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时间:2019-05-12 11:3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第一篇: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一位家长说,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硕士,平时也很注意学习先进的家教理念和知识,家庭氛围很民主,我们从不打骂儿子,对他的学习不足,总是鼓励、鼓励、再鼓励,但孩子身上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并没有按照我们良好的愿望去发展。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著名教育专家戴洁在她的课程《在爱里修行》和著作《亲子如是》中均讲到:现在家长多是有较高学历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注意讲求方式方法。但问题还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很多家长自己的身教存在不足的问题。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说,家庭教育的真谛是不教而教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篇: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颍泉区闻集小学 袁晓辉

2011年3月

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摘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因此教学时,务必要求学生先认真读读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当然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要求,但是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在老师的恰当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关键词】 略读课文 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正文】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它上成精读课,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这是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把握不到尺度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为此,我们应正视“略读”这一课程形态,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尺度,凭借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因“材”施教。那么,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一、熟悉教材,明确目标 首先,总体上我们要知晓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及其教学要求。略读课文一般是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强、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并提出了这类课文的教学要求: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要求也正是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其次,具体到教材中编排的每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依据文本的价值取向确定教学目标。如《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教学目标可定为:(1)学习课文,体会宋庆龄尊重、爱戴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2)抓住人物的具体事例和具体表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立足教材,确定教法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正视教材中略读课文这一资源,凭借教材,吃透教材,立足本位,因“材”施教。

1.根据课文结构确定教法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皆能有所斩获。如《向命运挑战》的阅读提示中写道:“读读课文,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霍金顽强拼搏、战胜残酷病魔的精神,为霍金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所折服,得到“只要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的启示。

2.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教法

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读懂课文,从而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如:《清明上河图》是一篇说明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在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先让学生大体观察一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初步感知画面内容。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画面的。初读,重点放在正音上;再读,可边读边观察画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然后美读具体描述画面的三段内容,体会描述的情景;最后,组织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地位和历史价值进行交流讨论。整个过程抓住课文的特点,按照“导入激趣→初知画面→自读自悟,以读促讲→明白价值”展开,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很好地落实课文的教学要求。

而《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叙事散文,文本细腻感人,通过对生活中细小事情的细致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针对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应“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如:听配乐朗读,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抓住课文中感人的细节美读,体会母爱的伟大;联系现实生活中母爱无私、伟大的事例等,让学生处于情境氛围中,深入体会文本,并由文本走向实际生活,受到一次刻骨铭心的母爱教育。

如:《找骆驼》一课,阅读提示中写道: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这便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思考。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有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帮助商人找到了丢失的骆驼。了解学习的重点: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再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虽说篇幅较长,但讲的是一个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因此,本课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明理。《奴隶英雄》是个独幕剧,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之后,可以根据戏剧“对话形式多”这一特点,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

三、略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认为不管略读课文的内容是否长短,都可以一个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拼音、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安排得当,一节课足以。所以教师在略读教学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略读教学和略读不一样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小英雄雨来》的教学,我安排了学生自渎课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炼主要内容,给每部分概括小标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抓住有效的信息,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及时保存,懂得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小组合作定标题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如果经常这样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这里,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较为丰富的内涵。

3、自主学习不是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因为这样,有的教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任由学生天花乱坠一气,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这样才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学习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学呢?自主学习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4、引读的有效运用

略读课文前的引读是其与精度课文的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对引读可能会如此处理:忽视不看、简略交代等。我认为既然编者安排引读,目的就是为了指领学生从前一课精度课文过渡到后一课略课文,并且明确了本课的阅读重点,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有效运用引读会使学生从课始至课末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以“和平”为主题的课文,精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略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之间的引读是“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这首诗,想一想,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一句是与前文的过渡,后一句是对本文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引读怎能省略?

总之,略读课文也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和精读课文一样有着其重要的地位。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一略而过,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教育文集》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教学设计》

第三篇:“教是为了不教”(推荐)

“教是为了不教”

摘 要: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中职《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基础科目之一,在机械制图、车工工艺、铣工工艺、磨工工艺、钳工工艺、焊工工艺、铆工工艺、锻工工艺、热处理工艺、铸工工艺、木模工艺、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电工学等三十多种专业中开设此科目,因此,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机械制图》 教学 优化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第二,教材的优化,由于现有的《机械制图》教材是劳动部培训同组织编写的全国机械类通用教材,其内容必经过调整,才能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第三,教学手段的优化,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挂图、挂表、实物模具等带动学生画图,通过规范作图技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第四,教学方法的优化,借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探索出一个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利于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第五,教学时间的优化:①整个《机械制图》总课时166节,讲课56节,习题课84节,检测课26节;②课堂45分钟时间分配:复习旧知5分钟,引入新课2分钟,授新课(含提问)25分钟,练习10分钟,反馈、小结3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第六,引导教学的主体――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况(通过教与学的手段方法、调查数据、趣味活动等),最后通过多种渠道达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以具体的若干节实际课例展示《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成果,通过学生参加《机械制图》竞赛,钳工、电工等级考证及在工作岗位上对《机械制图》知识的运用验证本课题的推广性。本课题重点研究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对提高本学科及相关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帮助。研究的难点是:1.教学手段的优化(如自制教具);2.教与学的双向优化。国内外、区内外对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之中,《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在区内、市内是第一次。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将我校《机械制图》教研组教师的丰富经验,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建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模式。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由于《机械制图》是众多(三十多种)理工科专业的基础科目,该课题的研究对象对提高《机械制图》及相关专业课教学质量有一定指导意义和示范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是能力本位的好的范例。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以“教是为了不教”为指导成立科研课题组,齐头并进开展研究工作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现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走在时代的最前列,要发展教育事业,深化素质教育,科研是先行军。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为了提高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必须进行改革。通过多次反复讨论,最后决定以“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探索”为课题。

二、大刀阔斧进行教材的整编与试用

教学与教材是密不可分的,一本好的教材必须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好教材必须注意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统一。进行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要进行教材改革,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整编:

1.知识面的调整

我们使用时发现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具体编排在第二章几何作图中,学生在第一章中就学到了绘图,由于没有学会绘图工具使用,学生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往往不懂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养成不良习惯。因此我们将绘图工具的使用内容调到第一章,先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正确方法,为学生规范作图打下基础。

2.知识点的调整

现用教材某些知识点在选材上不便于顺利传授知识,也不便于课前学生预习,如斜度的画法,介绍斜度画法所举的例子出现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斜度的画法,二是圆弧连接的画法,而圆弧连接的内容还没有在这里出现,这样就不利于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改编、加进了圆弧连接的简单介绍,使知识点更加易学,但不会影响后面圆弧连接的学习。

3.配套练习

结合教材,在配套练习中也进行相对应的删除或增加。难度太大,超纲部分坚决去除,部分题目进行修改后使用,增加一些实物,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强化学生动手画图、设计等实际操作。

教材整编后,试用效果良好,配合录像示范、电脑软件实放,具体、直观、生动,但仍存在一些小问题,我们在试用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

三、“教”“学”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要学好《机械制图》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是一方面,动手能力培养更重要。我们课题组经过研究推出了一个教学模式――活动发展教学模式。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不少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其中重要的影响大的教育模式有:

愉快教育――激发兴趣愉快学习

情知教育――情知结合优化教学

情境教育――情境陶冶形象地学

美乐教育――审美立美乐教乐学

成功教育――鼓励评价成功中学

教学教育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多因素的,随机性强,难以寻找“最优”,只存在“优化”。

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研究出一个教育教学模式――“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突出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合作,形成乐教乐学的环境,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通过师生的各项活动,激发教与学的兴趣。通过实践应用,取得成绩,获取成功,有了成就感,更加积极地教,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

“教”“学”活动发展――教学模式。

基本教育过程:活动→乐学→应用→成功→发展。

以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基础。

四、总结与思考

这项科研成果较系统,切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教”“学”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益于乐教乐学,“好、中、差”三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对学生能形成一个良性乐学循环,但由于宣传不足、硬件配备不足,限制了推广的广度。

第四篇:语文“不教什么”

语文“不教什么”

史成明

胡梦杰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很多研究者着重关注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即更关注“怎么教”,但笔者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为它涉及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目前的语文课堂中充满着大量的似是而非的教学内容,因此,研究语文课堂“不教什么”显得非常必要。

一、语文不教“泛语文”的内容

“泛语文”的内容,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看,语文教学似乎承担了几乎所有学科教育的使命,就像1904年单独设科前的语文教学一样;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更多地将文本内容当成了教学内容,从而教了很多非语文的东西,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己的“味”。

“泛语文”现象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克服的痼疾,这首先与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浪漫情怀或不切实际有关,他们往往将整个教育的目的当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使语文教学承担整个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这一点在现代语文教学早期已见端倪。穆济波先生在《初中国文教学问题》一文里说:“本科唯一的目的,在养成有思想,有作为,有修养,在中等教育范围之内,有充分使用各国语文技能的新中国少年。”为此,他详细规定国文教学各方面的目的:“在人生教育上,须使明了人生现实之可贵,及社会的共存与各人应有的责任;在国家教育上,须使明了国民资格之修养,职业的联合,及今日国际的侵略与压迫的危险,起谋自卫;在民族教育上,须使明了民族之特有精神,及现世界的堕落现象与其补救的方法;注意社会现象的观察,奖掖青年能力可能范围以内的救济;注意青年团体的团结,及共同生活应有的智识与修养。”[2]于是,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了很多其他教育内容,失去了自己的学科本位。

其次,与语文教学工作者未能正确把握语文教学内容有关。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将文本内容当成教学内容,如此,也会将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当成了语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导致语文教学内容泛化,混淆了语文教学的对象和范围,许多语文课实际上变成了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或其他课,唯独离语文课很远。

一位教师讲《苏州园林》,从园林图片切入,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体验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进而介绍中国其他的园林和世界著名园林,并让学生想象“将来的园林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课如同一堂园林课,几乎没有语文味,因为该文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怎样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与合适的说明方法和顺序,来清楚地介绍复杂的事物,即实现“如何说,使人明”。

二、语文不教“伪语文”的内容

“伪语文”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看似语文其实与语文相关度很小或近乎

[1]无关的教学内容;二是伪情文、伪励志文和伪哲理文。

首先,“伪语文”的内容存在于文学常识的教学中。如,有位教师这样介绍《江南的冬景》的作者郁达夫:“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4年开始小说创作;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1922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其为发起人之一,12月,发表小说《迟桂花》;1938年12月至新加坡,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这样的介绍既不能在人文方面给学生以熏陶,也不能在语言方面给学生以滋养,又不面向学生的发展,甚至也不面向学生的应试,这些内容属于“伪语文”。

再如,“句子排序或段落衔接”往往是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语文考核经常出现的内容之 一。如果有些句子或段落之间有着严格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样的训练自然有价值,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测试中,这样的训练和测试却似是而非,很难真正检测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这样的教学、训练和测评就带有“伪语文”的成分。

其次,“伪语文”还大量存在于伪情文中。都德的《最后一课》曾经让无数人为它感动,但却是千古伪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家中更有很多作家擅长此道。杨朔的《荔枝蜜》、《泰山绝顶》因为加了“崇高加光明”的尾巴而终于被请出语文教材,现当代作品入选小学、中学教材中的文章“把感情推向极致”反显其伪的不在少数。如,魏巍《我的老师》的结尾“梦里寻师”情节,阿累《一面》的结尾因为鲁迅先生送了他一本书而将其称为“父亲”的抒情,《甜甜的泥土》的结尾孩子把糖埋在土里化了将泥土放在嘴里品味甜味的描写,萧乾《枣核》的结尾“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我们民族更加爱国”的议论,无不给人“人为拔高”抒情的感觉。

我们以《最后一课》为例。当我们读到:

怎忍看最后一眼

那一眼里全是眷恋

静静的是课堂

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

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

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

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童年在瞬间长大成年

我们眼前就出现了那个虽然贪玩但爱国之心未泯的小弗朗士,出现了那个用如椽的粉笔写下“法兰西万岁”的 韩麦尔先生,我们的心就开始热血沸腾。然而,多年以后,当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在普法战争期间一个曾经得过梅毒而无缘参军作战的人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而进行的艺术编造,你会是怎样的感觉?

假如再有人告诉你,这场战争起初是由法国志大才疏的国王路易·波拿巴首先挑起,他不但向普鲁土宣战,而且越境攻击普鲁士,到最后兵败色当,自取其辱,不得不把洛林和阿尔萨斯割给德国以换取苟安,你又会是怎样的感觉?

假如再有人告诉你,被割让的阿尔萨斯在历史上是个说德语方言的独立小国,只是在17世纪被法国吞并,即使到了今天,仍然以德语的阿列曼方言为主,兼用法语。这有《辞海》词条解释为证:“[阿尔萨斯人]法国民族之一,由公元初住在当地的克尔特人,以及4世纪时南来的阿列曼人、法兰克人长期结合而成。约150万人(1995年)。分布在阿尔萨斯地区,说德语的阿列曼方言,兼用法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属路德宗。从事工农业。”而我们读都德的《最后一课》,仿佛那里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因此,小弗朗士的经典想象:“他们(指普鲁士人)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曾经打动过无数人的心,现在想来,难道应该教这些鸽子用法语唱歌吗?如此,你又是怎样的感觉?

假如再有人告诉你,《最后一课》里面都德描写的那些场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上演了“真实版”,只是故事中的法语和德语换了位置。法国这次收回阿尔萨斯,决心对德语下重手。他们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当地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3]如此,你又是怎样的感觉?

文学作品的真实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真实,一种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虽不必完全真实,但前提是必须尊重事实,否则,我们一代代在隐瞒和欺骗中长大,最后一旦获悉真相,那种颠覆可能是彻底的。

三、语文不教不可教的内容

不少编者在编教材时特别青睐那些充满才气和灵气的作家的作品,不少语文教师在讲到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时也眉飞色舞,似乎通过他们的教材和教学,学生立刻就会充满才气和灵气,却从未很好地想过,中国古代那么多的人去学杜甫,去学苦吟派,而很少有人去学李白,学才子型文人,这其实告诉我们,才气和灵气是与生俱来的,语文教学只能激发他(她)内在的才气和灵气的潜质,却不可能由外向内注入。

也有的教师很浪漫,动不动就想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质,其高低类似于智商的高低。教育和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创造让学生的创造力潜质赖以外显的宽松环境,既不把学生变成笼中鸟,使他们的潜质受到压制和钳制,也不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类似于在自然保护区,在相对民主、宽容和优质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即不是教会创造而是将创造放飞。

四、语文不教学生已懂和易懂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现象,尽管我们再三希望教师备教材,备教法和学法,备资源,备学生,但教师在备学生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4],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活动,能够解决这些任务,最终获得在原来基础上的发展。而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学生不断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不会转化为会,将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大量事实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则无助于学生的发展。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已知的层面,成为无效高耗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的起点就是要了解学生到底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语文教学才有开展的理由和前提。

因此,我们在开始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分析,哪些是学生目前已知的,哪些是学生自己借助于工具书或思考就能弄懂的,哪些是学生如果没有教师或资料的帮助,很难弄懂的„„从而坚持一个原则,凡是学生已知的、已懂的,坚决不再浪费课堂的有限时间,凡是学生自己思考一下或借助于工具书就能弄懂的,教师也不必越俎代庖。

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的一篇经典课文,其公开课的录像和网上的教案有很多,但都是展现“父爱子”,扣住几次背影、几次流泪,深挖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私的爱。其实,学生得出这些答案并不困难,绝大多数学生读完或听完《背影》全文后都能将其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已经知道和能够把握的内容实在没有必要。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背影》的最后一段“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去分析其中蕴含的信息:父子关系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然后补充《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里的“背影”解读》、《背影何以成为经典》等几篇文章中摘录的有关朱自清父子关系的矛盾的文字资料。从资料中我们知道,朱自清父亲晚年娶妾,导致家庭失和,所以,在朱自清的心里,父亲算不上完美,父亲的形象也算不上高大,因此《背影》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让我们思考和领悟:如何去面对有缺憾的亲情,如何去面对有缺陷的亲人,从而学会在亲情方面,也需要宽容,也需要感恩。当然,教师只是做个引路人,应让学生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中,形成他们自己对于亲情的理解,而有些情感,不是化学品,不需要教师反复提纯。

王荣生教授要求我们思考:“‘教’的是‘什么’?‘教’的那个‘什么’正确吗?”他同时指出:“大量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所生产的‘教学内容’,在‘教什么’的正确性和‘用什么去教’的对路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种种严重问题,缺乏反思”。因此,研究语文“不教什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史成明,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博士;胡梦杰,合肥理工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5]参考文献:

[1][2]穆济波.初中国文教学问题田冲等教育,1922,(4).[3]李雾.最后一课,牛皮课[N].南方周末,2007-06-28(04).[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6.[5]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5.来源:史成明,胡梦杰.语文“不教什么”.教育科学研究.2011(4).

第五篇:英语外教家教

英语外教家教总结:学不好英语的几种心态

每个英语学习者都渴望拥有一口流利的口语,也有很多学习者付诸行动去练口语,但是,为什么真正练好口语的人少之又少呢?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无法突破口语这一关呢?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速恩英语外教认为,绝大多数学不好口语的学习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态上的问题,因此,外语洋家教对所有学不好口语的学习者的心态进行了归类整理。

1、胆怯型:想练好口语却不敢开口,总觉得自己英语口语差,害怕被人笑话;

2、等待型:等待天上掉馅饼,想练好口语,却总是等着别人来教自己,而且有个看似很充分的理由,“没有人教我,我不知道怎么练”;

3、冲动型:三分钟热度,想练好口语只是一时兴起,很快便没有劲头,不能长期坚持练习口语;

4、借口型:有练好口语的愿望,但是总觉得自己没时间,总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很忙;

5、盲目型:有目标但是没计划,每天得过且过;

6、迷茫型:总是在寻找快速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总是在问该怎么学,却没有从现在点滴做起,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7、依赖型:过分依赖洋家教一对一教学,但一对一洋家教价格并不低。

以上几种类型存在于大多数英语口语学习者身上,我们都可以对照这几种类型给自己做个客观的评价,找出自己口语没有进步或者进步缓慢的根本原因,然后加

以改正。

但如果出现了以上几种心态的话,该如何去调整呢?

1、胆怯型:第一次是最难突破的,突破了第一次开口说英语的障碍,以后便会海阔天空;练口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脸皮厚。正是因为口语烂才要练习的啊,每个口语高手最初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条件最好找英语一对一洋家教帮助。

2、等待型:如果没有意识到练口语是自己的事,别人教的再好,自己不刻苦练习永远也难以有长进,除了花钱请北京洋家教,几乎没人会闲的没事去免费教你英语的,还要自己去探索和学习。

3、冲动型:如果是三分钟热度,那么总是在进步退步的循环中裹足不前,不能长期坚持练口语,那奉劝这些朋友还是不要练口语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4、借口型:时间是挤出来的,这句话没有错,坐公交时练听力,工作之余翻翻词典看看英语新闻,有多少人是忙到一天到晚连半个小时都挤不出来的程度?

5、盲目型:没有计划,也是可以提高的,但是提高会很缓慢,时间长了或许自己看不到成效便心灰意冷了。制定一个练口语的计划,坚持按照计划来练习,才能更快地进步。

6、迷茫型:各类学习网站很多,高手分享的学习方法也很多,为什么自己不去寻找却总在问方法呢?学习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自己不去探索,总想照搬他人的方法来,结果不一定适合自己。

7、依赖型:能跟英语一对一洋家教练习口语当然很好,但不是只要跟外语洋家教练习就能进步的。该自己也需要努力学习。

下载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义教家教总结

    义教总结 不知不觉,这个学期的义务家教就此终结,这也是我第三次参加义教,每一次义教都会给我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去彬仔家之间,即是我们这次义教的对象,我都会想到,这会与我前两次......

    痴教而操守

    痴教而操守:把自己交给民族教育的一位苗族教师的教育叙事 [摘要] 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教师荣老师的田野调查发现,荣老师自从1986年贵州民族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对于民族教育是......

    “教略”而“学丰”范文大全

    “教略”而“学丰”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摘要: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我们应力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略读课文......

    为学生而教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2009年09月13日 星期日 20:16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张鹏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

    教是教做人

    教是教做人,育是育心灵 ----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有感 赵新红 2011年3月19、20日两天,我们学校一行4人参加了在临沂市蒙山沂水大剧院召......

    小学三年级作文家教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作文家教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作文家教怎么教2009年07月28日 星期二 18:52 小学生一进入三年级,就普遍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

    2011年初教系义务家教策划书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义务家教活动策划书 主办单位:共青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委员会 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初教系青年志愿者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

    吴团家教教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爱学习比高分数更重要 吴团 父母的最大魅力在于吸引孩子热爱学习。 学会求知是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之首。求知的“知”不只是指“知识”,而且指广义上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