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

时间:2019-05-12 22:4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

第一篇: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

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

●我军历史使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我军历史使命的演变历程,总结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进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无疑是很有必要的。我军历史使命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任务变化而变化

纵观我军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使命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它始终是随着时代条件、党的任务和军队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按照历史阶段划分,我军历史使命大致经历了五次历史性的变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承担武装夺取政权,推翻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史使命。建党之后,我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确定了党的任务和目标,其基本任务是建立人民军队,推翻旧政权,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1927年建军之后,我军承担起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纲领中“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的历史使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我军在这一时期历史使命的形象概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军不断发展武装,建立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力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承担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在这个时期内,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生存和解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我党的任务转化为带领全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进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我军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充分发挥战斗队、生产队、宣传队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主导作用,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承担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国内形势发生重大而急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出发,要建立一个独立、和平、自由和民主的新中国,并提出“和平建国”的总方针,而国民党统治集团则坚持独裁、专制,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要把中国引向黑暗。中国面临着两个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形势和任务决定了我军在这一时期内担当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我军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彻底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成功地履行了我党赋予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世纪之交,军队承担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重要力量的历史使命。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对我国的主权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党的英明决策下,我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一道作战,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此后,我军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边境和境外作战,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针对党的任务转变,对军队的历史使命曾做过反复的论述。他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要求我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

长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这些年来,我军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承担“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主席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的国情、党情、军情实际出发,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殊要求,将历史使命概括为:“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

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对新形势下我军地位作用、职能任务、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面向

信息化时代的重大军事理论创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体现,为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思想武器。从整个理论体系来看,“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的高度融合,实现了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我军历史使命的演变对军队建设的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党的任务和目标决定我军的历史使命,在军队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

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通过军事斗争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服务的。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确立军队使命,历来是我们党对军队建设实施战略指导的核心问题。从我军历史使命的发展脉络来看,党的任务和目标始终决定着我军历史使命的走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指挥枪”的根本指导原则。江泽民同志把这一原则定位为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胡主席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军队使命与党执政地位之间的本质联系,实现了军队的历史使命与党的历史任务、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的高度统一。在我军的重大转折时期,我们要充分认清党执政条件下军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自觉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加快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真正做到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完成新任务,实现新进步。

启示之二:把“能力建设”从军队各项建设中突出出来,不断增强官兵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素质。

从我军历史使命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我军的历史使命都是党着眼于时代条件、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历史任务对军队提出的重大的政治责任。军队能否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实现。军队能否履行历史使命,能力建设是决定性因素。军队缺乏过硬的能力和素质,履行历史使命就是一句空话。胡主席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军不断拓展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视野,不断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战略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从我军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与履行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即指挥员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打赢信息化战争不相适应、官兵的科技素质与装备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与加快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这三个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军履行历史使命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审视军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能力建设为牵引,按照胡主席提出的提高“三个素质”、“四个本领”的要求,扎实提高谋打赢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启示之三: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履行新职能的新途径新方法。我军的历史充分表明:每当历史使命发生重大变化,我军建军治军理念、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制度机制等,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胡主席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反映了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变化对军队履行职能提出的新要求。按照这一历史使命,我军不仅要成为国家安全利益的坚强捍卫者,还要成为国家发展利益的坚强捍卫者;不仅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要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仅要维护国内安全,还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新贡献。完成新的职能任务,必须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探索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机制,不断提高我军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破除那些束缚战斗力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不合时宜的习惯做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信息主导、综合集成、讲求效益等思想观念,在军事训练、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综合保障等各方面,大胆探索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新的举措,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扎实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真正建设一支与国家地位相称、与国家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

启示之四:加强军队履行历史使命教育,不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一般来说,军队历史使命的变更都是处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是广大官兵新旧思想转换的时期,能否统一官兵对军队历史使命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军队履行历史使命至关重要。如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军承担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使命,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过程中,红军要把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取下来,改组为国民革命军,当时不少红军官兵想不通。针对这一问题,各部队适时组织实施形势和任务、统一战线、改编意义的教育,有效地统一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每个官兵理解的程度不尽相同,思想上难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问题。从当前部队实际看,有的官兵战斗队思想、当兵打仗的意识树立得还不够牢。各级领导干部应按照胡主席指示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使命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官兵履行使命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第二篇:我军历史使命教育

我军历史使命教育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形势下,保持我们党长期的执政地位遇到种种现实考验。我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党只要紧紧依靠全国人民,牢牢掌握人民军队,就能在任何复杂形势和挑战面前,稳如磐石,坚不可摧。我们要从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联系上,深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不断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中华民族经受了外侮内乱的百年屈辱和民族振兴的艰辛探索,迎来了新世纪头2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敏锐地把握先机,作出了一系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军历来以党的任务为任务,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对军队来说,就是要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我军的职能任务由维护国家生存安全延伸到维护国家发展机遇,深刻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军队建设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军队在保障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切实为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利益是军队使命所系、职责所

在。随着时代、实践和科技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正在从传统领域向新的领域扩展。传统的国家安全,更多注重领土、领海、领空等有形空间;当今时代的国家安全,不仅要守疆卫土,也要关注包括海洋、太空领域,以及电磁等无形空间在内的全方位安全。我军必须高度关注国家安全内涵的新变化,积极适应这一新变化对军队的新要求,自觉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切实提高维护海洋安全的战略能力,有效防范来自太空的安全威胁,维护电磁空间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国家安全。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但应当清醒地看到,要实现和平与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军队的作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不仅要始终维护和促进我国的和平发展,还要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不仅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履行职责,还要在参与国际维和、救援、反恐等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世界眼光来推进军队建设,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与我国地位相称、与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相适应的军事力量。

紧紧围绕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推进部队建设与改革履行好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力量运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牵引和推动各项工作,把部队全面建设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牢固树立与履行新使命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是我军永葆先进性、有效履行神圣职责使命的关键所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全 2

军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密切关注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善于从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军事问题,善于着眼国家利益全局和发展大局筹划部队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强化质量效益意识,注重部队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整体提高。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观念,深入研究解决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矛盾和困难,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牢固树立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学习现代军事知识、高科技知识、国际知识,以及经济、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头脑、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增强战略筹划、科学管理和作战指挥能力。我军要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关键是要扎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实践,大力提高全军官兵的素质本领。要根据当今时代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新特点,着眼推动部队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素养和战略筹划能力。要切实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在军队建设各个领域积极引入先进适用的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管理能力和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要切实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地位,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摔打磨练部队,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指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要切实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清楚,扭住重点抓落实、扭住难点求突破,扎扎实实地提高领导干部抓重点、解难题、谋打赢、促发展的实际本领,带领部队完成好各项任务。

高度重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提高部队全面建设的起点和标准。军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在基层。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必须按照新的起点和标准,全面打牢部队建设的基础。要切实把抓基层建设的观念、思路、方法和作风搞端正,真正按照履行历史使命的目标要求筹划和指导基层建设,用履行历史使命的实际成效来衡量检验抓基层的工作,进一步规范抓基层建设的工作秩序,建立科学的抓基层工作机制。当前,就是要以“五句话”总要求和胡主席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为依据,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支部和干部、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经常性工作为基础,以解决长期困扰基层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推动和促进基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部队建设的质量、层次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部队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军,不断强化军魂意识。要针对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环境新考验,深入研究官兵成分变化和社会、家庭环境对其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积极创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要按照先进性要求加强军队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扎实地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投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中,当先锋、做模范,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第三篇:立足本职岗位实践我军历史使命

立足本职岗位实践我军历史使命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光荣而重大。新的历史使命使军队的职能有了新的拓展,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锐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部队的新业绩,为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本职岗位是履行新使命的重要平台 本职岗位是我们爱军习武、成就事业、报效祖国的理想沃土,也是我们履行新使命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只有把履行新使命与自己的本职岗位联系起来,把心血和精力倾注到本职工作中去,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取得不平凡的业绩,为有效履行新使命发一分光、尽一份力。

1、本职岗位容易确立履行新使命的奋斗目标。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拼搏进取,是履行新使命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个人奋斗目标的确立既要着眼于部队建设的大事业,更要立足于本职岗位。这是因为部队建设不仅需要军事科技专家、运筹帷幄的将军,也需要默默无闻的基层官兵,许多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岗位,都是部队这部大机器中不可缺少的零件。同时,我们每名同志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最熟悉,对岗位特点最清楚,对基层哪个领域和方向适合自己钻研,易于取得成就,心里也最有数,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素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切入点,确定正确而现实的奋斗目标。我们立足本职岗位确立奋斗目标,使奋斗目标符合伟大革命事业的需要,符合部队建设的客观环境条件,符合自身的特长优势,实现了个人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有机统一,必然有利于我们在顽强拼搏、奋斗进取中更好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

2、本职岗位有利于实现履行新使命的人生价值。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是个大事业,作为普通的基层官兵,我们就应该心想大目标,干好平凡事,努力在实现人生价值中为履行光荣的历史使命做贡献。那么,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中应如何定位呢?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流不能就其深。只有选择了恰当的阵地,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土壤。实践证明,本职岗位就是奋斗的最佳阵地。我们都知道,全国全军先进典型、某集团军直升机团团长孙凤阳同志无论在飞行员、中队长的岗位上,还是副参谋长、副大队长的岗位上,始终瞄着世界强国,不断超越自己,摸索出了武装直升机克敌制胜的一系列招法,填补了陆军航空兵34项空白,他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的。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我们集团军侦察营侦察连连长肖毅,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在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赛场和队友夺取团体总分第一和9个单项第一的好成绩,之所以英语从一无所知到赛场上应用自如,之所以能够识别世界上300多种兵器,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本职岗位给我搭建了成功的阶梯,插上了成功的翅膀。由此可以看出,本职岗位是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阵地,也是履行新使命的广阔舞台,只要我们自觉把本职工作与履行新使命联系在一起,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就一定能为履行新使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本职岗位具备实践新使命的有利条件。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既离不开个人的刻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也离不开各种客观环境。实际工作中,本职岗位为我们履行好新使命提供了诸多优越条件。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在本职岗位上容易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做工作、出成果,与单位建设的目标一致,符合各级的意图和心愿,容易得到领导从人力、物力到财力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也容易得到同志们的理解和帮助。二是因为在本职岗位上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宽松的人际关系、熟悉的工作思路、扎实的群众基础,以及工作中的设备、资料、信息等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客观为自己奠定了开拓进取的坚实基础。另外,本职岗位还便于学习钻研,能把完成任务与增强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三是因为在本职岗位上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容易唤起学习热情,使自己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地为履行新使命而努力奋斗。

二、履职尽责是践行新使命的基本要求 军人忠实履行职责是军队职能所系、宗旨所定。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提出,对广大官兵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看到自身能力素质与履行新使命的差距,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增长才干,努力争当履职尽责的模范,为履行新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1、要认真学习新知识。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也是军人履职尽责的前提。履行新使命,有许多新领域需要我们探索,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研究,有许多新知识需要我们掌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益成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战斗力的主导因素。当前,我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如果对新装备、新手段和新知识不了解、不掌握,就难以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自觉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加强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加强创新理论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学习,加强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科技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开拓自己的视野,打牢履行新使命的知识基础。要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满足于院校学习和阶段性培训,坚持持之以恒地学习;要树立高层次学习的观念,不满足于拿文凭和考证书等技能性学习,注重提高综合素质;要树立学习是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观念,不满足于把学习作为谋生手段和进步阶梯,切实把学习作为修身养性、立身做人的内在要求,真正做到勤学不怠、苦学不厌、常学不止,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切实打牢履行新使命的知识基础。

2、要努力掌握新技能。熟练掌握现有武器装备特别是新列装的高技术装备、练就过硬的军事技能是有效履行新使命的关键环节。只有熟练掌握现有武器装备,才能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效能。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大量高新武器装备不断列装,为我们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新装备科技含量高,结构原理复杂,对操作人员的科技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广大官兵的科技素质与之相比还很不适应,不少官兵没有新装备盼新装备,有了新装备怕新装备,不懂不会,无从下手,无所作为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些必须尽快改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不但要看谁的武器先进,更要看先进武器能否发挥作用,尤其是要想弥补我们武器装备的不足,就更得靠熟练掌握手中武器,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才能与对手抗衡。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了解武器装备的性能,真正弄清武器装备的构造和原理,刻苦训练军事技能,努力成为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的行家里手,让手中武器尽快形成战斗力。

3、要刻苦钻研新战法。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必须掌握在未来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战法。所谓战法,即作战方法,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军人作战能力、作战手段、战场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达成作战目的、发挥作战效益乃至取得战争胜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两军交战,战法优者胜,这是人类战争所证明了的一条真理。武器装备和军事上的优势,仅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胜利的可能,而要将其变成现实,还须有相应的战法。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创造出了游击战、运动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一系列克敌制胜的战法,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场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战法训法已不能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深入研究并采用新的作战和训练方法。要着眼军事斗争的需要,立足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和作战环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练好一招一式。要针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样式,创造性贯彻和落实训练大纲,研究新训法,创造新战法,不断探索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真招实策。

三、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履行新使命 新的历史使命,既对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也对广大官兵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使命的挑战,努力推动部队建设实现新的发展进步。

1、要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种政治追求和精神支撑,也是履行新使命的思想根基。15岁的刘胡兰为什么能够面对敌人的铡刀,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董存瑞为什么能够面对死亡,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南京路上好八连”为什么能够面对灯红酒绿,拒腐蚀、永不沾?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有效履行新使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新任务,也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只要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实践新使命的过程中,就能以事业为本,以创业为荣,始终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标准干工作、谋事业、尽职责,就能抖擞精神,勇往直前,永远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奋发有为。作为革命军人,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要为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不仅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而且要热爱祖国,忠诚使命,不求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努力为履行新使命贡献力量,切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2、要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新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汗水。从实际情况看,我们有不少同志工作动力不足,进取锐气不强,精神状态不好。有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有的彷徨徘徊,萎靡不振;有的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在岗不爱岗,在位不谋事;还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这山望着那山高,等等。同样的工作,有的同志干得有声有色,有的同志却平平淡淡;同样的岗位,有的同志干出了比较大的成绩,有的同志却一事无成。这里固然有能力素质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区别,但关键是一个工作热情问题。这样的精神状态与新使命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加以克服和纠正,自觉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投身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视连队建设为己任,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在其位、谋其政,以“寝食不安,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干工作,扑下身子谋事业,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要有一流的工作标准,坚持从时代需要出发,确立与新的历史使命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扎实的工作、严谨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要有忘我的敬业精神,不管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都要刻苦钻研本职业务,掌握履行职责的本领,为履行新使命发光尽力;自觉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把部队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怀和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要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履行新使命,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平时,工作训练不认真、不严谨,搞形式主义,只会影响训练和工作成绩,影响单位荣誉;战时,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就会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更容不得半点虚假。当前,我们不少官兵的头脑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想。在对待工作和训练上,有的只追求表面和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缺乏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工作懒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作风漂浮,工作不深入,对有形见效快的、上级看得见抓得紧的,落实得就好一些,相反就差一些。树立和保持求真务实之风,是履行新使命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抱着对部队建设和个人负责的态度,切实端正工作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工作、搞好训练,努力全面地发展自己。要扎实训练,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既要有务实的态度,坚持练为战、练为用,更要有扎实的作风,做到老老实实学动作、认认真真练本领,一点一滴打基础,在持之以恒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要务实工作,安心本职,发奋努力,埋头苦干,敬业奉献,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去。尤其对工作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树立信心,激发勇气,敢于攻坚破难,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新成绩,实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要勇于吃苦,充分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艰苦的训练和工作中磨练意志,增强本领,同时也要讲究方法,讲究科学,不断提高训练和工作质量。

4、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革命军人道德人格中最具魅力的可贵品格。革命战争年代,它是我们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新世纪新阶段,它是凝聚军心、激励斗志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贵在长期坚持,重在刻苦实践。作为一名军人,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确定的新标准,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大意义,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自觉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新的历史使命。要树牢奋斗思想,自觉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做到工作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丢;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苦耐劳的本色不变;战争样式变了,刻苦训练的劲头不减。要提倡埋头实干,在本职岗位上安心服役,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训练中勇于吃苦耐劳,舍得出力流汗,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在完成执勤、施工、生产等任务中知难而进,勇挑重担;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勇猛顽强,一往无前,切实靠刻苦和奋斗去创造辉煌、履行使命。要勇于开拓创新,直面新使命的挑战,始终有一种不怕担风险、敢为天下先的观念,有一种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勇气,有一种瞄准新起点、追求新高度的恒心和毅力,坚定不移地走开拓创新之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第四篇:认清形势,听从指挥,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

认清形势

听从指挥 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

同志们:

一、国家安全形势严峻,表明“战争离我们很近”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战略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但是,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的矛盾,地缘、民族、宗教的冲突,传统安全威胁和以恐怖主义为重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等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加之,各大国争夺战略要地、抢占战略资源和争霸战略主导权的斗争趋于激烈,使原本国际战略失衡的局面更加趋于动荡,给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着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时有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正是由于霸权主义国家的插手和干预,致使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连绵不断。有人曾形象地把19世纪的国际舞台描绘为:“当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之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在当代国际斗争的舞台上,仍然能够不时看到这种19世纪的霸权主义遗风。某些 西方大国近年来极力鼓吹“人道主义干涉论”和“民主主义干涉论”,使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给世界和平蒙上了阴影。南联盟、科索沃残遭毒手;阿富汗、伊拉克已被颠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宣称,20世纪圆了美国的梦想,21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在他们看来,2015年前,世界上尚不会出现足以威胁其霸主地位的强国,是一个“战略间歇期”,美国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紧推行全球霸权战略,防止出现可能对其“全球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确立其全球霸主地位。因此,作为不听招呼的邪恶轴心国家,朝鲜、伊朗屡遭制裁;作为迅速崛起的潜在竞争对手,中俄两国早被锁定。目前,美国在各地保持着数百个军事基地,以控制全球战略要点,扼守全球海域16个咽喉要道。近期以来,更是大力强化军事优势,扩大控制战略要地,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多次进行战略部署调整,在我周边地区部署多个反导系统,加紧对中、北亚地区进行渗透、控制,竭力挤压我战略空间,对我构成潜在战争威胁。大家还记得2月下旬发生的美国击落其失控卫星的事吧!美国东部时间2月20日22时30分左右,美国海军从其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的一艘巡洋舰上 发射了一枚导弹,成功击中失控的“美国193号”大型绝密间谍卫星。之所以要击落这颗卫星,美国的说辞是防止其有毒物体伤害人类。其实不然,美国坚持以导弹摧毁失控卫星,其目的有三:第一,表面上看是防止卫星上的有害物质因坠落到地球而伤害人类;第二,实际上看是防止先进和敏感机件落入他国之手;第三,其深层用意是利用“导弹打卫星”之机进行一次难得的反卫星实战练兵。我想大家还清楚地记得,我国去年进行反卫星试验后,美国是做何反应的。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主义心态昭然若揭,其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梦想根深蒂固。

二是周边地区热点问题悬而未决。在当前国际形势趋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周边地区一些热点问题依然相当严峻,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战争。朝核问题,在我方的积极斡旋下,促成了多次“六方会谈”,似乎出现了转机,前途光明一片,实则磕磕绊绊,前景不容乐观,美朝双方互相指责不断,如果矛盾激化,引发战争的危险系数很大。一旦突发事端,必将危及我边境安全,恶化我军事战略环境,甚至会使半岛问题与台海问题形成连锁反应,将使我 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伊核问题,更是风起云涌,美国步步紧逼,伊朗拒不妥协,剑拔弩张,战争威胁迫在眉睫。前两天,联合国刚刚通过了由中、美、俄、英、法、德六国共同提议的第三份制裁伊朗的新决议,与前两份决议一样,伊朗拒不接受,并重申和平开发、利用核能的权利绝不放弃,而且指责联合国通过此制裁决议缺乏法理依据,违背国际法则。这里说明一点,伊朗是世界核不扩散条约签约国,有权和平开发利用核能。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会后即刻发表声明,提出制裁不是目的,是为了推动伊核问题的政治谈判和平解决,我国的角色十分微妙。一旦美伊开战,经济上,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进口将受到巨大冲击,蒙受重大损失;军事上,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将进一步遭受破坏,安全威胁将进一步加剧;政治上,我们将就如何应对面临艰难选择,处理不当,其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中日关系,更是我们多年的痛。历史的恩怨、文化的纠缠、领土的纷争、经济的互融、政治的冷漠,处理不当都可能酿成两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一直以来,日本政府拒不承认侵华历史,首相带头参拜靖国神社,政府高官为二战甲级战犯开脱罪责,文物省篡改历史教科书否 认史实真相。近年来,又屡屡在钓鱼岛、领海划界、东海油气田开发等问题上大做文章,并公然插手我台湾问题,在政治上、军事上谋求与台进行交流合作,为我统一祖国设臵障碍。另外,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威胁增大,我国周边一些地区正成为恐怖主义活动高发区,我国西北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活动十分猖獗,妄图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这两年,我国与上合组织举行的联合军演,假想敌就是这三股势力。还有,境外直接针对我国公民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发生在印尼、墨西哥等国家的抢劫华人商铺、袭击华人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

三是祖国统一大业没有完全实现。上世纪未,我们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但到目前为止,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全面、彻底实现,台湾问题成为我们完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一道门坎。我们坚信前景光明,但要看到形势还很严峻,道路还很曲折。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今天抛出“一中一台”,明天整出“一边一国”,一会玩一出“更名”去中国化,一会耍一手“公投”绑大选,阴谋迭出,花样翻新,采取“温水煮青蛙” 和切香肠的渐进式“台独”方式,屡屡挑战和试探我对台原则底线,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我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旦台湾独立,必将极大恶化中国的战略态势。首先,台湾独立后,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在美日等“有心人”的“无私”帮助下,将很快建立起足够威胁整个大陆的军事力量。其次,独立后的台湾必然给中国大陆腹地带来一个相当有敌意的、强大的军事同盟,到了那个时候,再想突破这个同盟的封锁将要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第三,这个军事同盟的基地,也就是美国的基地,将使中国的战略缓冲能力下降为零。除此之外,如果美国在台湾部署核武器,或者做出“部署核武器的准备”,将使中 国历尽艰辛建立起来的核威慑力量完全丧失作用。第四,台湾独立后非但不会降低海峡热度,反而将在两岸之间增加无数战争热点。目前台湾地区的大选在即,台海局势处于关键期和高危期,发生重大“台独”事变的可能性严重存在。

二、履行使命问题突出,提醒“我们离打赢很远” 虽然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需要我们必须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部队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环境,使部分官兵和平麻痹思想滋长,战斗队观念淡化,练兵动力不足。边防部队的中心任务是战备执勤、维护边境的安全与稳定,要求部队必须具有很强的职能意识和战备观念。但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部队中“做和平官、当和平兵”的思想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同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观念比较淡薄。这些年来,部队年年都在准备打仗,时时刻刻都在喊“狼来了”,但狼也没有来,平时生活训练搞得那么紧张,纯粹是杞人忧天,完全没有必要。存在这种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思想的人为数不少。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远离东南主要战略方向,官兵对 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认识不够统一,思想准备不足。我们远离东南主要战略方向,与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到底有没有关系,关系有多大,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虽然搞了这些年的教育,但实事求是地讲,官兵的思想和认识还是不够统一。部分官兵感到对台军事斗争准备重心在东南沿海,与我们千里之遥的北方守边部队关系不大,即使仗打起来了我们也轮不上。一些领导思想观念和工作观念也与对台军事斗争准备要求不够适应,抓战斗力提高还没有像地方抓生产力提高那么尽心竭力,思想准备不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第三个问题是:部队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官兵对立足现有条件“打赢”的信心不足。相对而言,对手的武器装备、执勤设施、通讯设备、机动能力和观察手段都比我们先进。相比之下,我们的观察设施主要是望远镜,巡逻多为徒步,装备只是轻武器,执勤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作战能力与对方差距较大。武器装备落后,导致“打赢”信心不足,成为策应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主要思想障碍。

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真抓实备迫在眉睫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被无数史实证明的警世恒言,对军人来讲既是常鸣的警钟,同时也昭示着神圣的职责。忘却战争、不思备战,就是我们军人的忘本和失职;心存麻痹、放松警惕,就会使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和平劳动受到威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会被环伺的虎狼之敌“从地图上抹去”而“国将不国”。在美军的词典里,根本就没有“和平”二字,只有“战争”,他们对时间的划分也只有两个阶段,即战争阶段和准备战争阶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特别是这个国家的军队,不管周边有没有诱发战争的因素和爆发战争的根源,准备战争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强体能,以刻苦的训练提升不辱使命的能力。常言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搞大活动量的体能训练,经常负重跑五公里越野,对此有的同志就不理解,认为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最次也得混个摩托化行军,背得再多,跑得再快,那还能跑过导弹?是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双脚不可能跑过汽车,更不可能跑过导弹,但对于我们来讲,战时的任务、环境多变,周转时间长,没有好的体能一切都是空话。所以说负重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各种艰难环境的忍耐,而这种意志力的体现,往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此,背囊不仅要背,还要背得更重;步不仅要跑,还要跑得更快;正所谓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就是我们的职责,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二是要增智能,以努力的学习增强不辱使命的动力。一生的责任需要一生的坚持,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事情,一旦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或者一些其它因素的干扰和诱惑,有些同志呢就会忘记自己的责任,甚至迷失方向。所以我说军人的责任不应该是心血来潮,更不应该是随心所欲。高尔基说过,“理智要比心灵为高,责任要比感情可靠”,军人的责任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石之上,它才不会坍塌,比如说,我们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搞明白为谁活着,怎样活着,为谁当兵、怎样当兵的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三是要精技能,以勤奋的工作开发不辱使命的潜力。练就过硬的军事技术是军人的职能所系、使命所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就必须适应现代战争需求,把自身的素质强起来,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更是新世纪新阶段 党对军对的特殊要求。各位战友,当我们穿上军装,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当兵打仗的责任;肩负着一种使命,一种保家卫国的使命;这种责任和使命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听从指挥,在严格的训练中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提高技能,真抓实备,为打赢做好准备。

讨论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形势,认真履行我军历史使命?

第五篇:大学职能演变启示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需求,促使了人类文明成果高度集散地——大学的诞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大学教育对社会的不断渗透,又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社会互为依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学的职能也从初始阶段单一的培养人功能演变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再演变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集此三大职能于一身的现代大学由于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心0。因此对大学职能历史演变的背景及成因的探讨,对我们现在正在从事的高等教育改革,无疑将具有借鉴意义。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中世纪的大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新兴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以及新兴工商业者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对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是一些学者以研讨社会问题为初始目的的,但很快就被统治君主或教皇所控制而最终成为他们的附庸。大学的职能也仅限于为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工具性人才的储备。如管理城市的官吏、法官以及教师、医生等。整个大学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运行,不断地用等级的教育复制着等级社会体制。因此,此种大学模式是在严格的封闭状态下运行的,与社会生活实践严重脱离。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学就形成了以教学为主和办学思想保守的基本特性。

它表现为,其一,随着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原本以”自由研讨”为出发点产生的大学,很快就转向以教学为主,习诵古典成风。大学开设课程主要有神学、哲学、文学和法律等,并由大学法规或教皇固定下来,不能更易。授课时以论诵为主,教师讲学生记。诵记教学还特别强调背诵和考试,考试不能超过经文所规定的内容,这种硬性背记式教学极大地损害了学术的发展。其二,到14世纪和15世纪,教条之风日盛,大学教学日渐禁锢思想,鼓动社会保守主义,对社会发展视而不见。而且随着各国对大学控制的加强,大学又日渐为教会或王室所控制,这样早期大学曾经提倡的发展科学、发展知识的积极作用也逐渐消失了。直到18世纪,大学的主要职能仍是单一的培养统治阶级工具性人才,虽然也出现有少量的学者、教授从事过某些研究工作,甚至还出现了但丁、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的科学家、学者。但作为大学的科学研究还相当不普遍、不经常,也从未作为大学的计划内容,只是属纯粹的个人活动。至于直接为社会服务,这在当时对大学而言,更是远远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大学被视为高居社会之上的”象牙之塔”。19世纪初,基于重塑德国雄风的迫切需要,德国委任新人文主义者威廉.洪堡出任教育部长并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创办不在于增设了一所大学,它的意义在于创立和全面实践了一种新的大学观。洪堡倡导的“学术自由”和“研究与教学相统一”原则,柏林大学实施的自由选课、自由研究等方法都集中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教育观,实践了一个崭新的大学理念。洪堡认为:古希腊精神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精神,而这些唯有在大学,在大学的科学和学术研究中才能被唤醒,才能形成。自由的学术研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他把研究自由作为新大学的最高思想和中心任务,并据此来改造大学的教与学。他指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生的任务也不是学,大学学生需要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至于大学教授的工作,则在于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去指导帮助学生去做-研究.工作。”洪堡还认为,大学的真正成绩在于使学生可能,或者说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管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正是柏林大学对传统大学模式的突破,以及其获得的巨大成就和鲜明的个性特色,使其成为德国其它大学竞相模仿的榜样,推动了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后德国迅速兴起的实科教育和工科大学又填补了柏林大学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空白,搭起了从研究性大学的纯理论研究与社会需求的桥梁,从而也给研究性大学找到了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渠道,并为大学提供了越来越充足的科研经费。这种文理大学和工科大学以及各学科技术学院的综合体,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促进了1871年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经济腾飞。正像创建新大学时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新大学担负起了民族振兴的/精神源泉0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形成了大学的第二个职能——发展科学。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5莫雷尔土地赠予法6,赋予美国高等教育一项新的职能——服务。该法案规定:向各州每位议员赠拨了3万英亩土地,并将之售出,用所得经费建立永久性基金,以资助、供给和维持至少一所专门的学院,这所学院主要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知识,培养为当地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各种技术人才。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更多地关心农业、实用知识和推广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正像康乃尔大学创办者康乃尔指出的那样,“这所学院将向社会的工业和生产阶级提供最好的设施,以使他们获得实用知识和精神文化。”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为适应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需求,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在范海斯校长的领导下提出了“威斯康星计划”,这项计划赋予威斯康星大学两项重大使命——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1909年,斯迪芬撰文,把这项计划描绘成“把整个州交给大学”。“大学对本州人民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头脑对人的手脚和眼的作用”,即“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示”。威斯康星大学把整个州作为大学校园,“威斯康星计划”使之成为“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随着威斯康星大学不断完善其为本州服务的职能,它在诸如畜牧科学、生命科学和细菌科学等学科方面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直到今天,威斯康星大学仍常常排在美国最优秀的十所大学之内。191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拨款支持高等学校在人民中传播有关农业和家庭实用信息,并鼓励对这些信息的应用。此后,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又逐渐延伸到其它方面,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显然,服务职能的增加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的革命是多方面的,如教学方法的变革等,但最为主要的是使美国的大学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使得为社会服务和国家发展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大学也因之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二、几点启示 大学的职能演变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而逐步演进的。每一次社会发展的进步都要求大学不断承担起新的职能,而大学对自身职能的很好履行又将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对大学履行承担职能的认可,又会对大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社会和大学互相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成为大学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大学对此要予以充分重视,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高智力优势,认真做好自身所应承担的职能义务,以期获得社会公众的充分认可和支持,使自身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21大学发挥好自身的三大职能,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义务和能力。不同层次的大学,要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根据所处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情况,找好定位、选准方向,运用高智力优势,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借鉴西方特别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大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综合型(多功能)大学三个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为:教学型大学。其主要职能就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为社会培养所需专门人才。学校一般以古典式(即单一的传播知识)的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培养也只注重心智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此种学校的基本特征是封闭和保守,其发展经常是游离于社会发展大潮之外,因此,也经常受到社会公众的多方面的批评。这一类大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教学科研型大学。除了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人才之外,为社会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发展科学的职能,这无疑加快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大学内部结构的优化。而由于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工作,此时的大学很可能就成为国家发展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心。政府和社会大众依靠大学来促进国家科学的发展,政府和社会也将基础科研经费大多投向大学。

综合性(多功能)大学。此种大学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身。大学不仅进行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又着力进行科学研究,建立智力城,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科学的中心;还通过形式多样的高智力服务,成为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大学确确实实地从边缘地带走向了社会展的中心。依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我国大多数内陆欠发达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不难得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大学,除极少数国家直属重点大学之外,大多数大学应属教学型大学。显然此类大学在学术声誉、教师质量及物力贮备的量级上都很难与北大、清华等国家重点大学相比较。因此,立足现实,面向本地区,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在本地区相对集中的智力优势,为本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应是此类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理想选择。首先,虽然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型大学的整体实力和重点大学相比,一般都处于不太有利的位置,但就各自所处的地区来说,一般又肯定聚集了相对富足的高智力的人力、物力资源。只要科学地利用这些人力、物力资源的高智力优势来为本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一定会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出一条宽阔的可行之路。其次,大学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从现代意义上讲,大学就是要向社会培养输送多规格、多层次的各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因此,大学应该通过对现有相对富足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的优化重组,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学科群优势和图书、实验等优势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做到为本地区社会发展培养出真正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在此基础上,真正把科学研究的方向确定为解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努力上,切切实实地为地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自己的一系列高智力服务,逐步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获得他们的支持,使大学真正起到地区“社会发展中心”的作用。

下载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军历史使命的历史性演变及其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军节的作文:我军通信兵的三次历史性跨越五篇

    关于建军节的作文:我军通信兵的三次历史性跨越 ●第一次历史性跨越??从无到有、初步发展的跨越。我军通信兵部队成立于八一南昌起义中,当时是作为保障起义的作战指挥和各部队......

    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军称谓的历史演变

    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军称谓的历史演变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诞生。1928年2月,毛泽东领导中国工......

    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我军的发展史是一部事业的辉煌史,也是一部军事文化的创造和建设史。纵观我军80年的发展历程,我军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立足战争和建设......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精选5篇)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伊拉克战争的几点启示 2005年6月20日伊拉克战争,是世界上两个军事强国对一个弱小国家所进行的一场力量悬殊的不对称战争,也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演变趋势及启示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演变趋势及启示 黎海波 上课时间:星期五 学号:28100201032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成绩( ) 【论文摘要】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

    外国军校教学改革特点和对我军的启示

    外国军校教学改革特点和对我军的启示 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军队院校转型对我军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我军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通过收集和分析世......

    (论文)自然辩证法观点的演变及启示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观点的演变及启示 摘要: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他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很多......

    苏联演变对中国的启示[5篇范文]

    苏联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谈中国民主改革的未来 历史学院:向贤柔2011201411 摘要:一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苏联模式,虽然现在标榜的中国特色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