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全国卷1第40题命题特点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新课标全国卷1第40题命题特点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侯银厚
(湖北省巴东一中
444300)
关键词:高考,命题特点,教学启示
一、第40题命题特点
1.问题主题化。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全国最重要的入学考试,也是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考试。利用高考这个机会在试卷中反映时代的脉搏,对考生进行灵魂洗礼,培养考生的问题意识,让考生带着问题意识继续学习或者进入社会,向书本或社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可能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命制者匠心独运,把这些问题主题化。2011年第40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用人制度。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内容由先秦血缘世袭的贵族制,战国秦“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官僚行政体制,西汉察举制,东汉注重名望,曹操“唯才是举”,北周选官重思想品行,唐代考查官员选任“四善”为最,直至清末1905年改革废科举。此题梳理中国古代选拔用人制度,核心聚焦于“德”、“才”观念。2012年第40题,借助信号灯的演变,考查自1868年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与交通拥堵、科技进步与信号管控、交通立法与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关键点放在城市生活的交通现状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2013年的第40题,“海洋”权益的开发和利用,起自殷商至于明清,历经近海开发到远洋航行,海上丝路联络海外到厉行“海禁”;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海运四利,洋务派倾心打造海防,开发海洋之利,清政府逐渐放开“海禁”。此题中心是海洋意识——古近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2014年的第40题,对比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关注的是古近时期东西方科技成果的不同命运问题。
2.折射学术热点。时代脉搏、国际关注往往凸显的就是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热点问题。解决这些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需要以史为鉴,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就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2011年第40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用人制度,核心聚焦于“德”、“才”观念,预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现代化事业,强国富民是时代命题。2012年第40题,借助信号灯的演变,关键点放在城市生活的交通现状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此题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快速崛起,形成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用水短缺、城市内涝等问题密切相关。解决好城镇化带来的负面问题,做到“让城市更美好”无疑是人们的期盼,当然,也是执政者面临的一份严肃问卷。2013年的第40题,考查近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既是世界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从古老的“大陆帝国”走向“海洋强国”的现实课题。2014年的第40题,对比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它们出现的背景以及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关注的是古近时期东西方科技成果的不同命运问题。折射的是当今世界竞争中心转移到科技经济为主后,我国如何由一个人口大国变成科技强国的问题,思考的科技生态环境和制度变革这一严肃问题。
3.青睐社会转型问题。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以“社会转型时期”取代“单一历史时期”,有利于命题者选取更多的考点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进而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对“转型”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作用或结果的理解分析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在“转型”过程中,考查学生运用文明史观、1
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观解读历史的能力。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卷第40题都是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既体现文明史观,又体现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平中见奇,淡中有浓,学科特征明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通过这些题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与教材高度关联,命题常用语和角度有规律可循。与前几年历史高考题空中楼阁化趋势不同的是,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是越来越接考生所学知识的“地气”,越来越尊重考生成长规律,且命题常用语和角度有规律可循。权威统计表明,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有82%的分数都需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回答。我们看看2011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第40题的问题。2011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2012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2013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4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命题常用语:“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说明、评述)”;命题角度有:“原因(背景)”、“变化(发展)”、“特点”、“认识(启示)”等。
5.一般三个问题;前后问题关联(往往是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常常需要用比较法解答问题。例如:2013年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4年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这些题目的第(2)问的解答都有赖于第(1)问问题的解决,同时要通过作比较才能产生答案。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在历史学科的高考中是扛鼎之作:该题赋分占历史学科总分的1/4,且综合考察了历史学科学习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通过分析该题的命题特点,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1.要把历史教材大板块问题化为微型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采取的是板块模式。必修部分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选修部分包括《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六个模块。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内容都很庞杂,时空跨度大,学生学习难度大;而高考则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以主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这无疑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这要求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的解读,对问题的探讨也不能浅尝则止。而是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解剖和重组,化为微型课题,深入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得出合符逻辑和历史演进规律的结论,以满足学生成长和高考的需要。比如民主法治建设问题,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四个单元的内容,几乎占了必修一的一半,也是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涉及的时空范围广,理论性强,学习难度极大,又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成西方近代的代议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等微型课题进行研究,一是可以使问题研究深入,二是可以回答学生的迫切关切,三是可以给学生解答像高考第40题的有关问题 2
以有益的启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2.要高度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将学术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前述社会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实际上体现为学术热点问题,是指社会高度关注、学术界持续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问题。只有学术热点问题才能转化为高考命题的主题问题。因为高考命题专家的题目设问和答案一定都是学者们研究有定论的东西。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热点问题等同于学术热点问题。一般说来,周年问题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但不一定是学术热点问题。学术热点问题往往关注的是国家、民族、人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社会转型问题,海洋问题,等等。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中提出并引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被认为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海洋意识就是从国家到个人对海洋价值与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一国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投入力度的大小。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海洋意识还意味着开放、自信和包容,一个拥有良好海洋意识的民族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大门,这也是世界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加强海洋教育是一个国家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起点,也是其提高海洋实力的基石。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委员会副书记、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高之国说:“国家尽快制定和出台海洋发展战略,对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两个学术热点问题都转化成了高考命题的主题问题,且给出的压缩饼干式的答案都是学术界的共识。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教材有关问题与学术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高度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多读一些学术前沿的文章,将学术最新成果内化为教师素质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来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三是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答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做好这个工作。
3.要多角度多维度设计问题,下大力气做好社会转型研究这篇大文章。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把丰富多彩的历史切割成了不同的板块(单元),让人很难找到这些板块(单元)的内在联系,但必修教材部分却可以用社会转型这条红线把教材内部各单元之间以及三本教材之间联系起来;同时,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卷第40题都是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考查切入点;第三,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的非常时期,社会风险加大,需要从历史上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经验中寻找历史智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中历史教学聚焦社会转型问题就是很自然的了。研究社会转型问题,一是要找到社会转型期到来的源头活水,二是要把握“社会转型期”重要历史阶段特征,三是要运用新史学观分析“社会转型期”历史问题,四是要多角度多维度设计问题(微型课题),把问题引向深入。问题设计例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 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 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运用新史学观分析“社会转型期”历史问题,例如:与马克思理论范式不同的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它认为欧洲经历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认同,使人从神权和皇权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取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自由、权利和理性。依照这一史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应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主线标志,而在此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49 年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与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转型都产生了 3
重大影响,但中国的现代性转型并未实现。这样进行设计和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就一定是充满智慧和思辨的活动。
侯银厚,男,1963年生,湖北省巴东县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湖北省巴东一中教师。联系电话:*** 4
第二篇:2017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新变化及其教学启示
作文教学要走向开放
——2017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新变化及其教学启示 余树财
作者简介:成都市成飞中学高中语文老师,善反思,爱研究,笔耕不辍,多次执教区域公开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语文月刊》《学语文》《新作文·作文教学研究》《教育科学论坛》《基础教育研究》《语文报》等刊物发表4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
2017高考已落下帷幕,今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出现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将给我们作文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一、2017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的新变化 相较于前两年高考作文,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总体呈现出开放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材料内容的开放 虽然,今年的全国卷作文依然沿用了材料作文命题形式,但命题在材料内容上却做足了文章,一改以往材料内容相对单一(或一则故事、一个事件、一句名言或一幅漫画、一组人物等)的面貌。
(1)向生活开放,既贴近学生生活,又不回避社会热点 这一点,全国卷Ⅲ和卷Ⅰ表现得较为明显,卷Ⅲ作文让考生写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高考——“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高考是考生这一年来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考生家庭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卷Ⅰ作文材料以关键词的形式多维度地展现了当下的社会生活。这一个个关键词就像一幅幅生活写意画,又像是一个个聚焦镜头,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既有城市生活,也有农村生活;既有国家大事,也有市井民生;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科技。这些生活有些与考生联系可能不是那么紧密,但都是考生平时感同身受的。
材料内容向生活开放,让考生有话可说的同时,也为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个性差异考生的写作提供自由选择与施展的空间,体现了分省命题回归全国卷后命题的良苦用心。更为重要的是,材料全面向生活开放,大大拓展了材料作文写作的空间和命题的有效性,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
(2)向传统文化开放,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成长 这一点是在落实了新修订的2017《考试大纲》“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1】。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今年高考受到格外的重视,在其他考题中均有体现,作文也不例外。全国卷Ⅰ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长城”“京剧”关涉的就是传统文化,但最能体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还是全国卷II。
2017全国卷II作文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相较于之前的一两句名句(诗句)材料——如2007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2014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卷II材料本身就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这六个名句风格各异,或温婉或豪迈;内容形式有别,或诗词抒怀或随感思辨,产生的时代也不一样,或古代或近现代。六个名句涉及自强不息、家国情怀、坚守自我、心怀天下、勇于担当、豁达自信等精神内涵,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中华文化精神的精髓。与卷Ⅰ相比,卷II更显出向传统文化开放的特征,更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成长。
2.思维的开放
前几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一般在材料中呈现一个事件或现象后,会给出不同人对此事件或现象的不同看法——看法之间往往矛盾对立,让考生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样的作文写作要求考生要有良好辩证思维能力,否则议论说理会可能会以偏概全,逻辑不严。今年的高考作文显然降低了这一思维要求,全国卷Ⅰ和卷Ⅲ,如果考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发展得不够理想,而形象思维占优势,也可以通过写故事脱颖而出。从这一点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开放了考生的思维。
其实,深入研究今年高考作文,我们会发现,今年高考作文不仅仅只是向辩证思维和形象思维开放,同时也向象征思维、求同(分类)思维、求异思维及关键词思维开放。
全国卷Ⅰ和卷II的作文命题在这一点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卷Ⅰ作文材料给出的是12个富有中国特征的名词,要想深度立意,就必须使用象征思维,还原每个关键词的象征义,如“长城”“京剧”象征中国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高铁”“移动支付”象征时尚、现代科技,等等。考生选择要两三个关键词立意,就要用到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可以选择同类,如“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反映的是中国发展所出现的问题,理性思考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良策等;也可以选择矛盾对立的异类,如“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和“美丽乡村”,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行文时,还要用到关键词思维,围绕关键词去组织材料,构思行文,如围绕“食品安全”这个关键词,在脑海中搜寻社会生活中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政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作为和失误等。
作文命题向考生思维开放,尊重了学生思维差异发展的实际,也体现了高考作文考查“思维发展与提高”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向,对于引导高中作文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3.文体的开放
前两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要求考生对事件、现象、人物等谈看法,做选择,文体上较为封闭,基本限定了写议论文。今年高考命题在这方面做了一定调整,全国卷Ⅰ要求从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呈现”“帮助读懂”这个要求就放宽了文体的限制,既可以写记叙文,通过叙事来呈现,让外国青年形象地感受中国;也可以写议论文,阐释自己对中国的认识,让外国青年理性地认识中国。全国卷Ⅲ作文在要求中给出副标题“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这个命题形式非常新颖,是高考命题以来极其少见的一种命题形式。这个命题形式除了给考生写作内容提供了个性选择的空间外,更主要的还是开放了文体,给考生以文体自由选择的权利。
全国卷Ⅰ和卷Ⅲ作文命题的这个变化打破近几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文体的封闭,让高考作文命题本身也走向了开放。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按套路出牌”,但又不得不为之叫好。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进步,也是创新开放精神在高考作文命题上的体现,值得点赞!
二、2017高考作文命题新变化的教学启示 总的来说,“开放”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呈现的主要特征,也是最突出的变化,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作文教学也要走向开放。那么,作文教学到底该如何走向开放?就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建议,若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1.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生活
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热点,它向我们释放一个强信号: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因为,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脱离社会,每一个社会个体在关注自我生活的同时,更应关注社会生活,这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生活?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笔者现任教高二,每周利用一节晚自习组织学生收看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周刊》,让学生了解每周国内外的大事和热点新闻,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新闻事件写评论。评论采用短评或简评的形式,要求学生按照“叙、评、析、结”,即概述事件→阐释看法→分析论证→总结建议的基本格式写作。一开始,为了规范学生写作,我们以材料作文的形式改编新闻事件,并印制成练习,每一个步骤及其写作内容,都在练习中明确标注,要求学生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地写。经过一个学期的熏陶和训练,学生思想认识和思维深度提升后,就放开束缚,让学生自由写作。下面是一位学生就宁波“老虎伤人事件”写的短评:
宁波“老虎伤人”事件持续发酵,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令人忧虑的当前中国公益文化事业畸形发展的现实。
受害者之所以不买门票入园,而宁愿铤而走险翻墙逃票,其中门票价格较高——至少相对于受害者的收入水平显得较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倘若门票价格低到他能像买一瓶矿泉水那样轻松,我想他也不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去逃票。健康的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本应建立在国强民富的基础之上,但某些管理方或经营者在利益的诱惑下,不断提高公益文化设施及文化旅游景点的价格。这种违背价值规律和文化消费规律的行为最终将会导致文化远离民众,让大多数想参与文化消费的民众无法承担,“老虎伤人”事件的受害者就是这大多数人中的典型个例。
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文化景点和公益文化设施的定价和监管,否则,今后恐怕会出现更多的“熊伤人”“狮伤人”“鳄鱼伤人”事件。(《老虎伤人,中国公益文化事业畸形发展的隐忧》)
当然,高三的复习备考时间紧张,让学生集体收看《新闻周刊》可能不太现实,但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订阅一份《南方周末》,放在教室读书角,学生闲暇之余可以浏览阅读。新闻短评写作无需花很多时间,作为“每周一练”坚持下去不是难事。
2.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熏陶 人都是在一定文化中生活,传统文化延续着民族的血脉,理解和传承文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精华,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熏陶,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熏陶,这是一个重大的教学命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在笔者看来,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和熏陶,不能只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一定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和学习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具体到作文教学,我们可以将作文教学与古诗文教学结合起来。在古诗文教学时,学习到体现文化精神文句时,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探究这些文句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气质,并结合社会现实,让学生写心得、随笔或评论。如教学苏轼《定**》,讲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时,就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探究该诗句所体现苏轼的精神追求,以及这一精神追求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结合现实生活,就此写随笔或评论。且看学生写的片段:
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始终怀着一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与豁达。人生在世,无非就是两种天气,阴天或晴天。天有不测阴晴,风雨本无常态,人生也一样,难道不是吗?所以,面对人生风雨天晴,不必大惊小怪!下雨,没什么可悲;天晴,也没什么可喜,只要内心坦然宁静,人生处处都是好风景。而如今,人们的精神境界与心灵追求似乎正在逐渐偏离这“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精神本真。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有多少人能够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去面对?大多数人与不如意事偶遇时,首先就是抱怨,指责、不满,等到所有这些消极情绪把生命能量差不多消耗殆尽时,又开始想尽办法逃避。对这些人,我只想说,学学苏轼吧!学学他面对人生风雨的那份释怀与坦然吧!
同时,要利用好选修教材,对涉及课内的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庄子》等,作适度的教学拓展,让学生在“领略圣贤情怀”,涵养人文精神的同时,“提升作文的高度”,这一点,马平老师做过颇有成效的尝试。【2】
3.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一改侧重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思路,开始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这意味着今后我们的作文教学要也要走向思维的开放,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既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象征思维等等。这些思维能力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各类工作必备的思维能力,因而我们的教学应尽量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到作文教学,我们在教学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就要教会学生运用象征思维、批判思维、辩证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进行有“三度”(深度、高度和新颖度)的立意;具体组织材料,行文表达时,要教会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关键词思维、求同思维等有条理地表达。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本质要求,也是作文教学的使命所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松懈怠慢不得!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
4.文体教学和训练不可偏废
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已向文体开放,不再限定考生写议论文,这其实也是在向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备考释放信号:文体教学和训练不可偏废,即作文教学和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议论文一种文体,要加强各类文体的教学和训练,既要加强议论文教学和训练,也要加强记叙文的教学和训练,同时也不能忽略了书信、演讲词等文体的教学和训练。总而言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牢固树立各类文体教学不放松、不偏废的思想,这是对作文教学的负责,也是对学生发展的负责!
开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邓小平说,世界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套用邓老的说法,语文是开放的,唯有开放,语文教学才显生机和活力。
作文教学亦是开放的,走向开放,作文教学才会海阔天空,美丽如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 【2】马平.《先秦诸子选读》的写作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0):66~67.
第三篇: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解答示例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规定;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的材料型问答题,考生不论赞同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题时,只要选取一种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即可。
【反对之示例】“冲击—反应”模式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观”,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美化侵略,是片面和狭隘的历史观。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理应受到严肃地批判。
“冲击—反应”模式是西方资产阶级企图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世界的一种意识形态,把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历史看作是世界历史的主轴和主要动力,贬低和歪曲中国与其他非欧洲国家的历史地位和成就。“欧洲中心论”的错误主要是宣扬欧洲种族和文化的天生优越性,否定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近代中国的问题,首先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其历史重要性的判断尺度也只能是中国自己,而非西方。中国之所以在回应西方挑战时反应迟缓,并不仅仅是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同时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所面临的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即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两大迫切的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近代化。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中国内部的张力,应该从中国内部寻找原因,而不是单纯从外因——西方冲击来考虑。
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救亡图存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而不是西方的冲击。梁启超先生总结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三个阶段: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这一历程无不彰显中国从“自强”、“求富”到建立“民主共和”的奋斗历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屈辱史,更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反抗外来侵略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没有民族独立,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我们绝不能夸大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更不能为美化侵略所蒙蔽。
【赞成之示例】“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冲击了中国根生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
(2)政治: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冲击,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诸如学习西方、改革旧制的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反应)、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相继兴起;总理衙门、招商局、银行、邮政局、新式军队、同文馆等机构相继产生;派驻外使节、成立政治学会,等等,新现象接连出现。
(3)对外关系:从闭关锁国的“朝贡体系”到被迫打开国门;改变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4)思想文化: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陈旭麓先生认为,此时中国士大夫已经承认西学的地位。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尊夷卑”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中心”的地位;改变了对西方无知的状态和歧视态度,等等。
(5)社会转型: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派遣留学生、出版报刊等方面逐渐迈向近代化,等等。
【批判中的借鉴之示例】“冲击—反应”模式在解读近代中国历史时,具有某种合理性。即便是今天,这种范式也并非全然失效。“晚晴时,内部的挑战与外部(西方)的挑战相比,其意义也许更为重要”。近代中国的问题,多数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情景以及中国方式的回应,只有置身与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才能真正洞察其原因。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问题?将其分层处理也许是最恰当的:在外层带(就地理或文化意义而言),诸如通商口岸、现代工商业、大众传媒、基督教会等的出现,确实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在中层带,像太平天国革命、同治中兴、晚清新政、辛亥革命、联省自治、工农武装割据等,都不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而是经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而又新鲜的历史现象,在内层带,如人口土地资源、内地和乡村的宗法关系、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底层的骚乱、匪患等等,基本没有受到西方文明的侵染,继续保持这自己亘古未变的外部标志与内在象征。这样,对不同层带的问题做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而不是用一个有效半径无穷扩张的抽象模式笼而统之,将更接近历史本来的真实面目。
第四篇:福建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
示
2010年是我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自行命题的第二年,其中政治试题与2009年的政治试题比较,在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试题设置的科学性和组织答案的发散性思维。这些特点在2010年福建省文综卷第39题(以下简称2010年第39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科综合试卷第39题属于非选择题,采用高中政治课必修的4个模块融为一体的命题模式,分值42分。因此,该题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政治学科成绩的高低,是广大政治教师关注的焦点。分析2010年第39题的特点,可以开拓教师视野,找准教学与复习的方向。
一、体现课改要求,符合考生认知水平,反映社会热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考生平时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创设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考生的生活。2010年第39题与2009年的第39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忠实而严格地体现了这一要求。2010年第39题材料二创设了记者采访不同人群对幸福的看法的情境。这一情境是考生熟悉的,符合考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树立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杜绝将政治理论变成简单记忆、机械背诵的对象。政治教师要坚持从考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将政治理论扎根在源于考生生活又指导考生理性地认识生活的更高层次上。
二、利用过程设题,培养发展思维,辩证回答问题
2010年第39题材料一选取了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详细地向考生展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过程,要求考生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的过程。本题(即第39题第1问)的难度在于:命题者在设问时用“过程”代替“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考生想回答准确、到位,就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首先从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总结,答出“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再从不同论述的不断完善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的特点;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终结人类认识的探索过程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特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分析和综合,考生才完成“对这一材料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这一设问的回答。
2010年第39题的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_--
--关系,对题中设置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进行评析。从表面上看,这道题是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这一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上,考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道题,要始终坚持辩证的思路,既要回答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又要回答文化对经济、政in的反作用;既要对民本思想的历史的进步性进行评析,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既要肯定“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又要说明两者政治运用目的上的根本不一致。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考生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唯物辩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将培养考生唯物辩证思维观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教学范畴内,而要将其贯穿于高中三年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解读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
三、围绕主干知识,整体把握教材,全面解答试题
2010年第39题第3问是经济生活题,要求考生从农民工、家庭主妇、企业家中任选一个,对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合理性建议。其答案要点涉及经济生活4个单元的基本内容。考生要想在考试的短短时间内将这些散落在各个单元的知识有机组合起来,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2010年第39题第4问是政治生活题,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大考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要完整、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答案要求的知识涉及高中政治生活教材前三个单元的基本内容,还罗列了需要坚持和完善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数量达六个之多,表明了命题者对考生整体把握教材、全面解答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思维比记忆重要,整体比局部重要的原则,将培养考生整体把握教材和全面解答问题的能力放在平时教学和高三总复习的中心地位。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指导教学,围绕主干知识进行知识的整合,在理顺主干知识之间的思维脉络的同时,将备课、各个单元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考生能力、提高考生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2007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启示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启示
江山中学
徐水清
一、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特点评析
1、难。今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全体师生普遍反映较难,据浙江省考试院抽样分析,全省历史平均分为39分,尤其是主观题的得分率更低,平均分为16.84分,得分率为32.3%。
2、偏且部分试题设计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较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来自教材的阅读课或小字,即所谓的“边缘知识”,如选择题第16、19、20题;还有部分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面,而非学生依据课本知识能生成的知识,如第12题“皇帝谥号”题考查中国古代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此问题本身属于语文知识和历史学科的边缘知识,给人以知识考查避重就轻的感觉。第13题中备选项A、D两项作为混淆项出现,教材没有相关涉及,出自大学教材内容。第14题八旗制度早期特点中的备选项“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是中国古代士兵制度的特点,后来八旗制度演变成为士兵制。此项作为混淆项出现,虽然在考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前提下,不构成影响,但课本根本没有提到,作为混淆项设计不妥。第19题考查赫德路牌设立的时间的推理,教材关于赫德的人物介绍在选学内容,属于考纲明确规定不考内容。虽然试题材料试图提供赫德人物介绍,但没有说清楚,材料本身提供的知识依托不够。以上选择试题中题干和备选项的设计,体现了高于教材、不拘泥教材的表述,但超出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范围,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如此能力要求,完全过高估计了考生的能力。
3、试题的材料阅读量过大。选择试题中材料选择题有第13、15、18、19、21、23题,占整个选择题的一半,数量过多;非选择题38题材料过长,三则材料文字阅读量在800字左右,且文字表述较为晦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材料,限制了考生思维的时间。
4、针对主干知识进行抽点考查的代表性知识平衡不够,学科内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内容知识的考查结构分布极其不合理。关于经济内容的考查选择题部分仅第21、23两题,材料题第38题第(1)问、第(2)问和第(4)问部分涉及到经济内容,全卷总共16分左右。关于文化内容的考查全卷基本没有涉及。这种试题内容考查结构突出政治史,减弱经济史,忽视文化史的做法,没有能够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明的共同演进,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区分度不高。
5、分值分布稳定、合理。2007年试卷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2题,52分。其中中国古代史32分,中国近现代史38分,世界近现代史30分。与2006年相比,试卷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2题,52分。其中中国古代史32分,中国近现代史36分,世界近现代史32分。今年的试题保持了试卷二大题型结构和分值分布的稳定性。
6、试卷选择题结构明显发生了变化。选择题除14—17题以军队主题方式呈现外,其他题都没有给一个大的主题,改变了沿袭多年的选择题主题式考查形式。
7、试题注重于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今年的试题充分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且“考核能力要求”层次性强,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情景,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在全国卷Ⅰ中,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识记能力考查题有:选择题第14、17、20题;主观题38题第(3)问、第(4)问第二小问、40题第(1)问,分值30分。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理解能力考查题有:选择题第12、13、16、22题,分值16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题考查有:选择题第15题;材料题第38题第(4)问第一小问、39题第(1)问,分值15分。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相结合的多层次能力考查题有:选择题第18、19、21、23题;主观题40题第(2)问,分值32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题有:主观题38题第(2)问,分值7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在主观试题的表达中得到具体体现。
8、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努力反映时代热点。选择题14-17题,实际上隐性的考查了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试卷设计了第38大题的一小问“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第40题对金迁都燕京的考查,实际上与明年北京奥运年相关。只不过与前几年比较显性考查热点问题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是以隐性介入为主。
二、对教学与备考的启示
1、以教材为根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针对今年高考试题对调动和运用能力考查的特点,既注重对教材知识再认、再现层面能力的考查,又突出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理解层面能力的考查。我们要认识到高考对教材基础知识考查的能力注重了层次化。因此,高考备考的一些旧的思想认识和传统做法必须进行转变。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不能够停留在学生背诵、记忆教材的层次上,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理解。拓展理解教材知识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教材现有知识,适当拓宽知识面,对有关历史常识问题要讲清楚,例如今年高考关于对谥号、年号、庙号考查的此类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高考命题人对命题点的抽样和备选项的设计,有些是依据高校教材的子目和观点,备考复习中教师要适当涉及大学教材和新课程教材中对课本知识的相关表述,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例如,选择题第18题关于“民教冲突”在大学教材义和团运动中就有相关的子目“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在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的时候,要按照中外联系的思路,紧扣教材知识,把中外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对比分析,加强文明史观和整体历史观教学。总之,两轮复习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前提。
2、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突出学科能力培养
今年的高考试题,能力测试的导向非常明确,严格按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考核目标及要求进行命题设计。对目标中的能力要求考核全面,注重了对各项能力的层次性考查。因此,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种能力测试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位。
3、适度隐性关注热点,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
文科综合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今年的热点试题设计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充分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政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考查了大国崛起问题,揭示了战争崛起的教训、合作崛起的经验。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加强材料题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今年的试卷中材料题的大幅度增加,材料阅读量的增大,使许多学生束手无策,望“题”兴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材料题进行系统的训练,在训练中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在训练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概括和提炼材料”的能力。
5、关注课改和课标,做好新旧高考的衔接与过渡。
2008年是老教材的最后一年。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课改,在2008年的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是很有可能渗透新课标的理念的。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关注新课标,可以用新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主干知识为主线,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
6、加强答题能力的培养,规范文字表达
通过今年改卷经历,发现考生在做主观题是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审题能力欠佳,往往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或在作答时出现答题有所遗漏;二是对材料的解读和对信息的提取能力较差;三是答题不规范,出现较普遍的是语句不通,前后矛盾、不分点、书写潦草等。这些非知识储备问题,对考生的最终分数实际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刻意加以指导,甚至应采取较严厉的措施,使学生意识到其中的厉害关系。
7、教师应认真研究上海、海南等地的高考试题,做到有备无患。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以“理念先进、技术成熟、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独占鳌头。今年海南试题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事实上从今年全国文综卷Ⅰ的命题来看,有三个方面明显与“海派”试卷趋同:一是专题式选择题减少。二是出现了英文。三是试题命制的切入方式多样化,有照片、社区遗址、统计表、史家评述、专著论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