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互助社与乡村经济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06:3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互助社与乡村经济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互助社与乡村经济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扶贫互助社与乡村经济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资源包括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现代经济活动中最不可缺失的条件。作为贫困地区而言,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运用市场和政府的手段,对区域内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2005年6月,仪陇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县,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有利的资源条件。如何借助试点机遇,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县按照“试点要全方位出经验、出成果”和“努力探索提高扶贫实效的新机制”的要求,在公共财政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开展了积极的尝试,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

一、扶贫互助社的由来

扶贫互助社的产生,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就农户生产活动而言,受资金能力的制约。

1.适应农村发展中金融缺失的需要。一是商业银行网点少。出于运营成本与企业赢利的需要,国家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经营网点不断收缩。农业银行、信用社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面向“三农”的作用不断萎缩,农村存在着金融空心化的现象,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在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难以解决。二是申请信贷成本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年利率一般在7%左右,贫困农户因发展生产从事经营而申请贷款,有时还需要抵押,申贷成本偏高。如果过去有贷款没有归还,往往难以申请到新的贷款。三是民间借贷利息重。由于申请国家金融机构的贷款难,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无法选择的农户只能将资金需求转向民间借贷行为,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偏重,年息通常在10%左右,贫困农户的经营利润收入利息往往所剩无几。四是农民即取即需难。在生产生活中,农户往往因为疾病、子女上学、种子购销等原因,发生资金上的及时性困难。向商业银行借贷,手续审批比较繁琐,且常常受贷款额度的限制,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燃眉之急。农民扶贫互助社就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适应农民生产中技术缺乏的需要。一是技术需求。分散的农户经营,往往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竞争的需要。特别是生产技术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产效益的发挥。从政府农技推广的层面看,传统的推广方式往往只注重了农户的一般性需求,在生产中遇到的特殊性需求往往难以实现,造成了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二是生产协作。包产到户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市场经济是规模经济,靠单家独户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产生竞争优势。只有采取有效手段,把农户有机联结起来,实现生产上的大联合,才能促进农户之间的技术交流,推动产业发展,从而增强农民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最大可能地提高市场竞争力。按照设计的框架,互助社完全能够满足这方面的功能。

3.适应后税费时代基层管理的需要。一是农户间交流减少,难以形成互相帮助的社会风气。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容易造成农户之间互不交流,各自为政。农户间即使有交流,也往往也只停留在一般性的交流,很少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协作。而建立扶贫互助社,将农民组织起来,形成邻里间的协作互助和相互支持的共同体,更容易产生并释放出强大的合作能量。二是农村管理趋弱,难以形成和谐稳定的治理局面。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过去干部隔三岔五地到农村收取上缴提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必须从催粮派款转移到为农户发展提供服务上来,实现大的转变。但机制转换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干部往往由于思路方向的调整和对转轨期的适应,而放松了对农村社会的日常管理。建立扶贫互助组织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基层组织管理的部分职能,至少可以承担在生产上的管理职能,从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扶贫互助社的运行特点

1.群众自主成立机构。扶贫互助社是群众自发组织,它的核心在于群众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然完善。这一特点在扶贫互助社的组建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群众享有自由入会的自由,只要拥护扶贫互助社章程的群众都可以入社;管理人员的选择,也必须由全体社员公开选举,原则上现任村干部不得担任协会的管理人员。

2.项目扶助建立基金。在村两委和国家扶贫互助项目的支持下,扶贫互助社成立后,就按照“群众入股、政府配股、贫困户赠股”的方式,按照每股1000元的标准,成立扶贫互助基金,为会员解决生产发展中启动资金缺乏的困难,然后以资金为纽带,把农民定期组织起来,开展更多更广的合作。三蛟镇昆山村扶贫互助社就采取这种办法,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集聚了116户农民闲散资金7万多元。

3.定期举行日常活动。扶贫互助社每10天分组织一次中心活动,主要内容有五项:一是完成扶贫互助基金的发放和回收;二是组织社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三是集中会诊社员在生产中遇到的个体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提出切之可行的解决方案;四是商议决定下一时段需要开展的其他活动;五是对管理人员和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评议。

4.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扶贫互助社在发展中,经历了从单一提供金融服务到提供更多更广的服务变化,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吸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作用日益增大。比如,集中购买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质,统一开展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定单组织农产品外销,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配合村支部、村委会建设公益项目等。

三、扶贫互助社的积极作用

1.解决了群众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难题。贫困地区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和技术难题。在资金方面,扶贫互助基金的建立,使农户有了离自己最近的“银行”,发展缺资金,会员直接向互助社申请,可以解决启动资金困难。金城镇虎嘴村特困户唐明申,从村扶贫互助社申请了5000元,修建了占地两亩的獭兔养殖场,养獭兔200多只,今年能出栏獭兔800多只,可净赚5000多元,实现脱贫。同样,农户在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也得到解决。柴井乡狮子头村的农户在养兔中发生了兔脚癣,用技术资料上的办法试过多次,效果都不太理想,会员马天堂在养殖中,采取涂红霉素贴创可贴的办法就治好了兔病,在参加互助社活动中,他把这一办法交给了其他社员,大家都用这种方式,又经济又简单,解决了兔脚癣的疾病。

2.增强了群众应对市场竞争的本领。一家一户的农户分散生产经营,既不能抵御市场的风险,也不能提高与市场应对的本领。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需要农户联合起来,才能共同应对竞争,提高与市场抗衡的能力。虎嘴村过去在发展养兔产业中,采取分户饲养的办法,出栏的兔产品被各地涌入的兔贩分别收购,买回的种兔、饲料良莠不齐,短斤少两、压价压级的现象时有发生。成立互助合作社后,由互助社出面,统一与县内的哈哥兔业集团签定了订单,兔农按保护价将产品集中卖到哈哥兔业公司,使养兔收入有了保障。村扶贫互助社还建立起了两处饲料加工点,将社员自己产的粮食及附作物粉碎加工养兔,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兔效益。

3.提高了国家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往扶贫资金的使用,往往是用项目的形式直接下达到村社,项目的实施好坏以及后续管理难以到位,甚至个别地方在项目实施后放之任之,造成扶贫资金浪费,国家投入收不到预期效果。而现在将扶贫项目资金用赠股或配股的方式,注入到扶贫互助社,农户提供申请后就可以使用,这样既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针对性,也符合瞄准穷人的政策要求。同时,农户在申请基金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利息,使项目资金有了适度“增血”的能力,能够滚动发展,多次使用,使国家扶贫资金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4.激发了广大社员的创业发展潜能。在运行中,扶贫互助基金采取“整借零还、每旬还款”的方式,即社员在互助社一次性借款3000-5000元,每10天归还一次,全年36次还清,可以产生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每旬还款的设计,还容易激发会员的创业潜力,促使会员养成勤劳创业的习惯。每次归还基金后,会员都要对下次还款作出安排,这样既在无形中提高了经营水平,而且容易催生出更大的发展渴望;二是由于每次还款的经额少,可以减缓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的还款压力;三是在扶贫互助社开展集体活动时,当作大家的面归还基金,容易教育会员养成诚实守信的品格;四是这种设计也容易降低基金风险。

5.促进了互助合作的良好社会风尚。扶贫互助社的建立,将农户分散经营同整体协作有效地联结在一起。它不但能促进广大农户间的技术交流,而且更能密切邻里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户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培育农户之间互帮互助、相互支持的协作精神。日兴镇燎原村扶贫互助社的社员在修建村道路过程中,在扶贫互助社的组织下,16户社员发扬互助合作的精神,连夜冒雨将所需的10吨水泥搬运到安全位置,避免了材料损失,大伙儿都说,又看到了过去集体生产时的场面。昆山村扶贫互助社的社员刘传芙,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中仅有自己一人,在本人突发重病有生命危险时,居住在附近的扶贫互助社社员发扬互帮互助精神,将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刘传芙感激地说:“还是互助合作社好”。

6.培育了农村社会的基层管理人才。扶贫互助社的健康运行,日常管理特别重要。出于对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协会组建之初,会员往往都会选取那些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热心公益事务、公道正派的人员担任协会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借助自身的优势,使扶贫互助社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成长为带领群众搏弈市场、脱贫致富的领军人物。三蛟镇昆山村扶贫互助社的范润生被大家选举成扶贫互助社主任后,他以社为家,不仅认真组织开展活动,促进了扶贫互助社的正常运转;多次组织社员外出取经学习,拓宽了社员的视野;积极组织农资购销,减少了社员的生产投入。用短短的一年时间,将扶贫互助社成立之初的7万元基金壮大到11.4万元,赢得了社员和周围群众的信任和尊敬,邻里家庭之间有了纠纷,大家都请他协调解决。

7.有利于形成农村社会新的治理结构。村支部实施领导权,保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村的范围不走样,村委会实施执行权,负责对村级公共事务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扶贫互助社组织经济活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搭建致富平台。扶贫互助社有效地承担起三者的沾合职能,将村支部、村委会从过去从事基层管理的全能位置解脱出来,将精力主要放到谋划全局、搞好服务上,为民主管村“四权”机制良好运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补充,为形成新的农村治理结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向。

四、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1.有效解决管理水平不够的问题。在扶贫互助社的运行过程中,较高的管理水平往往会决定扶贫互助社的良好发展方向,而低效的管理却会导致扶贫互助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切实降低扶贫互助社的运行风险,必须创造条件,加大对扶贫互助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真正成长为“守法纪、明政策、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复合型人才,为扶贫互助社的健康运行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2.全面降低基金运行风险的问题。扶贫资金的注入,为扶贫互助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支撑,但如何降低扶贫互助基金的运行成本,减少呆滞帐目,防范基金风险,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基金的效能,就必须加强对村互助社资金的监管,制定好资金使用的约束性条款,提高扶贫互助社社员的诚信意识,全面降低基金运营风险。要鼓励农户加快产业培育,积极参加扶贫互助社组织的生产活动,提高社员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偿还能力,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科学界定两委和互助社职能问题。如何定位村支部、村委会和扶贫互助社的职能,尽量避免三者之间不发生冲突,不发生三者之间权力的重叠,就应对三者职能进行细化。要在切实保障村支部的领导权的基础上,按照村委会组织和实施村内公共事务、扶贫互助社组织农户开展生产合作发展经济的分工,科学界定三者职能,形成新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

第二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三篇: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

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

课题背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予以明确。其中提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抓手。

2022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之年,谋划好、落实好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十分必要。对此,XX课题组结合我市金融发展实际,以金融助推全市乡村振兴为视角确立本课题,旨在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全市三农发展,着力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发展支撑要素不足、渠道不畅、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性不高等制约性问题,进而助力全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全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现状

(一)大力实施“引金入泉”工程,地方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近年来,我中心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实施“引银入泉”工程,以合理布局和明确定位为目标,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努力完善与加快推进XX市现代化步伐相适应的金融业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了由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金融监管,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农商行以及村镇银行等为补充的银行组织体系。目前XX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已达XX家,融资性担保公司XX家,小额贷款公司XX家,保险公司XX家,证券公司XX家,股权交易中心XX家,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鼓励金融机构适时调整信贷产品投向,围绕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一是全面落实“摘帽不摘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原有信贷产品的特色优势基础上,充分整合人民银行再贷款资源创新推出信贷产品,加大对资源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优势产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12末,人民银行XX市支行扶贫再贷款发放金额XX万元。二是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发金融产品。截至2021年12月末,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贷款XX万元。农业银行围绕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推出“乡村振兴e贷”信用贷款产品,共发放“乡村振兴e贷”XX万元;为支持已脱贫农户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推出“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贷款产品,共计发放“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XX万元。

(三)全力推进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为进一步支持全市“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升基层组织力和发展带富能力,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账户开立、经营管理、金融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出台《XX市关于金融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有关事宜的通知》《XX市金融支持“村社合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工作实施方案》《XX市市直单位支持“村社合一”“组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资产划转流程图》等政策支持。目前,全市农村经济组织开户率达95%以上,市农商行评级建档、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针对“村社合一”金融产品“村社通”已启动实施。

(四)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提质达标”。

为加大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高农户信贷便捷度和准入门槛,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XX市全面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截至2021年12月末,已建档农户XX户,信用授信XX户,授信金额XX亿元,信用农户用信户数达XX户,用信余额达XX亿元;创建信用组XX个,创建信用村XX个,创建信用乡镇XX个,信用乡镇占比XX%。

(五)全力推进全市农业保险工作。

为做好全市农业保险工作,发挥保险“稳定器”作用,制定印发《XX市2021年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XX市2021-2024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对相关农业保险政策作了调整,调整后,我市农业保险涵盖面更广,机制保障要素更全,将从绩效评价、资金使用、责任落实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农业保险已提供保险保障XX亿元,已开展保费规模XX万元(其中:中央补贴XX万元、省级补贴XX万元、州级补贴XX元、县级补贴XX万元、投保人自缴XX万元、免除脱贫户保费XX万元)。

(六)着力补齐金融服务设施短板。

认真贯彻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根本要求,全力提高搬迁群众的幸福港和获得感,按照市委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系列工作部署,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金融服务设施,鼓励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力量下沉、服务下沉,建立以金融流动服务站、ATM便民取款机、助农服务站为载体,实现规模适宜、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金融基础设施配套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XX家银行在市内安置区共设立金融服务设施XX个,其中金融流动服务站XX个、ATM机XX个、助农服务站XX个,全面实现我市安置区各类配套金融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有待增强。

一是由于农户贷款主要是应用于农业生产,贷款面广、额度小、数量大,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收入回报有限,自然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了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对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资源要素仍未有效激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单一,农村生产经营户评信难、抵押物少、估值低、难以变现,如何进行农村抵押物市场化处置、实现流转变现,是农村金融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三是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知晓率、参与率不足。如在推进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中,风险意识不够,参保意识不强成为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的制约因素。

(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因辖内农村区域广且分散,农村地区资金交易量少、交易不活跃,涉农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投入收益低,导致金融机构布点和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全市共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XX家,但正常开展新增担保业务的只有XX市惠民政策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XX家,难以有效满足融资担保需要。三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抵押贷款大多用于种植及收购农产品,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波动,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将迅速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政银政联动配合有待提高。

一是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还不完善。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目标,为金融机构筛选目标客户、贷款审批、推荐诚信企业提供信用评价参考,为各类市场主体增加金融供给、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服务平台和快捷通道,积极推动地方政府、金融系统和企业同频共振、形成合力,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推动全州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应用。但目前该平台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二是按照“政府主导、农商行主抓、各部门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金融信用市创建工作已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由于参与职能部门过多,协调联动涉及面广,从创建过程到后期管理,各基层网点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动机制仍需磨合完善。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深化政银企合作共建共融机制。

继续推进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完善政银企三方合作机制,采取洽谈会、交流会等形式推动银企合作,加大农业农村信贷支持,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向金融机构推荐生产经营好、发展潜力大、贷款风险小的优秀涉农企业,全力为辖区涉农企业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尽力打造金融服务更优、信贷获得更易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完善现有风险补偿机制,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对金融机构出台激励措施并及时兑现,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实施惠民金融政策。如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较多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存款的倾斜,及时兑现给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及优惠奖励等,共同形成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二是深化全市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提质达标”。

加快信用市创建步伐。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净化金融信用环境,树立失信违约负面典型,对“老赖”实行公开曝光和行政“制裁”,让广大群众及干部职工看到不守信用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信用环境的优化。加大信用工程将宣传工作与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全面增强社会公众的信用观念,优化诚信环境。强化政银合作支持,共助群众发家致富。建立农户产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风险补偿机制,为农户及中小微企业贷款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贷款保证,进一步提升涉农信贷资金的可得性。

三是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健康、有序的全市乡村金融环境。用好“脱贫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从金融供给加大对全市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用好用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推进实施“防贫保”“脱贫小额信贷”等金融政策,推动农商行、富民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服务重心下移,确保金融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是深化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构建以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农业企业等为载体,产业发展为抓手的形势任务下,探索建立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继续推动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经营理念,将广大农村地区作为突破口,为农业产业发展、涉农经济组织量身打造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涉农产业的信贷获得途径。

五是深化创新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体系。

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深化农业保险“四双模式”,提高种养殖户的参保积极性,通过加大对承保公司的考核力度,促使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知晓率、普及率再进行提升。在现有险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体实施细则,发挥“双保险”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的作用。

六是深化银担合作构建体系。

积极推动担保和融资体系的构建,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担保机构的设立,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加快推动我市信贷担保机制的构建和发展。积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对授信、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缩短受理时间。

第四篇: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文章标题: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乡位于***县城南部,近年来,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核桃产业强乡,民族文化活乡,生态农业兴乡”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民富、景美、人和的文明村工程,对加快龙潭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设绿色生态。**在生态建设中,以“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为措施,以恢复和改善森林植被为重点,以保持水土为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中心,建设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2002年开始实施以云南松、华山松造林5800亩;经济林造林3700亩;干果基地2300亩;绿色扶贫工程400亩;封山育林2000亩;荒山造林1000亩,退耕还林1000亩。

发展绿色核桃。核桃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产业,当地核桃品质好,产量高,乡、村加大核桃生态园建设,强化科技示范。白竹村、密古村、水竹坪村等农户核桃收入上万元。截止2005年全乡核桃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如今农户房前屋后,田角地埂,沟边山坡种上了核桃。

开辟绿色能源。为实现生态平衡,搞好森林保护,大力实施节能灶太阳能、沼气能源建设,2005年以白竹村为示点组织党员创新带头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个核桃园、一个沼气池、一个菜园、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洗澡间、一个水窖或水池)。通过努力,白竹村已建成沼气池52个、建核桃园82个,菜园41个,卫生厕所56间,太阳能61个,村民投工投劳新修村组公路3条,很大程度上不仅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节约了资源,利用了能源,每年累计节约用电586度,每年节约柴火876m3,从而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白竹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科技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今年“六个一”工程在全乡推广建设。

开发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龙潭乡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发展乌骨鸡、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二是加大投入实施黄牛冻精改良工程。三是着力发展种植树头菜、鱼腥草。四是发展野生菌、药材加工。五是着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

开拓绿色旅游。近年来,开辟了白竹山自然生态风光游,核桃林游,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度假旅游线。**以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为目标,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得以久远流传。全乡有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爱好传统体育运动,特别是苗族的射弩、彝族的山歌对唱、傈僳族打跳,曾分别在“省民运会”、“大现三月街民族节”等比赛中获得过奖励。

总之,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建设,我乡步入了青山绿水、山川秀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道路。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第五篇:“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提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刺激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和谐的发展,也为了让学生学到对将来有益的交际交流方式,适合未来社会的需求,结合笔者数年的思考和探索,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相关理论,本文对“对手互助小组”的实施原则和措施、实效,以及就此而引发的理性思考做了简要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成功自信动机对手竞争合作同质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人格不断完善,身心健康成长。从现代社会发展、社会需求来看,学生自信心和成功心态尤为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怎样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敢于面对现实而不懈努力,这都是每一位班主任所思考、探索的问题。当前实行的层层筛选的淘汰型教育,必然使大部分学生一次次地体验失败,在失败中失去成功的乐趣,丧失信心,因而养成学生自我封闭和扭曲的“竞争意识”。这种失败者的心态对学生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如何给学生一个把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信心和成功心态的培养有机地统一,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成功心态的小环境,来改变目前我们教育现状,从而使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城区划片学生和基础差、行为习惯养成不够的学生和班级学生多极化的班级有很大帮助。班级管理中的“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是指: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同质分层,异质分组;“对手”是指组与组之间进行同层、同质的竞争;“互助”是指在组内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始终处于受激励的状态,不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实施的原则及措施:班级管理中的“对手互助小组”方法是西方的“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和前苏联的合作学习的结合,是把教学融于班级管理的一种探索。笔者先后在龙泉驿最偏远的农村茶店中学担任三年班主任工作,又在工厂子弟校担任三年班主任工作,现在担任一生源结构复杂的划片生班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坚持该管理模式,事实证明,效果良好。其实施的措施为:

1、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纵向上实行“异质分组”:按学生的学业情况,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让学生按4-6人一组自由组合,组成对手互助合作小组。学生组成小组时,要求根据本组的情况关注学习成绩、表现以及特长,而达到小组中由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学业的成员组成,各有所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我特点,按学习成绩编代号(类别由班主任指定,如1号为成绩最差者,2号次之,以此类推)。同组内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横向上采用“同质分组”:把各小组中的相同层次(即相同编号)的学生分成一类,每位学生代表各自一组,相互竞争。由于实行同质竞争,因而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在同类中提高和超越。这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分组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在分组中,应尽量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力,学生的交往能力,各方面的可比性。

2、小组内部相互促进,分层提高在对手互助小组内部,学生由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他们各具特长,各具优势。小组内部就能发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功能。有专门负责学习的学习小组长,有专门负责纪律的纪律小组长,有专门负责学生各种体育活动的体育小组长,有专门负责领导该组同学参加班集体文娱活动的特长小组长,还有负责该组清洁卫生的卫生小组长。每一位同学分管小组内一项工作,每一位同学对自己所管的工作负责。

3、个人代表小组与其它组别展开同质竞争在学生个人间,进行的是同质竞争,即不同小组成绩相仿,特长相同的学生就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开展学习比赛,品德比赛,行为表现比赛。由于他们在所比内容是同一层次的,相互间的差距极小,且竞争的项目和内容又是全方位的,因此每一个学生在小组的帮助下,都有成功的机会,这会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个人与个人的竞争是代表小组竞争,不同于个体与个体竞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由于小组内分管工作具有动态性,因而对能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使每一个学生在某方面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改革评价体系,增强异质小组之间的竞争“互助小组”是“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单位,互助小组间开展同质竞争。由于“互助小组”构成时充分考虑了各小组成绩、表现、特长等因素,因而把个体成绩了也计入小组成绩(包括学习成绩、常规表现、体育成绩、文娱成绩等)。实践证明,这种“对手”间竞争,使“互助小组”内部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气氛,有利形成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学生也会由于小组的荣誉而尽力工作和学习。尤为重要的是:小组中的成员会在小组荣誉的驱动下,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同学,从而推动

下载扶贫互助社与乡村经济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互助社与乡村经济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

    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 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 长春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

    长兴乡村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村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州日报 近几年来,长兴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载体,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惠农富农,大力发......

    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3年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初步实......

    大联动机制探索与实践

    “大联动”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做法:以“整合资源抓源头、服务民生谋发展、综合治理保稳定、化解矛盾促和谐”为目标,建立了区、街镇和居村委工作站三级组织架构;整合了职能部......

    《实践与探索》说课稿

    实践与探索——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践与探索》,取自华东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五节的第......

    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3年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初步实......

    思想政治实践与探索

    在中宣部、教育部下达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创新实践与探索

    潞市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实践与探索我校有一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主要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这些调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