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5篇)

时间:2019-05-12 23:5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

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

封浜中心校

管宝林

摘要:为了使教师更好的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采用文献法、信息分析法、课堂实践法对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论:教师“导”观念和师生情,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创造者和享用者;教师“导”教材和课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导”学法,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教师“导”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自我表现欲。建议: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站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问题、设计教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关键词: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

Research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guide and students’

initiative during P.E teaching(FengBang center school

GuanBao-Lin)Abstra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guide and students’ initiative better , this essay researches and analyses this relationship by using decument method,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class practice method.Conclusion: The notion of teacher’s guid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make the students be the main part ,in class teaching and be the creators and users.Teacher’s guid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design of lessons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practice.They also promot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independency.It’s better for the teacher to guide students the methods of study, It can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study and arouse their desire to acquire knowledge.Teacher’s guiding innovation idea can arous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the desire of showing off.Suggestion: Before giving a class, teacher should think over the questions and design the teaching plan at the students’ part.H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that he serves the students and put human-center teaching notion into effect.Key words: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initiative

1、前言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化,“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成为了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崭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封浜中心校二年级163名学生,从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为期近二年的课堂教学实践。2.2研究方法

采用实践法、信息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教师“导”观念和师生情,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创造者和享用者

3.1.1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过去我们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法,并对学生进行能够控制式的管理,学生只是在整个过程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其主动性。而“二期”课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真正成为了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教学生去“做”,而且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去做?”„„教师已成了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服务者,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创造者和享用者。3.1.2把选择权让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教学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兴趣的倾向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倾向。把选择权让给学生就是学生有权在课中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和器械练习,甚至学生还可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在市“二期”体育展示活动中,《体育超市》一课就采用了多器械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地选择器械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接触器械时间多了,学生的运动量也同步加大了,练习的意识加强了,学生练习兴趣高涨,教学气氛活跃,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在制定教学计划前,教师应征求学生的意见,看他们喜欢什么?愿意做哪些运动?在教学计划中充分体现学生的爱好,课堂教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3教师加强感情投入,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在课堂里应经常用目光注视学生、向学生微笑、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等等,都会被学生解释为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努力程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二,教师应多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用儿童的语言进行交流;常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想法。其三,教师应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孩子的错误永远是可以原谅的!”。教师特别要善于原谅他们,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宽容。其四,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多用肢体语言,如关怀的眼神、扶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拥抱孩子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信赖。

3.2教师“导”教材和课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

3.2.1拓展体育课教材,使体育课教材多元化。

传统体育大纲采用螺旋式的教学手段,“跑、跳、投等”年年学,单调枯燥乏味,学生无兴趣,同时有些项目技术含量高,大多学生无法掌握技术动作,很难形成运动技能,更加打击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从学生随年纪的增加而参加体育练习的兴趣逐年降低(女学生的情况更是严重)得到充分的证明。现在,许多教师拓展了教材,把许多儿时玩的游戏:斗鸡、滚铁环、角片等弄堂游戏以及有锻炼价值的“跳舞毯”、甚至一个“塑料袋”等(只要它有锻炼价值)都搬进了课堂,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各个器械的练习,课堂的练习密度大大提高,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并且许多“弄堂游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可结伴练习,大大延长了锻炼身体的时间。

3.2.2创设宽松、愉快、开放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有头脑、有思想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传统的军体化、三段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抹杀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现在的体育课多采用:学生自我练习和自由结伴练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器材场地练习、学生自由站位听讲观察、学生可以自由结伴讨论等等。做到“能放则放,放而不乱、放得开收得拢、严而不死”的宽松、愉快、开放式的教学环境。3.2.3利用视、听等感官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优美新颖的场地器材布置、丰富多彩的色调运用会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使大脑皮层兴奋,从而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上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既能烘托课堂的教学气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节奏感强的音乐能使人兴奋,练习时不易疲劳且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频率和节奏感;优美柔和的音乐能使人放松、愉悦,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疲劳。还有恰当利用位觉、皮肤感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3.2.4其他几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对抗因素,在竞争中让学生取得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恰当艺术的评价:多指出学生的优点、以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集体力量、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等建立同学友情来激励学生的兴趣等。

3.3教师“导”学法,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3.3.1观察法

观察法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动作并掌握动作的学习方法。虽然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发育尚未完整,对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领会,但是儿童的第一信号发育完善,对直观、形象的事物特别敏感,且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可用直观性的教学手段:录像、投影、挂图、以及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等,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容易扩散,注意力不宜集中、观察事物比较肤浅,所以教师应通过提示、质疑等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并且抓住有利时机剖析那些被学生忽略的细节,从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3.3.2自我体验的学习法

自我体验学习法就是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意志能力等。因为,从孩子的天性来看他们天生好动好奇,当他们接触到实际时,就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并想亲自体验一下,由于这种心理的驱使,他们在练习时甚至会忘记时间和饥饿,这时教师能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快感,就能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中培养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意志力。再有,自我体验的学习法也是使学生探索、追求以及创新心理的源泉,同时它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充实感和满足感。

3.3.3质疑、解疑、讨论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传统把“释疑”作为教师的天职,学生“无疑”是教学过程的结束。现今在体育课上最常用的是:在教一个新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碰到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解疑、小组讨论解疑、师生共同解疑等,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我们要在“释疑”后有意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是教学过程在“有疑”中结束,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形成了“质疑”——“释疑”——“在质疑”的过程。

3.4教师“导”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自我表现欲。3.4.1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 不管学生的设想多么的“不可思议”,教师没有理由去阻止他们的思考活动,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起源于“大胆的设想”,而当时这种设想刚提出时也被人视为“不可思议”。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空间给学生遐想,并且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想,对有创意的设想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就能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4.2练习形式的再创造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最直接、最简单方法就是鼓励学生改编他们熟悉的游戏,诸如:练习方法、练习队形、比赛的规则等的改编,让他们相互比一比“看看谁的创编得——新、奇、乐”。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今后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基础。

4.结论

4.1教师“导”观念和师生情,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创造者和享用者;

4.2教师“导”教材和课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

4.3教师“导”学法,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4.4教师“导”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自我表现欲。文献资料:

(1)课堂素质教育手册

九洲图书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2)创新教育全书

九洲图书出版社(3)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4)探索体育教训中“主导与主体”和谐统一途径

《体育教学》2001年 第二期

郑美景

第二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教学工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是活动的主体“, 教”是活动的主导,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学校的中心定位

我校确立了“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中心定位,具体体现和落实到教学上,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而传统教育的专制性弊端,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完整意义的教学过程本来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 学”是“教”的落脚点,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主体。什么是主体性,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

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教师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生成为主体角色,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概念,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气氛,教师要形成平等、民主的教风。再次,要善于引导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最后,要培养学生主体的创造、创新能力,这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应该是主动的、独立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有创造性的。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学习本质、规律和方法,不但掌握知识,更要掌握进入知识大门的钥匙,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才是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也是教学的

根本目的。将以教师为主导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的原则,要真正体现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其突破点是教师教学观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指导学习,从课堂专制式转变为平等、讨论式,从填鸭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向感应式。一句话,就是从学会式向会学式转变。贯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3 将以培养能力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进入21 世纪,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才资本”,最重要的人才观是能力素质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高知识含量和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观。总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原则,是我校办学的中心和主体定位,是我们当前和今后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我们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提高,通过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扎实工作,将学生素质、教师水平、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校在教育思想定位中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是活动的主体“, 教”是活动的主导,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思想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被动式的满堂灌,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倒置,教与学脱节。

二是在课堂突出“结论式”教学,学生缺乏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于死记硬背,使学生不能对知识灵活运用。

三是教师对“教是为了不教”认识模糊,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差,步入了重传授而轻方法、重分数而轻能力、重理论而轻应用的学习误区。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了忽视,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学校的中心定位

确立“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中心定位,具体体现和落实到教学上,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而传统教育的专制性弊端,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完整意义的教学过程本来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 学”是“教”的落脚点,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主体。什么是主体性,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教师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生成为主体角色,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概念,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气氛,教师要形成平等、民主的教风。再次,要善于引导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最后,要培养学生主体的创造、创新能力,这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应该是主动的、独立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有创造性的。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学习本质、规律和方法,不但掌握知识,更要掌握进入知识大门的钥匙,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才是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将以教师为主导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的原则,要真正体现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其突破点是教师教学观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指导学习,从课堂专制式转变为平等、讨论式,从填鸭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向感应式。一句话,就是从学会式向会学式转变。贯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2.1 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科学设计出会学习的教学目标,能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准确领会所教内容的方向性,能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优选最经济、最见效的教学方法。2.2 要开展创新优化主体教学体系的研究工作。

研究主体教学最优化的理论;研究主体教学优化策略;研究主体教学优化教学的课堂模式;研究优化主体教学的艺术技巧。

2.3 要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向科学管理要质量;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向45 分钟要质量;课堂以学法为中心,向教学改革要质量。需要明确的是,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地位的确立,不应是主客体的失衡,他们应该形成合作、合力、和谐的“共生效应”。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相对的具备有主客体的统一性。教师是传授知识、组织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体,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将以培养能力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进入21 世纪,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才资本”,最重要的人才观是能力素质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高知识含量和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而素质教育正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的能力培养。国外教育家称21 世纪是一个营造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和学习革命的世纪。因此,要求现代教育要确立“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模式,以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轻能、重考轻用、高分低能”的弊端。建立以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模式,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把握好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关系。教学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理解、消化知识,创造性的运用、发展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素质的核心。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发展素质三个不同层次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转化,全面发展。特别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探讨一个标准答案。

有人把教育的目标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基点”,即:以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点,这正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

其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计课程体系,这是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学科设置,更新知识,调整布局,培养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如我校目前作为医学专科学校,其主要培养对象是在基层从事医药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而不能盲目地与本科院校攀比。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握不同层次的空间。不求全,要求专;不求大,要求好;不图虚名,突出特色,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用人单位欢迎、能独立生存发展的实用人才为目标。使“能力为本”成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学校办学成败的唯一标准

总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原则,是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我们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提高

第四篇: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课《火烧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开展观察的办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播放课件,给小学以感官刺激。

2、感受文本:从“变化多”和“变化快”两个地方分析课文内容,评析课文内容,评析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

2、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感受火烧云这一景观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片段描述:

《火烧云》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程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一、抓住一个“奇”字,想象情景美。课文第1节 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象。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奇”字,启发学生思考:

1、什么是火烧云?并用情境让学生领会“烧”字的妙用。

2、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课文的第三节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

1、你还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2、引导学生读出颜色的美。并积累这些词语。为了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美,我在理解完书中几种颜色后,又及时的 1 进行扩展词汇的练习。“想想天空中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并且要求像课文那样,分三种形式来说(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梨黄)。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个个情绪高涨,相互启发,短短的几分钟,他们就说出了多个不同形式的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加深了对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多的理解,又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火烧云还会变出什么形状?(指名学生想象说话)我在文本拓展部分中设计了一个练说的内容:火烧云的形状难道只有这几种吗?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提问,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框架,也促进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确。学生们有的说像一条龙,有的说像是一只猫,也有的说像是金字塔„„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此时,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

四、抓住一个“读”字,在读中锤炼语言美。《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对本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思、互相讨论、大胆尝试。通过教学,让学生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也懂得美是要我们去发现的。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

我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想到学生们都见过火烧云,只是没有较为细心地观察过,所以我准备了火烧云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再进入对文本的学习。我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播放课件,给学生以感官刺激。自然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连几位平时不大爱读课文的学生都很认真地读并就不懂的字提问。在学习中学生很感兴趣,发言兴致高,效果是很好的。

二、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我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我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三、我用“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火烧云这三个方面的景象显示出共同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不足之处在于:

一、忽略了生字新词的教学。应该在学习中重点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让学生自悟。

二、没有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和归纳中心思想,导致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后竟然不知道怎样表述清楚课文内容。应该引导学生用用过的学习方法来理清课文层次和归纳中心思想,不能太高估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期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今后在教学中,自己一定要注意立足教材,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再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板书课题)

2、学生谈看图片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2、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3)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三、抓住特点,品读想像。

过渡:这一烧,天空中就发生了不少变化,火烧云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地方写火烧云的变化?(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读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多快)

(2)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

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__________ __________ 半灰半百合色

(3)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一会儿„„)

(4)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王 静

2011年2月

第五篇: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落实得并不理想。这里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谈些看法。

一、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活动中养成习惯,进而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相对,这叫“学生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就是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精神实质。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深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在客体面前有主动和自由的人。这一观点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教育教学过程,根本上说是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反映是学生的反映,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满堂灌之所以为素质教育所不取,就在于它取消了学生能动地、自主地思考、探索、参与的资格。一句话,它取消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资格。从不参与就不是主体的角度说,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一位学生心不在焉,那么教学对于他就是名存实亡的东西。所以主体观认为,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要确保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主体参与的原则主要是:①“引而不发”原则。《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动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让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替他得出结论。②总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从参与过程看,由身入,到心入,到神入。引而不发原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主体观的基础;总体性原则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是主体观的核心。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无具体的学习活动。具体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的学习实践。实践出真知,活动出成绩。只有具体活动,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讲解可多可少,但学生的活动不可或缺。

学生的活动要具体。这有两个含义:

一是活动时间要具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将学生的活动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步骤,并认真加以落实;教师的指令,要改“一定要”为“现在就”,改“课下”为“课上”。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主讲老师这样说:“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这个问题课下大家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老师们以为这样一说,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就尽到了——反正我是说了,能不能做到就在你自己了。其实,这里面就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上课是干什么的?上课就是叫学生通过听讲、思考、讨论等学习形式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记住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如果课下再让“记”、再让“想”,这不但不好控制和监督,而且从根本上说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老师这样“安排”,一般出于这样的目的——赶进度。殊不知,这个“进度”的很多时候是老师自己“表演”的进度,而不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进度。老师表演的进度与学生学习掌握的进度是很难同步实现的。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学会”,而不是老师“讲完”。老师讲完了,学生并非就一定学会了。学生会不会应该是教学进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说,只管自己能不能讲完,从学术的角度说,是不懂得什么是“教学”;从态度上说,是不负责任。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总是害怕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有的干脆不给他们时间。实际上,这还是没有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中解放出来。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时间是学生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我们的老师,必须在备课时给以专门的设计。

二是活动的形式要具体。所谓具体,就是可观察、可控制、可量化。“听”与“思”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具体活动,因为它们是否在进行、进行的效果怎样,很难观察得到,也很难控制和测量。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形式常见的有以下9种:说、读、评、议、练、记、背、忆、结等。

1、说。主要指学生的口语活动。“说”与“想”相对。想是内部思考,说是外部表达。思考的结果准确与否、清晰与否、全面与否等,通过“说”的活动可以得到验证。“说”的活动包括“问”与“答”。让学生发问,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手段,而回答问题,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打造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心理的素质,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关于“说”,老师应该努力做到: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敢于回答、善于回答,培养“说”的能力,养成“说”的习惯。为了保证落实学生课堂上“说”的地位,可以在起步阶段搞个定量的指标:例如每个学生每周保证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每主动回答一次老师的提问等。

2、读。主要指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有朗读、默读、精读、快读、泛读等不同形式;从内容上看,阅读可以读文,读图,读表,读题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阅读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如何指导学生针对不同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既可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可自行实验研究。另外,我们所说的阅读,不仅指语文学科的阅读,而且指数学阅读、英语阅读、政治阅读、物理阅读等学科的课堂阅读活动。每一个学科都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在读中认知,在读中理解,在阅读中丰富,在阅读中提高。

3、评。指评论、比较、鉴别。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比较、鉴别,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并实现正向迁移的重要手段。评论、比较、鉴别等活动,一般安排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联系处、细节处等;同时老师也要有一定的预案,以备出现特殊情况。

4、议。就是议论、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讨论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可以集中大家智慧,实现多项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突破难点疑点,共同提高。讨论也是一种“说”,所以它也是培养学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一个人思考常常易于走神,但两个人讨论就不容许走神了。讨论的最高形式是辩论。课堂讨论是在老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对于一般问题,同桌交流一下即可,这种简单的讨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但对于特别复杂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必须进行认真组织和准备,写在教案上,作为具体的教学步骤:(1)教师在讨论前要提出需要讨论的具体课题;(2)规定讨论的时间和反馈时的具体要求(发言者、补充者、评论者;发言顺序、发言人次、发言方式、发言时间等);(3)进行分组指导,安排各组召集人和讨论地点;(4)学生发言后,要进行总结。课堂讨论的误区是:(1)无组织、无指导、无要求,只有空头号召,讨论有名无实;(2)组织不严密,指导不具体(不定量、无思路),讨论流于形式;(3)讨论后不反馈、不总结,讨论半途而废;(4)讨论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小题大做;(5)一节课内讨论次数过多,形式单调,课堂结构松散;(6)讨论前不铺垫,不发动,不创设情境,学生缺乏讨论的欲望;(7)讨论的时机选择不当,有的一上课就讨论或者要下课才讨论——学生的讨论、反馈阶段,应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阶段。

5、练。指课堂练习,它是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明确的目的性、难度的适中性、技巧的单一性等特点;它一般是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是综合训练的基础。课堂练习的类型常见的有:(1)铺垫练习。为引出新知而进行的练习,目的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2)强化练习。即帮助理解新知识的练习,目的在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常用的形式有对应性练习、比较性练习、变式练习等。(3)巩固练习。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时的练习有一定的综合性,作用在形成技能技巧。

6、记。指做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有一项实验,在开始讲课后九个星期,对听课者进行一次测验,做笔记的人获得65%的分数,不做笔记的人只得了25%的分数。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强化所学知识,有助于永久记忆。关于课堂笔记,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学生缺少记录习惯,不少老师也常常忽视对学生笔记的指导。所以,这就要求老师:(1)及时提醒学生记笔记,指导学生记笔记——记什么、记在哪儿等;(2)老师的板书要有计划,要做到“教材要点化,要点网络化,网络精细化”,有利于学生记录。

7、背。即背诵、记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背诵和记忆活动常被老师们安排在课下,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我们的要求是:(1)对于比较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规律、要点、词汇、常识或基本材料等需要识记的知识,必须给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记忆;(2)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识记材料的规律,运用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指导学生记忆;(3)采取多种形式,对记忆的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例如提问、同桌互相检查、设计成练习题等。

8、忆。即回忆,包括讲授新课前的复习回忆、讲授过程中对旧知的临时性回忆以及复习课上的集中回忆等。这种回忆,既是强化巩固的需要,也是衔接连贯的需要。回忆是再现,是记忆的一个环节。不能回忆即不能再现(面对试题中的知识点想不起具体内容)是常见的学习失败事件。所以,回忆、复习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尤其是复习课,老师要精心设计复习回忆的方案,例如常见的复习形式有背诵式、复述式、填空式、改错式等。

9、结。即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学习总结的一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课堂小结的目的主要是:(1)回顾梳理知识;(2)归纳清点知识;(3)记忆巩固知识。课堂小结要注意:(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2)采取多种方法灵活进行;(3)妥善处理板书、教材和笔记的关系。

以上是从一般的角度讲的学生活动。具体到某一学科,又有各科的特殊形式的活动,如英语中的拼读、朗读、背诵、听读、听写、造句、改错、回答、复述、改写、翻译、述图、对话、表演等。

二、教师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个主体是在老师的主导之下存在的;落实学生主体的关键是学生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在老师的指挥之下进行的。学生活动了没有,活动得效果如何,责任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动”。从这个意义上看老师的作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应该再加上“导学”了。

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说:

“老师是统帅、是指挥”;“学生读不好,讨论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师指挥不到位”;“谁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就不懂了,谁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学,学生就懂了”。因为:“你讲,跟难分辨他听没听,懂没懂,可是你让他自己学,然后回答,要做出来,这样一来就不容易产生差生了;”“过去上课,学生只负责听,听的效果如何,多数要等到单元或是期中考试时才能看出来,有的问题会一天天积累。现在则是课上的事情课上做,效率高了,效果好了,课后就不需要沉重的作业负担。”

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也是知识传授的规律决定的。知识不是实物,知识的传授不像实物的传授那样是一种简单交接。知识的实质是经验。它必须经过个人的体验、加工、建构,将外在的知识(社会公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个人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讲懂的知识不是真懂,只有自己悟出的道理才是真懂。换句话说,老师只能讲“懂”,但不能讲“会”。

如何教学生动?一曰发动;二曰组织;三曰指导;四曰调控;五曰点拨。

1、发动。即动员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利用演讲,从情绪上调动学生;利用设疑,让学生进入“愤”“诽”状态;利用音乐、图像等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铺垫讲授,使学生接近问题等。在这些不同的发动方式中,“演讲”是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方式了。只要有学生活动,就需要“演讲”——鼓动。例如,需要学生思考时、需要学生讨论时、需要学生练习时、需要学生阅读时、需要学生背诵时等,都需要“发动”。只是“发动”的内容、时间、力度有所不同罢了。我在听课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发出了指令以后,学生无动于衷,或者活动不到位、不充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学生需要发动?因为人的学习活动听人的其他一切活动一样,都是在主观意识驱使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学生没有活动意识,当然也没有活动欲望,所以当然动不起来——不愿动、不想动。不懂发动的老师,学生必然缺乏激情,课堂必然缺乏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2、组织。即进行组织教学。一是管理性组织,即指导、监督、惩罚、限定、奖励、操纵、安排、协调、维护等;目的在于促成课堂良好堂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二是指导性组织,即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目的在于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要细致、周到。如要让学生朗读课文,规定某些同学续读、点评;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规定同桌答、同桌评或者前桌答后桌评,或者男生答,女生评等。再如课堂练习时,一人上堂,其余学生怎么办?需要组织;小组讨论时,几个人一组,谁主持,谁是发言人等,更需要组织。课堂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无组织意识,组组织行为。如走上讲台就讲,铃声一落就走;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听不听;只管自己“指挥”,不管学生动不动。(2)指令软弱(声音小、无表情、怯懦等)、含混不明(如用“可以做某事”一类话语),组织效果差。(3)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走神、磕睡等非学习活动或非正常学习活动视而不见。

3、指导。即在学生进行某项具体的学习活动时从学习内容、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以具体明确的引领,让学生能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正如上面引用的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的话:“老师是统帅、是指挥,指挥的艺术可以写一大本书”;“老师指挥就是教学方法的锦囊妙计”;“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学,但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学生读不好,讨论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师指挥不到位”。广义的指挥包括组织,狭义的指挥专指指导,我们这里指后者。指导的原则是具体——老师要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分几步学习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法;指导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空泛,学生思维无路,难以进入状态,基础差、无思考习惯的学生更是如此。指导时不免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空泛的目标陈述是这样的:“请比较下面的两段材料,看有什么不同。”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即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情境或条件;

4、表现水平或标准。例如:请你(行为主体)在指定的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条件),比较(行为动词)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内容),至少各举出五个特点(量和标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指标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表述。陈述学习目标是教师的一种高级职业技能,一份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或练习题,实际上就是一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目标陈述语言。

4、调控。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的调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调节、教学难度的调节、教学进度的调节、教学组织形式的调节、教学方法的调节等。调控是教师驾驭课堂所必需的教学机智。它有经验的积累,同志也是一种责任。有的同志眼看着原来的计划落空而无所适从,这是缺乏经验;有的同志看着原来的设计不合学情也不愿去变换设计,这是不负责任。例如同样的内容,在甲班讲的时候,用原来设计的鼓动措施,学生被发动起来了,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而在乙班的时候却没有出现,这时就应该变化发动的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5、点拨。点拨教学法本来是安徽省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所倡导的一种现代语文教学法,目前已被教学领域普遍吸纳。点拨的主要内容是“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它的核心要求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是对“串讲”的超越,成为“精讲”的代名词。点拨的前提在“诱导”;点拨的条件是“适时”;点拨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该点拨时则点拨”。点拨,是对启发式原则的具体运用。它既避免了教师“一言堂”,又防止出现“放羊式”。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点拨法,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研究与探索。

下载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由课程信息、课程学习、学习工具、案例示范、资源库、在线测试等模块组成。 网络课......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发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学生为主体-课堂的灵魂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

    学案式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案式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起源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县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改变沁水教育落后的现状,为了改写沁水教育新的历史,为了让......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的提高

    体育课堂如何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提高 襄州区龙王镇中心学校 肖兴武 (一)通过我本人近二十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在自己上课时的摸索和研究我认为通过体育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实施方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

    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标题:课堂上是学生在学习,不是老师在表演 方星身份:学生 充分的课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上教师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入课题,带领学生一起分......

    浅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5则范文

    浅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摘要: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我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当是改革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