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的调研分析
关于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的调研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的收入逐步提高,但各农户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农村贫困群体得到的帮助甚微。尽管现在国家已经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改革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我认为直到现在为止,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大部分正式的金融机构仍然不愿意向最贫困的农户及地区提供贷款,农村金融对农村贫困群体的影响较小,所以现在农民致贫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我认为农村贫困群体受自身因素影响,对向农村信用社等正式的金融机构贷款缺乏了解和信心。为了了解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得出农村贫困群体无法脱贫致富的原因,我于2016年7月16日参与了我院组织的为期两天的以农村金融扶贫为课题的下乡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们对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的农村贫困群体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得到了许多真实可靠的数据。
根据此次调研的相关数据和在网上查阅的一些文献以及我自身对农村金融扶贫的一些见解完成了这份调研分析报告。我认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农村金融扶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缩影。作为农民融资的重要支撑系统,农村金融体系属于各种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机整体,同时其也属于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邮政储蓄以及农村信用社。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在业务转变还是在制度变迁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改善了农村的金融,然而直到现在为止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是农村地区,在这个金融体系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在金融扶贫问题上尤其突出[1]。
一农村贫困人群难以达到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需要贷款的农村贫困群体中仅有22%的农村贫困人口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得到过贷款。然而在78%的未得到贷款的农村贫困人口中,有84.2%人的没有申请过,而没有申请过的这些人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还不去、利息及其他成本太高,而那些申请过贷款却没有得到的人的主要原因是无抵押或担保而没贷到以及没有人缘关系贷不到。这显示了贫困人群作为金融扶贫需求方,在接受金融资源上具有先天弱势,缺乏金融准入条件。原因如下:
(一)农村贫困人群的信用积累空白率比例高,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有效授信额度。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仅有33.7%的农村贫困人口知道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而在这些知道的人中,有87.5%的人没有得到信用评级并授予信用贷款额度。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5》指出,“家庭收入水平越低,信贷需求越多,但受到的信贷约束越严重,融资能力更低。”“农业生产信贷可得性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年收入越高的家庭,信贷可得性越强,收入越低的家庭受到的信贷约束越严重。”
(二)农村贫困人群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的农村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作物种植业和制造业。由于农业产业的生产特性,生产周期长、易受外部环境条件影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普遍,造成了农户的收入低、来源不稳定的现状。而部分贫困农民在农忙之余,会参与一些村镇上的临时工作,但由于这些工作周期较短,不具有稳定性。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各项收入中,主要收入是农业收入和转移收入。2014年贫困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56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822元、经营净收入1060元、财产净收入39元、转移净收入641元。
(三)农村贫困人群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需要贷款的农村贫困群体中有55%的人是由于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人担保而无法申请贷款。农村贫困农户虽有房子和土地,由于缺乏交易的市场,一般不具有经济价值。另因为贫困人口的家庭情况,一般而言,没有人愿意为其担保。
(四)农村贫困家庭负担较重。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50岁及以上的农村贫困人数占所调研的所有农村贫困人数的62%。据调查显示,贫困农户的家庭支出主要是婚丧嫁娶、子女就学、疾病救治等。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留下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这导致了农村贫困群体的老龄化趋势增大,家庭青壮劳动力的人数减少,因此造成家庭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负担加重。由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自身在外生活成本较高,收入仅供自身使用,实际寄回家里的钱也不是很多。因此无疑加重了农村贫困农户的负担。
(五)农村贫困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表面上看,贫困是经济和物质因素,但从深层次分析,文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的小学及以下的农村贫困人数占所调研的所有农村贫困人数的59%;初中及以下的农村贫困人数占所调研的所有农村贫困人数的85.6%;大专及以上的农村贫困人数仅占所调研的所有农村贫困人数的4.1%。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显示,2014年贫困地区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占比为8.7%,小学文化程度占35%,初中占45.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5%。多数贫困家庭对负债发展生产存在认识上偏差,借款畏难现象普遍存在。
(六)农村基础设施和生存环境差。贫困人群多集中在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有85.3%的农村贫困人群不了解国家现在2300元的新的扶贫标准线,有75%农村贫困人群仍生活在15年前的住房中。2015我国贫困地区60.4%的村经历了自然灾害,传统产业难以得到增值提升,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未能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
二现有金融产品不适用于农村金融扶贫贫困人员的特征要求扶贫金融产品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无担保或弱担保。由于贫困家庭缺乏有效或有价值的抵押物,且社会关系简单,也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二是低成本。贫困家庭多数从事小本经营或农业生产活动,收入少,承受的借款成本有限。三是小额度。贫困家庭经营能力一般较弱,从事的多为适应自己家庭经济实力的养殖业和种植业以及小买卖等,小额信贷适应他们的资金需求。四是风险分散或转移。贫困家庭以从事弱质农业产业为主,易受自然灾害及市场影响,收入不稳定风险大,自身难以承受全部风险。而现有金融产品强调风险防范,重视抵押担保物、还款来源及个人信用积累,因此其设计与创新在适用对象上基本将贫困农户排除在外。
(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价格较高,面向农村的地区居民或贫困农户的农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比较大。同时,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价格高不仅表现在利率上,还表现在隐性的寻租成本上也是提高金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的农村贫困农户家里如果急需资金时要借款,仅有32.6%的农户会选择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
(二)农村金融产品存在局限性。农村金融创新很多,如农户联保、村级担保基金等,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大都处于基础产品层面的创新,在设计与创新均重在规避风险,强调担保与抵押,基本上都是围绕抵押物的形式展开,适应农户农业生产周期和特性的组合金融产品十分匮乏。因此这些创新往往只在特定区域经济条件、特定政策环境下开展业务,大范围推广难度大。
(三)信息不对称。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的农村贫困人群对相关扶贫政策以及农村金融了解少,其中有57.9%的农村贫困人群不了解精准扶贫,有95.8%的农村贫困人群不知道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有66.3%的农村贫困人群不了解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小额信贷业务,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其对接金融机构的通道相对较窄,获取相关金融产品信息和获得信贷支持的途径都比较匮乏,这种情况容易让贫困人口产生“贷款无门”的感觉[2]。
三贷款期限设定不合理一方面贷款审批时间长。目前,由于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较低,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需层层上报、调查、审批和发放等繁多的程序,一笔贷款往往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贷款不能及时发放,往往会错过农业生产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期限错配。传统种养殖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对资金的需求比较灵活,同时只有当农产品收获并出售后才能归还贷款。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繁琐冗杂的贷款手续、过长的审批时间以及生硬的贷款期限,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的农村贫困农户家里如果急需资金时要借款,有67.4%的贫困群体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当想要扩大种养殖业规模或是做生意、办企业时,仅有26.3%的农村贫困农户选择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或自我积累。当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期限一般设定为一年,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种养殖业,只需几个月的贷款却要按照一年期贷款利率付息,这对回报本来就低的农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而生产周期高于一年的农业生产,短期内是无力偿还银行利息的。如:某种粮大户有良田10余亩,在春耕时机,有资金缺口1万元左右,半年内粮食成熟资金就可到位。在某涉农金融机构咨询时得到回复,可提供一年期信用贷款1万元,不过三个月内就要开始付息,半年内开始还本。该农户表示这样贷款不划算,最后以一定利息向朋友借款[3]。
四缺乏专门扶贫金融合作平台金融扶贫一般由金融机构、政府扶贫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长期以来的扶贫开发实践中,一些部门以自己的方式,从各自的部门出发,积极探讨依托金融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方法,如妇联的妇女创业贷款、教育部门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林业部门的林权抵押贷款,这些信贷扶持措施都有共同点:设立风险金、财政贴息。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使有关部门积累了大量资源,包含了扶贫经验、信贷产品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等,但这些资源散落在不同部门,不能有效融合形成扶贫合力,大大降低了扶贫开发成效,且由于现有的金融机构和政府行政网络不太适用于有效大批量发放和管理扶贫贷款,成效不是很明显。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上60%的农村贫困人口认为没有享受到现行的扶贫政策的实惠,有约占71.6%的农村贫困人口没得到贫困救助,有约占74.7%的农村贫困人口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扶贫项目。有约占64.2%的对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目不太了解以及完全没听过。如何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建立起精准、快速、高效、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机制体制是金融扶贫的现实要求[2]。
五农村贫困群体主动融资意愿不强由于自身受教育较少,担心借钱的风险无法得到良好的把控,农村贫困群体的主动融资意愿不强,导致贫困地区贷款实际发生率不高。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需要借款的农村贫困人口仅占所调研的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的29.5%。
六结语根据我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所调研得出的数据与我查阅的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大同小异。这不难看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是我国整个农村金融扶贫的一个真实写照。总之,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手续繁琐、便捷性较差,接地气的金融服务缺乏,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欠佳。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农户不能很容易地获得贷款。在广大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供给渠道相对单一,农户借贷渠道也较单一,一些地区农村信用社基本占据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对贷款进行发放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脱农化倾向,并且造成大量的农村闲置资金外流,这种情况加剧了本来就匮乏的农村金融资源问题。本来是最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帮助的农村贫困群体,却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帮助,这不利于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贫困群体的贷款需求问题,也不利于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展农村金融扶贫,需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撑、需要从机制上给予保障、需要从措施上给予扶持。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只有切实解决上述金融扶贫出现的各项问题,只有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只有将农村贫困群体的利益重视起来,才能使我国农村贫困群体早日脱去“贫困”的帽子,才能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打下良好基础,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篇:关于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及其服务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
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
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应重点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和农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之有能力和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律化,通过立法规定中央、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及相应的责任。另外,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上要规定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应低于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调整其级差收益。同时,建立农业信贷国家财政补贴制,以补偿因低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走农村金融“以农养农,国家保护”的路子。此外,农业银行在完成上交存款准备金后,多存可以多贷,但必须明确农业信贷的结构比例和投入时期。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规,给农村合作金融以应有的法律保护。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在立法中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业务、权利义务、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做出规定。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规范和保障,又可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再次,制定农业保险法。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农业保险法中,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身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保费补贴,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我国财力,规定保费补贴的参考比率;进行费用补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税,对其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则降低税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也实行免税;对农业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担保或对向投保者提供低息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利息补贴。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等。
3.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首先,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内控制度,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树立以改革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价值观,构建起涵盖农村信用社各部门、各岗位以及每个员工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真正使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其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同时要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强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强化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地转换经营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内控执行效果;强化增资扩股工作,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合规合法性,逐步优化股权结构。再次,完善治理结构。在治理结构选择上,要坚持所有者控制原则及效率管理和监督原则。要做到入股农民是农村信用社的所用者和控制者,形成信用社和入股农民的命运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安排,创造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在组织内部结构机制安排上,既要相互统一,又要相互制衡。根据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所有者的利益主体和他的风险主体是一致的,而在治理上和管理上也应由他们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最后,加强风险防范。努力扩充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同时,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改革的机遇,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改善自身经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做好服务,强化信用社与社员的联系,使入股社员得到实惠,提高人们的入股积极性。努力实施多元化战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务应该多样化,资金的投放领域和投放对象应该广泛化。提高信贷质量。农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其风险意识;严格信贷审查,加强信贷管理,及时催收贷款。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应构建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首先,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作为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满足不能通过竞争性金融活动而获得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支持国家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在业务拓展上,农发行在目前基础上调整充实业务范围,积极开办粮油产业化经营贷款、重新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市场定位,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同时要拓宽业务覆盖面。通过增设基层网点、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或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增强服务农业的能力。另外,逐步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和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拓宽筹资渠道。此外,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业务,鉴于商业农业保险尚缺乏市场基础,建议在政策推动下争取成立地方性的,以政策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议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代理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其次,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合作金融机构因自身制度设计的特点,使得为社员服务方面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内在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如由农户自愿发起的资金互助组织,这种资金互助组织应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制组织,社员之间互相监督,社员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建立社员大会控制下的法人治理机构,有效建立其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再次,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大、服务态度好等优点,适度、健康的发展对于活跃民间投资,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民间金融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之合法化、公开化。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发展以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私营、股份、合作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条件成熟时可由监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管理,设立民营银行,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更好为“三农”服务。
5.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调整县级金融服务功能。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设置县域机构,取消单纯吸储的银行营业网点。商业银行可以适度调低系统内上存资金的比例和利率,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业资金流向非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个资金盈缺布局不均衡、两极分化越拉越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适度“放权”,给予或扩大对基层行的资金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其次,调整、完善农村邮政储蓄的功能,以改变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国家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政储蓄资金管理办法,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革。将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稳定下来。另外,降低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中央银行利率。此外,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推进邮政储蓄银行网络的建立,并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面向“三农”开展业务;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再次,对支农再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不论在地方一级还是在国家一级,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都缺乏衔接和配合,国家和地方财政可将支农资金给予财政贴息,以引导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加大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
6.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及免交涉农业保险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其次,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考虑组建政策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可以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参保意识;也可以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业务,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代理农业保险业务。也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再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补充当年基金并牵头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评估担保机构,设立由财政、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后,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机制。消除政府承担隐性担保的责任,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第三篇:关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金融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探索商业银行可持续的金融模式,不断强化金融扶贫的有效性、针对性、可持续性是?F阶段金融扶贫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实施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原则进行阐述,然后通过结合中原银行近年来开展精准扶贫的一些实践情况,尝试提出几点对于加强现阶段开展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希望通过农村供给侧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扶贫
一、商业银行实施精准扶贫的内涵
商业银行进行精准扶贫是商业银行采用多种手段为贫困人口提供精准的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商业银行实施精准扶贫可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减少浪费,从而可以在脱贫成效更好的领域利用更多的资金。商业银行在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断创新扶贫模式,更新金融产品,进行精准对接,把资金政策与具体的实施措施精准地配置到贫困对象上,有效发挥金融资金的杠杆效应,进而实现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二、金融扶贫应当坚持的原则
金融扶贫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开发扶贫,开发扶贫指的是不是单纯地给予,而是意在通过此种给予,贫困群体、贫困人口能够实现自身在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实现良性循环。二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的基本要求。在金融扶贫工作中,核心及关键是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实现精准对接金融的需求、精准强化管理手段、精准完善支持措施,使金融资源可以更好地汇集贫困人口[1]。三是开放扶贫,其特点是政策的开放性、创新的开放性及组织的开放性。尤其是创新的开放性,具体指互联金融、移动支付体系等创新平台在农村地区具有的商业价值。
三、对于开展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注重实施到户精准扶贫
一是要精准选择扶贫对象。商业银行应当与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规划进行主动对接,收集、整理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确认帮扶对象与帮扶目标。重点支持建档立卡中信用条件好、偿还能力较强、具有生产意愿的贫困农户。如中原银行制定的“上网下乡”发展战略,坚持“产品下沉、服务下沉”,主动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信贷资金投入,结合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际,因户制宜,一户一策,分类指导,落实精准扶贫措施,积极帮助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稳定脱贫。二是要精准设计到户小额贷款金融产品[2]。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地区的生产经营状况、产业特点、偿还能力,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信贷产品。着重解决好到户小额扶贫贷款的准入、期限、还款周期、抵押方式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推出免抵押担保、免评级、额度以及还款周期与建档立卡户生产经营实际相匹配的贷款产品。
(二)通过创新方式,确保扶贫质量
一是要创新信贷服务理念,金融机构可以为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的规模提供政策优惠,对上报的各类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贫困地区在资产质量、收益、绩效等方面采取差异化考核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资产质量容忍度。二是创新信贷模式,比如中原银行推动和发展的产业扶贫,通过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来帮助解决“带贫企业”融资需求与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通过运用“政府/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借款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服务模式,实施提前授信、批量扶贫开发等政策来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三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通过采用扩大农村贷款的有效担保范围的方式,把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逐渐纳入到抵押范围中。另外,积极探索水域滩涂、大型农用生产设备使用权等新型担保模式。
(三)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由于许多贫困地区基础性金融供给不足,就造成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明显。所以,金融扶贫需要重视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基础性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度、覆盖率、可得性。首先要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物理网点覆盖面,同时,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布设电子设备,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其次是采用“三农”移动金融、互连网金融等服务方式。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建立电商金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服务平台,增加金融服务便捷度。如中原银行立足于区域贫困地区实际,以物理网点作为基础,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了惠农业务管理云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第三方”的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了“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服务点”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另外,在兰考金融改革试验区,将惠农服务点“金融+电商”的功能融入到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两站合一”,推进金融服务等实现“四项功能合一”。三是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通过在惠农服务点举办金融讲座,加大在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为贫困地区群众捐赠农业、科普、创业、管理等书籍和光碟,帮助贫困户提升文化水平,了解金融知识,提升农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生产经营能力。
(四)制定贫困地区综合开发规划
一是由政府牵头,人行、农业、扶贫、财政部门及银行、证券、证券监管部门,共同制定金融综合扶贫战略规划。二是制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括电力、交通、教育、通讯、水利、医疗、城市建设、住房等;开展全面的综合改造,资金来源以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向上级申报专项资金为主,同时结合开发性信贷资金配套投入[3]。如中原银行信阳分行根据河南省2017年光伏扶贫工作推进方案,结合信阳扶贫、脱贫工作任务重的实际,选择光山县开展村级扶贫电站项目试点,以最优惠的基准利率给予政府贷款,得到光山县政府的积极响应和紧密合作。通过综合开发计划,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三是制定相关金融配套政策。商业银行协调人民银行对贫困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信贷规模控制、存款准备金、支付结算建设制度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商业银行协调银监部门在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监管标准制定、金融网点建设方面,保监部门在进行贫困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方面制定专门政策,证监部门在建立贫困地区农产品期货方面,配合满足金融扶贫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金融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创举,由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利用小额信贷等金融工具为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提供政策性、商业性及合作性金融服务,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改善其生产与生活状况,最大程度实现国家扶贫工作的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把握好金融扶贫的机遇,不断对金融扶贫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实现自身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雅博,王伟.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J].金融发展研究,2016(11):37-43.[2]谭正航.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变迁、检视与创新[J].理论导刊,2016(6):20-24.[3]潘功胜.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推进金融扶贫探索实践[J].行政管理改革,2016(6):22-28.
第四篇:农村金融服务十三五规划问题的调研报告2019
农村金融服务十三五规划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2019
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
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
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应重点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和农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之有能力和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律化,通过立法规定中央、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及相应的责任。另外,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上要规定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应低于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调整其级差收益。同时,建立农业信贷国家财政补贴制,以补偿因低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走农村金融
“以农养农,国家保护”的路子。此外,农业银行在完成上交存款准备金后,多存可以多贷,但必须明确农业信贷的结构比例和投入时期。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规,给农村合作金融以应有的法律保护。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在立法中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业务、权利义务、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做出规定。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规范和保障,又可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再次,制定农业保险法。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农业保险法中,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身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保费补贴,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我国财力,规定保费补贴的参考比率;进行费用补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税,对其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则降低税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也实行免税;对农业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担保或对向投保者提供低息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利息补贴。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等。
第五篇:扶贫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扶贫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日,《瞭望》刊文《有涉农项目68%资金被盘剥,遭六层拔毛!如何封堵?》,其中提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朱朝项目,从招投标一直到项目验收,经过六层“拔毛”,项目资金落地仅三成,拔毛率竟高达68%,项目完成度不足23%。省、州、县多个层级的干部涉案其中。此案中,作为惠民资金的项目资金成为了少数人眼中的“唐僧肉”,被层层截留、“拔毛”,最终“瘦”了国家,“苦”了百姓,却“肥”了贪官。与“老虎”相比,人民群众更厌恶的是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苍蝇”,基层腐败更容易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扶贫资金点多面广、对象分散,资金监管难度大,容易发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强占掠夺、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同时基层的人情扶贫、关系扶贫、数据扶贫、表格扶贫等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一、当前扶贫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是欺上瞒下,虚报冒领。部分基层干部向上积极申请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村级公路建设、农村水电建设等农村建设项目,对下则欺瞒群众,利用基层群众获取信息渠道少、不熟悉政策的条件,暗箱操作,坐地生财。勾结老板虚报工程项目或报大工程结算价等手段套取、挪用大量扶贫资金。面上手续齐全、到户到人,面下张冠李戴、大有文章。不少村委会干部变相买卖扶贫指标,索取、收受困难户好处费,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将建房补助款等扶贫资金直接放入自己腰包。
二是盘剥克扣,雁过拔毛。一些镇、村干部利用审批权或资金发放权等违规收费、截留私分。有的乡镇站所负责人、村干部利用职权巧立名目收取“好处费”、搞截留私分。
三是擅权乱权,优亲厚友。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是脱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在发放低保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和经手申办的职务便利,优先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明显不符合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给亲戚朋友,大搞 “关系保”,搞“利益集团”,骗保、骗取补助金或其他优惠待遇的手段花样百出,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却视而不见,极大地损害了群众利益。
二、涉农扶贫领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在涉农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监管单位对涉农资金的监督不到位,投标方为了中标,竞相争取贿赂涉农部门分管领导的现象很常见。原因一是内部监督有名无实。目前,农村普遍存在资金使用、项目开支和工程建设信息不公开,政务村务更新不及时、公示事项不全面等问题,使得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从而让涉案人员一步步走向了犯罪深渊。二是上级监督不到位。扶贫开发涉及领域宽,涵盖资金、资产、资源等各个方面;涉及主体广,遍及多个行政机关和权力岗位,上级各部门没有实现动态监管,对涉农资金运行的具体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给权力滥用留下了较大空间。三是外部监督没有深入。纪检、审计等部门没有实现对相关单位涉农资金的日常监管,因人手短缺,只是进行选择性的间断监督,对涉农资金的监督不全面、不完善,没有很好地把监督职责常态化。
2、制度尚未健全,机制出现弊端。村干部的权利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为其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由于涉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扶贫领域参与部门较多,财政专项资金审批、下拨、流转、使用缺乏细化性规则,管理上很容易出现职能交叉、彼此推诿的现象,导致真正的监管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职能部门普遍重下拨、轻监管,资金使用是否确有其事,分配对象是否确有其人,资金、物资是否如数到人到户等都缺乏后续跟踪管理。加之村级组织管理涣散,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村民监督难以落实。
3、法纪意识谈薄,道德底线缺失。乡村干部作为直接接触群众的党政“代言人”,是决定政策实施成效与否的关键,但有的乡村干部缺乏法治意识,纪律松弛,对上级的要求不以为然,排斥按政策办事。涉农违纪违法案件主要集中在危房改造、种植业专项资金和农田设施配套等方面,侵害对象广泛,数额不多但涉及到的人数多,侵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人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个人私欲膨胀,妄图将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收为自己的“囊中物”,无视群众困苦,道德底线缺失。
三、解决扶贫领域存在违纪问题的对策
1、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加强廉政思想教育。解决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定不移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党性党风党纪专题教育和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提升政治觉悟,增强纪律法治意识,切实从根本上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意识。二是针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状况,需要对村干部加强教育,加强监督,加强自我约束,成为一身正气、坦荡干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群众“父母官”,带领群众一起脱贫致富,让群众真心“点赞”,与群众建立水鱼之情,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2、围绕扶贫资金重点,强化各项监督检查。加大对扶贫资金、项目安排、贫困退出、脱贫成效等方面信息的公开力度,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公告公示制度,通过张榜公示,公布监督电话,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确保扶贫对象看得到、看得懂,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及时公开捐赠款物使用情况,提高社会扶贫公信力和美誉度。积极推进账目公开等机制,账目开支明细、政策通知公示必须进村进组,不能“一贴了之”、无人问津,防止人为故意走形式。建立健全“三级联查联管”的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县市区纪委组建扶贫工作专项检查小组,乡镇成立专门扶贫工作监管机构,组成贫困村扶贫工作监督小组,在扶贫资金下达前后等重点时段不打招呼开展突击检查,结合日常督促、重点抽查、检查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的有效监管,确保专项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3、着力刚性约束制度,规范涉农线索处置。建立审计、财政、信访、扶贫等职能部门发现问题线索的抄报机制。充分运用现有的信访举报平台、“四风”问题随手拍等新兴技术手段,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把握线索收集这个关键。重点选取一批问题性质恶劣、群众反映集中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建立督办交办制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扶贫领域的重点人员和重点问题,将相关信访举报作为交办重点。在人员上,重点交办反映乡、村两级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在问题上,重点交办套取、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违反专项使用资金规定等问题。对调查进展缓慢、查办力度不够、处理不到位的扶贫领域案件,由县纪委直查快办或实行挂牌督办。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曝光,真正起到“通报一起、警醒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