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

时间:2019-05-13 17:4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

第一篇: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

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

翠屏区教育局局长 黄耀学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为中小学指明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并以区府办发〔2008〕253号文印发了《关于“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的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推进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建设西部教育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全面研判形势,充分认识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早在2002年,区委、区政府就提出了建设西部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经过近7年的努力,建设西部教育强区的伟大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功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但要发挥好义务教育示范县的区域带头和领引作用,真正实现建设西部教育强区的目标,必须以创建特色学校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区教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学校教育和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前提下,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个人经济独立性的增强,以及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变革,要求人们具备竞争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具备这些素质的公民,必须改革传统教育中统一学制、统一计划、统一课本、统一考试、统一师资调配的“大一统”模式和“千校一面”、“万人一貌”的局面,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素质的多元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多规格的、多标准的要求,重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具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和不同爱好的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些目标的提出,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走加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之路。

(二)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需要。特色学校建设呈现可以千姿百态,但本质都是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渗透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等素质教育精髓,丰富教育服务选择的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和整体发展。首先,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优质学校持续发展必须走自主化、特色化办学之路,薄弱学校不能照搬优质学校发展模式,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发展路径,从而缩短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校级间均衡发展。第二,培育个性化教育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个性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特色化办学是培养多层次、多类别人才,满足不同教育需求的着力点,个性化教育不是交给学生什么,而是充分开发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差异资源,而开发差异就是走特色化办学之路。第三,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能够唤起自我发展,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独特途径的发展是最好的发展。在教育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时代,每所学校都可能从某种特色建设入手,形成一种教育优势,影响、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并最终成为特色学校,这已被无数学校成功的事实所证明。

(三)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翠屏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有专家认为,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具备“学校管理要规范,教师队伍要优化,学生素质要合格”这三个基础条件。我区从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经过10余年的巩固提高,特别是去年成功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进一步夯实了上述基础,为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提供了条件。一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确立,加速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进程。近年来,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我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由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改变为以区为主的管理,加大了区政府的统筹权,使区教育局在学校人事调配、资金统筹、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力度加大,规范了学校管理;二是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1999年被省教厅批准为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启动了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创建活动,通过10年的努力,一支德才兼备且符合干部“四化”要求的校长队伍和一支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三是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D级危房的全面排除,中小学“十小工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设施的装备,使更多学校达到了办学条件规范化要求,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四是学校管理的全面加强,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中,坚持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在全面加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育科研,使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一大批学校已开始走上了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但在我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区教育发展的优势尚不明显。特别是所处中心城区的现实,对我区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现实需求,必须加快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准确把握内涵,深刻领会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关于特色学校的概念,在国内尚无统一的理论概括,我们比较赞同这样一种说法:“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顾颉:《试论办学特色与特色学校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5期),按此理解,特色学校一方面应该是具有个性风格的学校,而这种个性风格是整体、综合的,而非个别的,另一方面,特色学校是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是育人效果显著的学校。也就是说,特色学校不仅要形成独特的风格,而且要产出成果。学校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宗旨是提高育人的数量和质量,如果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人才,学校的风格再鲜明,再独特,也是毫无价值的。特色学校之有别于一般学校,不仅表现在办学风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育人成效上。因此:“独特的整体风格”“出众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根据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我们不难分析,特色学校应该具备以下鲜明的特征。一是人无我有的独特性。特色学校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于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格的学校。也就是说,特色学校既具有同类学校的共性,也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学校的独特性,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独特风格。这种独特性具有整体效应,它不是局限于一点一面,而是要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最终使学校工作在全方位、多角度,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成为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效应。二是严谨规范的科学性。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的,学校管理、改革以及所进行的一切特色创建活动,既符合教育方针,又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不是脱离实际主观臆断,也不是超越现实的标新立异。三是改革创新的先进性。特色学校在办学过程和结果上,始终体现着创新,具有先进性。这种创新首先是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特色学校的创建,是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的革命;又表现为教育创新。在学校管理、教学方法、办学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还表现为优秀的成果。这是特色学校获得社会认可的基础,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最终目标。四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创建特色学校要经历一个孕育、探索、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学校特色,也能长期保持和发展,并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传统,产生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正确理解特色学校的内涵,还必须了解学校特色。所谓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办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强项。学校特色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围绕个别特色的创建活动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本轨迹,但并不是说有特色的学校就是特色学校。

根据特色学校的内涵和特征可以看出,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因此,学校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目光放远,要有做艰苦细致工作的耐心和品质,科学规划学校未来发展,注重校内政策的连续性和工作方式的循序渐进,克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等思想倾向,力戒特标签、搞突击、为特色而特色的形式主义作风,争取用3—9年或更长的时间,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最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品质高雅的特色学校。

三、坚持联系实际,努力增强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建特色学校,要着眼学生身心充分、协调,且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均衡和谐且有个性地发展。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特色创建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统一,特色育人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统一,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更加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一)在目标定位上,注意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教育目标是办学的前提和归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目标展开并为目标服务。创建特色学校只有首先明确教育目标,才能在特色建设过程中不出现片面性、简单化和不顾客观实际,单纯追求特色的做法。确定学校发展目标,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合格+特长”的个性化人才需求更加突出,“大一统”的培养模式将被打破,学生的“基础+特长”、“博通+精专”,成为了人才培养方向的必然选择,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必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确定学校发展目标,要注意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求把学校办得规范,又要有鲜明的特色;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二)在发展思路上,注意层次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由于各个学校的基本条件不同,面临的发展环境也有差异,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要体现层次性;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创建工作中,要结合各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按选择和孕育、组织和发展、完善和巩固三个阶段,统筹安排,分步推进。选择和孕育阶段,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初始阶段,要筹划、选准特色项目;组织和发展阶段,是特色项目探索、落实的重要过程,要深化认识、完善组织、提供保障、有序地完成好每一项活动;完善和巩固阶段是特色学校创建的最高阶段,要作好总结、评估各项工作,并完善强化和发展特色的措施。三个阶段必须相互衔接,循序推进。

(三)在发展策略上,注意单项特色与整体优化相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必须着眼于学校整体发展,在促进师生优化发展上找出路,必须通过培育特色来形成和发展师生的个性。因此,实施特色教育,形成学校特色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将开展单项特色教育活动与实施综合特色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单项特色的创建工作,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进步,最终形成特色学校,是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的重要策略。我区很多学校,在某些单项工作方面都具有强项,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抓住这些强项,既可以推动该校特色的形成,又可以促进全区工作,最终实现整体优化。

(四)在工作方法上,注意基础建设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创建特色学校,既要有规范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作保证,又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要将基础建设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硬件建设,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前提。要加速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使各类学校尽快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缩短不同区域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加强常规管理,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条件。要切实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确保学校工作运行规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加强教学工作,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核心。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加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力争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成果方面形成特色;加强教育科研,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保证。要加强以课题研究为主体的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教育科研,推动特色学校的形成。

(五)在工作着力点上,注意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创建特色学校,不仅要依靠学校内部力量,也要依靠外部力量,要将内力和外力整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参与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积极性。教师是特色学校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自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教师自身应该拥有特长;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教师自身应该具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创建特色学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和个体优势,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正确处理好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辨证关系。教育局机关和师培中心,既要有效影响,调控学校特色化办学,又不能困住学校手脚,应当充分还原学校自主性,促进学校自主创建教育特色。再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感,争取他们在舆论、人力、物质上的配合和支持,最大限度地聚合创建力量。

四、加强领导管理,切实保障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管理,找准行政力量介入的节点,点燃学校的创建激情,正确引导创建方向,有效调控创建过程,强化评价杠杆的调控作用,领引学校创建工作的规范运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创建特色学校工程的策划、指导和管理,成立“翠屏区特色学校工程策划委员会”,为全区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管理、评估验收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支持,为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提供策划和咨询;成立“翠屏区创建特色学校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统筹协调,加强过程指导和督导评估,制定激励措施,保障必要的工作和奖励经费。学校也应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二)制定创建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反思、研究、寻找、论证特色创建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依托本校历史文化资源、当地风土人情习俗、学校办学优势项目、干部教师爱好特长、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等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定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拟定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创建策划工作,根据自身实际,聘请专家或顾问,为特色创建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目标、定内容,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三)完善创建机制。围绕特色学校创建目标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制定为特色创建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目标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在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育评价、资金投入等方面重新调整,优化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强化特色学校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及其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基于“特色项目”的课例研究,基于“特色理念”的活动展示,基于“特色对话”的行为示范,基于“特色问题”的经验反思。要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课题研究带动创建工作,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和发展。

(四)严格考核评价。改变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的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各校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业绩挂钩。成立全区性的特色学校评价专家小组,制定《翠屏区特色学校评估方案》,建立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设立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奖励,使特色学校评价经常化、过程化、规范化。建立特色学校A、AA、AAA、AAAA级评估命名制度,对达到上述级别标准的特色学校,按一定标准分别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学校探索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最大程度达到更高级别的特色学校命名。定期举办特色学校创建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促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向纵深发展,并逐步形成区域性教育的主体特色。

(五)加强形象提升。充分利用校内各种阵地和新闻媒体,宣传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动态、成功经验,以及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先进学校,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依托翠屏区教育学会实施创建特色学校研讨年会制度,定期举行特色学校学术论坛、观摩调研、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等活动,及时总结特色学校创建经验,提炼特色学校建设理念。通过推广特色学校创建经验提升学校形象和翠屏教育品位,从而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第二篇: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快合格学校建设2

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快合格学校建设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精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 “教育强区”,对照《关于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湘教发[2008]20号)、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确定美泉小学、龙头小学2所学校分别为2011合格学校建设省实事项目校和省备案项目校,总投入资金约412万元。两校将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校园面积、校舍建筑、体育场地、校园绿化、校园文化、功能室建设、教育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项目都要达到《办学标准》要求。

为保证合格学校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我区成立了以管委会副主任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还设立了“校园规划、办学条件、技术装备、经费管理、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等技术小组。两个小组多次到两所学校就校园校貌、硬件建设设备添置、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办学水平、工作进度等方面进行指导、督查。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两所学校维修改造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预算、评审和招投标工作。现正在进行紧张施工,我们将抢抓暑假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加强现场管理,争取10月中旬通过竣工验收。

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惠及老百姓的民心工程,是省、市、区的实事工程,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如期高质完成我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

届时两校都将成为一所拥有540个学位,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规范化完全小学,为示范区教育事业快速、均衡发展锦上添花。

云龙示范区社会事业部2010.6.28

第三篇: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方案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1-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意见的通知》的精神,按照《福建省“教育强县”验收办法和评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方案。

一、创建教育强区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进我区“三新”建设为目的,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我区教育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福建省教育强区。

二、创建教育强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使我区教育在教育管理职责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水平提高、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等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的9项a级指标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使我区教育在管理职责、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事业发展、教育质量六个方面的45个b级指标和95条评估标准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元化的具有海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力争在2012年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争创全省首批教育强区。

三、创建教育强区工作任务

1、成立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协调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成立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工作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担任组长,负责督查、指导各镇(街道)和区直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承担的相关任务。

2、各镇(街道)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做好2011年—2012年涉及教育工作的有关统计和总结;重点抓好社区教育、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与整治、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关心“三残”儿童、依法动员辍学生复学等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开设成年人教育课程,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精神,对照《海沧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开展每年的教育工作自评,做好备查资料的整理归档,并于每年4月15日前把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送交区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小组。

3、区教育局工作任务:负责创建教育强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合理进行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工;规划、落实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及配齐、配强学科教研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做好2011年—2012年期间教育发展的全面总结;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协调、指导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4、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任务:负责收集2011年—2012年期间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照片等资料;督办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相关事项;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对贯彻落实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总结;审核海沧区申报教育强区自评报告并送区委、区政府审批。

5、区委宣传部门工作任务:负责对2011年—2012年期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制作海沧教育专题片、画册;协调新闻单位大力宣传海沧教育的成果;指导区直单位、镇(街道)、社区宣传建设教育强区涌现的典型和好人好事。

6、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任务:把创建教育强区列入《海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教育工作纳入计划;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要素,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等工作以及在2011年—2012年涉及教育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7、区财政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达到法定“三个增长”;及时拨付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按规定征足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做到全额拨付教育使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拨付;不截留、不平调、不挪用中小学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保障校安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及其它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落实各项经费补助政策;对涉及教育的财政工作、经费管理以及2011年—2011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对每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分析报告。

8、区司法局工作任务: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学校普法工作为重点列入“六·五普法”计划;加强法制教育,检查、指导学校普法工作。

9、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做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配齐综治副校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防火、治安等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有效实施;严厉打击扰乱学校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区公安分局为镇(街道)完善文化户口册提供居民户口和流动人口资料。

10、区文体局、科技局、民政局、残联、科协、工会,团委、妇联、关工委工作任务: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技、文体活动;加强对学校工会、妇女、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学校工会、团队组织和家长学校工作水平;协调做好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扶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11、区编办、建设局、人劳局、卫生局、审计局、城管和执法局、地税局、工商局、国土房产分局等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任务:根据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为教育工作、辖区内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按厦海委办[XX]82号文及签订的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书遵照执行。

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措施

(一)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并实施《海沧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结构与规模,办好民办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街道、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教育工作政务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依法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治理,维护学校周边环境。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投入效益。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教师调配交流、考核任用和补充机制,保障教师权益。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置教育发展用地,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教育办实事,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海沧教育的发展,宣传创建教育强区的意义,形成领导带头、各方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重教兴学良好氛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建设好区青少年宫等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多渠道、多形式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辖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偿向中小学生开放,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条件水平。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用2-3年左右的时间,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学前教育工程、信息化工程、教师培训工程、社区教育工程建设。力争2012年6月前,建成双十中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京口岩小学、霞阳小学二期、锦里小学二期,建成东孚幼儿园、霞阳幼儿园、海沧中心幼儿园。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确保教师进修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师资队伍按省定标准配备。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装备水平达省级示范学校(园)标准。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以学校为单位,80%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各种设施、设备达到省颁标准。教育部门要全面统筹、合理配置,用好用活资金,各有关部门要把创建教育强区摆在优先的位置,做到特事特办,为学校排忧解难,保证有关工程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推进各类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消除“大班额”现象,解决好城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有序推进0~3岁早期教育工作。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质配置。教育教学适应新课程需要,学校内涵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大力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范学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就学保障制度、义务教育档案资料制度、义务教育学额巩固制度。教育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

(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省定编制标准配备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特殊教育教职工配置满足事业发展需要。配齐配足紧缺学科教师,根据需要开展教师转岗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与年龄结构。有序开展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工作。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养计划;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加强校长的履职考核,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切实履行教师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教研功能。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制度,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工师德水准。

(六)强化课程改革实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经费保障与社会引导,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重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加强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各个阶段教育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秀成果,能起到辐射示范、优化整体作用的学校。

(七)构建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社区教育经费筹措、资源共享、队伍管理、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开拓、整合社区教育的硬件、人力和信息资源,健全以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街道市民学校和镇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社区居委会教学点、村文化技术培训点和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建设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教育服务,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区。

五、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1)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调研工作,制定工作方案。

(2)成立海沧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及自评工作小组,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3)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积极支持、参与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4)召开教育系统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投入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为创建教育强区多作贡献。

(5)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文件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理解内涵,认真做好自查工作,查缺补漏,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落到实处。

(6)针对全区自查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积极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7)东孚镇2011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督导评估。

2、自评、督导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0月)

(1)迎接市政府对我区学前教育进行专项督导。

(2)区政府2011年教育工作督导自评(“对区督导”)。

(3)区政府2011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级“两项督导”复查(2011年5月)。

(4)区政府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自查自评(2011年6月-9月)。

(5)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教育强区核查申请(2011年10月)。

3、市级核查、整改提高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2月)

(1)区政府接受市级核查评估验收(2011年11月)。

(2)各级各部门根据市核查反馈意见开展整改工作。

(3)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利用主要媒体组织一系列的连续报道,全面展示海沧教育的发展历程、成果与经验。

4、申报、验收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1)进一步落实市级核查评估意见,做好各项整改工作。

(2)完成主体材料送区委、区政府审查,完成各项配套材料。

(3)区政府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递交教育强区申报书。

(4)区政府接受市教育局、省教育厅的创建教育强区资格审查(2012年4月)。

(5)接受省级评估验收(2012年6月)。

第四篇:关于创建教育强区学习体会

提升教育质量 创建教育强校

——《关于创建教育强区的实施意见》学习体会

为了进一步贯彻旅顺口区教育局发出的学习《关于创建教育强区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确保教育强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从而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五十五中学党支部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分别组织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旅顺口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创建教育强区的实施意见》,感受到旅顺口区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喜人的发展前景,激发了学校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出了创建教育强校的工作目标。

一、学习宣传“创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创强”氛围。徐营廷局长多次在全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会上,就提出了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创建教育强区的科学构想,今年2月在区教育系统寒假干部会议上,徐营廷局长总结了2011年八大亮点工程,提出了2012年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第一项就是抓好教育强区的创建工作,4月初教育局再次下发通知,明确的提出认真组织学习《关于创建教育强区的实施意见》。可见创建“教育强区”势在必行,并且将成为我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五十五中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创建教育强区是全面建设旅顺绿色经济区的需要,是实现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积极采取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学校对创建教育强区的宣传报道工作,树立我校良好的教育形象。

2、明确创建教育强区的目标。我区创建教育强区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到2011年底达到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标准,争创省教育强县。到2013年,学前教育普惠机制基本完善,普及水平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标准,进入省基础教育强县(区、市)行列;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办学特色更加凸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普遍提高,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地方高等教育与城市互动发展,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各级各类教育水平位于省、市前列。五十五中学根据《关于创建教育强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创建学校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基本思路,确定了提升教育质量,创建大连市教育强校的奋斗目标。

3、明确创建教育强区的总体要求.五十五中学始建于1951年3月,校园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拥有教职员工120人,本科以上学历9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高级教师职称85人,区市级骨干教师2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8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的教育教学设备老化陈旧,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强区奋斗目标的不断实现,我校教育工作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08年旅顺口区委区政府投资,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改造、铺设塑胶操场,每班均配备班班通设备。学校采

给校庆”系列专题在大连日报专版刊登,电视专题片在旅顺电视台播出。在旅顺口区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歌舞《再唱山歌给党听》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旅顺口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旅顺口区中小学运动会第一名、评为辽宁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辽宁省自学考试先进单位等荣誉,三个年级在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和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区前列,圆满完成2011年预定的“创强”目标。

三、实施措施

1、成立工作小组,提供组织保障。为了统筹细致地安排“创建教育强区”全面工作,五十五中学成立了以校长王丽和书记藤淑燕为组长,副校长潘晶和孔祥俊为副组长,王岩、唐琦、徐德州、田洪海、鲁剑、刘宗明、张翠莲及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创建教育强区”实施方案,确定每一阶段的完成目标,实施方法,明确职责,为“创建教育强区”提供组织和纪律保障。

2、健全“创强”制度,提供制度保障。通过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育奖惩制度、自查自纠制度、绩效工资制度等制度的制定,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不断改革和创新评价方法,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开展,并把师德师风、教师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绩效工资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3、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每年学校都拿出一定的资金,采取自选和学校选购的方式,购买一定数量的教学书籍和教学用品,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更

能力。在“研”、“习”上,教师既要精心设计“三翻”、“扔题”之内容,更要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研”、如何“习”?特别是各个班级的“研习空间”、“语言天地”的合理设计与充分利用,更显示着班主任的班风、学风建设的水平,折射着科任的教与学触及学科精髓的程度。在“用”上,其标志是一学科一特色,体现学科知识、方法、思想的实际应用,强调学以致用。截至目前,语文的“实践语文”、数学的“数学跑道”、外语的“多彩英语”、理化生的“快乐实验”、政史地的“身边教材”、音乐的“合唱舞蹈”、体育的“田径竞技”、美术的“书画陶艺”、综合地方校本的“创意空间”、心理健康的“阳光驿站”等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6、提升办学理念,深化教育科研。在德育工作中一直坚持秉承“德为行根”的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多年来,学校已形成以养成教育为基点,扎实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同时结合学生阶段发展特点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工作中恪守“学为慧本”的理念,奉行“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教风,推崇“勤奋、质疑、善思、自主”的学风,加强教学管理,完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制度,抓实教学常规,抓准校本教研,抓好教学活动。全校师生在教与学诸环节的前、中、后深钻、广研、彻悟,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区前列。

今后,我们将更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旅顺口区《关

大连市第五十五中学

2012年4月

第五篇:创建教育强区、均衡区标语

1、2、3、4、5、6、7、8、9、推进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 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 创建教育强区和义务教育均衡区,造福江城人民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实现教育公平

10、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下载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三大建设 实施两大工程)

    加快三大建设 实施两大工程 今年以来,市残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工作作风,加快三大建设,实施两大工程为抓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得到有力推进。......

    韶关市武江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

    韶关市武江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 简 报 (第23期) 武江区创建省教育强区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E——mail:wjjycqb@163.com 2010年9月8日 我区在韶关剧院举办庆祝2010年教师节......

    晨光小学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汇报(2000)

    重内涵发展 创品牌学校 办人民满意教育 ——晨光小学迎“督导评估考核及教育强区视导”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我校考察指导工作,是......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意见

    广陵区委、区政府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意见 索引号:KB016-C0100-2008-001 信息名称:广陵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意......

    创建特色学校实施计划方案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实施计划方案双栗小学 2011-09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落实督导评估常规加快教育强区步伐

    落实督导评估常规加快教育强区步伐 ——谈学校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的一些体会 区教育督导室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的方针指导下,为加快教育强区步伐,积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全面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

    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 大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乐农 (2005年11月)近年来,在省、盐城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丰市坚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创建教育强区电子材料专用教室简介

    目 录 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简介„„„„„„„„„„„„„„1 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实施方案„„„„„„„„2 同心路中学“创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