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

时间:2019-05-13 04: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

第一篇: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

【发布单位】81508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8-01-01 【生效日期】1988-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

《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行规定》

(1988年1月1日市委、市政府)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改进我市职工劳动模范的评选和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市职工劳动模范的评选范围

本市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群众团体的职工,凡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显著成绩者,均可根据本规定被评为市职工劳动模范。

第三条 第三条 市职工劳动模范的标准和条件

市职工劳动模范,是我市市级最高的荣誉称号。凡被授予市劳动模范的职工,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显著成绩,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在此前提下,同时,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改革、开放中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取得显著实绩者;

2.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经济技术指标先进或推行现代化管理上成绩显著者;

3.在技术革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者;

4.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5.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针,在文明经商,搞活企业,优质服务中做出优异成绩者;

6.在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者;

7.在防止重大事故和抢险救灾中,为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突出贡献者;

8.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犯罪活动作斗争和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 9.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其它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者。

第四条 第四条 市职工劳动模范的评选、审批和命名

1.市职工劳动模范的评选和命名表彰工作,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对影响重大、贡献突出的,可随时命名表彰。

2.评选市职工劳动模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民主评选产生。

3.市职工劳动模范由被评选人所在单位评选上报,经主管部门和市总工会审查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4.市职工劳动模范由市政府命名。

第五条 第五条 市职工劳动模范的奖励和待遇

1.市职工劳动模范由市政府统一颁发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

2.晋升一级工资。

3.本人系非农业人口、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以上或年满四十岁以上的,其在农村的配偶和十五周岁以下的子女或超过十五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在校学生,可以转为非农业人口。

4.不享受休假制度的职工,每年享有15天的疗养、休养时间。

5.在同等条件下,在分配住房、调资等方面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优先照顾。

6.本人退休时仍保持市职工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增加10%的退休费。

第六条 第六条 其他各类市级先进人物,按有关规定评比和奖励,不享受市职工劳动模范的待遇。

对有特殊贡献,需要授予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的,应按规定的程序,由市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平衡,报市委、市政府批准。本规定所列市职工劳模的奖励和待遇,只适用于从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后新评选命名者,一律不再向前追溯。

第七条 第七条 市职工劳动模范的管理

1.市职工劳动模范的事迹审查、平衡、报批及日常管理工作均由市总工会统一负责。

2.要减少市职工劳动模范的社会活动。市职工劳动模范的兼职一般不要超过两职,脱离工作岗位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每年不应超过一个月。

3.各级党、政领导及工会组织,要加强对劳动模范的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定期召开劳模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好地发挥劳动模范的先进楷模作用。

第八条 第八条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的取消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取消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1)因犯有错误而受到记大过以上行政处分或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党纪处分者;

(2)受到刑事处分者;(3)因重大过失和错误,市政府认为应予取消称号者。

2.取消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必须由市委、市政府审批。

第九条 第九条 本暂行规定自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起实行

第十条 第十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总工会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青发〔2009〕16号 2009年9月15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鲁发„2009‟15号),充分发挥青岛海洋资源优势,科学开发和合理保护海洋,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蓝色经济区是以发达的临港、涉海、海洋产业为基础,以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先进科技和优势产业为特色,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功能区。进入21世纪,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海洋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肩负重大责任。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对于青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向,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青岛在海洋环境、科研、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凸显滨海城市和海洋科研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青岛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统筹海陆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蓝色经济优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青岛在更宽领域、更广空间上推动区域合作,更好地发挥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青岛在山东乃至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建设蓝色经济区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强化蓝色经济意识,努力实现由海陆分治向海陆统筹转变,由单一海洋开发向海洋集成战略转变,由单纯经济开发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转变。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按照“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以规划为先导,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海工业。通过优化蓝色经济布局、发展蓝色产业、壮大蓝色园区、打造蓝色枢纽、建设蓝色生态、提升蓝色科技、培育蓝色文化、深化蓝色区域合作,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提高全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蓝色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蓝色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将青岛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较强竞争力的蓝色经济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打造蓝色经济品牌城市,力争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

4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基本原则

--坚持海陆统筹联动。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港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做到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促进海陆经济相互渗透与交叉,形成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科技创新支撑。发挥青岛海洋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领域取得突破。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蓝色经济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坚持高端产业带动。突出青岛特色,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高先进技术对海洋产业的渗透能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优势高端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蓝色经济集聚区,培育高素质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提升全市蓝色经济整体优势。

--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海洋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海洋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强与国内沿海城市的分工与协作,建立新型科技合作和产业发展模式,共同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坚持保护开发并重。把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大力推行集中集约用海,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使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不断提高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优化蓝色经济空间布局

5重点建设“一条蓝色经济带”。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合理配置临海产业,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聚带。

6打造富有潜力、充满活力的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根据蓝色经济生产力布局,建设一批核心带动区,形成带动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动董家口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新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建设,使之成为带动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7培育分工合理、多点支撑的蓝色产业集聚区。坚持以港兴市、海陆统筹、梯次推进,加快构筑现代渔业集聚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港口物流集聚区、滨海商务旅游度假区、海岛开发示范区、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区、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区等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群集约发展,提升青岛蓝色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体系,加快建设蓝色枢纽

8推进海港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整合港口资源,完善港口功能,加快建设以胶州湾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董家口港区和鳌山湾港区为两翼,地方小型港站、综合旅游港点为补充,与临近区域港口合理分工、协作发展的区域航运枢纽港,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进青岛港前湾四期、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全力打造世界最大集装箱顺岸码头港区。加快董家口港区的开发建设,将董家口港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干散货重要集散中心和能源运输中转基地。尽快启动鳌山湾港区规划建设。积极吸引跨国物流公司地区总部和船公司落户青岛,开辟更多国际干线和区域支线。加大跨区域合作和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在交通节点地区建设“内陆喂给港”,形成纵深的大物流圈;加快建设前湾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第三方物流。尽快实现保税港区封关运作,带动港口国际中转业务快速增长;搭建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服务平台,推动青岛保税港区尽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推进保税港区与其他区域联动发展,形成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

9推进空港建设,培育区域性空港物流系统。加快推进机场扩建和改造,形成综合性国际化空港,建设国内门户枢纽机场。尽快完成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争取把青岛机场扩建列入国家“十二五”民用航空发展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空港综合物流园区,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投资建设货物运输、保税物流、贸易加工等空运服务设施。发挥区位优势,增加青岛至日本、韩国的航线,发展青岛中转至欧美的联程航线,利用直航台湾的条件,提高空港货运中转量。积极引进航空货运区域转运中心,力争更多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落户青岛。着力培育空运货源基地,延伸空港物流产业链,提升青岛航空枢纽货运竞争力。到2015年,青岛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27万吨。

10推进信息港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网络经济,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数字青岛”,将青岛打造成为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提升青岛通信网络水平。发挥青岛是我国北方国际通信光缆唯一登陆站的优势,积极引进建设数据中心(IDC)项目,开展面向全球的数据托管和服务外包业务,把青岛建设成为区域数据中心城市。整合全市海洋信息资源,建立完善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库,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11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依托海港、空港、陆路三大物流系统,整合海关、检验检疫、港口、机场等口岸物流资源,完善口岸通关便利措施,提高物流效率。加大国际航运服务区建设力度,建设山东(青岛)航运交易中心,积极扶持发展船舶金融、船舶保险、海事仲裁、海损理算、公证公估等航运服务业,培育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营造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境。构建海港、空港和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培育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推进胶州湾陆路物流系统建设,以国际多式联运发展为主线,申请建设陆路集装箱运输口岸,形成半岛铁路集装箱集疏运枢纽站;加快建设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推动“公铁联运”快速发展;畅通内地与口岸间的货运通道,拓展沿黄流域、中西部地区货源腹地。

四、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12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坚持生态、高效、品牌发展理念,深化渔业结构调整,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把青岛建设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发展水产种苗业,推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水产良种场,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到2015年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发展海水养殖业,大力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池塘规模化养殖、浅海筏式和底播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建设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制定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范海岛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推进海岛渔业资源开发。

13积极培育现代捕捞业。发展渔业资源增殖业,开展近海渔业资源修复,扩大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建设渔业生态修复基地。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实现捕捞重点由近海捕捞向远海捕捞转变,到2015年实现年远洋捕捞能力3000吨。科学编制标准渔港规划,将渔港建设与渔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到2015年初步建设成为以国家级中心渔港为龙头、一级渔港为骨干、群众渔港为基础的新型渔港体系。规划建设“渔人码头”,大力发展海上垂钓、餐饮娱乐等各具特色休闲渔业。

14大力扶持水产品加工及贸易。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突出抓好渔业生产质量标准、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水产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展高档名贵海产品保鲜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扶植渔业知名品牌创建,培育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扩大青岛水产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水产品来料加工,鼓励本地产品加工出口,提高本地产品特别是养殖产品加工出口比重,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水产加工出口贸易中心。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5万吨,实现出口创汇15亿美元。

五、做大做强临海工业和海洋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蓝色经济实力

15培育壮大海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和研发机构引进为主线,以现有大型船舶、海洋工程、集装箱企业为龙头,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发展船舶配套、特种船舶、游艇和特种集装箱制造业,打造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强市。积极推进黄岛、即墨和胶南船舶工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武船重工特种船、海西重工曲轴、海西重机船用机械、扬帆造船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在建和后续的16个船舶海洋工程大项目建设,吸引国内外船舶研发设计机构落户青岛,不断扩大造船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造船能力达到600万载重吨,初步把青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工业基地。依托中船重工、中石油、中海油等海洋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关键设备、配件和新型海洋监测设备制造,不断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打造高端“海上重工”产业,建设世界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海洋仪器仪表与海洋能利用装备产业,建设海洋仪器仪表与海洋能利用装备产业园。培育大型海洋工程施工企业,加快推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等海洋工程项目建设,形成青岛海洋工程建筑业优势。

16优化发展海洋化工和海洋新材料产业。发挥青岛海洋化工产业优势,推动海洋化工向多品种、精细化、外向型方向发展,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藻化工基地。积极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及其深加工,推进盐业改造提升。加大平度新河化工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发展精细、专用和无机深加工等盐化工业。加强海洋化工原料和物质的提取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大海藻加工骨干企业培植力度,优化海洋化工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石油化工产业,重点推进中石化12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到2015年将青岛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依托青岛海洋新材料科研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海洋新材料基地建设;加快船舶、海洋工程、集装箱等专用绿色环保防腐防污涂料的研发和应用,形成规模化生产。

17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加快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集中力量扶持重大项目,优先发展具有较强产业集聚力的产业类群和大型企业集团,实现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的跨越发展。推进青岛海洋生物与医药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研发综合服务区、生物工程中心暨产业化中试平台、海洋生物新材料产业园、海水种苗繁殖基地五大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2010年前完成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建设。实施海洋天然产物开发工程和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开发工程。

18发展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新能源产业。围绕沿海工业用水海水淡化、海水工业直接利用和海水生活利用三大重点,积极开发海水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海水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依托华电青岛发电公司、青岛华欧集团、中船重工725所等单位推进海水综合利用,加快海水综合利用的市场化、规模化。积极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新型热源利用技术。推进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吸引集聚国内外海水淡化领域龙头企业,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海水淡化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和国家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到2015年海水淡化规模达到每日25万吨。扩大海洋矿产和海洋能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海洋矿产勘探步伐,推进海洋风能、海洋生物质能和潮汐能等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六、加快发展蓝色旅游,积极打造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和国际知名会展城市

19优化海洋旅游开发总体布局。整合拓展蓝色旅游空间,优化配置海滨旅游资源。到2015年,构筑起以滨海城市组团、海滨旅游度假区、港口码头为陆域依托,以滨海公路和海上旅游航线为纽带,以近海岛群、岛链和岛屿为关键节点,以海洋旅游大项目为主要载体的“陆海互动,点、线、面结合”的蓝色旅游开发空间格局,形成集观光、度假、娱乐、疗养、会展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海洋旅游体系,把青岛建设成为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营造胶州湾海湾城市景观,发展旅游、商务、休闲产业,建设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的海湾旅游胜地。积极推进港中旅海泉湾、石老人休闲健身区、半岛酒店、海上嘉年华等重点项目建设。

20发展特色海洋旅游和体育产业。打响“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大力发展奥运旅游,将奥运帆船中心建设成为奥帆旅游区、国际邮轮码头、海上旅游基地和旅游集散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商业区;依托港口资源优势,积极规划建设浮山湾国际邮轮港,逐步将老港区建设成为国际客滚船和邮轮专用码头,建设一批游艇俱乐部,发展国际邮轮旅游和游艇经济,实现高端旅游市场的突破;规划建设一批海滨旅游码头和海岛旅游目的地码头,开发胶州湾、前海和海岛旅游航线,发展多元化海上旅游;保护性开发海岛旅游,建设以田横岛岛群、大小管岛岛群、竹岔岛链和灵山岛为重点的岛屿休闲观光基地;开发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旅游商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上体育产业,争取承办国际大型海上体育赛事,经常性组织海上游钓、游泳等群众广泛参与、观赏性强的海上体育活动;发展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积极争取承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把青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单项比赛和训练基地。

21加快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围绕打造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构筑滨海文化产业带。积极培育海洋文化创新主体,扶持一批在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尽快启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发展海洋民俗活动和海洋节庆活动,抓好青岛国际海洋节、金沙滩艺术节、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等海洋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展示青岛海洋文化特色。实施海军博物馆改建工程,加快奥帆博物馆、海产博物馆建设。发挥青岛海洋教育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开展海洋文化科普旅游活动。组织“探源青岛”活动,充分挖掘、整理海洋文化历史遗产,组织创作一批以海洋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丰富海洋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海洋文化品位。

22积极发展会展产业。发挥青岛独特的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功能、提高软件配套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培育国内外品牌会展为依托,将青岛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会展城市。推进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四期工程、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以及红岛会展集聚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改造一批中小型场馆,形成优势互补的会展场馆群,构筑大会展产业格局。在继续培育“电博会”、“航博会”等重点会展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吸引中国海洋博览会、中国物流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知名会展落户青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会展品牌,凸显青岛会展特色。学习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引进新型会展业态,积极培育大型专业会展企业,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机构。争取承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议,逐步使青岛成为承接中高端会议的国际知名会议目的地城市。积极延伸会展产业链条,促进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相互融合、互动多赢,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经济体系。

七、大力发展蓝色科技,切实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23实施“人才强海”战略。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落实人才引进待遇,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把青岛建设成为蓝色经济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的富集地带。编制重点海洋产业人才开发目录,明确人才开发重点和目标,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开发、前沿技术科研、海洋基础科研等领域打造一批领军团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青岛高等院校,整合海洋科研机构力量,大力培养高水平海洋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引进一批高水平理工院校(分校区)、科研机构。推进哈尔滨工程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推动相关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24支持海洋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应用。依托青岛海洋科研优势,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海洋前沿技术领域科研攻关,重点突破深海生物基因资源探查开发利用、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勘查开采运输装备、海洋信息处理与应用、深海环境立体监测探测仪器装备等技术,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加强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及仪器装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保、高端海珍品种苗繁育和健康养殖装备等核心技术,带动发展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开展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遥感、海洋生态、海洋腐蚀与防护、赤潮与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基础研究。

25建立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青岛海洋科研优势,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到2015年建立起充满活力、能够引领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海洋科考船建造以及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搭建起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海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研发应用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青岛设立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形成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机制,提高海洋科技、学术、管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战略,建立创业和风险投融资机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海洋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海洋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海洋领域龙头企业和海洋中小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驻青的各类科考船向指定港区集中停靠,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设集科研、科普、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港区。

八、加强海洋生态与资源保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6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青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推进海陆一体化管理,实施“以海定陆”污染控制,开展海域环境现状和污染物入海总量调查,建立完善海岸带和近岸海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陆源排污入海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负荷。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沿海流域环境保护。完善环保产业政策,培育海洋环保产业。

27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海洋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综合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贯彻科学用海、适度用海、阶段用海的原则,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功能顺序合理开发海域资源,严格控制沿海及环胶州湾的生态控制区。强化海岸带保护,科学论证、严格审批岸线和近海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规划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维护海洋物种多样性。

28加强海洋监测评价与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国家在青岛的海洋监视、监测技术力量,建设重点海域及邻近海域的综合性实时动态监控系统,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洋渔业执法等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建设海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健全海洋气象、赤潮、绿潮(浒苔)、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海上应急救助体系和安全生产救助指挥通信系统,完善海岸防灾紧急救助系统,提高防灾减灾、应对突发性海难和重大海洋污损事件的能力。

九、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9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设蓝色经济区,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统筹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点抓好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近期要尽快确定一批重点技术、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投资支持;有关区市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搞好与全市统一规划和各项部署的衔接,切实做好本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工作。研究制定财政政策,整合各项涉海财政资金,安排蓝色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主导产业培育、海洋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研究制定税收政策,重点支持海洋资源利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服务。

30建立市场运行机制。积极培育蓝色经济资本市场、贸易市场、海域使用市场、海洋科技市场、人才市场等多层次市场体系,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构建蓝色经济区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财政扶持、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海洋产业发展投资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蓝色经济发展;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对海洋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贷款、保险和担保服务;积极采取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开发海域资源。

31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和蓝色经济意识,增强合理保护、有序开发海洋资源的观念,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蓝色经济区建设。营造依法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推动各类投资者参与蓝色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等海洋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海洋气象、监测、救护、环保、金融、法律、咨询服务、商贸等海洋社会服务业。

32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与周边城市、东北亚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多层次合作,促进蓝色经济协调发展。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框架下,建立区市联动发展的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优化蓝色经济区布局。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对接与合作,协商建立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协作、基础设施衔接等领域的合作框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对接东北亚地区,搭建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发展。

十、建立完善管理体制,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33建立科学高效的海洋管理体制。市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委员会、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决策、组织、推进和评估作用,形成科学决策、协调推进的强大合力。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与5个工作小组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有力有序高效的蓝色经济区建设格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统筹推进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等工作,推动区域合作,提升蓝色经济综合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在青岛开展海陆统筹体制机制试点工作。

34完善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蓝色经济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把握世界蓝色经济发展趋势,紧跟世界海洋科技前沿,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支持,加快制定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推动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尽快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的修订和批复,编制完成海洋事业发展规划、胶州湾人工岸线规划、海岸线利用规划,做好全市工程用海资源调查和规划工作。完成《青岛港总体规划》的批复工作。

35严格依法管理海洋。健全海洋管理法规体系,引导和规范海洋开发行为,促使各类海洋开发活动有序推进。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港口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修订完成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严格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权属管理制度以及海域有偿使用、港口岸线和沿海滩涂使用制度,理顺海域审批管理权限,全面规范用海行为。加大海洋执法力度,搞好海域使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开发服务,建设“平安海洋”。

36明确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责任。建立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蓝色经济区建设列入重点工作目标,加强对区市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建立蓝色经济运行评估系统以及蓝色经济、海洋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为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发布部门:青岛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15日 实施日期:2009年09月15日(地方法规)

第三篇: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青岛拔尖人才的决定2013-4-7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青岛拔尖人才的决定

   制发机关: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3-04-07 编

号:青委〔2013〕69号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强海战略,积极推动各类优秀人才投身青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为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激情和活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支持人才的浓厚氛围,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丁乃秀等199名同志“青岛拔尖人才”称号(见附件),并予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施展才智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团结凝聚各类优秀人才,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

2012年青岛拔尖人才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乃秀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丁叁叁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于万成山东省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工会主席、高级讲师、高级技师

于文功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

于芝涛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传媒网络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于卓琳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于俊生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

于秦峰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总酿酒师、总工程师、高级技师

于维森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副主任技师

于腾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于德翔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马清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马秀珍青岛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马学真青岛市肿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丰育功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凡北电能源(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亻凡玉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王昕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

王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副院长、康复医学院科主任、康复医学一科主任、教授

王燕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王迪青岛市群众艺术馆馆员

王乙潜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材料物理系主任、教授

王万春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王才强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施工员、高级技师

王少华青岛市市立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

王印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研究员

王廷祥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二处处长、检察员

王竹泉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会计学系主任、教授

王志庆青岛喜盈门双驼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王建华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英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王金健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星云山东福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春波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教授

王春德青岛海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教授

王洪仁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

王玲玲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王清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德育青岛市公安局信息通信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毛元辉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率总监、高级记者

毛伟征青岛市市立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方建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生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邓贤东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宝珍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龙云泽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系主任、教授

卢玉明青岛塞维电子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技术主管

田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

史大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史伟云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

付振明青岛征和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

宁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邢泉生青岛市儿童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吉中强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总院长、主任医师

曲彦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曲立清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城投空间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究员

曲丽君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系副主任、教授

曲善珊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吕燕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审判员

吕佩师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模块开发经营体长、研究员

朱振鹏青岛市市级机关东部管理中心府新餐饮部经理、高级技师

刘利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刘林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刘莉青岛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

刘世国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

刘占杰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

刘玉霞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副主任、教授

刘立安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光尧山东省青岛市五十九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刘光洲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研究员

刘怀荣青岛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学斌青岛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支队长、高级工程师

刘金波青岛远洋大酒店首席总厨兼膳食部经理、高级技师

刘炳言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高级工程师

刘海军青岛海川建设集团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刘惠荣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刘鲁民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副教授

刘德进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关茜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初中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许晨青岛市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

孙泓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孙涛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孙梅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孙立荣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

孙明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纪建奕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工程师

杜长河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祖远新华锦(青岛)即墨老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高级酿酒师、品酒师

李杨青岛市市立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李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标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超前研发总监、高级工程师

李文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月高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发成青岛市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三级

李宁毅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先杰青岛洋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李成林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遗传育种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自普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教部副主任、教学管理科科长,黄岛分院普通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志刚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李建隆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李忠祖青岛海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李思衡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李树柏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李德爱青岛市市立医院主任药师、教授

李慧斌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杨为东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吴力群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兼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吴书义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常务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吴玉波莱西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吴荣华青岛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邱正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邹云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

沙淑芬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宋军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宋嵘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宋瑞兰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张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接入网事业部产品线总经理

张录青岛热电能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星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张博青岛颐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磊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张七一青岛市市立医院副处级调研员、主任医师

张士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生命学院教授

张元信解放军济南军区第401医院手外麻醉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化新青岛出版集团总经理助理、青岛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科技出版中心总编辑,正高级编审

张正欣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永升青岛地恩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守才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

张秀晶青岛市京剧院一级演员

张国辉青岛市供水管理处处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张春玲青岛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张海英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增惠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正处级)、国家级教练

陈文青岛市崂山区第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陈先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刚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

陈凯功胶州市向阳小学校长、一级教师

陈振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陈振德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陈索斌青岛金王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邵永春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迟晓燕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苗志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痛风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医院管理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

范国强青岛画院专业书画家、二级美术师

林慧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林建业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单若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

郑生春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原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金显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周云杰海尔集团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高级工程师

周瓴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周远斌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周岩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兼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赵金山青岛市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主任、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高级畜牧师

相佃国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六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柳学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侯元江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修新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妇保科主任、主任医师

姜志荣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特检科主任、教授

宣世英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宫相勤青岛海佳助剂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战文斌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部副主任、水产学院教授

逄伟艳胶州市机关幼儿园副园长、一级教师

逄增昌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顾问、主任医师

贾庆鹏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兼副总经理、青岛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正高级编审

夏延致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教授

凌红丽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兽医师

郭斌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主任

郭强青岛画院专业书法家、三级美术师

郭少泉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海慈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徐朝晖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工程师

徐殿平青岛市优秀运动队国家级教练

徐瑞芳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黄港青岛市演艺集团艺术总监、市歌舞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一级导演

黄婷婷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常德传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

崔健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云龙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梁建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梁海山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白电集团总裁、高级工程师

葛大鹏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发中心主任

葛方明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董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

韩英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韩方如青岛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韩先正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辜长明青岛海泰新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副研究员

喻子达海尔集团副总裁、研究员

傅平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调研员、主任医师

鲁洪强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曾庆良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

谭丕功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翟广顺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翟翌立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

薛长湖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薛庆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戴淑娟青岛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

魏铁英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七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第四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劳动模范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1602

【发布文号】豫政[1992]100号 【发布日期】1992-12-02 【生效日期】1992-1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劳动模范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1992年12月2日豫政〔1992〕100号)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劳动模范的评选、命名和管理工作,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奖励试行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

第三条 第三条 劳动模范分为:

(一)省劳动模范;

(二)市(地)劳动模范;

(三)县(市)劳动模范。

第四条 第四条 劳动模范称号的获得者必须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坚持改革,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勤俭创业,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为发展生产做出突出贡献者;

(二)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提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者;

(三)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

(四)在防止重大事故,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国家财产,计划生育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

(五)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六)在国际和全国性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者;

(七)在其它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第五条 第五条 评选命名劳动模范,一般情况下,省每五年一次,市(地)每四年一次,县(市)每三年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推后。对个别事迹特别突出的,可随时命名。

第六条 第六条 劳动模范的产生,必须由基层群众评议,所在单位推荐,经评审委员会审核,按照审批权限,报本级人民政府命名,或由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上级人民政府命名。

特殊情况下,可由所在单位提名,征求群众意见后,经政府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报人民政府命名。

第七条 第七条 省劳动模范由省人民政府命名;市(地)劳动模范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命名;县(市)劳动模范由县(市)人民政府命名。

第八条 第八条 定期评选、命名劳动模范时,县以上人民政府应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人事、农经委(农委、农办)、计经委、劳动、财政等部门和工会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的情况,提出评选劳动模范的比例、数额等具体方案,报请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的资格审查,报请人民政府批准命名;

(三)组织筹备表彰大会。

第九条 第九条 对被命名为劳动模范的人员,由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或奖励决定,召开会议予以表彰,同时颁发奖章、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

第十条 第十条 劳动模范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享受有关待遇。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劳动模范应珍惜荣誉,保持先进性。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撤销其劳动模范称号,收回奖章、证书,取消相应的待遇:

(一)主要模范事迹严重失实的;

(二)受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三)受劳动教养、刑事处罚的。

取消劳动模范称号,按命名劳动模范的程序报批。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对劳动模范的评选、管理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一)省、市、县总工会负责管理本级人民政府命名的国家职工和其他劳动者中的劳动模范;

(二)省、市、县农经委(农委、农办)负责管理本级人民政府命名的农民劳动模范。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劳动模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参与劳动模范的评选、推荐等工作;

(二)总结、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

(三)建立并管理劳动模范的档案。档案包括:登记表、先进事迹、情况变化(如工作性质变化、退休、死亡、取消荣誉称号、档案传递等);

(四)协助有关单位落实国家对劳动模范的待遇;了解劳动模范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听取劳动模范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劳动模范创造学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和科学文化水平;

(五)维护劳动模范的合法权益,协同有关部门对歧视、压制、打击或诬告劳动模范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对外地区调入本地区的劳动模范,按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爱护劳动模范,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劳动模范的社会地位,减轻他们的社会负担,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劳动模范的奖章、证书,由省人事厅统一设计、监制。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云浮市委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云浮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云浮市委员会

中共云浮市委

云浮市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云浮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和 先进集体的决定(2009年4月28日)

2006年以来,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表彰模范,弘扬先进,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全市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陈妍等27位同志“云浮市劳动模范”称号,授予陈坤荣等3位同志“云浮市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云浮市民政局等10个单位“云浮市先进集体”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谦虚

谨慎,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为榜样,进一步振奋精神、激发斗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为云浮建设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而努力奋斗!

附件:云浮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名单

附件

云浮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和先进集体名单

一、云浮市劳动模范(27名)

妍(女)

云浮市人民医院特需病区负责人 蔡流千

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机械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林伙洪

云浮市港务局运输队维修班班长 黄友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云浮分公司总经理 姚伟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浮市分行副行长 徐林智

云浮市云城区都杨镇杨柳小学德育处副主任 卫鉴嫦(女)

云浮市云城区河口中艺云石马赛克艺术厂职工 苏进发

云浮市云城区夏洞图强石业制品厂厂长 费泽发

云浮市云浮中学教研室副主任

关立荣

广东电网云浮罗定供电局沙供电所所长 吴英姿(女)

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罗家华

罗定市双东镇大众村罗屋自然村农民 李金才

罗定市金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莫乾凯

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叶浩波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兴分公司政企客户室经理 刘华林

新兴县人民医院骨伤科主任

梁志权

新兴县万事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严华森

新兴县广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小丽(女)

郁南县中医院急诊科护士 陈卓钊

郁南县南江口镇上迭村农民 曾文波

郁南县粤西蚕丝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陈卫清

郁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傅桂升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周明辉(女)

云安县富林镇中学教师

伍铁池

云安县镇安镇西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由瑞凯

中港第二航务云浮新港投资建设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保华

云安县高村镇卫生院院长

二、云浮市先进工作者(3名)

陈坤荣

云浮市信访局办信接访科科长

梁国锋

中共罗定市附城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梁绍光

新兴县公安局刑事侦察大队大队长

三、云浮市先进集体(10个)云浮市民政局

云浮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中共云浮市云城区委办公室 中国人民银行罗定市支行 罗定市公路局榃卜公路养护中心 新兴县烟草专卖局(公司)

新兴县国联餐具制品厂有限公司冲压车间磨叉齿班 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 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高三级组 云安县公路局

(此件公开发布)

主题词:表彰先进

劳动模范

先进集体

决定

发 至: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和上级驻云浮各单位

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2009年5月8日印发

(共印10份)

下载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职工劳动模范评选、管理的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