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23: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就时尚文化如何融入日常教学这一问题从话题、媒体、言行等三个角度进行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时尚 话题 媒体 言行 教学

时尚是现代人行为的趋势,文化的普及,精神的标尺,价值的体现。我国学者岑国桢认为:“时尚是现实生活中广为流行的某种行为习惯、某种物品或某种观念。”时尚是一种文化模式的流传现象,是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迅速采纳、模仿和推广[1]。回避时尚,便是在逃避生活,意味着无法体味新生活。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然而十分冲动。偶像、明星、传奇、梦想等已经成为每位同学的精神崇拜。面对时尚大潮,教育该如何抉择成为当前众人议论的焦点。生物前沿发展迅速,如胚胎干细胞、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组计划等都是前沿领域。生物教学如何走向时尚化,贴近前沿,符合学生口味,成为当前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笔者结合教学,总结如下: 1 话题时尚化,让教学变得更加充实

话题时尚,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状况,贴近生活实际,选择性地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谈及生物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时,借用贺岁影片《邻家特工》中一个镜头,更易使学生得出超级细菌具有分解作用的结论;学习藻类植物时,从新闻焦点“太湖水变绿事件”引出话题,进而激发学生思考太湖水为什么会变绿?蓝藻等藻类植物有何特征?最后思考如何解决现实难题。学及生态系统碳循环时,结合当前社会焦点“时尚低碳”,提出质疑:何谓低碳?为何要倡导低碳?引导学生思考碳物质在生态系统如何流动,总结得出碳循环的过程,进而回归焦点话题,探讨做到低碳的具体措施,如“地球关灯一小时”、研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再如,学及“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结合上海世博会即将展出的饮用水安全检测仪,介绍发光细菌在生活中的运用“只要在待测水样中加入微量发光细菌,半小时内就能知道饮用水是否安全”,引导学生关注世博,思考世博,加深学生对“生物——技术——社会”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运用贴近时代脉搏,联系生活实际的话题,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顺利实现同化和顺应,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媒体时尚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伴随电子白板的诞生与推广,教育技术的更新为生物教学展现出了更多发展的空间。学生的思想是鲜活的,教师需要在潮流中不断探究、学习、思考并学会运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情况、设备条件等,有选择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调动起探究生物知识的积极性。2.1贴切的视频,提高课堂趣味性

中国教育资源网、六间房、优酷网等大型视频网站资源丰富,可为教学所用。另外,教材配套光盘中的许多视频具有很强借鉴价值。当然,也可运用视频剪辑工具如windows自带的movie maker、会声会影、adobe公司的premiere等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例如,学及细菌时,采用“万圣节睡觉前不可以吃巧克力”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蛀牙的元凶是细菌”。谈及呼吸系统时,运用茶倍健牙膏的广告视频导入提问“人是通过什么生理系统感觉到清新的气息?”,进而设问“呼吸系统包括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何作用?”激发学生思考学习。谈及青春期生理卫生,由于初中学生内心善良,外于羞涩,公开讲解,难以调控课堂气氛,介入“专家导读青春期”视频,交流青春期变化,引导学生树立客观全面的青春观。

2.2 电子白板投影,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及“节肢动物”时,运用电子白板实物投影“冻结”功能,抓拍螯虾,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惊讶兴奋之下,当即用电子笔记录下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自主学习其外部形态特征,如有一对螯,多对步足,多对游泳足,有口、眼、触角等器官等。学及鱼类时,在烧杯中养入小鲫鱼,保证其能运动自由,学生结合实物投影进行实物观察,同时提出问题:鲫鱼依靠什么本领能在水中自由生活?随即思考到鱼的结构特征:鳍游泳;鳃呼吸;体表被鳞;有侧线等,逐步感悟出鱼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学生在观察形态特征、呼吸与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生成直观认识,激发学生开展理性思考,引导学生在意想不到的 2 氛围中品味获得新知的愉悦。

2.3 时尚图片与音乐,提升教学的品味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激发可能来源于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手势,一张图片,或是一段音乐等。学生的心灵是永不拒绝时尚的。持久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锻造教师特有的教学品味。如讲至生态系统时,百度搜索几张经典的自然风景,如草原、沙漠、森林、热带雨林等。学生观看之后感叹世界美好之余,学会了思考生态系统的含义与结构组成,同时也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品味。谈及“保护鸟类”时,先播放催人泪下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把这首歌所讴歌的真实故事告诉学生:1987年9月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一位女职工,为了寻找一只受伤的丹顶鹤,不顾饥饿和疲劳,由于不慎溺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经典的音乐才是永恒的时尚。透过对音乐的聆听与欣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理解,更可以填补单一的文字解说,提升生物教学的品味。3 言行时尚化,缩短师生心灵距离

如果说教师课前的预设是篇交响乐章,那么教师的言行便是交响演奏家们轻盈舞动的双手。因为它关系着音符是否准确,关系着节奏是否合拍,关系着协奏是否有效,关系着整个演出是否精彩。时尚的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塑造起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形象,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3.1 时尚用语的使用,契合青少年日趋成熟的心理

学生都爱看动漫《火影忍者》,谈到生物进化历程时,穿插几句描述忍者从下忍最终升级成为影,必须经历多次不同级别的任务考验,通过中忍、上忍等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喻指生物进化是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经历许多次不同类型的变化。再如,当今社会追求时尚个性,“达人”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创造性地把“达人”与学科整合一起,符合青少年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组织学生围绕转基因、克隆、DNA、干细胞、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科技热点开展专题研究,课堂教学之中交流并评定“生命达人”,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氛围中获得情感愉悦,获得知识体验。3.2 时尚服饰的关注,潜移默化学生的品味和审美观

教师的服饰是教师对学生及他人的尊重,影响着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引导其 3 生活品味的自觉生成[2]。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美的姿态,包括美观大方的发型、整洁得体的服饰、振作的精神面貌。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而且还要欣赏教师的教学艺术美及外部形象美、气质美等。学至鸟类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穿件印有大嘴犀鸟图案的文化衫,学生一见,兴致高涨,易于激发思维,“老师衣服上的是什么鸟?”“老师今天会介绍哪些有趣的鸟呢?”“鸟类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鸟类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用价值?”等。这些重要的问题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带着疑问,怀着好奇,学生走进了新课,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教师也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思维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提升。再如,学习生物适应环境时,教师身穿黄色的T恤或外套,课堂之中,铺设情境,演绎狮子与羚羊之间的故事,学生轻松地从教师服装色彩联想到了美洲草原,以及狮子独有的体表色彩,从而思考“为什么狮子能够轻易地捕捉猎物?”,最终得出“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适应能力。”很好地回归课题,完成教学目标。当然,更多的时候,教师服饰的时尚应该体现在整洁大方、简约端庄、中庸得体[3]。或者说,经典的服饰,才是永恒的时尚。教师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交流,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心与心的对话交流。

生物课堂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一味地恪守传统经典知识与方法,只能是墨守成规,井底之蛙。倘若能将时尚潮流中携带的优秀元素引至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便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真正体现课堂文化的改革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精彩便在此处。大力倡导教师运用智慧,吸收优秀文化的精髓,大胆地运用至教学之中,定能让课堂永放光芒。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尚志.2010.永远的“时尚达人”.湖南教育,3:46~46 [2]赵国忠.2008.教师最需要什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08~108 [3]张伟明.2010.打造教师形象魅力.中国德育,4:92~94

第二篇:将游戏融入教学

将游戏融入教学

小学生的英语课堂,特别是中低年级,大多趣味横生。为了符合孩子们活泼的天性和好动的倾向。上课的老师们都会在课堂中加入很多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所以把一些活动类的元素也加入到了教学中,让游戏活动带着孩子们学习和掌握所学。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首先,是课前游戏活动的创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三分钟的利用,有利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唱英文歌、复习知识的小游戏等,可以活跃课前气氛,帮助学生热身,尽早的进入课堂,也可以全班性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所以,这个活动虽然不属于课堂内的40分钟,却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一定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第二,是课中游戏活动的创设

孩子的天性喜欢玩。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的、放松的,它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游戏从目的、方法、形式上有很多种,设计和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游戏,既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能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可以为长期的英语学习做好有效的心理建设。

(1)在学习单词时,可以进行猜拳说单词的游戏:师跟生猜拳,输的学生读单词。也可以玩说反语的游戏,比如,I say yes.You say no.(2)在教学词组、短语和难度高点的句型时,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竞赛的游戏活动,不单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词汇运用的积极性,也能够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

(3)在语篇或对话形式的教学和操练中,角色表演的活动或许会用的多些。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活动一旦被孩子接纳并认可,教学会很顺利。有的孩子因为课堂上的游戏活动深刻有趣,在课后也会和同学一起玩起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游戏活动的时间,根据不同课的类型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活动方式。只有迎合学生心理,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游戏活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地为英语课堂添彩,为英语教学增效!

第三篇:将经典文化时尚亮相高中语文课堂

将经典文化时尚亮相高中语文课堂

滨海县獐沟中学 杨高超

关键词: 经典文化 时尚 共通 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现状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漠视语文、应付老师,平衡自己、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投机取巧。

经典文化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对于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其人格,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类篇目年代久远,故其教法应该精研细磨,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习主体,大胆创新,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好的教师天生该是位纵横家。鬼谷子认为沟通的核心就是“人性”,他说“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而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点也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上,找出双方的共同点,是合作利益最大化,实现共赢。

二、“90后”高中生特点

中国首份针对“90后”的调研报告最近在武汉大学“出炉”。该份报告已直击当代高中学生的特点。这份报告表明:“90后”高中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三、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创新分类

但凡经典文本概由“人、情、事、理”组成。其中的不变部分,尽在“情、理”之中,而变化的只是“语言、文体、人、事”等形式而已。人类的情感、道理都是相通的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发生太大变化,因此,在高中语文经典文化课堂上,融入时尚元素是可以大胆尝试的。

1、古今诗词歌赋部分——好诗词是可以唱出来的

古今诗词歌赋和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有功能上的相似之处。传统的讲解方

式,学生是很难提起兴趣的。如果用流行歌曲的曲调唱出来,应该很受高中学生欢迎。以下列举部分歌曲以及涉及的古诗词:

1、歌曲名称:《虞美人》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演唱:邓丽君;

2、歌曲名称:《独上西楼》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相见欢》演唱:邓丽君;

3、歌曲名称:《但愿人长久》相关古诗词:宋·苏轼《水调歌头》演唱:王菲;4歌曲名称:《月满西楼》相关古诗词:宋·李清照《一剪梅》演唱:安雯;

5、歌曲名称:《满江红》相关古诗词:宋·岳飞《满江红》演唱:罗文;

6、歌曲名称:《别亦难》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无题》演唱:徐小凤

7、《落花的窗台》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锦瑟》演唱:唐磊;

8、歌曲名称:《相看泪眼》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邓丽君;

9、歌曲名称:《涛声依旧》相关古诗词:唐·张继《枫桥夜泊》演唱:毛宁

10、歌曲名称:《新鸳鸯蝴蝶梦》相关古诗词: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演唱:黄安。另外周杰伦也有很多《青花瓷》《兰亭序》《东风破》都是结合古典与优雅的歌曲 绝对值得一听。

2、古代散文可以这样设计

(一)《阿房宫赋》的教学设计:导入:“听闻,史上最牛的房地产开发商嬴政在陕西为自己兴建了一幢超级奢华别墅——阿房宫,此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晚唐晚报》记者杜牧特地亲赴现场实地采访,在第一时间发回报道《阿房宫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亮出标题“《阿房宫赋》——史上最牛房产开发商嬴政破产原因考。”

(二)《师 说》的教学设计

将韩愈定位为大唐快乐男声,联系陈楚生的《有没有人告诉你》,从而导出韩愈的出生年代,创造背景,揭示“师道不传久矣”的根本原因是“庶族子弟的上升通道逐步变窄。”

(三)《赤壁赋》可以插入副标题《苏东坡的突围》(余秋雨先生)

(四)《寡人之于国也》 可以设计为(梁惠王)开饭店,解释为何客不加多

3、小说可以再现的

《祝 福》可以设计为(《神探狄仁杰之鲁镇保姆被杀案——谁杀死了祥林嫂》

四、时尚元素的来源及结合方式

(一)、元素来源:

1、流行语、网络用语;

2、热门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快乐男声》、《超级女声》、《天天向上》;

3、流行歌曲;

4、热播电视剧、电影,如:(穿越剧)——《宫》、《步步惊心》、《神话》

5、社会时政热点(房地产等)。

(二)、结合方式:

1、换标题、加副标题;

2、变换作者身份《晚唐电视台记者小杜》;

3、变换主人公身份、语言《嬴政,史上最牛的开发商》;

4、变换活动场所、形式。

五、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将经典文化时尚亮相高中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又广阔的知识面、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超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且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融入主流文化,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暮光,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让高中学生热爱经典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第四篇: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创建举措

朱永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呼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是凝聚力的根本,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对学校的其他各项建设具有统领、决定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模式化、共性化的问题,我校将涵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走出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创新之路。

由一代学者、草圣诗豪高二适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立达‛国民小学,开启了兴泰现代教育的先河。‚一息尚存此志岂容稍息,十手所指吾身安可自欺‛为高二适先生一生的写照。我校从先生自撰联中提炼出‚勤真‛二字,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勤‛是过程,是积极的状态,是态度的引领,是敬业精神的体现。‚真‛是结果,是态度体验中产生的价值、效应,是本质目标的体现。我校以追求高二适‚勤真‛文化理念,力求每位师生做到勤勉治学、勤于思考、勤于实践;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学做真人,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完美学校之路。

一年多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以全面锻铸‚勤真‛文化为主旨,立体打造学校的完美。端正办学方向,将‚勤真‛文化渗透到学校‚三风‛建设中。学校‚三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优良的‚三风‛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校致力追求‚勤真‛。‚克勤求真、传承创新‛、‚崇德、精业、爱生‛、‚明理、乐学、笃行‛的‚三风‛及‚勤于做事,善于做事,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做一个有追求的人。‛的师生誓言,主题鲜明而突出。努力使‚勤真‛文化的教育在每个师生心头生根,开花,结果。

规范师生行为,将‚勤真‛文化落实到工作学习中去。规范师生行为是学会做人的基础,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重要途径,是推动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校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做到‚早、足、细、精‛; 课堂教学方面做到‚四有‛即‚脑中有内容、手中有方法、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质量‛。辅导学生做到‚一有三多‛即‚有信任、多分析、多耐心、多方法‛。教师学习自修方面做到‚三多一有‛即‚多读、多思、多练、有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做到‚多思考、早预习、勤练习、常疏理‛,在课外活动方面做到‚早准备、勤参与、多合作、练能力‛。就餐做到‚(安)静、(有秩)序、细(嚼)、慢(咽)、空(盘)、净(不洒不掉)‛。在家庭活动中做到‚自主、自立、关心(别人)、协助(家长)‛。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评出‚勤思之星‛、‚勤学之星‛、‚助人之星‛、‚勤练之星‛、‚勤读之星‛、‚观察之星‛、‚探究之星‛、‚进步之星‛等。在教师的评价方面评选奖励‚治学标兵‛、‚勤教标兵‛、‚治学能手‛、‚勤教能手‛、‚治班能手‛、‚辅导能手‛等。

营造育人氛围,将‚勤真‛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校园育人氛围的营造可以陶冶师生心灵,激发情趣,激励进取,提升自我素质,放大育人效应。镌刻着高二适手迹的‚勤真‛二字巨大基石矗立在我校‚勤真园‛中央。学校设立了二适作品陈列室,正常向师生开放;教学生活用房及校园道路分别以‚真‛命楼,以‚勤‛命路,如 ‚涵真楼‛、‚润真楼‛及‚勤勉路‛、‚勤奋路‛等;沿河设计了具有诗情画意的‚二适长廊‛;各教室、办公室布置具有‚勤真‛文化特色,全校十六个班级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班级文化:有的打造书法特色文化,有的办起了诗文习作社,有的成立了高研会……;几处园子分别叫‚勤真园‛、‚求真园‛;学校正在启动‚二适主题绿化园‛的建设,彰显特色,使之早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形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的有效阵地。为使师生达到立方正之字、立规范之字、立工整之字、立端雅之字、立艺术之字的目的,学校扎实抓学生书法练习,校园内洋溢着浓烈的墨香。书法室里,日日贴满了学生优秀软笔书法作业;教学楼走廊内侧的墙壁上,周周布满了学生的硬笔习字作业;校园大道旁的展板上,月月‚晒‛满了教师的硬软笔书法作品;教学楼廊柱及每道楼梯口处,展评着师生的优秀硬软笔书法作品;办公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名家及教师作品。优化校本课程,将‚勤真‛文化贯穿于学校课程教学中去。校本课程建设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我们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把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发展学校特色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点与归宿。去年,学校制定了《兴泰中心小学书法特色创建方案》,确立了一年初具雏形,二年形成规模,三年形成特色的具体目标。先后聘请区教研部教研员刘争鸣同志以及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丁坤先生等名人为学校的书画指导老师,数次现场对全校教师进行书法校本培训以及为学生书画社团进行指导,教师每天坚持‚三字‛练习,将书法教学引入课堂,并形成地方校本教材。为继承和弘扬书法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书法兴趣,探索适合本校书法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举行数节书法课堂教学校本研究活动,去年,在徐州举行的江苏省小学书法教学优质课比赛中,由我校徐兴国老师执教的《‚山‛字变形》书法课,获得一等奖。近来,学校师生书法练习成效明显,三名教师参加了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教师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数十名师生在市区级举办的师生书画比赛中均获各级奖项。

加强特色建设,将‚勤真‛文化引向纵深应用于学校课题研究中去。为使二适‘勤真’文化的书法教育向纵深发展,放大效应,真正构建‚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具有特色的书法教育教学模式,达到‚一笔一划写好字,时时刻刻勤练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理想目标,真正形成鲜明的书法教育教学特色文化,我校申报的‚基于二适‘勤真’文化的书法教育校本研究‛课题,已列为2013泰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与完美学校的建设相结合,与书法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与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相结合,以提升办学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工程。在全面深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找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创建一校一品、一校一主题的特色文化,使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更加丰富多彩。

(泰州市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

陈大祥)

第五篇: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作者]安阳中心学校 焦晓瑜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字] 生活语文 语文学习“终身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化的课外活动。[正文] 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的确,生活如源泉,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语文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这个源泉,因为生活为语文学习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

一、引导学生确立语文学习“终身化”的理念。

众所周知,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工作、生活的基础知识,但是一个人在学校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增长和完善所学知识,才能适应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更应该终身学习。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终身学习——使用语文,这应该是终身的任务。要帮助学生树立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也能学语文也要学语文的理念,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这样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积累来源于对生活每一件小事的记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有心人。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有心人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观察活动、调查研究活动、采访身边的名人、出游、实验等,然后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实验日记、采访记录;同时要求学生随身携带记录本;还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并利用班级信息库,发行自己的报纸、杂志或文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观察生活并随时积累的习惯。

三、提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要实施语文口语训练“生活化”。新教材构造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口语训练的“生活化”,就是做 到训练应面对生活的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内容、说的方法,给学生以充分说的机会,给学生创设语文“生活化”的情境。例如进行语文课堂内的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可以结合课文中诗歌、散文、剧本、小说的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音乐化、故事化,从而达到对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另外,要尽量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营造日常生活的真实场面,不能为练习而练习,要为实际运用而练习。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引导学生评论发生在身边、周围的人和事,或评论校园生活。

2、实施作文训练“生活化”的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述。强化作文训练“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口语交际,先让学生亲自观察或亲身体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比如,写某一处景,可让学生亲临现场,边观察,边口述;写一件事,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或再现当时情景,然后再作文;写一个人,我提倡写身边熟悉的人,可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再构思整理成文。所以,我认为作文不一定要在教室里上,教师指导作文也不一定用讲解法,作文课堂也不一定教师说学生听,可以成为舞台、座谈会场等。

3、从教材中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可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学《桂花雨》这一课,安阳没有桂花,更不会知道桂花成“雨”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由本地的花谈起,进而使他们想去了解桂花雨,了解家乡以外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自己到了开满桂花的地方会怎样,会思念家乡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主题,同时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还可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就可联系学生自己所处的农村环境,不仅可帮助理解课文,还可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一举两得。

四、组织语文化的课外活动。实施课外活动“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但要注意,课外活动,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或是课文内容延伸,或是提高语文能力,或是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且一定要有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比如五(3)班举办过的语文趣味活动就设计的非常好,有看动作猜句子,有故事,有笑话,有诗歌朗诵、有词语接龙等,学生兴趣盎然,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做到从生活中学语文,把语文用于生活。

下载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时尚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

    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的若干思考7[大全5篇]

    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的若干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有关小学生的法制教育逐渐摆上了小学教育的台面,小学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法制教育的起始阶段,其......

    将生命融入教育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摘要]:在游戏中,幼儿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本站推荐]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不受时间限制;从国内到国外,不受地域约束;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时代风貌。可以这样说......

    将中国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范文模版]

    姜昆是中国最早的网民之一。1997年底,姜昆已经是一个标准“网虫”,网名“笨笨”。 姜昆创办网战,还是缘于20年前让他铭心刻骨的一件事。80年代初,Bob Hope来华演出,姜昆来垫场,英......

    将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程内容的思考

    将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程内容的思考 Thinking of Introduc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ontent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思政教......

    时尚文化概论

    【摘要】:广告作为传媒的代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成功的传达着和创造着都市文化,而都市文化中最重要部分的时尚文化在现代广告中表现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样式,更多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