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

时间:2019-05-12 22:5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

第一篇: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交通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近几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围绕着如何通过勤务模式改革来提高管理效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去年“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中,江津区公安局提出了“破解三基难题,探索警务模式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交警支队组成调研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对改革当前勤务运作模式进行调研,并集思广益,选取部分单位进行试点。笔者有幸参加了调研活动,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勤务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都是适应当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此,交通勤务模式改革一定要念好“全、快、活、精、严”五字经,始终围绕平安畅通做文章。

“全”,即管控面要全,涵盖点、线、面,消除失控漏管现象。“全”字是交通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是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重点。可以说,当前的交通勤务模式改革其实就是要通过合理调整现有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警务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管控面。在当前警力不可能大量投入的前提下,要实现“全”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充分依靠高科技手段实施精确管控,同时在岗位设置和执勤警力安排上拓宽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民警、协警以及交通协管员的管理效能,实现“全”管,是完全可以的。如交巡警支队在勤务模式改革试点活动中,建立了以机动巡逻为主体,步巡为辅,固定岗为策应的巡查管控勤务体系,即:将安装“电子警察”的路口警力撤出,机动车交由“电子警察”管控,行人交由交通协管员管理。执勤民警分别组成机动巡逻组、步巡组:机巡组管面、步巡组管线。高峰期,所有执勤民警均按照承包点、线守点走线,对商业繁华区、校园门前、交通复杂地区、易堵路段等进行人工管控;平峰期,机动巡逻组按照顺时针方向对辖区所有路段进行巡逻,步巡民警按照规定线路进行巡逻。在接到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室出警指令后,机动巡逻民警或步巡民警能够快速赶到指定地点,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指挥、管控。切实做到把路口让出来,把路面管起来,把失控路段拾起来,扩大了管控范围。

“快”,即接处警快、疏导拥堵快,处理事故现场快。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呈阶梯式增长,人流、物流量急剧上升,人、车、路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因此路面勤务改革要将“快”字作为核心和生命线,努力建立健全快速处理机制。目前,我支队在提高路面管理效率方面迈出一大步,有效提高了我区的道路通行能力:首先是建成了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路口、路段的实时监控,只要路面发生拥堵苗头或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及时发出指令,大大提高了接处警速度,调查报告《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尤其是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有效填补了盲点时段。其次是实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事故快速处理机制运行以来,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出警速度、处警速度大大提高,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明显减少。

“活”,即勤务设置要机动灵活、务实高效。交通是动态的,交通流量随着路段、时段的不同而不停地变化,因此,原先固定岗点,固定执勤警力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当前,勤务制度改革要坚持“勤务跟着流量走,岗位随着问题设”的观点,遵循贴近实际、突出实效的原则,在设置执勤岗位时要根据管控重点,做到不同区域各有侧重;在勤务设置上侧重于勤时随着任务走,即便在同一路段,也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交通流量设置勤时,使勤务制度既符合实际需要又机动灵活。如在城区,可以以实施“畅通工程”为总抓手,推行“高峰站点,低峰巡线,动静结合,以动制动”的动态管理模式,根据路面情况及流量特点和变化以及交通警卫任务的要求,合理布置警力,随时调整勤时和点位,发挥机动灵活性,最大限度地疏堵保畅。日常执勤中还可以采取固游结合的勤务方式,利用测速仪、电子眼等高科技手段,集中专项整治突出违法行为。在国道、省道上则可以以创建“平安大道”为总抓手,通过设立检查站,利用警车进行全天候巡逻检查等形式,最大限度提高路面见警率,突出对“事故黑点”和重点路段的治理。在边远地区,尤其要注重发挥警车巡逻的作用,不定时在界内巡查,在巡查中及时发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哪里是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地方,就在哪里开展重点治理,使驾驶员找不到规律,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精”,即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行精确管控。一方面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对执法机关执勤执法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民警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固定证据、严格执法、规范执勤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当前警力严重不足,而且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目前,执法环境较为恶劣,民警纠违的难度非常大,管理效率不高。而高科技管控的全面推广,恰好能弥补这些不足。可以说,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将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然。为此,在勤务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将提高交通指挥自动化水平,加大监控系统的覆盖面和覆盖密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按照信息化要求再造警务工作流程。主要公路要增设信号控制点和电子警察,增设监控卡口,加快四级网建设,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和科技装备的运用率,推动交通管理工作逐步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同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科技应用工作规范和管理考核办法,指导和推动基层全体民警开展科技实战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应用的规范化水平,形成利用科技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合力。

“严”,即路面执法从严、民警日常管理考核从严。再好的构想都要依靠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实施,勤务运作模式改革更是如此,如果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不严,措施不硬,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首先要做到严格执法。在勤务工作中着重要求提高民警执勤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按照“上路要管事、管事要规范”的要求,实行目标量化,做到逢违必纠,从严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确保“站一点管一片,走一路管一线”,切实形成严管声势,消除部分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其次要严格把关。随着高科技应用的普及,非现场处罚将成为道路交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管理手段,它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真实客观地记录违法行为,更在于它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执法的干扰,但在进入处罚阶段后,如果不能严格把关,就会使其失去应用的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在这方面,我支队坚持从领导自身做起,不该签的字坚决不签、不该批的条坚决不批,并实行谁签字谁负责,严格把好处罚关。经过几年的运作,支队非现场处罚工作已走上正轨,虽然处罚严厉,但由于公开、公正、公平,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对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有力地推动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第三要严格考核措施,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努力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勤务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最终保障。为此,在改革中应坚持“过程”与“效果”相结合的考核原则,注重过程,兼顾效果。主要从出现率、管事率、快处率、执法管理、管理效果、交通设施信息报告等日常工作入手,通过对民警执法数据分析,全面、客观、科学评价民警工作情况,合理引导民警执法管理工作,提高民警管事率。

第二篇: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

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交通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近几年来,公安交通管理

部门围绕着如何通过勤务模式改革来提高管理效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去年“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中,江津区公安局提出了“破解三基难题,探索警务模式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交警支队组成调研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对改革当前勤务运作模式进行调研,并集思广益,选取部分单位进行试点。笔者有幸参加了调研活动,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勤务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都是适应当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此,交通勤务模式改革一定要念好“全、快、活、精、严”五字经,始终围绕平安畅通做文章。

“全”,即管控面要全,涵盖点、线、面,消除失控漏管现象。“全”字是交通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是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重点。可以说,当前的交通勤务模式改革其实就是要通过合理调整现有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警务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管控面。在当前警力不可能大量投入的前提下,要实现“全”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充分依靠高科技手段实施精确管控,同时在岗位设置和执勤警力安排上拓宽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民警、协警以及交通协管员的管理效能,实现“全”管,是完全可以的。如交巡警支队在勤务模式改革试点活动中,建立了以机动巡逻为主体,步巡为辅,固定岗为策应的巡查管控勤务体系,即:将安装“电子警察”的路口警力撤出,机动车交由“电子警察”管控,行人交由交通协管员管理。执勤民警分别组成机动巡逻组、步巡组:机巡组管面、步巡组管线。高峰期,所有执勤民警均按照承包点、线守点走线,对商业繁华区、校园门前、交通复杂地区、易堵路段等进行人工管控;平峰期,机动巡逻组按照顺时针方向对辖区所有路段进行巡逻,步巡民警按照规定线路进行巡逻。在接到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室出警指令后,机动巡逻民警或步巡民警能够快速赶到指定地点,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指挥、管控。切实做到把路口让出来,把路面管起来,把失控路段拾起来,扩大了管控范围。

“快”,即接处警快、疏导拥堵快,处理事故现场快。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呈阶梯式增长,人流、物流量急剧上升,人、车、路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因此路面勤务改革要将“快”字作为核心和生命线,努力建立健全快速处理机制。目前,我支队在提高路面管理效率方面迈出一大步,有效提高了我区的道路通行能力:首先是建成了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路口、路段的实时监控,只要路面发生拥堵苗头或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及时发出指令,大大提高了接处警速度。尤其是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有效填补了盲点时段。其次是实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事故快速处理机制运行以来,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出警速度、处警速度大大提高,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明显减少。

“活”,即勤务设置要机动灵活、务实高效。交通是动态的,交通流量随着路段、时段的不同而不停地变化,因此,原先固定岗点,固定执勤警力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当前,勤务制度改革要坚持“勤务跟着流量走,岗位随着问题设”的观点,遵循贴近实际、突出实效的原则,在设置执勤岗位时要根据管控重点,做到不同区域各有侧重;在勤务设置上侧重于勤时随着任务走,即便在同一路段,也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交通流量设置勤时,使勤务制度既符合实际需要又机动灵活。如在城区,可以以实施“畅通工程”为总抓手,推行“高峰站点,低峰巡线,动静结合,以动制动”的动态管理模式,根据路面情况及流量特点和变化以及交通警卫任务的要求,合理布置警力,随时调整勤时和点位,发挥机动灵活性,最大限度地疏堵保畅。日常执勤中还可以采取固游结合的勤务方式,利用测速仪、电子眼等高科技手段,集中专项整治突出违法行为。在国道、省道上则可以以创建“平安大道”为总抓手,通过设立检查站,利用警车进行全天候巡逻检查等形式,最大限度提高路面见警率,突出对“事故黑点”和重点路段的治理。在边远地区,尤其要注重发挥警车巡逻的作用,不定时在界内巡查,在巡查中及时发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哪里是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地方,就在哪里开展重点治理,使驾驶员找不到规律,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精”,即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行精确管控。一方面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对执法机关执勤执法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民警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固定证据、严格执法、规范执勤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当前警力严重不足,而且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目前,执法环境较为恶劣,民警纠违的难度非常大,管理效率不高。而高科技管控的全面推广,恰好能弥补这些不足。可以说,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将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然。为此,在勤务模式改革

过程中,要将提高交通指挥自动化水平,加大监控系统的覆盖面和覆盖密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按照信息化要求再造警务工作流程。主要公路要增设信号控制点和电子警察,增设监控卡口,加快四级网建设,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和科技装备的运用率,推动交通管理工作逐步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同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科技应用工作规范和管理考核办法,指导和推动基层全体民警开展科技实战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应用的规范化水平,形成利用科技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合力。

“严”,即路面执法从严、民警日常管理考核从严。再好的构想都要依靠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实施,勤务运作模式改革更是如此,如果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不严,措施不硬,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首先要做到严格执法。在勤务工作中着重要求提高民警执勤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按照“上路要管事、管事要规范”的要求,实行目标量化,做到逢违必纠,从严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确保“站一点管一片,走一路管一线”,切实形成严管声势,消除部分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其次要严格把关。随着高科技应用的普及,非现场处罚将成为道路交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管理手段,它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真实客观地记录违法行为,更在于它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执法的干扰,但在进入处罚阶段后,如果不能严格把关,就会使其失去应用的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在这方面,我支队坚持从领导自身做起,不该签的字坚决不签、不该批的条坚决不批,并实行谁签字谁负责,严格把好处罚关。经过几年的运作,支队非现场处罚工作已走上正轨,虽然处罚严厉,但由于公开、公正、公平,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对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有力地推动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第三要严格考核措施,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努力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勤务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最终保障。为此,在改革中应坚持“过程”与“效果”相结合的考核原则,注重过程,兼顾效果。主要从出现率、管事率、快处率、执法管理、管理效果、交通设施信息报告等日常工作入手,通过对民警执法数据分析,全面、客观、科学评价民警工作情况,合理引导民警执法管理工作,提高民警管事率。

第三篇:开展勤务模式改革的心得体会

开展勤务模式改革的心得体会

自参警以来,我感觉自己进步最快的就是在我所深入开展勤务改革的时期。我们管教大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在监室秩序、监室内务和规范管理方面,用新标准、新措施、新方法实现了质的转变。在改进业务的同时,我们全所同志也在这场改革中慢慢的成长起来,无论是在政治思想素质还是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作为一名管教民警,我体会到了管教工作的压力,慢慢认清了现在监管形势,明白了到底“什么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为了什么,我要做什么工作”这句话的含义。同志的进步,离不开实践,在这场的改革浪潮里,我体会到工作要发展要进步,必须抛弃陈旧的观念,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转变,顺应时势,才能把握好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我深刻剖析自我,省悟自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体会:“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岗位素质;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注重细节工作、突出工作成效。”

一、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岗位素质

为什么要把“工作态度”放在第一位呢?我个人理解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工作的责任心,对工作的认可程度和重视程度,也包括了对上级命令的服从性和执行性。作为一名看守所的民警,首先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认清自身的工作的岗位。部分民警认为管教工作低人一等,工作环境比其他岗位恶劣,条件艰苦,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始终怀着一种抱怨、比较的心理去开展工作。也有部分同志自我感觉良好,刚愎自用,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甚至比 身边的同事都要强,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而缺乏学习,在新转变进步中后退。更多同志缺乏主观能动性,认为只要完成领导安排的事就行,只要作好自己的本分,用不着瞎操心,把工作放在被动状态,认为不出问题就行,也不求进步,认为做好了在领导的眼里是应该的,做错了还要挨批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一种更错误的想法是“领导说一套,自己做一套”,总是认为领导不能切合自己的情况,不理解实际工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把步骤与上级一致,挨批评了又只会埋怨,恶性循环下去,工作只会停滞不前。试想这些错误的认识,能有多少的工作积极性呢?

要知道,看守所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双安全”,而这个责任最直接的落在了管教民警身上。换个角度看,管教工作应该是看守所工作的重中之重。

说到岗位素质,我确实觉得管教的自身素质对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素质包括了:①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民警要充分认识到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自身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作的效果。不学习容易是非不辨,方向不明,能力不强,从而导致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的主动性必然大打折扣。也有一些人认为理论学习、会议都是空谈,是形式主义,是没有实质的东西,每次组织学习或者会议都是找理由找借口,要么就是以应付的形式,马虎了事。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将理论联系实际。有部分民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学习不得法,不善于在学习中联系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论思考,以致最后学习2 是学习,工作是工作,学到的在工作中用不上,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不会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③注重自身形象和威信的建立。管教民警的言行举止,对在押人员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说,要求在押人员注意行为养成,自己却随地吐痰;要求在押人员不准讲粗话,自己在训斥他人时粗言秽语。那么,只能是“说”而不“服”、教而无益。管教作为管理者,尤其要做到言出必行,这样才会让在押人员觉得你是一个讲信用,值得尊重、信赖的管教,那么,你说出的话必然会在在押人员心目中形成一定的份量,从而有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管教工作中,民警应尽力做到勤抓管理,勤问事务,勤查学习、劳动和生活等情况,和全体在押人员一起为树立良好的仓风而努力。

二、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方法

监管工作的宗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监管工作的创新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更多需要去做的是日复一日地去强调再强调问题,落实再落实制度。管教要在抓措施落实上找准问题,集中力量,一抓到底,不能时松时紧。什么是落实?就是要让制度、措施发挥它应该有的效用,这才能称得上是落实。落实不是口头说说就算了,而是要伴随大量的调查、检查、督促工作,哪怕制度、措施也发挥了作用,还要注意一个长久性。因此,落实不是三天两头的事,而是长年累月的事。

落实是如此地艰巨,它的源头就在于一个管教的责任心了。管教对工作有责任心的,什么制度措施都会落实到位,而且长久抓好,如果缺乏责任心的,也不会有什么好成绩的。

管教的工作繁而杂,但总的来是管教要有严谨、认真、求索、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在押人员要抱有殷切的希望,要有一颗懂得关心他人的爱心;要正确对待个人的苦与乐、名与利、公与私、强化自律意识,才能扎实地做好管教工作。

三、注重细节工作、突出工作成效

常言“细节决定成败”,管教工作是很需要细心、耐心的。在押人员的素质一般较低,参差不齐,在社会上多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或者冲动易怒的脾气。管教对在押人员实行直接管理,必须根据不同的在押人员或者仓内环境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督促,普遍的在押人员愿意服从管教的安排,只有管教制定和宣布的制度才执行,服管服教。因此,管教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注意细节管理,杜绝一些别有用心的在押人员利用了管理的漏洞,容易产生牢头狱霸行为。

从事管教工作一年多了,我体会到了工作的成效要源于细节,往往仓内出现问题的也是管理的小细节。当管教的就要有不断的忧患意识,让措施制度落实到位,同时要勤于督促和检查,不断反省工作方法,争当一名好管教。我也希望我所能更进一步抓好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支学习型、进步型、发展型、创新型的管教队伍。

第四篇: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六种意识

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六种意识

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是公安部监管局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目的在于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组合,增强监所对动态的控制能力和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对羁押看管对象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各级公安监管部门尤其是看守所要高标准地完成改革任务,必须注意强化六种意识,即:人才培养意识、系统集成意识、信息主导意识、两警联动意识、制度保障意识和服务安全意识,积极推动看守所勤务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不断创新。

一、强化人才培养意识

搞好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为好的设备、先进的技术,离不开人的操控。严密的制度、严格的规定,要靠人去落实。改革中,我们要树立“科技兴所,人才奠基”的理念,把人才资源当成最重要的资源,千方百计搞好人才开发。在改革规划中,制定育人规划、育人目标和具体措施,把完成改革任务的过程,变成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重点培养好三种人才:其一,是决策型管理人才。要通过选拔、竞聘等多种形式,把热爱监管工作,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志,调整到领导岗位上来。其二,是专家型技术人才。传统的警力是靠资金、装备、人员等大量有形投入来实现的,而信息警务时代,则是知识、智力等无形的资源起决定作用的,高技术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培养一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才,协助领导搞好施工设计和招标,抓好数据质量监督、系统管理维护和网站建设,是完成勤务模式改革的关键。其三,是应用型骨干人才。要依托大练兵长效机制,通过积极引导、典型示范、个别辅导、实用实战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监管民警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努力形成全警参与、全员采集、全员受益的信息化工作局面。

在勤务模式改革中,各看守所要不断强化爱才、育才、用才、留才意识,广泛吸纳和培养勤务模式改革所需的人才。“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二、强化系统集成意识

系统方法和系统工程说明,整体力量并非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矢量和。我们强调系统集成意识,目的在于通过结构调整,优化系统组合功能,尽而形成“多维技术控制,一个目标安全”的管控格局。

在勤务模式改革中,看守所要结合“三基”工程建设实际,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要求,坚持“需求牵引、长远规划、突出效益、急用先建、逐步集成”的建设思路,把监所管理信息系统、通讯指挥系统、周界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巡视系统、应急报警系统、会见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电教系统和对讲系统等诸系统纳入到统一的综控平台中,使各项技术设施既相对独立又互联互通,确保看守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反馈的正常进行,以及指挥管理功能的高效运转。

众所周知,监所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安监所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和现代电子技术所建立的一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说,目前这一系统已在各监所运行,但能够体现系统存在价值的信息数据尚不够丰富和完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被开发和利用。各看守所要在加强所内局域网建设的同时,通过纵横交错的计算机专网,把监所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警种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警务信息、知识、通信、指挥、控制、协同、勤务支援等功能的综合化和一体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监所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信息主导意识

勤务模式改革中,看守所要依托监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监管动态信息网络,具备在押人员动态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处理等功能,为监所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首先,要借助预警性信息,消除看守所安全隐患。从当前看守所关押的在押人员成分和犯罪性质上看,趋向年轻化、暴力化,部分人员抗拒监管、抗拒改造的心理严重,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大量获取有关安全隐患方面的预警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传递给领导和其他岗位民警,作为领导决策和干警工作的依据。其次,要借助犯罪性信息,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监管场所要充分发挥阵地优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在押人员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录入,按时上报,保障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的质量与时效,为打击犯罪提供准确信息;对深挖出的违法犯罪线索,必须按照要求,及时进行传递与查证,积极挖掘余罪和漏网违法犯罪人员,提高打击效能,铲除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再次,要借助预测性信息,搞好在押人员管理教育。要及时掌握在押人员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等预测性信息,依此调整管教策略,使监控、巡视、管教民警和所领导共同关注,同心协力地做好工作,提高监所管教实效和改造的成功率。

四、强化两警联动意识

目前,执勤形式的变化,勤务部署的调整,对看守所和武警看守中队的任务、责任、联系和协同配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狱情动态为导引,以监所安全为目标,建立责任明确、衔接紧密、协同有效的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是日常工作配合。在收押人员、监门出入、武装押解、安全检查等日常工作中,看守所和武警看守中队要加强岗位间协调配合,有针对性地部署警力,做到一处警情,两警联动,确保日常工作圆满完成。其次是加强狱情沟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狱情乃两警联动的基础,也是两警联动的依据。看守所在进行狱情分析时,武警看守中队应派员参加,以便掌控狱情动态,超前预测,把握处突先机,充分做好处置准备。再次是组织协同演练。突发事件处置是两警联动的重要一环,应建立两警统一的常设指挥机构,及时完善协同方案、通信联络计划和行动保障计划。有条件的监所,还要积极培训和使用假想对手,以对手行动为演练导向,定期组织对抗性突发事件演练,切实提高两警协同作战能力,确保“看得见,联得通,拉得动,打得赢”。最后是搞好双向讲评。每一次演练结束后,两警要集中组织讲评。内容包括:讲评演练情况,评估演练成绩,总结经验教训,研讨梳理战法。通过讲评,达到“打一仗,进一步”之目的。

另外,看守所和武警看守中队还要积极开展“三双”活动,做到全时“双向监督”履职尽责情况,经常“双向交流”工作进程、经验教训,定期“双向讲评”完成任务、落实制度、队伍管理等工作,推进监管执勤改革向纵深发展。

五、强化制度保障意识 我们认为,健全规章制度是勤务模式改革的关键,只有用制度来规范勤务,用制度来管人管事,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执法执勤工作的随意性,保证看守所勤务工作的高效协调运转。

通过改革,看守所要重点建立健全以下三种制度。第一,岗位职责类。制定所领导带班、收押提审、管理教育、狱内侦查、监控巡视和其他岗位人员职责,增强按职责办事的意识。第二,操作规范类。根据公安部15项工作流程图、30项工作规范和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等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和系统操作规程,作为看守所管理和执法执勤工作的基本依据,使每一项执法、管理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三,内务管理类。这类制度数量较多,内容庞杂。主要包括队伍管理、廉政建设、资格认证、执法考核、理论学习、安全保密、监督制约、请示报告、后勤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档案管理和会议制度等。

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要把监所执行制度情况作为看守所和民警等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激励和考评机制,为监所正规化和规范化建设创造条件。

六、强化服务安全意识

看守所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羁押、监管、教育、改造、矫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一旦发生暴狱、脱逃、袭警等事故,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影响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随着严打整治和扫黑除恶斗争的不断深入,看守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监所押量长期居高不下,许多监所超押严重。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职务犯罪以及青少年犯罪人员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监管与反监管、改造与反改造斗争更加尖锐,看守所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的一切措施,都要坚持和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有利于维护看守所的安全稳定,有利于增加看守所的安全系数。在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看守所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机制,筑牢安全屏障,更加有效地防止袭警、脱逃等各类看守所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各看守所要不断强化以上六种意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监管警力,使看守所人才、装备、信息、管理等各种资源充分涌动,活力竞相迸发。从而逐步实现岗位设置科学合理、职责任务明确清晰、勤务制度健全规范、科技支撑保障有力、动态信息主导勤务、运转机制协调灵敏、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全天候地对在押人员实施管理的改革目标。

第五篇:关于加班的初浅认识

关于加班的初浅认识

对长期在工作岗位上加班的朋友(包括自己)道声“珍重!辛苦了!”,我们提倡有效加班,反对无效加班。

什么是有效加班呢?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加班,是因工作量过大或需处理突发事件充分利用正常工作时间仍不能完成工作而需要,且有成果的加班。

因完成急需完成的临时安排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而需要的加班是企业单位所需要和必要的,是劳动者应支持和应遵守的企业单位的劳动纪律,但需要合理管理,在管理上确保有效加班建立工作台账是最好的管理办法,工作台账要求记录正常上班时间及加班时间所做工作(最好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详细)及时间节点,并提供工作成果依据。

另外,要认真分析加班时间较多的工作岗位的工作量,并合理分解,减少其加班。从公司效益角度考虑,加班同样是要付报酬的(不给报酬会怎样呢?想想吧!),还不如把工作分解、分配得合理,不用付加班的报酬;从员工身体健康及工作的效率角度考虑,一、长期的加班使劳动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处于一种疲劳的亚健康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二、也是因为长期加班使劳动者处于疲劳状态,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加班会更多,形成恶性循环。以上问题很可能就是西方社会不提倡加班的主要原因。日本中京财经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超过70%的受调查企业承认,因加班而导致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的代价,已超越额外工作带来的收益。日本《钻石周刊》2009年也曾尖锐批评“过度加班是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现象”,“加班不是日本崛起的根源,相反,它是日本在过去20年里走向衰退的原因之一”。

对于个人而言,只有能够让自己有收获的加班,才是值得加的。没有任何人会毫无理由的加班。加班无外乎有以下一些因素:

1、技能不熟练,对于一个需求来说,需要比一个有经验的工作者需要更多的时间,2、刚毕业,需要学习的事物比较多,很多时候都是边工作边学习,3、为了获取加班报酬,4、为了业绩和表现,简单的说就是为了KPI和年终奖,为了物质等。当加班不能满足以上需求时,就会失去加班的意义,就没有了加班的积极性,变成消极加班,甚至是无效加班,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一名政府官员称,不少日本人习惯于执行繁琐的、延长化的工作日程,并学会在领导面前“装得很忙”,如果将不必要的程序和“水分”挤掉,很多人完全可以提前一两个小时下班回家。

而对于无效加班,我们要坚决禁止。因不能合理安排或享受休息时间而无所事事、无聊透顶,或为了混报酬而加班,加班时也是在玩电脑浏览网页或打游戏、玩手机、瞎逛、闲聊、坐着发呆、甚至关上办公室门睡大觉等,这是对企业单位和个人都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这样的加班,不但不能给报酬,还应该加大检查力度,一经查实,从重处罚,起到鞭策作用,形成企业良好风气。

部门领导也不能因便于开展部门工作或碍于情面而在签批加班申请单时手下留情,对于部门领导无充分依据签批加班申请单或特殊原因真正需要加班时却不安排加班的行为也要予以考核。美国、日本等国家因为加班必有报酬,劳动者对加班的主动性很高。为争取奖金收入,一些雇员苦求甚至贿赂能批准加班的主管“让自己多加班”。这股“加班风”给企业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一些企业和雇员“斗智斗勇”,要求主管们严格限制员工加班,不能“压抑员工加班冲动”的主管会被解职。在一些IT、金融企业,晚间员工加班时间,公司会反复广播提醒员工尽快离开,甚至用定时限电的办法来阻止他们长时间加班。

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以上是个人对加班问题的初浅认识,供管理者探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更多即不打击加班员工积极性又能有效防止无效加班的好办法。

下载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级文明城市检查验收交通勤务方案

    省级文明城市检查验收交通勤务方案 10月25日上午,交通勤务警力部署 一、驻地勤务警力分配:(中州宾馆) 治超中队4人,责任人:**。责任领导:**。 工作职责:清理待停区机动车、非机动车,......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自治区党校第43期中青班学员近期,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安排,在区党校培训学习。通过老师讲解和学员之间的......

    对司法警察参与法院执行的初浅认识(精选五篇)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属于人民法院领导和管理的带有武装性质的司法人员,是国家暴力工具之一。主要职责是围绕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开展警务活动,范......

    初念浅,转念深美文

    在一个拥挤的停车场,当一个叫埃尔达的司机准备把车子停在一个好不容易找到的空位时,另一辆汽车从他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的那个位置。“真缺德!”他对那人说。那人虎视眈眈地......

    对社区民警“驻岗执勤”勤务运行模式的几点浅见

    对社区民警“驻岗执勤”勤务运行模式的几点浅见 如皋市局政治处宣传教育科张健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社会创新管理和社区警务机制升级转型,做实做强派出所社区......

    初读设计模式

    从网上淘来了一本《design pattern explained》,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这本书,初读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explained》读后感。本打算单单的从技术角度进行总结......

    关于城市派出所勤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建议

    2004年11月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Nov.2004 整垒塑————————————————————————————————————————————————_=————————......

    加强勤务机制改革深化分级巡防工作

    加强勤务机制改革深化分级巡防工作加强勤务机制改革深化分级巡防工作##中心派出所##中心派出所位于海门的西部,西临通州川港,北靠三星叠石桥,辖区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共有8个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