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观《伟大的旗帜—伟大创举》有感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成长贯穿于中国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我国在转轨时期所面临的失业问题,远比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更加严重,三种“转轨”叠合在一起的复杂情况,使得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第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是帷独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以奋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上;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相结合,其关健点和难点不在于非公经济部门,而在于公有制主体部分;第三,政府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成了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经不分”这个症结的体制根源;第四,实行“政企分开、政经分开”,要点是政府充分履行作为政治实体职能,按照成本或按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公众提供产品和公共服务。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探索着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正处于完善这一新体制的进程中。中国则坚定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航道上,披荆斩棘,进行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这一范畴讲有相通之处,正如中共中央在1993年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要制度创新,也要理论创新。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世界新兴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建立与成长贯穿于中国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中国作为新兴世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它才萌发于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30年前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把中国经济推进了复杂的、艰巨的“转轨时期”。这个“转轨时期”的复杂性、艰巨性,集中表现在它由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一是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经济结构上从“二元经济”转向现代化工业经济;三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特别是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型。
(二)政府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主导作用。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像同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东亚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属于“赶超型”经济。为了“赶超”西方早已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得不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对中国来讲,无论是实现工业化还是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都要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西方国家过去花数百年才完成的事业,这就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来实现赶超。这种由政府主导的赶超型经济,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各种机制和制度工具处于“发育”、“不成熟”或“夹生”过程之中,而且各种市场机制、制度工具“发育”程度不同,相互之间还需“匹配”或“配套”和“协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发展市场结合起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把这个“结合”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方向与道路提出的。社会主义的这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其核心部分是“公有制为主体”,没有这个核心部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仅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跟市场经济相结合,那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非公有制经济跟市场经济相结合,从经济体制上讲毫不困难,因为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它的核心部分——作为经济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跟市场经济相结合,而要实现这个结合,就必须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为市场经济所须臾不可缺的微观经济基础,而这是旷古以来的历史性创举。
总之,30 年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伟大实践,使我国的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十分珍惜,也值得国人引以为豪。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我国“转轨”时期的具体国情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无法也不可能提供的。我们应十分珍惜自己的实践经验及成果,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深化及理论化,在此基础上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同时,我们也看到西方经济学虽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奉为圭臬,但它毕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的理论结晶,是世界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每种市场形式、市场机制、市场产品及法规,对于我们有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我们固不可盲从,但也切忌历史虚无主义,要认真吸收、借鉴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第二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第三单元第14教材分析《程标准》对本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本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学生分析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等,难度不大。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①“非常”政策的实行与中止。②制定国家政策与保护农民利益。③中国经济建设改革与借鉴苏联(俄)经验教训。①分析图表及文字材料②经济政策比较③历史现象联想④问题探究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充满艰难和曲折。②经济建设要符合生产力水平。③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新经济政策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与意义。斯大林体制表现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利弊及影响。重点和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erPint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㈠新导入使用投影,放映幻灯片。教师不必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并由此导入新。左图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的群众争议的情景,请问: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引起群众的争议?主要是哪个阶级不满?苏维埃政府改变政策了吗?
2、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之前的苏维埃政府为何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㈡师生互动第一目放映幻灯片,指导学生围绕要点阅读文,掌握知识要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目的:⑴战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胜利。⑵战后: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强制劳动、取消贸易、集中分配等
评价:⑴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大作用。⑵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新的经济政治危机。堂探究问题1分析P110《内战时期的苏俄形势》图和中间的小字,从哪些方面体现实行战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过程: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归纳提炼主要内容。提示:①从地图看:外有英、法、美、日,从东西两面进攻苏联国土,内有捷克军团和白军发动叛乱。②从文字看:红军只控制全国的1/4,原料缺乏,铁路瘫痪,工厂大量停工,粮食短缺,人民忍饥挨饿,反革命活动猖獗,列宁被刺。结论: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只能采取非常措施。联想: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采取的“恐怖政策”。说明: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是必要的。问题2
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阅读表格,请你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发表看法。国家征购价
6卢布国家零售价
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过程:自由发言,归纳提炼。提示:①国家的这种做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红军的军粮供应,对战胜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有重大意义。②苏俄政府的粮食征购价格极低,几近于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意见很大,又带来新的政治危机。结论: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还试图用这种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承上启下,转入第二目)第二目放映幻灯片,让学生围绕要点阅读文,勾划要点。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后,经济严重破坏,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不满。
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开始: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内容:固定粮食税政策、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允许自由买卖等评价: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⑵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堂探究问题3阅读材料
……最严重的事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请问:喀琅施塔得事反映了1921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过程: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提示:喀琅施塔得事集中反映了当时苏俄国内危机的严重程度,它以最尖锐的形式向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改变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联想: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没有及时改变恐怖政策,结果出现“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苏俄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得到了恢复,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可以体现无产阶级领袖和政党的英明。说明:所谓“新经济政策”,是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以后出现的新名词。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引入下面的问题)问题4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程:放映幻灯片,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
表一历史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二
内容名称
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三
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四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示:答案基本上没有难度,大都能从本找到,但要注意语言精炼准确。如果学生不能分析特点,教师应当启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则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用幻灯片打出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转入第三目。第三目放映幻灯片,先引导让学生阅读文。这是本的难点,老师随堂走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斯大林体制)
1、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就和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观评价:取得过巨大成就,但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二战后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为日后苏联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要点序号化
放映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画》、《第聂伯河发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共青团城的建设者们》。适当补充: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经济建设意义很大: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扫除了大量文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消极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⑵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等。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观原因有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落后的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的恶劣等;主观原因如斯大林的个人因素、错误的理论指导等。堂探究问题回到上一张幻灯片,并阅读P113“阅读与思考”题: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过程:随意抽查,提问学生。提示:思考角度:⑴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⑶根本问题是斯大林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最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引伸:新中国经济建设应该从苏联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总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脉络:
背景____________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新经济政策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斯大林体制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不论是列宁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还是斯大林创立“斯大林模式”,无不是苏俄、苏联历史的转折点。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都是关系到国这家命运的重大事。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对苏联影响巨大。有关情况,第18还会涉及。后练习
1、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请查阅相关资料,想想这是为什么?
2、历史小论文:你如何看待斯大林体制?(不少于300字)教学反思
对本涉及的许多经济政策,学术界讨论十分热烈,观点颇多,因此,在讲时要尽量按教科书讲解,避免得出与教科书相反的结论。教师不必讲得太多,应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讨论的氛围。同时,本与第18是一脉相承的,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以便学生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第三篇: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点)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客观原因: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革命;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形势。
(2)主观原因: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2、内容
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给国家。
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中小企业实行监督。商业流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评价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过渡的正确道路,同时引发了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争使苏维埃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内容:
农业方面: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4、作用:使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确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确立。
2、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3、表现: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成就:①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第四篇: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
姓名班级高一历史学案姓名班级高一历史学案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曹美珍闫高云)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材导学】
1、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十月革命后到50年代初,苏俄和苏联曾经实行过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在这段时间里,先是列宁,后是斯大林领导国家。他们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探索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列宁时代,采取过什么经济政策或体制?
先是采取政策,1921年起开始采取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何?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1)背景:①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战争爆发,面临着。②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一切为了前线”,苏维埃政府必须采取非常措施。③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有直接过渡到的思想。
(2)主要内容:①。②。③取消,实行。④。(3)评价:
①积极作用:是在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②消极影响:许多措施;国内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总之,战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和。
3、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这种转变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其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1)背景: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合时宜。农民严重不满;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③布尔什维克党面临。
(2)目的:为了解决。(3)主要内容:
①农业方面:。②工业方面:。③流通方面:。(4)特点: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5)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评价:
①表明俄共(布)放弃了。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
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相适应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过渡。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4、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在二、三十年代开展工业化和农村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历史上称之为“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确立于何时?主要表现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一体制?
(1)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2)主要表现: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和。②实行高度集
中的。③实行排斥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主要以手段管理经济。
(3)特点:国家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权力高度集中。
(4)评价:①积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②存在严
重弊端: 片面发展,使和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制和的积极性。
【问题拓展】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1)相同点:①前提条件是都掌握了国家政权和主要经济命脉。②主观目的都是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政权。③政策内容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方面。④结果都起到了巩固新政权的作用。
(2)不同点:①直接目的不同:前者首要目的是战胜国内外敌人,后者主要目的是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巩固工农联盟。②内容及实质不同:前者排斥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尝试共产主义,用单纯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后者利用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管理。③对工农联盟的政治影响不同:前者由于对农民的剥夺,导致工农联盟几乎破裂;后者从根本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④经济效果不同: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后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1)经济因素:苏联当时是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2)政治因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急需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3)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的国际环境、战争的威胁给高度集中的体制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4)思想文化因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
(5)个人因素: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内斗争的错误判断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也推动了这一体制的产生。
(6)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第五篇: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典型题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组
集体备课典型题文本
组题人:王强
组题时间:2014年6月16日
备课组长检查章:年级检查章: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本章节知识名称: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2、本次备课的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影响及对其的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评价。
3、本次备课的难点: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一、本章知识重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典型题1:(2009·广东历史·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典型题2:(2008·四川文综·2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新经济政策
典型题1:(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
典型题2:(2013·海南单科·1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典型题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典型题2:(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二、备考指导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知识点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应特别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
(1)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理解新经济政策“新”的含义。
(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所起的推动作用。
2.史观角度: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文明史观则以文明变迁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的发展;社会史观则主要通过普通人的变化分析社会变革。以这三种观点来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等,则命题空间非常开阔,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给予高度关注。
3.热点角度:结合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形势,比较20世纪的三大改革——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
斯大林模式知识点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应特别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系统整理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并分析其影响。对苏联:短期内建成了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对社会主义阵营:这种模式为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所效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后来东欧剧变的根源之一。
2.史观角度:现代化史观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社会史观其对象则侧重于普通人的生活。从这两种史观入手,考查斯大林模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多视角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