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反映:司改背景下关于基层机关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层反映:司改背景下关于基层机关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今天,xiexiebang.com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司改背景下关于基层机关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在改革的背景下,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构建适时、先进、正确的检察文化,提高检察机关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检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检察体系中的“一线”单位,它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工作的具体性,决定了它是承担检察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笔者结合基层检察机关情况,从新形
势下推进基层检察文化建设谈几点建议。
一、转化观念,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引领作用
基层检察机关要把检察文化建设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决策目标。检察文化建设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检察队伍建设中一味不可或缺的“药引子”,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干警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在心理上形成共鸣,从而促进文化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思想教育、使文化建设“内化于心”。一是不断加强业务教育培训,完善周一学习制度和理论业务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干警学习教育常态化;二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思想作风建设为抓手,从细微之处改进执法作风;三是着眼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和检察工作“六观”,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自觉强化自身修养,主动提高抗腐防蚀能力,让廉政思想教育真正进脑入心。坚持规范管理,使文化建设“外化于
行”“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是从强化检察职能入手,建立健全检务公开机制、监督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培养干警形成牢靠的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是做好案件质量评查和监管,形成规范统一化、职责明确化、工作流程化、质量标准化、监督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办案效率,确保案件质量;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严格督查考勤及值班制度,不断强化检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保障检令畅通、检纪严明、执法高效。四是典型引领带动,使文化建设“学有所教”。坚持学习“全国模范检察官”程建宇同志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引导与示范作用,通过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以人为本,激发检察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
推进检察文化建设、营造先进检察文化氛围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和司
法公正价值观在检察干警群体中形成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干警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一是通过党组成员与干警谈话,对干警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及时予以关心,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予以帮助;二是在节假日对退休干警、困难干警进行慰问和走访,给予适当帮助,使之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三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阔广大干警的视野、放松干警心情、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四是开设司法改革相关知识培训讲座,聘请专家定期为干警减压解惑,做好干警的心理疏导工作。因材施教,提高干警从检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一是结合基层检察机关各部门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干警的实际情况,找准每个人定位,量体裁衣,使干警能够处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创造性;二是选聘检察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警与青年干警结成“师徒”,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好地帮助和引导青年干警全面成长成才;三是分类组织干警参加上级组织的业
务培训,优化干警知识结构、拓宽干警知识面,加强干警教育培训力度;四是围绕执法办案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展开讨论,引导干警进一步转变执法作风,不断适应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检察工作发展所面临的新变化、新要求。
三、规范执法,不断推进法治理念文化建设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检察机关“四化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关系着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形象。规范性执法,不仅能够提高司法公信力、塑造公平正义的检察形象,更能充分在执法办案中彰显检察文化。一是以制度文化为基础,规范执法行为。以办案主体为中心,正确界定办案职权和行为标准,逐步分层次明确责任,促使办案主体不仅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负责,还必须对案件的处理意见负责,切实体现权力与责任的一致。通过健全制度来规范执法行为,使检察干警在养成良好执法习惯的同时自觉筑牢道德防线,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展现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二是以廉政文化为抓手,转变执法作风。严格执行中央、最高检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不断探索和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健全教育、引导、监督三点一线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完善组织、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形成立体式廉政监督网络,实现对检察干警工作生活的全方位监督。用监督促进自我约束,使检察文化理念在每一位检察干警心灵中生根发芽。
四、创新形式,着力打造特色、丰富检察文化
基层检察机关作为一线检察机关,面对的群体具有复杂性,处理的案件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多元的检察文化来沉淀、承载,从而推动检察工作蓬勃发展。一是以红色教育和先进典型为载体,弘扬优秀精神信念。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学党史、上党课、重读红色经典、观看革命影片、听革命传统报告会,接受传统教育。在重大节日、纪念
日,开展瞻仰革命旧址、重走革命征途、请退休干部讲传统,组织检察官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举行爱国主义演讲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和启发广大检察人员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励志进取;通过积极挖掘程建宇、姚世民等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司法干警典型,让每一位检察干警学有标杆,让基层检察队伍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是以打造品牌文化为载体,创新检察文化建设内容。基层检察机关要以丰富检察文化内涵为主要目标,着力改革创新,强化品牌意识,推出拥有自身特色的检察文化,助力社会和谐发展。要着力打造服务品牌,引导党员干警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任务为主动服务,建立起咨询服务、承诺服务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打造廉政品牌,在做好廉政教育的基础上,打造廉政座牌及廉政手机提醒文化,温馨提示干警自警、自省、自律。要着力打造理念品牌,树立自身检察文化理念,激发干警奉献事业,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通过组织书法、摄影、法律知识竞赛等,适时组织带有基层检察院工作特点的文化活动,丰富检察干警的业余生活,提高检察干警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品位。
第二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概括地讲就是建设符合机关工作和管理实际的、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团队精神、进取理念、服务意识等。创建一套具有竞争激励、优胜劣汰作用的管理机制,培育一种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促进机关自身建设的全面加强和机关效能的全面提升。说到底就是在机关和机关干部中明确培养什么意识,树立什么理念,学习什么知识,培养什么人才,打造什么形象,弘扬什么精神
首先,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规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机关文化的导向,直接决定着机关干部职工的作风、政风。要加强机关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培育机关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机关文化建设的首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机关干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水准,以优良的机关作风带动政风、促进行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其次,丰富机关干部的文化知识,打造精湛博学的素质文化。树立长期学习,不断钻研的意识。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又要围绕机关工作的目标和需求,加强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创建局域网、阅览室、活动室等载体为干部职工打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精彩生活,让大家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机关干部进行通识教育、前沿知识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培训。
第三,规范机关干部的言行举止,打造行为规范的修养文化。修养文化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干部的言行不但体现着自身的文化修养,也代表着整个机关的文化形象。机关干
部要按照《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发扬沟通、互助、协作精神;机关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行为规范或守则,以提高机关干部的文明水准。
第四,提升机关干部的能力本领,打造服务大局的职业文化。针对机关干部的岗位职责,对机关干部加强岗位培训、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本领,促进机关干部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要鼓励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进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打造强势全新的管理文化。要制定机关工作标准,明确机关工作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依据和责任人,促进机关工作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要积极探索实行工作标准化管理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增强机关干部工作的责任感;整合工作资源,精简会议、文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适当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品德与才能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原则,加强干部的选拔与交流,对工作踏实肯干、成绩明显突出的干部,适当破格任用,为干部的成才、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
第六,鼓励机关干部解放思想,打造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机关充满活力,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开展机关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干部职工敢于面对挑战,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为干部职工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和能力的平台,激发广大干部的创造热情;还要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加快知识更新,使人人都“敢创新、愿创新、会创新”,形成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
第七,塑造党政机关良好的形象,打造名副其实的物质文化。
要有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物质条件,保障职工群众办事方便、快捷。要在机关醒目处张贴机关的核心价值理念、服务用语、行为规范等,让机关干部时刻牢记在心,指导自己的行动,也便于职工群众认识、了解机关文化,监督机关建设机关文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吸引力,激励机关干部共同参与到机关文化建设中来。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以“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为目标要求,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的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建共享文化成果,突出服务群众、改革创新、完善机制“三个着力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特色的文化理念,建设“以事业凝聚人,以情感感染人,以精神鼓舞人,以利益激励人”的机制,营造以人为本、健康向上、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机关文化氛围。
第三篇:基层反映公益性文化事业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边远牧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公民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是支撑和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指标。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示范指导、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作为经济欠发达边牧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虽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文化、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跟不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滞后发展已经影响到了边远牧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步伐。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投人不足,基层文化活动乏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地方财力的限制,边远牧区对文化事业投人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只能勉强维持工作运转,而无力拓展业务。当前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人有限;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氛围不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
二、人才缺乏,文化竞争力不够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机制,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文化事业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成为制约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现有的文化人才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三、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创新乏力。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管理方法比较单一,过多地依靠行政管理和政策调节,文化市场管理缺乏统一的行政执法力量。文化服务不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造成公民的文化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文化事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发展动力。
四、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较滞后,文化信息共享资源相对乏力。长期以来,新建的基础设施和新投人的设备比较少。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基本上都是使用了多年,已经老化,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文化设施还是非常简陋陈旧,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制约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来说也必然会影响地区的综合发展。
五、投融资体系不够完善,需要建立有力的投融资主体及平台。由于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界定不够清晰,该推向市场的没有政策以及体制界定不够明确,造成资金投人上的缺位和越位,从而制约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和民间资本多渠道融资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公益性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几乎全部依赖政府投人,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很少,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的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文化事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较弱,不具备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资本的扩张能力。
面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边牧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认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人,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要加强规划,合理充分地利用好现有文化资源,防止重复建设。
一、加大资金投人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议上级要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力度,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给予倾斜,同时,进一步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的基本运行经费,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议结合边远牧区实际,规划和建设一批既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又具有时代特征、为大众认可的文化设施。如科技馆、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园地、社区文化活动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并真正发挥好它们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发展天地的现实功能。
三、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机制,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起开放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当前迫切需要的人才,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制定发展规划,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培养造就成批的优秀文化人才。要把培养、使用文化人才纳人自治区财政预算,在住房、职称、待遇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使优秀人才参加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来。要采取选送深造、在职轮训、联合办学(班)、以工代训等形式,培养一批在各专业领域能独挡一面的专业人才。
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法制化建设,真正确保文化事业平稳发展。:一是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与管理,应该及早纳人法制化的轨道,确保社会投人和服务的均衡。二是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法制化建设,并以法律、法规方式,规范文化事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所有行为。三是要建立一个覆盖操作、管理、监督的完整系统,切实保障社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投人获得有效的使用,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在的文化服务。
五、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切实保障牧民和城镇低收人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大力度,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使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要在牧区基本解决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要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保障和实现城镇低收人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牧民工等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第四篇:浅谈基层国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浅谈基层国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方少敏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国税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以“廉洁奉公、秉公执法”为主要内容,以“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荣辱观念,融合了国税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税收执法、规章制度、国税行为规范、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国税行为方式等内容的总和,是思想、道德、法律的统一体。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执法部门,加强国税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广大国税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有利于国税事业兴旺发达。尤其是基层国税机关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在塑造人的过程中实现执法与服务,干事与创业的“双羸”,有力化解当前工作中的收入困境和执法难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倡导国税廉政文化
国税廉政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深化、全员认同的过程。只有每个成员真正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将廉政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廉政文化才会在基层国税机关生根,开出和谐之花。当然,推进基层国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基层国税机关事务性工作多,但可以通过张贴格言,举办读
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宣讲“要留清白在人间”,“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等先贤的廉政故事,使广大国税干部不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的沐浴,筑起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堡垒。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日日反思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勤政廉政成为广大国税干部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自觉行为。在思想上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税务工作宗旨,也有助于基层国税干部立志做一个热爱税收、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勤政廉洁的税务干部。有了这样一种志向,就能自觉地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腐败抵抗力才能不断加强。提高认识,领导要先行一步,主要领导要一身正气,要廉政上过得硬,在廉政上树立起标杆,引导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要重视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把廉政文化建设当作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廉政文化建设同部署税收工作一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二、完善廉政制度,注重惩防并举
制度上必须“求实”,就是必须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推进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实”字,只有具备了“实”的内在规定性,才能显示出“硬”的外在作用力。要想通过制度文化来促进反腐倡廉,就必须在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实实在在地坚持和体现“执政为民”和“民主管理”的主流
价值观。只有以此为基础,整个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才能真正从“观赏性”走向“实用性”,从而在依法治税和防止国税干部犯罪这两个方面起双重的保障作用。郴州系列腐败案告诉我们,制度不落实比没有制度更可怕。李大伦、曾锦春之所以会走上不归路,就是因为缺乏有力的监督,没有完善廉政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或是虽有制度但形同虚设。因此,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贪图安逸和享乐主义思想的诱惑,必须把弘扬国税开拓进取精神作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并纳入党风廉政教育的全过程,使广大国税干部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基层国税机关要抓紧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按照《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主要建立健全征收管理、税收法制、税收服务、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等五大类相关主体制度,明确工作责任,规范执法行为,逐步形成内容齐全、形式统一、标准明确的行为准则,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具体来说,一是完善征收管理相关主体制度,包括税款征收、减税免税、纳税检查、违章处罚、滞纳金扣缴、发票管理等制度。二是完善税收法制相关主体制度,涵盖执法责任、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检查、责任追究和连带责任追究的全部内容。三是完善税收服务相关主体制度,包括软环境建设、政(行)风建设、政务公开、“窗口服务”、政策服务等项制度。四是完善队伍建设相关主体制度,制定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实行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提升、不培训不任
职;制定完善干部竞争上岗、考核“票决制”、领导干部问责制、双向选择、干部交流、任前公示、试用期、领导干部诫勉谈话提醒、廉政责任制等各项制度。五是完善行政管理相关主体制度,制定完善大宗物品采购、基建项目招标、经费使用审计等项制度。在健全制度过程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拓宽群众参与制度建设的渠道,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保证制度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切实可行、管用有效。与此同时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和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党和人民的监督下,在党纪国法的威严震慑下,使想搞腐败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以人为本,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加强国税廉政文化建设,教育是基础,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要注重教育效果,创新教育手段,采取系统化、层次化、形象化、网络化等多种教育方式,使廉政文化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一是要充分运用电视、电台、系统网站、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赋予国税廉政文化建设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国税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发挥廉政文化良好的社会效应。二是要以爱国历史名人为爱国、爱民主题教育基地,教育干部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教育干部规范执法、优质服务。三是要以重点企业为主题教育基地,教育干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四是要以
监狱、劳教所为主题教育基地,教育干部遵纪守法、远离职务犯罪。五是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全省国税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促使干部自觉向榜样看齐,向典型学习,形成浓厚的典型教育氛围。基层国税机关特别要善于发现那些在工作中清正廉洁,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而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为廉政文化建设护航
廉政文化可以有效预防案件的发生,反过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廉政环境。基层国税机关要着眼于预防,从思想上构筑反腐防线,让廉政文化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护身之宝。但对于那些害群之马,决不能手软,要从“查处一个,挽救一大片”的思想出发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积极为廉政建设护航。对违反党纪国法的腐败分子要从严处理,决不手软,要让腐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尤其在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今天,对那些利用职务之便向纳税人卡要的,要坚决予以惩处。同时要加强国税干部职工的管理,不仅要注意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还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作风和情趣。对那些热衷于灯红酒绿、沉湎于低级趣味的人,要及时告诫和处理。只有用具有渗透力、吸引力、感召力的廉政文化,才能使广大国税干部在活动中长知识、受教育,才能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抵御腐败风险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才能让廉政文化真正成为国税干部的精神支柱。(作者系桂东县局纪检组长)
第五篇:关于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温州,创出特色,大力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味,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七大报告中所要求的。
特此建议:
一、领导重视,部署规划。总结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宣传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完善基层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只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全国人民团结进步才有重要精神支撑,才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会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上来,引导到追求共同理想、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二、树立典型,推动建设。如鹿城区五马街道乘凉社区五马花园内“统战之家”,这个“家”的百多户成员相亲相爱,其乐融融。鹿城区环城东路的安澜大厦的“和谐楼层”,每层住户根 1
据自己的特点布置出“家”、“亲情”、“山水名胜”、“保健咨询”、“法律咨询”等,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化和谐气息。还有其他一些小区命名的“科技楼层”,都是紧扣时代脉搏,值得宣传和推广的。居住在这些楼层里面的人无不感到称心、舒心、开心。房子价值也提高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本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沉闷气氛也没有了,连小偷也不敢轻易光顾了。
三、以点带面,推而广之。特别是发动大家根据自己小区现有的人文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温州本来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些古迹文物星罗棋布,但有些规模较小。这些小规模的风景点搞个大型的博物馆游览区也不现实,如果在小区里面加以利用,具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