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校在学校特色项目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校在学校特色项目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泗洪县峰山中心小学 赵 建
2008年,在全省关于创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及学校特色项目文件精神的引领下,在市县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校依托地方文化特色,创建了以腰鼓项目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如今,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到了现在,虽说取得了一些成果,参加了县级的艺术展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外参加了乡镇组织的第一届乡文化节,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回顾这一项目实施与发展过程,还是发现存在了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问题一]特色项目文化氛围不浓。虽然我校创建了腰鼓特色项目,但是基于我校的基础设施已经定型,各项校园文化建设也都各有所用。因此,在实施这个特色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在有关特色项目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显得力度不够,只是在极少数的地方进行了简单的文字宣传,而且没有做到持之以恒,这些都影响了我校的特色项目建设工作。
[对策]多方搭建特色项目展示窗口。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强有关腰鼓这一特色项目的文化宣传建设,使校园能够处处彰显腰鼓这一浓郁的地方特色,使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民俗风味,如可以做一个大型腰鼓雕塑、定期进行板报宣传、定期组织欣赏交流等等。[问题二]特色项目师资力量薄弱。在创建这一特色项目上,感觉存在的最大问题还在于我们的师资力量薄弱,在老师方面,我们主要以聘请的一名校外指导教师为主,这也就决定了在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在学习上不能够做循序渐进,知识体系也不够系统。另外在教师培养上,发展速度慢了很多。
[对策]加快师资培训力度。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尽量改变这一状况,方法可以与校外指导教师签订协议,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在短时间内能够对部分教师进行集中的系统性的培训,并以这几位老师为主要培训人,对其他参于教师进行培训,使所有的教师快速进入角色,以不断充实我校的师资力量。
[问题三]特色项目内容沉旧。由于这是一项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项目,因此一些曲目在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上都体现着旧的时代的烙印,不能够与新的时代接轨,这也使现在的一些表现并不能够吸引处于现代的人们,因此急需要加以改进。
[对策]加强交流,努力开发适应新时代的腰鼓曲目。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准备组织教师到这一项目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进行学习,并对学习的内容加以改造,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编出一套既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又能够适应本校发展的培训教材。另外应加强与外校之间的交流,在不断交流中,广泛吸纳各方意见,不断提高,使这一表现为更多的人群所接受。[问题四]特色项目参于度还较狭窄。虽然经过了两年的发展,但就目前我校的特色项目发展态势还是比较缓慢,参于的学生总量还是较少,这里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态度影响,他们认为,学习腰鼓这一项目,可能会影响学习,对腰鼓这一项目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对学生的影响力认识不够,导致了这一项工作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对策]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家长与学生的参于态度。针对这一情况,可能还是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能够造出声势。因此,要在下面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表演,召开专题家长会等形势,改变家长认识与参于态度,力争取得更多家长的认同,使更多的学生参于这一项目中来。
[问题五]特色项目成果展示渠道匮乏。由于所处地区偏远,能够参于上级单位活动机会较少,而类似的竞赛类活动也举行较少,这就导致了学生缺少了展示的平台,不能够学以致用,缺少锻炼机会,不能够在磨练中成长。
[对策]积极拓宽展示渠道,搭建展示平台,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下面的工作思路是,不能够坐着等待机会,而应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创造机会,积极搭建合适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经常参于各类活动,在一次又一次的展示中提高腰鼓技术水平,如可以利用五一、六一等节日进行艺术展演,在向外界进行展示宣传的同时,也发展了这一项目本身。
总之,一个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一定是伴随着问题而逐渐成长,只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超越,我校的腰鼓特色项目最终会成为我校的一个品牌项目。
第二篇:五型班组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创建“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的“五型”班组的活动,是中国石油企业加强基层班组建设,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夯实基础的重要工作。要切实抓好创建“五型”班组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检查,扎实推进。在创建五型班组过程中发现发现以下七个问题:
一、认识不足
第一是对理念认识不足
创建五型班组是一套整体的管理措施。五型是从班组管理要素中抽出五个核心的要素,这五个要素形成“五型”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是孤立的。如果一型一型的推进,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浪费资源,减低效率。
一个都不能少。在“五型”中学习型为前提,和谐型是关键,安全是保障,清洁是基础,节约创效是目的。通过抓住这五个核心的要素,带动企业向前发展。这五样大事我们以前都做过,我们要通过创建五型班组,使其更好。
第二是对目标认识不足
个别单位把创建五型班组看作是一场活动,没认识到创建五型班组的本质。创建五型班组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五型素养的人。使每个员工都能做到“走五型路,说五型话,办五型事,做五型人”。用完善的心去完善制度、完善工作、完善产品、完善人生!以人品创造精品,以精品开拓市场,以精品树立品牌,以精品创造绩效。
创建五型班组的目标体系如下:
1、创建五型班组的核心目标是:
培养人性、缔造幸福、赚取利润、持续发展;
2、创建五型班组的具体目标是:
学习型 以道御术,强技创效;
和谐型 以德御行,整合队伍;
安全型 认真负责,人物安全;
清洁型 养成习惯,环境友好;
节约型 处处节约。以俭富财。
学习型开源创效,节约型节流富财!做好了,企业的绩效就提升了。
一切管理都是绩效管理!结果至上!没有绩效,就是玩笑!
3、培养员工的目标是:使员工爱上自己的工作,负起自己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奉献自己的爱心。把应该做的事做到极致。每位员工都是创建五型班组的发动机,而不是佗螺。
4、现场管理追求的目标是:“管理无缺陷,现场求八零”即:
行为零违章,危险零隐患,设备零故障,资源零浪费,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和谐零冲突。
5、五型班组要实现“五化”
①学习型:工、学、研一体化;(现代员工有三大角色,是工作者、学习者、研究者。)
②和谐型:整体和谐自动化,③安全型:人物安全时时化;
④清洁型:清洁规范有序化;
⑤节约型:资源利用最大化;(六大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
6培养三支队伍:
① 培养一支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领导的班组长队伍;
②培养一支懂现场、会辅导、会培训、会推动的班组教练队伍;
③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一专多能、自动自发、有执行力的员工队伍。
第三是对方法认识不足
这五型先抓哪一型,一型一型的建吧。其实“五型”是一个整体。“五型”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是孤立的。如果一型一型的推进,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浪费资源,减低效率。
应该从学习开始,从心开始。进行查不足、改缺点、补漏洞、建规则、建设施。见行动,见效果。(基本路径是:学习知识,改变心态,查找不足,补充不足,提升效果)
第四是对创建五型班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们国家在2002--2006年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和谐型社会、安全保障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创建五型班组的举措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一致,创建五型班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平台。
五型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这五型素质提升了,对个人、对家庭、对朋友、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好处。个人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二、重视不够
有的单位认为创建五型班组是一场活动,一阵风就过去了。其实从创建五型班组的目标可以看出,创建五型班组要打造的是企业的魂。是打造百年企业的重要举措。
创建五型班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坚持长久,要制定创建“五型”班组的长远规划,部署创建任务,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情况,确保创建活动有序运行。
要集中抓,循环建,形成规律,形成习惯。不能“开始轰,中间松,最后空”。
要求认真务实。不说空话,把制度落到实处;不作表面文章,把工作落到实处;不弄虚作假,把效益落到实处。
警示:流于形式是企业衰亡的开始。
三、落实不够
方案代替执行。有的班组编个方案,写个规则,造点材料,应付检查。有的员工什么是“五型”还说不清。
四、标准繁琐
在操作层面,要求简单实用,在很多情况下复杂等于无用,多了记不住,难了不会用。简易不是简单。简易之德配至善,简易之妙配大智。以简驭繁,举重若轻。制度永远不完善,用人心去完善制度、完善行为。
一看员工五型素养,不看个案(一个都不能少)也不是看一时一事,而是看长久。
二看环境、员工风貌;
三看绩效;没有绩效,就是开玩笑!
四看材料。材料要简单明晰,有的班组搞了一大堆(一书柜)材料,浪费人力、浪费时间、浪费纸张,这本身就不是节约。
用数字说话,用故事和案例证明)由上级考核向,自我考核过渡,实现自我管理。
五、培训不到位
创建五型班组的培训顺序是高层—中层—班长—员工。
五型班组=五型班长+五型员工。没有五型班长就没有五型班组。创建五型班组从培训五型班长开始。由五型班长带出五型员工。
应该加强对班长培训。
六、管理理念的整合不到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个上级部门搞一个理念,那个上级部门搞一个措施,都要压到班组,都要从班组要材料主,文字材料各电子材料(办公现代化造成的浪费),班组也成了“文山”,有的班组几乎是安排专人应付上级的材料。
应该把各路的管理理念整合在一起,比如HSE完全可以与创建五型班组融合在一起。
考核也在一起,否则基层接待有负担。应该给基层减负。让基层把更大的精力用在生产上。
七、核心的管理理念总变
企业一但确定了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就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总变。决不能今年引入一个管理模式,明年又引入一个管理模式。生搬硬套,这样换来换去,员工都不知道怎么做好了。别人的鞋子好,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脚。在管理过程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鞋。
一种管理模式能否见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脚踏实地的贯彻才能奏效。就象医生治病一样,也需要一个过程。应用一种管理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丰富她的内涵和外延,使其适用于本企业。
有的领导为了追求管理创新,经常变着形的提出一些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不在多,而在于能否落实并奏效。其实从理念到结果还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要有员工的认同、制度的保障、行为的落实、效果的体现。如果经常变换管理理念,只能是嘴上跑理念,天上飘理念。
有的企业去年搞创建五型班组,为了创新,今年搞“六型”,明年搞“八型、十型、十六型班组”。
在一定的管理时期,总是要追求某些不变的东西,如相对稳定的领导体制,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等等。今天是一个章法,明天是一个规矩,使人无所适从,班组的员工都不知道怎么做了。古人说“欲多者得寡,禁多者止寡,令多者行寡”。所以变的目的追求适用、是行得通,与情与理都通。这样才会长久,个人、企业、国家的发展皆如此。
第三篇: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法治建设中无疑承担着首要的责任。20xx年4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创建法治城市的号召。本文拟针对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的最初产生,即与城市、商品交换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法在城市之中孕育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法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市民社会自发的演变进化,法治社会或许也会自然生成;而通过有意识的开展创建活动,法治城市的形成则会更加快捷。当前,各地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都非常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注重通过创建活动,获取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相形之下,法治城市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称号并没有得到城市执政者的广泛关注。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往往悄无声息,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所作为。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执政者法律意识的不同,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别。创建活动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也尚没有形成各地相互竞争加压的态势。
(二)创建活动考评机制不健全。法治建设更多的属于软件建设,属于城市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身在考评方面就面临着量化的难题。加上法治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由此很难形成真正系统完善的考评细则。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相关主管机构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和细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法治城市创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除江苏、深圳等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法治县标准、法治政府标准外,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出台,全国普法办的文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这种状况,客观上亦给创建活动的开展制造了难题。
(三)创建活动协调联动力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关。政法、司法、公安、检察、法院、法制,以及政府众多执法机关在创建活动中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机关隶属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合力,对协调联动机制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各地协调联动模式不同,较多的是由县、市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这种模式面临着缺少权威、缺少制约手段等弊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造成众多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把创建活动当做一项必需的任务来抓,创建往往流于口号和形式。
(四)创建活动群众参与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全国普法办提出的创建工作原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往往强调行政主导,本也无可厚非。正如马怀德教授所言,“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但是,法治创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法律信仰得以建立、法律权利得以保障、法律诉求得到满足,才能说城市实现了法治化。在当前的创建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市民社会的培育、忽视了民间组织的参与,创建活动缺少了“源头活水”。
二、对创建法治城市的几点建议
法治城市创建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法治指数每上升一点,低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以增加100美元以上,中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提高到400美元,高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以提升近3000美元。(见《瞭望东方周刊》20xx年40期)。因此,专家提出论点:法治创造gdp。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就如同发展城市经济一样,应当成为城市管理者的自觉行动。针对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抓好创建工作:
(一)确立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城市间的竞争对城市品牌塑造提出了要求,城市执政者自身有通过创建为城市获得各种“城市名片”的内在动力。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在经过考察认定合格后,国家相关机构往往要授予该城市荣誉称号和奖牌,一些省级政府对取得荣誉称号的城市还要给予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创建活动,法治城市创建因此也需要有明确的看得见的荣誉作为目标。当前,江苏等地采取了授予“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方式。在国家层面,尚没有关于“国家法治城市”如何申报、由何种机构负责评审等规定,这一定程度上将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限定在了省级区域之内。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国家级目标的缺位,导致创建活力未能得到激发。笔者建议,可以在设立“省级法治城市”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国家法治城市”这一荣誉称号和制度,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
(二)制定法治城市的具体标准。法治作为人类共有的政治文明,即便不同法系,也有某种程度的共性。作为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拟定法治城市的共同标准,完全可行。作为法治创建活动先行者的江苏省,20xx年即推出了相关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内容涵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学法守法、依法管理、组织保障六方面。其他地方,更多的是针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指标体系,比如深圳市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内容翔实,共12个大项44个子项225个细项。创建法治城市,当然要求达到法治政府的目标。但是,法治城市创建是个更广泛的概念,不但涵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等机关系统,律师、协会、社区等中介组织和自治组织也应包含在内,作为城市主体的企业、市民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应以全国普法办《意见》中列举的十大任务为指导,构筑众多的子门类标准,对十大方面原则任务进行细化和补缺,构筑起完整的系统的法治城市标准。
(三)建立创建活动的权威机构。创建活动需要多方参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的模式难以满足需要。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建议设立专门的“创建法治城市领导小组”,由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等系统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具体涉法部门的领导为成员,定期举行例会,讨论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在领导小组下,设立“创建法治城市办公室”,直接隶属于所在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由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的专职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法治城市创建标准的拟定、日常的督察、年终的考核等职能。当然,机构方面的问题没必要整齐划一,可以由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城市特色创造性的设置,重要的是机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具体创建过程中,为保障机构的权威性,增强其协调联动能力,可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比如对日常法治工作的检查权、对不服从协调的建议处分权等,该机构亦可以通过对创建工作的考评奖惩确立自己的权威。
(四)把握创建活动的重点领域。法制城市创建涉及面广,但城市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应抓住几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最为关键。普通市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常和政府机关打交道,建设服务、责任、信用、公开政府是市民的普遍诉求,这些诉求归结于一点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也是创建活动的重点。市民社会中纠纷不可避免,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直接影响市民的法治信仰。正如一句著名的法谚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正的举动不过弄脏水流,而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则把水源弄坏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也是法治城市的必然要求。市民生活在城市中,首先需要生活的安全感、交易的公平感,法治城市应当是一个犯罪和治安案件低发的地区,一个市场发育成熟,市场资源自由流通合理配置,各种交易诚信公平的地区。
(五)畅通群众参与创建的渠道。法治城市创建的成果将由市民共享,法治城市创建的过程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要发挥办事处、社区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宣传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法治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在立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由市民参与其中,做到民主立法。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群众参与司法活动。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件的法庭开到群众中间,使市民近距离的受到法治教育。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向市民宣传普及法治知识。特别是对于群众的诉求,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反馈。要扩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范围,提高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市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帮助。在制定法治城市考评标准时,群众应该广泛参与;在出台的考评体系中,市民的法治满意度、法治参与度,应当成为主要测评指标。
创建法治城市,推进城市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城市的执政者、管理者,应当清醒的看到法治城市创建的价值所在。法治城市创建的考评标准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对创建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法治城市创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研究和努力。
第四篇: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法治建设中无疑承担着首要的责任。2008年4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创建法治城市的号召。本文拟针对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的最初产生,即与城市、商品交换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法在城市之中孕育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法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市民社会自发的演变进化,法治社会或许也会自然生成;而通过有意识的开展创建活动,法治城市的形成则会更加快捷。当前,各地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都非常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注重通过创建活动,获取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相形之下,法治城市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称号并没有得到城市执政者的广泛关注。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往往悄无声息,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所作为。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执政者法律意识的不同,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别。创建活动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也尚没有形成各地相互竞争加压的态势。
(二)创建活动考评机制不健全。法治建设更多的属于软件建设,属于城市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身在考评方面就面临着量化的难题。加上法治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由此很难形成真正系统完善的考评细则。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相关主管机构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和细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法治城市创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除江苏、深圳等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法治县标准、法治政府标准外,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出台,全国普法办的文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这种状况,客观上亦给创建活动的开展制造了难题。
(三)创建活动协调联动力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关。政法、司法、公安、检察、法院、法制,以及政府众多执法机关在创建活动中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机关隶属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合力,对协调联动机制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各地协调联动模式不同,较多的是由县、市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这种模式面临着缺少权威、缺少制约手段等弊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造成众多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把创建活动当做一项必需的任务来抓,创建往往流于口号和形式。
(四)创建活动群众参与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全国普法办提出的创建工作原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往往强调行政主导,本也无可厚非。正如马怀德教授所言,“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但是,法治创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法律信仰得以建立、法律权利得以保障、法律诉求得到满足,才能说城市实现了法治化。在当前的创建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市民社会的培育、忽视了民间组织的参与,创建活动缺少了“源头活水”。
二、对创建法治城市的几点建议
法治城市创建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法治指数每上升一点,低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以增加100美元以上,中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提高到400美元,高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以提升近3000美元。(见《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40期)。因此,专家提出论点:法治创造gdp。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就如同发展城市经济一样,应当成为城市管理者的自觉行动。针对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抓好创建工作:
(一)确立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城市间的竞争对城市品牌塑造提出了要求,城市执政者自身有通过创建为城市获得各种“城市名片”的内在动力。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在经过考察认定合格后,国家相关机构往往要授予该城市荣誉称号和奖牌,一些省级政府对取得荣誉称号的城市还要给予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创建活动,法治城市创建因此也需要有明确的看得见的荣誉作为目标。当前,江苏等地采取了授予“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方式。在国家层面,尚没有关于“国家法治城市”如何申报、由何种机构负责评审等规定,这一定程度上将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限定在了省级区域之内。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国家级目标的缺位,导致创建活力未能得到激发。笔者建议,可以在设立“省级法治城市”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国家法治城市”这一荣誉称号和制度,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
(
第五篇:浅谈我校在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校在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郑旭东
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伤亡事故发生,关系着企业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着企业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强化安全风险意识,以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处理好风险管理与现有危险分析,标准作业,安全性评价等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提高效益”的最终目标。
为全面抓好我校的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质量风险卡控,笔者就我校如何强化安全风险管理,谈一孔之见。
一、存在的问题
1.督、查作用发挥不明显。虽然建立健全了学校、工会和科室职能部门三级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网络,配齐、配足了安全检查机构和人员,但在落实督、查职责方面做得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科室在安全监督检查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突出,监督检查缺乏力度。
2.督、查工作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安全检查人员这个层面,参与安全检查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督促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思想上与当前铁路安全形势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风险管理的观念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以至于没能把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抑制了安全风险管理的督、查作用的发挥。
二是角色定位把握不准。有些同志认为,学校安全管理严谨有序,安全管理工作抓得再细不如行政的一个条例管用,认为抓安全是“抢风头,走形式”。有些同志认为由保卫部门主抓,科室只是起到监督作用,没有考核权,因此对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同志对发生“两违”现象,该制止的不敢制止或不好意思制止,存有畏难情绪和好人主义思想。
三、对策与措施
(一)明确安全目标 落实安全责任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到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安全会议安排为第一个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及时发现安全工作的薄弱点,采取措施完善工作,确保目标和责任制的落实。特别在今年跑春运临客中,我校根据路局提出的各项安全工作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动员会进行宣传,确保人人熟知。
(二)做好基础工作 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构建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学校严格贯彻落实路局“115”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体系运行工作的管理、检查、考核和持续改进。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整改,严格按期限完
成,跟踪验证。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有章可循。学校全面修订完善了各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方案。此外,还健全了学校逐级分层管理制度,同时学校领导干部定期参加各科室安全活动,通过这一方式推动各科室安全活动的深化。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做到警钟长鸣。安全教育以路局安全管理文件、事故通报作为安全教育的学习材料,学校开展对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设备知识、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培训教育,并将“党员消灭两违 争做岗区先锋”活动的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贯穿始终。
四是整改事故隐患,实现标本兼治。学校加大安全隐患治理力度,按照“上下结合,共同治理”的方针全面开展隐患治理工作,从源头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开展反“两违”活动 杜绝“两违”行为
反对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一直是我校着力开展的重要工作。学校将查隐患和查违章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各科室的日常检查、月检和安全大检查等工作,查处“两违”行为。学校对各科室分别建立反“两违”处理台帐,对“两违”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为了促进学校教职工认清“两违”危害,识别“两违”行为,增强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学校将铁道部、路局“五个事故”整理成资料,组织教职工学习。
(四)统筹安全重点 实现整体效益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学校强调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成本的关系。当效益、进度、成本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给安全让路。在安全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方针,这是每一个教职工生命安全的护身符,管理上严格按体系要求规范运作,持续改进。
二是以人为本抓安全,强调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同时通过强化人的管理职能,使物的不安全因素降为零,最终实现零事故的目标。在这方面需要强化的工作是:对每一个教职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及风险识别能力,按程序办事,按标准作业,按规范干活。
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职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教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如水电、食品、信息及汽车等安全管理规定,各项管理规定的制定,推动了每一个教职工自觉加强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适应铁路安全生产新形势的需要,不断的提升了本质安全,促使每一个教职工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努力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学校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01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