,党校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得到极大强化,党校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加强。今年7月,党校支部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同时,江永党校全体教师牢固树立“教研立校”的理念,深化思想解放,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社会调研创新,注重学习交流,积极拓宽学习渠道,不但向书本学,向他人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实践学,注 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社会调研的能力和水平,并使之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党校积极组织教职工走出校门,先后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委党校、钟山县委党校、八步区委党校及周边道县、江华、宁远、东安、双牌等兄弟县区党校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兄弟党校良好的工作风貌和先进的办学及管理经验,进一步促进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突出管理创新,打造良好工作平台
党校结合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主题活动,积极深化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为全校教职员工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发展平台。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江永党校积极根据以往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结合实践,不断充实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考评方案,使各项规章更加适合党校工作实际,做到制度管人,按章办事。同时,强化制度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工作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党校各项管理进一步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党校始终把狠抓工作作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全面推行上班签到制,养成按时上下班的良好工作习惯。注重工作督察,落实工作纪律,消除串岗闲聊现象。在校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体教职工养成了认真工作、自觉守纪、勤奋努力的良好工作作风,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效果。同时,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工作,结合“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在全体党校教师中广泛开展“廉洁从教、增强党性”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推进党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江永党校注重对年轻教师团队的培养与锻炼,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结对帮扶,培养新人,加强对新进党校教师及跟班学习人员的管理,使新人新教师尽快适应党校工作,胜任党校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素质高的党校教师队伍。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从组织上给予关心,经济上给予奖励,优先提拔重用。2002年以来,党校提拔任用的校领导,都是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骨干,从而形成了一个“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公平竞争平台。
四是加强宣传推介。江永党校十分注重宣传效应,积极撰写关于党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规范管理等方面的通讯、信息和报道,通过党 校行政学校网站和市委党校网站及其他新闻媒介,推介党校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爱校、爱岗意识。同时,加强江永党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站功能,大力宣传党校改革、教学科研探索与取得的成绩。一年来,共在各类媒体中发表宣传党校建设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及教学科研工作等稿件40余篇,有效提升了党校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教研创新,铸造良好工作形象
教学科研始终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是党校工作的生命线。江永党校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和《2010-2020年干部培训改革纲要》精神,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要求,扎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江永党校积极创新教学培训模式,开展专题教学、座谈交流、主题讨论、学习考察、异地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参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员管理上,强化党性教育与日常课堂纪律,加强学员自我管理。每期主体班均安排正副班主任跟班管理,有效地加强了对学员的考察与考核。在教学上,坚持新课试教、示范观摩、集体备课、教学比赛等,全面推行案例式、菜单式教学,积极苦练内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校90%以上的教师均能熟练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来,全校共举办科干班1期,中青班1期,培训党员干部135人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计生干部培训班、安全生产培训班、团队干部培训班、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等部门班8期,培训党员干部 900多人次;组织开展示范课、教学观摩课、教学比赛及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10次,有效地促进了党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积极组织骨干教师组成宣讲团,送课到机关、下乡镇,深入财政、公安、国土、民政、公路、纪委、国税、地税等县直部门和单位及乡镇、农村、社区等上党课,共外出上党课达2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2500余人。今年5月在全市党校系统第九届教学比赛中,高润全的《从“孙中界事件”谈法治政府建设》获“一等奖”,陈韶辉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探索—以重庆模式为例》获“三等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是创新社会调研。江永党校积极强化社会调研实践活动,高度 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全县战略问题、现实问题和社情民意研究。每年均组建课题调研攻关小组,进行集体调研与课题攻关。在课题调研中,始终坚持“三个一”,即“一个调研课题、一个课题小组、一个主持人”,确保调研出实绩。同时,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帮扶,通过“以老带新”、“一带一”的方式,促进年轻教师尽快成长。经过扎实调研,党校科研不断取得新成绩。2010年课题《过山瑶“迁徙文化”与“千家峒文化”耦合研究》已顺利结题,2011年课题《江永兰溪“勾蓝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已完成课题申报并通过省委党校社科联审核获课题立项。周湘平的《江永兰溪“勾蓝文化”与生态旅游研究》、胡骏的《过山瑶“迁徙文化”与“千家峒文化”耦合研究》、高润全的《女书法律保护的实现途径与路径选择》、田丰明的《江永石窟女佛与女性文化研究》、周月春的《优势与成熟,困惑与展望----江永县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现实思考》等5个永州市党校系统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也顺利结项完成课题研究。党校课题组课题《女书文化保护与江永新农村建设》荣获永州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周湘平的《江永兰溪黄家村“勾蓝文化”与生态特色旅游开发》、胡骏的《试论过山瑶“迁徙文化”与“千家峒文化”的耦合》与《努力构建江永县实施节约型生态农业市场经济发展战略新格局》、田丰明的《江永石窟女佛与女性文化初探》、周月春的《依托“三千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胡国建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理论与江永对接东盟的比较优势及对策》等在省市理研会上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2篇,实现了科研工作新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