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军校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军校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
军队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培养人才。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院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管理者根据院校的特点和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教学管理是院校各项管理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是院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协调教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科学、现代教育理论和军事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军队武器装备和军队院校人员的不断更新,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积极应对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和深化院校教育改革的形势,教学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为进一步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更新观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一、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求更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践,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管理理念上存在着“人治意识”过重,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方法上存在着时紧时松、随意性、盲目性大、协调配合不够;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观作用”等问题。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要在更新思想观念上求突破。
一是确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它是研究探索教学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要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思想、体制和办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思考和筹划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开阔视野,调整视角,力求在教学管理理论、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手段和教学管理人才建设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是确立管理创新的观念。在管理中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形成有形管理与无形自律相统一、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协调、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监督与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三是确立从严治教的观念。依法治校,从严治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管理制度,要深入研究探索如何依法施教、依法施管、依法执纪、依法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凭主观意识抓教学,凭经验抓管理的习惯做法,树立依法管理本身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就是科学管理的观念。只有通过法规制度建设,才能逐步培养严格的教风和学风,才能使教学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确立辩证思维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引入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主体、控制对象、内外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管理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依法从严治校与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相统一,正规的秩序与自由的学术探讨相统一,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教学相统一,全面发展与培养学员的个性发展相统一。要从内在的、本质的统一中,辩证的思考谋划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路、办法和措施,耍善于抓住有利于搞好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积极因素,兴利除弊,因势利导,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五是确立人才兴校的观念。人才是第一资源,办高水平院校,出高质量人才,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一定要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树立教员队伍建设是院校发展建设的根本大计的办学理念。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
二、实施科学管理,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见成效
军队院校教育和院校建设是一门科学,既有部队建设的一般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探索和确立同院校建设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力戒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工作相适应;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他自己的规律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过多年来军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经验表明,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动态性、周期性、规范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这些鲜明的特点时时处处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依据其特点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管理的好,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是建立正规的教学秩序。在教学实践中要以部队条令、条例、《院校教学工作条例》、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建立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法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统一考核制度,科学实施各项教学活动,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有条不紊、标准正规,使全体教学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避免教学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员、学员、管理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系统和整体。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员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强化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谋划、决策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刻苦的钻研精神,培养学员自我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三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或是评价教学质量和健全规章制度,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体现管理的教育性,促进学员德、智、军、体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围绕教学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促使教、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知识、能力等诸方面向高层次转化,促进学员军政素质的全面发展,确保教学活动的正规有序。
四是加速现代化教学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逐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将以讲解教材、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要将传统的、严格遵守常规的“我讲你听”式转变为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三、加强队伍建设,在塑造育人形象上下功夫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并以此推动院校的全面建设。近年来,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干部不注意加强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不振,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缺乏应有的危机感、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有的全局观念、服务观念淡薄,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考虑个人利益;对教学管理调查研究不够、协调性差;个别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低,模范作用不好;有的青年教员缺乏条令条例意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师德、品德有待提高。因此,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强化各级领导依法治教、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教员按纲施教、严谨求实的教风,干部依法管理、言传身教的形象,努力营
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树立领导和机关服务育人的形象。各级党委、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行政管理上,要严格按照《院校教育条例》抓落实,严密组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在研究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问题上,应先听取专家咨询小组和群众的意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科学决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要密切协调、相互配合,避免政出多门,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营院建设上,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
二是树好教员教书育人的形象。教员是教学管理中的一只重要力量,教员的言谈举止对学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按纲施教、严谨治学,才能保证教学和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员队伍素质。坚持用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教员的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强化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为学员树立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榜样。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规定》、《教学大纲》等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办公秩序,规范言谈举止,为学员做好表率,形成从严治教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中青年教员,要加强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条令意识、军人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对严密组织教学、教风严谨、授课质量高、自身形象好的教员,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
三是树立管理干部管理育人的形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质量的培养。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育人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熟悉教育理论、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加强政治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教管能力。既要“想管”、“愿管”,更要“会管”、“善管”。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教管并举,疏堵结合,互相渗透,努力提高管理效果。在组织实施教学中,要严谨细致、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发挥好桥梁作用。在日常管理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当好标杆、树好形象,切实发挥“一线带兵人”管理育人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在调动教员积极性上求实效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是认真落实教员政策。从思想上、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教员。尊重和信任教员,牢固树立依靠教员办学的思想,充分发扬民主,创造条件让教员参与院校的管理、决策、发展,使教员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大胆放手使用教员,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重任,让他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聪明才智。鼓励教员不断更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热情关怀教员,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落实各种待遇。
二是正确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员的任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打破教员任职终身制,打破分配问题上的大锅饭,消除论资排辈的观念。从而革除干不干一个样,千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形成一种心理压力,激发教员对自身水平和工作上的不满足感,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有效采取激励措施。有效的激励是调动教员个体和群体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在实施激励过程中,要注意贯彻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教学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注意贯彻效益原则,不能片面强调只讲贡献,不计报酬,要突出效益,给予物质奖励或奖金,注意贯彻管理原则,与评选先进、晋级晋职等挂钩,不能简单地搞平衡照顾。
四是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教员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受其自身思想觉悟程度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教员会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相反,则会使教员情绪低落,不能安心教学工作。因此,要积极改善院校教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保证创建一个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集体。曰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 震]
第二篇:关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胡德春
2012年第4期 ——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民生福祉大计,事关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业。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大力推进民本机制、化解机制、纽带机制、平衡机制和防控机制创新,为加快构建中部战略支点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推进民本机制创新,廓清社会管理之“源”
抓住源头,方能抓住根本。社会管理重在以人为本,要把“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大力推进民本机制创新。
(一)在导向机制上,要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观,做到情为民所系。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上,要解决好为谁说话、为谁干事、为谁谋利益的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上,要掌握好怎么说话、怎么干事、怎么谋利益的问题。努力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彰显民本理念,体现宗旨观念,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根本目的。
(二)在推进机制上,强化执政为民责任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始终牢记“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由人民赋予、权力为民所用、权力为人民负责、权力受人民监督”的道理,坚持用情、用心、用责、用力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源头治理,紧紧抓住“三个源头”,即治理矛盾产生源头,突出决策决定、执法执纪、行政作风、项目建设、民生问题等五个重点,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使社会矛盾和问题少发生或不发生;治理矛盾集中源头,突出村(社区)这一重点,做到“谁管理、谁负责”,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上交或少上交;治理矛盾管辖源头,合理划分地方和部门管辖责任,做到“谁管辖、谁负责”,使“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县(市、区)、矛盾不上交”,努力使社会管理权责落实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
(三)在评价机制上,落实人民满意政绩观,做到利为民所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个干部是掌权做官老爷还是执政为民的试金石。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根本政绩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树立为民科学、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绩观;全面增长政绩才能,学会用“一线分析法”,即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量变质变的规律,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促进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做到以德行服人、以才能服人、以业绩服人,当好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干部,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满意度。
二、推进化解机制创新,疏导社会管理之“流”
“源渊则流长,流活则源清。”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在化解社会矛盾,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努力舒缓社会紧张情绪,平和民众忧怨心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大力畅通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规范有序的信访秩序。切实抓好初信初访,加大乡、县两级初访协调处理力度,不断提高初访办结率,努力把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解决在初始环节;切实抓好网络信访,组建市(州)网络信访中心,采取信息“一个口子进来,一条渠道处理,一人总审把关,一个口子出去”运作模式,实现基层群众不出门、不上访、不花成本就能快捷解决问题;切实抓好领访代访,由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代理和带领信访人向上反映问题,引导基层群众走正确渠道反映合理诉求,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切实抓好约访接访,定期组织开展村(社区)和乡镇(街道)干部“首问”接访、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约访活动,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各个环节。
(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办法,采取八大化解举措,即通过源头化解、网络化解、接访化解、疑难化解、督办化解、现场化解、依法化解、改进化解,提高矛盾化解率,努力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四级化解网络,即建立健全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区)—市(州)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坚持分级调处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包案调处与专班调处相结合、超前调处与督办调处相结合。完善三个工作机制,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对“三跨三分离”(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急难险重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由地方主职领导或上一级跨部门领导牵头协调化解;建立重点推进机制,坚持做到抓主管问责,抓整改落实,抓督办检查,抓定期例会,抓工作通报,抓领导谈话,抓经验交流,抓培训提高,抓宣传推广,抓改进提高,建立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改革创新机制,总结推广国有企业改制维稳、城镇征地拆迁、军转干部安置、非正常死亡处置等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工作品牌。
(三)建立健全疑难案件化解机制。对急难险重和疑难杂症问题要加大化解力度,组织开展“难案大会战大攻坚”活动,落实专班,集中攻坚,限期销号,特别是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X+1”的方法,即多方筹资、政府兜底,一次性了断,确保当年发生的案件化解不跨。对短时间难以化解的重大涉稳问题要加大专班包保化解力度,按照“五专”要求,即专家会诊、专班应急、专项治理、专项打击、专班巡查;落实“四包”责任,即包沟通、包化解、包稳控、包接返;采取“五包一”举措,即在重大敏感时段,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由一名县级责任领导、一名公安基层所队负责人、一名责任区民警和两名街办或社区干部进行包保稳控,确保不出现失控、漏控现象,确保跟踪管理化解到位。
三、推进纽带机制创新,夯实社会管理之“基”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基层基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推进纽带机制创新,筑牢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统筹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格局,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做到全覆盖;科学设置城乡党的基层组织网络,采取单建、联建、挂建等形式,推行“村(社区)企联建”、“村(社区)+协会”等设置模式,形成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青年、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组织以及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相配合、相协调、相促进的格局;健全完善城乡基层党建制度,围绕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绩效建设等内容,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各项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轨道。
(二)规范基层管理服务,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面加强基层管理服务,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协调运行。搭建“大综管”工作平台,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形成由“两委”统一领导、村湾(小区)为支撑、联户(楼栋)为基本单元、辖区各单位共同参与的“大综管”工作格局,统筹管理各项社会事务。搭建“大综治”工作平台,有机整合综治、信访、公安、司法、民政、国土、劳动、工会等部门力量,构建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社区)工作站,建立“五联”工作机制,即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统筹抓好各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工作。搭建“大服务”工作平台,围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立覆盖辖区全体成员、主体多元、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工作制度,大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建立“四固”机制。固定专班,即组建一支由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两代表、一委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参加的下访工作队,驻村(社区)开展工作;固定时间,即每月集中组织开展一次下访活动,公示时间、内容;固定任务,即对每次下访中群众反映的各种诉求进行登记分理、协调化解、上传研究、下达督办、反馈改进;固定考评,即加强责任目标考核,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考评。二是开展“四千”活动。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以进千家门、知千家情、排千家忧、暖千家心为主题的“四千”活动,深入了解工作对象在想什么,怕什么,求什么,做到顺其所想,避其所怕,竭力给其所求。三是发挥“四个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上下沟通,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化解矛盾,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推进平衡机制创新,理顺社会管理之“气”
社会管理的难点在平衡利益关系,要针对由于利益不均衡导致社会矛盾多发的现状,构建社会利益均衡与整合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局面。
(一)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当前,我省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格局至关重要。要坚持科学决策,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风险评估制度,杜绝从部门和行业利益出发制定政策的现象,防止不公平、不公正的决策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利益补偿,按照社会发展改革成本由社会承担和合理利益补偿原则,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再分配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政策措施,对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进行相应利益补偿,认真解决好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企业改组改制和破产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二)构建有序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公众心态失衡的直接原因。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扭转城乡、地区、行业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既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强化税收调节作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同时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统筹兼顾“两头”,对高收入群体,要严格执行调控政策,特别是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对低收入群体,要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特别是要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收入分配领域的立法步伐,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深入治理商业贿赂。
(三)构建规范的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平衡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格局,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完善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法律保障制度,制定、完善保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保障他们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完善现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申诉控告等法律救济制度,使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五、推进防控机制创新,编织社会管理之“网”
要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现状,大力推进防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网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气候”。
(一)健全综合管控机制。加强治安防控,构建“六条防治线”,即构建村(社区)、农村、居民楼院、重点要害部位、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等治安防线,夯实天网(域外联防联治网络)、地网(域内群防群治网络)、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对流动人口实行“以房管人、定位管理”并帮其解决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庭、企业主“四帮一”安置帮教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采取公安民警、社区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共同参与的“多帮一”模式,对青少年建立健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志愿者“五体联动”预防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做到部门联动,严格管控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在发案较多的商贸区推广“十户联防”群防群治模式,提升基层平安创建水平。
(二)健全危机管控机制。高度重视媒体及危机传播管理工作,面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好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等系统内部,网络、电台、报刊等各类媒体,涉事骨干及其家属(亲属)、同事、朋友、乡亲等的管控工作;落实危机管理措施,组建由专人管理、专班操作、专业管控、专门机制的“四专”机构,遵循统一性、真实性、时效性、权威性原则,做到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信息真实不说谎、瞄准公众关切目标;完善危机传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涉稳联席会议、专人发言、新闻把关、危机管理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增强媒体及危机传播管理实效。
(三)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特别要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围绕“四治目标”,即治早、治小、治了、治好,做到又快又好、化整为零。增强“首问四性”,即敏感性、前瞻性、责任性、有效性,找准症结,分类处置、过程控制、环节化解,及时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扣住“三个环节”,即预防环节做好组建专班、制定预案、排查化解、目标管理、督办考核等基础性工作;处置环节做到第一时间信息对称、第一时间专班到场、第一时间立案侦查、第一时间报告实情、第一时间控制局面等,密切关注和掌控事态发生发展变化情况;善后环节落实承诺、解决合理诉求,依法处置、打击违法行为,切割问责、追究相关责任,总结得失、汲取经验教训,形成社会应急管理良性循环。■
(作者系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第三篇:创新检察队伍管理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创新检察队伍管理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确保公正执法。因此,作为执法主体的检察队伍的建设必须以确保公正执法为目标,以强有力的举措来创新检察队伍管理机制建设。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判断检察工作的新形势是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建设的前提
1、把握检察工作面临时代性的政治任务,坚持开拓创新的观念。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生的改革,既要看到改革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应看到改革给检察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必须不断开拓,才能创新检察队伍管理机制的新路子。
2、正视检察工作面临的实际,树立机遇意识和敢于创新的信心。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一些传统理念、模式以及社会转型初期的“过渡”改革,正逐渐淡出社会经济舞台,因此,在抓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抓检察队伍建设,必须认真贯彻从严治检的方针,使我们的检察队伍更加取信于民,从而增强全社会对检察工作的信赖,更加坚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为反腐败斗争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3、正确处理检察工作中的矛盾,树立解决矛盾就是发展创新的观念。随着检察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深入,必然遇到来自诸多方面的阻力和矛盾,这就要求检察机关要注意解决好这些阻力和矛盾,在工作中切实研究和把握好执法尺度。
二、探求新机制是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1、创新思想教育机制。一要牢固树立“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经常对干警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教育干警牢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要改进教育方式,提高队伍素质。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传统的灌输模式向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转变;从事后教育向事前、事中教育转变;单纯抓思想教育向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步抓转变;从理论教育向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转变。三要形成教育合力,把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全院教育的总体部署,做到同规划、同安排、同落实。四要树立人本管理观念,把每一个人,每一名干警都当成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的有用人才,从加大教育沟通入手、正面引导做起,注重对人的开发,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树人育心,使思想政治工作善意化、亲情化、感染化与人性化,极大的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全体干警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激情,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2、创新学习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学习运行机制,实施“五双一体”方法,即要求干警做到学政治、学业务、思收获、思规律、练品格、练技能,运用创新思维,运用创新工作,做人成才,做事成功,把思考、练习、运用纳入到学习当中,实施因情施教与因人施教方法。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机制,坚持“五个原则”,实施“三有一谈”,“五个原则”即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分层推进、因材施教,学用结合、突出重点,学考并重、注重实效,面向社会,持采众长以及人才兴检原则;“三有”即学习有规划、有笔记、有心得;“一谈”即每月开展一次座谈会,畅谈阶段性学习体会。三是建立学习效果保障机制,成立十个兴趣学习小组,发挥领导层与部门中层干部带头作用,提升学习品味,搭建学习的平台,开展
“双创”活动,即创省级文明单位和先进检察院。
3、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队伍氛围。一是建立责任激励机制,从党组班子、中层干部到一般干警,明确自身责任与工作目标,并层签责任状。二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将全年任务分解到月,量化到周,明确到人,并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过简报、动态等形式,向全院发布。三是建立争先创优机制,要求全院各部门、各干警以及各项工作都要在全县有名声、全市有名次、全省有先进,对获得的各种争先创优结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四是建立“三创”机制,制定“创新、创优、创精品”工作规程,提出“三创”标准与要求。
4、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保障有力的领导体制,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及日常工作机构。二是建立协调有序的运作机制,各部门按各自职责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岗到人,坚持年初计划,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的工作制度。三是建立沟通顺畅的联动机制,坚持院务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各部门在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狠抓典型示范推进,组织相关部门到队伍建设突出,效果明显的单位现场观摩,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及时宣传我院队伍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5、创新监督制约机制,监督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反腐败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发生。一是党内监督要有力度。二是群众监督要有广度。三是舆论监督要有深度。
三、学习和实践是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
1、把创新和借鉴结合起来,以学促新。在创新方面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2、把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实求新。扎实做好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创新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要把那些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扎实。
3、把创新和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以制更新。一是队伍教育经常化,利用正反典型,开展队伍建设的警示教育,使检察干警知“规”明“矩”;针对队伍特点,结合工作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教育活动,适时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违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形成学习知廉、活动兴廉、舆论传廉、制度督廉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氛围。二是队伍建设的规范制度化,队伍管理评议结果不搞终身制,每年都要组织评议代表进行明查暗访,对队伍出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改正结果,群众不满意的予以处理。
4、把创新和探索总结实践结合起来,以敢创新。创新的实质是一种探索,时常与“风险”相伴,要努力克服“求稳安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认识,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开创检察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随着重点建设项目大幅度增长,在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就以我们区建设局为例,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越多,建设事业发展越快,就越要在工程质量安全上狠下功夫,狠抓不放,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面,根据我们在抓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适应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创新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建设型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政府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职责,确保企业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
应当说,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存在的权责不一致、职能界定不清、力量不足等问题,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遇到的问题,需要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建设中逐
1步加以解决。因此,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安全监管体制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完善安全监管体制的重要性,不遗余力地加强地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切实提高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执法监督的有效性。
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以往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充实、优化、整合监管资源便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全力保重点项目,优先保民生项目。对一些重点重要工程和社会保障性住房,按照“监、帮、促”,即“监管与服务并举”的思路,继续推行高效、便捷的监督管理制度,推广实行“监督机构驻场监督、施工现场交底指导、职能部门跟踪协调”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建、设计、监理、监督机构的作用,对质量安全实施有效监管,力保这些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成立社会保障性住房工程监督管理组,通过加强项目巡查力度,定期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确保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更要在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完善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联动监管机制。发挥市场和现场的监管合力,把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监管摆到与实体监管同等重要的位臵来抓,特别是加大对施工、监理企业的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管理人员缺位、以包代管以及不能履行质量安全控制职责的行为予以通报,并记入不良行为信用档案直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特别是将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与从业企业的市场监管、资质管理的招投标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规范质量安全行为,促进建立健全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落实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和办法。二是完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差异化监管机制。依托质量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对企业按红、黄、绿分类实行差异化监管。三是建立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注重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的统筹监管,注重招投标管理、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安全生产许可和工程监理等环节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作用,通过建立并实施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效率。
落实责任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是安全执法和监督不到位,一些地方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力,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他要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建设工程中,必须落实质量、安全生产的法定职责与义务,强力构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各道防线。
工程建设是一个庞杂的项目,牵涉到众多的参与者,实行质量安全问责制的前提是明确各方责任,给责任主体戴上“紧箍咒”,谁的问题谁负责,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和问题,便能清
晰地追根溯源,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操作、安全防护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设计单位出具的勘察、设计文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应当满足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向施工单位交底,对设计方案负质量安全责任。今后,凡重点、重要项目,要求设计单位必须派驻现场设计代表。
施工单位处于工地最前沿,是质量安全生产的“第一关”,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工程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生产的最直接责任。目前在建筑市场上,还存在着施工任务被层层“分包”,甚至最终落到一些明显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建筑队手中的情况。因此,在明确施工单位负直接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施工单位主要领导是质量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双管齐下促使施工单位不得不加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履行投标文件中的各项承诺,一改“以包代管”的行为,自主自动把质量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一个责任人。
监理好比“监考老师”,一旦监理不到位,将会埋下质量安全隐患。要经常组织专项检查,进一步促进监理责任落实到位。
强化监管
要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领域监管力度。从对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发生过程、事故预防措施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大力整治淘汰限制使用建筑施工竹脚手
架、井字架、人工挖孔桩等落后施工设备和工艺,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引导施工企业积极提高施工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促进建筑施工生产力的发展。
要开展“大牌子、小队伍”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外地入当地施工、监理企业存在“大牌子、小队伍”现象,管理人员不到位或不能认真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以包代管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施工、监理企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深入开展“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是一项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好举措。通过定期举办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等培训班。并组织企业及技术人员观摩优良工程、文明工地,学优赶超。
创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既是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局性工作,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探索、完善和创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切实推动和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为推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第五篇:物流管理机制创新
促进我国物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我国正处于实现物流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创造更为完善的制度环境,释放物流产业发展的活力。
1、我国物流创新面临体制机制约束 准入制度亟待深化改革与开放
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制约。目前,我国物流领域的市场准入主要采取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行政许可等方式,涉及道路、水路、港口、船舶、运输站(场)、通用航空、快递、报关检验等领域的经营许可和资质审批多达30多项,存在多头审批、重复审批等问题。现行制度与国际通行“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式准入方式存在明显差距,不利于民营经济和中小物流企业释放创新活力,成为阻碍物流行业创新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大型物流枢纽及场站设施的投资和经营等方面,还未对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在已开放的领域,民营物流企业也仍然面临一些政策限制或不公正待遇。
高效合理的监管体制有待形成
政出多门、政策不一。与物流行业管理有关的国家部委和机构多达13个,由于各部门管理职责和政策目标不同,在物流企业的认定标准、报表制度、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许多物流企业专门配备了专事审批、监管的公关部门或“证照专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各地政策实施差异较大。各地方实施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时,由于对政策的理解、执行的尺度存在较大差异,使物流企业在开展跨地域经营、经营全国性业务时面临较大的经营困扰。
监管方式和手段落后。目前各管理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仍存在空白,以行政执法取代合规监管,罚款、停业、集中整治、吊销证照等成为常规手段,运用行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制度、对标评估、监管信息共享等现代化的监管方式及手段相对不足。
社会化监管机制缺失。突出表现在行业协会、征信机构、保险金融等中介服务组织在资质检查、违规记录、信用评估、标准实施等方面的服务作用尚未形成,难以有效发挥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作用,也没有形成运用保险费率、融资利率等促进企业守法经营的激励机制。
缺乏先进合理的标准体系与标准化机制
标准体系不合理。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着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重复、交叉和相互矛盾,不同地方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标准难以衔接等问题。同时,缺乏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合作的团体标准,不利于多式联运、冷链、供应链管理等物流创新活动开展。
标准的形成机制和实施机制尚未理顺。在标准制定方面,由行业协会主导、以企业最佳实践为引领的标准化形成机制尚未形成。在标准实施方面,基础性、通用性、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强制性不足,缺乏必要的立法保障;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机制,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在标准推广、监督、评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在标准研究方面,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标准化研究投入较少,对行业及大型企业支持和引导不足,基础研究工作和标准研制人才严重不足,普遍存在被动跟踪、简单转化国际标准等问题。
税收制度和政策设计仍需改革完善
“营改增”分档税率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实施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中,交通运输行业与其他物流行业分别适用11%和6%两档税率,甚至对企业内部不同经营业务(如快递行业运输业务与收派业务)适用不同税率。这不仅容易造成不同行业、不同服务类型企业间的税收歧视,而且不利于多样化物流服务、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一体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制度不完善,不利于大型物流企业创新发展。一方面,我国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汇总纳税的征管分摊政策比较复杂,拥有大量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的物流企业很难适用以减轻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各地从保障当地利益角度出发,要求进入本地的物流营业机构进行法人注册,并在本地缴纳所得税。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更不利于物流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加快创新。
对物流创新缺乏明确税收激励。近年来,我国仅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服务企业等,出台了一些旨在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而物流产业尚未进入国家创新政策的支持范围。
缺乏有效的创新引导机制和措施
物流创新的融资机制缺乏。近年来,虽然供应链金融得到较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了物流企业运营资金等短期融资问题,但很难解决企业扩张、提升能力和整合资源所需要的投融资问题。大量物流企业主要是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进行投资和兼并重组,只有极少部分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可以借助上市和发债等方式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物流产业通过投资银行、产业基金、财富管理公司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渠道尚未打通,养老金、保险资金、私人财富资金等长期资本仍然难以顺利进入物流领域,不能对物流基础设施、仓库、物流园区等的开发和资产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投入机制亟待建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尚未形成支持物流创新的稳定投入机制。对企业乃至行业创新的带动性和引导性不强。同时,缺乏对风险投资支持物流创新的必要引导和鼓励政策,社会投入规模较小且高度分散。
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制度创新滞后。例如在运输中介或“无车承运人”制度创新方面,虽然我国已在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方面引入了国际货代、无船承运人制度,但在国内货物运输法规中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不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对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开展一体化服务形成了明显制约。
对绿色和低碳物流的引导扶持政策相对滞后。发达国家近年来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重点已加快转向绿色物流。相比之下,我国对物流产业节能减排等政策支持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快政策探索。
2、推进物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与政策建议 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公平统一的物流市场
加快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物流领域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改革。在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广“先照后证”的基础上,全面清理和取消各部门对物流经营许可和资质的行政审批;对涉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确需保留的审批项目和行政许可,应明确审批程序、流程、条件和时限,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审批制度。对有较强技术性、安全性要求的资质资格审核,可转由行业协会和具有认证资质的社会机构受理。
统一准入标准,允许各类证照全国通用。加强工商登记及相关管理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加快全国联网,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证照互认制度”,物流企业总部统一申请获得的资质和营运许可,允许分支机构异地备案后使用。
有序放开铁路货运服务市场准入。明确铁路货运服务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有序推进铁路行邮、快运、集装箱运输等新型运输服务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
进一步放开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准入。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外,加快港口、机场、多式联运场站、各种货运场站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向社会资本开放。
探索建立无车(船)承运人制度和完善货运代理制度。在交通运输相关法规中,引入运输中介或无车(船)承运人等新型服务主体,并建立相应的经营规范、票据、保险等制度,促进多样化新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
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和促进有序竞争
统一监管标准,促进监管与执法分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标准及规章,促进各地区、各部门监管执法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同时,探索监管与执法分离,弱化监管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尽快建立物流领域监管信息记录制度和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企业则实施重点监管和常态监督,并通过取消资质、经营者禁入等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建立社会化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征信机构、保险金融等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在资质检查、标准实施、经营行为记录、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利用保险费率、贷款利率、对标评估、信用评价等经济杠杆和行业自律手段,加快形成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竞争格局。
改革标准制度,强化标准支撑
改革标准体系。强化国家标准的约束性,将物流领域的基础性、通用性和安全性标准上升为国家强制标准;对于操作性、规程性和事实性标准,以行业标准、群体标准形式进行推广和实施;除具有产地特色的农产品之外,不再设立地方标准。
创新标准形成机制。各部门制定的国家标准,应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和监督,确保国家标准的统一和协调。加快形成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物流企业为主体、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研究和制定机制。
强化标准监督和实施。除国家标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和监督外,重点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和大型物流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深化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物流体系新格局
深化物流服务对外开放。有序推进铁路、航空等运输服务开放,可选择国际货运班列、部分航线进行试点。探索开展多式联运对外开放试点,选择部分物流枢纽城市,进行多式联运对外开放试点,加快提升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内陆地区物流市场对外开放。以内陆地区铁路、航空枢纽城市为依托建立新型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构建对外经济新通道,提升中西部地区服务全国和对接国际市场的物流能力。
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支持物流企业以境外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物流市场竞争。
促进知识创新中心国际合作。引入更多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中高层人才培养、物流咨询、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知识创新中心。
创新金融机制,提升物流创新能力
建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由各级政府发起,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及保险资金、社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引导长期资本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及股权投资。
鼓励发展物流资产投资公司。鼓励和支持物流投资公司发展,专门从事大型物流设施的投资及资产运营管理,支持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促进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
创新物流融资平台。围绕物流企业运营资金需求,重点发展动产融资等新型工具,利用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交易平台等,发展第三方融资质押平台和创新监管机制,合理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为物流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工具。
完善物流保险机制。拓宽物流保险品种,引入无车(船)承运人责任保险等新险种,建立保险费率的杠杆调节机制,促进企业规范、安全、高质量开展物流服务。
完善税收制度,为物流产业提供合理激励
调整物流增值税税率。进一步完善物流业“营改增”政策,将“货物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两档税率统一按6%征收;加快完善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折旧抵扣进项税额、国际运输及货代免税等相关政策。
完善所得税统一纳税政策。重点支持大型物流集团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统一申报缴纳,取消对跨省市总分机构物流企业实行“就地预缴”的政策,并探索不同地区间的税收分成分享机制。
为物流创新提供合理税收激励。比照高新产业、技术服务行业的相关政策,在物流行业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及教育培训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物流创新提供合理的税收激励。
完善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完善现代物流产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方式转变,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政策研究与评估机制、重大事项审议与决策议事机制等。
建立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深化电子政务,建立物流政务信息平台,实现审批许可信息、政策信息、行业统计、监管执法信息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共享,加快形成公平、透明、统一的物流政策与管理环境。
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工合作。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事权划分,中央政府及各部门负责规划、政策法规制定、政策评估与监督、维护竞争秩序、公共资源配置等职责,地方政府侧重政策实施、日常监管、公共服务等。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