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摘要]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主题词] 语文教学;诗意;学生;创造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何为语文的诗意?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营造出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一、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学生萌动的情感 一是尊重学生的独特反应。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种“反应”其实就是学生内心“诗意”的萌动。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仅仅只解作红色,‘昼’不仅仅只解作的白天吧。‘田园’不仅仅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仅仅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和成长的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这些感悟和体验,就是藏在学生内心的诗意,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它。
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也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坚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阅读观。
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有个最深刻的体验就是,我们的课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我们一定不要自以为高明,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把教参的解读硬塞给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来体验。如《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讲课中,我们一直是从写作学的角度来分析的:用动词“踊跃”修饰“山”,赋予静物以动态,这种手法就叫做以动写静。但最近我在讲《社戏》这一课时,有个学生在交流阅读感受是这样理解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给人以阴森可怖的感觉”,讲了几次《社戏》了,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独到的见解,暂且不说这个学生分析的有没有道理,但是这是学生从他们自己特有的视野来领悟的。再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许只有从儿童的视角,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佳妙之处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身上蕴藏着许多知识与智慧,如果我们没有从中学习到什么,那只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使自己变得谦虚一些,没有注意到小小生灵出现的奇迹,忽略了向儿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是应该向学生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萌动的诗意。
二、以“课堂”为阵地,营造“诗意”的情境
充满诗情的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精微的义理,它能更直接、更深邃的蕴涵语文教育的真义,更能使学生的情感趋于丰富、细腻、深沉、纯朴、明朗、美丽,同时知觉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乐于创造。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教材递给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把她们生硬地摔在孩子们的面前,我们必须用诗的语言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让她们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一是诗意地引入。采用激情导入、音乐感染、绘画释情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为构建诗意的课堂提供良好的契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寻找诗境,精彩的语言导引是构建诗意课堂,寻找诗境的手段,诗意的课堂,教师的点拨是学生灵感产生的源泉,巧妙的教学机智孕育着深层次的教育智慧。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被唤起,新知识增长点不断生成,潜能被释放,个性被张扬,他们都主动地探究创造的真谛,一次又一次地体味运用智慧的乐趣。
二是诗意地品读。品读文本时,应巧设情景,让语文课充满诗意,就要让学生们在诗意的环境中学习,于此唤起学生对美的感悟和渴望,激发
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师引领着学生进入审美的门户,去挖掘所有课程美的本质内核;点燃每一个学生热情参与的火把,让学生感受知识旷日持久的力量。学生不只是接受教育,更是在认识、感悟、选择、行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让自信、毅力、诚信、乐观等优良品质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酿造并成熟。
三、以训练为补充,激发学生的情思
诗意需要感受。诗意地生活着,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总是引领孩子们深入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日出和日落;欣喜早春萌发的嫩芽和嫩草;留心身边花儿的盛开和凋零;关注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痛苦的叹息和快乐的欢笑„„下雨的时候,我带着他们倚在栏杆前听雨打芭蕉;飘雪的时节,我和他们一起踏雪寻梅;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校园里遍寻春天的踪迹;大雾弥漫的早晨,我们在操场上领略着浓浓的雾气带来的如梦如幻„„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我教学生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去诗意地欣赏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一俯首一回眸,一顾盼一蹙眉„„
教学本应是充满诗意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教学的乏味、简单。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日子就在这枯燥的重复中悄悄地溜走了。然而,教学原本是多姿多彩的,对教学的厌倦不是教学本身的无味,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去诗意地教学。所以,只有运用教学技巧,诗意地教学,才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让我们的教学诗意盎然。当语文充满了诗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油然产生,他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由此可见,教学中充满诗意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肯定的说,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对学生的诗意的培养,也就不可能做到“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学本应是如诗如画的。但是很多人却在埋怨自己的教学的沉重艰涩。其实,这也不是教学本身的错误,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了热情,忘记了从可爱的孩子们中注视神奇与美丽的眼睛,错过了教学中美丽的东西。永远保持一颗热爱教学的心吧!永远保持一颗诗情澎湃的心吧!只有你教学充满了热情,才能从教学中得到回报,才能从从教学中体会到很多温暖和乐趣。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让我们想到“构建有诗意的课堂即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课堂即生活,生活是课堂。师生在诗意的课堂中不断创新、进步,在课堂生活中学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课堂,让每一个课堂都充满生活的诗意和诗意的生活。语文课堂因诗意而
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
四、以生活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情怀 生活需要诗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安居。”是的,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
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诗意传递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因能够领略这美丽的诗意并传播它而倍感快乐。为此,我们只能永不停息地阅读,因为惟有读书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诗意,充满灵性。因为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我们的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所以,把诗意的语文还给孩子们吧!
余生也晚,不能让自己深爱着诗歌的心灵在盛唐歌吟、宋词流转的时空里栖息,但我能尽情吮吸她们留给我的芳香余韵,并愿意以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无邪的诗情,染我的语文教学以点滴诗意,还我的学生以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
但是,曾几何时,我们——一群古老的文明与古老的语言的薪火传承者,竟然失落了语文的诗意——生命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课堂,我们——传教者与接受者的心灵不得不被一些毫无诗意的东西充斥着。
心理学家认为最直接持久的学习兴趣的获得在于学习目的的单纯化——抛开功利的想法,单纯地从学习本身而言,不断的充实自己是无比快乐的事。也就是尽量做到“学习成为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一种出于内心的喜好、渴望、向往而从事的活动”!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诗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将自己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爱好传染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把考高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文学的学生又怎么会学不好语文呢?学生为什么怕学习古文,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已经没用
了,这就是一种功利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自豪感及古文的独特魅力传达给学生,那时想要他不学古文都很难啊!《诗经》直率、大胆的情感,《离骚》忧国忧民的情怀,春秋的谋臣策士,战国的游侠门客,司马迁的发愤著述,李白的浪漫气质,杜甫的博大胸怀,苏轼的“大江东去”,柳永的“今宵酒醒”,李煜的“一江春水”,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无不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果我们能将这一切贯注入学生的脑海,学生会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呢?
我们应教会学生诗意的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我相信即使学生在学校里未曾认真学习,但有朝一日“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想这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论与生活》
[苏]赞科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大教学论》
[捷]夸美纽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中]周小山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诗意课堂
摘 要:语文老师的课堂是美丽的,语文老师用自己的才情、诗情为学生画出了一道道美丽、浪漫的风景线。关键词:语文;诗意;课堂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诗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优雅。有诗意的生活,使人高贵;有诗意的人生,使人亮丽多彩;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教育需要诗意,语文更需要诗意,诗意是语文课堂的生命。
一、熏陶感染,诗化课堂
语文老师的课堂是美丽的,语文老师用自己的才情、诗情为学生画出了一道道美丽、浪漫的风景线。在教学《花瓣飘香》时,老师便用优美的语言拉开课堂的序幕:“花瓣多美呀,美丽的花瓣在清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是多么美的情景呀。”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出美丽的情境,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兴趣盎然。这时,教师适时揭题:“来,你也来读读课题看‘花瓣飘香(指名读题)有一种怎样的感觉?美美的、香香的、很动听,很有诗意。”教师诗意的评价也给学生增添了许多兴致,给课堂增添了一丝诗趣。
在课堂师生进行交流时,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摘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瓣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她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这是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动人的音乐响起,让孩子们拿出花瓣形的卡纸,在上面写出小诗或对母亲的问候,就这样在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声的熏陶感染下,孩子走进了诗意的语文世界。
二、欣赏孩子,放飞诗意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儿童的世界是想象力丰富的世界,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像对待娇嫩的花朵一样,小心地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我们要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孩子的心去理解文章,和孩子成为朋友。
在教学《大海睡了》时,让孩子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大海睡了?有的孩子会说:“因为是夜晚,夜晚人们都睡了,大海也要睡觉呀。”也有的孩子说:“我们也可以说大海在微笑,她看见她的孩子月亮和星星在做游戏,玩得那么开心,她开心地笑了。”师表扬:“孩子们真棒!都有着一颗诗人的心呀!”就这样欣赏每个孩子,让孩子大胆说出与众不同、新奇的看法,尊重每个孩子诗意的感受,让语文的课堂放飞浪漫的诗情。
三、多元对话,营造诗意
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接纳,情感的交融。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满树茂密叶。随后我让孩子们说说桂花开花时的样子,学生说:“绿叶丛中有细花。”我想文中的父亲看到桂花纷纷落下的情景,会赋诗一首,就想孩子们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他们作的诗肯定别有一番趣味,于是我就说:“谁能把这句话说得简练些?”有个孩子说:“叶丛找细花。”“思考一下,谁还有更好的说法?”“‘找改成‘觅会贴切一些。”于是我把这句话改了一下:“绿丛觅细花。”然后板书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对照读一下,孩子们读完,马上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啊,老师,这样就像我们平常学的诗句。”接着我说:“我们平常学的诗一般有幾句啊?”“四句!”“那我们也来当一回古代诗人,为这美丽的桂花做一首诗,怎样?”孩子们的眼睛闪耀着光芒!纷纷说:“好,我们也要做诗人!”有孩子说:“不与花争艳。”另外一个孩子说:“不与花争艳没有表现出桂花的内在品性!有点俗气,改成‘桂花不争妍好不好?”大家一致赞成,剩下最后一句,“要写桂花的什么呢?”“要写香味了。”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香味飘十里,”“不够远!香味飘千里。”于是我们的诗诞生了:“满树茂密叶,绿丛觅细花。桂花不争妍,香味飘千里。”就这样,在师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们快乐地完成了创作,锻炼了语言思维能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话着的课堂是美丽的,这样的课堂没有人唯唯诺诺,拾人牙慧,只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在对话中理解文本,尽情挥洒着语文的诗意。
四、诗意朗读,感受快乐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佳作,都是一首首美丽的诗篇。运用朗读可以让孩子们走进文本那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我问孩子们:“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让你感受到什么?”“喜悦和自豪。”“小鸟搭窝、松鼠叽叽叫、小兔撑起绿色的大伞、小猴又蹦又跳,这一切又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它?”就这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随着那优美的语言,按照诗歌的节奏不断朗读,在不断的朗读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体会到了在春天里用劳动改造自然的快乐和自豪,诵读时快慢和谐,抑扬顿挫,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去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性,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让诗意的清泉流进美丽的语文课堂!
第三篇:诗意课堂 诗意人生
诗意课堂,诗意人生
连州市西城小学 何和欢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仍然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诗意的生活,那是一个于琐碎烦杂生活中创造出的充满诗意的绿色情境,是一个放飞心灵的自由空间。在我看来,“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诗意的课堂是我们语文的栖息地,诗意的课堂是“天人合一”的幸福课堂。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一切成功的语文课堂都应当有诗的特质: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在一种灵净、祥和、光明博大的氛围中,人人敞开悠闲的心扉,释放沉睡的潜能;心与心彼此接纳,思与思相互启迪,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共同达到由赞美生活到热爱生活到创造生活的至高境界。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凭借诗意地引入、朗读、感悟、体验、创造等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呈现出来。
一、诗意地引入激发。
采用激情导入、音乐感染、绘画释情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为构建诗意的课堂提供良好的契入口。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 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刻,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又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课一开始,我联系汶川地震,配上录相,满怀激情设计了以下导语:“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灾难降临。最惨烈的是正在学校上课的中小学生,他们中成千上万人被瞬间坍塌的教学楼夺走了花一样的生命。面对灾难,生命如此脆弱。但是,‘保护孩子,营救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声音响在汶川,也响在15年前美国洛杉矶地震后一位年轻父亲的心里,他和他儿子在一片教学楼的废墟上演绎了一个神奇感人的生命故事。让我们大声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样诗一般地导入,让学生沐浴在诗意的氛围里,有效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把学生带到15年前美国地震中父子俩的特定情境中去。
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 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借助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使其韵味十足,诗趣横生。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二、诗意地朗读吟诵。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精美之处,通过反复朗读吟诵,理解语句深刻含义,进而感悟作者思想,升华情感。教学《三月桃花水》时,我反复让学生随着那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走进那美妙绝伦、如诗如画的意境,使他们得到心灵的愉悦,情绪的激动,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在不断的朗读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体会到了三月桃花水令人沉醉的美,诵读时做到快慢和谐,高低有致,真可谓恰到好处,倾注了满腔的喜爱。在朗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时,读出了温馨、宁静与安闲的感觉。而在品味“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一段时,脸上则充满了惬意与微笑。他们读得那么投入,那么深刻,那么满足,读出了诗意,读出了灵气,也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情感已和作品的韵味、作者的感情融为了一体。又如教学《少年闰土》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放着一段舒缓的音乐,伴以自己抒情的朗诵:“在寂静的夏夜,乘着阵阵微风来到无垠的海边,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海岸,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海浪,月色,清风,令人心旷神怡。近处,是一望无际的西瓜地,一片丰收的田园景象。”然后深情朗诵课文的第一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学生在乐曲和我的诵读中,好像真的看到了大海,看到了碧波粼粼的海面,看到了金黄的圆月,看到了那神奇画面中有一个戴项圈的英俊少年在那里看瓜刺猹,还看到了机灵狡猾的猹怎样敏捷地从少年胯下逃走。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如画的情境中欣赏到一首令人魂牵梦绕的诗。
三、诗意地体验感悟。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时,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述情趣,感悟生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三月桃花水》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情感被充分激发起来了,情绪非常活跃,他们滔滔不绝,有声有色,言之有理,抢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气氛十分热烈。有学生说三月桃花水“这块明镜还倒映出风筝飞舞,点缀蓝天”,有学生说“镜子里还有大雁南飞,矫健的身影掠过白云„„”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正在碰撞,师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学生学起课文来特别带劲,收获也自然颇丰。这样的感悟,既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兴趣,又能学得生动、轻松、实在。
又如,在作文课上,我会精心挑选一只玲珑剔透的白瓷蓝花水杯,调配一杯芳香的菊花茶,让学生通过目视、手触、鼻嗅、口尝,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杯花茶》的作文。我会在一个暴雨将至的早晨,和学生一起透过窗口,观察忙着把晒在校园外马路上的玉米收起来的农民,看他们的紧紧张张,想他们的辛辛苦苦,写一篇《玉米的故事》。于是,学生写出了充满诗意的句子:“菊香溢满了温馨的课堂,花茶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土地是农民的希望,粒粒玉米是颗颗汗珠的果实。”„„
四、诗意地联想创造。
语文教学需要诗意的滋润,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无形之中给学生美的影响。“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我们教师就是荡水,就是击石,去努力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情,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
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尽情地去联想、创造。教学《三峡之秋》时,我让学生以“我的家乡已经是秋天了。家乡的秋天是从„„ 开始的„„”为开头,仿写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再现时令迁移变化的特点。有一个长在乡村,平时不善表述的学生描述了这样优美的文段:“家乡的秋天是从河堤上的芦苇开始的。那一支一支成熟了的芦苇,就像一只一只的灰鼠,风吹得它们企图四处逃窜,可是,它的尾巴总是被僵硬的泥土牢牢粘住。”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诗意的语文课堂引发学生对相关人、事的联想,升华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潜力。如教完《秋天到》一首短诗后,我让学生学着创作 儿童诗,没想到学生的潜力是那么大,课上涌现出了不少“小诗人”:“秋天到,秋天到,秋天景色真正好。桂花阵阵香,菊花朵朵俏。枫叶红似火,大雁飞得高。”;“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味道真奇妙。苹果脆,柿子甜,甜里带涩是菱角。梨儿香,桔子酸,酸中带甜是葡萄。”„„
再如,我用诗歌“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请学生尽情想像,自由仿写,学生表现出的创造力真的令人大吃一惊:“我原想博取一声谅解,你却给了我无私的关怀。”;“我原想获得一丝安慰,你却给了我一生的幸福。”;“我原想采撷一枚绿叶,你却给了我一座森林。”;“我原想驱走夜晚的黑暗,你却给了我一个清新的黎明。”„„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的这句诗,道出了生命的深邃与优雅。诗意的生活,高贵典雅;诗意的人生,亮丽多彩。诗意的语文课堂体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诗意的导语中,体现在学生一次又一次摇头晃脑的吟诵中,体现在对优美画卷和音乐构建画面的津津有味的欣赏中,体现在一次又一次个性张扬、灵性飞扬的创造中„„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里指引学生“诗意”地生活,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在春风暖雨中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第四篇:用法律的温度润泽百姓心田
用法律的温度润泽百姓心田
——江苏宝应法院涉诉群众工作纪实
江苏宝应法院坚持把群众感情作为推进工作的原动力,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维民权,保民利,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荷乡人民的广泛赞誉。
积极倾听民意民声
做好群众工作,首要前提是把握人民群众的心声和需求。为此,宝应法院把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的群众意见簿,在‚中国宝应‛门户网站设立的‚服务企业电子信箱‛,在和谐共建地区设置的‚法院信箱‛,随《联络专刊》一并寄送给辖区600余名代表、委员的征求意见表等媒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来宝应法院打官司,每一位当事人都会收到该院发放的四张表格:立案窗口服务态度意见表、案件质量效率意见表、判后答疑意见表和审判执行服务态度意见表。这就是该院自2009年开始推行的‚四表工作法‛,通过‚四表‛,请当事人对法院审判工作全程打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年上半年,该院四表回收率达100%,满意率达95%。
有效满足民愿民求
朱某某是一位来自南京的老知青,早年曾在宝应农村插队。去年10月,朱某某遭遇了一场车祸,因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1 与肇事方打起官司。在宝应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为其提供茶水,指导其立案,并根据其实际困难办理了诉讼费缓缴手续。不久后,朱某某寄来感谢信,衷心感谢该院的‚热情接待、优质服务‛,认为该院‚对得起人民法院的称号‛。
该院着力提升诉讼服务中心一体化‚门诊式‛服务功能,并在三个基层法庭建立诉讼服务站,拓展了诉讼服务的覆盖面。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各诉讼服务站,专门提供书面诉讼指南供当事人取阅,设置电子触摸屏供当事人自助查询,电子显示屏滚动公告案件开庭信息……处处体现便民利民的司法理念;开辟当事人休息区,配置饮水机、老花镜、便民伞、笔墨纸张……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今年上半年,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及各诉讼服务站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诉讼引导、材料接转等各类诉讼服务2200余件次。
着力纾解民忧民困
去年年底,宝应法院受理了王某某等30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一案。因工程尚未完工承包方即逃离,致使该30名农民工工资领取无望,向法院提起诉讼。承办该案的宝应曹甸法庭庭长亲自带队,克服路难行、人难找等种种困难,10余次上门做被告发包方的工作,最终使发包方同意给付农民工工资。该院专门举行民工工资发放现场会,赶在春节前,将拖欠近半年的10万元工资款发放到30名农民工手中。王某某激动地说:‚老板跑了,工资却没‘跑’,多亏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该案的圆满解决,是宝应法院‚又快又好‛审理民生案件,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的 2 一个缩影。
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该院高度重视对交通事故受害方、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今年上半年审结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300多件,为受害人及其亲属追讨赔偿款1800余万元;调处用工关系案件45件,为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65万余元;依法向特别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和执行救助资金8万余元。
全力保障民权民利
公正的裁判是基础,及时的兑现才是保障。为此,该院充分运用执行威慑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查封冻结、媒体曝光、评估拍卖、司法拘留等执行手段,抓住重大节日、重点时段、重要线索开展突击执行,特别是对涉及贫弱群体的执行案件,坚持‚快执快结、优先处理‛原则,切实保障贫弱群体合法权益。
盲人胡某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申请执行人,宝应法院执行局干警经过不懈努力,为其追回欠款4万余元,并专程前往胡某家将执行款交到胡某手中。为此,胡某选择在国际盲人节这一天来到宝应法院,向执行法官送上一面鲜红锦旗,盛赞宝应法院为‚弱势群体保护神‛。
第五篇:用心构建“润泽”的课堂
用心构建“润泽”的课堂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宜山二小 周群群
时间过的飞快,从毕业进来,现在已经教书第七个年头了。从一个稚嫩的新教师变成一个懂得追求,学会奋斗的年轻教师。
这几年也是新课程改革最轰轰烈烈的时候,全国上下,从课堂内外都洋溢着改革的气息。好像一下子要把所有的陈旧的传统的课堂改变一新。其中最强调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下子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一点就成了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自主权力。所以“主体性”神话一下传遍改革区的所有学校、教室、教师、学生。但是,课堂真的就此改变,学生就真的一下“翻身”当家作主了么?这个成为了我心中深深的困惑。
虽不能行万里路,但是我尽量读万卷书去汲取足够的知识来解决我遇到的困惑。恰好教务主任推荐了一本比较陌生的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佐藤学著作的,本书的名字就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课堂中的革命本来就应该是静悄悄的,润物细无声的。
文中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更让我惊喜的是,关于主体性的神话在本书里也作了一个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在细细品读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感悟和收获。
文中对“主体性”神话的现象这样描述‚……学生自主设立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P16-18
而我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最有感触的是那些浮于表面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因活动而活动,自己确立了一个课题,然后自己研究,最后写一篇研究报告,这样就完成任务似的。听一位同事说:她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帮学生修改小论文,缺乏论点论证的就帮学生上网找资料补充,那小论文基本上是她帮忙写出的。而且学生定的课题五花八门的,研究手机电磁波辐射……多么大的多么难的一个课题呀,学生怎么能够自己研究办到。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活动是多么的虚假,形式而已了。
我也看过热闹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相对于热闹,我更喜欢安静些,喜欢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发言,把心放在课堂里面,追求课堂实效性,希望学生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不论是哪方面的,只
第1页(共3页)要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就足够了。因此我更加向往里面提到的“润泽”的教室。什么是润泽的教室?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段文字去深深的感悟。——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P26‛
教师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教师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创设以听为中心的课堂。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学生。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学生回答中明显的错误,老师也会充耳不闻,甚至还笑着鼓励:“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如果说这是老师的口误,那还可以原谅,但是,我们仔细地想想,这位教师认真倾听了吗?老师或许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吧,殊不知,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为什么不能安下心静静地听孩子?担心冷场、担心进度、担心孩子的答案跑到圈子外面!“倾听”,基于教师对文本的充分把握和解读,在理解上高于学生,才能有信心和能力“应对”课堂!当“应对”唤起了什么的时候,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这些语言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的第2页(共3页)语言相互碰撞,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
读完该书,我最有感悟的就是,在课堂中并不必要强调主体的对象是谁,应该用心构建一个“润泽”地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参与知识构建,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最终教学相长,享受美好、快乐而有效的课堂。
书名:《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日)佐藤学先生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作者:周群群
工作单位:苍南县宜山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 职务:大队辅导员
职称:小一
地址:苍南县宜山镇上黄村第二辅导中心小学(纺织城对面)联系方式:***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