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爱的雨露倾注在老干部心田里
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一个老干部的心田
——记蔡波富同志先进事迹
蔡波富,男,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现在泸水县古登乡党委从事组织和老干部工作。该同志兼任老干部工作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政治坚定,作风务实,工作扎实,关心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工作,深得老干部信任。
一、尊老为师,知其所长
工作上学习老干部。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从事老干部工作最大的优势就是向老干部学习。一是向老干部学理论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善于学习老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独道见解,学习老干部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诠释,学习老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真知灼见,通过与老干部的接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向老干部学工作方法。在乡党委创建省级文明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工作中,该同志积极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善于听取和采纳老干部好的建议和意见,对乡党委一些重大活动的圆满成功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向老干部学做人 处事。老干部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在与老干部的接触中,该同志能够学其所长,学习老干部崇高的人格魅力,学习老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彰显出老干部的好作风,与老干部的关系处理的很融洽。
二、敬老为宾,好其心智,思想上关心老干部。
该同志善于把握老干部退休后的心理,通过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认真做好与老干部的思想交流工作。一是组织老干部开展经常性的党内组织生活。在机关集体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中,邀请老干部参加,为老干部配发学习资料,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丰富了老干部的退休生活。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与老干部党员一起开展谈心交流,并撰写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的主题发言,在老干部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二是坚持定期走访老干部。按照乡党委的要求,在老干部生日、重大节日,组织乡党委领导进行集体看望,把对老干部的关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让老干部倍感组织的关怀。三是组织老干部积极参加乡上开展的项目建设视察活动、创卫视察活动等活动,加强老干部与外界的勾通交流,让老干部积极参与到全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中。
三、待老为友,帮其所需,生活上关爱老干部。
老干部是特殊的群体,生活中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一是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对老干部走访慰问、定期阅文、报刊征定等工作进行细化量化,任务 分解到各党支部,责任落实到人,形成良好的制度,规范化的开展老干部工作,最大化的满足和保证了老干部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二是认真落实有关老干部的各项政治和生活待遇。针对乡党委实际,对退休后工资关系在原单位的老干部,定期进行联系,询问相关待遇的落实情况,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用函件形式进行询问,保证了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三是积极协调办公室各科室,做好对老干部的服务工作。老干部工作涉及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职能科室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该同志能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牵头科室的作用,组织办公室秘书科、行政科、中心办等科室,在老干部看报、就医、及住房等方面,牵头抓总,全理安排,为老干部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老干部的普遍好评。
第二篇: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的心灵
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的心灵
作者:宝应县叶挺桥小学新校区
蒋德益
内容提要:只要教育得当,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后进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用一颗爱心去呵护他们,就能走进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
2004年成为小学老师的我,在7年的教学生涯中,每学期所带的班级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后进生,这部分后进生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及班级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里平时溺爱有加,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造成的;有的是因家境不好、家务繁重、疏于管教造成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他们,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自信心不够、纪律松散、自制力差、自暴自弃、缺乏团队精神,他们的心理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只要教育得当,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用一颗爱心去呵护他们,就能走进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等等。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 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情况,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 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 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红花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关怀,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
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铁军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争当“五好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第三篇: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撒爱的种子
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撒爱的种子
【内容摘要】教育是事关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先导性事业,必须有一种正确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可概括为:一切为了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万丈高楼从地起,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撒爱的种子,用欣赏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为社会和谐而努力奉献,成为最棒的我。
【关键词】学生心田播撒爱的种子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理论根据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基础;人是教育的始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因此,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因此,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应是爱的教育,我把这种爱的教育尝试于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播一粒爱自己的种子
美国心理师露易丝·海:
“ 我爱我自己,因此,我用爱来照顾我的身体。”
我爱我自己,因此,我用欣赏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我爱我自己,因此,我做我喜欢的班主任工作。一个可以发挥创造力和天赋的工作。
我爱我自己,要从爱自己的生命开始,我在教学专题课《安全无小事》时,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安全隐患及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课始给学生讲生命的历程,怀孕生产→婴儿→儿童→少年→青年→老年→晚年。每一个历程按时、分、秒来计算是较长的,按年、月来算是较短的,这说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走好每一个历程.任鼎同学在专题汇报时说:我有深深的体会,安全是
非常重要的,“安全才能回家”“安全确保生命”,才可以过好一辈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注意安全,把生命的历程走好,走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没了生命,不能跟同学、朋友、家人一起玩,一起快乐,爸爸、妈妈很伤心,因为失去我而不快乐,不幸福。我的一个舅舅在平时没有爱自己的身体,无节制抽烟喝酒打牌,结果在暑假的一天晚上突然发病去逝,才三十几岁,我的表弟才读三年级,他没爸爸了,我舅妈很伤心,我的外婆少了一个儿子,我的妈妈少了一个弟弟„„说着说着哭了。我和学生听着眼泪也打转了,他哽咽着继续在说,我的舅舅生命只走到了中年。
雷潇同学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很可爱,每天上学小狗都要送他,放学了在门口等着接他,还跟他玩,狗虽然是一种动物,但在日常生活中已与人有较深的情感,相互间和谐相处,感到幸福.可是有一天狗突然死了,雷潇很伤心,须不知狗也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时候,人和动物是一个道理.作为老师的我,深深地感到学生已经知道了自己生命不仅对自己重要,还对他人重要,因此要爱自己。
二、播一粒爱他人的种子
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兄弟姐妹.爱父母这是我向学生播一粒爱他人的种子的核心内容.我是学生的老师,不知是第几任了,可父母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给了他们生命,扶养他们长大,陪伴他们成人。结合这个内容,我在班上用两节课时间开展了一次《感恩父母》活动,邀请全班家长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共同孕育的一粒“种子”,长在妈妈腹中,妈妈的营养不知不觉地流入我这个小小的身体.从怀孕到生产妈妈受到一次巨大的痛苦,爸爸妈妈最爱我,因为我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然后在我的指导语下引导学生做心理游戏,学生告诉我脑海里仿佛出现婴儿的啼哭声,看到小生命诞生的我,那眉毛、眼睛、小嘴、小手„„躺在妈妈身边„„慢慢会说话、走路„„上幼儿园„„第一天走进学校,真神气„„,有一天病了爸爸妈妈为了我„„那天下雪„„那天得奖„„,小男孩变成英俊少年,小不点儿变成漂亮的小姑娘„„走到爸爸妈妈面前„„慢慢回到现实中来,父母把无私的爱给了我。学生的情感激发
出来了,正好他们的父、母在场,我一句“如果你的父、母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吗?”孩子们纷纷找他的父母说去了,好可爱的孩子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我们用心一起去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吧!把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当作父母一样去尊重,去爱戴。
活动后,家长反响很大,我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多么幸福,同时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爱老师,写下了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你们的老师真伟大!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在家是小皇帝,可他们并不一定在家很快乐,因为家中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学校正好给了他们需要,这么多学生在一起怎样能友好相处呢?我想仅凭要求、约束是不够的,他们毕竟是孩子,自控力较差的年龄,如果在一起相处得好,他们快乐,又给班级带来生机。因此,我利用班队、晨会开展活动,交流《我的开心事》,倾诉《我的烦脑》,做《驾起快乐之舟》游戏,沟通《我学习的苦和乐》,也谈自己、他人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同学友好相处,健康成长。
现在的学生别以为他小,懂的可多呢!班上男生女生分得清楚,男生多,女生少,针对这一现象,开展《帮助别人我快乐》,分析男、女生各自的优势,结合同学的年龄,有目的让家中兄妹多的学生发言,进而导出:我们在一起,如同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互说悄悄话儿,让我给他们安排单人单桌到想和同学两个一起坐,还说不分男女生,我们会相处好的。在班级事务中果然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播一粒爱集体的种子
在现代社会工作生活都需要一种团队精神,而集体就是团队的表象,学生要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主人。每学期开始,我就把管理班级的主意告诉学生,开展《我为班级出主意》从中征集好主意,把每个学生推到班级主人的位置,我可以为集体做什么?应该为集体做什么?《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付蝶同学在《成长录》中记载了那一次班上放拖把的地方很脏,我看不下去了,便拿起扫把,把那里扫得干干净净,一整天我都在开心甜蜜中度过。王海燕同学记载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交织,这使我知道,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我也要认真去做,绝不马虎.同学们,别认为只是小小的一个毛病,可它却能招来不少麻烦事,原来呀,小事不小,做好每一件小事,长大才能干大事。这是付宏琴的体会。
学生在以自己的行动,为集体争光.开运动会,队员由他们挑选,精灵鬼,有优势,该参加哪个项目。60米跑靠什么比,800米跑靠什么比,接力赛该怎样接棒子„„,结果在运动会5个项目中男女生10个第一,三个班我班夺取6个第一名.嗨!“小老师,你说了算!”。有了他们我的班级管理轻松了许多,我只是从正面寻找孩子们闪光点,照亮其暗点,因为那是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石,要想孩子进步,就要给他们鲜花和掌声,点燃他希望之火。让他们知道:了不起的是自己!夔怜虫玄,虫玄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四、播一粒爱奉献的种子
奉献,对于人类来讲,就是永久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赠人玖瑰,手留余香”,当我把我的青春、我的激情奉献给教育事业,把我的爱心,我的同理心撒向孩子时,我是最充实的,最幸福的.我利用可挤的时间,收集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与学生分享,我挖掘我的超实利好友的资源为学生讲解做人、做事的道理,人生没有单行道!对人要真诚,犯错时知道错误是自己行为造成的,不是自己这个人造成的,我能帮你疏通心理问题,但你得为你的行为负责,承担你行为的后果,儿童心理学告诉我,学生不怕批评,怕受委屈,怕被人看不起,我细心呵护着。关于毕业班学生这个年龄将要面临的青春期困惑,女孩发育早些,对那些家长都难以起齿的问题我讲,什么月经,什么私密地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引导他们追求美及美好的事物,做自信美丽的女孩,我是他们的妈妈老师.在校领导的支持,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做班级工作得心应手.记得在我36岁生日那天,不知道一个学生家长怎么得知是我的生日,送来一盒蛋糕,一种做老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原来做教师不是那样的悲壮.当时我班上48位学生,我随即出一道题,怎样切每个同学都有,孩子们排着长队,“老师,我”我把这个蛋糕分给了每个同学,我舔了底上的一点点奶
油,好甜啦!眼睛是湿润的,内心是激动的,像飞出的鸟儿抖动的翅膀.我想,我热爱教育,成为奉献先行者,我的学生从中感受、受益,社会因为许许多多的你,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孩子也去奉献他那一片爱心吧,我在学生的幼小的心田里播撒爱的种子,在一定环境下发芽、生长,能像内蒙古草原西端的一片胡杨林,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笑对世界,乐对人生,善对他人,正确看待自己,让梦想飞翔!让生命之水源远流长!
第四篇:让心灵浸润在爱的雨露里
让心灵浸润在爱的雨露里——《爱如茉莉》示范课教学设计
执教人:曹光俊 校名:寿县祝城小学 时间:2009年5月 教材依据: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6课《爱如茉莉》。设计思路:
以“爱”贯穿始终,从细节中感悟爱如茉莉。
1、以“爱”导入,以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揭示课题《爱如茉莉》。
2、初读文本,感知“爱”。
3、品读文本,感悟“爱”,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细节、重点字、词、段,领悟“爱如茉莉”。
4、联系生活,深化 “爱”。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重点:
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难点:
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 “爱如茉莉”的内涵。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茉莉实物或图片资料,挂图。舒缓优美的音乐。教学过程:
一、以“爱”谈话,揭示文题。
1、师板书:爱
人间的真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也是永恒的。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真爱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父母的关爱、对亲人的思念,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真诚的理解,会心的微笑„„)
同学们对爱的理解可谓异彩纷呈,可在映子的眼中,爱就像那平淡无奇却芳香宜人的茉莉花。(师板书:爱如茉莉)
2、出示图片简介茉莉
茉莉花:花白色,有光泽,香味浓郁。生简单说说茉莉留给自己的印象。
3、朗读课题。
用作者的话说茉莉花“平淡无奇”,可她为什么又说爱如同茉莉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揭开谜底。
二、初读课文,感知“爱”。1 学生自读课文,指生说说初读课文的一般要求,师相机小结:(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2)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新词。(3)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一定要读通读顺。(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会儿与大家交流。2 给足自主读书的时间。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3 检查学生自习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或句子,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如: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揉”是翘舌音,并引出翘舌音“漱”“怔”。“胳膊”的“膊”读轻声,两字都是月字旁。“缕缕幽香”的“缕”的韵母是“ü”,不要和“楼、搂”混淆。(2)指生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范读。重点语段可以安排多人次、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
结合生活实际相机理解“嗔怪、怔住、蹑手蹑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等词语。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文章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像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
三、品读文本,感悟“爱”。师:其实,“爱如茉莉”这句话真正出于谁之口?(妈妈)
师:一开始我赞同妈妈的说法吗?(嗤之以鼻)学生找出课文依据。即:我差点笑出声来„„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下去。原因二:我还认为茉莉太平淡无奇。
师板书:平淡无奇
师:作者对妈妈的比喻难以理解,可在文中的结尾她又发自肺腑地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小组内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待会交流。小组探究学习。师巡回指导。映子的父母的感情如何呢?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适时点拨。师相机出示课文内容,并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A “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师:从妈妈“虚弱“的声音中,你听懂了什么呢? 指生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师: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爸爸呢?(学情预设:“谎言”**)指导朗读。(读好妈妈的“虚弱”的语气及爸妈之间相互关爱之情。)师:是啊,平淡之中见真情。
B 师:一天清晨,当我按照爸爸的叮嘱,捧着一大把茉莉花来到病房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补充:“叮嘱”能否换成“嘱咐”?为什么?)师:同学们,把从图中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吧。学生畅言后出示: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指名深情朗读,师适当示范。学生体会加点词中包含的感情。师:此时此刻,阳光亦被感染了。品味“悄悄地探、轻轻柔柔”的意境。指生朗读描写阳光的句子。
师:多温馨的画面,多感人的真情,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让我们再次朗读感悟这份平淡而芬芳的爱。学生深情朗诵。
师:让我们再聆听一下他们的内心独白吧。
C 出示:“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指两生分角色朗读。听了他们的真情告白,你的脑中浮现了哪些词语呢?(相敬如宾、无微不至、情深似海、同甘共苦„„)
师:这份如茉莉般真爱,爸爸妈妈心照不宣。我的情弦亦被拨动了。出示: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品味“钻”。
联系全文说说我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师:此时此刻,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份如茉莉般的真爱感染了。(出示茉莉实物)让我们在茉莉的幽香中再次赞美品味这份爱。师生激情朗诵最后一节。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语言的表白都苍白无力。爱,就像茉莉平淡无奇,但又芳香宜人。(师板书:芬芳宜人 擦去“?”写上“!”)选择让你最感动的句子深情的读一读。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 联系生活,深化“爱”。1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在你的父母的身上肯定也发生过相似的故事,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份牵挂„„无不渗透着他们浓浓的爱,告诉我们让大家分享分享吧。学生畅所欲言。真爱,让人感动。我们在接受爱的雨露滋润的同时,别忘了给予别人爱,让爱的阳光洒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附板书:
平淡无奇 16 爱如茉莉!
芬芳宜人 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读,永远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一直是我们践行的课题。本课设计集中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
以读为本,它不再是传统的分析串讲,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会、感悟。教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激励的话,点拨的话和纠偏的话。将朗读与理解课文融成一体,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写的事情虽小、平,但是表达的感情真,描写的人性美。所以极易感染学生。教学时,力在引导学生以读悟情,挖掘语文因素——人物的对话、细节的描写、环境的渲染等,通过对关键字句的咀嚼品味,对重点段的反复诵读,让学生领悟文旨。如果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偏重于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传输,学生最终是学不好语文的。
结合生活,深化文本,在本课的设计中亦得到了体现,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了生活语文的理念,有助于学生认知面的扩大,能力的提高。值得探究
第五篇:让心灵浸润在爱的雨露里
让心灵浸润在爱的雨露里——《爱如茉莉》示范课教学设计
执教人:曹光俊校名:寿县祝城小学时间:2009年5月
教材依据: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6课《爱如茉莉》。
设计思路:
以“爱”贯穿始终,从细节中感悟爱如茉莉。
1、以“爱”导入,以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揭示课题《爱如茉莉》。
2、初读文本,感知“爱”。
3、品读文本,感悟“爱”,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细节、重点字、词、段,领悟“爱如茉莉”。
4、联系生活,深化 “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重点:
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教学难点:
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 “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茉莉实物或图片资料,挂图。舒缓优美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以“爱”谈话,揭示文题。
1、师板书:爱
人间的真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也是永恒的。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真爱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父母的关爱、对亲人的思念,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真诚的理解,会心的微笑„„)
同学们对爱的理解可谓异彩纷呈,可在映子的眼中,爱就像那平淡无奇却芳香宜人的茉莉花。(师板书:爱如茉莉)
2、出示图片简介茉莉
茉莉花:花白色,有光泽,香味浓郁。
生简单说说茉莉留给自己的印象。
3、朗读课题。
用作者的话说茉莉花“平淡无奇”,可她为什么又说爱如同茉莉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揭开谜底。
二、初读课文,感知“爱”。
1学生自读课文,指生说说初读课文的一般要求,师相机小结:(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2)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新词。(3)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一定要读通读顺。(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会儿与大家交流。
2给足自主读书的时间。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
3检查学生自习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或句子,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如: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揉”是翘舌音,并引出翘舌音“漱”“怔”。“胳膊”的“膊”读轻声,两字都是月字旁。“缕缕幽香”的“缕”的韵母是“ü”,不要和“楼、搂”混淆。
(2)指生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范读。重点语段可以安排多人次、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
结合生活实际相机理解“嗔怪、怔住、蹑手蹑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等词语。
4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文章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像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
三、品读文本,感悟“爱”。
师:其实,“爱如茉莉”这句话真正出于谁之口?(妈妈)
师:一开始我赞同妈妈的说法吗?(嗤之以鼻)学生找出课文依据。即:我差点笑出声来„„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下去。原因二:我还认为茉莉太平淡无奇。
师板书:平淡无奇
师:作者对妈妈的比喻难以理解,可在文中的结尾她又发自肺腑地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小组内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待会交流。
2小组探究学习。师巡回指导。
3映子的父母的感情如何呢?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呢?
4学生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适时点拨。师相机出示课文内容,并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A“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师:从妈妈“虚弱“的声音中,你听懂了什么呢?
指生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师: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爸爸呢?(学情预设:“谎言”**)指导朗读。(读好妈妈的“虚弱”的语气及爸妈之间相互关爱之情。)师:是啊,平淡之中见真情。
B师:一天清晨,当我按照爸爸的叮嘱,捧着一大把茉莉花来到病房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补充:“叮嘱”能否换成“嘱咐”?为什么?)师:同学们,把从图中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吧。
学生畅言后出示: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指名深情朗读,师适当示范。
学生体会加点词中包含的感情。
师:此时此刻,阳光亦被感染了。
品味“悄悄地探、轻轻柔柔”的意境。
指生朗读描写阳光的句子。
师:多温馨的画面,多感人的真情,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让我们再次朗读感悟这份平淡而芬芳的爱。
学生深情朗诵。
师:让我们再聆听一下他们的内心独白吧。
C 出示:“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指两生分角色朗读。听了他们的真情告白,你的脑中浮现了哪些词语呢?(相敬如宾、无微不至、情深似海、同甘共苦„„)
师:这份如茉莉般真爱,爸爸妈妈心照不宣。我的情弦亦被拨动了。出示: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品味“钻”。
联系全文说说我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师:此时此刻,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份如茉莉般的真爱感染了。(出示茉莉实物)让我们在茉莉的幽香中再次赞美品味这份爱。
师生激情朗诵最后一节。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语言的表白都苍白无力。爱,就像茉莉平淡无奇,但又芳香宜人。(师板书:芬芳宜人擦去“?”写上“!”)
5选择让你最感动的句子深情的读一读。
6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联系生活,深化“爱”。
1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在你的父母的身上肯定也发生过相似的故事,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份牵挂„„无不渗透着他们浓浓的爱,告诉我们让大家分享分享吧。
学生畅所欲言。
2真爱,让人感动。我们在接受爱的雨露滋润的同时,别忘了给予别人爱,让爱的阳光洒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附板书:
平淡无奇爱如茉莉!
芬芳宜人
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读,永远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一直是我们践行的课题。本课设计集
中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
以读为本,它不再是传统的分析串讲,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会、感悟。教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激励的话,点拨的话和纠偏的话。将朗读与理解课文融成一体,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
《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写的事情虽小、平,但是表达的感情真,描写的人性美。所以极易感染学生。教学时,力在引导学生以读悟情,挖掘语文因素——人物的对话、细节的描写、环境的渲染等,通过对关键字句的咀嚼品味,对重点段的反复诵读,让学生领悟文旨。如果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偏重于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传输,学生最终是学不好语文的。
结合生活,深化文本,在本课的设计中亦得到了体现,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了生活语文的理念,有助于学生认知面的扩大,能力的提高。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