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学设计(共5篇)

时间:2019-05-13 01: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病毒》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病毒》教学设计》。

第一篇:《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病毒是多种多样的,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乙肝病毒、SARS病毒„„病毒体积十分微小,人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类型,了解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事业的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听说过病毒,也许见过或听过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对于什么是病毒、病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还不了解。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与病毒相关的疾病,进而认识病毒的特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3.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4.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病毒及病毒的特征。难点:了解病毒的种类。评价任务

1.了解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认识病毒及病毒的特征。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3年的“非典”给我们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对于“非典”你了解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

2.“非典”是由一种叫做SARS的病毒引起的。到底病毒是什么,它还会引

1/3

起什么疾病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病毒的真面目。(板书课题:病毒)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由病毒感人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了解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教师讲解。

活动二:认识病毒。

1.病毒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疾病,那它到死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呢? 学生自由讨论。

2.阅读课本第三页,认识病毒及其结构和特点。3.病毒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呢? 学生猜测、讨论。

4.阅读课本第四页,认识病毒的种类。

三、自由活动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病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制作一份有关病毒的剪贴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学生制作并展示剪贴报。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组织一次以预防病毒性传染疾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板书设计

病毒

2/3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感、狂犬病、骨髓灰质炎、麻疹„„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特点: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个体及其微小。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教学反思

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教师首先从“非典”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鸡瘟、口蹄疫、流感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

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组内合作交流,阅读教材,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3

第二篇:病毒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天华中学 朱海敏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识别各种病毒,并能够说出病毒的特点和结构组成,明确病毒是生物.2、能力目标:

①通过书籍、杂志、网络来搜索有关病毒的各种资料,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②通过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巩固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③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关系,培养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三、重点和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结构组成;病毒的生活.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1、《病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有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具学具的准备:

抗击“非典”的场景图、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

1、大家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的非典吗?你对非典了解多少呢? 2、2009年在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你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回答,引入课题。问题:病毒能引起哪些疾病?

二、探究活动

1、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从你的课前调查中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并将大家感兴趣的资料挑选出来,以便在全班交流。(2)教师适当补充,并播放视频资料。(3)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

① 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有关疾病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如腮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稻矮小病等,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基本的外显症状和传播途径。② 引导学生概况出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措施。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二:

2、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1)提出问题:结合图片认识病毒。(2)学生猜想,并汇报交流。总结: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3)认识病毒的两面性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病毒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疾病。

②有益方面:例如我们打的疫苗,有人就是用人工处理的病毒做的,可以防治疾病。还有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等。(4)病毒种类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并总结是哪三类。①动物病毒(例:乙肝)

②植物病毒(例:番茄花叶病毒)

③细菌病毒(例: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

三、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制作一份有关病毒的手抄本或剪贴报,宣传有关病毒的知识篇二: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人教版七年上第二单元第四章的内容,病毒是已知最微小的生活在活细胞内的致病因子,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是一种简单的生命形态。病毒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密切。【教学目标】 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描述病毒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收集并整理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内其它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教 具】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后反思:

1、导入新课的反思我通过提问下列问题引入新课:、我们班最多人患的是什么病?、大家最担心的、最难对付的有些什么病?

3、一个小东西能对付比它大几万倍的庞然大物,大家会相信以小能制大吗?用提问法导入新课一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整一节课学生的神经无比兴奋。

2、用图片说明病毒是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前后共同努力所发现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病毒的发现过程,教学简明直接学生印象深刻。

3、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图片,比较细菌和病毒的大小,认识病毒的形态:杆状、球状、蝌蚪状。认识病毒的寄生类型: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这节有大量图片,学生的形象记忆效果明显。课件展示三种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找出病毒结构的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还通过对比病毒、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学生都能记住病毒的结构。

5、病毒的生活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用了比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首先介绍了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再介绍病毒要是离开了它寄生的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病毒的生活特征。

6、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的第二个重点知识,应该重点突破!我除了介绍病毒的有害方面:使动物、植物、细菌致病和有利方面:制作各种疫苗、杀虫、帮助基因转移、基因治疗等。篇三: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教 案 首 页

教学过程

教 案 尾 页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二、学情分析:

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诏安一中的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部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人“小资料”、“科学*技术*社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后“再学习”较自觉。学生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但是不全面。

八、教学反思:

1、过度自然:教学过程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呈现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2、新旧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与旧知识的结合。如生物的特征的回顾。

3、对比分析:教学过程多处采用对比、分析、推理,特别是在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通过对比、推理加深学生的认识,如病毒与细胞结构的对比。由伊万诺夫斯基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病毒的“小”。

4、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辩证看待病毒的作用,正确的对待艾滋病人及家属。

5、初埋伏笔:教学过程注重为今后的教学服务,如下一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高中的“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在本节课都初见端倪。篇四:《病毒》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病毒》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学校: 燕河营镇中学 教材版本: 冀少版 篇五: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第五章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3)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并思考病毒作为人类的“邪恶远亲”,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医学和自身免疫的进步。

四、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第三篇:1.《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病毒是多种多样的,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乙肝病毒、SARS病毒……病毒体积十分微小,人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类型,了解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事业的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听说过病毒,也许见过或听过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对于什么是病毒、病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还不了解。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与病毒相关的疾病,进而认识病毒的特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3.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他信息源。

4.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病毒及病毒的特征。难点:了解病毒的种类。评价任务

1.了解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认识病毒及病毒的特征。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3年的“非典”给我们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对于“非典”你了解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

2.“非典”是由一种叫做SARS的病毒引起的。到底病毒是什么,它还会引

1/3

起什么疾病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病毒的真面目。(板书课题:病毒)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由病毒感人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了解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教师讲解。

活动二:认识病毒。

1.病毒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疾病,那它到底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呢? 学生自由讨论。

2.阅读课本第三页,认识病毒及其结构和特点。3.病毒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呢? 学生猜测、讨论。

4.阅读课本第四页,认识病毒的种类。

三、自由活动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病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制作一份有关病毒的剪贴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学生制作并展示剪贴报。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组织一次以预防病毒性传染疾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3

板书设计

病毒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感、狂犬病、骨髓灰质炎、麻疹……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特点: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个体极其微小。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3/3

第四篇: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总路:

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

→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

→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

→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过程说明:

(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2)本节课的导言可以直接导入。如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或者由学生代表发言导入,只要能引出主题即可。如某学生:“最近,我收集、记录了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使我对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我们能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3)关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部分的教学,最好借助录像,展示病毒的多种形态和结构,还可制作教学软件比较形象地展示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构成涉及到比较深的化学知识,不必过多解释,只要求学生知道就可以了。

关于病毒在寄主细胞里增殖的内容,可结合图片略加解释。病毒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教师最好利用软件的动画形式表现病毒在寄主细胞里的增殖过程,这对理解这部分知识起到关键作用。

(4)关于病毒的类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部分的教学,以其中一类为例,利用图片、录像等教学手段详细介绍其在寄主细胞里寄生和增殖的过程,其他类型也就迎刃而解了。如痢疾杆菌噬菌体的作用机理。

本节知识应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像、教学软件的形象、直观、动画的作用,把学生用肉眼见不到的事物再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收集、记录的资料可能很广泛,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可依据与人类的关系分成两大类,一类对人有益,一类对人有害;也可以根据病毒的类型或寄主的不同分类:

a.微生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无脊椎动物病毒;

d.脊椎动物病毒。

还可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如

a.通过水传播;

b.血液传播;

c.空气传播等。

教师适时强调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只能说病毒是一类十分特殊的生物,不能把病毒说成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生物。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有益和有害的两个方面加以描述,特别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如艾滋病病毒的危害等,通过讨论、分析会加深印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也可以结合录像或软件向学生介绍目前关于病毒的最新信息或其他有关内容,激励学生有很多科学领域等待着他们去开发创造,造福于人类,效果会更佳。

第五篇:《病毒》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病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的欲望。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教材分析:

病毒是多种多样的,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乙肝病毒……病毒体积十分微小,人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病毒资料的搜索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类型,了解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参加科学事业的热情。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接触过有关病毒的一些信息,但究竟什么是病毒?病毒是怎样引起疾病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病毒。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病毒的类型以及病毒与人类关系等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重点难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因为:通过学习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这对认识生物界的多样性十分必要,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通过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个方面,病毒虽然有害能引起各种疾病,但人们可以利用噬菌体进行生物防治,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提问: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

1.病毒的结构、形态、传播方式、繁殖方式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教师使用课件并讲解.3.学生讨论,根据讨论情况有层次答疑.4.狂犬病的症状、脊髓灰质炎的症状、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5.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6.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并能描述如何预防。制作关于病毒有关知识的手抄报。

(四)、评价标准

1、对病毒的结构了解程度,能否简单绘画

2、能否简单描述病毒繁殖过程

3、对如何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了解程度 课堂小结:

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简单生物。病毒只有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植物、动物、细菌都可被病毒寄生。根据寄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病毒可对寄主造成伤害,使寄主致病。如果寄主是人、农作物或牲畜则是有害的;如果寄主是农业害虫则对人有益,故可利用某些动物病毒来防治农业害虫。

下载《病毒》教学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病毒》教学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病毒的主要形态,结构组成,繁殖过程以及关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进入专题性学习网站(ht......

    病毒展示课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病毒展示课教学设计 湘波中学 廖治年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病毒的种类、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2)能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能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

    5.细菌和病毒 教学设计

    细菌和病毒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方式做好实验记录。 2.能设计实验证明适于制作酸奶的环境。 3.能根据模拟法计算繁殖一定数目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章病毒 教学设计一-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5篇

    《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富源县中安街道一中 余琴 1、了解病毒的发现、大小和种类; 2、掌握病毒的结构,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关注病毒与人类的生活; 3、通过病......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互学、填图、表格和练习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通过看图记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通过自学了解......

    病毒教学反思五篇

    病毒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内容与我们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加之课堂中又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热情度高,参与度也高,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

    病毒的教学反思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反思 张贤汀 本人于2010年11月29日第二节课在张槎中学生物实验室用初一(10)班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课后从听课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