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1:1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开题报告》。

第一篇: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开题报告

02级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

施莹

0201—09 指导教师:卢英俊

随着“双语教学”热潮的不断掀起,出现了各种褒贬不一的声音,对此进行的研究也逐渐从教育课程的人文角度转向了儿童脑发展的生理角度。本文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先进的无伤害神经成像技术来反映语言和脑的关系,并基于研究脑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提出当前学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期望能从中获得启示。

【文献综述】

一、言语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言语产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涉及各个方面。例如,目前主要的研究焦点是词汇产生中词汇通达的过程。关于这一研究存在两种理论:①“两步交互激活模型”(two-step interactive activation theory)(Dell,1986)。即语义和语音这两步在激活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重叠,且激活方式是交互的,向两个方向进行扩散。②“独立两阶段理论”(Word-Form Encoding by Activation and VERification ,WEAVER)(Levelt等1999)。即词汇通达过程存在两个分离阶段,没有互相重叠。

在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使用,人们已经能描述特殊言语功能的神经活动的时间进程。

1、时间进程

认知神经科学中,人们使用脑电测量方法和脑磁图(MEG)方法来研究词汇产生的时间进程,因为这两种方法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分析出在一秒种内人的大脑所产生的约两个词语。

研究者已经对图画命名的反应时(Levelt,1998)包括从视觉加工和词汇概念通达到词条选择,音韵编码及语音和发音过程进行了全程的研究记录,得出图画命名的平均反应时为538ms。

关于语义和音韵的时间进程研究中,通常使用电生理指标:单侧化准备电位(LRP,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和N200,并以此做了大量的有关语言和脑关系的研究。Thorpe等(1996)使用N200监测了图画视觉加工的时间进程。van Turennout等(1997)使用单侧化准备电位(LRP)探索词汇产生过程中语义和音韵编码的时间进程。Schmitt等(2000)第一次同时使用LRP和N200来对语义和音韵编码的时间进程进行研究。两个指标的结果 1 都显示语义信息的加工早于音韵加工。次年,他又用LRP和N200研究关于图画命名中概念和句法编码的时间进程,两个指标再次共同证明概念加工早于句法编码80ms。这样他的两次研究先后支持了言语产生的系列模型和层叠式模型,而否定了平行加工模型。

2、言语产生的脑区定位

在言语研究的神经生物学上,一直有人认为在脑的左半球里分布有三个大脑区域:在前额叶的布洛卡区,具有计划和执行言语的功能;韦尼卡区,具有分析和识别言语的功能;角回,具有在阅读时将拼写转码为语音的功能(Dejerine,1982)。

最近,先进的无伤害神经成像技术已被应用于正常人的脑的语言组织研究中。所使用的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事件相关电位(ERPs,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脑磁图(M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不仅可以研究正常的成人的脑的语言组织及正常的儿童的脑的语言组织,还可以用来研究诸如:失语症、无语法症、杂乱型失语症、命名不能症等语言障碍的病例,为正常的言语产生过程的研究从另一角度提供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3、言语的发展

应用现代科技,如:fMRI和高密度的EEG以及ERP等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对言语和脑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早期语言机制里,有研究表明:婴儿较大程度地依赖于音韵信息。同时,最近在成人的研究中,利用fMRI显示成人对音韵信息的处理主要通过脑的右半球。由这两个实验结果获悉:在早期语言机制中,脑的右半球一度是音韵的输入口。

由于诸多的困扰,如,技术尚不完善;对儿童使用像PET这样的检测仪器存在道德等因素的制约,使认知神经科学曾经只限于成人的研究范围。但一个新的且备具挑战的研究领域——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已悄然兴起,并小有成果。

二、第二语言产生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

随着对儿童发展的日益重视,研究儿童的领域也逐渐扩展到了生理范围——认知神经科学,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而言,关于儿童言语和脑的关系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具有广大的研究空间。至少可以有三个领域去被研究和发展:

①特殊认知和语言功能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依赖于脑的发展。因此,成人与儿童之间存在某些能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可以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的自动化过程给予研究和关注。

②左、右脑半球的转化问题。儿童在幼年期,他们的韵律系统机制和成人的有所差别。研究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脑与言语关系的主要焦点是获知早期使用的右半球是何时在何种条件下转移到左半球的,并最终由左半球支配言语功能。

③不同的子系统或平行系统的相关分布也可能在成年期有所变化。最近,对正常成人使 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所做的研究中发现:词汇-语义整合过程的脑反应速度会随年龄降低(Gunter,Jackson and Mulder,1995)。由早期句法过程激发的脑反应,即无论那些相关的结构再分析过程或修复,都依赖于年龄,并随着年龄而降低。(Gunter,Vos and Friederici,1999)

由上述的三个领域已有的实验结果可知,人类语言早期的发展和晚期成人阶段的形成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是一个未知领域。然而,最新的脑成像技术,例如,fMRI,EEG及MEG等诸如此类的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有能力更好地去研究和认识并开发这一领域,同时,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研究结果。

1、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

在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中,根据语言语音和书写系统的特性,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形式表征,通过利用PET和fMRI等技术,研究者形成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不同语言的语义在双语者头脑中是共同存储在一个语义系统里。Illes等(1999)对熟练的英语-西班牙语双语者做了语义和非语义加工时的fMRI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英语、西班牙语两种语言在双语者大脑中由共同的神经系统控制语义的加工过程。由于实验被试都是在10岁以后才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他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语义加工系统,也不需要重塑一个新的脑皮层功能区。

Pu等(2001)用汉-英双语者做被试,用事件相关脑功能成像研究,实施动词产生的实验任务。和Hernandez(2001)用西班牙语-英语熟练双语者做被试,用一种语言或交替用两种语言做图片命名实验,使用fMRI,两者实验的结果说明无论是汉语为母语者的双语者,还是西班牙语-熟练英语双语者的语义加工均具有类似的神经机制,没有明显的差异。

第二种,认为不同语言的语义在双语者头脑中分别存储于不同的语义系统。多数的脑损伤方面的脑成像研究倾向于这一论断。Ku(1996)等人对一名16岁的右利手汉-英双语患者,罹患单纯性疱疹性脑炎,病灶侵犯左脑颞叶并继发失语症,相继恢复汉语书写和英语的读写功能,这一病历于独立表征理论相吻合。

当然,也有来自健康被试的实验研究。Perani等(1996)使用PET对双语者进行测试,发现双语者和单语者在倾听第二语言讲故事时,双语者的左半球一些区域明显被激活,而单语者则没有。

通过脑成像技术,我们对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尤其是汉-英的双语者而言,由于汉语文字系统的独特性,汉语文字加工和英语加工的不同,使我们需要进一步应用脑成像等技术来揭示不同的加工过程,更好地的指导双语教学。

2、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事件电位研究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引起的有关听觉方面的变化,研究者通过应用事件相关电位,选取3—6岁以荷兰语为母语的儿童,观察他们在学习法语过程中所引起的听觉变化,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研究结果反映,在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后的两个月内,幼儿能在自然条件下学会识别非母语的声音。在实验的所有三个阶段中,MMN的反应时逐渐减弱。即在一开始的2个 月里,MMN的反应时有所增强,而之后便不再有明显的提高了。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不再是一件偶尔为之的事了,甚至足不出户都能碰到外国人。因此,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掌握一门外语是最起码的要求。相应的,国内出现了“双语教学”热。从大学到小学,幼儿园也出现了双语教学的课程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所谓“双语教学”严格来说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教学,它应贯通在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师生交往等所有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英语课程被开发出来,诸如:剑桥少儿英语、快乐英语等。那么他们都适合幼儿吗?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双语教学是什么样的呢?

现今学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教学时期上。幼儿期(2—6岁)是否适合学习英语呢?他们的脑发展是否能接受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呢?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是否和第一语言一样存在关键期呢?„„

第二,教学内容上。幼儿的双语教学是否就是该让幼儿死记硬背单词?或者,就是让幼儿学习英文歌曲或是背诵英文儿歌吗?或者,是让幼儿获得对英语的感知,比如:音韵,语义等诸如次类的体验。

第三,教学方式上。幼儿期的双语教学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游戏的形式?是师幼互动的对话形式?是用听觉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或者,是按照小学生的上课形式,给予背诵记忆要求?

第四,教学环境上。双语教学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幼儿在学习上获得最大的效率呢?是长时间的英语刺激,即不间断地给予强化吗?还是交互刺激呢,即中—英文按照一定的频率出现,那么这两者的频率又是多少呢?

第五,双语教学会造成幼儿的语言障碍吗?

鉴于上述问题,作者将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谈论儿童早期第二语言习得,即所谓的“双语教学”。通过应用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改进当前存在于双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以期用更适合儿童脑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儿童能更有效地进行第二语言的习得。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写作大纲 『研究思路』:

本文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收集利用最新的脑成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事件相关电位(ERPs,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脑磁图(M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先进手段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研究学前儿童的脑发展特点及语言和脑的关系,从而 从脑发展的生理角度启示学前双语教学。

『论文写作大纲』:

1、言语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1.1 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

阐述发展理论: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相互作用论。1.2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科学机制 1.2.1 时间进程

介绍实验研究结果 1.2.2 言语产生的脑区定位

介绍实验研究结果

1.2.3 成人脑损伤并训练之后的神经可塑性

介绍实验研究结果

1.2.4 儿童语言发展可塑性

介绍实验研究结果

2、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制 2.1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

如 语觉论

2.2 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机制 2.2.1 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

介绍实验

2.2.2 双语者学习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介绍实验

2.2.3 第二语言学习对双语者第一语言习得的影响

介绍实验

3、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双语教学的意义 3.1双语学习的意义

从生理、认知发展、能力发展、智力发展等方面阐述。3.2幼儿园第二语言教学现状分析

资料总结和实地走访相结合,使用个案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现在幼儿园第二语言教学的现状粗略调查。

3.3如何应用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改进双语教学 通过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从教学内容(适合教授什么内容,避免教授什么内容)、教学方式(从他们的认知特点、神经发展特点角度出发,表述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幼儿第二语言)

第二篇: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初探开题报告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初探

作者浙师大杭幼师院 0401专升本蒋卓黎指导老师杨敏

一、概念与内涵

施瓦布(J.J.schwab)认为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幼儿探究式学习则是指孩子在现实生活的情景中或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对未知事物的完整的理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本选题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兰本达来我国举办探究教学讲习班,并出版《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后,以及受美国其他学者对探究式学习的影响,我国就开展了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近几年来,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密切的联系幼儿的生活,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体验到发现的乐趣。这些都凸显了在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地位。那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探究式学习”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地位与意义如何呢?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呢?基于这些思考,笔者提出了该选题。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内容:

(一)、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地位与意义

(二)、探

索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指导策略

(三)对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方法:思辩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四、文献综述

(一)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概念

要研究探究式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Inquiry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查的活动,是提问和置疑的活动。”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①

探究式学习主要倡导者施瓦布(J.J.Schwab)认为,探究式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②”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它提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学习通过积极的 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 方式学习科学内容.为实现这些改变,施瓦布建议学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试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师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这就是说, 在向学生介绍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 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

(二)关于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认识偏差,以及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等方面

1、识偏差

要顺利开展探究教学实践,首先必须对探究式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以下几种偏差。

偏差

一、与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相混淆

表现为;或将他与发现学习等同,二者同义替换;或以为探究式学习与发现学习只是提出角度不同,二者本质上却大同小异;或以为探究学习从属与发现学习,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此,胡森主编了《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作了如下简要说明:发现学习是指一个自学过程,学习者不靠教师的指点,自己形成概念和观念。探究式学习是指有了发现以后的那些阶段,那时学习者开始系统掌握检查那些概念或观念的科学及逻辑法则。发现学习涉及动机、知觉思维等心理成分;探究学习涉及分析思维等理智活动。在探究的整个运做过程中,起初是困惑不解,这时要用发现学习,等到了比较高级的检查阶段时,就得用探究过程了④。将二者作对比说明,首先有利于明确探究教学目的;其次有利于建立探究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探究教学形式;最后,有利于把握实施探究教学的关键。在开展探究教学时,尤其在幼儿园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一步地分析思考呢?偏差

二、探究式学习重过程轻结果

在杜威的“除了研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及一些研究者片面的结论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一直被“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点禁锢着,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二者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任何科学探究总是在一定的理论假设的指导下的探究,科学理论则在探究过程中一步步逼近真理⑤。人们常说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这就反映了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辨证关系。我们要以一种动态的观点看待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说科学探究可以脱离实际去建空中楼阁。”那么,如果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应怎样根据每一个幼儿的实践情况来开展探究活动呢?它与中小学的探究活动有区别吗?

偏差

三、与接受学习对立

如果说接受学习强调知识的稳定性,那么探究式学习则突出了知识的可变性。因此有人认为,两者是对立的。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表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学习,两者只是相对而言的。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之间,还存在着对接受中的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学习。

2、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成为研究的热点,理论工作者积极投入了这一领域的理论探索。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理论工作者在不少方面达成了共识,但在某些问题上也出现了分歧。例如,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国内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早于国外的探究式学习。那么,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是不是一会事呢?通过对其基

本内涵和历史渊源的比较分析,我们看出,探究式学习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雏形,没有前人的探索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历史继承性,决定了它与探究式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时代发展性,决定了它与探究式学习的区别。研究性学习决非历史上旧有事物的简单翻版,它已经被人们赋予新的内涵,是对探究式学习的积极超越⑦。

3、从与接受性学习的比较来认识探究式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接受性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学生要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非人为的有机联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了探究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接受性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学生要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非人为的有机联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了探究因素。

接受性学习的两个特征,一是学生学习的被动接受,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请同学们追着老师的思路听讲;二是学习过程中的重复训练,训练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规律,提高能力的手段。而在探究式学习中,老师则是以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分析;在探究过程中,报刊、书籍等资料由学生自己筛选、汇总、分类,探究结果学生自选交流方式。总之,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始终是促进者,所以,探究式学习充分表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论文框架

(一)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地位与意义

1、符合幼儿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2、满足幼儿学习科学的需要

3、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二)探索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指导策略

1、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

(1)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2)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和解释

(3)让每一个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

2、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的材料

(1)材料的丰富性

(2)材料具有可选性

(3)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4)易构成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3、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

(1)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

(3)支持、引导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

(三)对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六、研究实施的计划

2005年8月——9月: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2005年10月——11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

2005年11月下旬——12月初:完成开题报告

2005年12月初——2006年3月:完成论文

七、参考文献:

1、NationalReserch Council(1996)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udents WashingtonDC Academy PressP232、孙玖莉、张林伟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73、NationalReserch Council(2000), Inquiry and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ingChapter 24、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M]第三卷 1990P1355、徐学福探究学习认识偏差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2期P46-486、秦玉友探究学习背后的教育学假设变迁[J]《教育与管理》 2001年11月

7、郭继东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探析[J] 《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第12 期

第三篇:《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研究》开题报告

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一、研究背景

《全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因地制宜的搞好双语教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2004年3月,自治区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对双语教学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2005年自治区召开双语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政府的重视。民语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高低是民语系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而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该问题中的关键。市教研中心高度关注双语教学,花大力气研究双语教学,为我们民汉合校更好的进行双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引领。

我校是达坂城区一所民汉合校。按照市上的统一要求,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业测试、统一评价标准。2008年,根据教育局精神合校后,即开始双语授课模式,除哈语语文用母语授课外,其它学科统一使用汉语授课,统一使用汉语系人教版教材。2008年----2012年,我校多次组织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方法及双语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如此,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缺少高水平的双语师资这一问题最为突出。民族教师汉语化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都很有限,这些不足,进一步制约了我校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汉语基础,还要能够用汉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授课技巧,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双语教学中汉语使用率较低,备课中,汉语使用率也较低,且语句不通顺,语言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和提高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问题,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民汉兼通的人才。这些都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所以不仅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要关注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水平。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要求,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能切实提高我校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

3、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举措

众所周知,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虽然说学生、教材、环境、教法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素质。随着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水平必然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必然有水涨船高。

4、探索出民汉合校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三、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1、少数民族教师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少数民族教师就是指除汉族外的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本课题采用狭义理解。

2、专业成长

主要是指从事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的人不断随着时间推移向着圆满成熟的方向发展。

3、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就是研究具体地方的具体事件,在充分认识问题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来考虑普遍性的意义。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3、本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是以柴窝堡小学少数民族教师为研究对象,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特别是教学过程汉语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强,进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双语教学的校本教研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

四、课题的理论基础 教师合作理论

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通过彼此协调而形成的联合行动。所谓教师合作,在学校范围内,主要是指教师以小组或团队等形式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为完成学校教育目标而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奋斗的过程。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探索以课题为纲,促进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有效性。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加速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2)有效促进我校少数民族教师双语课堂教学能力。

(3)推动我校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提高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4)营造合作学习型校本教研氛围。在扎实工作中促进民族团结。

2、研究主要内容;总结本校两年来双语教学实验中的经验与问题,发现制约双语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偏低,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六、预期成果

(1)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索并创新民汉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2)课题研究教师能完成市级小课题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过程性材料。

(3)课题研究教师能够围绕小课题解决自己教学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比课题研究前有进步。

(4)在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团队合作,用实践诠释民族团结。(5)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本校双语教学实验现状,探求其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做归因分析,提出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2)分析法:对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进行现状分析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步改进双语教学实施的具体建议与对策。(3)行动研究法和反思实践相结合:在该课题中,以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的汉语化水平,全体双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反思,充分运用反思的信息进行调节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组织阶段)组织研究结构、确定研究框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小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活动。第二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实践研究阶段)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并根据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保障研究的有效展开。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中期汇报。第三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总结提炼阶段)

开展经验交流,典型教学设计现场展示,优秀教案集,典型个案分析,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

九、课题支持和保障:

(一)各级领导对教科研的高度重视

达坂城区教育局领导,我校的校长都有很强的教育教研的意识,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二)市、区两级教科研中心、室的专业支持

市教研中心和达坂城区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都是课题研究的专家,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支持。特别是能得到兄弟学校大力帮助。

(三)一线教师积极参与 课题负责人、少数民族教师都有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对课题研究工作锐意进取,踏实能干,能把课题的目标逐一实现。

十、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负责人:库力恰西

课题成员:哈比哈柔黑亚赛麦提拜克

乌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2012年9月20日

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

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课题负责人:库丽恰西

2012-2013学年

编号

No: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立项小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单位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学科双语组

课题负责人库丽恰西

课题成员哈比哈赛麦提别克柔黑亚

联系电话办:5912838手机:***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二年九月七日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负责人姓名

库丽恰西

性别

民族

年龄

行政职务

教师

专业职称

小教一级

任教学科

语文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

是否班主任

班主任

工作单位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邮箱

869545228@QQ.COM

其他研究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任教学科 专业职称

联系电话

赛麦提别克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

哈比哈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

柔黑亚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

预期成果形式

本课题的成果以调查问卷、总结报告、研究论文(案例)等加以展现。

研究时限

2012年9月—— 2013年 6月

二、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 问题的 提出

《全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因地制宜的搞好双语教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2004年3月,自治区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对双语教学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2005年自治区召开双语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政府的重视。民语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高低是民语系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而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该问题中的关键。市教研中心高度关注双语教学,花大力气研究双语教学,为我们民汉合校更好的进行双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引领。

我校是达坂城区一所民汉合校。按照市上的统一要求,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业测试、统一评价标准。2008年,根据教育局精神合校后,即开始双语授课模式,除哈语语文用母语授课外,其它学科统一使用汉语授课,统一使用汉语系人教版教材。2008年----2012年,我校多次组织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方法及双语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如此,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缺少高水平的双语师资这一问题最为突出。民族教师汉语化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都很有限,这些不足,进一步制约了我校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汉语基础,还要能够用汉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授课技巧,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双语教学中汉语使用率较低,备课中,汉语使用率也较低,且语句不通顺,语言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和提高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问题,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民汉兼通的人才。这些都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所以不仅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要关注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水平。

课题研究 的主要 内容

总结本校两年来双语教学实验中的经验与问题,发现制约双语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偏低,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课题研究的主要 目标

(1)探索以课题为纲,促进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有效性。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加速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2)有效促进我校少数民族教师双语课堂教学能力。

(3)推动我校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提高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4)营造合作学习型校本教研氛围。在扎实工作中促进民族团结。

课题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要求,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能切实提高我校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

3、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举措

众所周知,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虽然说学生、教材、环境、教法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素质。随着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水平必然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必然有水涨船高。

课题研究 的对象

参与实验的全体双语教师

课题研 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本校双语教学实验现状,探求其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做归因分析,提出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2)分析法:对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进行现状分析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步改进双语教学实施的具体建议与对策。(3)行动研究法和反思实践相结合:在该课题中,以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的汉语化水平,全体双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反思,充分运用反思的信息进行调节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组织阶段)组织研究结构、确定研究框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小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活动。第二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实践研究阶段)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并根据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保障研究的有效展开。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中期汇报。第三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总结提炼阶段)

开展经验交流,典型教学设计现场展示,优秀教案集,典型个案分析,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

(1)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索并创新民汉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2)课题研究教师能完成市级小课题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过程性材料。

(3)课题研究教师能够围绕小课题解决自己教学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比课题研究前有进步。

(4)在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团队合作,用实践诠释民族团结。(5)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表达形式:

以调查问卷、总结报告、研究论文(案例)等加以展现。

三、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四、专家评审组意见 专家组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五、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签章: 年月日

第四篇:双语教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开题报告

提高双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的开题报告.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 作为双语教师的我们一起研究了,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汉语教学作为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汉语既是工具学科,又是基础学科,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大力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民汉兼痛 自1998年,经区教育局批准,我校在一年级进行了“双语”实验.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对学生

学习汉语

(1)学生入校前缺少用汉语的实践,普遍没有达到入学标准,使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又要兼顾教学过渡和讲授的量,还要兼顾同班级基础不同学生学习的“撑”与“饥”的问题,给双语教学增加了难度(2)民族学生对非汉语类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其母语获得的,不可能在教学中一一对应转化为汉语知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由于学生母语的共同性和群体惰性使然,课后很少用汉语读书,更谈不上

两个族学生用汉语交谈了。

(4)学生汉语发音不标准,学完后会读,但不理解。

2、教师自身因素。

(1)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均衡能力训练难以落实,四种能力发展失衡,尤其是学生最大弱项听、说能力脱节,这种情形既影响教学质量,又影响教师更

新知识,教学是不利的。

(2)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往往主导过多,无意识地造成教与学颠倒,总担心学生听不懂汉语,边讲边译,挤占了学

生思维空间。

(3)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量和度上,讲与练习上安排不合理,突出

量和讲,忽视度与练习。基于上述存在问题,为保证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长足发展,经学校研究,确定了“以读为本、在汉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题,旨在从发展“学生主体性”这一个优化素质结构的核心问题入手,挖掘学生的主体因素,探讨促进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

双语阅读教学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为内容,一种以培养学生阅读汉语能力和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读的时间与空间,把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读为本,以学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汉语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双

现实的双语教学中,教师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从头至尾由老师指挥包办,总是固定在讲-读-问-练习模式下进行教学,缺乏创新,它抑制了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双语教学中,研究如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积极学习汉语的精神,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从而提高汉语能力与素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的理论基础及自身现有工作基础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及现代教育、教学论的思想,主

要观

1、人的主体性是人本质的最高层次,发挥主体性应以尊重客体的客观性、规律

性为前提。

2、把教学认识作为一个积极主动创造的特殊认识活动来研究,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它表现在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3、以读为本,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

4、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力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多读、多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与背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本课题力求于在汉语教学活动中,坚持“以读为本”,在“求真、求实、求话”原则的指导下,使学生进入“情真以悟本,潜心以学文”的境界,使学生学会、会学、善学、乐学,以此构建学习主体,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提

高双语教学效率。

目前,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已实行民汉一体化建设,在“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推动下,形成了学校教研大组、学科教研大组、学科小组三级教研网络,校领导和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确立了“科研兴校”的学校发展战略。我校共有学生49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4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9.5%,专职汉语教师8名,普通话水平和HSK水平均达标,全校13个民族班均开设了汉语

课。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与分析现今双语教学中影响制约学生主体发展的诸多因素。

2、探索双语教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双语教学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精华的继承与发展,对以读为本与提高学生汉语素质关系的探讨。

3、研究以读为本,于双语教学中构建学习主体的策略,探索以读为本的双语课

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1)对读的数量、读的层次、读的时机、读的形式的研究。(2)读在提高汉语素质方面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二)实验目标。

1、构建学习主体——乐学、善学、会学、自得、自悟、自能

2、创造以读为本的双语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3、通过“以读为本”,在双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理

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1、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和教育统计法。最为突出的是整个研究工作是在学校教育的常态下进行。以“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的深入推进为依托,利用民汉合校的资源优势,开展民汉结对子,互拜师活动,把平时的三级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群体性学习组织,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完成研究任务,在操作程序上,采取民汉互补,民汉互

促的方式。

(四)研究思路及突破性。

1、研究思路。

本课题通过对全校双语教学情况的整体调研,对全校师生自身状况的全面分析,确立了研究方向,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研究重点,围绕“双语教学中影响制约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因素”,“探索双语教学的一般理论”,“以读为本的双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实验前,组织老师学习实验方案,明确本课题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汉语水平能力培训,同时通过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民汉互动等手段,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实验中重视信息、交流与反馈,通过校本教研民汉结对子,观摩研讨等方式创设积极参与的研究氛围,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按期召开阶段性的总结交流,取长补短,最终建构起以读

为本的双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主要突破(理论性、应用性、创新性)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没得到发挥,本课题旨在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探讨于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舞台让给学生”,使汉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不好”的局面得以改变,坚持“以读为本”,使汉语教学返朴归真。探讨“以读为本的双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于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四、实施步骤(研究过程、阶段目标、主要措施、理论学习等)

(一)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5年9月)

1、对全校双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确定研究内容。

2、对全校师生双语教学方面的自身因素进行分析。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对学生汉语能力与水平的普查。

5、学习教学改革理论及有关“以读为本”的理论。

(二)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9月)

1、申请开题论证。

2、根据前期学习、分析与研究,制定构建学习主体的主要策略,并逐步加以完

善。

3、健全校本研究各项制度,在校本研究活动中进行课题研究。

4、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民汉结对子等活动,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

5、根据研究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级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学科小组)、观摩交流(校级)、校本教研(教研大组)。

6、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策略不断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重点放在课

堂,教学中大胆实践,及时总结。

1、实验教师写专题研究论文、整理教案、教学反思、录制优质课。

2、收集整理学生成果作品。

3、对两年来学生在双语学习中主体性发展水平进行测试。

4、对两年来实施课题研究中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6、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五、研究组织机构:

以科学研究的认真、求实、苦干、创新的态度去实践,才能准确实现研究目标,才能使实验研究不只局限于学校这个小圈子、小空间里。因此,我校成立了课题

研究组织投入到课题实验研究中。

1、加大培训力度:外请专家、培训骨干、自我培训。

2、硬件保证:充分利用语音室、配齐录音机。

3、在家长会上宣传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六、结题成果展示形式。

1、结题研究报告。

2、论文。

3、公开课。

4、典型资料展示。

七、负责人:双语教师阿斯古丽

第五篇:中乡小学科学教学调研报告

中乡小学科学教学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中乡小学对科学课改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有现场听课、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调研的主要内容有教材使用、教师现状、教法研究。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关于课程开设: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

2、关于教材:

师生普遍认为教科版科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版式设计活泼美观,贴近学生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内容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追求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这样设计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且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3、关于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科学教学观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目标设定:科学学科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由过去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三维目标。

⑵内容选择:在内容选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意识,科学教学开始关注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让学生感悟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⑶学习方式 :教师们均有意识地改进方法,摆脱灌输式传统教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问题与探究意识比较强。

⑷师生关系:注重创设和谐愉悦的地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使用:

⑴教材内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教师难以把握设计意图,对

于知识点的把握更是无从下手。

⑵教材内容偏多,如果按着课节正规地上好每一课,则很难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⑶教材内容有个别的不符合北方或农村的实际,比如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蜗牛》一课,放在第二单元讲授,与季节不十分相符,很难找到蜗牛。

⑷缺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

2、课堂教学

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没有落到实处。

⑵受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老师不敢带领学生走入农村,走向自然,有些观察和探究不能落到实处。

⑶难以把握教材重难点,有时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学生收效甚微。

3、教师素质

科学教材只有一些活动提示,没有知识点,开放性极强,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而我校科学教师队伍极不稳定,除六年级设专职科学、社品教师外,其它年级均为兼职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发展极不平衡,一部分教师很难适应科学教学。

(二)原因分析

1、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受人员编制的影响,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更换频繁,难以把握学科教学理念。

3、教材以图为主,虽然学生很喜欢看,但教师难以把握,尤其是知识点隐藏,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不但要思考怎样来教学,还要亲自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4、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急需提高。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

三、改进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多年来形成的不重视的现状。科学课程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向

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基础。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理论素养

科学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呈现在教学面前,对教师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如果只凭经验教学,则很难达成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此,学科教研员应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培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培训形式应多样。如理论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某些内容的培训尽量使用参与式培训,相互交流,共享思想。

⑵培训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应针对教师的实际,应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

⑶培训应突出实效性。

3、树立学习意识,增加知识储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在不断增加、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必须跟上科学发展和科学教学深入进行的步伐,科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连续不断而持续终身的过程,因些,教师自身应树立学习意识,自我提高和自我提高,不但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要不断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

4、合理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

5、重视校本教研,提高业务素质

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6、改革评价办法,全面提高质量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应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与培养目标,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关于科学课程的评价,我们没有现成的、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或模仿,为此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探索。但必须改变过去

单纯的纸笔测试的方式,逐步走向科学的评价办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010年1月27日

下载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学前双语教学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情感教育在科学活动中的渗透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论情感教育在科学活动中的渗透》 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班级:学前教育本科0201 姓名:02950136朱唯晔 指导老师:朱宗顺论情感教育在......

    化学师范生在初中科学综合课程中的教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化学师范生在初中科学综合课程中的教学现状研究 开题报告历史背景: 20世纪以来,科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进入了指数式爆炸上升的阶段,同时各学科领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开题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语文老师) 组长: 组员:高二17班全体学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

    教学中德育渗透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教学中德育渗透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各项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教育中要十分......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体育教学......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坪山实验学校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1. 美国、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内容方面,从整体上看是围绕公民......

    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 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培养他们对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开题报告(最终5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县××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