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地认真贯彻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精神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创新与落实
广东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情况简报
第 7 期
(总第164期)
各地认真贯彻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精神
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创新与落实
惠州市认真贯彻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精神,从三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创新与落实。一是查找基层党建工作弱点。市委组织部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查找当前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如农村党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个别驻村干部没有很好做到‚身下‛和
1‚心下‛等等,将其列为基层党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二是突破基层党建工作难点。通过兴建扶贫工厂房、小水电站等扶贫项目,已基本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3万元工作目标。通过地毯式摸查、组派非公党建督导组驻点督导、组织部分市党代表到各县(区)视察指导等举措,扎实抓好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确保在中组部和省委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组派检查组对省补助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行逐一检查,争取市财政下拨218万元支持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三是打遣基层党建工作亮点。实行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将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工作列入市委、县(区)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逐级考核的内容,并签订《责任书》,确保‚三级联创‛任务的落实。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六个好‛(好章程理事、好班子管事、好经济实力办事、好活动场所议事、好队伍干事、好形象成事)为目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一村一干部”的原则,公开选拔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10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并将这一举措作为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的长效机制。推广龙门县‚村级四民工作法‛,加强农村民主管理。
梅州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切实措施狠抓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及时向市委汇报会议精神。市委主要领导听取汇报后,要求市委组织部、基层办认真组织固本强基创新成果的申报和评选工作,扎实推进固本强基的创新与落实。二是认真研究固本强基创新成果评选的实施方案。市委组织部、基层办就如何组织开展固本强基创新成果项目申报和评选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具体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抓住全省评选固本强基创新成果契机,认真回顾总结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来的创新成果,研究探索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三是于3月20日召开了全市固本强基创新成果评议会,各地各单位汇报交流了5个方面共20多个创新经验和成果。决定在向省申报固本强基创新成果的同时,市、县也组织评选创新成果,拟在今年‚七一‛期间予以表彰,并编撰出版《梅州市固本强基创新成果汇编》。
云浮市迅速传达贯彻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精神。一是在3月8目召开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专题传达省座谈会精神,要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要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各基层党支部。二是于3月13日下发《关于上报固本
强基创新成果项目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以参加固本强基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既要注重总结和发掘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又要不断打造工作亮点,推动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是从3月27日至4月上旬,组织力量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进行调研和督查,了解各地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经验做法、薄弱环节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等,总结推广各地的经验做法。
清远市于3月14日召开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固本强基创新与落实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市委办公室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将今年底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检查验收的情况作为2007年度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之一。二是进一步加强漉动党员教育管理。市委组织部给全市10000多名流动党员寄送《致清远市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同时在市主要媒体上发表公开信,提醒他们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告知他们如何交接好党组织关系,登记、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流入地的党组织活动。三是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各县(市、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摸查,排出重点
工作对象,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包干负责,落实责任到人,力争做到应建必建。
省直机关工委把评选活动与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及排头兵实践活动成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总结工委自2002年以来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抓好机关党建的情况,研究确定将2006年开展的‚以‘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作为申报项目。与此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省直单位党组织认真总结提炼,坚持在抓重点、出亮点、成精品上下功夫,切实把评选活动组织好。在此基础上,专门召开省直部分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座谈会,听取情况介绍,做好分类指导,确保省直机关固本强基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有质量、上档次。目前,固本强基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已在省直机关全面展开,有20多个单位已初步确定了创新成果项目。
报:中央组织部、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
主任、省政协主席,省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广州、深圳及
各地级以上市委书记,各县(市、区)委书记。
发:各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基层办,省直各局以上单位。
(共印1130份)
第二篇:固本强基、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
固本强基、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
2007 年是全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年。基层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和主阵地,关工委的工作对象、工作的任务都在基层。因此,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
一、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开鲁县是自治区关工委命名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县。总结多年来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2002年底,自治区关工委根据中关工委提出的用二到三年时间狠抓基层的部署、率先开展了“四个二”示范关工委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对照«条例»和示范关工委五条标准要求,感到差距很大。存在主要问题是“三难”:一是向基层组织延伸难。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只有将关工委组织延伸到社区楼院、农村村组,才能使更多的老同志就近就地发挥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二是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人选难。总体上看我县老同志资源十分雄厚,但具体到村组和社区楼院却分布极不均匀,不少村组、楼院要选一名合适的常务副主任,比选行政负责人还难。三是后勤保障难。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关工委较普遍存在办公条件简陋、活动经费紧张,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存在问题,在“四个二”示范关工委创建活动中,我们通过坚持“认识、领导、措施”三个到位;严把“自查、验收、考核”三道关口和发挥“领头羊、试验田、推进器”三个作用,切实加强了领导和指导力度,使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全县先后有十个镇场,67个学校、社区、村组分别被市县命名为示范关工委或示范关工小组。这些单位在各个领域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2005年,开鲁县被确定为全区乡镇改革、换届试点县,全县由20个乡镇场撤并为12个,关工委基层组织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在这一特殊情况下,为了稳住班子、带好队伍、抓好工作、平稳过渡,我们从主动工作、适应改革;当好参谋,配齐班子;培训指导,提高素质三个方面努力,及时向县委汇报建议,明确提出镇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个也不能减。并积极采取措施,在被撤并的8个乡镇及时组建办事处关工委,仍由原来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办事处所辖村、校关工委工作,使各项工作不仅未受损失,像“中华魂”主题教育、两刊订阅等难点工作还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进展。
2007年,我们认真落实区市关工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各项工作部署,全县上下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出实招、使真劲,涌现出一批基层组织整体推进的先进典型。例如开鲁西片大榆树、黑龙、麦新三个镇都采取抓点带面,召开现场会的方法,使村组关工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实践证明: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常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二、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三抓:一是抓重点,使关工委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在城镇我们以社区工作为重点,采取循序渐进,典型引路的方法,狠抓了民主社区和财华小区关工组织建设试点。我们先后在民主社区、金叶小区召开社区和楼栋大院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请做出成绩的民主社区常务副主任杨玉山,财华小区关工小组长王起涛等同志介绍经验,组织与会同志参观了财华小区、金叶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黑板报和工作展示,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楼栋大院关工组织建设,很快全县6个社区和信合小区、白塔小区等24个楼栋大院建立了关工组织。如今,在楼栋大院建立关工组织已成为各社区关工委的自觉行动。在农村我们及时总结了小街基镇在三个小康村进行了关工组织向村民小组延伸试点的经验,并确定为“小街基模式”,推广后使一大批农村“五老”在村民小组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今年,我们又在实验小学、工农小学、蒙古族中学、大榆树中学进行班级建立关工小组试点,经验推广后,使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各项活动更加贴近中小学生实际。二是抓热点,使关工委组织向机关企事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延伸。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受雇于私营企业的青年大多存在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大病养老无保障、教育培训被忽略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问题,我们首先在乾坤实业、百年酒业进行了建立关工组织试点,在取得经验基础上请县委分管书记出面,召开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促进了民营企业关工工作的开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在青年职工较集中、适合组建关工委的民营企业建立了关心下一代组织,拓宽了关工领域。三是抓难点、解决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人选难的问题。我们采取组织出面就近聘请和村校合建关工委等途径,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小街基明升村,由镇党政领导出面,将中学退休老教师王子忠同志聘请为该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开鲁镇西关村聘请退休老校长肖新华为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这些同志欣然受命,认真负责,制定活动安排,动员组织“八大员”队伍,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各项工作十分活跃。在一些有村小或教学点的村屯,推广开鲁镇三合村和中心校合建关工委的经验,即整合了教育资源,又解决了教学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在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现关工委直接出面为他们聘请“五老”担任关工小组常务副组长,同时兼任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通过上述工作,全县基层关工委组织已发展到1040个,其中关工小组551个。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5060人,其中老同志3099人,组织机构和老同志总数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形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纵向上下贯通,横向左右联结,相互交织的组织网络,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勤于思考,使基层组织建设与时俱进
实践证明,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但就关心下一代工作特点来讲,基层组织建设又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与时俱进、常抓常新、不断赋予基层组织建设以新的内涵,在实践中我们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机制,保证党政重视,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离退休老同志和“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离不开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中央8号文件颁布后,我们以建立长效领导机制为目标,多次就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向县委请示汇报,赢得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鲁县委、政府三年来先后四次召开全县规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两次下发常委会议纪要,每年都由县委批转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安排意见。今年又制定下发了县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并把镇场、系统和办事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补贴列入县财政预算,拨县关工委专户管理。各乡镇系统也都自觉从班子建设,选准一号老头,开展经常性活动等工作入手,使基层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普遍有新的提高。
2、多方配合,形成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的合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关工委各成员单位必须密切配合,并各自发挥特有的组织优势,才能真正凑效。例如组织部、老干部局把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列入党建考核目标,每年坚持半年和年终两次检查考核,对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督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团委、妇联、教体局、民政等成员单位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3、把握时机,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五老”作用。在工作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村校,哪里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数量多、热情高,哪里基层组织建设就搞得好,即使在条件差的地方也不例外。民主社区刚刚建立不久,在王起涛、杨玉山、张幼东、王桂英等一大批老同志带动下,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24个楼栋大院,7所幼儿园建立了关工组织,动员组织老年志愿者队伍近百人,使各项关爱活动在学校、楼院、家庭及时深入开展。和平社区在社区党支部、关工委老同志努力下,动员组织46名“五老”出山,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典型。
4、及时指导,切实抓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各类典型。开鲁县地域辽阔,城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从实际出发,下功夫抓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几年来,经过努力,先后抓出小街基镇“村组关工委建设模式”、开鲁镇三合村“村校合建关工委模式”、和平社区和三道湾村“基层组织建设模式”等,推广后,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几年来,我们在基层建设中做了一些努力,但按“条例”要求尚有差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和外地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整体水平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强基固本 改革创新 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基固本 改革创新 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条重要建党原则。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县委的有关要求,镇党委制发了我镇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抓好素质培训,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基础
我镇现有党员 人,党支部 个。中层党员干部和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的骨干,我们把提高党建骨干的整体素质列为2010工作重点,并提出了全方位培训、分层次实施的思路和方案。通过基础知识培训,不断强化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建骨干的理论水平。
二、必须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巩固和拓展我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大举措,是激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生机活力,促进党组织和党员更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党的建设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促进我镇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必须准确把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任务要求。我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
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坚持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再建新功。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突出四个方面:
一、要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科学谋划制定 “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镇科学发展思路、举措,进一步组织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我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二、各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投身到平安创建、文明村庄、绿色家园、和谐社会创建工作中来,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安全稳定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要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三、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积极参加对口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组织和党员要增强服务
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民生政策。
四、要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认真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要积极扩大党内民主,要进一步改革“三会一课”模式,深化党员教育“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带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动,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队伍。
四、进一步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
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此要明确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先进基层党组织” 的标准是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广大党员始终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意识强,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三是工作机制好。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党员机制完善,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渠道通畅。四是工作业绩好。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成绩突出,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五是群众基础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辐
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做到“五带五争”: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争当勤学标兵。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带头创造佳绩,争当敬业模范。热爱党的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中取得突出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争当为民先锋。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争当自律表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五是带头弘扬正气,争当和谐卫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弘扬高尚品质,诚信守信,正直做人。
各党支部要对照“五个好”、“五带五争”的标准,提出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标准。积极开展评选活动。对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加大工作力度,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和环境优化工作环境,规范工作秩序,加强工作监督是我们推动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为基层党建提供良好的组织基础。明确优化设置后各类党组织的具体职责、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等,特别注重对各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根据不同特点的党支部,因势利导,积极开展“加强学习促管理,发展经济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为基层党建提供到位的约束机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召开机关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干部大会,出台《改进和加强机关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将党建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为保证效果,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对未完成的工作和任务采取一级对一级、一事一卡的“督办卡”形式进行催办,大大提高工作成效。
第三,重视基础和制度建设,保证经费支持力度,为基层党建创造良好的发展支撑。我们完成全镇余名党员的数据库建设,实现动态管理;建立并完善从党委议事、联系群众到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学习的指导,精心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发放学习资料。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去年开始,给各支部下拨了 万元的建设经费,今年将增至 万元;先后为的培训和硬件建设费用;设立干部培训专项经费 万元;每年为党支部书记发放专项工作津贴万多元。
六、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
党组织具有教育、管理、服务等多项功能,但这些功能必须
通过适当的平台和方式才能实现。平台和方式的好坏,影响着功能的发挥。我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深入探索。
第四篇:以改革创新精神稳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
以改革创新精神稳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今年,全国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的总要求。我们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新思变谋实招,以改革创新精神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工程,为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
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突出“三个更加明显”
“三级联创”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有效抓手和根本途径。新时期,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历史任务,不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赋予了新内涵。
按照乡镇党委和农村党组织“五个好”建设目标,我们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我们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4个长效机制文件和区委出台的 “1+7”文件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区委组织部设立了党员服务中心,乡村两级设立了党员服务站点,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万名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我们把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作为“三级联创”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村级组织设置的思路,通过大村带小村、强村帮弱村的有效形式,着力提高全区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们在创建活动中继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各项民主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各种权力,激发他们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热情。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我们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文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帮助农民更新观念,掌握知识,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稳定。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疏导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加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引深以人和、家和、邻里和为主要内容的“三和”创建活动,使之成为和谐社会的健康细胞。
通过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使区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明显,乡镇党委的关键作用更加明显,村级党组织建设成效更加明显。
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促进“三个转变”
制度不仅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正确行使权力的准绳、人民群众维护正当利益的保障,更是推动工作向前的动力。近两年,我们制定并出台了党建工作“1+7”文件,其中包括《郊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民主评议村干部实施方案》以及《农村离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享受生活补贴制度》、《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试行办法》、《关于集体经济欠发达村财政补助暂行办法》、《特殊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才能使一些具体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并且使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呈现“三个转变”的良好局面。
一是领导干部重视党建的思想上由“要我抓”转变为“我要抓”。通过制度明确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抓党建工作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思想上产生“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做到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目标同订、任务同下、职责同查、工作同奖惩。二是各级党组织落实党建的要求上由“软指标”转变为“硬尺子”。在制定各项制度过程中,注重把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和量化,最大限度地将党建工作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生洞,化“无形”为有形,切实解决了党建工作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三是党员干部履行党建的任务上由“做虚功”转变为“履实则”。在落实各项党建责任制中,注重加强督查和考核力度,使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履行党建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2008年,我们将重点围绕村干部选任方式、村级组织设置、干部考核方式、干部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形式、发展党内民主等6个“突破点”展开工作。“工作未动,制度先行”,要实现预期任务,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做保障,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去规范各项工作。我们将按照“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要求,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使之更有利于促进党建和组织工作,更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创造力,更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三个突破”
首先,我们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力争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有突破,唱好培养、选拔、使用“三步曲”。按照最讲党性、最重品行、最作表率的要求,通过机制激励、政策支持、待遇保障,逐步培养既懂党的政策,又懂经济工作的全面型干部队伍;培养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专业型干部队伍。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标准,力争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调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按照干部成长规律,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量才定岗的前提下,加大乡镇与机关之间干部的“双向交流”力度,增加干部多岗锻炼的机会。
其次,我们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和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党的力量,力争在党员发展上有突破。我们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明确提出:新党员一般不超过35周岁,同时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而且要尽可能掌握1~2门带领群众致富的专长或本领。这一要求不是抬高门槛,限制发展党员,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出发,专门提高入党标准,让基层党组织注重从民营企业家、种养植大户、高技能职工等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充实党员队伍,真正让能人成为党员,让党员成为能人。我们注重从非公有制企业中、非党村委会主任中和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中发展党员,特别是做好新经济组织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把其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新经济组织中的力量。
第三,我们按照围绕发展聚人才、集聚人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人才队伍作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因素,力争在人才拓展上有突破。我们将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事业单位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外聘人才、郊区籍在外人才等8大类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使用、引进与流动、评价与鼓励的的人才创新创造激励机制,努力构筑人才高地,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把各方面人才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最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新郊区上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使郊区真正拥有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和有思想、有能力、有胸怀的“三干三有”干部队伍。
总之,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管用的方法与时俱进地稳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固本强基增强活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抓出实效
某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干流--西、北江流域。全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92万,其中,女性人口19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8.5,管辖端州、鼎湖两区,高要、四会两市,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以及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99个乡镇,10个镇级街道,1474个村,242个居委会。
一、我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999年以来,我市各级妇联按照省妇联的部署,认真贯彻实施全国妇联《1999-2003年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规划》,狠抓妇联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网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路子,使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争取党委重视,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
我市各级妇联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工作纳入妇联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把其作为妇联工作活力源泉抓紧抓实。及时向党委汇报有关工作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研究制定分阶段实施的计划,确保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二)固本强基,以党建带妇建,建立健全基层妇女组织网络
妇联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妇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原则,巩固和扩大基层组织,切实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镇(办)村(居)妇联组织建设。各级妇联抓住镇党委、政府换届和村(居)委换届和开展固本强基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女干部配备情况的调查研究,主动向当地党委及组织部门汇报,并积极推荐优秀妇女干部人选,强化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到2003年底,全市共设有县级妇联9个(含高新区),乡镇妇联99个,街道妇联10个,村妇代会1474个,居委会妇代会242个。99个乡镇妇联主席均享受副科待遇,村妇代会主任基本实现进村党支部或村委的目标。妇联干部配备日臻完善,市县镇三级妇联干部共337人,其中行政编制252人,事业编制75人。有35名妇干参加同级党委,19名妇干参加同级人大,11名妇干参加同级政协。妇干年龄结构逐步年轻化。全市337名市、县、镇妇联干部中,35岁以下的有196人,占58.16;36岁至45岁的有84人,占24.93;46至55岁的有56人,占16.62;56岁以上的1人,占0.29。妇干学历结构逐步优化。全市在职的市、县、镇三级妇干中,在职研究生学历2人,占0.59;本科学历的有36人,占10.68;大专学历的有184人,占54.60;中专或高中学历的有109人,占32.34;初中以下的只有6人,占1.78。村妇代会主任配备得到加强。全市1474个村配备妇代会主任1466人。进入“两委”的女干部有2343人,其中一身兼两职的584人。二是建立健全机关妇委会组织。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加强了妇女组织的组建,全市现已组建了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妇女组织341个。三是建立个体私营企业妇委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拓展横向基层妇女组织,探索妇女工作的新思路,市、县两级妇联积极协调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在个体劳协和专业市场中建立妇委会,充分发挥经济领域中妇女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奉献社会。至2003年底止,全市有25个社区和10家乡镇企业组建了妇联机构,有90个个体劳协和专业市场建立了妇委会。四是积极发展各类横向妇女联谊组织,拓展妇女工作领域。全市有团体会员22个。
(三)以创建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村)活动为抓手,使妇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为切实加强农村妇联基层工作,进一步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牵头、社会各方配合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200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创建农村妇女工作示范镇(村)活动,2002年,我们按照省妇联《关于开展创建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活动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认真修订了我市创建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村的条件。我市的创建活动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采取申报考评制。对申报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村)的单位实行量化考核,考核标准共分五大项(党政重视、自身建设、维权工作、提高素质工作、精神文明建设)13小项,每小项的考核内容再细化,并对每一项考核内容赋予分值,对一些硬性指标,则采取达标资格制。二是以《1999-2003年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我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为立足点,在考核内容设计时把其中有关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指标渗透其中。三是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原则。针对我市中心区与山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不同的考评标准,使之紧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由于创建活动内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因此得到当地镇(村)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创建活动成为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的品牌。到目前为止,我市有两个镇被评为省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全市共评选表彰了市级示范镇14个、示范村16个。
这几年来,创建活动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创建示范镇(村)的党委(党支部)把该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分别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一名领导分管。有的镇还把创建内容列入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评分考核内容之中,统一布置,一起考评,考核结果与各级领导的政绩和经济待遇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创建的责任感及积极性。实践证明,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村)创建工作不但加强了农村妇女基层组织的建设,而且促进了农村妇女儿童工作的全面发展。开展了创建活动的示范镇(村)领导经常听取妇联(妇代会)汇报工作,给她们压担子、出点子;关心妇女干部的成长,加强培养使用女干部,充分发挥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14个示范镇的党政班子已配备了一名以上女干部,妇联主席均能按照肇组通[1998]20号文的要求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或享受副科级待遇;16个示范村的妇代会主任均进入了两委,并纳入“三定”干部范围,享受同级干部的报酬和待遇。示范镇(村)的女党员比例均高于本县的平均水平。在活动经费方面,示范镇(村)能够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让妇联(妇代会)在党委(党支部)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3年,示范镇(村)的创建活动经费共近六十万元。封开县南丰镇党委政府每年拨款1-2万元给妇联做活动经费,确保了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以结对帮扶活动为依托,实现城乡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互补
为活跃城乡妇女工作,市妇联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城乡姐妹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市、县级直属单位妇委会与部分农村妇代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明确了帮扶的内容,包括为村妇代会每年赠订一份《中国妇女报》、一份《家庭》杂志,至少举行一次联谊活动,筹集1000-3000元帮助农村妇女学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市直和各县(市)区直属单位妇委会积极响应号召,认真落实结对帮扶方案,丰富帮扶活动的内容,帮扶形式各有特色,除了与所在村妇代会组织开展帮扶联谊活动外,还尽力为结对村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有的扶助特困儿童、单亲母亲特困家庭,有的开展科技培训等等,掀起了全市城乡姐妹携手奔小康活动的热潮。至2003年底,全市市县两级已有152个机关妇委会与140个村妇代会结对,通过赠订报刊杂志、科技扶持、助学济困等形式开展帮扶活动,累计赠订报刊226份,赠书678册,培训1827人,投入资金26万多元。市农业局妇委由局分管领导带队,会同封开县农业局、县妇联和镇妇联一起到“结对帮扶”点封开县都平镇胜塘村,进行调查摸底,针对该村妇女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低、无技术、缺资金等实际,以抓种养技术培训、抓专业户示范点和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结对帮扶。高要市妇联分批先后发动了22个妇委会与20个村妇代会结对,帮助健全妇代会、妇女学校制度,解决特困单亲母亲家庭儿童或孤儿学费。四会市直单位妇委会帮扶13个村妇代会,德庆县有19个县直妇委会与19个妇代会结对。市建设局妇委会于今年8月初向怀集县怀城镇高第居委妇代会赠送了办公桌椅一批和3000元帮扶款,帮助完善妇女学校的硬件建设。并进行了座谈交流,为2003年参加培训学习、科技致富的6名先进妇女进行颁奖,又为10多户单亲母亲特困家庭送上电风扇、电饭锅等慰问品一批,把市直建设战线妇女姐妹的深情厚意送到特困妇女的心坎上。市直、县直机关的妇女组织通过开展帮扶活动,也丰富了自身的工作内容,锻炼了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凝聚力和吸引力。实践证明,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强了城乡妇女组织的沟通联系,实现了城乡优势互补,丰富了城乡妇女组织的工作内容,提高了妇女组织的威信,活跃了城乡妇女工作。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做好妇女工作的时代要求。我们在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实施“女性素质工程”。一方面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妇女培训教育社会化。一是依托社会资源,拓宽女干部培训渠道。几年来,借助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妇干校及其他干部院校力量,加大了女干部培训力度,举办了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妇联干部、女领导干部、人大、政协、科级女干部、党外女干部等23期1300多人次的专题研讨班等。二是鼓励和支持妇联干部在职进修、参加学历培训或成人教育,优化女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三是以1537所妇女学校为阵地,抓好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工作以及对镇、村妇女干部进行“读、说、写、做”的岗位培训。几年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657期,9156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资格,2043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