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府路小学国学读本教学与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国学教学读本与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方案
贵阳市省府路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提出:
国学经典诵读,在许多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为了更好落实贵阳市教育局“传统文化(国学)进校园试点项目”的工作目标,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发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面对着现代社会,有那么一些人新不顾、道德滑坡、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孩子们只迷恋于电子游戏、电视网络、各种特长班学习的今天,更需要人们重拾信仰。因此,我们提出课题“国学教学读本与教学策略研究”,其宗旨是坚持以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为指导,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以国学经典教育理念为依据,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少年儿童浸润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成长为知识广博、德行高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二、实验预期目标:
(一)打好汉语语言文字基础;
(二)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三)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国学素养;
(四)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形成共同的良好的价值取向;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校正日常行为规范。
三、研究重点:
以经典诵读为核心,以知识积累和文化感悟为辅助,采用适合少年儿童认知水平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来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认识国学的价值,增进国学的素养。
四、实验原则:
(一)坚持以经典的精神和思想浸润心灵的原则。
(二)坚持以传统文化知识增进学养的原则。
(三)坚持以文言诵读发展语文素养的原则。
(四)坚持以历史经验培养行为规范的原则。
(五)坚持传统性与科学性、经典性与趣味性、严谨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五、课题研究即校本课程具体操作内容与方法与策略:
(一)校本课程具体内容:
以吉林摄影出版社编著的一套(8本)中选了六本为我校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读本,一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八十首》(一年级开始背诵,三年级背完);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四年级诵读《五经》;五年级诵读《论语》;六年级诵读《中学生古诗七十首》,目的是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国学素养,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形成共同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校正日常行为规范。
(二)灵活运用“三步七正教学法”:
第一步:正读、正音;第二步:正字、正义;第三步:正心、正行、正识。既是教学步骤,又是教学策略。
(三)理解六个教学环节的内涵: 1.正音、正字——识字; 2.正读——诵读; 3.正义——文义理解; 4.正心——文化感悟; 5.正行——联系实际; 6.正识——知识积累。
(四)文言文一般都是短小精悍,文美意深,力求简洁,因此读起来不易一下子明白,需经过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一些记忆的方法。
1.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可在课堂上灵活用。
2.拍手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3.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
4.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5.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
6.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可让学生一起读。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7.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 “八音” 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8.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9.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红旗,整体奖励为好。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
各种方法的使用,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
(五)具体操作内容:
利用每周一节国学课、语文晨读20分钟、以及课前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利用课堂、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使国学经典诵读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日课前、午间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
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各年级要求诵读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5.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同时也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榜样。
6.争取达到人人能吟诵如流,班内人人能够背诵。
(六)课题组加强领导,重在指导,善于引导。
学校实验课题组要通过常规检查、竞赛评比、档案验收、综合评优等形式,指导和督促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实验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制度方案、校本教材、教案作业、师资培训、实验研究、总结交流等六类建立国学经典诵读实验档案,保存好文字、图片、影像和实物等资料。
(七)以国学经典实验建设文化校园。
借助国学经典实验,践行“以愉快成就学业、以知识博大胸怀、以创新激活生命、以智慧奠基未来”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返本开新的参与者、内圣外王的实践者,塑造学校灵魂、凝集学校精神,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让师生成为幸福的成功者。
六、实验阶段及步骤:
本实验准备用四年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启动实验阶段
时间: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 任务:
1.课题申报立项,预定实验教材、教学软件;
2.建立健全组织,培训实验教师,学习实验方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统一思想。
3.对实验主要成员及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
时间: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 任务:
1.实验操作,各实验教师较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中计划与活动,按计划开展实验活动。2.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探索国学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3.积累典型案例、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撰写阶段研究报告。4.每学年末进行汇报、考评、总结表彰。5.中期检查测总结汇报。第三阶段:总结实验阶段
时间: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 任务:
1.整理资料,课题组成员完成结题报告。2.课题组完成结题总报告。3.成果展示,总结阶段
七、成果表现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如典型个案、优秀论著、研究报告等,并推广研究成果,以利进一步研究。
八、实验资料的收集:
(一)实验教师、实验班级基本情况简介
(二)实验方案、阶段实验计划及实验总结、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师教学日记、教案、论文
(四)教学研究活动的各种资料
(五)实验教师培训情况
(六)实验中开展的各种活动的记录与分析
(七)实验经费预算与开支情况报告
九、实验管理及措施:
(一)建立管理网络,形成实验合力。
学校成立实验课题小组,分别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副教导)、大队部、教研组长具体组织实验工作。学校管理职能到位,分工负责,合理组合实验教师,以保证实验的质量。领导、实验老师、学生一起形成一股实验的合力,朝着一个目标,集体攻关,使实验能沿着一条通畅的途经前进。
(二)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运行合力。
学校设立课题实验奖励基金和实验学习活动基金。实验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实验教师及颁发优秀实验论文奖金,实验学习基金用于对教师的培训和资料的购置。学校为实验教师提供一切学习机会,并从各方面给实验教师提供优惠待遇。
(三)加强实验教师培训与管理,提高业务能力。
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定期检查实验进展情况,经常开展研究活动,交流实验经验,提高实验老师的科研能力。
十、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杜 鹃(课题整体推进、总体协调部署)
副组长:吴 丽(总校校区课题主要实施推进督查监管)
郭 蓓(一分校校区课题主要实施推进督查监管)王筑英(二分校校区课题主要实施推进督查监管)、主要成员:王 艳(实验课程课时的总体安排)、王 岚(实验课程课时的总体协调安排及资料管理)贺 岚(实验课程课时的总体协调安排及资料管理)沈苏英(实验课程课时的总体协调安排及资料管理)秦 艳(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负责实施监管协调)、叶 青(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负责实施监管协调)郑艳林(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负责实施监管协调)、侯亚秋(一年级诵读活动负责人)、王 蕾(二年级诵读活动负责人)、程 亚(三年级诵读活动负责人)、李华聪(四年级诵读活动负责人)、肖 琳(五年级诵读活动负责人)、万祖樱(六年级诵读活动负责人)及全体语文老师
2013年11月
第二篇:2011省府路小学科技工作计划
2012 年省府路小学第一学期科技节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我校2013年第一学期的科技计划将结合西湖区科技工作计划和我校绿色教学理念背景下即将开展的科技农业新项目来实施。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创新科技教育内容、途径和形式,构建我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注重科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在深化和拓展活动内涵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活动兴趣,普遍提升我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二、工作目标:
1、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科技教育活动和学校科技普及工作,促进全体学生科技素养不断提高。
2、开展科技节竞赛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竞争意识,提高我校科技教育实力。
3、以我校科技农业项目为载体建设学生科技农业研团队,逐步形成以科技农业为主题的学习体验、科研创新活动,建立科技特色学校。
三、具体活动安排:
根据区少年宫的工作要求和我校近期的科技建设项目,以创造学校绿色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技节活动和校绿色农业建设项目为载体,以竞赛和小逗点科学院为平台,将科技教育与学校科技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更快提高。
9月
全国科普日活动
区科技节闭幕式
结合西湖区科技周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实物与安全”科普知识竞赛,参加科技征文、观察日记活动,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生活。
组建校科技社团,以社团活动为主阵地,开展各种科技小制作活动。积极参加杭州市及西湖区组织的科技辅导员培训,促进我校科技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增强和指导开展学校科技活动能力的提高。
10月—11月组队参加杭州市科技节竞赛活动
参加杭州市创新大赛
艺术活动工作总结会议
参加各级各类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培训。
以社团活动为主阵地,开展各种科技小制作活动。结合学校实际,计划参加小学生计算机竞赛、星际飙车王竞速赛、青少年机械设计制作大赛、科学幻想绘画、科技实践等活动,并争取在竞赛中获奖。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科技组
2012年9月
第三篇:省府路小学德育工作研究报告
省府路小学德育工作研究报告
一、省府路小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秋水苑校区创办于2003年,位于城西丰潭路莲花街,是一所绿色理念创导下的新学校新校区。学校占地面积13332平方米,建筑面积8695平方米,绿化面积4871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843人。学校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56人。
二、省府路小学德育工作基本思路及研究
1、我校德育基本思想状况。
我校系一所城西新创办的校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有本地族回迁的,也有不少的外地人落户在莲花街秋水苑、山水人家等公寓,还有一小股暂住族家庭。所以,有很多的外来因素交错影响着。因此,复杂的社会背景引发的各种问题在孩子身上会有不同体现。如我校学生生源存在“二多、一有”现象,一是贫富差距的小孩多;二是社会弱势群体小孩多;也有不少的离异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致使少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关爱而造成不少的心理问题的倾向,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时有发生,致使少年儿童人格的缺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困惑和新的问题,德育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据我们问卷调查表明,我校学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普遍有明显的增强,他们非常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非常希望大人能理解他们,给他们一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做的事。
学生的社交能力强,从小就会交际,喜欢富有人情味和个性色彩的东西,表明他们对情感的挚爱及个性的追求和张扬。他们求新、求异等比过去的学生强,尤其是关于电子游戏等方面的信息,他们接受得快,传播的速度也快。
在品德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集体主义精神淡漠,为个人想得多,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会上不知应该尽什么责任。
在精神追求上,很多学生迷恋电视,有的还上网聊天交朋友,他们喜欢观看轻松、动画、娱乐方面的片子,而艺术文化精品或新闻大受冷落。
学生发生种种变化,对学校德育工作无疑提出了挑战,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方法,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工作和行为特点,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2、我校德育工作采取的对策及做法。
首先健全学校德育组织网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分管校长——大队辅导员(团委)——班主任——课任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班(团)队活动、规章制度、宣传阵地等教育资源的作用,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从而改变学校内部以及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缺乏有效配合各行其是的现象,做到德育工作一盘棋。其次,学校按照“五一工程”教育模式的要求把德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为德育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讲求德育的整体性,坚持全员、全面、全程的德育教育。体现德育的开放性,搞大德育。突出德育的时代性,紧紧贴近时代,把握时代的脉搏,作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完善德育的自主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地位变为主动的地位,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实现自主教育。坚持德育的人文性,德育工作始终要以人为本,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人格特点的丰富多采的活动,寓教于乐,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和谐健康成长。加强道德体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建立道德信念,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①、以“五一工程”教育为目标,在校内认真落实全员育人,树立全校教职工的全员育人意识,一是加强学科教育的德育渗透,科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要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德育教育,二是落实全员育人制度,全员育人是德育处出台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提高全校教职工育人意识,整合德育资源方面有重要作用,把全员育人工作列入计划,设立全员育人目标,把教职工的德育工作纳入期末的评优评先,纳入年终考核并占据重要一席。
②、着力建设一支过硬的德育教育的领头雁队伍。学校从德育目标素质化、基础化、综合化趋势出发,着力建设一支具有绿色教育理
念的德育教师队伍,一支全面发展的学生大队委队伍,进而带动和辐射全校教职员工和全校学生激发内在动力,强化德育工作的自觉意识,建立一支包括校领导、队干部、班主任在内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头雁队伍,尤其重点加强班主任和年级长队伍建设,在考核、评优、评先进、奖励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当好班主任,努力创造一个大多数教师积极争做班主任的局面,加强对队伍的培训,培训内容做到全面、形式多样,既要学习本校的先进工作经验,又要眼光朝外,组织外出参观兄弟学校的先进做法,在培训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
③、加强班级管理的特色建设。班级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通过班级管理进行落实,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领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实施的中流砥柱。班级管理在学校德育教育具有突出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根据孩子的需求,根据班集体的实际发展水平,发挥自己聪明机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是德育创新的不竭动力。学校充分鼓励以班级管理创新的特色建设、确定的特色建设的总体思想、建设目标、具体措施,召开了班级管理理论研讨、教育调研、经验交流、汇报总结等。学校的班级管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如何清请、莫亚英老师以积分制形式赏识、激励学生,用数据垒起科学的金字塔;金晓霞老师的以“1+1”团队合作精神记录班级奋斗历程,全班学生士气高涨,成绩独树一帜;郑洪娟、方苏平老师创设的“严厉+赏识”的班级管理理念,引导学生争创一流,使其班集体特色脱颖而出等等。
④、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加大力度,最大限度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并使这样的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导文化发展的衔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校报等载体,弘扬正气、激发活力,对广大师生进行绿色健康、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教育。通过举办“文化节”、“秋水节”、“读书节”、“体育节”开展具有学校特色文体活动,举办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经典古诗演讲活动,使绿色理念和时代精神在我校深入人心。
⑤、围绕德育中心目标,确定“月工作中心”和“周工作重点”,以评价考核为手段,狠抓常规管理,促使优良校风、学风的形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把目标分层分级管理即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等级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措施保障学生能在发展中取得进步;加强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实施“德育导师制计划”,在教师中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的个辅帮带活动,特别给那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以家的关怀和温暖。对学习成绩不好,学业上处于弱势的,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专门建有后进生转化档案,每位教师拿出专门时间为他们补课。找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迎头赶上。不让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掉队,这正体现了我校“做一个健康的人”的校训口号。对思想品德方面不好,品行上处于弱势的,班主任给与他们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并与家长经常沟通。力争使每一个从学校走出的孩子都是品行端正的健康人。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或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我们结队子给他们家的温暖。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开展着“手拉手活动”,为贫困生捐款捐物等,从未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退学。并根据详实情况,完成德育导师工作记录本,建立完善的帮教对策和帮教档案。同时,深入开展德育校本培训,倡导全校德育工作者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以“五一工程” 为载体,开展“三心”案例演讲比赛,并请“土专家”老师点评,推荐优秀案例到德育刊物发表,总结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传统,建设具有我校绿色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
⑥、常规教育和专题教育齐头并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守法意识,利用思品课、班队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有关专家来校作普法报告,在学生中开展禁赌、禁毒、禁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学法,杜绝校内各类隐患事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只能为治病救人的片面看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全体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上来,加大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心理辅导知识的培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学生座谈,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
⑦、高度重视家校工作。在家校之间,社会与学校间组建了学校的家委会,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委会工作协调会,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长义工活动等方式,加强同社区、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学校教育的大德育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贴近生活、易于操作、易于家庭接受,涉及为人处事树立的教育活动,推动家长学校工作,促进家庭、学校、社区同心,形成和谐的绿色人文的家校氛围。
三、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性教育没有完全形成,使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细致的、严格的、科学的,但目前家庭与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协作并不一致,学生在校内的教育和他在社会接受的教育存在出入,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
2、家庭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略对孩子品德教育与熏陶。使孩子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掩盖一切,因而孩子的品德教育就出现许多空白点。
3、社会的综合治理没有完全到位,加大了德育教育的难度,如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的不少内容不适合孩子观看,但事实上没有多少人监管,孩子长期在不良信息中成长,对孩子本身伤害很大。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我校学生生源较广,许多暂住人口小孩、家庭有问题的小孩,很容易转变为问题学生。
5、由于监测试卷越出越活,越出越难,家长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等方方面面原因,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进行有关德育教育的时间和深度均不够。
近年来,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有利环境下,在区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虽然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总结经验、务实创新,推动我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化发展,为创“绿色品牌”学校作出应有贡献。
省府路小学:沈泉
第四篇:在省府路小学读书时
在省府路小学读书时,我有一个小伙伴叫陈思睿。他1米40的个子,方方正正的脸上有一对大眼睛。他走起路来一踮一踮,像跳芭蕾舞,很活跃得的样子,但却不爱说话,很内向。所以,和我一样也没有什么朋友。有一段日子放学以后,他妈妈让他到我们家来学习,于是,我们便慢慢熟识了。
他读书认真,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得到外婆的赞赏,要我向他学习。不过,那时候他的数学成绩不如我。------听外婆说,他现在赶上来了。
有一天,老爸带我们到网球场上去做体育运动。先是跳绳,一开始我跳了168个,他跳了140个。渐渐地,他赶上了我。接着扔垒球,我扔了7米,他扔了6米,慢慢地他又赶上了我。老爸说:“看,陈思睿有后劲。辰辰要加油呀!”怪不得外婆说,别看陈思睿闷声不响,心里有着一团火。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他一同去上数学培训班。有一次,我们俩为一点小事打起来,被辅导老师批评了。回到家里,我后悔极了。平时他总是让着我,不和我吵。这一次也许是我太过分了,他才气得还了手。从此,我失去了一位好伙伴,又成了“孤独侠”。后来,外婆知道了这件事,就让我主动去向他道歉。他竟然说,他也有不对的地方。原来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小气。于是,我们重归于好。
现在我转到嘉绿苑小学来了,但我们还是好朋友。放学以后,双休日还会在一起学习、锻炼。但愿我们的友谊青山不老。
第五篇: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作文教学本身的价值取向。“文以载道”是作文教学一直来追求的目标,它要求学生作文表达的应该是自身的真实思想与情感,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流动程序。小学生作文必须教学生学做真人、说真话,在作文中升华人格,展示他们个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2、当今作文教学的现状。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刻意拔高立意,过分强调技法、结构,把作文异化为一种应试工具,加之评价工具的滞后,致使学生作文缺乏个性,“模式化、空洞化,成人化”作文还大量存在,致使学生作文蒙受尘蔽,不能显现生命原色。在这种局面中,开展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将有力促进学生在作文中吐露真实情感,扫除“假、大、空”等作文弊病。
3、整合作文教学研究经验的迫切性。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作文教学存在的顽疾,积极着手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探索,但由于各自为战,存在认识程度的不同、操作模式的各异,使得改革未能形成合力,成效未能尽人意,所以,有机整合作文教学研究的经验,达成一种普遍的共性认识,已显得极为迫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是指在个性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个性教育与作文教学的联系,使习作成为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它倡导的是“习作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自我”。开展此项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促进人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个性心理学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质即指教育要“允许落后、鼓励冒尖”,虽然这样做会使人才的个体发展出现不平衡,但对于整个民族的素质却能达到更高的水准,所以开展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对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2、优化教育过程。教育心理学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那么它的教育效果就越明显。我们把这种
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找到心灵之路的基础。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就是让学生各抒灵性,力求淡化教育者对学生所施的外在影响,凸显学生自身的自主效能。因而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3、构建语文课程“人文”精神。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看。“人文”其原意是“人”的精神,即“人的真实精神,人的真情实感,人的真实愿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全体的人性完善为所要实现的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作文个性化教学追求的正是实现学生真实的体现,追求个人的发展,其目的也在于“人文精神”的构建。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对小学作文的个性化教学开展研究不仅是语文课程学习的精神要义所在,更是培养一个健全、完善的生命的时代要求。
三、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在倡导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者中,最著名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他认为不应当以复述或到提纲的传统方法进行写作指导,而是主张“教师出题后,放手让学生去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让学生自由创作,有充分地余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有苏霍姆林斯基,他主张一开始就让学生写观察作文,鼓励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间的成百上千种联系,促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带有深刻的个性”,“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在国内,北京景山学校八十年代开展的“先放后收”,以写“放胆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入手,发展学生连贯语言能力的活动,就已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还有近年来,王道金、周述友老师的《以生为本 突出作文个性》载《小学教学研究》2002.6人民教育出版社,王贺玲同志对《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载《小学语文教学》2002.7.8等均可以说是对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有益尝试与探索。新近颁布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同样提倡作文应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由写”、“自由表达”,开展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意图在诸多的相关研究中总结出共性的理论依据、操作方法,以求更深入、透彻地在作文教学中实施追求人性完善的个性化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实验以小学四年级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对实验作全程性的理论探讨、数据分析、结论总结,最终实现如下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验,提高小学生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既培养学生具备社会需要的习作能力,又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人格的健全完善,使之能表达出真正反映心声的个性文章。
2、通过研究,总结出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组成、方法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个性化策略的操作性结论。
五、研究的措施
为保障实验有序、有效地运行开展,课题组拟采取如下措施:
(一)在教育理论探索中,明确指导思想。
1、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个性心理学,准确把握个性教学的真正含义。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以文献查寻、网上搜寻等形式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努力构筑自身的理论基础形成优势。
2、通过交流、探讨、澄清认识、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个性化策略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系统中来观照,把作文个性化策略放到育人的角度来完成,将作文个性化策略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环境中考察。
3、不断总结,勤于反思,逐步总结出规律。
(二)开展作文内容个性化策略研究
小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五彩缤纷、情趣各异,这样才会充满情趣,而不至于枯燥。我们在研究作文个性化策略时,应该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体验、提倡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有感而发。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写作是学生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强调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将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等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纳入作文的内容。学生在所喜爱的不同活动中会产生各自不同的体验,我们
必须本着“求诚”态度,鼓励学生将真切的思想,彻底倾注于字里行间,使作文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显现其独特的一面。
2、提倡个性化的语言。小学生的心理活跃而多变,对语言存有天然的敏感性,又加之他们的生活绚丽而多姿,感情直率而丰富,所以他们之间所用的交流语言是最新鲜生动、最具有个性的。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形成清新迥异的风格,不宜过多地对遣词造句作整齐划一的指导,扼杀个性。
(三)开展作文训练个性化策略研究
面对个性不一的庞大的儿童学习群体,作文训练应体现多样化,使之能面对个性又面对共性,既强调个性化的训练,又要重视共性方面的学习,使两者有机结合。
1、实施生活化的训练。作文是一种语文活动,而“语文学习活动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地把作文活动变成一场游戏、一次采访、一次广告发布会、一次观察实验、一次知心的对话、一场偶然的巧合„„所有这些训练活动都可以就地取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表露心声,形成各自文章的风格特点,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课外是学生生活外延的另一重要部分。实施生活化训练,应该引导、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社会融于课堂,将训练、阅读有机整合,打破僵化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作文焕发勃勃的生机。
2、实践放胆文的训练。淡化作文的概念,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不自觉的自然放松的状态中调动感官去注意、去发现、去推断、去感悟。使学生不再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不受字数、形式、结构的限制,以兴趣为先导,直抒胸臆。这样的文章可能会显“幼稚粗拙”,但是“幼稚粗拙是壮健美妙的前奏曲”,我们宁可要“个别幼稚”,而不要“一律粗拙”。因此对于学生习作,我们应支持他们有感而作,哪怕是片言只语。绝不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写事或人、议论或说明,只有让学生抛却作文的羁绊,产生真实情感共鸣的表达才是真实心扉的折射。
(四)开展作文评改个性化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个性化策略还应体现在作文的评讲与批改上。
1、作文的评价要肯定学生作文的个性特征。要立足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看到学生在原有起点上的进步与提高,在此认识前提下,采用《小学生写作能力形成性测评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示范性测评量表》相结合的评价系统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机制见证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过程,树立学生习作信心,并且为凸现学生习作个性提供保障。
2、作文的批改坚持学生自主性原则。解放教师繁重批改任务的同时解放学生的头脑,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环境,使学生互批互改、疑义共析、奇文共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选用新颖、独特的表述角度,从而进一步完善鲜明的个性特点。
六、研究的原则
开展此项研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创新性原则。本项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较为丰富,为保证研究取得成功,在吸收借鉴众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才能创造出超越原有理论基础又适应时代发展、学生发展的个性教学策略。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只有在自我地位得以充分保证的基础上才会无所拘束地呈现各具特色的一面,因而开展此项研究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主体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开展研究应该承认并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鼓励学生有差异的发展,鼓励学生利用差异在原有基础上相互促进与提高。
4、活动性原则。习作活动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学生生活活动的一个部分,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经历活动、体验活动,这样才能产生个体独特而真实的心灵感悟,离开了活动,生活就会僵化,习作也自然就“程式化、空洞化”。
七、研究的管理
1、课题组由林栋、徐跃、金军勇、徐菊如、高春美等组成,其中,林栋负责方案的制订,研究报告的撰写;徐跃、金军勇老师负责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徐菊如、高春美老师负责数据的整理。
2、本课题立足于课题组所在学校,同时从属于省名师课题《小学生探究作文的实践研究》具有双重性,具有理论指导上的优势。
3、课题组负责人林栋是熟溪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在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方面已作过先期的尝试,并已撰写出有相关文章《对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思考》。金军勇老师是熟溪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徐跃老师是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他们俩都曾负责过市、县级课题研究,具备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
4、本课题拟分三个阶段开展
①第一阶段
2002年9月——2003年7月,酝酿起步阶段。重点工作:课题组人员培训、制定方案、实施初期研究,并形成阶段性小结。
②第二阶段
2003年8月——2004年1月,实施深化阶段。重点工作:形成实验模式基本框架,形成个性作文评价工具。
③第三阶段
2004年1月——2004年7月,总结阶段。重点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①吴立岗 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3 第2版
②杨再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语文出版社
2002.1.3 ③黄莉莉《以人为本 实现个性教育》载
《小学教学研究》
2002.6 ④王道金
周述友
《以生为本
突出作文个性》载《小学教学研究》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