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与协调

时间:2019-05-12 18:1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与协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与协调》。

第一篇: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颁布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文号】唐政办〔2010〕48号

【颁布时间】2010-5-18

【正文】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唐政办〔2010〕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理区、工业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基层应急队伍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础。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全市以公安、武警为骨干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森林消防、海上搜救、矿山救护、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基层应急队伍不健全,应急救援力量比较分散,应急队伍建设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协同互动水平不高、处置能力不强等。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及时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冀政办[2010] 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和基

层党(团)组织,全面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为促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维护全市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充分依托现有资源,深入挖掘潜力,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综合队伍和专业队伍,逐步建立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灵敏高效的应急队伍建设体系。

(三)建设目标。到2011年底,各县(市)区建成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企业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全市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满足和保障辖区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需要。

二、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

(一)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县(市)区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支“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承担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县(市)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要根据本地特点和实际需要,于2010年底前初步组建完成,原则上不少于30人。通过明确组织机构,细化工作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强化人员培训和综合演练,不断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二)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011年6月底前,各街道、乡(镇)要组织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建立一支综合应急队伍,发挥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先期处置、灾情收集等作用,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维护社会秩序、协助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街道、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人数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经常开展应急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

三、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

(一)防汛抗旱队伍。目前,全市已组建防汛机动抢险队10个,成立常备抢险队伍632个、9.44万人,群众性预备队617个、12.68万人。在此基础上,县(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汛抗旱队伍建设,补充缺额人员,积极开展培训和演练。蓄滞洪区内或防汛任务较重的村委会也要组建由本村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村防汛抗旱队伍。基层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

(二)森林消防队伍。相关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风景区(公园)等要组织社会相关人员、单位职工建立森林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各单位要加强森林扑火物资装备配套,积极开展防火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县级政府要建立森林扑火队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的联动机制。

(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各县(市)区气象部门要组织基层干部和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负责接收和及时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灾情以及次生灾害状况,开展气象灾害防范科普知识宣传。沿海各县(区)和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重点县(市)区要建立专业人员不少于15人、群测群防兼职人员不少于100人的应急队伍,主要负责各类地质和海洋灾害的隐患排查、科普宣教、信息和灾情报告以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学校、企业、行政村等基层单位,要在气象、国土资源(海洋)部门的组织下,确定信息员,落实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学习培训以及演练。

(四)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全市所有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必须依法建立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邻近专业应急队伍签订救援协议,矿山企业必须就近与三级以上资质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服务协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资质认定和管理工作。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属地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行业相关情况、易发事故类型、救援资源等实际,利用现有应急资源,突出建设重点,注重有效实用,依托有资质的企业专业应急队伍,建立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救援区域性专业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五)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县级以下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懂技术、有经验的干部职工,按突发公用事件类别和特点分别组建本行业专职或兼职应急保障队伍,承担突发事件抢险救援任务。加强人员培训并建立联络制度,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险和运输保障能力。

(六)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调整、充实、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化学中毒、放射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工作。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加强对基层卫生队伍装备配备、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七)动植物疫情应急队伍。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由畜牧、卫生、公安、工商、质监、农业和林业等部门有关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动植物疫情应急队伍,主要担负重大植物疫情的监测、检疫、封锁和铲除以及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任务。各单位要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物资储备。

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应急志愿者队伍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健全应急志愿者宣传、招募、培训、管理、考核、认证、激励等工作机制,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各级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志愿者协会与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强化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管理,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和演练活动,切实发挥专业指导作用,积极推进全市应急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团市委、市政府应急办要按照团省委和省政府应急办《关于切实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冀团联字〔2009〕51号)明确的规模和要求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

五、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细化量化指标,狠抓工作落实。公安、消防、地震、水务、农牧、林业、气象、国土资源(海洋)、安监、环保、卫生、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工商、质监、电力等部门要制定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与基层各级政府的沟通联系,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在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健全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要建立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指挥、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合力。

(三)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冀政办[2010] 9号)要求,县、乡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市直有关部门要给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大力支持。按照政府补助、职能部门倾斜、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拓宽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渠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做到科学安排,合理调配。

(四)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工作体系。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完善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创造条件。

(五)强化督导检查。市政府应急办要加强督导检查,积极推进全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市直有关部门要将基层专业队伍建设纳入本行业本系统应急建设规

划,给予必要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抓好基层应急队伍的组建、培训和演练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建立应急队伍数据库,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任务。二0一0年五月十八日

第二篇:唐山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见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唐山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见

【颁布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

【颁布文号】唐政发〔2010〕12号

【颁布时间】2010-6-8

【正文】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见唐政发〔2010〕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理区、工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按照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周边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幼儿人身安全,推动科教立市战略顺利实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切实增强维护校园安全防范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稳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从保护学生安全、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维护校园安全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综治、教育、公安、交通、文广、卫生、城管、安监、住建和工商等部门以及学校幼儿园都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担负起维护校园安全及周边社会治安的政治责任,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坚决防止各类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必须进一步明确校园安全防范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的第一责任,统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各级综治办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组织协调,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推动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各尽其职,落实校园及周边各项安全措施。各综治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学校安全防范及周边综治工作责任,建立覆盖所有环节的责任体系,实现城乡学校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全覆盖,并建立专门台账和跟踪督查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幼儿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主管部门,要迅速建立专职工作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的责任。

各级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搞好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其它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校园安全切实履行各自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学校幼儿园要严格落实校(园)长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加强技防建设,强化师生安全法制教育,维护校园教育教学环境。

三、必须大力加强学校幼儿园内部安全防范工作,逐步完善学校安全保卫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要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学校幼儿园校(园)长是校(园)内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校园安全保卫机构建设。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要设置安全保卫专门机构,明确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同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规模较小的学校及幼儿园,校(园)长要直接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并配备1名以上专职安全保卫人员。

2、加强学校幼儿园门卫管理。在综治部门协调下,由教

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公安机关统一指导,各学校幼儿园具体负责,配备足够的保卫人员。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选聘专职保安,要根据学生、幼儿在校在园情况合理安排值守时间,每班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在岗,寄宿制学校幼儿园要确保24小时有专职保安值守。专职保安人员需配备橡胶警棍、警用喷雾剂、防割手套等必要的防护装备,并依法规范使用。学校专职保安队伍实行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双重领导与管理。专职保安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培训,具备较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在学校负责对学校保安的日常管理,对不合格的保安人员要坚决辞退。公安机关负责对学校保安队伍进行培训。

3、建立严格的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学校幼儿园要建立校外人员入校验证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要严格落实值班、巡逻和领导带班制度,学校幼儿园要依托保卫组织,成立以年轻教职员工为主的护校(园)队并明确工作职责,在日常安全检查、巡逻防范、上学放学时段安全防护、住校生安全管理等方

面发挥作用,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置校园安全问题和隐患;要建立并落实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以及校园内外大型活动审批等制度,小学、幼儿园要落实家长接送卡制度,确保学生、幼儿在校、离校和校外活动的安全。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要制定和完善内部安全保卫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队伍,落实应急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推行公安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制度,开展好法制安全教育,指导落实好综治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定期对校园内建筑物、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加强技防建设。将学校门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科技防范系统。加强学校幼儿园内部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建设,落实学校财务室、食堂、宿舍区、活动区、危险化学品储藏室等重点部位技防措施,努力实现将校内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

5、进一步规范民办、私立教育教学机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摸清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外办学机构的底数,加强行政审批,并会同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对民办、私立教育教学机构的管控,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民办、私立教育教学机构,要在基层组织督导配合下,限期整改;对未经审批私自办学办班或整改不达标的,应予以取缔。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居)委会等各级基层组织要落实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对辖区内各类办学行为的排查管控,及时发现未按规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摸清底数,依法依规加强管控。

四、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幼儿园周边安全防范及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校园周边良好治安环境

学校及周边安全防范和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周边安全防范和综合治理工作负领导责任,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教育、公安、交通、文广、卫生、城管、住建、工商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强化管理,保持维护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大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及周边巡逻防控力度,将中小学幼儿园列为必巡区、必巡线、必巡点。在上学、放学重点时段科学安排警力巡视值守,无警情时巡逻警车也要加强对校园门口及周边巡控。要完善学校警务室建设,及时处置发生的各种治安问题。要在校园门口设置明显的交通警示标

志,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线,过街语音提示装置、减速带等设施,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学校上下学时间,根据需要部署警力或者交通协管人员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加大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出租房、中小旅店、网吧、娱乐服务场所等复杂部位的治安管理力度,消除各类治安隐患;加强危爆物品、剧毒化学品和管制刀具管理,严防流入校园;严厉查处各种不法活动,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案件,公安机关要挂牌督办,定单位、定人员、定责任,限期破案。对正在实施的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暴力行凶行为,公安机关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大对非法承运学生上下学的不合格车辆、农用车、报废车、改装车等的治理力度,彻底取消非法车辆承运学生上下学现象;加强对学校接送学生校车的管理,严防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文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文化经营场所的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依法取缔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设立的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校园周边音像制品零售摊点等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清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精神垃圾。

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经营单位的管理。清理校园门前50米范围内的游商走贩,依法拆除校园周边的各类违章建筑。

卫生、食药、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加强对“小饭桌”等集中容留学生经营场所的监管和治理,严防危害学生健康和安全的事故发生。

住建、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建设工程的执法检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在学校围墙或者建筑物边建设工程,在校园周边设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场所或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场所或设施。

五、必须积极开展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源头消除隐患各级综治办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组织协调,推动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学校周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放到重要位置来抓。认真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隐患排查行动,采取日常管理、专项整治和集中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校园周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集中排查,及时解决各类治安问题或安全隐患。全方位、多层次、逐地逐校开展拉网式排查,切实把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及周边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问题和隐患排查清楚。

深入排查社会矛盾,掌握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有可能危及社会治安的苗头和线索。协调有关部门深入了解社情,针对有困难的群体做好扶贫济困、教育疏导和服务管理工作。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依法按政策妥善化解,防止矛盾积累、激化。严格排查管控高危人员,着重把长期违法缠访闹访人员、容易肇事肇

祸的精神病人、情绪和行为偏执人员、对社会极端不满人员等逐一排查清楚,防止漏控。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精神病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

认真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加以整治。对于排查发现的问题,要登记建档,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逐一落实到有关部门,落实到有关基层单位和责任人。

六、必须严格规范管理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1、落实责任,加强督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校园的校园安全分包工作机制,面向全部中小学、幼儿园,抓好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对包校责任人及包片领导,要与分包学校幼儿园实行同奖同惩的捆绑式考核。综治、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建立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督导工作机制,协调、督导校园安全措施落实,督查结果要作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2、保障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经费。抓好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经费保障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各级公办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经费由同级政府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其他性质学校幼儿园所需经费由办校办园法人负责保障。

3、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定期召集教育、公安、文广、城管、工商、交通、住建、国土、安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与学校幼儿园共同参加的校园安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与学校幼儿园协调建立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评估校园安全状况,研究对策、解决问题。

4、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诚信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要将学校幼儿园安全达标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各综治成员单位全年综治工作考核评先的刚性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和验收标准,将择优奖励机制转变为达标考核机制。对于不达标的,要列入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开展综合整治,挂账督办,限期达标。逾期未达标的,按责任将有关领导实绩档案列为不称职;发生问题的,实施一票否决警示,直至一票否决。未达标前,要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确保不发生问题。二0一0年六月八日

第三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9〕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基层应急队伍是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国基层应急队伍不断发展,在应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任务不明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为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经国务院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县乡级政府财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特点和需要,制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加强与专业队伍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

(二)深入推进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街道、乡镇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员作用,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

三、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各地要在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层防汛抗旱队伍组建工作。水旱灾害常发地区和重点流域的县、乡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的村委会,要组织本村村民和属地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村防汛抗旱队伍。基层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

(二)深入推进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县乡级人民政府、村委会、国有林(农)场、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草原风景区等,要组织本单位职工、社会相关人员建立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各有关方面要加强森林草原扑火装备配套,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要建立基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地方政府要对基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给予补助。

(三)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县级气象部门要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台风、强降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范知识宣传,隐患和灾情等信息报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容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单位,要在气象、地质部门的组织下,明确参与应急队伍的人员及其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基层应急队伍工作经费,由地方政府给予保障。

(四)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应当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要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资质认定管理。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属地县、乡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建立队伍调运机制,组织队伍参加社会化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可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五)推进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建设。县级以下电力、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本区域有关企事业单位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职工,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建本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六)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县级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把帮助组建基层应急队伍作为对口支援重要内容。卫生应急队伍的装备配备、培训、演练和卫生应急处置等工作费用由地方政府给予支持。

(七)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由当地兽医、卫生、公安、工商、质检和林业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有关专家等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具体承担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队伍应急能力。

四、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一)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要对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规划,确定各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支持政策的研究并加强指导,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检查。公安、国土资源、交通、水利、林业、气象、安全监管、环境、电力、通信、建设、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集结到位,在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加强知识培训。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地方政府根据情况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给予适当支持。

(四)加大基层应急队伍经费保障力度。县、乡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

(五)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应急队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基层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以及应急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的免交过路费等政策措施。鼓励社团组织和个人参加基层应急队伍,研究完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标准并配备必要装备。对在应急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开展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示范工作,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十月十八日

第四篇: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

设的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应急队伍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aa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

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县乡级政府财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工作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市、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能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进一步明确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重点

全面推进“一案三制”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本地区、本系统和领域的各类预案,督促各基层单位制订完善本单位预案,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构建覆盖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的预案体系。要针对本区域、本行业特点和需要,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并逐步向乡镇、村和基层单位延伸,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健全相关法规政策。

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

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防患于未然。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要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基层单位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及时做好处置工作的同时,必须在事发后2小时内将有关情况及时准确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紧急情况可同时越级上报。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对迟报、漏报、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要建立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话、短信、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加强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基层群众要积极自救、互救,服从统一指挥。当上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

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切实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抓紧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地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抓紧组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接受政府的领导和指挥,服从应急管理机构的管理与调度,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

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点和需要,制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建立健全与各专业队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在政府统一指挥下,赋予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最高指挥官在应急救援现场临机处置权,调动各专业队伍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排除险情。

加强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加强应急知识培训。街道、乡镇要依托政府专职消防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

和经验的人员,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发挥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协助做好应急保障、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要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

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各地要在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队伍建设:

一是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县、乡级人民政府,要依托现有防汛抗旱专业队伍,组织民

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等加入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同时,要加强专家库建设,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汛抗旱工作。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

二是森林消防队伍。由森林防火部门牵头,整合各专业、半专业扑火队,组建市、县级准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重点火险的县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名胜风景区等要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负责森林火灾的应急救援工作,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同时,建立基层森林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等的联动机制,配备必要技术装备,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

三是气象灾害应急队伍。要以气象部门专业人员为基础,建立气象灾害应

急队伍,负责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大风、强降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要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建立健全气象专家会商制度,扩大会商领域和范围,及时对应对气象灾害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是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国土资源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和人员,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加强地区灾害的普查,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及时报告隐患和灾情等信息,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五是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应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属地县、乡镇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资质认定管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调运机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参加社会化应急救援工作。

六是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本区域有关企事业单位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职工,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七是卫生应急队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

八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由当地兽医、卫生、公安、工商、质检和林业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有关专家等组成,具体承担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1 2 下一页

第五篇: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唐山市中心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规定》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唐山市中心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规定》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文号】唐政办〔2010〕46号

【颁布时间】2010-5-17

【实施时间】2010-5-17

【正文】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唐山市中心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规定》的通知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唐政办〔2010〕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唐山市中心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13届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0年五月十七日

唐山市中心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行为,依据国家、省等规定,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实施前,本市市中心区(路南区、路北区、高新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含已集资建房,下同)的交易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房产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市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负责市中心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的具体工作。

市财政、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含),并取得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可以上市交易,但应交纳下列费用:

(一)按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的6%交纳政府减免费用差价款;

(二)按土地基准地价的40%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本规定实施后两年内(含),2008年11月24日以前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执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土地局〈关于我市市区基准地价和地价管理的暂行规定〉》(唐政办函〔2001〕14号);2008年11月24日以后、本规定实施之日以前购买的,执行市政府《关于公布〈唐山市市本级城镇基本地价〉的通知》(唐政发〔2008〕13号)。两年后上市交易的,执行届时土地基准地价。

本《规定》发布前,已达到上市年限,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两年期限自本《规定》发布之日起计算。

达到上市年限,非购买人原因致使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两年期限自具备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条件之日起计算。

已用高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市场价)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面积部分,不再交纳上款两项差价款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上市期限以购房合同签订日期为准。

第五条 所购经济适用住房达到上市年限后,也可按本规定第四条的规定补交相关费用,取得普通商品房《房屋所有权证》和出让性质的《土地使用权证》。

第六条 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或办理完全产权的,先凭经济适用住房《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办理出让性质《土地使用权证》、再办理普通商品房《房屋所有权证》。

第七条 在限制上市交易期限内,不得将所购经济适用住房转卖、兑换、赠与、作价入股。

在限制上市交易年限内,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可以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回购,并按同期贷款利率计息。

未按上市交易规定补交相关费用的,所购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出租经营。

第八条 因法院裁定、判决、调解和抵押等原因,处分经济适用住房的,需先按上市交易规定补交相关费用后再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因继承、离婚发生经济适用住房权属转移的,可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房屋权属性质、限制上市起始日期不变。

第九条 收回的政府减免费用差价款和土地出让金及增值收益,上交本级财政,专项用于住房保障。

第十条 各开发区、管理区和工业区等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交易管理,按照本规定执行。

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县(市)、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交易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与协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与协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