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

时间:2019-05-12 23:2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

第一篇: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

生活与哲学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积极参与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要从国家角度、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课堂探究]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学生自主讨论]不是一回事。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通过概念的比较,直接切入课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直接)[教师]价值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用。

[板书]1、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二。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学生自主探究]为什么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自主探究] 材料: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1960年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大批医护人员被病人感染的特殊时刻,钟院士主动请缨,要求将最严重的病人送到他领导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66岁的钟南山院士曾一次连续38小时救治患者。早期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病情重,传染性强。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初始阶段,由于医护人员与病人“密切接触”,往往是抢救一个人,病倒两三个医务人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钟南山深知社会安定的重要性。而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就要用事实说话,让病人尽快康复。他成立的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记录各种可供研究的资料。为此,钟南山经常夜不能寐,书房灯光彻夜长明。后来,他果断地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控制“非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钟南山被评选为首届“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

[问题设置]钟南山的人生价值表现在什么地方?针对他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主讨论]他的人生价值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

(通过时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展现,可以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撼,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板书]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作用 [自主探究] [投影材料]

米草有功:固堤护滩功不可没

钦佩难忘米草立下的桩桩功劳:抗风固滩。“浙江沿海,夏天饱受台风袭击,钢筋、水泥、石块垒成的大堤时常坍塌,而种互花米草处基本无损!”米草还是个称职的清道夫——吸收二氧化碳,平抑温室效应,过滤氮、磷,预防海水富营养化。护地造地。“在盐城沿海,长互花米草的地方,促淤能力比普通荒滩快三四倍,甚至十倍!沉在水中的沙洲,种上草,四五年出水成陆,听任造化,那要等二十年!”米草大量繁衍,海岸线每年向大海延伸200米。“乐部沿海人多地少,米草促淤造地,不算大功吗?”

米草有罪:吞没渔“田”破坏生态

“二十年前,★港刚种米草,才几百亩,现在是5万亩!它们不停地往水里蔓延,抢了贝类地盘。”去年夏天,蹲门村数百渔民,愤而拔草。朱先友说,对付米草实在难。身为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钦佩说,米草疯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沿海生态。“任何外来物种,搬到新的生态系统,只要站住脚,就会表现出入侵行为,凭借强大的生长优势压倒、甚至取代本土物种!”

米草有用:大洋彼岸逼出新路

这种草,原生地是美国东海岸,引入西海岸,同样疯长。华盛顿大学教授警告:再不控制,互花米草要把威拉帕海湾填满了!他们提出,撒除草剂,消灭米草。灭草动议却遭到养殖户一致反对——米草完了,牡蛎也完了!他在米草外围插上竹竿,牡蛎就吊着竹竿生长。“草和牡蛎两不相干,牡蛎长得真大!”钦佩说,东台海民群起拔草,是无用之功!他提议,每年秋天,在米草种子四处飘散前,齐根割掉,延缓其繁殖,贝类生物自然出头了。收获米草,能做什么?钦佩在实验室开发十几种米草产品,他最看好的是喂牛!“一亩米草,一年收20吨干草,全省就是400多万吨!全国有200万头奶牛吃不饱、吃不好。”他感慨:东部就近用米草,退化严重的中西部草场也能喘口气!钦佩正在和省内外奶业集团接洽,准备开发米草。农业部的有关专家认为,外来物种入侵难以避免。从自然生物史和生态环境保护史的角度看,动植物的四处乔迁向来都是有得有失的“双刃剑”,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的规律,科学规范和实施人类活动与行为。[问题设置]

1、对于米草的价值,人们有几种态度’

2、为什么会有这些态度?有了这些态度?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3、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主讨论]有三种价值,因为我们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作为价值观,人们有了这些态度就采取了相应的行为,所以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自主探究]你们有什么价值观?有什么理想?准备怎么实现?(学生回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小结]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所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通过列举现实材料,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评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看做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本教学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较多的学生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思维,积极合作,加强交流,学会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整节课的设计都贯穿着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资料宝库

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现状

关于中国社会当前价值观现状,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态势。有研究者指出,目前我国有三种价值观形态同时并存:一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所形成的重功利、重才能的价值观;三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极端利己主义、绝对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还有研究者从价值观的内容、目标及衡量体系三个方面对价值观多元化表现作了描述。

关于价值观多样化,学术界指出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价值多样化一方面是对原有价值观内容的拓展、深化和丰富,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可以对人和事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多种不同性质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并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并存等等。不同价值目标的并存也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冲击,在一部分人中间形成了“价值虚无、无所适从”的状况,造成了价值失范的现象。价值多样化引发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有研究者把当前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表现概括为: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冲突;个体价值观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和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多样化还引发了信仰的危机。信仰的危机给一些歪理邪说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一些人产生了理想和信念的混乱,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关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价值变迁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当前的价值观与以往的价值观相比出现了“滑坡”。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负面效应,也由于长期以来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价值观念偏离正确轨道,物欲泛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流行,社会风气恶化。另一种意见认为,现在的社会道德风气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改革开放之前,但价值观念在本质上、整体上却是进步的,人们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意识、代价和风险意识的强化,都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不能因为一些暂时的无序和混乱就否定当前价值观念变革的历史进步意义。

关于中国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仍然是我们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仍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或重建阶段。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占大多数。

他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集体主义是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但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变化。

关于价值观现状的讨论涉及怎样看待传统价值观和亚洲价值观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作用及其评价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90年代以来,这种讨论不再停留于对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二元纷争,逐步摒弃了简单的文化决定论和文化相对论,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从价值学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历史反思,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这表现出学术界历史价值观的重大转折。

关于亚洲价值观的讨论是与亚洲经济的兴衰密切相关的。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一度被称为经济奇迹,东亚国家的一些政要和国内外的部分学者把亚洲经济的崛起与儒家文化的影响联系起来,认为亚洲价值观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文化支撑。所谓亚洲价值观一般被归纳为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义利兼顾的行为准则、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其核心是整体主义的儒家价值观。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盲目崇尚亚洲价值观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认为儒家文化与亚洲经济腾飞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可能开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各种不同观点表现出此消彼长的状况。更多的学者看到了儒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认为“裙带资本主义”在亚洲国家的普遍存在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这与金融危机有着一定的联系。亚洲价值观的讨论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关系的认识。

生活与哲学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积极参与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要从国家角度、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课堂探究]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学生自主讨论]不是一回事。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通过概念的比较,直接切入课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直接)[教师]价值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用。

[板书]1、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二。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学生自主探究]为什么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自主探究] 材料: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1960年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大批医护人员被病人感染的特殊时刻,钟院士主动请缨,要求将最严重的病人送到他领导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66岁的钟南山院士曾一次连续38小时救治患者。早期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病情重,传染性强。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初始阶段,由于医护人员与病人“密切接触”,往往是抢救一个人,病倒两三个医务人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钟南山深知社会安定的重要性。而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就要用事实说话,让病人尽快康复。他成立的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记录各种可供研究的资料。为此,钟南山经常夜不能寐,书房灯光彻夜长明。后来,他果断地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控制“非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钟南山被评选为首届“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

[问题设置]钟南山的人生价值表现在什么地方?针对他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主讨论]他的人生价值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

(通过时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展现,可以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撼,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板书]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作用 [自主探究] [投影材料]

米草有功:固堤护滩功不可没

钦佩难忘米草立下的桩桩功劳:抗风固滩。“浙江沿海,夏天饱受台风袭击,钢筋、水泥、石块垒成的大堤时常坍塌,而种互花米草处基本无损!”米草还是个称职的清道夫——吸收二氧化碳,平抑温室效应,过滤氮、磷,预防海水富营养化。护地造地。“在盐城沿海,长互花米草的地方,促淤能力比普通荒滩快三四倍,甚至十倍!沉在水中的沙洲,种上草,四五年出水成陆,听任造化,那要等二十年!”米草大量繁衍,海岸线每年向大海延伸200米。“乐部沿海人多地少,米草促淤造地,不算大功吗?”

米草有罪:吞没渔“田”破坏生态

“二十年前,★港刚种米草,才几百亩,现在是5万亩!它们不停地往水里蔓延,抢了贝类地盘。”去年夏天,蹲门村数百渔民,愤而拔草。朱先友说,对付米草实在难。身为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钦佩说,米草疯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沿海生态。“任何外来物种,搬到新的生态系统,只要站住脚,就会表现出入侵行为,凭借强大的生长优势压倒、甚至取代本土物种!”

米草有用:大洋彼岸逼出新路

这种草,原生地是美国东海岸,引入西海岸,同样疯长。华盛顿大学教授警告:再不控制,互花米草要把威拉帕海湾填满了!他们提出,撒除草剂,消灭米草。灭草动议却遭到养殖户一致反对——米草完了,牡蛎也完了!他在米草外围插上竹竿,牡蛎就吊着竹竿生长。“草和牡蛎两不相干,牡蛎长得真大!”钦佩说,东台海民群起拔草,是无用之功!他提议,每年秋天,在米草种子四处飘散前,齐根割掉,延缓其繁殖,贝类生物自然出头了。收获米草,能做什么?钦佩在实验室开发十几种米草产品,他最看好的是喂牛!“一亩米草,一年收20吨干草,全省就是400多万吨!全国有200万头奶牛吃不饱、吃不好。”他感慨:东部就近用米草,退化严重的中西部草场也能喘口气!钦佩正在和省内外奶业集团接洽,准备开发米草。农业部的有关专家认为,外来物种入侵难以避免。从自然生物史和生态环境保护史的角度看,动植物的四处乔迁向来都是有得有失的“双刃剑”,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的规律,科学规范和实施人类活动与行为。[问题设置]

1、对于米草的价值,人们有几种态度’

2、为什么会有这些态度?有了这些态度?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3、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主讨论]有三种价值,因为我们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作为价值观,人们有了这些态度就采取了相应的行为,所以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自主探究]你们有什么价值观?有什么理想?准备怎么实现?(学生回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小结]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所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通过列举现实材料,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评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看做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本教学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较多的学生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思维,积极合作,加强交流,学会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整节课的设计都贯穿着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资料宝库

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现状

关于中国社会当前价值观现状,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态势。有研究者指出,目前我国有三种价值观形态同时并存:一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所形成的重功利、重才能的价值观;三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极端利己主义、绝对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还有研究者从价值观的内容、目标及衡量体系三个方面对价值观多元化表现作了描述。

关于价值观多样化,学术界指出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价值多样化一方面是对原有价值观内容的拓展、深化和丰富,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可以对人和事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多种不同性质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并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并存等等。不同价值目标的并存也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冲击,在一部分人中间形成了“价值虚无、无所适从”的状况,造成了价值失范的现象。价值多样化引发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有研究者把当前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表现概括为: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冲突;个体价值观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和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多样化还引发了信仰的危机。信仰的危机给一些歪理邪说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一些人产生了理想和信念的混乱,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关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价值变迁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当前的价值观与以往的价值观相比出现了“滑坡”。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负面效应,也由于长期以来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价值观念偏离正确轨道,物欲泛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流行,社会风气恶化。另一种意见认为,现在的社会道德风气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改革开放之前,但价值观念在本质上、整体上却是进步的,人们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意识、代价和风险意识的强化,都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不能因为一些暂时的无序和混乱就否定当前价值观念变革的历史进步意义。

关于中国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仍然是我们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仍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或重建阶段。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占大多数。

他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集体主义是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但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变化。

关于价值观现状的讨论涉及怎样看待传统价值观和亚洲价值观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作用及其评价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90年代以来,这种讨论不再停留于对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二元纷争,逐步摒弃了简单的文化决定论和文化相对论,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从价值学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历史反思,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这表现出学术界历史价值观的重大转折。

关于亚洲价值观的讨论是与亚洲经济的兴衰密切相关的。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一度被称为经济奇迹,东亚国家的一些政要和国内外的部分学者把亚洲经济的崛起与儒家文化的影响联系起来,认为亚洲价值观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文化支撑。所谓亚洲价值观一般被归纳为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义利兼顾的行为准则、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其核心是整体主义的儒家价值观。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盲目崇尚亚洲价值观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认为儒家文化与亚洲经济腾飞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可能开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各种不同观点表现出此消彼长的状况。更多的学者看到了儒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认为“裙带资本主义”在亚洲国家的普遍存在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这与金融危机有着一定的联系。亚洲价值观的讨论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关系的认识。

第二篇:让“母爱”在阅读中升华──《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让“母爱”在阅读中升华──《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

2.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冷漠”处理

独自看病

母亲──────

儿子────

尽责的“爱”

“路线图”

第三篇:浅谈互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互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互动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互动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互动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互动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互动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互动学习的组织要组织好互动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互动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互动学习的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

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三、互动学习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互动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互动学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怎样的合作更有效

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好互动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互动学习的目的、意义,才能去创设互动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互动学习的内容。比如问题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以什么形式组织等等。三是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四是加强对互动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2、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在互动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数学合作小组的稳定性,使互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树立两种观点:(1)要求学生合作,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互动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教师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

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我们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5、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

(2)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互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互动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互动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互动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健康成长。

第四篇:在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覃塘高中生物组郑晓燕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课程整合”和“实现教学民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

关键词:生物教学培养自主性

自从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学生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作准备的。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行为自主性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也是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现;其二,学习的自主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三,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走向。自主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从教的角度来看,一是指教师是否具有主体性教育教学思想和恰当的引导策略;二是能否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能否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元认知策略,养成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主体性保证自己能动起来,有自觉性、积极性和预期性;参与性保证自主性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与社会、集体和谐统一的。有学者认为,自主性学习是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模式,运用科学启蒙(求真)、艺术陶冶(求美)、交往习得(求善)的教育策略,以真正达到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1课题研究的体会

1.1正确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在“自主学习”教学法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引导者。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而要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启发学生理解知识,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其次,教师是一为研究者,不仅研究生物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研究教育动态。在专业知识上,教师应掌握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观念上,教师应把握当代教育思想,洞悉教育发展趋势,善于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去培养学生。第三,教师是一位教育者。教师不能只把注意

力集中在“教”上,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把“育人”弃之不管。学生的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认知、技能和心理三方面的目标。单纯的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学生加强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地完善自我。

1.2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内驱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教学进程中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好学、乐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3发扬民主,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扬民主,讲究师生平等,不能“我说了算”或“一言堂”。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如: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等。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索,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1.4发挥实验教学的特殊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教材中广泛地采用了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和创设情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过程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同学反复几次制成的滤纸条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我就请一些做成功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继续实验,查找原因。我还给同学们提供了多种实验材料,请他们思考,除了用课本上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外,还可以把该实验如何改进?并让他们通过实验进行自主的探究、分析。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认真研究、讨论,充分理解了

该实验的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同时有的同学还对该实验提出了较好的改进方法。如用圆形虑纸代替虑纸条,将色素滴在圆形虑纸的中心,并用一个虑纸条做成一个细小的圆形小棒,一端插入层析液中,一端顶在圆形虑纸的中心,且发现在圆形虑纸上出线了一个以圆心为中心的四条色素带,而且这样做还可以避免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色素带分布不清晰。

1.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找生物学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提醒学生重视生物知识素材的收集、整理。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少年科学》、《百科知识》、《家庭医学科普》、《生物趣谈》、生物教学资源网等,从中查找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课本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如我在讲克隆技术时讲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已经宣告了生物世纪的到来,但“多莉”的诞生过程是怎样的?应用了哪些技术?又如我在讲“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时,给学生介绍了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过程中,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进化的历程。对此,科学家对人类的进化理论有了一些新的见解,请学生自己在课后去查找等。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最本质的还是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生自主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遨游在生物学的知识海洋中。同时,还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让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索过程。

2案例研究与分析

2.1教学案例

我选择“酶——生物的催化剂”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案例。通过分析教材,发现该节内容除了教材内容,还可以提供实验以及一些课外的知识让学生自学,使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为此,我采用了“提示——自学(观察)——讨论——解疑——精讲——演练”的教学模式。

师:展示“多酶片”、“加酶洗衣粉”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酶在这些产品中起什么作用吗?”

生:(表现活跃)我知道,多酶片可以帮助消化。加酶洗衣粉可以让衣服洗得更干净。师:很好,那么酶如何帮助消化?又是如何帮助洗去污渍呢?

生:是不是化学反应?

师:确实与化学反应有关,具体你们自己先研究一下吧。

(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书,由于教材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缺乏积极性,而采用课外一些材料可以调节情感、激疑、激趣)

师:列出自学提纲

(1)斯巴兰尼设计的实验,其巧妙之处在哪里?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得到多种酶的结晶,这一事实说明酶的本质是什么?

(3)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这一发现使酶的概念又扩展成什么?

(4)请你总结一下酶的概念。

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相互讨论。

(因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阅读量不宜过大,应该分段阅读,带着问题容易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师:在教室巡视,随时注意发现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参与学生的讨论。生:酶可以在哪里起作用?它的作用场所是什么?

生: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怎么书写?生:酶与化学中学过的化剂一样吗?

(如何鉴定学生的自学效果,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通过相互讨论、讲评,学生能自我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由于同一小组的学生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长期形成的高中学生的自主封闭式学习的问题,主动暴露出许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师:为了说明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区别,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个实验。

师:演示酶的高效性试验。

1.3% H2O2l0mL 对照

2.3% H2O2l0mL新鲜猪肝(小块)

3.3% H2O2l0mL锈铁钉(一枚)

4.3% H2O2l0mL熟猪肝(小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4支试管中所发生的变化。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2号试管内新鲜猪肝切块的表面会立即产生大量的氧气泡?

2.为什么3号试管内锈铁钉的表面只会产生少量的氧气泡?

3.为什么1、4号试管内无氧气泡产生?

4.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生:新鲜猪肝为什么能起催化作用?为什么要用新鲜猪肝?

生:为何要设计对照实验?

生: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加剂量为何要相同?

(学生自学的材料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整个实验演示过程更具生动性,要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及实验分析能力,即读懂实验。并鼓励学生围绕实验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多提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师:展示一段加酶洗衣粉的说明文字及相关问题: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上的蛋渍或奶渍,但加酶洗衣粉可以。一种加酶洗衣粉袋子上印有如下说明: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于60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该洗衣粉能较易清除衣物上的蛋渍或奶渍,说明该洗衣粉中加入的是什么酶?

(2)为什么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有这种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

(3)为什么切勿在60摄氏度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4)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5)为什么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外的一些材料。随后教师在学生充分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再精讲本课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相应练习。以下内容略)。

2.2案例研究与分析

(1)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教学中要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毫无疑问,要体现以学为主体的原则,强调学生智能的发展要靠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靠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积极进取,而不是靠老师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求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掌握、应用、发展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

当然,“学”离不开“导”,因此,要把主导原则作为教学方法论的一个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把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系统知识的同时,尽力促进智能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另外,要使学生愿意、有兴趣去自学,更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自学材料,还需要多列举生活中具体的例

子和一些课外材料,也可以是生动具体的实验过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去自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设计合理、科学、新颖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鼓励和激发学生不断地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上述案例还可以看到,出现了多种提法不同的教学程序,这些教学程序遵循了某种“生成规则”,即以“读、练、评、讲”为基本环节,“读、练、评、讲”可以浓缩为三步,或扩展为五步、六步。但在时间上一般保持了某种序列。一些实验研究者把这种序列称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教学的具体特点,我在本节内容采用的学导式教学法结构模式为“六段教学”,即“提示——自学(观察)——讨论——解疑——精讲——演练”。教师通过提示导入课题,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求知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边看边思考,明确重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通过实验激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自学后,集中汇报学习的情况,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问,相互促进,共同理解。通过精讲,提高学生知识的准确性;通过演练,实现知识的迁移等。

(3)在引导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质疑释疑,让学生暴露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节课内容关系不大,或者有些问题或回答显得比较幼稚,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问问题。“质疑”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思维含量,以驱动学生深入思考;“释疑”要坚持让学生先讲,学生之间相互修正补充,最后教师再下结论或作评价,以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

总之,本教学模式中,改变了传统的先给出结论,再进行分析、训练的做法,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重视了结论获取过程的教学,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美彦.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创新教育.学科教学探索,2004,9:27-28

[2]杨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72-78

[3]唐金平.认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云南教育,2000,7:17-18

[4]朱健民.初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初探.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1):100-102.[5]《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报1997年第五期

第五篇:在学习中学会探究 在探究中体验乐趣

在学习中学会探究 在探究中体验乐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究”一词频频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面对课程的变革,作为未来的科学教师,应该如何认识“探究”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上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笔者在不断的学习中,认为至少要认清科学课堂探究的本质,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把握和正确地实施探究教学,把新的“探究”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我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学习前人的研究和经验并进行总结、归纳,对小学科学课程探究教学提出自己的认识,如有不当处,我们共同探讨。

一、趣味创设,自主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趣味化的导入和学生自主提出合理、科学的探究内容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我在讲《点亮小灯泡》时,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用导线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两根藤儿牵”为下面做实验起着提示作用。两根藤儿向何处牵,灯才亮呢?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我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思维的碰撞处入手,创设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情境,使探究内容更富吸引力。学生连接电路时,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指使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有趣味的情境,还要设计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让他们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这样才能使探究教学更有效。

二、自主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制定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转变为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后反思,谈谈探究后的体会和感受,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上《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时,我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漂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的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又如在教《斜面》一课,教师首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也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实验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探究内容的生活性

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是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的基础。内容的生活性体现在探究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是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加。诚然,学生只要去参与、经历就会有收获,但是不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结合学生活动实际的探究内容是无法真正让学生理解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我们的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有些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是需要教师进行调整的。

比如四年级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养殖的活动,通过养殖蚕,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比较短,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明显,整个单元的课程设置就围绕养蚕,观察蚕的一生,归纳出蚕的周期展开。但是我们有些学校附近农村不养蚕,学生没有见过蚕,甚至连有些老师也没有见过蚕,更没有什么养蚕的经验了,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最多就通过投影、多媒体展示一下蚕的生长周期。试想这样的学习过程,又如何达成科学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经历过程”的要求呢。科学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不能束手无策,而要积极地处理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如开展养殖小蝌蚪、菜青虫等活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已经开始正式“变革”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活动方案。并通过做来检验,以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的错误或缺陷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修正和完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中,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既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客观需求,又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下载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互动中实行人格升华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薛锡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语文在整理中学会学习(5篇)

    在整理中学会学习-----六年级语文组人们常说,“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但在学校调研中,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以重复作业来巩固学习”的“知识为本”的学习。是老师们不知道“......

    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坚持

    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坚持 尊敬的老师们、敬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王国维提到过做学问有三种境界,其中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谈的是做学问需要执着追求......

    学科带头人培训研修总结: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汇编)

    学科带头人培训研修总结: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 福安市逸夫小学 林巧铃 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集美大学,参加“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培训班”学习,感觉......

    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1作者:李杰芳作者简介:李杰芳,三水中学教师,工作室学员 12月9-10日,我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专题报告会,聆听了李俊兴、吴旋......

    《在QC中学习与成长》

    在QC中学习与成长 5月31日,当我二次站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2010~2011年度QC成果发表会颁奖台上代表公司二项QC成果领取一等奖和二等奖时,之前大家完成QC报告的种种艰......

    举例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会学,乐学,善于发展性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合集五篇)

    吴满祥 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精神和竞争意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组织、管理和交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研究......

    在日常德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渝中区李爱民德育工作室案例 在日常德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庆渝中高级职业学校 刘碧玉 引子: 我们中职学校的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短,经过2—3年的学习和实习培训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