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劳动关系的改革与发展(1949年至今)
我国劳动关系的改革(变革、衍变)与发展(1949~)
一、1949-1957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 面临着旧中国遗留下来大批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使得劳动者的力量远不及企业的力量, 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 国家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 尽量防止这些企业停工倒闭, 造成工人失业。
政策:在这一时期, 为了协调劳动关系,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干预手段, 如从1955 年到1957 年, 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用工制度;又如针对私营企业工资形式混乱, 工资水平高低不一的情况, 从五反到以后对私营企业工资进行调整和改革;1952 年和1956 年两次工资制度改革形成统一的工资制度, 意味着中国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决定企事业职工工资的体制。
评价:这一阶段的劳动关系在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护工人群体基本权利和平等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总体而言,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力量不均衡, 使建国初期的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权利为主的特征。一方面, 由于所有制构成比较单一, 企业职工的身份比较单纯, 在经营管理方面不需要更多复杂的方法与手段, 因而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企业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对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在招工、工资分配等方面的干预, 又逐渐改变了这些企业原有的自主调节的劳动关系, 尤其是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 企业的全部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管理和使用, 使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变化使工人劳动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工人已摆脱了雇佣劳动的地位, 基本上是为自己为社会劳动了。劳动力不再是商品, 工人的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的价格, 而是国家付给他们的报酬。
(二)以纯粹政府权利为主的时期(1958-1977年)
背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生产资料基本上公有化, 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 生产资料共同所有, 劳动关系双方身份性质的根本转变使其成为一家人。
形式:因此, 在这一时期, 劳动关系主要以政府权利的形式出现, 即政府通过科层结构和行政指令, 控制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各个领域,包括招收工人和裁减工人、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 并且单方面地制定企业内部的工作规则。
政策1: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文革时期, 政府和企业之间, 围绕企业所使用的劳动力扩大的问题, 尤其是固定工扩大的问题, 一直存在着矛盾。政府为了防止固定工的扩大, 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对于企业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 国家也采取了直接行政干预的形式。
政策2:1962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指出:目前凡是有条件实行计件工资的, 实行计件工资;没有条件实行计件工资的,要认真改进计时工资和奖励办法, 一般可以试行节约提成奖, 在保证劳动定额先进合理的前提下, 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
评价:总之, 计划经济时期, 在企业内部, 工作规则是劳动关系的核心, 而这些规则是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的,管理者仅仅是国家与工人之间的中介, 在劳动关系中只负有两项职责, 一是执行政府的有关人事政策;二是向职工传达政府的政策。在企业内部,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受国家雇佣的, 他们之间并没有身份和地位方面的差异, 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
由于工人的利益包含在企业的集体利益中, 企业的集体利益包含在国家的整体
利益中, 因此要求职工的个人利益要服从于企业的集体利益, 企业的集体利益要服从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所以, 职工并没有被视为真正的利益主体。在这一时期, 无论是生产、劳动用工还是分配等各项决策, 政府都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 因此,(三)由简单政府权利向复杂企业权利过渡时期
(1978-1999 年)
背景:我国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式:劳动关系从简单政府权利时期开始向复杂企业权利过渡, 表现在:1多种经济成分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我国企业是比较单一的公有制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我国出现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主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变为雇主与雇员的雇佣关系。由于企业主和职工两者的利益目标差别很大, 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劳资双方的立场有时是尖锐对立的, 使得这些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比较紧张。同时, 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 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开始出现分歧。可见, 多种经济成份的出现使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化, 由此导致了企业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劳动争议不断呈上升趋势。
2传统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逐渐被打破, 劳动关系双方由政府附庸向独立的劳动关系主体转换。
政策:1980 年, 中央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 开辟了多渠道就业的新格局;1984 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国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 开始在国有企业中实行效益工资改革;1986年, 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在新增工人中确立了劳动供求双方的自主权利, 用工主体开始由国家向企业转换;1992 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企业在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利;1993 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了建立劳动力市场体系,促使就业、用工、工资等方面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以法人身份出现, 开始享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 用人主体由国家转为企业;劳动者也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产生, 成为劳动的主体, 享有劳动和择业的自主权。于是, 劳动关系的两个主体, 一方是企业法人, 另一方是劳动者, 逐步形成并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了。如此, 计划经济下的劳动者与政府间的外部劳动关系, 便转换成为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内部劳动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权利为主导的劳动关系,并不排除政府适时的调整。相反, 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劳动者组织进行协商、谈判时, 还需要政府的参与和监督, 必要时甚至要出面进行协调或仲裁。为了更好地依法解决劳动关系矛盾,1995 年1 月, 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并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体系、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劳动关系及其形式构成、衍变
1.双方构成(背景、机制)
2.从开始到现在(我国),结合历史演变
我国劳动关系近30 年的发展历程, 是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从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化、统一化的劳动关系模式调整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化、契约化的劳动关系模式的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的必然要求。新旧劳动关系模式的转换, 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资源配置的要求和生产关系转型发展的需要, 并为最大化的经济产出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劳动关系构成状况分析
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关系之一。在我国的劳动关系中, 国家和政府充当着比他国更重要的角色。我国劳动关系主体由双方向三方的延展, 既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需求, 更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共性需要。
国际劳工组织(ILO)自1919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确立一系列劳工标准来规范劳动关系, 提高劳动条件, 保护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益。我国对劳工标准的采纳, 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批准劳工公约直接采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批准了22个国际劳工公约, 但只占全部187个国际劳工公约的一成多。二是通过立法的形式间接采用。比如我国的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制定和修订, 也体现了我国的劳动法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趋势。
在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调整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确立了三方原则 , 即由政府、资方和劳方的代表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劳工标准, 处理劳动关系相关事务。这一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的协调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为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国际劳工组织于1976年通过了三方协商以促使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第144号公约), 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9月7日批准了这一公约, 为我国实行三方原则 提供了法律依据。
让我们逐一对我国劳动关系三方的现实状况做一分析。
(一)资方的状况
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资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普通劳动者的责权利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他们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界限相对清晰,资方的主体意识明确, 在很多地方以行业或地缘的关系自发成立了商会、行会等类似雇主协会的组织, 协调处理一些经营发展方面的问题, 但此类组织满足不了现代劳动关系对主体要件的要求。在公有制企业领域, 部分企业的机制和产权关系没有理顺, 劳动关系中资方的主体地位不甚明确, 厂长经理们的身份带有多重性, 既是国家利益的代表, 还是职工的一员。类似于地方国资委或中小企业局等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代表, 有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定涵义。随着经济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如果继续作为企业的代表, 显然缺乏代表性。现有的企业家协会, 本质上是一种联谊性的半官方机构, 也不具备在劳动关系中与劳方相对应的企业家利益的代表身份。因此, 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方组织。
(二)劳方的状况
作为职工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 我国的工会组织与资方组织相比, 组织程度要高得多。中国工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严密的组织和强大的政治活动能力, 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职工。但是, 在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体制转型时期, 工会领导的工人运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工会必须在组织上、活动方式上不断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需要, 顺应劳动关系双方利
益格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主动介入劳资双方在劳动关系中越来越明显的力量不均的局面, 并更好地代表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唯此才能胜任劳方代表的角色。
(三)政府的状况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强调的重点以及对劳动关系的干预程度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有关。例如在英美, 强调劳资双方的自愿主义和自决信念, 政府对诸如集体谈判之类的劳资双方行为不加干涉;德国政府在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平衡中, 严格依法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则主要着眼于由政府出面维持产业和平局面等等。在我国, 政府有着对
劳动关系强势介入的传统, 但随着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多样化, 企业中的劳动问题日益增加, 围绕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争议数量高速攀升, 面对千差万别且数量巨大的劳动关系问题, 全靠政府来处理和解决已不再现实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确立以后,职工的流动和资方的兴衰全部由市场调节, 政府职能必须发生转变: 要从直接处理具体劳动关系问题, 转变为充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制定者、群体性劳动争议的调停者、宏观人力资源就业保障的规划者、社会利益与职工福利的促进者、劳动者整体权利的保护者与监督监查劳动标准的实施者等多种角色。较之于上述理想, 我国政府职能彻底的市场化转变,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总之, 我国的劳动关系格局从过去的利益一体型向未来的利益协调型过渡, 产业关系政策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从根本上讲, 要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最终确立。
第二篇:第八章 企业劳动关系改革发展
第八章平凉企业劳动关系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平凉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总体概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显示了党中央对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秋俭认为从八个方面来确定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这八个标准具体内容如下:1.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企业依法与本企业全体职工(包括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合理、全面,管理规范、有效履行。2.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商充分,程序规范,内容具体,标准量化,可操作性强,合同(协议)履行好。建立工资分配平等协商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相应的职工参与、考核评价、监督检查和履约责任追究制度。3.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依法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无重大伤亡和职业危害事故发生。4.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制度和职工监事制度;坚持厂务公开,职工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得到有效保障。5.尊重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注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保障职工的教育权、发展权,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6.建立健全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制度完善,化解矛盾及时,有效调解劳动争议,没有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7.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女职工的平等劳动权利、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及特殊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依法落实。没有招用童工、损害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行为。8.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拨缴工会经费。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稳定,是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2007年,踏着十七大的和谐节拍,平凉劳动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大的跨越。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为正确分析劳动关系的现状,总结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成绩,探讨存在的问题,科学的预测劳动关系的发展前景,《平凉劳动和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报告》项目组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为更进一步构建和谐平凉、小康平凉、魅力平凉。描绘出一幅改善平凉民生、发展平凉经济的历史性画卷。
一、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我们领会十七大精神,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表征。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晴雨表、风行标。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资产易得,人才难求。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史龙.亚佛德说过:“你可以拿走我全部的资产,但是你只要把我的组织人员留下来给我,五年内我就能够把所有失去的资产赚回来”。说明了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虽然任何企业营运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企业是由人所组成,由人来运营,没有人就没有企业的存在,何来企业发展?人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因素,人企业的动力源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是企业的第一位资源。一个企业是由人、财、物等各种要素和资源构成的。但在其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和资源。只有通过人的作用,其他各种要素和资源才能发挥作用和效用。如果没有人,再好的技术设备,再多的资本也只能是一堆废物。也就是说企业其它一切资源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企业管理是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管理手段这五大要素构成,而管理的主体和中心都是人。企业的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要靠人去完成;在实施企业目标过程中,如何激发起员工的士气,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方向一致,达到以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都离不开人。
第三,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企业中的员工,其行为动机与企业目标方向一致时,会减少企业内耗,提高效率,对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必然降低效率,增加成本,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中人的行为动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技术、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而实质上却是人的竞争,因为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竞争都靠人来完成。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人的“潜能”,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价格合理、服务完善的产品,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如果忽视人的作用,人的情绪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到挫伤,员工未能发挥潜能,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企业将死气沉沉,何以有竞争力? 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在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在企业中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必须加以界定,否则会造成理念的混乱,迷失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存在的真正价值。以人为本是对管理对象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自觉的所进行的比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指在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强调创造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企业环境”,这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它的价值观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具体来讲包含: 第一,以人为本的“人”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必须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把员工同那些机器设备区分开来,在管理中更注重人性化和人情味。但实际上我们不能这么狭隘地理解,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限于企业的员工,还包括企业的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比如说顾客、供应商、企业的股东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人。只有把人本思想融合于企业的各种关系中,个人、企业和社会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才真正地做到了以人为本。第二,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还是“资本(人力资本)”?应该是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本身”的意思,因为在企业中,“以人为本”的载体为人,而人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具有社会性,在充分认识人性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就是说,企业中的人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人的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心的、是关键、是动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首先表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能力。如果劳动关系内部的双方始终处于一种紧张、对立的状况,经常发生摩擦和冲突,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和扩大,将会影响和谐目标的实现。
二、平凉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发展
(一)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2002年撤地建市以来,经济总量逐年增加。GDP从2002年的72.7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25.59亿元,增长了 11.52%,人均GDP从2002年的 3286元增长到2007年的6753元,增长了15.49%。这些成就的获得与和谐劳动关系密切相关。劳动关系和谐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经过五年的发展,平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紧紧围绕甘肃省社会保障厅的要求和部署,不断深化对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把劳动关系和谐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只有企业和谐,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1、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存在的基础。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代表,对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涉及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的问题,要冷静地做全面分析,通过参与权、缔约权、监督权和调处权等权利,坚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同时,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时刻牢记“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1]合法利益。”因为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中也包含了职工的和利益。在改革向纵深发展之时,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最基本前提。所以,工会组织应更加重视宏观参与,积极通过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三方协调机制,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对拟订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以及涉及三方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提出建议。协助政府更好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平凉市企业100%的建立了工会组织,截至2006年,全市工会组织新增166个,工会会员达到了? 名。对于改制企业,切实做到了“企业改制到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牢固树立“员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员工发展”共赢共享的思想境界,企业工会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做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困难群体有保障”。
2、积极采取措施,使劳动关系可持续协调
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运作,是向着合作方向发展的,这也是劳动法调控的主要方向,“合则两利”是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合作的结果。因此,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必须本着平等互助、互利互惠的原则,结成合作共赢联盟,实现共同发展,然而,劳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要着力于统一,也要着眼于矛盾。目前,平凉市劳动关系矛盾运动呈二元化格局:国有、国有控股参股和规模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外资企业,其劳动关系运行基本稳定,日趋规范,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扩张的压力和动力,激励他们自觉改善劳动关系,吸引人才,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职工素质,工会工作运作日趋正常化,劳动关系的自我平衡机制已初步建立;大量小型和初建的非公有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标准规范缺失且随意,劳动管理粗放,违法侵权现象经常发生,劳资矛盾突出,劳动关系主体残缺,劳动关系自我调节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劳动关系基本处于不平等不规范的畸形运行状态。工会的发展和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制约,协调和维权能力甚微,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任重道远。第一,加大立法进度和执法力度。通过加快立法,构建起劳动法律体系;加大劳动执法的力量和力度,促进全社会劳动秩序和劳动行为强制进入刚性规范。第二,加大政府干预力度。政府干预的主要内容为:制定政策,培育劳动关系主体,促进其在劳动关系的平等地位;指导、促进和规范劳动关系依法自我调节、自主运作体制的建立和健康运行;规范和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和规范配置劳动资源的能力,提高政策引导提高劳动者市场竞争的能力;保障劳动者独立自主充分行使集体谈判的权力,确保谈判结果合法公正和争议及时得以调解,促进包括工资谈判在内的、提高集体协商达成的企业内部劳动条件协议,能够使工人寻求保障的愿望和市场的发展态势之间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效率与公平达到最佳结合;逐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以增强其平衡劳资关系的能力。第三,从建立环节做起,扩大基层工会的组建率,帮助职工签订好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坚决杜绝“霸王”合同、“生死”合同的出现,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的履约率;联合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切实提高劳动法律执行、执法监察的刚性,克服劳动领域有法不依十分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具有较强刚性的劳动法治秩序。
(二)逐步推进 行动扎实
1、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幅度推进,为和谐埋下了良种
平凉市农村劳动力116万人。全市有下岗失业人员近4万名,城镇每年新增长劳动力近1万人,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形势严峻、压力大。据统计,2002年至2006年底,通过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实施,全市累计净增就业岗位38075个,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322人次,其中“4050”人员7550人次。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8422本。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3.6%。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0人,705.5万元。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1066户。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3206个。2006年全市共为11403名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社会保险补贴。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① 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有了较大进展。按照平凉市政府的要求,重点在小额担保贷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实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② 就业服务机构基础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第一全市已建成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发挥出了劳动力市场调节促进就业的功能。第二街道社区平台建设有了起色。第三平凉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体系,从编制、人员、场地、资金、工作、制度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六到位”。2007年,“金保工程”专项补助135万元,劳动力市场子系统建设步伐加快,全市覆盖城乡统筹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初具规模。③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超额完成平凉市政府确定发放300人600万元的目标任务。④ 推进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工作。为失业人员接续了社会保险关系,解决了他们老有所养的问题,又解决了社保基金征缴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灵活就业的稳定性,也为再就业资金的有效使用开辟了通道。⑤ 零就业家庭及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取得实效。2007年,平凉市被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工商联确定为甘肃省民营企业招聘周的重点城市。全市开展了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一落实”为主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项就业援助活动。做到了零就业家庭“产生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实现了全市零就业家庭年内消零的目标。⑥ 就业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第一按照《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投诉、举报处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责任制、信访接待制度。认真办理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确保了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就业服务大厅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17件(次),其中来信15件,来访203人(次),已经全部处理办结。第二严格按照审批权限,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严格按照局里的要求,对《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再就业资金使用等行政审批项目,首先提出初步意见,经汇报分管局长同意后,上报局务会议讨论审批,并进行公示。第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按照局党组提出的“求真务实、关注民生、团结友爱、争创一流”16字作风建设要求,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提醒干部职工依法办事,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耐心热情的为下岗失业人员讲解政策,办理各项就业再就业业务,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从政行为。
2、企业社会保险体系已基本建立,为和谐培育了土壤
① 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在养老保险方面:截止2007年11月底,全市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完成10088万元,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010万元(不包括调资补发1425万元)。在医疗保险方面:2007年平凉市直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已达20938人,占年计划参保人数20430人的103%,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95人,占年计划300人的132%,新增参保职工人数1167人,完成年计划任务1100人的106%。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12万元,占全年征缴任务1257万元的112%。在工伤保险方面:截止2007年11月底,平凉市直共有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14户,参保职工29015人,完成全年计划参保人数28800人的101%;新增参保人数1092人,占全年计划新增参保人数1080人的103%;农民工参保人数8224人,占全年农民工参保计划人数8000 人的103%;提前1个月,超额完成了2007,全年的工伤保险扩面任务。在失业保险方面:全市失业保险参保87021人,完成省上下达任务的100.6%,与上年相比增长2.4%,新增缴费6661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4倍,基金征缴1989万元,完成省上下达任务的101.1%,与上年相比增长8.7%,基金清欠完成113万元,占省上下达计划125.5%。②按时足额支付保险待遇。社会保险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市参保单位共有离退休人员19773人(其中离休人员337人),应发养老金16400万元,实发16400万元,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截止2007年12月底,为2816名参保患者支付住院医疗费1050.3万元,其中企业退休人员483人,报销222.5万元;截止2007年12月底,累计为1048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246.02万元。从9月1日开始按省上规定,提高了失业人员保险待遇,涉及失业人员13200人,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到位,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指导线调控目标控制良好。推进企业解决拖欠职工工资323万元,涉及企业41户,职工1762人;截止2007年12月底,累计为1048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246.02万元。③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建设,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运作以及使用情况的监管。成立了“平凉市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由平凉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赵成城副市长任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地税、监察、审计、工会、人行等单位组成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依法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运作以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管。2007年上半年配合劳动监察科监督检查了16个大中型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征缴情况。同时也对七县(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使用、结余以及就业再就业资金的使用进行了监督检查。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行动中,共检查用人单位1900户,涉及劳动者39320人次,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9189份,开展宣传咨询等活动65场(次),下发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书58份,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46份,对不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立案查处13起。④通过“五建设”工作,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近年来,平凉市在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造条件,逐步将退休人员日常管理服务从单位转入街道社区。进行了投入资金进行工作设施的建设、规范制度的建设、细化业务的建设、完善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强化人员培训工作的建设。
(三)措施得力 全力维权
1、加强了劳动法律法规建设,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体制保障
随着平凉市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平凉市加大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的力度,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层面上提供了依据。自2002年起,已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通知》等 项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在法规中就工资、培训、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制定了劳动法律调控的框架,明确了劳资双方主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为依法规范平凉的劳动关系提供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律保障。标志着平凉劳动和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和成熟,确保了社会市场经济的体制的运行。
2、采取措施规范劳动关系机制的运行(1)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组织的“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视频会议”要求,到2008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合同内容趋于规范,劳动合同得到较好履行,基本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2007年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继续贯彻实施《甘肃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方案》,自2002年至2007年劳动合同补签增长率为130%。2007年6、7、8三个月在全市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集中开展了劳动合同“签约行动”。在三个月的集中签约行动中,全市共印制发放了14498份格式劳动合同文本,全市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这三个行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 “主动、合法、高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经常深入用人单位和劳动现场。宣传、指导、帮助用工企业规范劳动合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基础。
(2)推行集体合同方面取得突破。全国总工会提出,“到二00八年,中国集体合同制度要覆盖企业职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比较集中和同行业企业集聚的地区,积极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2007年,平凉市当期签订集体合同28户,是2002年的3倍,(与文本核对)职工20950人。是2002年的2倍。涉及的企业类型有。(3)建立健全信访快车道。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 信访工作在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特别是妥善处理劳资矛盾,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方面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时, 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亲民爱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带着感情做工作, 对群众反映问题, 始终做到热心接待、静心倾听、细心询问、耐心解释, 努力从思想上化解矛盾。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由于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矛盾和冲突。导致信访量逐年增长。平凉市2002年至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量平均每年以 ?的速度增加,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信访量已占平凉市信访量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的内涵和性质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单靠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部门和专职信访人员接访,走信访行政处理的老路子,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平凉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仍然以接访为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干部职工还无法经常深入基层,倾听职工群众呼声,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从源头上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减少群众上访的次数。在跟踪下访、变群众解决问题找领导为领导找群众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还没有形成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财政、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协调一致的信访处理制度和定期会商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各有关方面的责任难以落实,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度难以实现,单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难以解决信访问题。
平凉市根据国家《信访条例》,制定了相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机制,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开通了 电话专线受理投诉和咨询 人次。自2002年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3907人次,接待集体上访1次,涉及人数57人,其原因是企业改制除名,处理的方式是解释政策,进行失业登记,发放了失业金,处理结果是罢访。2007年共受理群众举报专查案件16起,结案13起。共接待来访22起,涉及群众212名,对属于劳动部门管辖的,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不属于劳动部门管辖的来访案件,也为群众指出了受理的部门。全年共处理突发事件3起,通过案件的查处和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有效地遏制和了劳动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群众来访的目的都是前来咨询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问题,针对来电来访群众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存在的疑难和困惑,及职工在企业改制、破产中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都认真耐心地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投诉事件。
(4)加强力量,完善和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平凉市自2002年以来开展了劳动仲裁机构的实体化改革,强化各县、区的准司法职能,对所属县、区、用人单位的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仲裁前置、一调一裁二审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加强仲裁员、仲裁庭制度建设和仲裁员培训工作力度,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建立了由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平凉市总工会、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委员会,每年两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辖区内出现的重大劳动关系问题。
(5)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的力度。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平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日常巡查、劳动和社会保障资料年审、举报专查、专项检查、证件管理、情况报告、监察程序规定和目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监察制度体系。第一完善了劳动监察举报制度。第二结合政务公开,制定了《工作职责》、《办事依据》、《监察程序》和《工作纪律》。第三不断完善“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劳动和社会保障年审、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执法机制。第四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报告制度和劳动监察执法效果反馈制度。第五制定了规范的学习制度,案例分析会议制度以及立案和结案程序等方面的工作管理制度,统一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法律文书。通过制度的落实,使全体执法人员在知法、懂法、守法过程中,能够按法律规定和有关程序办事,切实做到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秉公执法、以法服人,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007年处罚力度明显加强,主动监察的意识有所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理顺机构,充实人员。自2002年撤地建平凉市以来,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逐步理顺机构、充实人员,不断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2007年8月份,平凉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监察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通知》(平政办[2007]98号),明确要求,平凉市上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监察支队,各县(区)要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继续充实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人员。
(6)加强社会化维权的整体合力。建立了县、区、街道、企业的劳动关系调解委员会,以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核心,形成一条龙运作模式。目的是将劳动争议在基层得到化解,同时也减小了广大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成本。
(7)充分关注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全力落实国家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2007年,平凉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甘政发〔2006〕59号)精神和《甘肃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07〕86号)提出了明确的贯彻落实要求。建立平凉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采取措施,督促建设单位缴纳保证金,加强监管,确保保证金正常运转。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全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先进单位”。2007年,全市县(区)两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建设、公安、经贸等职能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次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活动,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752户,其中农民工工资81万元,涉及农民工369人。自2002年以来,在开展的专项检查活动中,共清欠农民工工资6957.64万元。全市建立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预防和处理机制,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案件查处率为100%。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曝光后,平凉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了平凉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相关10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了平凉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统一作战、拉网式排查的工作格局。平凉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大会3次,提出了抓工作落实“三个一”的要求,各县(区)也都召开了相应的会议,集中抓了落实。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754户,查处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卫生、安全生产等法律规定行为652起。重视农民工的培训,在2007年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中,有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抓住冬季农闲时节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走村入户,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集中开展劳务培训,确保完成年培训农民3.2万人次、筹集培训经费165万元的任务。进一步加大农民工特别是建筑行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技能培训服务。2007年7月份,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下发了《平凉市农民工培训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各平凉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培训中心以及各类职业中专为主体、以民办培训学校为依托、以各社会团体培训为补充的培训机制,形成农民工培训网络,已组建农民工培训基地40个。2007年上半年,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平凉市职教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市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班”,以技能型培训为主,分期进行培训,共培训农民工1230人,平凉市总工会广泛吸收农民工入会,2007年,农民工加入工会有了新突破,一年内发展农民工会员达8000多人,开展了为农民工“夏送清凉”和“冬送温暖”活动,评选优秀农民工,自2002年以来,共有 名农民工被推选为 劳动模范。平凉市工会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二节平凉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景展望
平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2002年8月撤地设市后,新组建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始终以“三个代表”为指南,以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全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底数明、责任清、效果好”的工作思路,采取权益维护、矛盾排查、监督管理、严密防范、责任到人的工作措施,使平凉劳动关系逐步走向规范、协调和稳定。对甘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坚定不移地走法制化道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企业改制破产的不断深入,劳动关系必然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格局。今后,平凉将继续把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第一要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第二要加大执法的力度,使劳动者懂法、知法、依法维权,用人单位遵法、守法、依法经营。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使全市形成良好的维权氛围。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已正式试行,为做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宣传普及《劳动合同法》,通过宣传材料、媒体广泛宣传新的《劳动合同法》,通过深入基层增强企业的依法经营意识,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宣传活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人为本。通过宣传活动,解难释疑,使《劳动合同法》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社会自觉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要引导和教育农民工学会运用劳动合同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坚决贯彻甘肃省《劳动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甘肃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巩固《甘肃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方案》在平凉的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突破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相对较低的现状,使居于弱势的劳动者不仅在地位上与居于强势的用工者在法律上地位平等,而且,在自然状态的竞争中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力度,督促落实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情况实施重点监控,集中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和禁止使用童工、劳动合同签订专项检查活动。
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为本,民生为先
今后一个时期,要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抓住主要问题,强化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切实为劳动者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劳动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尊重劳动者的人权,创造一个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生活富足的魅力平凉。
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统筹城乡就业上要有新进展。要建立失业预测预警机制和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制度。崆峒、华亭要探索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基地,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扶持力度,指导社区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众稳定就业。建成1—2个全民创业示范县(区)。积极争取创业培训项目,2008年年内培训有创业愿望的创业带头人1000人。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的规定,整合现有劳动力市场资源,建成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疏通大学生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渠道。组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继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在有组织输转上要迈开新步伐。继续按照平凉市委、平凉市政府《关于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输转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城镇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参与劳务输出。继续整合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农广校和乡镇培训机构,重点抓好实用技能培训,努力使农村“两后生”能100%享受职业技能培训,100%推荐就业。建立起以平凉市劳务办为中心,外联全国各地劳务市场与基地,内联县、乡劳务机构的网络化信息收集和传送体系,实现平凉市内人力资源供给信息和平凉市外需求信息双向交流。积极拓展境外就业市场。已经注册的9个劳务品牌,要利用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招商活动,加大推介力度,逐步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和水平。已经建立的驻外劳务站要探索委托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与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与协作,集中输转一批相对稳定的劳务工者,扩大基地规模。年内庄浪县争取进入国家级劳务示范县,并在境外输出上有突破;全市再有一个县进入省级示范县。社会保障部门要保证服务到位,要跟踪劳务工人的权益维护,加大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要有新突破。积极研究建立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低保人员医疗保险的并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争取列入国家试点,参保率达到90%以上。,制订出台复退军人参加社会保险的参保办法。加强扩面清缴。以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年内参保人数和实际缴费要有新增长。推动五项保险一个基数、一票核定和一票征收。杜绝和纠正社会保险协议缴费,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基金清欠工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前期准备工作。适当调整失业金平凉市级统筹比例,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继续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探索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强化企业年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探索“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试点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平凉市级统筹统收统支试点。进一步规范失业、工伤保险审核、鉴定、待遇支付工作制度,推进规范企业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平凉市级统筹制度。
三、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网格化、网络化
在平凉市区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制。
设置劳动和社会保障协管员是实施网格化的基础。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以强化一线力量为基础,以创新监管方式为手段,以执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为目标,充分延伸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以提高执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促进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可以借鉴发达省平凉市的做法,将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网格化监察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形成相关的用人单位及劳动用工情况的数据,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目标 我省实施网格化监察的基本模式是,依托现行行政管理体系和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在进一步加强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充实专职和兼职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协理员队伍,增强基层力量,强化基础工作,以网格为单位,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监察,以街道为一级网格,聘任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为兼职监察员,以社区为二级网格,根据社区范围大小及用人单位数量多少,以1个或2个社区为一个二级网格,每个二级网格配备1名以上协理员。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兼职监察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的统一安排和要求,指导督促协理员开展网格化监察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街道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或在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增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牌子,做好网格化监察相关工作。在乡镇推行网格化监察,可以在乡镇或中心乡镇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配备专职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员,中队覆盖区域为一级网格,区域内所辐射的各乡镇为二级网格,每个二级网格配备1名以上协理员。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在监察大队的领导下,对协理员的网格化监察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未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的,可以在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聘任兼职监察员,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套适量的协理员,依托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做好网格化监察相关工作。
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日益紧迫。随着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以及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工作量和信息量呈现出急剧膨胀的态势。传统的手工方式及零散的计算机系统应用已经不能满足社保管理工作的需要。“金保工程”是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总称,是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在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上,构建中央--省--平凉市三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全国统一的劳动信息服务网络;以网络为依托,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金保工程”建设将分步实施。“金保工程”近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地级以上城平凉市全部建立统一的覆盖各项业务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实现城区内广域网实时联接,在街道一级普遍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发布站或查询终端;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主要业务的全过程计算机管理,大部分业务应用系统能够使用统一软件;初步建立硬件设备配置标准、网络接口标准和数据传输方式统一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
目前,平凉市已建成本单位的局域网。基本建成平凉市级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局域网。平凉市社保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相对滞后,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落后,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量的增大,建立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网络终端延伸到各个经办窗口和相关服务机构,实现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十分必要,同时需要尽快建立覆盖全省区的养老保险资源数据库、各类社会保险监测数据库,对跨统筹地区领取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要建立社会保障省内异地交换数据库,实现与省内联网。
第三篇: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2008年,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着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全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简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政府和社会卫生投入比例上升、居民个人支付比例下降。
(一)卫生人力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之和。2008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698万人,其中:卫生人员达60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17万人,增长2.8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2万人。
2008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预计达49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3万人(增长2.7%),执业(助理)医师增加4万人、注册护士增加8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7年1.54人增加到2008年1.5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18人增加到1.22人。
(二)医疗机构床位持续增加。2008年底,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预计达396.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5.2万张(占72%)、卫生院床位83.8万张(占21%)。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26.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17.7万张、卫生院床位增加7.5万张。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07年2.63张增加到2008年2.75张。
(三)卫生总费用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1289.5亿元,人均卫生费用854.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4.52%。与2006年相比,卫生总费用增加1446.1亿元,人均卫生费用增加105.6元。由于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得到一定控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2007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0.3%、34.5%和45.2%。与2006年比较,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分别上升2.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
预计2008年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221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915元。
(四)卫生机构总数略有增加。2008年底,全国卫生机构预计达30万个,其中:医院19701个(内:公立医院13111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与上年比较,卫生机构增加0.2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机构有所增加,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略有减少。
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2008年重点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全力以赴地做好抗震救灾、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126亿元。
(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卫生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医疗救援和防疫工作。卫生、军队、武警、公安、农业、质检、安监等部门陆续调派25071名医疗、防疫、监督、药监等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携带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帐篷等物资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抢救工作,全国参加地震灾区医疗防疫工作的人员达10万多人次。截止2008年7月17日,救治灾区伤病员301万人次;累计住院伤员96446人,已治愈出院90138人;紧急转运较重伤员10015名。对四川6个重灾市(州)的446个乡
镇、4185个村和灾民临时安置点实行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累计消杀面积43亿平方米。有关部门和军队系统紧急调集了大量的药品、血液、医疗器械、消杀药品等抗震救灾物资。7月份以后突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积极开展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卫生系统全力以赴开展婴幼儿筛查和患儿医疗救治工作。截至2008年12月2日,全国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累计筛查婴幼儿2240.1万人次,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4万人;累计住院患儿52019人,累计出院51288人,现住院患儿731人;累计收治重症患儿154人,现住院重症患儿1人。目前筛查高峰已过,重症患儿已脱离危险。自9月10日以来未接到因泌尿系统结石致肾功能衰竭的现症病例死亡报告。之前上报的回顾性调查死亡病例11例中,经专家组排查,6例不能排除与食用问题奶粉有关。
(二)加强重点疾病防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
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禽流感等重点疾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8年9月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31个省(市、区)1492个县(区);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64302例,报告死亡34864例。2008年1-3季度共报告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6897例。据估计,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2008年1-9月,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77万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5万例。2008年全国45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区)中,267个县(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91个县(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目前,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扩大到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有效地预防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61.6万例,报告发病率274.1/10万;死亡12368人,报告死亡率0.96/10万,病死率0.35%。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1%;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5.3%。
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实施了有效防治措施。从2008年5月起,手足口病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共报告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59.0万例,其中:手足口病发病47.1万例;报告死亡182人,其中:手足口病死亡128人。
(三)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管理覆盖面较广,2007年全国孕妇产前检查率达90.9%、产后访视率86.7%、住院分娩率91.7%(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88.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4.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5.9%。2008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降消项目”扩大到中、西部所有农村地区,并提高住院分娩补助标准。
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7年36.6/10万下降到2008年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7年15.3‰下降到2008年14.9‰。2007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5.2/10万,农村41.3/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7.7‰,农村18.6‰。
(四)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以及农村改厕、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截止2007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到8.8
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2.1%;6.0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62.7%;1.4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57.0%。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共命名101个国家卫生城市、25个国家卫生区和316个国家卫生镇。
(五)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据2007年统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性卫生监督1609.9万户次,合格率为91.1%;粮食、肉、蛋等食品抽样监测116.0万件,合格率为88.4%;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8.9万件。化妆品经常性卫生监督16.9万户次,合格率为92.7%;化妆品样品监测3.1万件,合格率为95.2%;化妆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3735件。生活饮用水(供水)经常性卫生监督17.3万户次,合格率为85.7%;供水抽样监测31.6万件,合格率88.6%;生活饮用水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345件。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222.8万户次,合格率为91.1%;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4.1万件。此外,职业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6735件,放射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341件,医疗服务行政处罚并结案9.6万件,采供血行政处罚并结案434件,传染病防治行政处罚并结案2.6万件。
三、医疗服务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服务利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因物价上涨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
(一)着力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008年,中央安排专项投资111亿元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其中:第4季度新增投资48亿元支持157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978个乡镇卫生院、5547个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10亿元建设10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院。
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国1948个县及县级市共建有医院8877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99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95所、卫生监督所1696个。全国3.35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3.93万个(其中政府办3.8万个)、床位82.0万张、人员105.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4万人。与上年比较,除县及县级市卫生监督所增加外,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机构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机构合并和乡镇撤并),床位数及人员数都在增加。2007年底,全国61.3万个行政村共设村卫生室61.4万个,88.7%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11.0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2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6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国城市6546个街道中,3704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57%),卫生人员数达1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万人),平均每个中心36人。规模小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一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8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万个,卫生人员7.2万人,平均每站3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910个,卫生人员增加约2.9万人。
(二)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继续增加。据前3季度数据测算,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预计达29.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增长2.5%;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预计达10500万人,比上年增加673万人,增长6.8%。
2008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16.9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15.3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0.5%),入院人数6800万人(其中公立医院6230万人,占91.5%)。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0.5亿人次(增长3.0%),入院人数增加313万人(增长4.8%)。医院中,县及县级市医院门诊量由2007年5.4亿人次增加到2008年5.6亿人次,入院人数由2901万人增加到3130万人。
2008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预计达7.6亿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入院人数3050万人,比上年增加388万人(增长14.6%)。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预计达2.5亿人次,入院人数97.5万人。与上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0.3亿人次(增长8.7%),入院人数23.2万
人(增长31.2%)。
(三)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0.8%(其中:公立医院84.0%),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4.1%。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2008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5日,比上年平均缩短0.3日。
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0人次、担负住院1.8床日,与上年基本持平。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1人次、担负住院1.9床日,工作负荷略高于医院平均值。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4人次、担负住院1.0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减少0.3人次,住院增加0.1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1.9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14.3人次。
(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公立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5%,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0%,医院感染率1.2%,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95.3%,无菌手术感染率0.8%。与上年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五)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据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146.5元,比2007年增加10.4元(当年价格,下同),上涨7.6%;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5446.5元,比上年增加472.7元,上涨9.5%。费用的回升主要受物价上涨影响,2008年前3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7.0%。如果扣除物件上涨因素,人均门诊费用为136.2元,仅比去年增加0.1元;人均住院费用5065.2元,比去年增加91.4元,上涨1.8%。
从五级综合医院看,2008年部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260.5元,比上年减少21.0元(当年价格,下同),下降7.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广东中山大学5所附属医院由省属调整为部管医院,如扣除该因素,部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为279.2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3.6元、13.1元、14.2元和7.6元,分别上涨6.8%、9.4%、12.6%、8.2%。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属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729元、983元、744元、431元、211元,分别上涨5.6%、9.6%、12.6%、11.4%和8.5%。扣除价格影响因素,部、省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下降13.9%、0.7%,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上涨1.8%、4.7%、0.6%;部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8%,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上涨2.0%、4.7%、3.6%、0.9%。
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上升。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药费比重为50.0%,与上年持平;住院病人药费比重44.2%,上升1个百分点。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门诊药费比重分别为56.9%、52.9%、50.3%、49.5%和44.4%,住院病人药费比重差异不大。
四、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一)参加新农合人口达8.14亿人。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729个,参加新农合人口8.14亿人,参合率达91.5%,越来越接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目标。与上年相比,开展新农合县(市、区)增加278个,参合人口增长12.1%,参合率增长5.3个百分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农民缴费也相应提高。截止2008年9月底,全国新农合本已筹资7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6.1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40.7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18.3亿元。前3季度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429.1亿元,累计受益3.7亿人次。参合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就诊率尤其是住院率提高。
(二)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79个,参保人数达4291万人。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新增229个,其参保人数将大大增加。2007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8亿人,全年基金收入2214.2亿元,基金支出1551.7亿元。
(三)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据民政部2008年前3季度统计,全国城市医疗救助支出18.3亿元,救助447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409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32.6亿元,医疗救助4869万人次。2007年农村医疗救助中,资助参加新农合资金占19%,人均资助参合水平19元;大病救助资金占81%,人均资助大病水平543元。2008年前3季度的医疗救助支出已超过2007年,政府投入的增加保障了各地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
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卫生服务能力和效率提高,医疗服务利用增加。这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卫生系统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严格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服务和挖掘潜力的结果。应该看到的是,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医改方案还没有出台,体制、机制还没有改变之前。我们相信,加快改革体制,不断完善机制,健全各种制度,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第四篇: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 祝晏君
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种种劳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增多,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为适应变化的劳动关系需要,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国有企业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劳动者拥有了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初步成为能够拥有并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独立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2.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3.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企业用的制度方面,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来替代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逐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
4.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就业市场化和失业公开化,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5.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逐步清晰化。企业与劳动者之间逐渐弄成主体明晰、利益多元的新型劳动关系,企业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局部利益的矛盾开始出现并且显形化,劳动争议逐渐增多
(二)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劳动关系领域发生的变化,我国积极推进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符合经济体制转轨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强劳动法制和劳动标准体系建设,使劳动关系调整初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已形成了以《劳动法》为主体,有关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分配、工时休假、劳动争议处理等相配套的劳动关系调整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了内容比较完善的劳动标准体系,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化。
2.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实施以来,签订劳动合同作为贯彻劳动法的核心,首先在企业普遍实施。到目前,全国城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依法履行和管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半数以上的从业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普遍实施,实现了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的转变,强化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3.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探索建立以集体协商为主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做为企业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我们大力推进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为贯彻实施劳动法,推动集合同制度的建立,劳动部制定了集体合同规定,并对集体协商的具体程序、主体、管理和争议处理等作出了较完整的规定。几年来,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到2002年底,全国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达60多万份,涉及职工8000余万人。通过推选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强化了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参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职能,从整体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了劳动争议的发生。
4.恢复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将劳动争议纳入依法解决的渠道。为完善劳动关系高速体制,依法解决劳动争议,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重新建立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993年国务院颁布《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国家法律中得到确立。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实行三方原则。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一裁两审”制度。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全国省、地市、县普遍成立了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并在制度建设、处理程序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独立体系。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各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为宗旨,依法、公正、及时的处理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截止2002年底,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累计达92.2万作件。其中1998年至2002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7万件,涉及劳动者233万多人。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探索协调劳动体制的最佳实践模式。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通行做法。由政府、工会组织与企业组织沟通协调、平衡利益,取得共识,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1990年,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44号公约《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劳动法实施以后,一些地区从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地区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2001年8月,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国家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目前,全国省一级基本上都建立了这项制度,对机构建设、制度规范、实际运作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协调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时,三方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商,对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今后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以及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进一步发展,就业方式的灵活变化,劳动关系将比现在更为复杂和多样,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在一定时期将日趋显性化。
(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明年各地将加大并轨进程,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将突出;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中涉及的劳动关系问题十分复杂,随着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还将有一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有企业改制和分流富余人员中出现的经济补偿标准不统一,劳动关系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还需引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保持劳动关系相对稳定成为难点。
2.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等,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问题上降低标准,甚至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矛盾。同时,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弹性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社区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新形式,探索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新方式。
3.协调劳动关系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尚未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尚需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发展不平衡,非国有企业通过开展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机制尚未建立;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还不能满足处理劳动争议的需要;三方协调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加强,三方协调机制在如何进一步适应企业劳动关系变化需要、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调整的要求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4.有关劳动关系的立法不够完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经济、混合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等不同类型劳动关系反映出的不同特点,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调节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故意不订立劳动合同,拖欠或克扣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社会保险费等问题也还存在,已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现行立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力度还不够,尤其是缺乏程序性的规定和可操作的处罚措施。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趋势
按照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规范,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1.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即按照劳动力市场发育发展的要求,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主体明晰、利益多元的新型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实现形式适应就业形式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
3.劳动关系的运行市场化.即劳动关系协调体制基本建立,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发挥,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
4.劳动关系的规范法制化.即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基本健全,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依据法律规范有序地运行。
三、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发展方向
为适应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我们提出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指导思想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适应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加快建立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逐步实行劳动关系调整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长期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目标是:力争到“十五”期末,基本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运作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政府依法调整的体制。即以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劳动标准为依据,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形式,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三方协商为导向,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重要调整手段,通过各方面工作的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功能,实现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正常运行。
(一)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立法,为规范劳动合同运行提供法律保证。本届人大已将劳动合同法列入立法计划,要在调节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劳动合同法》,完善有关签订劳动合同程序、合同期限、变更解除合同程序、企业经济性裁员等条款的规定,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处罚力度。同时针对当前出现的灵活就业形式,补充增加调整小时工、非全日制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通过立法,推进在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
二是做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工作。针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运程中,下岗职工出中心、企业改制分流、关闭破产等,直接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及时总结推广下岗职工出中心劳动关系处理方面的新经验、新做法,加强对下岗职工出中心和并轨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减员、改制分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协调劳动关系的政策措施。当前尤其要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要严格规范程序,确保平衡实施。
(二)积极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主导作用
作为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主要方式的集体协商制度,目前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少集体合同在形式和内容上雷同,只有原则的与劳动法律法规相同的规定,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的具体条款,针对性和实效性差。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由于工会组建率低,客观上难以形成协商主体,企业方面的态度也比较消极,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数量很少。这种状况使集体合同难以起到真正维护企业与职工双方合法权益的作用。我们已重新修订集体合同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集体协商的内容,将在推进发挥集体合同作用上下功夫。要加强对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指导工作,规范集体协商程序,促进平等协商机制的形成。在国有企业,重点促进建立内部协商机制,督促企业通过平等协商确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制、下岗分流、工资调整、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等实施办法和方案,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集体合同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要积极推选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提供通道,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减少劳动争议。对于没有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在部分小企业比较集中、劳动关系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开展区域性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的试点。
(三)指导和推动地方广泛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通过建立三方协商机制来协调劳动关系,已成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状况,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对本地区劳动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就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及时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加强协调,研究劳动关系调整的重大政策意见,对起草的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拟定涉及三方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方案提出建议。
在我国,推进建立三方机制,首先应从组织体系建设上,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系和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职能,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在工作开展上,抓住职工群众和企业最关心、劳动关系中矛盾最突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协调沟通,提出解决办法,切实发挥三方机制作用。当前,主要围绕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工作。在国家一级,三方要督促劳动关系双方努力为落实就业政策发挥作用,在一些关键问题如规范企业分流减员行为,推动企业依法用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达成共识。在地方一级,三方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落实国家确定的再就业政策,推进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促进社会对话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减少裁员,保持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稳定。
(四)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经验,研究探索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建立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中心,尽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一是加大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培训调解人员素质,提高调解成功率。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在街道、乡镇建立区域性调解制度,建立三级劳动争议网络,将街道、乡镇的劳动争议调解作为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延伸,预防和调解街道、乡镇企业的劳动争议,将大量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预防在萌芽状态。
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改进案件处理方式,提高办案质量。鼓励地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改进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提高办案效率。推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增强仲裁员责任感、竞争感。在有条件的地区公开审理案件,提高公开审理质量,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在仲裁程序中试行准备庭办法,提高案件处理程序的透明度。
(五)加强劳动关系立法,促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运行。
结合劳动合同立法,加强对有关重点问题的研究,将经实践检验可行的、地方立法实践中可操作的规定上升为法律规范。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行为的处罚,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促进劳动合同制度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作用。
实现上述目标后,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将呈现新的格局,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建立并政常运行,大多数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并发挥重要协调功能,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三方协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体制开始形成;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劳动标准基本健全并适时修订和补充;政府主要运用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劳动关系。
第五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深入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存在着劳动关系紧张的问题。劳动关系的紧张不仅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劳动关系双方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只要三方同心协力,我相信和谐的劳动关系一定会建立起来。
English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the contradictory highlights period and will occur frequently.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further development.But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labor market is the labor relationship exists.Tensions Labor relations tension not conducive to the labor relations harmonious stability but also to the whol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lso pose a threat.Therefore,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s not only working relationship both sides of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As long as the tripartite make concerted efforts, I believe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must be established
关键词:劳动关系;工会;劳动合同;三方机制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1.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劳动关系的建立受到国家计划经济和相关政策的约束,呈现出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统包统配制。国家采用全国统一招收的办法把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包下来”,然后再按照计划统一分配到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国家为每个人安排职业,就业单位,限定就业领域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依附关系在形式表现为一种行政管理关系,呈现出单
一、固定、行政化的特点。我国统包统配建立劳动关系的形成,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致性。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因此,劳动关系也将朝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运行的方向变革。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明晰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政企分离、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国家和企业之间有了明显的利益取向。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和经济组织,企业与职工、经营者与劳动者在根本利益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主体明晰、地位对等、平等竞争的新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明晰和多元化,以劳动合同的形式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和约束劳动关系双方的劳动行为,实现各自的利益,成为各类劳动关系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劳动关系双方关系紧张矛盾激烈,由于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受到伤
害的总是劳动者一方,不仅给劳动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严重的影响劳动者的生命。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最让人引起反思的就是深圳富士康连环跳楼自杀事件。据反映,深圳富士康的员工加班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作为雇主的一方却没有给予员工应该有的加班报酬只是一味的强调员工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忽视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公司没有及时对有问题员工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员工内心的情绪无法排解发生恶性事件。2.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致使以后出现劳动争议后没有法律依据,不利于维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和形成劳动关系的依据,同样劳动合同也是保护劳动者利益不受损害的有力武器。从历史发展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就处于弱势地位由于雇主手中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雇主安排高强度的工作,却给予他们极少的报酬,劳动者无从反抗,只能忍气吞声。在当代虽然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是并不明显。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是很低的,而恰恰在这一领域。劳动者受到的伤害是最严重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3.工会在维护劳动关系上的作用不明显。工会是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
集体谈判的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工会最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工人,争取改善雇员的条件。既然工会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但是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劳资双方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工会没有出面调节双方关系,反而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没有尽到工会应该起的作用。由于劳动关系 双方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工会更应该积极主动的为劳动者争取应该有的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主动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工会必须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进行协调和处理。
二.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
1.劳动者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签订劳
动合同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致使以后出现劳动争议时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够维护好自己应该有的权益,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企业也没有尽到应该有的责任,企业招收新员工时应积极主动的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避免以后发生劳动争议,规范双方的劳动行为,而且对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2.工会没有尽到应该有的义务,即积极主动的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劳动者
争取一切有利于劳动者的条件。工会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多的劳动争议,而且每次都以劳动者的失败而告终。工会没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组织活动,致使凝聚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要求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民主是工会工作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工会,不实行民主就会脱离群众,工会活动就难以进行。我国法律的制度的缺位,没有对工会干部提出可靠的保障主要是物质方面的保障,因而无法充分调动工会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工会在这一方面很被动,无法行使自己的职权。
3. 政府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虽说是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的,但是政府也有协调劳动关系的义务,而且政府还应该积极为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来维护好发展好劳动关系。可是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不够,仍需继续努力。理想的状况是政府作为中立的调停者,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劳资双方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三.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1.劳动者应该加强学习,着重学习我国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提高自己的法
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应该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明确应该履行的义务并积极的按照合同的要求去做,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出了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外,比如: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条件,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职业培训等还应积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日常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双方彼此的交流和了解,不仅对于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认同感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一定要完善、全面,同时在依法依程序制定这些制度后还必须让劳动者知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薪酬制度、招聘管理、培训管理、业绩考评与奖惩管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等这些制度应该用书面文件的形式,且必须公开透明。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可操作性是避免引发劳资纠纷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依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规章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条文相抵触更不能随心所欲,如果这样的话,劳动者心理就会不平衡,没有标准就不会有公平和公正,管理也就无法真正做到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
2.工会要想真正起到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在集体谈判为劳动者谋求经济
利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求工会首先要在劳动关系领域发挥作用,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突出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要在代表和维护职工政治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其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通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工会应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参加改革,努力完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的职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应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完全符合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符合工会的性质和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会做好职工群众参加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从根本上维护了职工群众的长远利益。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组织职工参与本企业民主管理,这样工会可以对企业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在职工参与下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让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迸发出来,汇集为企业的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最终达到发展企业经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目的。工会还应该帮助职工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工会对职工的教育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搞好职工教育是工会支持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效率的额重要体现。此外,对工会干部任职资格做出一定的限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这样工会才能够真正维护员工的利益特别是当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工会应该主动站出来,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还应该提高工会干部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上级工会还应该对下级工会进行指导,遇到困难时应该帮助下级工会解决,共同努力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努力。
3.政府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政府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一方代表,最关心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要继续推动三方协商机制的发展,继续通过协商对话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各方基本满意的目标特别是现代社会,崇尚社会生活民主化,更需要广泛发扬民主,通过吸收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达到相互间的协调和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劳动者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因而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政府要耐心的听取雇主组织和工会双方的利益,组织双方共同讨论达成一致,如果双方对有些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协调和平衡,促使双方合作达成协议。随着劳动关系的规范化运作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政府对劳动关系的直接干预程度会越来越小,而监督作用越来越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建立严格的制度如集体谈判制度。政府要为劳动关系的协调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一般包括,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法律体系,为劳资关系的调整提供依据制定标准。政府部门对参加集体谈判的雇主代表和工人代表身份予以确认,并在谈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料。政府对劳资双方在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合作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中介服务,发布各种信息,促进集体谈判顺利进行。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该提供合法合理的劳动条件以模范雇主的身份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使之成为私营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政府还应发挥一定的组织作用,由于三方机制协商的都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事务,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在三方机制组织结构的建立上发挥作用,政府在三方机制组织机构的建设、组织原则、协商原则的制定都要发挥组织作用。三方会议的组织、议题的确定,都由政府来确立,而且政府还应对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与检查,这样政府就控制了三方机制的命脉,掌握了主动权,有利于劳动关系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政府、工会、雇主组织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军主编.修正后的工会法解析与适用手册.北京:红旗出版社,200
1(2)邱小平主编..劳动关系.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9-21
(3)史探径.劳动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4)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4(5)程延园.劳动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2(6)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杨体仁.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8)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9)夏积智.中国劳动法若干重要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10)林燕玲.国际劳工标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1)张彦宁.雇主组织在中国.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12)佘云霞.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