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

时间:2019-05-13 11:4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

(吉林体育学院

长春

130033)

摘要: 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对青年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采取的措施有: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制度建设与规范、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校园活动设计与开展、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修身设计与引导、专业成才与成人成才、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管理 前言:

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代表了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如何在教育中真正得以体现?这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按照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智能和技能的提高,更多的应从学生的人文教育出发,让有形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无形的人文教育(潜在教育)相结合,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基点,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用人文教学生求善,用科学教学生求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共同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青年大学生。

随着教育部出台16号文件及24号令,可见教育部对普通高校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及发展的重视程度,从侧面反应出这只队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一个国家的兴衰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国家发展立足之根本,也是人才强国之根,没有教育何谈发展!没有教育何谈振兴!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加剧,为积极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根本上为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某发展是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含义的界定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人文,中国古代有“教化”与“生成”之意;在中国古代“,人文” 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希腊文的Paideia(人文)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古希腊人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为他们所推崇的著名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今天的人文主要指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一是“文”。

二 高校辅导员实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必然性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因此,高等教育要树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保证我国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德育人性化这一理念的核心体现。

(二)新时期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象是人,教育工作中的互动因素也是人,体现工作成果的还是人。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培养的“人”是优秀的人,是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为基础,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我们的“产品”就是人,所以说,教育的事业就是实实在在“以人为本”的事业,是育人的事业,所以辅导员的工作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精神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三)国家未来发展与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的大学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成功的教育管理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与服务、育人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视学生发展为学校管理的生命线;同时要充分发挥“两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感悟真理,提升境界。

三、辅导员运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教育管理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 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具体体现在工作中,如:尊重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采用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形式转换角色,退回本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的引导和耐心教育去分析和帮助解决,用人文的情怀去体谅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上是学生的知心人,在政治上是学生的导航人,在学习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让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成为教育管理学生潜在的手段和示范效应,用细雨润无声的效果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二)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教育管理

为了激励学生参与管理, 辅导员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有效激励机制,通过班级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措施,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实施和实现提供机制保障。然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关键是要问自己:“为什么制定相关制度”?这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总之,没有制度的教育管理是无源之水,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制度 同时辅助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而制度的规范性决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和成效性,作为辅导员应研究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系,从而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好务。

(三)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的教育管理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培养人,相反,没有和谐氛围的环境,没有人文的环境,没有科学气息的环境是不能成为大学的,也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的,可见环境的建设与布置对一所大学的育人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环境与人的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环境,环境建设应从学生的寝室,学生的课堂,学生实验室,学生实践基地,学校学生的活动场所等地方,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意义上设计教育管理学生的环境建设主题,使学生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接受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育,这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法制教育,以此形成交叉式的育人环境。

(四)校园活动设计与开展的教育管理

校园活动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营造,搭建高雅校园活动的施展舞台,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反应新时期大学生风采的、有品味的、能达到育人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体验成功,真正使文化活动成为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以此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助推剂,让学生在成长中得到锻炼,在愉悦中体验收获,在挑战中战胜自我,真正让校园活动成为学校育人的大舞台,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五)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相统一的教育管理

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的舞台,特色活动是学生实践的组成部分,实践是学生检验知识的 课堂,是体验真理的渠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长的更快,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观。作为学校育人的殿堂,实践无疑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捷径,对于辅导员要充分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的出发,从学生的专业出发,从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时常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性与创新型较强的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省市等大型活动等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通过国家(省、市)及学校组织的大中型活动去充分的锻炼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创新中提高自己的科学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奉献社会中体验成长,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升华,让自我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最终形成全方面的科学与育人的环境,真正使大学成为打造复合型大学生的培养基地。

(六)修身设计与引导的教育管理

大学生修身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方式,是学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面对社会的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来自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影响,加强大学生的修身引导和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使生活在当今社会的青年大学生在汲取优秀文化精华的同时,使自我的人格和内在的修为得以提升,这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目标,至此辅导员应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本着科学与人文融合引导的原则,一是开设不同层面的主题报告会,引导学生明德知礼,修身向善,二是聘请校内外专家、资深教师,从社会需要出发,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如:社会交际、营销、法律、口才、书法、写作、形象设计、人文修养等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举办例如:“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等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多层次的修身设计与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专业成才与成人成才并重的教育管理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的专业是步入社会发展的根基。专业是否优秀直接影响着专业是否成才,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不能仅过分强调技能教学,而忽略对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关注,以免走入冷漠化、单一化的歧路。对教育者要合理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立足自己的专业的基础上,从纵深的角度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先成为专才,同时注重本身的成人成才的养成,使专业和做人有机统一,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才。由于我们教育管理的主体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所以教育管理的中心和尺度必须是人。教育管理应具有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教育管理,至此辅导员要用最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观念,让学生在人性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辅导员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学生,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管理去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最终促使大学生的人文内涵、人文素养的根基形成,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长为人,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八)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连年扩招,加之社会和家庭的复杂背景,致使80后的青年大学生个性化多样,个性较强,这无疑对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产生某种程度的障碍。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自主生动的发展和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倾向, 学校应积极顺应社会,在发挥引领社会的步伐中调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使学生个性成为成人成才的优势,至此,我院结合学生和专业特点,制定了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学生工作教育理念,在实践中验证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正确性和前沿性。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和最高准则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至此辅导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关注学生的人性, 彰显学生的人性,尊重学生的人格, 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注重张扬其人性,尊重其人格,开发其人智等。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辅导员的意志为转移的,辅导员应重视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管理,因材施管,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辅导员应该把教育管理的重心立足于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具体应做到一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二是以大学生的个性为工作切入点,使其个性与共性合一;三是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学生的楷模;四是角色多样化,做大学生的师长、朋友等,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误人子弟,在科学化的教育引导下,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建立,打下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在素质教育被呼吁,被提倡的社会大背景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时代对人才培养及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就是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维 护其尊严,满足其需求,激发其动机,引导其行为,发挥其潜能,促进其成才,这是我们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作者简介:

张健,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吉林体育学院辅导员,助教,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130033,0431--84694034,***,changjiang200888@163.com

第二篇: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感言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科普书和多观看科普节目,以增强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认识;其次是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争取成为一个对科学保持浓厚兴趣的学习者、发现者、创造者和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做得更好,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还有就是要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而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则首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向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等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依我所见,“人文性”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把所学知识尽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尽量使所学知识融入真实的的生活情境,尽力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在此,我就一个具体教学片段来做分析。

教学内容: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学时安排:1学时(40分钟)

学情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入门阶段,好奇心强,对乘坐何种交通方式以及其他各地的学生乘坐的交通方式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transportations, bus, subway, ropeway等词语,并围绕transportations话题,运用所学词语来讲述交通方式。

(2)初步了解各种交通方式,感受不同地区交通方式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态度;通过对不同地区,国家的了解,懂得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使学生了解、欣赏和尊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交通方式。

难点:简单识认对应的交通方式图片。

教学过程:

1,播放交通歌曲,呈现图片,营造一个相对逼真的环境,导入本课主题。

2,观看交通视频,识认transportations, bus, subway, ropeway Christmas card等。

并让学生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3,讨论:(1)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对于有些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车祸,交通堵塞等。对于这种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

4.课后作业;写出自己喜欢的交通方式并给出简单理由。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生活视频等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第三篇:人文素养与职业院校语文教育

人文素养与职业院校语文教育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基础部袁法军22500

3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素养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等方面。当前,我国教育界也正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使职业院校和职校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如果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学好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掌握各种技能,那么对职业教育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改善职校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现状无疑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工作的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大胆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总结了几点认识。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在语文内容的价值取向上

现行职业院校语文课本的内容的选取兼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它是以汉语为核心,包括语言、文章、文学、汉语言独有的文言文及其文化在内的多元体系,负载着极其宽厚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华社会的事理情志,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对中华历史命运和现代社会状态的深切关注,这种对在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性,正是语文内容“人文性”的价

1值取向。翻开语文教材,既有对高山大海、蓝天碧云、红花绿草的描绘,也有对天文地理、科学知识的介绍。所有这些,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无尽的思索;既给人知识力量又无形催人奋进。这正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凸现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升华认识,净化心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每个学生由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尽相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审视学生个体的差异,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给每个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限制,以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在潜意识中消除“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当作平等的、共同探究问题的伙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关怀、激励他们,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能自由地表现和舒展,使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和学习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要强调“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读中,教师也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结合实际的教学,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在阅读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的改革并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观。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突出学生的绝对中心的地位,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落到实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加强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切实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知识;想方设法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尽可能地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细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文体的教学,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迁移的教学。比如,说明文,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在散文和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素质上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

终。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已成为当今语文教育同仁的共识。笔者认为阅读不仅是指对课程教材上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要多读,更是要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在指导学生阅读中,笔者将学生的阅读分为自由阅读和集中阅读两种形式。自由阅读,是指对学生的阅读不规定具体的阅读内容,但教师要对阅读的方法做适当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善于质疑的习惯等等。集中阅读,是指在教师亲自指导下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规定阅读时间,交代读书方法,回答有关问题。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训练,玩味欣赏,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的活水,大量增加精美的时文和古典文学,让学生切身感受时代的生活气息,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反思社会,让学生在感悟和咀嚼文学精品的同时,也让他们潜心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汲取祖国文化的美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挖掘课文创造因素、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课文中想象因素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捕捉那些能调动学生思维积

极性的关键内容,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好问、善思,进行创造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不断地培养起来。比如在《项链》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让学生补写玛蒂尔德夫人在听闻她一直为之奋斗的项链乃是一窜赝品后,她的故事又将如何发展。通过这样的迁移训练,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补写结尾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反思,也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这种人文精养自然而然的在与学生思维拓展的同时,更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当然,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待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检验。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安排多的时间参与到语文的实践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载着他所形成和掌握的语文素质从容不迫地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广阔空间,达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还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人文品位

教师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开阔的视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更要提升自己的个人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体现于恪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体现于真心的关爱学生中,体现于丰厚的专业

知识中〃〃〃〃〃〃人文素养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多种途径中感悟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这既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让我们一起为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职校学生而共同努力。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

中小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

念,如何提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陕西曾正乾

我们知道,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人文素质来说将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反映在教师思想道德、心理素养、思维模式、性格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人格成功的前提;人文素质的基础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取决于教师驾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能力。人文的本义是创造完美的人性,教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提高自己:一是提高科学知识、二是培养科学能力、三是训练科学方法、四是强化科学意识、五是提升科学品质、六是打造人格魅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依靠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一方面,伴随科学的发展,教师对科学的认知、思考及技能操作水平影响着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方式方法又关联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提高。教师应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知,在相互切磋的氛围中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因而,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体现着教师严谨治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状态。这种科学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所必需的。

2010.05.26

第五篇:教师人文素养与教育教学效果2

教师人文素养与教育教学效果

焦作市山阳区解放东路第二小学杜彩云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于他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07年,我市启动了“人文素养拓展计划”,三年来,我们在读名篇名著,写读书感悟、教育日记、随笔中不断的成长。针对教师人文素养与教育教学效果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育教学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个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学科知识是必须的,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也是必须。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在于这些。就如《霍元甲》电影中,李连杰所说的“武功本身并没有高低,主要是练武的人有高低。”练武之人的悟性、能力、用功程度都会对他的武功高低产生绝大的影响。这里,我们也可以看作我们在具备一定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所谓的教育教学技能都是差不了多少,每一种有名的方法都曾经辉煌过,但我们学了这么多也并没有提高多少。关键还在于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这个人,他的内在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个性修为等都会对他的教育教学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我身边有一位数学教师。他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很高的,别的老师碰到难以求解的题目了去找他,他准能把题目给解出来。可就是这位教师,他的学生都不喜欢他,甚至还出现学生故意在他的课堂上捣蛋的事,而他无法解决这种事情,只是干生气。最后还要班主任、或学校行政出面来帮他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降低,丧失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威严,也失去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样的前提下,教学效果当然不好,学生考试成绩往往落在其他班级的后面。

参加人文素养拓展计划后,通过看教育名家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学习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克服自己性格的缺陷,采用一些必要的引导、教育学生的手段和智慧,吸引学生的注意,试着与学生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自己在学生面前变得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极大的改变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地反思教学细节问题

反思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良好的反思素养有助于教师教学信念的确立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和教师的职业成长;在教师教育中,明确反思素养的构成部分,从心态、知识、经验、策略和能力等方面主动建构,对于教师主体自觉发展和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工作中,我们不要仅仅依赖于学校或上级主观部门组织的培训来推动自己,况且这种针对大多数教师的培训缺乏个性,效果也并不一定好。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地反思,对课堂中的细节问题:如在你讲课时学生的反映,自己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学生课堂中有没有提问或提了什么问题等等,还要对在另外的时间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如批改作业中有没有给学生以实际效果,对你的话学生是否接受,为什么?或者怎么办?你这段时间有没有参加过同事之间或与学生一起的活动,感觉怎样等等。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如果有问题,可以多跟其他老师交流交流,讨教讨教,有的应该直接跟学生交流的就不要搁置,也有的可以去查一些资料,学习学习。这种自我培训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培训。这可以绝好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我们的教育智慧,并且也能在自我学习培训中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促进自我成长。

三、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吸引学生的“法宝”

作为一名老师,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且有一些还要很“厉害”。这些也是吸引学生的“法宝”。特别是那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学生喜欢比较多的种类,如:篮球、乒乓球、武术、下棋等体育运动项目;唱歌、弹奏乐器、画画、书法等艺术类;或者知识面特别广,给学生的感觉是“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等等。这些都能使佩服你,学生喜欢上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愿意听从你的教导。

四、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教育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崇高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征服学生。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这样,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近感,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教学效率就会提高。反之,一个思想道德低下,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你的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所说:“当他的教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马虎虎,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是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注意人格的作用,必须提高自身人格力量,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当然,个性上最好也充满阳光。在意志品质、思维品质等方面也要能表现出较好的素养,比如沉着冷静、坚强勇敢、思维敏捷,有创新精神等。这并不是说,对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应符合这样高的要求,但我们可以不断努力去学,去锻炼,从而使自己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而这也正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正是能最好赢得学生尊敬的。

下载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