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流意识形态在城市社区形成价值认同的几点思考
主流意识形态在城市社区形成价值认同的几点思考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也必然有其主流意识形态,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在当代中国,有多种意识形态成分并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它通过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淡化。本文以城市社区为例浅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的现状和影响传播的因素,同时结合实践调研谈谈主动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几点思考。
一、主流意识形态在城市社区中传播的现状分析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细胞。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单位人”的职业变动日趋频繁,以居住区域为归属的“社区人”观念逐步形成,城市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实体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组织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共同体和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因此,社区的本质不在于地域结构,而在于社区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互动中形成的社区意识,在于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精神纽带。当前,在我国城市社区,作为社区人共同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却存在缺失状态,社区居民普遍缺乏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普遍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社区工作的普遍不重视。不少人认为社区工作是非专业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部分居民对社区活动不屑一顾,且直接影响到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职业意识。
二是认为社区建设与自己无关。居民有了问题,很少想到向社区求助,同时,社区整体氛围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社区成为了中老年活动的平台。大部分年轻人不愿参加或被排除在社区建设及活动之外。
四是只注重社区的生活功能,忽略了它作为思想教育最直接前沿的功能。
二、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价值认同的因素
1.市场经济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也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这些都使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被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
2.多元信仰的冲击。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各种因素导致了政治信仰危机重新浮出水面。从“全盘西化”的主张到90年代后期,法轮功的泛滥等危及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多元政治信仰一直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这种信仰危机在城市社区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缺失型,主要指一般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与政治理想,处于一种自在状态;二是虚伪型,即有的人口头和表面上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而实质上官本位、权力本位占据着他们的灵魂,权力与官位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三是异端型,指一些人持与主流政治文化相对立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处于自在或隐藏状态。
3.传播方式的局限。传统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的勇气和自觉性,也缺乏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并论争的热情与魄力,不能真切地解读民间的文化生存和生活诉求,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和表达显得苍白无力与枯燥乏味。这样,也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有所降低。
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对策与建议
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减弱或者丧失,将会使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减弱,从而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引起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怀疑,甚至影响党的执政的稳定。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冲击,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对此不能做出有力的回应,就很可能会处于被动的境地。要充分整合城市社区出现的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培养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必须注重调研、注重对话、注重实践。
1.注重调研,通过把准脉搏科学引领社区群众的思想潮流。在当前的不少城市社区里,人们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求呈现动态性和多样化特征,尤其是随着城市旧区改造、企业改革、就业与再就业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工作的推进,大量的城市居民急需我们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以上海杨浦区为例,每年年初,都要深入基层、围绕百姓关注的问题开展调研,进一步梳理出干部群众关心的反腐倡廉、物业管理、房势和房价、就业和救助、高校与邻近社区的发展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从而针对社会热点、区域特点和百姓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多年来,杨浦区坚持以了解百姓需求、回答百姓困惑、引领科学追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作为突破点,以引导百姓科学认识社会、追求幸福人生为归宿点,通过开展知识与能力、政策与法规、健康与安全等讲座,努力形成科学的舆论导向,发挥着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积极作用。
2.注重对话,在互动交流中畅通联系百姓的信息渠道。“政治”的公开性要求政策执行者和公众之间有充分的互动,要求一套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来确保公众对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各种渠道沟通领导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或政策执行系统和社会的关系。沟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于有的学者甚至将其比作“政府的神经”。通过互动式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积极回应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从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运行。为了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城区发展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提高政策在百姓中的满意度和认同度,杨浦区开设了“书记信箱”,在12个街道(镇)的党员服务中心全部设立起群众信息投放点;设立“区长在线”,每月一次网上与百姓互动沟通;设立“电话专线”,每名区委常委分别联系1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在互动交流中畅通了联系百姓的信息渠道。
3.注重实际,在生活实践中发挥居民的自我教育功能。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区分为参与型、依附型、地域型三种政治取向。他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依附型和地域型取向把参与型政治取向‘安排’或保持在适当的地位。这些比较传统的态度的维持以及它们与参与型取向的溶合导致一种和谐的政治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经常会基于内容严肃、形式规范等因素而略显枯燥,教育方较多关注的是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一行为,而较少关注教育的效果、教育对象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我们常常说这种教育是“自娱自乐型”的。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流于形式,进而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的形成,其它非主流的价值认同就会在城市社区中渐渐形成。如何能够及时灵活地开展宣讲?如何能够真正做到“你有问、我有答”?如何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以释疑解惑?杨浦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面对面对话、手拉手谈心”的社区宣讲之路。江浦路街道2001年起由热心社区工作的10多名退休干部职工自发组建了一支能够让群众“一听就懂、一讲就明”的宣讲队伍,他们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更有长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耐心和热情。针对小区里怪话多、牢骚多等现象,党员的责任让他们挑起了义务在社区宣传真理的重担。用他们的话说:“对群众的热点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解,才能讲得理直气壮;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讲解,才能讲得入耳入脑。”2006年,江浦社区24个居民区都建起了居民时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参加的党员、群众达500余人,成为了学习型社区的骨干力量。同时,报告团向居民区推出了党课报告的“菜单式”服务,制订了党课报告预约登记制度。这种针对区域特点、依托社区自发的“社区宣讲团”宣教资源,通过组织与自发、集中与分散等形式开展的宣讲,可以做到课题上的广泛性、内容上的针对性、语言上的通俗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时间上的灵活性、地点上的流动性、时效上的及时性、对象上的群众性、思想上的引导性、政治上的一致性。主流意识形态只有从生活实践中吸取营养,只有同生活保持着血肉联系,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才会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城市社区是培育和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平台。任何社区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社区主体的参与。激起居民对社区的兴趣和需要,进而增强认同感和支持率,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健全信息畅通机制、创新信息沟通方式、建构自主宣讲队伍不失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有益尝试。
第二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分析及教育对策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既存在一般共性,也存在特殊差异性。找出其差异所在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是进一步因材施教的前提。总体来说,基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和“干群”差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上述差异,并由此入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针对性。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74-02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说:“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1]而国家共同信仰的确立和维持主要是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来实现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当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既存在一般共性,也存在特殊差异性。本文试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认同是个体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接受和遵从。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性别、年级、专业及干群身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总体认同程度来看,特别是基于认知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女生强于接受性有关,与男生相比,她们更加善于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和接受既定结论。二是从认同深度来看,男生往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更为深层,但也更容易产生偏颇。相比于女生,男生思维往往具有更强的发散性,同时也更具批判性。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与社会实践的反差,他们更易于产生质疑,并常伴随着强烈的外在表现。女生在此方面往往表现得较为平和,但认同深度往往不及男生。三是从认同内容来看,男生对于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发展等问题,如世界格局、国际战略、反腐倡廉、社会改革等议题总体上更为关注和敏感,而女生对于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四是从不同方式的认同影响来看,总体来看,男生由于更擅长逻辑思维,对于透彻的理论逻辑和理性分析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而女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对感性方式的教育影响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年级差异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年级差异。一是从理论认知程度来看,一、二年级理论认知程度偏高,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三、四年级。这应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安排在这一阶段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二是从理论接受态度来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大一学生最为认真,随年级提高大体呈反向趋势。大一新生刚走出高中校园,原有的应试备考学习习惯仍然有所延续。课堂上能够比较认真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堂抬头率、参与度都相对较好。而大
二、大三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大一学生。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更呈现出功利化取向,如形势政策课的出勤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从认同程度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加深的趋向。大一学生的书本理论认同掌握较好,但由于社会经验还比较少,所接受理论还未经历与现实的对接,因而往往浮于表面。而随着年级上升,大学生社会认知程度逐步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会相应加深,当然往往也会伴随认同反复现象。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专业差异
通过对政治、历史、中文、思想政治、外语、物理、数学、交通运输、工业工程、电气工程等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存在明显的专业类别差异。总体来看,文科诸如政治、历史、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大学生。其中,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最高。这一结果可以归结于接触效应,即文科大学生总体上会更多接触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同时,文科大学生往往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中会涉及更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分析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会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加深入。而相比之下,理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当然,这也与文科大学生中女生比例相对较高存在着一定关系。
(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干群”差异
通过对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明显的干群差异,学生干部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大体上包括:一是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较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都是大学校园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诸方面表现往往更为突出,正因如此,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干部而在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学生干部具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他们通过组织和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迎接新生、演讲比赛等,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三是学生干部基于自身优越感而更具有正能量。学生干部属于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往往对国家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比较倾向于积极和乐观,更加易于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
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增强教育针对性。
第一,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式。要深入挖掘性别差异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发挥认同优势,弥补认同不足。一般来说,和男生相比,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更容易和他人形成情感连接,有更强烈的共情体验和同情心,因此,对于女生及女生占比高的班级可更多地采用感性为主的教育方法。在进行国际国内形势等宏观理论教育时,应注意加入感性情节因素,使得女生更易于融入其中进而认同相关理论。针对男生思维逻辑性和发散性较强的特点,对于男生以及男生为主的班级,要注意授课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宏阔视野。针对男生的认同外显特点,应关注男生的认同反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认同冲突与认同危机,因势利导,进行针对性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照顾到男女生的认同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情理交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同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表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2]。大学生要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认同,理性认知是基础,但不能停留于理性认知。能否形成情感共鸣、进行思想转化、实现心理调适,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沉淀固化都非常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任何教育途径和手段都无法一次性地完成全部任务。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阶段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阶段。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强化主流意识的理性认知,适时地推动其情感共鸣,为思想转化奠定重要基础。在大学高年级即三、四年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跟进,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关心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此基础上,以专题讲座、辅导谈心、学术讨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各种形式来进一步增进其理性认知,激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其思想转化和心理调适,不断释疑解惑,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沉淀固化,从而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度和稳定性。
第三,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途径,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因素,增加其呈现频次,会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也就是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更多接触对增进认同具有提升作用。因此,要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其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当然,教育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们愈少感到落在他们身上的教育设想,教育效果就愈大,一旦他明白了你专门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他的心灵,便会整个封闭起来。”[3]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简单重复,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环节,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实践中加以夯实。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是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干部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高也说明了这一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并将之做到实处,通过校内社团活动及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并通过参考观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走出校门,初涉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悟理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理论与实践反差的心理冲突,此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跟踪指导,及时进行思想疏导,使学生思想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断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
第三篇:农村社区认同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农村社区认同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作者:何兰萍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第8期
社区认同是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考虑的对象。社区认同与共同体、社区文化、文化认同这几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时空转变基础上的村庄生活对农村社区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农村社区来说,当分化中的共同体与荒废的社区文化相叠加,并与现代性冲击下的文化认同相激荡时,就导致农民认同危机的产生。
关于农村社区认同的文献研究综述
社区认同是居民对社区的一种特殊情感,它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社区认同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涉及到农村社区认同的研究既有实证研究,也有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农村社区认同的消解及其原因。早在2001年王春光便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还有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农村社区生活的变迁导致了社区认同的消解。如,项继权从集体体制的解体入手,指出建立在集体经济和政治控制基础上的农村社区或基层共同体走向衰落,导致乡村社区及共同体陷入信任与认同危机。董磊明从公共空间的角度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公共空间不断萎缩,这个过程也是村庄日益陌生化,亲密社群、村庄共同体不断解体的过程。吴理财对农村社区认同的消解有比较全面的分析,他认为这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民内部的分化、传统婚姻家庭的解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性下乡、国家基层治理转型等不无关联。
农村社区认同的重构与思路。项继全提出,要通过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增强人们对社区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用服务将社会联系起来,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吴理财指出,重构农村社区认同,最为关键的是从农民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从建设农村社区公共生活开始。曹海林在研究村庄兼并现象时指出,村庄认同是乡村社区重建的核心与灵魂。村庄兼并后的社区必须采取措施建立村民对兼并后村庄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另外,在农村社区认同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实证研究,多为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社区认同的研究在内容上涉及到很多方面,且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视角,但很多属于对农村社区认同的间接研究,因此不容易对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体上,我们可以说,目前比较缺乏对农村社区认同进行总体的、专门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则不够全面、系统,理论阐述较多,田野调查较少。
几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共同体与社区认同。社区认同是对村庄共同体的一种心理和情感的表达,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基于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区认同意识,对于增强社区成员在心理和
感情上对本社区的向心力、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内聚力,维持社区群体的相对稳定以及社区生活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国的村庄是否为共同体,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不过,多数研究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尤其在华北农村,由于村庄之间的界限和封闭性,村庄即便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共同体,在最低层次上也具有伦理共同性和生活互助性。在南方地区,村庄也有作为共同体的逻辑基础。正因为如此,可以大致地把我国农村社区理解为具有一定基础的共同体。
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在村庄共同体中,人们有共同遵循的一套约束机制来维持村庄内在的秩序,同时必定也有沿袭下来的公共文化生活,通过一定的仪式和文化活动来延续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所以,村庄之内的文化生活对于社区认同和共同体的维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不过,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农村,随着人口大量外流引起村庄生活发生深刻的改变,出现了学者所说的原子化的村庄。在这样的村庄,随着公共文化生活的流失,村庄共同体逐渐松动,相应地对农村社区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重构新时期社区认同的必然要求。
文化认同与社区认同。当前农村地区社区文化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区认同意识的衰落,这只是对问题的狭义看法。如果把农村和农民放在建国以来的历史中去看,就会发现农村社区认同的衰落还与更抽象的文化认同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文化认同是现代性的产物,是比社区认同更复杂更抽象的一个范畴,但它却是今天所说的社区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时间与空间:社区生活变迁与社区认同
这里我们引入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向度来简单分析改革开放30年以来,基于时空转变基础上的村庄生活对农村社区认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时间向度。在传统的农村,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律而劳作着,一年的时间分为农忙和农闲。随着农村社会的改变,技术的、工业的时间进入了农村,乡村社会也开始有了精细化意识。农民开始适应按天或小时计算的劳动付费方式,从日常生活中逐渐适应工具理性。更重要的是,农忙和农闲对于农民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意义。在很多地方的村庄里,无论是农业劳动还是日常生活,都被分割成季节性的两端。农闲不再是以往的农闲。即使在正月等传统的农闲时间里,村里的传统文化和仪式活动也难以操演,无法像以往一样借助传统的仪式来不断强化村民对社区的认同。
空间向度。在空间方面,村庄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物理空间方面,村庄的居住格局在30年里呈现出分散化、空心化的趋势。更重要的是,一些村民在挣钱后纷纷到就近的城镇买商品房,这使得原有村落日益荒凉,公共文化生活陷入停顿。与之相关的方面还有,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地方政府开始大力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希望通过扩大中心学校规模的办法将各地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一些村民因为孩子上学而决定搬迁,造成本土性知识缺失和乡土情感的淡漠。其次是村庄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很大程度上与“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联系在一起。30年来,农村逐渐出现了基于职
业分化基础上的阶层分化,农民收入差距拉大。与之相关的方面则有村民之间在社会交往领域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总之,在市场和城市化的冲击下,村庄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所发生的改变,对于村庄公共生活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它深刻地冲击着原有的共同体形态和村庄社区认同。对于农村社区来说,当分化中的共同体、荒废的社区文化与现代性冲击下的文化认同相叠加时,农民的认同危机就是必然的了。
反思:农民的认同危机
当我们分析农村社区认同正面临着时代难题,农民的乡土认同渐渐淡化的时候,我们慢慢意识到新时代的农民和转型时期的其他群体一样,正在陷入深刻的认同危机之中。这种危机的最初表现是社区认同的危机,而更深刻的本质则是文化认同的危机。
社区认同的层面。多项调查均表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对原有社区的认同在降低。对于仍然留守村庄的那些农民来说,村庄的开放性已经将他们及他们的家庭与城市、与遥远的地方联系在一起了,但是他们的未来却不是那么确定,他们与村庄之间仍然有着或紧或松的关联。对于留守在农村地区的村民来说,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相互综合影响着农民对社区的认同。虽然某种意义上,农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社区仍然保持了很高的社区认同,但这种认同主要是对亲人的感情,是一种传统的特殊主义的身份认同。他们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开始出现不认可,甚至持批评态度。这是当前农村社区认同的困境之一。
然而,如果承认现代社会还需要小型、地方性共同体的存在,以满足非市场经济性质的互助与交换,并发挥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功能,就意味着要承认村落共同体的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在现代可能松动剥离,但它作为社区共同体仍然是正常的现代社会的基本资源。就中国的农村社区共同体的发展而言,如果国家不能明确地告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转而沿着推进城乡衔接的路径和方向,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以服务为中心介入农村社区发展,那么就很难避免加快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两大国家战略之间出现的断裂,新农村建设也很难避免迷失方向与前景。
文化认同的层面。新时期村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向度上所发生的变迁,在促使社区公共文化解体的同时,也促使传统的社区认同发生转变。社区认同失去了仪式化的强化机制。农民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和农民工之所以减弱了对农村社区的认同,这固然与城乡社会时空的对比和冲击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在现代性观照下人们对农村文化的定义有关。而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文化认同危机。
农村文化是农民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来源,而如果农民的生活方式被解构,农民的伦理价值体系将无法支撑日常生活,社会、农民尤其是新一代受过教育的农民自己都无法认同农村文化,那么又何以、以什么为基础来建设农村文化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四篇: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覆盖面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经济成分、利益格局、分配方式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和方式,了解和掌握居民群众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有什么疙瘩需要解决,有什么问题需要疏导。从而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上来,引导到追求共同理想、共建美好家园上来。目前社会上仍有个别深受“法轮功”迷惑,尚未与邪教组织划清界线的人,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对居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先进文化是位于时代前列,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催人奋发、团结向上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正是为了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把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党政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大量社会管理、居民服务、公共事务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大量由单位直接管理的“单
位人”变成了由社区管理的“社区人”。改革的深化、管理的移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想波动,迫切要求社区在加强管理职能、社会职能、服务职能的同时,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做好疏解情绪、化解矛盾工作,防止和避免因改革而出现大的思想动荡和危及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促进社区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成为各级党和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区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共同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区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项功能日益健全。为了能使党组织在新时期的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和更好的作用,社区必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近几年,社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呈现了良好的态势:建立建全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社区党风廉政教育的大格局;初步建立了社区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等。然而,有些社区的党风廉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淡薄。由于大社区意识还未确立,街道、居委会存在着对直管单位抓得紧,对社区单位管得少;对所属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廉洁自律工作常抓不懈,但对流动党员、下岗失业、辖区民(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教育少、管理松;重视抓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城建城管工作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视不够等问题。
2、居委会缺乏统揽全局的能力。社区建设虽然强化了区域管理,但计划经济所形成的条块各自为战、不相往来的习惯意识一时难以改变。目前我国还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赋予街道、居委会对所有辖区单位行使协管权和监督权,街道、居委会想统而无权力,想管理监督而无手段,致使现在的社区管理工作还处在以协商、协调管理为主要形式来处理社区事务的水平上,难以形成敢抓敢管、理直气壮抓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氛围。
3、辖区单位和作为社会人的党员干部缺乏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有许多社区单位和党员干部生活在社区,但缺乏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甚至有的对社居委的工作不理解,对社居委开展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感到不可思议,不愿意配合。
4、社区居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在认识上有误区。有的认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事,与社区无关;有的对出现的少数腐败现象认为是普遍现象;有的认识模糊,把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与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混为一谈,疏远了对党的感情,淡化了对党的信任感;还有的既对腐败疾恶如仇,又为腐败提供温床。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作了如下一些思考:
一、加强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现在有不少人对社区和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他们认为,社区就是一些老大爷、老大妈搞搞计划生育,抓抓社会治安和收收卫生费,没什么大事可干;社居委工作人员少,管辖范围小,既无权,又没钱,且工作条件差,没有产生腐败的机会和可能。因此,在社居委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必要,或者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是,我们必须得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承载的功能日趋繁多,许多原属于企业单位和街道的一些功能都下放到了社区,如为居民出具各类证明、低保申办、统计调查、社区财产的管理、征兵、就业等等。社区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这些看起来与经济没什么直接关系的工作,实际上潜伏着造就腐败的机会。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防范,势必会让那些政治思想觉悟低下的党员干部有机可乘。一旦问题发生了,就有可能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就有可能影响社区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排除个别干部违反规定,以权谋私的可能。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坚决杜绝腐败,永远保持党风的廉洁,充分发挥党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明确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进行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引导社区内的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居民群众,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二是深化居务公开。紧紧抓住社区群众和社区单位关心的问题,面向社会、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强化监督、落实责任,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三是抓好行风建设。社区行风问题建设要以解决社区内各政府职能部门和服务单位在政风、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通过社区民主监督,擦亮“窗口”,规范服务。四是做好社区信访工作。接待社区居民的举报、投诉及来信来访,及时按有关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将反映处理的结果反馈给情况反映人。
三、注重关心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础的单位,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队伍则是城市管理、建设与发展的一支重要主力军。重视和解决好社区人员的实际问题,消除其后顾之忧,是完成社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物质保障。笔者认为,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多关心社区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经常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党员干部社区干部队伍中,以适应社区建设和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从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中发现、培养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其参加社区党的组织,为社区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储备力量;大力宣传和表彰廉洁勤政、实绩显著的优秀社区工作者,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其次,应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和处理社区工作人员的有关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以解除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更加安心社区工作,进一步推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四、进一步发挥社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中起带头作用。社区中的许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积极肯干,为其他党员树立了好的榜样。他们虽然工资待遇偏低,但他们仍然积极肯干,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利益做出了无私奉献。他们正是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工作,诠释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应把这些优秀党员作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先锋模范和学习榜样,通过他们来推动整个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六、加强居务公开。居务公开是将社区居委会的权利运作臵于群众监督中。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关系、改善党的领导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措施。因此,社区居委会必须实行居务公开制度,并且做到: 1.宣传居务公开。要向社区居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2.实行居务公开。要全面实行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抓好操作程序,公开办事,如低保审核、特困户确定、征兵入伍等都要坚持张榜公布,以利于群众监督,防止不良倾向发生。3.建立和完善居务公开制度。要把居务公开作为制度建立起来,如建立“社区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居委财务管理制度”、“社居委会干部守则”等各项管理制度;还要建立“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社区党员干部廉政制度”,按章办事。在实施这些制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些制度。
开展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社区建设中一个新课题,也必将是一个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我们不仅要依靠社区居委会开展这项工作,还要发挥各方面力量,形成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合力。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好的作法要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以便使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