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代看服务探讨真慕课的实现路径
从代看服务探讨真慕课的实现路径
摘要 分析滋生“代看服务”的资源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商业因素,提出4条“真慕课”的实现路径:在慕课制作中增加交互;教师将慕课与翻转课堂、对分课堂进行结合;提高教师TPACK素养,增强境脉创设能力;增加真实的学习成果检验机制。
关键词 慕课;代看服务;翻转课堂;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8-0059-02
前言
2012年是全球的“慕课元年”。2014年,慕课的发展达到了“井喷”之势,全球学习者数量达到1600万以上,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慕课学分,课程内容和质量也更加出色。我国在2013年后,陆续出现“学堂在线”“好大学~中国大学MOOC”“C20慕课联盟”“MOOCs共同体”等慕课平台。在慕课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多数高校引入慕课(或者网络课程)来替代一些传统课程。学生选修这些课程时,可以不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去教室上课,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在网上学习完相关课程,完成相应作业即可。
这一改变受到师生的欢迎,但是“代看服务”也悄然产生。在淘宝网以“代看慕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找到相关的“机房真实环境代看慕课”“尔雅通识课”等相关收费服务项目;在百度以“慕课挂机软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找到“破解自动挂机播放”“作业答案”“后台听课软件”等名目繁多的相关网页内容。催生“代看”的原因
“代看服务”的兴起,应该给教育研究者敲响警钟,在国外运行良好的教学形式为什么到国内就“变味”了呢?是什么滋生了教育产业的“代看”?“代看”为什么在中国有市场?
资源因素:教育者将慕课资源简单地做成在线“课件”资源 教学资料从线下搬到线上,并没有经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网络学习的特点,导致学生接受程度低。上海交通大学的余建波指出:慕课不是课件,慕课也不是简单的“课件+网络传播”的形式。课程资源的单一性、劣构性、缺乏互动等因素是导致“代看”滋生的因素之一。
教师因素:慕课的学习没有结合翻转课堂使用 一些高校引进慕课,仅仅是作为简单的网络学习的替代品,没有安排校内教师的辅导答疑,没有安排专人监管,导致慕课学习“水分”较大。即使有教师辅导,因为缺乏相应的“翻转课堂”的培训,缺乏教师素养的培养,教师也仅仅是将慕课作为一种辅助学习手段进行教学,并没有将“慕课+翻转课堂”真正应用于教学环节中。
学生因素:自制力、约束力较弱,学习能力不强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严进宽出”的怪圈,加之基础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力太强,导致大学在校生学习能力不强,约束力较弱,学生“混文凭”应付学习的思想广泛存在。在没有教师约束和监督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更弱,出现“代看服务”也就不足为奇。
商业因素:商业炒作过浓,课程内容质量不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慕课浑身上下充满商业的气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琳达?哈拉西姆(LindaHarasim)博士认为,慕课将教学披上了“技术”的外衣,将教育活动简单解释为“技术”行为。“代看服务”的出现,已然提醒教育者注意:任何一种技术形式都不能完全主导一个学习过程。而在商业运营过程中,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导致慕课的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存在“赶工”情况,虽然慕课主讲教师足够优秀,但是不能保证课程内容适合网络学习和大众学习。“真慕课”实现路径
“真慕课”是相对于过分“商业化的慕课”而言的,“真慕课”追求“去商业炒作”,追求让教师主导慕课,主导教学活动,其实现路径必须要有“人”的参与,包括教师和学生。任何教学活动,缺少师生任何一方的参与,都不能称其为完整的教学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13年的“慕课取代大学校园”“慕课摇撼高等教育”这样的呼声中,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全球有哪所高校因为慕课而缺少生源。
慕课课程制作中增加交互环节 多数网络课程在制作中已经增加了诸如问题弹出框、小节作业、小论文等交互环节,但是这种比较简单的交互方式会被一些挂机软件破解掉。在制作慕课课程时,可以增加现场学生学习视频头像的传输,增加教师在线指导环节,增加学生在线讨论。设计交互环节的目的不是强制约束学生去听讲视频内容,而是加深、巩固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将慕课和翻转课堂、对分课堂(PAD)结合使用 慕课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强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至于误导了多数教育研究者,形成了一种“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的舆论导向,无形中扼杀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在“真慕课”中,教师要成为教学的主导,充分结合翻转课堂来弥补在线学习“现场感”的缺失。“翻转课堂”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对基础知识点,教师不用在课堂上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学习,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深入讨论,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PAD)”是一种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所谓“对分”,就是将课堂一分为二,前半节讨论上次理论课内容,后半节学习新课。不管“翻转”还是“对分”,对教师而言,慕课中已有的知识点必须做到坚决不讲,课堂仅仅用来解决问题,不能为了巩固教学效果而再讲一遍。
提高教师TPACK素养,增强境脉创设能力 2005年,密西根州立大学的Mishra和Koehler首次提出TPCK的理论,旨在引导教师将技术合理有机整合到课堂教学中。随后,为了便于拼读,AACTE创新与技术委员将“TPCK”改为“TPACK”。教师的TPACK素养强调了教师技术、知识、教学能力的融合和整合,适合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境脉创设能力的提升和增强也可以提高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对教学活动的掌控能力。
增加真实的学习成果检验机制 慕课课程有作业、答疑、讨论环节,当然,这些都是线上的,会有“作弊”的可能。为了防止“代看”,可以安排教师在真实环境中对教学成果进行合格检验。必要的话增加考查、考试环节,监督、倒逼学生认真学习慕课课程,真正达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效果。结语
慕课只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而已,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慕课并不能起到决定性、拯救性的作用。“代看服务”的出现,已经警示教育研究者对运用教育新生事物进行反思和修正。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时刻警醒,时刻擦亮眼睛,挑选最优的教学模式、最好的教育理念、最好的教学设计系统来为教学服务。
第二篇: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困境及选择路径
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困境及选择路径
摘要:慕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应对当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慕课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并提出了慕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慕课;优势;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38-2
0 引言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短视频、作业、论坛、邮件、测试等要素交织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一种“集成创新”。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跨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开始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其中慕课教学模式就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新方法。
慕课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
1.1 教学规模庞大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教学的规模更加庞大。传统的高校教学是教师将学生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容纳的学生人数是有限的。慕课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以后,大大增加了学习者的人数。学生只要在网络上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不用专门在某个时间、场所等候,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另外,慕课教学的学习对象不只是学生,一些参加工作的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说慕课的教学规模非常庞大。
1.2 教学效果提高
慕课的另一个特点是提高了高校教学的效果。由于慕课是通过网络进行授课,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传统的高校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都很集中,导致了学习效果不理想。慕课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被制作成短小的视频,将知识点进行细化,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1.3 教育更加人性化
慕课教学较之前的传统教学更具有灵活性。慕课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如果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还可以重复学习。慕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习者具备上网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慕课学习,因此我们说慕课教学更加人性化。
1.4 评价方式更加灵活
慕课教学还具有评价方式灵活的特点。学习者要想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采用网上在线评价系统,通过网上在线评价系统学习者可以方便的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慕课还为学习者搭建了网上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与在线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学习者如果通过了网上课程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这是普通的网络课程无法实现的。我国高校慕课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我国高校缺乏慕课发展与应用的内在动力
我国高校引进慕课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全民学习者的知识素养。但我国高校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在设备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尝试方面缺乏大胆性,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慕课在发展与应用方面缺乏内在的动力。
2.2 慕课与我国高校现存教育制度、教学体系之间存在矛盾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与自身相符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进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认知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慕课教学模式从国外引进正好适应了当前这一形势。慕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必将会引起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系、教育资源分配格局等方面的变化,这必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冲突。慕课教学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共享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转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进而改变了课堂组织方式、社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组织管理方式,最终将会带来教育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的变革,增加了慕课与我国高校现存教育制度、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
2.3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还不够开放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不同,各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文化习惯。慕课是在西方国家文化理念开放的环境下产生的,适应了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不同的地区发展状况不均衡,教育开放的理念还没有形成,很多高校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课程资源分享,导致慕课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不够顺利。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他们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无从谈起。慕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地位,代之以学生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应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选择路径
3.1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3.1.1 政府应制定慕课发展的措施及规范
我国政府应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慕课发展的措施、规范,同时应搭建开放性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以此促进我国高校慕课教学的快速发展。
3.1.2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①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为高校慕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只有资金得到了充足的保障,才能进行慕课资源建设和利用的系统研究,同时还可以组织跨学科力量跟踪全球在线开放教育的进展和创新,研究慕课教学的规律等问题。②鼓励各高校进行慕课教学的创新研究,促进高校慕课教学的发展。
3.2 建立慕课可持续发展机制
慕课教学模式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促进了高校教学的发展。要使慕课教学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要建立慕课可持续发展机制。可以通过建立慕课质量评价体系、薪酬激励制度等方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将学习者对慕课课程内容、教学效果、视频质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作为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薪酬、福利挂钩。另外,慕课的建设与运营应引入商业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慕课资源建设中的作用。由于慕课平台的建设、开发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高校是教育和学习的主要阵地,将慕课进行商业化运行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高校在进行慕课商业化建设方面要引进专门的人才,最终实现各方面共赢的局面。
3.3 高校应为慕课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慕课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高校的组织者,高校应为慕课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要加强高校慕课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做起:首先,建立高校慕课工作推进机制,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高校慕课教学模式,制定符合本学校的慕课发展战略、计划、时间表和路线图,协调推进本学校的慕课教学工作;其次,将在线学习同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再次,高校要加强慕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对慕课教职人员提供在职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服务能力;最后,为高校慕课教师提供人力、资金、技术、设备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3.4 进行慕课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要提高高校慕课教学效率,必须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跨校选修慕课,建立慕课学分认可制度,对于通过慕课的学生可以颁发毕业证书,增强慕课教学的认可度。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实行学分制度要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杜绝学生在慕课上课、测试、考核过程中的作弊现象;其次,要建立慕课考核和奖惩机制,对于一些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对于一些考核不达标的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最后,要配套建立慕课课程质量认证与分级制度,只有通过了学分认证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结语
总之,慕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慕课虽然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高校合理利用和引导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73-77.[2] 王应解,冯策,聂芸婧.我国高校慕课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06:80-85.
第三篇: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摘 要】以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例,针对传统课堂低效性问题,提出应吸收“慕课”的优势和理念,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
【关键词】慕课 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路径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13-03
当前,以Coursera、Udacity、edX等为代表的“慕课”,正以其强大广泛的辐射性能、高品质的课程教学、短小精悍的视频设计、创新考核方式等特征,革新着人类文明传承方式和知识学习方式。“慕课”掀起的教育领域的革命,被认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正引领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新趋势。随着“慕课”的普及,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程的通史类课程如何适应“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或者说,这一场基于网络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会为历史学专业通史类课程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通史类课程应如何应对慕课的潮流?我们应如何吸收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高校历史学专业亟须面对和回答的。本文以高校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为例,探讨慕课背景下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和方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识压缩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凸显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涵盖1840年至今的历史,有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百年的历史中,它涵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曲折探索,也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内容非常庞杂。但在当前学分制的大背景下,通史类基础课的课时不断压缩。因此,按照传统的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事件、史实为载体的传统课程讲授,无法深入挖掘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本质。
(二)传统理论教学无法彰显近现代史的功能
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每个历史时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至今的历史,包括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就课本的内容而言,讲授内容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内容,勾勒了新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从教学核心而言,应该着重叙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也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思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根据课堂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厌倦各种枯燥的政策、会议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历程和社会发展路径很难有深刻的认识识和思考。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即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和历史是疏离的,学生无法真正走入这段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充沛的情感去感悟这段历史,使得国史的功能无法有效彰显。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另外,由于目前的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没有形成或不完善,致使学生课程实践环节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课堂模式的意义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利用课题项目推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如何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对慕课浪潮下的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的理论授课模式的摒弃意味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行。“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由粗浅的知识掌握走向研究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新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方案,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历史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甚至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项目化课堂模式的构建的实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授课教师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少参与课外指导的现象,上课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的课内课外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故步自封,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研究不断的反省和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互动。
三、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诚然,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属人文通识类课程。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理念革新和技术革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实现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吸收慕课的教学理念,以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是解决这一尴尬困境的有效途径。其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构建研讨性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的内涵非常丰富,学术界的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教材因为篇幅的限制,编写模式强调革命高潮和阶级斗争。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为主线,内容比较集中于政治史和革命史。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研讨性,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在抓住课题主线的同时,应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努力把学生引向近代社会各个层面,从而激起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兴趣。
此外,还应坚持将国内外当前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引进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思考国外学术界研究问题的范式与国内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除学术研究成果外,还需要将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与当前国际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
如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突破传统的胡绳、范文澜对近代史解读的模式,用现代化的视野看19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选择以及现代化过程。以此来作为解释近现代历史的框架与参照系,“政治选择”路径使学生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解释框架,来重新认识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演变。
如我们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分为清末开明专制化时代、早期议会民主、袁世凯的强人政治、国民党权威政治、全能主义计划体制与邓小平的后全能主义型现代化发展模式这六次政治选择。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运动是由这些不同政治模式前后相继构成的。这是一个在不同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持续进行的政治社会运动,其凝聚中国人集体经验的历史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课堂教学通过这一历史考察揭示,思考这一历史进程发展的原因,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传统国家,其政治体制变迁的轨迹以及对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启示。由此而进一步考察各种内外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百年现代化政治选择,在当时解决了什么问题,又面临了什么新的矛盾或困境,为什么前一种政治选择会被后一种政治选择取代,这些政治选择在现实中的正面与负面效果又有哪些。这一系列问题一次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推到新的高度。新的教学体系给学生打开了新的思路路径,有利于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引领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近代史的相关问题。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让学生能更好把握当前中国学术界在近现代史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将来的毕业论文或本科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思考的方向和路径。除了学术研究成果外,还应该坚持将国内外不同的各派争鸣的学术观点引进课题,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近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积极开拓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
(二)以项目为主体推动教学,强化教学实践
构建研讨性课堂,主要路径是将学生由客体转变为主体。让学生由听课的被动客体转变为自主研究的主体。因此要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史料的分析和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边学边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强化研究性授课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以项目为载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和值得争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历史。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围绕各种各种的问题,以课题项目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如中国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和值得争论的问题,围绕如何评价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陈独秀的“右倾”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的作用和失误、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十年、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特点以及影响、抗日战争中的汉奸问题、延安整风等等各种问题,将其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要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是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现代史。
例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以家乡的抗日战争为课题作出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课题展示。在课堂上,将抗争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规定每组代表一个中国的特定势力:共产党,国民党,对日合作者和民主党派。每一组的任务就是熟读并研究本小组所代表势力的立场和政策,进行课堂演示和辩论。每一组阐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困境解读以及未来计划,并指出对手的缺陷。实践证明,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功,还需要重视史料教学。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课题研讨,都要重视将相关的原始史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亲历史料,尽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曾经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事件和生活,引领他们学会在历史的表象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笔者认为,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的通史课程变为历史学专业师生共同研究的有深度思考的课堂。
(三)紧跟学术前沿,创新考核模式
受教育的个体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张试卷考核全部学生的现状如何改变,能否做些改善?这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在讨论高校专业理论课程如何创新,何以成为创新型考核项目之际,如何设置有效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型考核效果与评价体系建构应该是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应努力建构一种全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即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考核,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成绩评定,创新教学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落脚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历史学专业的教学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程实习参观、课程作业、学年论文、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除了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外,笔者认为当前应该有希望借助网络平台,吸收“慕课”的优势,探索新的考核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洞察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史实效性特点将“口述史的研究与实践”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中,探索培养学生研究分析能力的新路径。希冀改变一刀切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结合课题研讨、口述史的开展以及课程考核对学生进行立体的全面的考核。
口述史学是一种收集、保存史料、抢救史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生动的历史教学手段、它把以往的静态历史教学变为一种动态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口述史学的研究与实践纳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达到了培养考核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史学理论、社会调查、新闻采访、文字写作、与人交往及克服困难等一系列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此外,在当前慕课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无法回避这波浪潮。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紧跟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才能使课堂保持时效性和前沿性。因此课程的考核模式也应该利用当前“慕课”和“微课”的特点,创新考核模式。笔者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中吸收“微课”的特点,以开放性的视角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就自己对共和国的理解做一段微视频。这次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亲身调查,通过各种形式用微视频记录下了他们对共和国史的理解。他们的作业内容涵盖非常广,形式多样、灵活,有创意、有创见。学生用自己对共和国史的感悟和最新技术手段,丰富了共和国史的内容,也使国史的呈现形式更多样化。
诚然,一种新的课堂模式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笔者认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综合考核,需要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题研讨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带着项目学理论,同时在项目研讨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应用能力,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是“慕课”浪潮下高校历史学通史课程可以尝试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McAleese R.Towards a meta-language of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1975(2)
[2]Yorkey R A.Study skills course for foreigncollege students[J].TESOL,1970(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8)
【作者简介】黎 瑛(1979―),女,广西容县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代社会史。
(责编 何田田)
第四篇: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专业人士就在商品营销和服务营销上进行过很长时间的探讨和争论。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在70年代后期,由时任花旗银行副总裁的林恩?肖斯塔克一篇刊登在《市场营销月刊》一文引起的,原文主要的观点是:服务行业中没有能够建立相关的营销理论,恐怕与市场营销本身的“近视”作风不无关系……因为市场营销中缺乏与服务密切相关的指导、术语和操作准则,所以服务行业在将营销与决策和控制等主要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往往行动迟缓。
上文的服务营销是指服务行业本身需要一套行之有效并区别于商品营销的自主营销策略,这一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本文的观点并非宏观意义上的“服务营销”,而是将服务本身的狭义思想放在整个营销策略上,这一定义既适合于商品业营销,当然更适用于服务业营销。
服务作为一种营销形式
服务本身在服务业一直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和过程存在,很少有人能将它作为一种营销方式联想起来,然而许多曾经经典的案例都证明了,服务本身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营销方式,带动企业发展甚至是脱颖而出。
美国西南航空发展起初只有3架飞机,为3个得克萨斯州的城市提供飞行服务,而后来发展到拥有近200架波音737飞机,服务范围扩大到36个州,而且还在持续发展。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果,主要归功于西南航空公司独特的服务定位,友好、诚意服务、价格优惠是公司的宗旨,并在准时、行李托运、顾客满意方面创造了当时国内最好的记录;优秀的服务质量成为该公司发展的最大营销优势。
在许多服务行业,服务工作人员仅仅把自己的服务工作当作工作来做,而并没想到自己的服务内容会为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当然负责的工作人员和无可无不可的工作人员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这一影响尤其在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工作人员中表现明显。类似的情形经常在产品销售型的公司发生并产生相当大的困扰,公司的市场部和营销部总是为大量流失的顾客而相互推卸责任。市场部指责营销部在面对同时出现的大量顾客,显得过于散漫和敷衍塞责、几乎没有起码的服务精神;营销部则指责市场部本身的营销定位就有问题,广告和营销活动放出去,吸引来的完全不是产品的目标顾客。而公司董事只关心财务上的支出和收入比例,相应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对董事们脆弱的心脏是相当大的打击。
如何区分清楚服务本身在营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在许多情况下,服务营销人员提供给顾客租用一个实体对象的机会,比如一辆汽车或酒店的一个房间,或者在短时期内雇用有劳动能力和专业技术的人,可能是一个保姆或脑外科医生。尽管购买者只对最后的结果感兴趣,但在整个服务传递过程中,服务人员对待顾客的态度会对顾客的满意程度产生影响,并很可能成为顾客下次是否光顾同一家企业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一因素往往很难在企业营销部门的调研工作中体现出来,即使有所察觉,改变这一过程也显得非常复杂艰难。
同时,许多企业将商品和服务隔离开的做法同样显得幼稚,单纯认为商品的质量和性能出类拔萃就足以称霸市场已经是老黄历了,例如家电、数码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已经成为购买者是否最终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渠道建设,并将之视为产品能否顺利送达顾客面前的命脉,其实渠道建设本身就是服务内容的表现形式,在就近方便的区域获得企业产品本身是服务质量的体现。然而在非自建渠道中的产品是否能在服务上略胜一筹,企业往往鞭长莫及。
总而言之,从营销的角度看待服务,已经逐渐被认可,单纯的服务是没有绿叶的红花,单纯的营销是没有阳光的土壤,只有将二者联合起来才会发挥最大优势。即使在非服务行业这一点也行的通,购买商品的顾客总是喜欢售货员的微笑真诚一点;如果飞机误点,乘客焦虑烦躁的情绪会在机场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沟通和服务上得以化解。从营销角度看待服务,本身并不高深莫测,它只要求企业在尽心尽职的基础上略施小肥,往往会收获出其不意的丰硕成果。
服务为营销的过程 1.定位
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让产品变的鹤立鸡群是每个企业商家绞尽脑汁的首要大事,然而产品本身的同质化是由于其特定功能所决定,要想获得鹤立鸡群的效果,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莫过于利用服务提升品质。
2006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负责数据仓库的高级总监Patrck Bolin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谈到,他认为数据库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一直致力于在某种程度上为公司提供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客户,而只用较少的时间去做重复性的工作。并且在稍早几年他们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尽力为客户开展了更多的自动化自助服务,其中包括:提供通过Internet完成登机通行证的服务;提供通过电话完成登机手续的服务;以及提供其它可以通过技术来完成控制事件的服务。就拿使用电话举例,他们能够使员工集中更多精力去帮助那些需要个性化服务的客户,比如检查旅客行李,就是个性化服务的一种。其它航空公司会更多的从能否裁员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角度则是通过为公司员工提供从事不同工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精力用在满足顾客需要的服务上。
如何更好的服务顾客是每个企业必须注重的问题,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通过技术化条件为顾客赢取更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机会,简单将航空看作一次飞行过程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在大的同质化竞争中争取小的特殊化优势,正是服务营销努力要做到的。正如George S.Day 在他的《Market Driven Strategy》一书中曾有的描述一样:一个企业用以赢得竞争优势的方法的多样性可以迅速击败任何通用性的原则和表面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一个企业必须把它自己和它的竞争者分隔开来。要取得成功,它就必须界定和推动自己成为某些特性的最佳提供者,而这些特性对于目标市场的顾客非常重要。
以上观点简单看来,就是服务为营销的首要步骤是差异化定位,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诺基亚(NOKIA)在迎接苹果公司iPhone的挑战时,积极提供人们期待已久的网上音乐服务,正是努力缩减与苹果公司在音乐上“差异化服务”的距离。这项服务类似于苹果公司的iTunes,诺基亚的新网站将允许消费者在自己的电脑上下载歌曲,并将它们转换到手机和其他掌上音乐播放器中。尽管诺基亚目前能够提供的歌曲只有100多万首,比起苹果公司的500万首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位手机巨人在积极应对差异化服务提供者竞争时显出的气魄和努力,足以让人认识到提供差异化服务本身的营销价值。
差异化本身源于细分市场,它是由一组拥有共同特征、需求、购买行为或消费形态的购买者组成的,差异化营销定位的目的是确定能够为某一细分市场顾客提供这一细分形态内的满足。所谓“不捐细流以成大海”,通过细分市场一步步争取更多顾客人群往往是企业间竞争的优先策略。这样看来,同样是高端五星级酒店,在细分策略和服务提供上的差异,为各自在细分市场取得相应成绩也就不值得奇怪了。以功能齐备的多功能会议厅为卖点、与以特色餐厅闻名的两家酒店在提供顾客服务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而各自在细分市场上的营销形式显然会迥然不同,但二者的宗旨仍然是服务,只是定位有差异罢了。
2.组合
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细分策略生存下来的企业虽然很不容易,但它们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面对“组合”问题,将更多的细分服务组合起来,同时保证细分特色,赢得更多顾客认可,这也是服务营销下一步必须完成的。企业必须确定的一点,是组合的相关性,试图让商务酒店接待旅行团是不切实际的要求,但这并不影响它为独自出行的旅游人士提供周到细致的住宿餐饮服务。
最著名的组合策略莫过于中国移动的资费套餐方案了,它针对不同的人群建立起不同组合品牌,如针对商务人士的“全球通”、针对普通百姓的“神州行”以及针对广大学生的“动感地带”等,尽管移动在各省(区、直辖市)的具体组合方案有不同,但其确定的标准是一致的,如“全球通”资费昂贵但能够确保全球自由通话,并享有更多商务方面的便捷服务,而“动感地带”的短信包干则是它争取学生群体的重要手段。
产品的细分组合不仅需要考虑产品本身,作为产品的顾客,往往也会成为区分组合形式的泾渭线,Christopher H.Lovelock在其《服务营销》一书中提到将顾客作为产品的一部分,顾客本身的身份、年龄段及其它相关特征都会对其产品产生一定影响,甚至看作产品的一部分,这一点在“高度接触、分享服务”的企业类别中表现尤其明显。例如酒店、影院、航空公司和零售商店等。或许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一个人去看电影落座之后,发现即将放映的是一部爱情片,而周围都是一对对情侣在窃窃私语,往往个人会感觉不自在甚至尴尬,尽管这样的情绪不会阻止个人把电影看完,但此后想要一个人再看电影时,就会有所顾虑了。
所以组合的策略不仅只是将产品的细分特性考虑在内,同时需要将顾客本身作为产品组合策略的一部分纳入体系,即使顾客是通过产品所针对的顾客群体在进行评判,也不会得出与产品特性相悖的结果。由此看来,同一家高星级酒店在争取招徕更多商务人士的同时,花费相当努力希望在旅游高峰时期将空闲房间包给旅行团的做法往往会给酒店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失。
3.成本管理
企业在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往往只注意到自身产品销售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和产品的有形成本,却忽略了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体力、心理成本及感官成本;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则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的成本,还需要了解竞争者对相同产品或服务的索价。因此成本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产品本身,二是顾客,三是竞争者。
无论服务业或是制造业的产品,固定的人工成本和材料耗费在一定规模上是无法轻易改变的,有赖技术更新的成本缩减在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上看,同样无法轻易获取优势。
缩减顾客在获取产品时所耗费的成本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例如在顾客获取产品的时间和体力上,许多企业采取广泛建设产品销售渠道的方式缩减顾客可能所耗费的时间和体力,同时提供充分的售前售后服务保证顾客的满意度;而在顾客心理和感官上,保证广告和产品的切合程度显得尤其有必要,过分夸大的宣传未必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心理上的落差会在顾客对待产品本身的信任程度上大打折扣。
对竞争者的评估同样是服务营销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不仅包括同行业内相同产品的产品,同时也必须考虑产品的其他可替代品所带来的竞争局面。正如早期录象机、VCD、DVD等影象放映产品刚刚出现在市场上时,曾给影院业带来相当大的恐慌,它们认为这些盒子式的小东西可能将广大有兴趣观摩影片的顾客封锁在自家舒适的沙发椅上和电视机前。正是这一恐慌带来影院业的新一轮洗牌,许多有实力的影院公司加大力度放在影院的设备更新和更细致的有效服务上,通过服务品质的提升,给观影顾客带来家庭中无法享受到的影象和声响效果,并且在路过大商场外的影院时,让那些路过电影海报的顾客无法抗拒其独特的魅力。
服务为营销的微观策略
服务行业更需要从营销角度定位服务,如同商品制造业需要保证产品质量一样。航空业率先在同质化趋势明显的状况下开辟出联合的道路,让本身能够提供的交通里程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在服务策略上大做文章,如便捷的机票出售、贴心的行李托运及管理、提供富有异域特色的点心和饮料等,服务上的标新立异足以为其营销策略提供坚强后盾。
国内单体酒店从一定层面上看,几乎面临着和航空业一样的发展瓶颈,地方客源饱和,企图发展其他地方客源力不从心,如同无法提供特定路线的航空公司一样。如果和其他地方单体酒店联合的话,或许能避免此类尴尬,同时扩大服务范围。
在国内单体酒店联合上,走出关键性一步的驿品酒店联盟,很早就意识到应该从服务上做营销文章,早期在运作酒店俱乐部时提供的贵宾卡,仅仅针对当地高端顾客,如私营企业主、商务人士、机关政要等,并向这一细分市场下人群提供绝对及时有效的服务,充分满足其贵宾身份的需求。从产品的市场定位上看,驿品酒店联盟定位于高端客源,即使现在走联合的道路,依然坚持这一根本策略,这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根本立场。
第五篇:从三个维度看评课
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作者:窦桂梅 文章来源:《小学教学参考》2006(6)点击数:
319 更新时间:2007-2-11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面对《游园不值》那寥寥的几句,怎能做到别有洞天、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功底,面对传承千年的古诗,我心生敬畏。十多年前,我曾上过一次古诗的公开教学课,之后一直不敢再碰它。这次,要领着教师研究“古文、古诗、古代故事”的教学,必须“身先士卒”。
下面,我结合清华附小制定的“语文课课堂评价标准”(见后面附页)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连同备课时的意图和想法,具体谈一谈。
“温度”
1.教师的准备
教材是沉睡着的。教师的教学,就是把教材中沉睡着的情感唤醒,融入自己的性格、性情,使之成为综合体送到学生面前,进行“碰撞”,从而使教材的一花一沙“生成”孩子的世界和天堂。可见,教师从《游园不值》中提取一份精神营养,带着渴望共鸣的饱满情绪,这当属上好这堂课的最好前奏。
古诗应该怎么讲?虽然没有什么规定,但也决不能墨守成规。以前教古诗,常用“四部曲”:解诗题——理解诗意——创设情景——体会感情。这没有错,但我要通过推敲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解意”的形式外壳上,更要实现和诗人“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入境”状态为学生“造境”。
“境”怎么造?首先,教师外在的教态要尽量亲切自然。我是东北人,性格比较直爽,说话也带有北方人豪放的特点,但我尽量追求诗意的婉转,语速一定放慢,遣词造句力争充满美感。从效果上看,达到了。有人说我的语言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语文本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文本的“气韵”有所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始终充满激情,这激情有时候是慷慨激昂的,有时候又应当是润物无声的。这节课试图在浅吟低唱的几番涵咏中,散发出文学的、理性的光彩,同时又有启发的、激励的情感气息。
2.学生参与 这堂课是否实现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在这方面,我在努力。
公开课的问题就是不了解学情,不知道哪个问题应该叫什么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上课的学生,我课前没有见面。为实现教学的“生成”,师生之间应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教有热情,谆谆善诱;学生学有兴趣,求知欲强。这就需要我和学生在某些地方进行积极的调整。教学中,应尽量不叫那些总发言的学生。不过,我发现自己说得多了一些,感觉学生的发言不解渴,就想补充几句。如果知道这个班的学情,就会叫“这个”学生示范,然后叫“那个”学生强化。比如,让学生扮演叶绍翁和我扮演园主人的对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这个环节在说“诗意”),要让一个好学生说,再让一个中等的学生说,最后让一个“弱”点的学生说,这样,就把“对话”落实了。可惜。因无法了解学生而落实不一定到位,但还是能看出学习的过程很真实,学生在感觉。在感受,在一点一点地往上“走”。
另外,在争取学生参与面的最大化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比如课堂上,在学生动笔的时候,要求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远啊、说话要站直啊、表达要完整啊等。这里有隐性的习惯,也有看得见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
广度
1.教材拓展
教师应可能地找到教材的空白点、延伸点、能力点、发掘点,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这是语文课应想尽办法达成的目标。教学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内的一首古诗上,延伸出的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课上,我出示贾岛的两首诗,一首是《寻隐者不遇》,同时引出那些与“不遇”相关的古诗和古文,进行同步组合;另一首是《题李凝幽居》,引出“推敲”的典故,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园不值》的独特内涵。还有,移花接木,把陆游写杏花的两首诗以及《世说新语》中的《雪夜访戴不遇》的文章放进去,帮助学生提升对《游园不值》的内涵的深刻理解。海纳百川。凡有利于学生者皆为我所用,我在想尽办法延伸拓展,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深化课文。
2.课堂整合
怎样有效地运用课件和音乐?课件要唯美和古典一些,应能幻化出一种纯美的意境。我选择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渔舟唱晚》这两首音乐。前者让人感受春天的旋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游园不值》填进这个旋律中唱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旋律。后者让人体会到诗的古韵,让孩子找到古诗平仄的语感,然后,在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音乐的节奏诵读。另外,我努力用手势“指挥”与肢体语言配合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当第二次配乐学生再读的时候,我以无声的肢体“语言”作引导,孩子们朗朗地美读起来。也许。你会发现,这次是孩子们唱出来的!插句题外话。关于“背诵”,我们只要求学生背,忘了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这首诗和别的古诗有什么关联也不琢磨。今天一首,明天一首,背了一大堆,生吞活剥,大多消化不良。当古诗无法和学生的生活和心灵链接起来的时候,他们便都忘了。诵里有节奏,有美感,有思考。诵读时,一定要读出语势的高低。语气的强弱,语速的快慢。我们教师光让孩子大声读。没有诗感,那肯定效果不大。所以。平时这方面我们要加强训练。
深度
1.教材解读
这节课究竟要走向哪里?这就涉及到古诗本身的问题了。研究古诗文,不仅要研究古诗文本身的特点.还要体会其内在的思想性和特殊性。以往的古诗教学停留在意境上,我们是否应努力提升到“意象或意向”这一层面呢?就是说,原来我们的教学讲究诗的感情。是否忽略了和诗人实现精神的同构?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究竟在哪?通过阅读,我发现了宋诗与唐诗的不同。那么,我就要在宋诗和唐诗的这个区别点上,思考如何突破.定位在追求意象上。在这堂课中。我就是从意境、情境创设中走向意象,揣摩诗人的意图,寻求在精神上的同构共生。
于是,教学本首诗,我不仅仅停留在春天或园林上。“一切景语皆睛语。”感受、体会诗人心情,更要体悟诗人的心境。主题就在“不值”上做起了文奄。围绕“不值”来讲一诗人在“不遇”中遇到了什么?诗人是怎样对待遇到的这些景物的?诗人有没有必要进园子?有没有必要非见园主人不可?课,就这样展开了。在“不值”这个主题中,获得“不遇中有遇”——就是这节课的眼睛,就是走进诗人的内心。要让学生知道,读这首诗不仅仅能感觉到春景的盎然生机;而且体会到作者没有进园,反而却获得一种快慰,获得永远的、留在心中的、定格的永恒,这才是更大的收获。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接到了诗人的“地气”的,自己也有了“灵气”——水到渠成,获得了精神陶冶和人文启迪。这“不遇和有遇”,不就是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吗?给孩子种下这颗种子,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相信他们会逐渐感晤到。但愿,他(她)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来。2.学生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完整、丰富、灵活且有感染力?思维是否独特深厚?这是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考虑的。我觉得在独特见解上孩子还是有的。例如,孩子说:诗人对红杏的感情— —就是一个“关”与“出”;一个“一”与“满”。有个小孩说:用“印”而不是“踩”,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爱怜。这多好啊。这个“印”是留在苍苔身上的,这就可以把“屐齿”讲出来。于是,我顺势讲到了关于“木屐”的文化;孩子们呢,也能“顺竿爬”,把自己很有深度的感受说出来。有个学生说:“一”就是“满”。这里就涉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问题。当然,通过“三枝红杏出墙来”,“十枝„„”这样的对比,孩子们获得了关于“一枝红杏”的独特审美感受,以及由这“一枝红杏”想象到的“春色满园”。关于为什么“不值”,我用《雪夜访戴不遇》来搭桥,孩子们马上领悟到“何必入园”和“何必见园主人”这样的思想深度。
这里,我还想说点儿题外话。有老师说,为什么那些“差”的学生换个老师上课就爱发言?我看,除了学生感到新鲜之外,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换“眼镜”看他们,要求他们,还要告诉他们,还要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语文学习过程是长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不断的浸泡语言以及感情的过程。他们在说话的时候,教师的心要敏感起来。比如,有个学生说红杏的“欲望”,我马上反应过来,告诉他不是“欲望”,而是“渴望”。有的同学说话为什么没有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关键是对语言不敏感、不敬畏、没有审美感。孩子没有温情的话陪伴终生,你可以想象她(他)多么凄凉。一句话,我的意思是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的孩子温柔起来、温情起来。如诗人对园的“怜”,对普通的柴扉都要“小扣”——这是怎样的怜爱与怜惜?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自己会说话,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对翅膀,他会更全面,他能够凭借此飞翔起来。
3.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是否由浅入深?是否还能深入浅出? 第一步,与文字相遇。就是游园所见,即通过画面、朗读使眼前有“像”。对于诗中的“字”要有重点的推敲,不能面面俱到。如“小扣”、“久”,为了教学的需要,课中没有进行再推敲,而重点对“怜”字进行了推敲。“怜”里不仅仅是爱之情,还有惜之意。学古诗不点化,不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难以深入。围绕“怜”来推敲诗意,体会“怜”里深深的爱恋。再有,通过朗诵,读出七言诗的韵味。读着“苍苔、柴扉、红杏”,细听,你会感觉春天就在脚下,春天就在眼前——正是风景这边独好。第二步,与文学相遇。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浓缩的都是精华。诗歌要去涵咏、推敲、比较,而不是训练。要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就要再造人物形象,这便走向了文学。让“红杏说话”这一环节,通过口语交际,学生体会了杏的形象。红杏呢,也许是诗人心中美丽的女子。现在把“一枝红杏出墙来”演变成婚外恋了。也有这种可能:叶绍翁是去见心爱的人,来的时候都那么小心翼翼;红杏出墙,那是你的心,是向着我敞开,足矣。当然,园主人不一定是女子;园,也可能是园主人或诗人精神的家园,那枝红杏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心。因此,对“红杏出墙”要理解成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对美好的向往。当园内、园外红杏和花草,园主人和诗人对话之后,我们还要在热闹中走向宁静—— 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让学生想象春色满园,热闹完了后,要收到心里,美美地沉淀在心里,在音乐的陪伴中,成为美好的回味。
第三步,与精神相遇。这就是研究“不值”中的“值”,即“不遇中的有遇”。前面画龙,在结尾处“点睛”。先抓春景,再抓情感,最后落脚“不遇中有遇”,给孩子们种下一棵种子—— 人生遇到挫折时,会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啊。叶绍翁如果进入园中,那份永远的美好就破了。只有永远的渴望才会幸福一辈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平衡。人要太完美,想要千什么都要实现,这人生就没味道了。
适度与高度
最后,总体上看温度、广度和深度三者的关系,是否做到了比较巧妙的结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习得轻松愉快并有所得。整体教学效果明显不明显,在某项或某点中有没有创新,教师有没有个人的突出特色。尽管不一定完美,但在整体上应达到一定的高度。
感言
这是评价表中最后的一个部分。可以谈亮点,也可以说疑点或缺点。比方说,这堂课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对你今后的教学最有提高和触动;哪一点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等等。边听边记、信手拈来,是第一时间的真实感悟。对教者和听者都是一个提升。
‚命运给我关了一扉门,我要努力打开另一扇窗。就像红杏一样。有了生活、情感,教学才有它的意义。‛——这是我们学校一位教师的感言。
‚光‘感’不悟。不成。古人学得少,推敲一个词语可以好几天。现在的孩子学的太多,我们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所以。该讲的还要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言。
‚关于老子‘道生一’的哲理是不是太难了,要思考如何让课堂达到一定高度,但尽量要适度。‛——这是又一位教师的感言。‚没有最好,只有越来越好——只要上路,就不怕远。‛——这是我看了老师们感言后的感言。附“清华附小语文课堂评价标准表”
评课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一项常规活动。它是参与听课的人员(包括教师、领导或专家)在听完教师的课后,对该节课的教学状况、教学效果以及师生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
评课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是诊断作用,通过评课可以帮助执教者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其更快地进步;其二是互惠作用,评课是听课者与被听课者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研讨的交流过程,对被听者来说是一个促进,对听课者也是一次学习,大家可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有助于共同提高;其三是导向作用,评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在学习优点和发现不足的基础上形成集体的共识,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那么,到底如何进行评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维度进行。
一、学生维度
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时,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状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我们评课最主要的视点。学生的状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考察
1、评学生的注意状态。可以观察学生的目光,看学生是紧紧追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还是目光呆滞,左盼右顾;可以观察学生的倾听,看学生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还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可以观察学生的回答,看学生是紧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还是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2、评学生的参与状态。可以观察学生参与的广度,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每个学生是否都处于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可以观察学生参与的力度,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在教师点拨时是否认真倾听,师生互动时是否积极思考,问题讨论时能否踊跃发言;可以观察学生参与的效度,看学生是否有效参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评学生的合作状态。可以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合作交往是否处于一种和谐、民主、有序的氛围状态;可以观察学生课堂上是否有诚恳、积极的合作态度和良好、有效的合作技能;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多维、多边、多样的合作交往和信息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效果。
4、评学生的思维状态。可以观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看学生课堂上是否语言连贯,表达流畅;可以观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看学生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积极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观察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看学生是否能旁征博引,纵横联系,实现知识的变通和联系;可以观察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看学生是否积极探究,主动发现,敢于呈现自己独到的见解。
5、评学生的情绪状态。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可以观察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变化去判断他们的情绪是否保持持久;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自我调控学习情绪的能力,是否能从激烈的讨论转入专注的倾听,是否能从激昂的情绪转入冷静的思考。
6、评价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有生动的情感体验,有积极的智慧交流,有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达成状态。所以评价一堂课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主动地跟进、投入和共鸣,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否随着教学的展开,提出深层次的、有意义的问题;观察学生是否人人“吃得好”、“吃得饱”,感到一种丰实感和满足感;观察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劲头,更有信心。
二、教师维度 教师是我们评课的第二个视点。学生维度考察的是学生“学”的如何,教师维度侧重考察教师“教”的如何。考察教师的“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评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先进。教师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往往折射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所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首先要看他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看他的课堂教学是否凸显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思想,是否走出灌输教学的误区,是否使课堂教学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
2、评教师的教材把握是否科学、准确。教材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很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果教师自己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准,研究不透,在课堂上必然疲于应付,漏洞百出。所以,考察教师的教材把握就是要看教师是否真正吃透教材,是否精心组织教材,是否科学处理教材,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3、评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有效。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保证师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目标设计的策略、情境创设的策略、问题设计的策略、资源利用的策略、信息整合的策略、化解疑难的策略、激发动机的策略。
4、评教师的课堂组织是否得当、有序。课堂组织反映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只顾自己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也无法应对今天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学”的组织,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今天,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果“学”的组织松散、无序,学生自主学习就无法进行,合作学习就难以落实,探究活动就不可能顺利展开,教学目标也就很难达成。
5、评教师的课堂智慧是否机智、灵活。教学机智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应变智慧和变通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看教师是否能因材施教不拘泥,是否能因势利导不逾轨,是否能巧妙化解不死板,是否能灵活变通不尴尬。
6、评教师的专业基础是否扎实、丰厚。教师的专业基础无疑是教师执教的关键,它体现出教师的“底气”和“功力”。教师的专业基础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应答上,对教学相关内容的纵横联系上,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上。专业基础丰厚的老师往往能应对自如,左右逢源,课堂教学生动而丰满;而专业基础不扎实的老师辄常常捉襟见肘,难圆其说,课堂教学贫乏而干瘪。
7、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精当、生动。语言表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师的课堂语言包括讲授语言、交流语言和评价语言三个方面。考察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是要看教师的讲授语是否规范、明白,富有条理性;交流语言是否真诚、亲和,富有启发性;评价语言是否精当、丰富,富有变化性。
8、评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规范、美观。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板书的消亡,它仍然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板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看板书是否正确、工整,二是看布局是否合理、美观,三是看板书是否起到配合教师教学的作用。
9、评教师的媒体使用是否熟练、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感和形象感。但是如果操作不熟,使用不当,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课堂教学的媒体使用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一是看教师的操作是否娴熟、自如;二是看媒体的定位是否恰当,是否将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三是看其使用的效果如何,是否走出追求形式的误区,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10、评教师的教学仪表是否自然、得体。教师的教态仪表也是一种教学因素,教师的精神状态、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言:“教学工作是以教师的整个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课堂教态应该自然亲切,仪表朴实端庄。
三、课堂维度
教师的“教”的状况和学生的“学”的情况,往往通过课堂这一师生活动的“舞台”呈现,所以,评课还要观察课堂上的整体面貌和效果。课堂考察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1、看课堂是否鼓满着张力。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一个单薄的、平面的狭小空间,而应该是一个充满着张力的思维场,在这个思维场里,师生的思维得到无限的扩展,师生的探究欲望得到尽情的释放。他们互相引动,彼此撞击,课堂里不断闪现着创造的火花。在教学时空上,课堂有着开放的空间,敢于超越课堂,善于向生活延伸,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在知识系统上,能有效地把本学科的知识内容串联照应起来,同时,又能超越学科,打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围墙,实现跨学科的整合;在资源利用上,能充分挖掘文本资源、人力资源、生活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重组和科学利用;在学生发展上,能跳出灌输教学的误区,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思考、发问、查询和怀疑,在充满张力的探究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和生成新的问题。
2、看课堂是否充溢着磁力。理想的课堂,不是令学生生厌的单一乏味的生产车间,而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充满向往之心和留恋之情的幸福磁场,处处洋溢着让学生着迷的风景。在这个风景区里,应该没有专制,有的是充满人性的关怀;没有讥讽,有的是充满期待的激励;没有责备,有的是循循善诱的引导;没有“填鸭”,有的是指示迷津的点化;没有压抑,有的是互相研讨的愉快;没有死板,有的是充满生机的互动。教师给学生以探索的信心和登攀的鼓舞,学生给教师以聪颖的感染和醉心的激情。在问题的牵引下,师生情感相互沟通,思维相互碰撞,问题相互突破,资源相互享用,目标相互达成,大家在相吸、相协、相谐中,互相滋润、互相激励,互相照耀,动态地连接着无数条磁力线,共同构建着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3、看课堂是否激荡着活力。理想的课堂应该充满着激情的诗韵,激荡着生命的活力。课堂上,学生“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教师“眼中有爱,口中有物,脑中有路,心中有情”;学生在课堂里或“怦然心动”,或“豁然开朗”,或“浮想联翩”,或“百感交集”;教师在课堂里或“妙语连珠”,或“精要点拨”,或“激昂慷慨”,或“静心期待”。课堂充满着真诚的对话,热烈的讨论,琅琅的书声,愉快的笑声,学生的精神和脉搏和教师一起欢跳,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中生活着,思考着,幸福着;课堂在充满爱意、饱含情意、富有诗意、体现创意的氛围中推进着,展开着,生动着。课堂教学不时碰撞出新颖的“火花”,生成出独特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