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

时间:2019-05-13 07: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

第一篇: 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

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大学生舆情则是大学生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事件的主观看法,其与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阶段性的心理特点,甚至情感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高校舆情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为了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透明、真实的法治舆论环境中,找到正确引导高校舆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舆情的传播引发的特点

从高校舆情传播的热度来看,高校舆情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有关国家外交方面以及涉及民族情感方面的舆论,比如“钓鱼岛事件”、“抗日游行”;二是有关自己所在集体荣誉方面的问题;三是校园突发事件方面的问题,如“南理工实验室爆炸事件”;四是有关学校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1、网络传播成为主要方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搜索、查看、评价一些信息。根据人民网《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39.9%,远低于美英日韩(均在70%以上),但中国的网络舆论绝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也是力度最强的。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复杂,而相应的法治不够健全,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不够畅通,因此网络舆论的发展成为必然。而大学生由于在学校里的相对局限性,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主要是网络。在这次对某学院大一到大四共500名学生的调差中,共有460人注册了人人网,占92%,410人注册了微博,占82%,其中,有462名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是网络,占92.4%。2012年发生的“钓鱼岛与反日游行”事件,在大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几乎所有上网的同学都转发过类似的帖子,甚至人人网上都出现了“反日联盟”类似的公共主页,而粉丝量也超过了10万,而人人网作为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个数据说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发达。

2、官方、传统媒体仍是最被信任的方式

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相关的舆论之后都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他们更愿意到相关的官方媒体或者传统媒体上去了解相关的信息,如“凤凰网、新华网、南方周末”等,如果这些媒体上对舆论作出了报道,那么他们会表示相信相关的舆论。陕西的“杨达才事件”,开始就是网友在网上发文说杨达才有很多表,这在社会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大学生对这件事更是关注,2012年9月1日下午,湖北三峡大学在校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到那个时候为止,很多论坛上都是众说纷纭的,有各种关于杨达才被双规的说法,2013年2月22日,陕西官方披露,经陕西省纪委进一步调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在任职期间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经陕西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陕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杨达才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至此,这一事件得以结束,而最终官方的说法才得以让民众信服。一方面,虽然南方报系在北京暴雨、唐慧案等事件中说错了很多话,《东方早报》、《长江商报》、《西安晚报》等均因过分大胆直言或调查报道受压,但是这些主流媒体越是受压在高校中就越是受欢迎,因为这让大家相信只有受压的才敢说真话。另一个方面,中央媒体微博和中央各种新闻网站的发展,改变了主流媒体应对网络热点迟钝和无话可说的状态,而这些媒体只有敢于揭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赢得了公众的认同,才能延伸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二)传播速度的迅速性

大学生群体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加上高校网络的发达,使得舆情能以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另一个方面,现在大学生的大学生离不开网络和手机,当所传播的舆论与自己有关时,大学生更会不停的关注这些信息,甚至还会主动的去搜集这些信息,往往表现为一起讽刺“官二代、富二代”、一起对某些滑稽现象的调侃、一起赞扬“最美人物”等等。从杭州的“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佳木斯奋不顾身营救学生,到广州“托举哥”周冲,这些事件发生之后都很快的在高校中得以传播,大学生们都对他们的事迹表打出自己的敬佩之情。拿人人网来说,在我们这次调查中,460名学生注册了人人网,他们的平均好友有200名,平均有52名学生平均4小时刷一次人人,在看到同学转发的舆论后愿意转发舆论,如果一名同学转发,那么有50名同学会去转发,那么在4小时之内,数量是呈50的指数增加的。在现实的高校生活中,大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其他人了解自己并且能够理解自己的独特经历。在经历一些事时他们往往“现场直播式”的将他们将自己的情况向好友作一“汇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感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与同学的互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满足的需要。

(三)传播对象的同质性

作为网络主体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及生活习惯,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加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别是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往往会使社会舆情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大学生中间引发“滚雪球”现象。当代大学生相互之间交往时间长、频率高人际关系网络大,在相互的交往中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周围同学,这也导致大学生之间的同质性进一步的形成,在相同群体情境和相同心理需要的作用下,大学生某个个体产生激动情绪情时,会引发周围的人产生相同的激情。另一个方面,由于网络的发展,高校中间出现了基于共同的爱好或者共同的交集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如,许多高校大学生通过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网络的相互交往形成了大量“隐性”群体,这些群体会定期的更新一些信息、组织一些活动等。

二、高校舆情干预策略

大学生参与舆情传播、使舆情激化的原因很复杂,直接关系到舆情的转归。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舆情传播的主要原因有“表达自我观点”和“反映问题,以推动问题的解决”;舆情激化的主要原因是处理问题的结果和态度、方式及速度。所以,热点舆情发生后,最为实质性的工作应该是及时正确地推动问题解决。本文将根据高校舆情传播的特点以及原因探寻相关的干预策略。

(一)加强高校对舆情的关注

高校是一个舆论开放的环境,各种各样的舆论都会在高校内的到传播,而学生在传播舆论的时候往往不顾后果,甚至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言语,因此高校加强对舆论的关注非常重要。但如何去监管更为重要,高校在监管的同时千万不能干预学生的知情权,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发挥网络的作用。现在网络传播是高校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舆论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另外,大学偏重于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因此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不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更多的是网络媒体,而在接触的网络媒体当中,又不是网络媒体中较为传统的门户型网站,而是网络化的社交媒体。那么在舆论价值取向与传播语境风格上相较之前渠道就会出现不同。此意在说明社会话题舆情没有传统媒体性质的把关,在校园内易发生偏颇发酵。所以高校的管理者要加强在网络中对舆论的关注即时了解动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第一,高校可以让每个辅导员通过在人人网上、微博上注册相关的个人账户,然后对各自管理的学生进行关注,这样就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舆论动向,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江苏警官学院的调查中,就有很多名辅导员注册了人人网,并很好地关注者学生们的舆论动向,每天上一次人人网或许已经成为这些辅导员的必修课。ffice:smarttags" />2010 年6 月9 日网络上有人发起所谓的“69圣战”,狙击韩国乐队组合Super Junior。这些消息主要都是在人人网上传播的,于是当晚7 点整,全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生都上街游行,如果当时学校能有相关的人员及时关注学生在人人网上的动态,那么那些游行也就不会那么多;第二,高校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把关。学校可以与政府的网络监管部门取得联系,学习相关的网络隐性的关注方法,这里面牵涉到一些高科技以及保密性的一些问题,有些学校是没有财力和相关的资格来采取这些措施的,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学校发现有相关有害舆情在网络传播时,可以通过技术方法对之进行删除,而一些保密性的问题学校可以请求政府的技术部门给予相关的帮助,由政府部门具体处理这件事。对于其他的一些不当的言论也要进行相关的过滤。

2、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高校学生之间具有同质性,很多话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却愿意和同学说,因此学生骨干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注者同学们的舆论动态。同时,高校学生数量的庞大,学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且学校的管理者平时和学生的接触又很少,因此通过学生骨干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舆论动向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学生骨干和其他学生具有同质性,一起生活,一起参加活动,这让他们在在情感上能有深层次的交流,能及时的了解相关的信息,他们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能及时的报告舆情,在相关的舆情传播以及成为热点时能完成学校交付的其他处理工作。另一个方面,学生骨干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能表现出效率性、果断性和领导性,这让他们在学校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们在同学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话语权,当舆论传播时,甚至在高校中形成很大的反响时,这时候学生骨干的话会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对舆情的引导

高校在对舆情进行一系列的关注的同时,就要对舆情进行相关的引导。大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发表评论时往往会先入为主的认为一些失真的舆论是正确的,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也会导致高校在处理一些热点事件上的难度增加。高校舆情引导工作要迅速并且有针对性,决不能让错误舆论在校园混淆视听,涣散人心,导致严重后果。

1、舆论引导要及时公布信息。“流言止于公开”,如果高校能及时通过权威的方法发布信息,那么一切流言便会不攻自破。首先,学校官方网站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及时的转发一些权威媒体的信息,在学校的校上甚至可以开辟相关的专栏去介绍有关信息。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自己的官方微博,及时的与学生取得

互动,相关的处理方法可以向一些在政务微博方面取得较大成功的部门学习。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渠道是让学校在舆情引导中抢占先机的最有效的方法。

2、舆论引导要因素整合并具有针对性。2013年2月,李天一涉嫌轮奸女子议案在高校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种舆论在大学生之中传播,有的说因为他爸是双江,所以最后这事肯定不了了之,也有的说这次肯定要严惩他。其实各种言论都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官二代”的关注,就像当时大家关注“我爸是李刚”事件一样,这又偏偏符合了大学生舆论传播同质性的特点。对这类事件,高校就要整合相关的因素进行舆论引导,要传达的信息就是,随着新刑诉的法的颁布,以及中国法制的不断健全,这类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公正的解决。而对于其他事件的因素整合也是同一个道理,很多言论的传播都有相似的原因,通过因素整合,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确的方法。

3、舆论引导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高校要培养出自己的“意见领袖”,可以选择平时在课堂中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或者是在学校中比较有学术成就的老师,也可以选择学生骨干,他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能够让人信服”。通过意见领袖在自己的人人网或者微博上及时的对一些舆论信息进行过滤或者评价,发表出一些积极的言论,在他们进行二次传播之后就会得到好的效果。对“意见领袖”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通过“意见领袖”来引导高校舆论走向,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高校舆论环境。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舆情观

大学生是高校舆论传播的主体,舆情在高校的生成、传播、衰退都与大学生意识有关的,也就是大学生的舆情观。一个具有正确舆情观的大学生,在传播舆情时往往都会有选择性的去传播,一切以道德和法律为基础,有自己的观点,不会盲目的跟风,更不会在一些舆论上煽风点火。而一些大学生的舆情观却很模糊,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去传播这些舆论,很多大学生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去传播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公共精神的丧失。正确的大学生舆情观应该是以主流的社会政治观念为理论基础,对当代国内外的社会政治事项能够做出客观合理的评判,对身边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能够冷静、正确应对。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舆情观,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在高校的课程中,要开设一些主流的政法治治观念必修课程,比如“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理论”、“法律基础基本理论”等,同时开设这些理论更深层次的探索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在平时,学校也要定期组织各个班级做好政治理论的学习,包括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做好相关的宣传。这些理论都是经过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理论,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大学生如果能将这些理论作一个很好的把握,那么自身的法治素养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提高大学生分析舆情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研究舆情危机方面的专家在学校开展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了解舆情传播的特点和相关的危机性。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学会如何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舆情,考虑其中的客观性,不能听风就是雨,及时的对大学生如何分析舆情进行引导,学校要及时的发布官方的一些积极的评价,防止学生有先入为主的不好的想法。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想问题,学会逻辑推理,不能被一些言论“牵着鼻子走”

3、明确大学生传播舆情的责任。学校要加大对始作俑者的处罚力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言论还要及时的交给公安机关处理。学校通过对前文所提到的对舆情的监管措施加强对舆情的监控,要及时准确的对始作俑者进行定位,在舆情传播虚假或者引起后果之后,能够及时的要求某位学生或者某几位学生做好澄清的工作,并依照相关的校纪校规作严肃处理。如果大学生发现胡乱的传播舆情会导致这样的后果,那么他们一定会三思而后行。

第二篇:新时期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

新时期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普及,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成为高校管理者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然而,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引发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的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公民通过互联网获知社会事件并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以此进行舆论表达,是一种社会舆论表达的总和。而高校网络舆情则是专门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一种舆论方式。它以“校内外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为主要的对象,通过校园论坛、个人空间、微博、贴吧等方式来展现。而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一)从众性特征。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集中地,它天然带有群体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在群体之中生活,需要倾听和表达,高校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有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仿的年龄,对一些问题、现象的看法常常相似。高校网络舆情正因为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引发了它的从众性。从众性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之下改变自身意见,力图与周围环境达成一致的行为。高校学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跟随舆论风向,造成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二)隐秘性特征。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媒介,具有即时性与隐蔽性。高校学生不需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通过计算机就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隐藏在计算机背后,无所顾忌地表达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表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挑战。

(三)突然性特征。互联网的快捷性既方便了学生与学校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学校论坛、贴吧、QQ群等发布消息或者发表评论,而这些消息会迅速扩散,一旦学校监控不力,就可能造成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一些虚假信息的散布造成的学生恐慌,一些激烈言论的扩散造成的学生暴动等等。

(四)任意性特征。网络给高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舆情的监控造成了不利。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任意性,一旦缺失网络监控,任何具有上网能力的公民都能通过网络发表个人观点。而现今很多高校网络监控松散,对学校的各项网络通信缺乏监督和审核,任何人都可以在学校论坛、贴吧上发送信息。这种网络舆情的任意性,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所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从众性、隐秘性、突然性和任意性的特点,这就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方面,一是消极方面,对此高校管理者都应引起重视。对于积极舆情,学校领导要给予适时引导,让舆情发挥更大效益。针对消极舆情,学校领导应该想方设法进行疏导,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努力。为此,高校管理者应明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会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并针对这些不良心理进行相应辅导,力图找到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最佳策略。

(一)过度的自我表现。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社会技能。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际交往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还包括网络交流,学生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看法、意见通过文字、符号、表情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种自我表现会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演变为自我膨胀。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而网络的隐蔽性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场所,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完全释放自己,这也会造成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虚拟世界,逐渐迷失自我。

(二)焦躁的心理状态。高校网络舆情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社会热点、政策措施,还包括学校新闻、校园新规等。这些舆论信息的发布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恐慌。而造成大学生焦虑的主要来源有三点:第一,就业压力。各种就业信息的网络发布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对前途的担忧。第二,信心危机。大学生喜爱特立独行,喜欢在网络空间发布一些个人信息,如逛街购物的收获,各种奖状奖励等等,这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引起浮躁情绪。第三,竞争压力。高校网络常常会公布一些高校排名、专业排名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布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盲目竞争。

(三)失衡的心理宣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为了推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也不断改革,信息更加公开。但是,近年媒体不断曝光贪污腐败、事故危害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开也引起了大学生的不满。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大学生的担忧,造成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有所降低。而且,这些网络信息常常只有前期报道缺乏后期解决,大学生们为了探寻真相,宣泄心中不满情绪,难免就会发布一些激进消息,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会造成负面舆情的循环产生,对高校的校园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四)困顿的未来期望。我国社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政策法规仍不完善,许多思想观念仍借鉴西方经验。由此,也产生了价值观与文化观的冲突。现今的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高校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不停更新自身思想观念。但是,现实的一些负面报道容易使他们产生迷惘和困惑。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高校和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在现今网络舆论下,不仅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从网络舆情造成的迷惘困顿中走出来,重拾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策略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校管理不仅包括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还包括网络舆情管理。现今的高校教学与网络密切相关,教师上课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学生学习离不开网络辅助。另外,网络也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者的必修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阵,除了担负为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职责,还担负着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的职责。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随时掌握舆论导向,一旦发现不良舆情及时导正,并预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是学生密集区,不良舆情的产生会造成安全隐患,学校对负面舆情的处理应该快速直接,可以借鉴危机处理的“3T”原则,产生舆情问题时学校首先牢牢掌握住舆论信息的发布权,及时发布真实、全面的相关信息,做到“源头掌控、动态把握、应急处置”三者结合,让学生享有知情权,稳定学生情绪。在稳定学生情绪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当然,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处理问题的魄力,还应该主动借鉴他国或他校的经验,预先制定出一套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迅速控制住局面,避免事态的恶化,降低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

(二)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受众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为了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应该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来导正舆论风向。“意见领袖”,顾名思义是对意见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们活跃于人际传播的网络中,通过向他人提供意见、信息,对他者施加影响。这些“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的中介和过滤者。高校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既对网络舆情起到监督作用,也能及时导正网络舆论风向。当然,这些“意见领袖”必须是教师、学生中具有影响力、思想境界高、理论素养成熟的一批人。高校管理者可以让这些“意见领袖”担任贴吧版主、论坛版主等职,一方面监督校园网络的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及时跟贴回应维持网络秩序。

(三)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学生意见平台的设立,为学生情绪表达提供机会。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并且让他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想法。这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为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论坛等地专门设立一个学生意见平台,或者可以开一个领导意见邮箱,并派专门人员及时收发回复,了解学生的动态,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另外,学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责任意识,明确部门分工,避免发生网络舆情问题时出现推诿现象。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前提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第三篇:关于高校舆情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舆情的几点思考

舆情,“舆论情况”的简称。高校舆情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大学生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

一、当代高校舆情特点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当代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环境中,受各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大。影响来自外界的各个层面,显而易见的是: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当代四大媒体对他们的影响较为广泛。由于高校学生群体的可塑性、外界环境的复杂性。高校舆情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舆情多样化。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群密集型场所,组成人员多为20岁上下的年轻人,敏感、热情、冲动、个性鲜明、个体差异大,使得舆情有着越来越多不同的特质,更易引起波动、产生动荡。舆情迅捷化。随着时代发展,舆情的方式也越来越迅捷化,广播、报纸、手机、校园网络作为传媒载体,将大量的舆情迅速、便捷地传递至校园的各个角落。舆情复杂化。当代大学生面临不少外界压力,例如:金融危机、就业困难、家庭贫困、社交焦虑等,关键时刻往往下意识寻求宣泄,使舆情更加复杂多样,带来更多挑战。舆情影响大。由于舆情受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影响加剧。不仅深刻影响其思维方式,也不断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因此,对高校的决策和工作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大。

二、高校舆情研究的内容殛原因高校学生的思想方面。当代大学生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元和迅捷,接收信息量非常巨大,因此学生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此时。高校思政工作者仅仅关注身边客观事务引起的思想舆情导向,显得既被动又狭隘,因此需要虚拟和现实世界双管齐下关注他们。大学,是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正确、客观的舆情导向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学生的学习方面。目前国内高校基本都已实行学分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学习更轻松更开放更自由更随意。在大环境下,学生会更在意学校的“软硬”情况,即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研究表明,学生们逐渐对授课内容、上课质量和环境、教学态度、课程设置与安排、选课系统与设置等重视起来,学生更在意获得知识的深度和途径。因此。我们在关注、重视学生本体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学校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建设,为正确舆情的产生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校学生的工作方面。在这提到“学生的工作方面”,除了指作为学生干部的工作范畴之外,还指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就目前状况,学生们的舆情导向都显得担心和焦虑。例如,一个活动结束之后,活动的组织者们就会开始着急询问周围的老师同学:正常发挥了吗?发挥得到底怎么样?别人的评价怎样?等等。此类舆情的出现,是学生们一种重塑自我人格和价值观的过程。而内外的舆情导致两种必然结果:好或坏。舆情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正确、客观的舆情环境,才会催促着每个学生的不断进步及潜力的发挥。

再讲就业。谁都会皱眉,它是个老大难。人才和经济结构的不协调、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大学生择业的观念、就业市场的缺陷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都会受外界舆情和压力的影响,调查表明,高校中有5%的大学生急需“心理救助”;而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会使一些心理本身有缺陷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甚至还会有不理智的行为。另外,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会使一些人产生不平街心态,从而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甚至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正确的就业舆情导向显得尤为需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加强社会舆情宣传,使思想观念跟上、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高校学生的生活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学生们对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日益关注起来,例如校园后勤、公共服务等,受到学生关注的程度较高。想耍获得较高满意度也相对困难。但从近期一份浙江工业大学的调查研究报告来看,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有7.4%的同学对校园后勤与公共服务打了满意。有66.7%的同学对此打了基本满意,剩下25.9%的同学对此打了不满意:以上数据表明学生们对校园内各项后勤和公共服务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支持。满意度测评的结果虽然乐观,但仍然不能忽视各个高校中存在的其它问题。此份调查还显示,不少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态度、食堂菜品的质量、学校超市价格等问题都表示了不满;不满的根源很多。但和学生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为避免不利舆情的出现。学校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和提出整改办法。

三、做好高校舆情工作的几点建议建立高校舆情管理工作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甚至还可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等。领导小组应设专人专门从事大学生舆情的分析、研究、预警与公关工作。此外,高校的各职能部门都要注意舆情工作的畅通和及时调适,高校里例如宣传、教学、教务、财务、后勤、学生处等,因涉及学生切身利益较多,极易引起学生的思想波动和不满情绪,也易引起和诱发校园不稳定因素。建立高校舆情的汇集和研判机制。高校的舆情汇集是大学生舆情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才能发现存在的苗头问题,并相应作出准确的预警。高校的舆情汇集,首先应结合各高校实际,在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建立信息员制度,广泛收集信息;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紧紧围绕高校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就业、医疗、评优等方面。其次,要明确舆情信息发布工作,对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实行“统一口径,集中管理”;主动、及时地把信息传递给大众,也可以提高学生舆情认同程度,以增强凝聚力,搭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的最有效途径。

舆情分析研判是针对舆情信息的分析判断,从分析研判到得出科学的预测,是大学生舆情工作的重要环节。从高校舆情的分析研判方式上看,主要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只有对两种研判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对已知信息进行分类,才能快速、有效地给出预警,同时也为学校决策提供准确研判。当然各高校舆情工作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在注意高校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同时,应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反应和状态,掌握规律性,增强高校舆情研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高校舆情的预防监控。预防监控是根据分析研判所得出的舆情危机,针对可能或已出现的苗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苗头性问题的工作方式,也是解决高校大学生舆情工作的关键环节。耍建立规范、制度化的预防监控体系,尤其要重视事前监督、提前防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BBS、博客、微博、贴吧等新型传播媒介以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时性。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和意愿的场所。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监测,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对敏感点、热点、爆发点信息的掌控。尽量形成点、线、面的预防监控系统。加强媒介素养引导教育。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等新生媒介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文化冲击,同时。舆情的多样、迅捷和复杂对大学生的考验也越来越大,加强媒介素养的引导和教育也应成为当代高校重视的科目。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学生们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介,学会自制和自我过滤。学会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行使媒介批评的权利。学校也可相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信息基础教育课等,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各种不同形态和本质,知道如何对信息进行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同时,家庭也应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等强制手段。最后,社会也应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各级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学校的教育,为新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

第四篇:解析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五个法律问题

一、因人员死亡引发的“继承”

本次四川地震中,有很多家庭有多个成员同时失去生命。但依然会引起继承开始。

根据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另外,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二、可以依法“收养”地震孤儿

虽然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该同时具备: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三十周岁等条件。但是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年满三十五周岁以及收养一名的限制。

三、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不可抗力”

本次四川地震显然属于合同法所规定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即不可抗力。

根据合同法第117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另外,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四、众多企业受损严重可以“破产”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可由债权人或债务人向债务人所在地法院申请,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清理债务。

五、劳动法律领域

本次地震中出现了很多志愿者,根据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所在企业应当认定其为工伤。

六、保险

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一般是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意外伤亡纳入保险责任范围,因此相关受益人可以据此得到赔偿金。

但是在财产保险中,保险公司一般将其作除外责任处理,即将“地震或地震次生原因”规定在“责任免除”条款中。对此相关权利人应查看报单确定权利。

七、诉讼时效

地震打破了一切正常秩序,也必然会影响权利人主张权利。根据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八、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跟据规定,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公告期三个月,法院即可作出宣告死亡判决。

一、关于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据《环球时报》消息,在四川大地震中遭受损失的财产中只有极少部分投有保险,而根据中国的财产保险规则,地震属于保险公司免赔范围。

观点:如果受灾人灾前与保险公司签订有保险合同,则保险合同中的免赔条款应是无效,保险公司应当按约定的保险金额理赔。但重复订立的财产保险合同只赔一次,人身保险可以重复理赔,没有上限限制。

理由:首先,我国《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含有这些内容的格式合同无效。其次,在法院的先前类似案件判决中,已有直接认定保险合同免赔条款无效的先例,理由是“这些免赔条款显然不能对抗人的生命和财产”。

二、关于按揭与银行贷款

观点:房屋灭失原则上不能免除受灾人的债务,但受灾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即使被银行告上法庭法院也只有终结执行一条路可走。

理由:用受灾房屋担保银行的债务属于从合同,主合同则是与银行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因地震导致担保物灭失后,如果房屋通过保险理赔或者补偿等取得赔偿金的,则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银行仍有优先受偿权。但如果房屋灭失后并未因此取得任何财产的,只是担保合同客观不能履行,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受灾人作为债务人仍应当履行债务。但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裁定终结执行。实务中,终结执行的裁定书往往是银行核销债务的法定依据之一。

三、关于员工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所谓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工伤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因工作原因残废或者死亡的,往往能取得巨额工伤待遇,其标准甚至远超出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

观点:地震中伤残或者死亡的职工大部分可享受工伤待遇。

理由: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本次地震时间是大部分单位的上班时间,绝大部分职工均处于工作场所内,受到地震的伤害应为意外伤害,理应享受工伤待遇。此外,为了保证工伤待遇的落实,条例还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不认为是工伤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即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职工不是工伤则推定为工伤。

四、关于在建工程与未交付不动产

观点:在建工程的承建人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工程验收合格并交付前发生的工程质量责任由承建单位负责。购房人所购不动产在交付前应当由开发商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工程不合格的,购房人可以拒收并由开发商承担相关责任。

理由:根据我国建筑法、房地产法、建筑工程质量条例等法律规定,工程须竣工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事实上,工程发包方(往往是建设单位)与承建方进行工程决算也是以工程验收合格作为前提的,在工程验收合格并交付建设单位前,承建单位当然应对工程质量负责。

在房地产买卖合同中,按时交付合同约定的不动产是出卖人的主要义务,房地产管理规定中甚至要求开发商对工程质量承担不少于两年的保修责任。《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交付作为标的物风险转移的依据,交付前标的物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交付后由买受人承担。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已经办理了产权证但未实际交房的如何确定房屋灭失的风险?笔者认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房屋交付除当事人专门约定外,须以转移占有作为交付的条件,就是说已经办理产权证但未实际向购房人转移占有的房屋,其灭失责任由开发商承担。

五、关于被羁押人员伤亡待遇

观点:如果罪犯是在劳动中伤亡的,则应参照工伤待遇处理。法律没有规定刑事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行政拘留人员、被司法拘留人员伤亡如何处理。但不排除国家可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与一定的补偿。

理由:这次地震地区有很多看守所、监狱等也遭毁灭性破坏,造成了包括羁押人员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

我国《监狱法》规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劳动保险处理而不是按照劳动保险程序处理,伤亡的罪犯只是享受劳动保险即工伤保险待遇,至于处理程序因事实上此次地震实属罕见,也无先例可循。笔者建议可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至于未决犯(含被拘留人员)意外死亡的,法律只规定了羁押机关的通知义务,如何赔偿或者给与什么待遇并无规定。因国家有保障未决犯(含被拘留人员)人身安全的责任,且伤亡也非任何人过错所致,从公平角度出发,国家可以给与一定数额的补偿。

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人权

人权每每成为西方国家对中国诟病的一个关键词。在这场大灾难中,我们政府快速有力的组织救援,第一时间发布的灾难信息,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充分的向世界阐释了人权的最基本的内涵: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受其他人权的前提!爱,是人权的基础!相信温总理“最重要的是抢救生命!”的呼喊会让每一个人动容。关键词之二:不可抗力

灾后关于受灾房屋住房贷款是否应继续还贷的争论,让大家频繁听到一个法律术语: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几乎影响到地震引发的法律问题的各个层面。故笔者再次重复一下这个词语的涵义: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地震,显然属于不可抗力的一种典型的情形。从司法层面观之,不可抗力影响到从合同到侵权,从实体到程序的各个方面,下面有所述及,此不赘述。两个层面看地震

1.从立法的层面来看,《防震减灾法》十年前便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11月1日生效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与汶川地震前的2008年5月1日施行。与地震的相关的法律体系已现雏形,这些法律在救灾过程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比如刚刚实施不足半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汶川大地震中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程序及机构等均有明确的规定,这是这次震后信息得到及时公布的法律保障,救灾信息及时公开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此次地震的信息公布,堪称我国有史以来最快、最全面的一次,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可谓达到了极致。这在我国信息公开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是,这次地震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如紧急状态法的缺位,防震减灾法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滞后、慈善捐赠和NGO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当出现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这种类似的自然灾害,或者某些重大敏感的社会安全事件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有利于在法律的框架内统筹全局、调度各方力量进行灾难救助。对于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社会会治安等问题等应急处置也有所裨益。当然,紧急状态下的公民自由与权利会受到必要的限制,美国在911之后的紧急状态措施就是一例,大多数公民对于紧急状态下的权利限制还是理解的。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关于《防震减灾法》,除了预报制度被人诟病之外,其第十九条、二十条对于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在汶川震后学校、医院等建筑物频现豆腐渣的背景下也被质疑。《防震减灾法》第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第二十条规定: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

但是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来看,医院、学校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建筑物,除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之外,并未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另外,关于灾后重建的立法也应有所作为。慈善捐赠、NGO方面的立法虽然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但缺乏相关具体的、具备可操作性配套措施,NGO方面的立法更是接近空白。由于NGO立法的空缺,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在中国无疑具有浓郁的官方色彩,而为广大捐赠者所普遍关注的受捐款物的监管使用和管理费的提取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最明显的例子是,李连杰的壹基金因为无法设立社团而不得不挂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下,在具体筹款救灾时,李连杰也更倾向于把钱换成灾区需要的实物,以避免善款的无谓流失。

上述法律的制定、修订,对于依法抗震救灾有着重要意义,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的现行立法殊值参考。

在这次汶川地震的救灾过程中,哀悼日的设立和奥运火炬的暂停传递体现出政府对百姓民间意见和建议从善如流,希望立法机关也籍此机会顺应民意,推动相关方面法律的立法,促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2.从司法的层面来看,地震使原本安定的社会关系出现剧烈变动,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显现,如地震造成的遗产继承问题、孤儿收养问题、违约问题、侵权问题、损毁房屋的银行按揭问题、保险问题、诉讼时效问题、期间期日问题、地震后的乘机犯罪问题等。上述问题可以分为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两个大类,也可按照部门法划分为刑事法律问题、民事法律问题和行政法律问题。本文仅对民事方面的法律问题略作梳理。地震属于不可抗力当无争议。由于不可抗力涉及司法实践的各个层面,有必要先总述一下不可抗力的几个问题。汶川地震作为不可抗力在司法实践中适用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汶川地震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可以作为不可抗力事由。震中地区是毫无异议的,但是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有十万平方公里,是否可适用不可抗力规则呢?笔者认为,是否适用不可抗力规则首先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数据作为评判依据;其次还要根据具体的案情进行具体判断。比如说,在房屋被震塌的地方而言,房屋租赁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适用不可抗力规则,而有些未受影响的比如赠与合同等则宜适用。

其二,汶川地震在什么时间区间内可以作为不可抗力事由。起点是2008年5月12日,终点时何时则要根据灾后重建的进程和具体案情来具体分析了。当事人可以根据案情举出适用不可抗力规则的相关证据,裁判者也可依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关于众所周知的事实的规定进行认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0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不可抗力造成的法律后果是免除责任,当然,这种免除也不是绝对的,还要参看不可抗力这个“因”对于法律后果这个“果”的原因力的参与程度。

地震对于实体法律关系的影响

一、地震对于合同法律关系的影响

地震对于正在履行过程中的合同具有很大的影响,这次汶川地震会导致许多合同当事人的违约。根据《民法通则》第10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免除违约一方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

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第11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合同法的上述规定告诉我们,并非出现不可抗力的情形,违约方就可全部免责,还应参照不可抗力的原因力和参与度进行衡量;主张不可抗力的一方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证实违约为不可抗力所致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出现不可抗力情形导致违约后违约方应尽到减损的义务。

二、地震对于侵权法律关系的影响

汶川地震造成的侵权案件也很多。此就常见之几种情形简述之。

1.工伤。汶川地震发生时,正是多数人的上班时间,伤亡事故不少,另外在救灾过程中的伤亡也不少见。是否属于工伤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确定。兹录相关规定如下: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2.建筑物毁损

虽然建筑物倒塌主要是因为地震的破坏力所致,但是也不排除部分建筑物损毁因建筑物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造成的,因此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当根据建筑物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主体的过错程度,由相关责任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相关主体的赔偿责任不能依据不可抗力免责。合格建筑则另当别论。3.环境污染

地震中很多的化工企业破坏严重,有可能出现环境污染的民事赔偿案件,企业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要看:(1)相关的设施、建筑物是否符合国家的各类强制性标准、规范;(2)相关容易导致污染的危险品、化工制品的管理是否存在疏漏。假设没有上述两种情况,且符合不可抗力的条件,企业应免责。

三、地震与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即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而取得利益,致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之

一。地震也可发生不当得利的情况,依据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受益人应当将取得的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依据民法通则第93条的规定,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地震对于实体法律关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比如涉及人身关系的继承、收养;对于物权的影响;对于保险法律关系的影响;对于房屋按揭贷款的影响等等,限于篇幅,本文暂不一一分析。

地震对于程序法律关系的影响

一、对于诉讼程序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6条(四)项规定,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中止诉讼。具体到何时恢复审理,应当根据前述不可抗力的情况消失之时。根据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均可中止审理。仲裁案件则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进行中止。

二、对于诉讼时效期间的影响 《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由于汶川地震灾害破坏的严重性,审判机关应适当从宽掌握诉讼时效的继续之日,最好是在震区大面积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后,以便当事人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被地震中断的相关诉讼行为。

总之,地震引发的法律问题包罗万象,政府、法院、检察院均对此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法律人应当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技能,克服地震给我们留下的法律难题,为灾区的重建作出贡献。

一、关于地震引起的诉讼时效、期限

观点:因地震致当事人的诉讼、仲裁等程序无法进行的,按

时效中止处理,待障碍消除后可以恢复进行。

理由:《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同时,《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还赋予法院对于特殊情况有延长诉讼时效的权力。《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也对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相关诉讼行为受到阻碍的情形作出了规定,该条规定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由于本次地震发生于星期一,根据法律规定,凡是地震前周末至地震日到期的案件均作为法律规定的截止期限。地震发生后很多单位采取了封闭、清场等防震减灾措施,邮局等也未能及时上班收发邮件,很多案件的上诉、起诉、答辩等材料客观上不能取得,如果呆板执行时限的规定则直接导致剥夺当事人的诉权,所以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规定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

二、关于地震保险索赔问题

观点:如果受灾人与保险公司签订有保险合同,则保险合同免赔条款应无效,保险公司应当按约定的保险金额理赔。但重复订立的财产保险合同只赔一次,人身保险可以重复理赔,没有上限限制。

理由:首先,我国《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含有这些内容的格式合同无效。

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一般是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意外伤亡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除自杀、斗殴、犯罪、战争、核辐射等原因外,一般而言,只要是意外事故引起的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受益人都能获得赔偿,其中包括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因此,事前投保了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旅游意外险等险种的都可以赔偿。

而对于投保了财产保险的,就要视情况而定了,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广和赔偿金额巨大,因此保险公司一般将其作除外责任处理,即将“地震或地震次生原因”规定在“责任免除”条款中。因此,家庭财产保险通常对地震这种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不予理赔。但有些财产保险的险种是将地震引起的财产损失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例如,像大地财险不仅有涉及地震灾害造成城乡居民房屋损失的险种,而且在企业财产险中有一个附加险是地震责任险。除了这个专业险种之外,目前更多的家财险将“地震险”作为附加险。因此,索赔前要看清保险条款中的约定。

其次是如果保单灭失了怎么办?由于地震中不少房屋严重损毁、遇难人数众多,人们会担心,资料不全或完全灭失的客户如何进行保险理赔?

令人欣慰的是,地震发生后保险公司快速启动救灾理赔机制。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全力做好理赔工作。各大保险公司不仅纷纷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使得绝大多数地震理赔案从报案24小时内就能获得及时赔付,而且对于保单灭失的情形,一些保险公司还承诺“只要客户能提供投保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不需要保单,核实后都能得到及时赔付”。例如,泰康人寿公司就刚理赔一个案子,投保人全家都遇难了,是客户的姑姑前来理赔的,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在核实该人士身份以及确认相关理赔信息后,及时将4万元理赔款支付给了客户的姑姑。平安保险也表示保险公司对客户的投保信息至少会保存20年,因此,保户家属只要提供姓名,没有保单也可以得到赔付。

三、关于按揭与银行贷款

观点:房屋灭失原则上不能免除受灾人的债务,但受灾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即使被银行告上法庭法院也只有终结执行一条路可走。

理由:用受灾房屋担保银行的债务属于从合同,主合同则是与银行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因地震导致担保物灭失后,如果房屋通过保险理赔或者补偿等取得赔偿金的,则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银行仍有优先受偿权。但如果房屋灭失后并未因此取得任何财产的,只是担保合同客观不能履行,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受灾人作为债务人仍应当履行债务。但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裁定终结执行。实务中,终结执行的裁定书往往是银行核销债务的法定依据之一。

四、关于地震引致的民事赔偿问题

观点:地震中一些违章建筑和“豆腐渣”建筑倒塌致人死伤、财产毁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理由:违章建筑和质量不合格的建筑,从出现之日起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即存在一种不应当存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建设方、施工方等相关主体已经预见或者应该预见到的。在地震发生时,这种危险就客观地转化为致人损害的结果。对于由此产生的损害结果,相关主体应该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虽然地震是人类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但是,民法设置不可抗力制度的宗旨在于排除行为人的过错。因此,运用不可抗力免责条款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的行为是正常的。行为正常因不可抗力而出现不正常结果的,行为人没有过错,不承担责任;行为不正常因不可抗力而出现不正常结果的,属于意料之中的事,行为人有过错,必须承担责任。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在行为人违章建造建筑物或者建造质量不合格的建筑物时,行为人的行为已经属于不正常,出现倒塌或其他安全事故只是这种不正常行为的正常结果而已,并已经为行为人所预见到。因此,行为人应该对违章建筑和质量不合格建筑因地震倒塌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

第五篇:解析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五个法律问题

解析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五个法律问题

“5·12”地震过后,相关的法律难题开始浮出水面,除了讨论较多的地震与诉讼时效、期限的问题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笔者现分述之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关于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据《环球时报》消息,在四川大地震中遭受损失的财产中只有极少部分投有保险,而根据中国的财产保险规则,地震属于保险公司免赔范围。

观点:如果受灾人灾前与保险公司签订有保险合同,则保险合同中的免赔条款应是无效,保险公司应当按约定的保险金额理赔。但重复订立的财产保险合同只赔一次,人身保险可以重复理赔,没有上限限制。

理由:首先,我国《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含有这些内容的格式合同无效。其次,在法院的先前类似案件判决中,已有直接认定保险合同免赔条款无效的先例,理由是“这些免赔条款显然不能对抗人的生命和财产”。

二、关于按揭与银行贷款

观点:房屋灭失原则上不能免除受灾人的债务,但受灾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即使被银行告上法庭法院也只有终结执行一条路可走。

理由:用受灾房屋担保银行的债务属于从合同,主合同则是与银行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因地震导致担保物灭失后,如果房屋通过保险理赔或者补偿等取得赔偿金的,则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银行仍有优先受偿权。但如果房屋灭失后并未因此取得任何财产的,只是担保合同客观不能履行,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受灾人作为债务人仍应当履行债务。但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裁定终结执行。实务中,终结执行的裁定书往往是银行核销债务的法定依据之一。

三、关于员工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所谓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工伤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因工作原因残废或者死亡的,往往能取得巨额工伤待遇,其标准甚至远超出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

观点:地震中伤残或者死亡的职工大部分可享受工伤待遇。

理由: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本次地震时间是大部分单位的上班时间,绝大部分职工均处于工作场所内,受到地震的伤害应为意外伤害,理应享受工伤待遇。此外,为了保证工伤待遇的落实,条例还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不认为是工伤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即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职工不是工伤则推定为工伤。

四、关于在建工程与未交付不动产

观点:在建工程的承建人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工程验收合格并交付前发生的工程质量责任由承建单位负责。购房人所购不动产在交付前应当由开发商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工程不合格的,购房人可以拒收并由开发商承担相关责任。

理由:根据我国建筑法、房地产法、建筑工程质量条例等法律规定,工程须竣工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事实上,工程发包方(往往是建设单位)与承建方进行工程决算也是以工程验收合格作为前提的,在工程验收合格并交付建设单位前,承建单位当然应对工程质量负责。

在房地产买卖合同中,按时交付合同约定的不动产是出卖人的主要义务,房地产管理规定中甚至要求开发商对工程质量承担不少于两年的保修责任。《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交付作为标的物风险转移的依据,交付前标的物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交付后由买受人承担。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已经办理了产权证但未实际交房的如何确定房屋灭失的风险?笔者认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房屋交付除当事人专门约定外,须以转移占有作为交付的条件,就是说已经办理产权证但未实际向购房人转移占有的房屋,其灭失责任由开发商承担。

五、关于被羁押人员伤亡待遇

观点:如果罪犯是在劳动中伤亡的,则应参照工伤待遇处理。法律没有规定刑事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行政拘留人员、被司法拘留人员伤亡如何处理。但不排除国家可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与一定的补偿。

理由:这次地震地区有很多看守所、监狱等也遭毁灭性破坏,造成了包括羁押人员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

我国《监狱法》规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劳动保险处理而不是按照劳动保险程序处理,伤亡的罪犯只是享受劳动保险即工伤保险待遇,至于处理程序因事实上此次地震实属罕见,也无先例可循。笔者建议可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至于未决犯(含被拘留人员)意外死亡的,法律只规定了羁押机关的通知义务,如何赔偿或者给与什么待遇并无规定。因国家有保障未决犯(含被拘留人员)人身安全的责任,且伤亡也非任何人过错所致,从公平角度出发,国家可以给与一定数额的补偿。(牛建国)

下载 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 高校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与引导策略研究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与引导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平台,网络舆情成为校园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来自于网......

    应对高校舆情的几点想法

    应对高校舆情的几点想法 宜昌分公司艾红强 3月18日,“ATS27”在“三峡大学吧”将下帖发给宜昌市工商局,原帖内容”三峡大学内学生上网只有用校园E信上网,还要一种是买中国电信......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

    高校进行舆情监测的重要性

    做好网络舆论引导 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已经实现了图、文、声、像的一体传播。特别是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使得校园内的网络信息传......

    建立高校舆情汇集机制探析

    建立高校舆情汇集机制探析周礼春摘要:建立高校舆情汇集机制是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要充分利用教 代会、校内信访、党政群团组......

    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的解读

    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的解读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转变和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而提出的新概念,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社会舆情的重......

    高校网络舆情调研报告2500

    高校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与高校紧密联系,特别是校园内有着自身独特的网络舆情,更加要注重网络舆情调研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舆情调研的现......

    浅议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浅议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   2013年06月05日 08:10:23 作者:程宝清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近年来互联网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