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时间:2019-05-13 11: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第一篇: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多难兴邦——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08年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大地震后第二次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他在黑板一侧一笔一划竖着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师生们。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①

温总理所用的“多难兴邦”,指多灾多难的局面往往可以激发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从而转危为安,使国家复兴强盛起来。此语出自《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温总理所用的“多难兴邦”不仅是对战胜大地震灾害的坚定信心,而且也是对建国60年来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历史总结。60年的史实雄辩地证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重大自然灾害,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一、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报告中所描述的中国:“这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大陆地震的频度和强度居世界之首,占全球地震总量的1/10以上;台风登陆的频率平均每年高达7次;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仅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就有十余次之多。现列举部分如下:

1954年江淮大水。该年江淮梅雨期限比常年长一个多月,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年高出14.5米。黄河海河也有局部发生洪水。此次水灾淹没农田4755万亩,导致3万多人死亡、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1959--1961年自然灾害。灾害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三年因灾直接死亡人口总计22000人,仅1960年和1961年两年统计,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分别减少1000万人和348万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河北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区市。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以上。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1978--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1978年,全国出现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少5-7成,缺水人数达2297万人,秋季雨水少4-9成,全国受旱3.85亿亩,成灾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旱3.11亿亩,成灾1.5亿亩;1983年全国受旱2.41亿亩,成灾1.44亿亩。

1998年大洪水。该年7-9月期间,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为最,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2008年南方大雪。是年1月10日以来,中国南方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连续三次降雪、暴雪天气过程。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川、甘、陕、渝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1510万人,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2010年甘肃舟曲和四川汶川、绵竹等地特大山洪泥石流。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冲进县城,夺去1478人的生命。接着,在四川发生8·13和8·19两次强降雨,使全省20个市(州)114个县(市、区)946.7万人受灾。两省洪水、泥石流主要发生在5·12特大地震重灾区。以四川8·13特大群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5·12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形成长约200-300米、容积70万立方米的壅塞体,遇险群众8000多人;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冲垮上游幸福大桥后堵塞老清平大桥,致使绵远河堵塞,河水改道,遇险群众5000多人。

二、社会主义中国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中昂首前进

60年来,通过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从防灾减灾角度看,以防治水旱灾害为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的“40年来,沿七大江河流域建设与加固了22.6万公里的抗洪堤坝,修建了8.33万座大、中、小型水库,建成了万亩以上灌区5300多处,固定排灌站46万多处,机电水井251万眼,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的2.7亿亩发展到7.2亿亩,并逐步发展了我国堤、间、水库、分滞洪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具备一定规模的防洪体系,创造了三年二决口的黄河40年来安危无恙的历史奇迹,减轻了水旱灾害。”③

从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看,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的党和政府不管是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起步时期,还是在国弱民贫、友国反目的三年特困时期,以及任务繁重、经济转型的发展关键时期,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第一时间把抗灾救灾确定为当时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广泛动员,快速行动,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全力挽救群众生命和确保财产安全,夺取抗灾胜利。

在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60年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30年成就更为突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上述事例充分说明,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并不因自然灾害的频发而逊色。中国人民在遭遇“多难”之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而“兴邦”,并以此证实了伟大导师恩格斯的论断:“没有哪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多难兴邦的根本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领导优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把13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就是因为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强大感召力。二是党中央快速反应、指挥若定、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充分展现了高超的领导水平和危机处置能力。三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危难关头冲得上、关键时刻豁得出。四川8·13和8·19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四川各级党组织把党中央“务必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部署作为应对本次灾害的准则,以更有效、更快速、更科学、更人性的决策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从受灾区域安全转移群众近百万人,虽然有40余人不幸遇难,但在突发的巨大灾难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创造了大灾之中成功避险的奇迹。

(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一次又一次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抗击自然灾害中,“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持灾区”、“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唐山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在国务院统一部署和指挥下,从1978年开始,来自全国的50多个援建单位、10万建设大军云集唐山,到1986年6月底,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比较合理、公用设施配套、抗震性能良好、生产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唐山重新屹立起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全国上下一齐行动,短短两天内,中国政府便组织了13万将士、100多支医疗小分队赶到震灾现场施救,同时,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奔赴抗灾救灾第一线。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形成对口支援格局,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安排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19个省市与四川北川、汶川、青川等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区结成对子。到2010年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其中完工85.2%。农房重建已全部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学校重建完工92.1%,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完工87.2%。灾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根本性改善,震后开工的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用16个月时间建成营运。38个重建城镇中30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灾区产业实现恢复提升,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震前水平;灾区生态加快修复,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灾后重建进展顺利,如期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对口支援成为了我们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创举,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新救灾模式。

(三)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军事优势

面对各次重大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总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人民解放军共参加各种救援行动41万多次,出动人员1799万多人(次),动用飞机、舰艇11万多架艘(次)、机械车辆1334万台(次),抢救和转移群众415万多人,抢救各种物资3458万吨,根本解决了解放前一遇大灾大批人员死亡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局面。”④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4.6万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涌现了武警8740部队参谋长王毅、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彭州市公安局光明派出所教导员蒋敏和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警察蒋晓娟等可歌可泣的人民钢铁卫士。在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暴发山洪后,武警四川总队25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成了群众转移的“天梯”和“扶手”,安全转移650多名乡亲。

(四)中华民族和衷共济、自强不息、关爱生命的精神优势

在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展现了无比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了新的历史丰碑。在巨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从容、坚定和力量、韧性、勇气。在抗击1998年特大洪灾中,我们锤炼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我们锤炼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些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将流传青史,永放光芒。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和伟大壮举,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在抗御灾难中格外团结坚强的中国;看到了一个国家凝聚力、民族自信力、国民向心力空前强大的中国;看到了中国人民以浓厚鲜明的时代气息、开放自信的主人翁姿态,成为爱心与希望的传递者、光大者,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在这些精神鼓舞和感召下,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冒着巨大危险,去努力为他人打开生命之门。四川8·19列车遇险事件中,广汉石亭江大桥在洪水冲击下不断晃动,一列由西安开往昆明的旅客列车在桥上遇险,1300多名乘客被困车中。冲上大桥抢险的当地村民们顾不上自身危险,一边大喊“桥快塌了,赶紧出来”,一边捡起路基上的石头,狠狠地砸碎车窗玻璃,拼命往外拽拉乘客。53岁的村民曾令述记得,自己一个人就拽出了12人。最后一名乘客终于逃出车厢,大家拼命跑下桥头时,两个桥墩就相继倒塌,两节车厢轰然落入水中,瞬间被冲出200多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⑤重大灾难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经历了大灾大难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了屹立在地球东方的巨人。我们坚信,多难兴邦,不可战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定会迸发出更加巨大的能量,将我们的祖国推向又一个盛世!

第二篇:从汶川灾后重建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汶川8级地震三周年过去了,地震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今天,让我们再来看下地震灾区,那是让人振奋,让人的眼睛真不敢相信,这里三年前曾遭受过8级地震。沿途别具民族特色的新农村风貌、崭新的的场镇,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校和医院,都让你深刻感受到灾区的巨变,从满目疮痍到欣欣向荣,从山河破碎到一片生机,都不得不令人由衷发出感叹:变化太大了,大得超乎想象!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很快地渡过了难关,三年的重建速度之快,改变之快,超乎想象。而灾后重建所有的项目都大手笔、高质量、高起点地完成,这对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慰藉,对全世界来说,也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壮举。这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自然灾害,难以避免。然而,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遭遇和命运往往截然不同。咱们看看印尼海啸和刚发生的日本地震吧,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救灾行动有我们这么迅速,出动救灾人员有我们多,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在五千米的高空跳伞深入灾区、直升机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运送灾民。再看下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科学决策,立足于改革开放创造的物质实力和制度活力,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破解了一个个重建难题。按照“一省帮一县、大手拉小手”原则,加快恢复重建;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中,四分之一用于恢复重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支援灾区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对口支援、协同作战,形成了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3年间创造的灾后奇迹,展示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能力,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过去的三年,是情动天地、气壮山河的三年,是顽强拼搏、坚强奋起的三年,是党心可鉴、民心可追的三年。抗震救灾的壮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汶川地震灾後重建的巨大成就,充分体现制度优越性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灾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汶川地震灾後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超过灾前水平。对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和对口支援省市的援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灾后重建成果,加快提升灾区内生发展动力,解决好灾区群众现实困难和长远生计,深入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好美好新家园。

汶川地震灾区三年“重建奇迹”昭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汶川人经历了一场人性的考验,也使每一个中国人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三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把眼光投向汶川等灾区,曾经破碎的山河已然重整,成了安居乐业的家园;曾经遭受重创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灾区已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创造了震惊中外的重建奇迹。

到底采用了什么“法宝”才取得彻底战胜汶川大地震的奇迹呢?网友秦汉雄风总结出三大“法宝”: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网友白峰也撰文写道,汶川特大地震并没有吓怕灾区人民,相反让灾区人民学会了坚强。灾区人们挺起不屈的脊梁,坚强坚强再坚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用信心去建设出美好的家园,用信心重拾了破碎山河,用信心去抚平了千万颗心灵的创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奇迹”、“震撼”已经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次的“中国震撼”,在人们心中激起更为强劲的冲击波。网友相遇如风说,崛起的汶川给我们昭示一个真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始终恪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始终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正的目标和方向。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只要有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只要有我们的坚强的子弟兵战士,中国人民完全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中国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网友林伟认为,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坚强不屈、勇于担当的灾区人民。

当年,“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口号响彻中国,在3年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网友高福生说,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砥砺民族精神。三年“对口援建”,不仅闪耀着我们这个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人性光辉,更折射出党的领导力、社会的动员力、群众的创造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后高起点高质量重建的范例,提供了受灾地区崛起于危难、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样本 网友干越白丁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在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各部门鼎力相助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19个援建省市以最快速度启动实施重建项目,按照和谐援建、科学援建、务实援建的要求,派出精兵强将投入艰苦卓绝的重建之中,为灾区重生奠定坚实基础。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在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强大实力的基础上,举全力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同时,社会各界也大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汇集了人间大爱,凝聚了巨大合力。

汶川之殇,三年祭。3年,让四川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走向阳光,走向幸福!网友河马先生说回忆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相信汶川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有感

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从事灾后重建工作的我,感触很多。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地震发生来的三年间,何不如此?

三年前的5月12日,突出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让位于四川北部的剑阁县遭受重创,山河破碎,房屋倒塌,交通、通讯中断,人民受难,损失惨重。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就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候,新华网就发布了总书记重要批示,两个小时候总理就登上了赴灾区的专机。5月16日的绵阳机场,刚下飞机的总书记快步来到总理面前,伸出双手长时间紧紧相握,也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握在了一起。

“汶川不哭”、“ 四川挺住”,“中国加油”,“我们永远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一个个响亮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一车车急需的食品药品衣被帐篷等物质从祖国各地运来,一批批紧缺的建筑、交通、水利、地震专家队伍来了,“一省帮一县”的黑龙江亲人来了,还有中煤集团平朔公司干部职工、猛虎师的子弟兵战士,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志愿者,都加入到抗震救灾行列中„„剑阁没有被忘记。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黑龙江亲人。中央“一省帮一县”部署刚做出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就迅速行动,火速派出对接组赴剑阁调研,提出了把剑阁打造成“龙江第一县”的目标,和援建工作要“办快、办实、办好”,要做到“求实、务实、做实”的要求。成立援建剑阁前线指挥部也迅速进驻剑阁,支教、支医、特警、志愿者等援建队伍也先后赶赴剑阁参与救灾和重建。全省上下广泛参与,全体援建人员无私奉献,从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援建。

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全面完成,援建资金15.5亿元,建成项目146个。建立的“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机制”,形成不分彼此的一体化格局;采用“交支票+全过程参与监督支持+全方位援建”,最大限度让利于灾区;全体援建队员“舍小家、为大家”,扎根灾区,默默奉献,克服诸多困难,住板房、吃食堂,准军事化管理,在剑阁树立了不朽丰碑!援建队员工作中形成的“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成为激励剑阁干部群众巨大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援建前线指挥部同志离开剑阁时,剑阁县城3万余居民提着自家的花生、核桃,捧着鲜花,夹道相送,每个人都流着泪,用最高的礼仪感谢最可爱的亲人!三个长期合作协议即将签订,为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共赢打下了坚实基础,龙剑友谊将世代相传!

县委、县政府始终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主心骨。地震刚发生,县委政府迅速成立临时指挥部,主要领导在县政府广场上,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工作,随即由县领导带队,兵分几路深入各乡镇村组检查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刚地震后交通通讯电力被损毁,到一些偏远乡镇检查同志回来再晚就要等把会开完,有时开完会就2-3点了;没有电,晚上开会、研究工作就照蜡烛;电话难打通,邮件、传真发不出去,向市上的情况报告就直接派人去送;广场上搭起地震棚、支口锅,就是单位职工临时的家,而县城居民地震棚也搭在一起,俨然一个大家庭。

在灾后重建中,县委、县政府审视“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县和总体上的传统农业县这两个最大最基本的县情,以“重建、发展、和谐”工作为大局,坚持“三个第一”,两个“统筹” 两个“大力推进”,强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促进总体上的传统农业县向旅游县、工业县、现代农业县转变。坚持城乡住房、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城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旅游工业等产业发展“四个优先”的原则,科学规划灾后重建项目,并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跨越发展的过程,成为在更高起点上为更好更快发展打基础、添动力、增后劲的过程。

地震期间,全县干部群众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抢险救灾、搬运物资,都自发参与,冲锋在前,毫无怨言。在接受援建、捐赠的同时,全县干部群众也积极参与向极重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做到“小灾帮大灾”。灾后重建中,全县干部群众是绝对主力军。“不等不靠”,“有手有脚有条命,自己的事自己干”,一条条标语催人奋进,放弃星期天,淡化节假日,“5+2”、“白+黑”工作,创造了一个个灾后重建奇迹,实现了一个个百年梦想!“剑门关速度”、“ 剑昭速度”、“广元市灾后重建特殊贡献奖”、“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天府杯”金奖,四川省灾后重建项目经典案例,省、市现场会„„等等。“最漂亮的的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是剑阁真实写照。

今年9月底,灾后重建任务将全面结束。回顾这三年,是感谢和感动,因为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因为有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因为有了全国各地特别是黑龙江大力援建,我们才能战胜大灾难,获得大发展。回顾这三年,是骄傲和自豪,英雄的剑阁儿女经受了灾难的考验,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让剑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黑龙江省的大力援助,有英雄的剑阁儿女不懈努力,灾后恢复起跳的剑阁一定会展翅高飞!

让我们为那一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如今,华西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看看历届国家领导人对华西村的评价吧!毛泽东:希望之地!邓小平:共富之地!江泽民:幸福之地!胡锦涛:不简单之地!

华西村硕果仅存,钦定“中国农村的希望”,已然成为集体经济的圣地,如同革命之圣地延安一般,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恍似立于不败之地。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内涵的三个基本点

为什么许多乡镇企业能白手起家,高速发展?因为农村有地方,自己可以盖房子,人工便宜,这是城里无法相比的优势。比方过去社队办工厂,农民工是拿工分的,到年底才分红,这样企业前期投资就很小,周转资金就灵活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建设,城市发展带动了农村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抑或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结底,都将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与以往社会的根本区别,不仅在于解放、发展生产力,而且还在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如果不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并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难以行得通、立得住,它所导致的只能是普遍贫穷。而“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早在七十年代,华西村就实现了家家户户有电视,电冰箱,沙发,村里修建了长廊,直通每家每户。下雨天走家串户都不用打伞。村里办起了集体企业,上班的和下田的都一样拿工分。老人们住上敬老院,村里有食堂服务等等。这些年华西村发展更快,实现了一村两制,既有集体所有制,也有个体所有制。依我看,还有第三种所有制,就是股份所有制,自由投股,集体可以投资,个人也可以投资。

华西村坚持的是集体所有制,他看中的是为华西人民服务,不是什么家族企业。避免了剥削从根源消灭了两极分化.“最终大到共同富裕”,也同样是不能完全离开前两个基本点单独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存在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不解放、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就没有物质基础,从而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如果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即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也只能是两极分化,而绝不可能会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华西村的致富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人们常说“两个人比一个人强,五个人比三个人强”,在市场竞争场上,集体所有制,共同艰苦创业,股份制显示出了发展优势。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乡镇集体企业人多势众,比个体单干的发展快,而且规模大。团结才是力量,集体才有幸福。华西村本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了一篇不朽的传奇。

第四篇:从自然灾害看农业种植业保险的必要性

从自然灾害看农业种植业保险的必要性

来源:asp18源码网 http://

[关键词]农业保险;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必要性

一、发展政策性农业种植险的重要意义

1.发展农业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是受自然制约因素较多的高风险产业,建设现代农业更需要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作后盾。现代农业主要是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逐步使农业从全自然农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提高人类规避和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论是在农业土壤改良,良种研究、农业科技运用等方面,还是在发展农业环保、生态农业等方面,还必须依靠农业保险,特别是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与支持。

2.发展农业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通过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发展农业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质群体,弱质群体更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与发展。在农民农业生产如种养殖业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规避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确保农民收入实现和收入增加。

4.发展农业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农村是关键,国家在实现农村小康社会中除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村小城镇建设及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等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外,农业保险将在实现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发挥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政策性农业种植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保险意识不强。一是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农户对农业保险感到生疏,对种植业保险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旱灾的认识层面上,因而不能自觉地通过保险来防范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二是存在侥幸心理。部分农户认为当地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旱灾的风险不大,买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不高,认为交了保费如果没有灾害发生,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使农民不愿意参保。三是农民收入不高。目前,我国部分农民收入还比较低,大多是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年收入仅用于生产、生活及教育子女等方面开支,没有资金用于种植业保险方面的开支,加之农民投保难度大。

2.农业保险机构难度加大。一是成本大。农业保险应该是针对某一行业,在大范围内长期开展,针对一家一户的农业保险是没有出路的。但从目前看,我国农业多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农户土地比较分散,开展业务不便,让保险公司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势必造成成本加大。二是查勘难。农业灾害发生后,受灾害程度大小、受灾面积、灾害发生次数等因素影响,保险公司查勘难度加大,由于没有较专业的仲裁部门,在查勘和理赔上保险公司和农户很难达成一致,往往是农户要求较高,保险公司堪赔定损低,容易产生纠纷。三是赔率高。农业灾害危害面广,成灾率高,一旦成灾,风险损失率提高,农业保险机构赔付率加大,无法获得经济效益,经营积极性下降。

3.缺乏政府必要的支持和立法保障。一是对投农户支持力度不足。二是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农民对农业生产保险认识上有误区,影响了农民参保积极性。三是政府的财力有限,只能采取其他的一些政策来扶持农业保险,无力向农业保险提供特殊的资助和补贴。

三、对完善农业种植险机制的几点建议

1.强化农业保险立法,有效规范农业保险发展。法制建设是农业保险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制定了农业保险的法律规范,农业保险才能依法经营。因此,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构建统一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通过立法,对农业保险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法律形式规范农业保险,明确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及各级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能,将整个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农业保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强化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保险意识。把推广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当成“三下乡”等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工作氛围,让农民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定义和意义,了解农险的基本知识和参加农险必要性。让农民知道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保险机构经营,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遭受特定自然灾害、事故或者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并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保险活动,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保险、理解保险,自觉地通过保险来防范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3.强化政府支持力度,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是积极利用财政政策,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户保费比例,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及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将农业保险补贴列入中央财政预算,通过建立国家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应对农业巨灾可能对农业保险体系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二是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农业、财政等部门要协调配合,统筹规划,统一协调规避农业风险,增强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责任感,转变服务方向,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水平,保障农业保险健康稳定发展,保证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顺利建立和实施。

4.强化农业保险力度,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引导商业性保险的发展效率,逐步完善农业保险的市场机制。二是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管

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积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简化理赔程序,减少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三是采取整村投保、保单到户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户统一投保、集中投保。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动员和带动农户投保。同时,在投保对象上重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大户倾斜,提高农业保险效果。

5.强化灾后补偿力度,确保农民得到有效保障。调整种植业保险的基本单位。目前,种植业保险以户为基本单位,参保户数越多,基本单位就越多,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就越大。农业保险公司一方面应合理确定保费、规范理赔流程,另一方面应增加种植业保险作物品种。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种植业保险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欺瞒、误导和出险后惜赔、少赔、拖延不赔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合理确定地方财政保费补贴比例。根据不同地区的财力状况,确定地方财政保费补贴的分担比例,提高经济强县的分担比例,降低欠发达县的分担比例。同时,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别是增加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其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切实解决种粮大县种植业保费补贴资金难以到位的问题。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借鉴国外经验,由国内专业再保险公司和其他经营农业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联合建立种植业巨灾风险保险联合体,共同承担巨灾风险,提供保险保障。□(编辑/刘佳)

第五篇: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性的问题。

下载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我国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民族问题看我国的民族政策

    从民族问题看我国的民族政策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地区,不仅与周边一些国家的民族比邻,有些民族甚至跨国而居,随着多元文化与一体化的冲......

    从抗击汶川地震看政府应急管理水平

    从抗击汶川地震看政府应急管理水平转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伯君 张晓雯 一、对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中应急管理成效的基本评估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和......

    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论文

    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的。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设定是货币币值和物价稳定,手段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供应速度、调整准备金......

    从社会分配制度看我国工资制度(5篇范文)

    从社会分配制度看我国工资制度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其生产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在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决定分配。而工资,是社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从汶川地震看我国非政府组织

    汶川地震突发事件非政府组织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广大公众的力量。从这次汶川大地震来看,尽管政府和民众有效地应对了这次突发事件,但广大公众......

    从社会保障角度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

    从社会保障角度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 王银梅 刘语潇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再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的大学教学特点

    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的大学教学特点 李颖萍 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摘要:美国的大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为使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研讨式教学......

    从程序正义看我国的司法改革

    从程序正义看我国的司法改革 刘 远摘要:针对我国司法制度中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倾向,在剖析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正当程序与程序正义联系的基础上,从程序正义的角度对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