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应遵循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小学作文教学应遵循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关于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思考
一、小学作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
生的作文质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上海也产生了以贾志敏老师为代表的,以“趣”“真”“活”“实”
为特色的作文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
机和兴趣为突破口,并强调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功,以
及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毫无疑问,这些成功的作文教学经验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 推进作用。
然而,毋庸讳言,就整体而言,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相当 严重。
从学生方面看,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或者觉得作文时“没有东西好写”的情况。至于文字
方面如错字连篇,词不达意,句子不连贯,意思表达不清楚,则更是比比皆是。从教师方面看,作文教学则普
遍存在着重形式训练,轻内容指导;重作文专门技能训练,轻作文基本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片面强调“多写”,却忽略了“多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材方面看,至今还没有一本
科学的、权威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
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是各学科教学改革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其改革的力度也
是最大的。那末,为什么学生作文的质量及作文教学的效率却长时间处在低水平状态上呢?
山东郭宗明老师早在1992年论述40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总体失误时曾尖锐地指出:现代人往往只注重研究
如何把学生教好,而忽视了学生自身蕴藏着的学习语文的潜能;只注意了在如何教的一些具体方法研究上下功
夫,却忽视了人类掌握语文的特殊规律。众所周知,一个学龄前的儿童,在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几
乎是不存在多少障碍的。用5、6年的时间就让儿童掌握了口头语言,应该说,人类在教儿童掌握口头语言方面 的实践是成功的,并且是“多快好省”的。而为什么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就不如掌握口头语
言来得顺利呢?有的学生看似掌握了书面表达能力,他们的作文也能做到有中心思想,有内容,有条理,有情
感,文字也顺畅,但却让人有一种虚假的感觉。
以去年和今年上海地区的中考作文为例,去年的题目是《母爱》,结果在学生的笔下“死”了一批母亲,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几乎都是面对着母亲的遗像或遗容来表现母爱的。今年的题目是《良师》,结果在学生的笔
下,又“死”了一批良师。
为什么良师、良母都“该死”呢?难道不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无以表达他们对良师、良母的感情吗?如果
我们不去回避这些问题,而是勇敢地去正视这些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我们在作
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训练,过分强调选材上的“新奇”所致。
作文教学之所以如此“灾难深重”,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我觉得主要是由作文教学要求上的“复杂化”
与作文教学方法上的“简单化”所致。
所谓作文教学要求上的“复杂化”,是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目前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文学化和成人化的
倾向,而其根源在于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过难、过急。例如在对小学生作文的目的要求上,有的竟提出了
“有所为而作”和“立意要深”“选材要新”的目的要求。毫无疑问,这样的“目的要求”是违背《小学语文 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精神的,也是违背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的。因此,这样的
“目的要求”,必然会挫伤儿童习作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最后导致学生文风不正或是不 会作文。
所谓作文教学方法上的“简单化”,是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把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概念混淆
了。其实,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口头表达几乎可以将“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在
表达上有时还可以借助体态、语气、环境等因素将“心里想的”顺畅地表达出来,使别人能够听懂。而书面表
达时则无法借助这些有利因素。尽管有时候把“心里想的”如实写出来别人也能读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
些“心里想的”东西只有经过了一番构思以后,再用合乎规范的文字写出来,别人才能够读懂。然而,遗憾的 是,在作文教学中,有人竟将书面作文简单地与口头作文等同起来,这种“简单化”的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没有在学生学习书面表达这个“刀刃上”用力气,致使学生碰到作文越写越怕,越 怕越不会写。
二、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
众所周知,文化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重要的素质,而语文素质又是构成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基本素质
。从基础教育的要求看,作文能力又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
为什么作文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教学生写作文呢?我国学者张寿康先生则
认为:写作是一种需要,是社会和职业需要的一种有力的技能。基于这种重要性,人们要学会思考和文章写作
。张先生进而指出:写作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调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大脑功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综合 实践活动。
由于儿童处在学习阶段,张先生又明确指出:学生作文属于练习性写作,亦即带有习作的性质。这就是小 学生作文的性质。
至于作文教学的性质,就是要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和文章写作。《大纲》是这样表述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性
质,是训练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为此,朱作仁先生曾就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作过精辟的分析,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初步 的书面习作的训练。所谓“初步的”,即以学习和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直接的、启蒙的目的。所谓“书面的”,即是一种书面表达,不是口头表达。所谓“习作的”,是指儿童的习作一般不
涉及社会价值,即学生作文不是以向社会发表为目的的。
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习”,小学
作文教学的性质是“训练”。并以这两个性质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要根据语文学习的基本性质来改革小学作文教学
语文学习具有3条基本性质,这就是“模仿”“多通道”“长效积累”的性质。所谓“模仿”的性质,是
指儿童主要靠模仿来丰富语言,并使语言规范化。因为语言有继承性,约定俗成,不能任意创造。所谓“多通
道”的性质,指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现实际生活的,耳闻、目睹、交谈,到处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所谓“长效积累”的性质,是指一个人语文知识的习得和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依靠长期积累。
根据语文学习的这3个基本性质,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模仿入手,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并千方百计地丰富
学生的课余生活,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学习思考,学习写作。
1.要正确理解模仿的作用,并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作文。
模仿在儿童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都已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而
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于模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龄前期的儿童成功地学习和掌握了口头表达能力,几乎完全
依赖于模仿。那末,让儿童学习书面表达的时候,为什么要另起“炉灶”呢?
其实,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儿童初学作文更是如此。问题是让学生模仿什么,以及怎样的模仿才
是最有效的?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比如,针对学生模仿范文所写出的“千篇一
律”的作文,有的人就担心这样会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但是没有哪一个成人面对模仿大人牙牙学语的
儿童,会去指责这个孩子所说的话与大人“千篇一律”。基于学生善于模仿,需要模仿的心理学基础,小学作
文教学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从模仿中学习作文。
那末,怎样的模仿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呢?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必须以阅
读为基础,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模仿的性质表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是靠模仿得来的,且主要
依靠模仿规范的语句,而不是日常生活的语汇。所以让学生熟读和模仿范文可以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规范化,并
进而养成良好的书面表达习惯。
由此看来,由模仿导致的“千篇一律”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随着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知
识面的扩大,词汇的丰富,以及写作技能的逐步掌握,儿童作文的个性就会逐步地形成。
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夸大模仿的作用,那种认为学习课文就是为了供学生作文时模仿,认为读仅仅是
为了培养写作能力的观点,实际上把模仿引入了机械模仿的误区。这样就无异于取消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任
务。其实,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同等重要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阅读和写
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它们各有其所应达到的目的。
2.要充分利用语文学习多通道的性质,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和丰富自己的语言。
既然语文学习具有多通道的性质,那末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不能把作文训练限于课堂教学一个通道,而应把学生引导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丰富自己语言的能力。
语文工具是全社会通用的,学生掌握的词语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具备广博 的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并具备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语文学习多通道的性质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是:使学生接触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增多,使课内课外相互补充,便于学生自学。但这种性质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大,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不重视
课内学习。这就提示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获得的启发是一种
很好的学习。在交流中,教师不应被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的精彩发言所迷惑,要经常检查那些“不声不响”的、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十分耐心地帮助和指导这一部分学生,作文教学质量才会取得大面积的提高。
此外,根据语文学习多通道的性质,教师布置的作文也不宜过多。尽管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依靠“多 写”,但须有一个度,即以不堵塞学生学习语文的多通道为宜。反之,如果作文布置得过多,学生学习语文就
只剩下课堂一个通道了,这就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
3.根据语言学习长效积累的性质,小学作文教学要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上多下功夫。
根据语言学习长效积累的性质,学生掌握书面表达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效积累的过程。且语文是应用性很
强的工具,具有“随身携带”、随用随取的优势,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但是,问题是学生
学习语文形成短效积累较易,而形成长效积累则相当困难。这是因为语文知识数量繁多、联系疏松、组合多变,并且与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结合着进行。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
诵的做法是个好办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范文的“熟读成诵”,可以达到长效积累的目 的。这样,当学生在进行作文的时候,就往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了,进而可以“随用随取”了。
四、要遵循儿童写作的心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在分析了儿童作文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后明确指出:儿童写作过程中起着主要作
用的心理因素大致有这样几种,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当然还有兴趣、意志、注意力等其它心
理因素。这几种能力贯穿于搜集材料、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修改文章等各项作文专门
能力之中,构成了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
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作文的专门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和习惯。那末,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呢?
根据儿童写作的心理规律,儿童作文基本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以训练
学生的作文专门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为核心。
1.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注重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目中有人”,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
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一
方面要“下放”学习权,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写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使他们养成自
觉写好作文的习惯。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吴立岗先生曾根据活动心理学的原理,提出了小学作文教
学应当从动机走向目的的训练模式,并主张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写成篇的文章,因为只有让儿童完整地表
情达意,才能激发他们的强烈的作文动机。当然,这与在低年级要加强句子训练、中年级要加强段落训练的要 求是并不矛盾的。
2.要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作文时觉得“有东西可写”。
研究表明,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儿童通过观察在 脑中储存的材料越多,其思维就越活跃,这样当他提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了。反之,那 些平时不会观察、不善于观察的儿童,当他们提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他们作文中的
一个通病就是“言之无物”。
儿童的观察力是需要进行培养的。怎样培养呢?有些教师采取了“素描作文”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做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有效的。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对培养学生有目的、有
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主要的还是要养成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所得以日记的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要注重作文构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由于儿童的内部言语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在初学作文时还不会构思,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培养。研究
表明,学生作文时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从“想到的”到“说出的”再到“写成的”,既是语言的过程,也是思
维的过程,两者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两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各有规律可循。教学实践表明,没有经过严密
构思而写出来的作文,即使作文材料再丰富,也是难以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因此,作文教学中要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构思作文的能力,要指导学生找出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根据一个中心,选择材料,组织
安排材料,把意思表达清楚。
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要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中介作用,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训练。由于口头语言显
现于外,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感知是否精细?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思考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
晰?前后是否连贯?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口头语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一旦具备了构思作文的能力,他的作文自然就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 有序。
当然,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所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然而,只要我们遵循儿童语言
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就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二篇: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层次的国民教育都在努力改变旧体制,适应素质教育的新体制,小学教育也不例外。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小学作文教学在方法论上寻求契合点提出建议。关键词:形象思维 逻辑 小学作文 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的教学水平也提高到一个层次。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模式上都充分考虑到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具体表现为:小学教学逐渐放弃了以往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法到以“趣”、“真”“活”“实”为特色的教学上,从书本教学逐渐转移到生活教学的轨道上,这点特别体现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上。
一、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它的本质特点反映在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儿童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思维定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还不具有人类的逻辑思维特征。儿童最初的思维习惯较多依赖具体的事物,可以说,离开具体思维和感性认识,就不太能思考了,这时候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使之转换为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来。
人从3岁左右开始,在大脑良好发育的前提下,已具备了从较低级的思维模式向较高级的思维模式转换的客观条件。可以这么说,儿童开始从仅仅停留在对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如何思考自己所知道的、所记住的事物。这时候,儿童开始能够把实物象征符号和实物本身联系在一起,逐渐有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趋势。
人成长到6-7岁,是思维从“低级的、不随意的、自然的”向“间接的、概括性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这段时期也仅仅是从具体 1 形象思维向较抽象的逻辑抽象思维过度的过程。这时由于儿童还不能真正地运用词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思维还具有“狭隘性”、“表面性”,还不能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关系。这段时间完全要让儿童放弃形象思维能力向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转变是不可能的。相反,在这段时间里,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在教学的引导都必须充分尊重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对儿童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可以说,对于逻辑抽象思维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循序渐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逐渐开导学生逐渐走到逻辑思维方式的路线上来,必须在发展好儿童形象思维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发展儿童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这样才能在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方便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应该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形象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主要培养在创新思维能力上的提升。
二、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小学生提到写作文,出现最普遍的反映就是“没东西写”,教师批改论文,出现最频繁的评语是“千篇一律”。学生对作文缺乏激情,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无奈,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过于局限课本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太过于局限课本。这是大多数教师都容易走入的误区,认为,按照课本教,不会有错。其实,作文教学就忌讳框框条条的束缚和写作方法的机械教学。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更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思维带来的创新性。面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不在乎用华丽的辞藻、不在乎有相当系统的思维性,只要合乎天性,贴近生活的真实性便可。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只要求能把一件物品描述清楚,讲述一件事情让人明白,但前提是真实性和原创性。这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遵循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
(二)缺乏互动交流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作文课,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基本上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适当的纠正的 2 机会很少。学生上课还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不太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处于一种盲目教学状态。
(三)题目要求雷同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作文课上对作文题目的要求过死,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不利于思维的充分发展。作文题目的雷同导致了学生写作内容的雷同,这是必然趋势。学生对该题目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积累和素材,或者不感兴趣,就开始参照作文书,导致雷同现象。
三、小学作文课的几点建议
(一)提倡自由教学
思维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能被统一。在作文教学上,应该多让孩子使用比喻,这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所谓的比喻其实就是对比,找出万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联系。不能用课本上的框架固定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自由发挥,多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多学多观察。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首先强调生活的积累,其次是精蕴的探求,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的精辟论断。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东西,重在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爱好,而不是培养一个作家。其实,儿童的天性,爱玩,对于有趣的事,充满好奇。这些都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之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可以在小学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采取大自然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等形式比较自由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力量,对比较抽象的字、词、句、段、思想,尽可能引导学生依靠形象思维去理解。并配合形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课件教学、声音教学和影像教学。在不具备自然教学条件的学校,建议教师将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通过外表形象和声音的展示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积累写作素材和对于生活知识的积累。
(二)遵循思维规律
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是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儿童只有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概括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才是教学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和主要目的。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巧妙地加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在学生作文的实践中,在正确学生对于事情的感性描写外,适当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和 3 对文章结构逻辑的初步涉足,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巧妙结合,对于作文的教学有进一步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创新能力
不要太过于拘泥学生作文题目,发挥学生的自我创新思维能力,作文的题目可以涉及一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作文题材。语言也不要太过于拘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贴近生活,巧妙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的形象描写写作手法,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在足够掌握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而,在作文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笔者认为,能做到这些,并达到应有的效果,小学作文教学就算是成功的了。课程改革使我国的国民教育更上一个台阶,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也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加快国家教育多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颖,从思维概念的辨析中看儿童思维的独特性[J], 学前教育·幼教版,2008.4
2、戴斌荣,儿童思维分类实证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
3、华晓芬,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要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4、史淑敏,走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J], 时代教育,2008.8
5、张秀梅,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心得[J],甘肃教育,2008.9
第三篇:历年高考儿童思维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
..。
..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层次的国民教育都在努力改变旧体制,适应素质教育的新体制,小学教育也不例外。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小学作文教学在方法论上寻求契合点提出建议。关键词:形象思维 逻辑 小学作文 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的教学水平也提高到一个层次。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模式上都充分考虑到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具体表现为:小学教学逐渐放弃了以往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法到以“趣”、“真”“活”“实”为特色的教学上,从书本教学逐渐转移到生活教学的轨道上,这点特别体现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上。
一、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它的本质特点反映在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儿童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思维定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还不具有人类的逻辑思维特征。儿童最初的思维习惯较多依赖具体的事物,可以说,离开具体思维和感性认识,就不太能思考了,这时候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使之转换为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来。
人从3岁左右开始,在大脑良好发育的前提下,已具备了从较低级的思维模式向较高级的思维模式转换的客观条件。可以这么说,儿童开始从仅仅停留在对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如何思考自己所知道的、所记住的事物。
第四篇:浅谈语言和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浅谈语言和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语言——思维”型教育区别于“文字——语言”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实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密切结合。我们知道,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具有工具性;而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又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它又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所反映出的两种基本属性。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然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听说,还是读写,它所表现出的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决定这四种外在能力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单纯地就听说读写去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应该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时,也不能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语言思维的训练看成是同一层面的东西,而应该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去带动听说读写的训练。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呢?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基本关系: 一: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empirenews.page--]正因为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结合,我们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注意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要注意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必须结合听说读写活动来进行。
我们说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必须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在80年代一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如果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搞成两张皮,非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会流于形式,而且听说读写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必须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这才是正确的认识。二: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训练。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是个大问题,这是造成学生文章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内容可思考,必须重视扩大阅读量。同观察的要求一样,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作者学语言,学思维。这样,学生的知识材料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empirenews.page--] 其次说说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80年代中期,有些地方出现过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且不说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责任,即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便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再如情感,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三: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关系。
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除了要处理好以上诸关系外,关键还在于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核心内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要求上,我们既要防止脱离思维训练去单搞语言训练的倾向,也要防止脱离语言训练去单搞思维训练的倾向,做到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语言训练之所以要同思维训练很好的结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的问题,是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着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止思维的发展要受影响,语言的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抓好思维的训练,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词语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概念方面的内容,在句子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判断方面的内容,在论证方法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推理方面的内容。不论听学生回答问题还是看学生的作文,不仅要注意到学生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应该从语言的问题中看到思维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思维训练之所以要同语言训练很好的结合,也因为学生的语言对思维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的思维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在大脑中,要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思维的结果即思想,也要以语言为工具表达出来。可以说,离开了语言,便不成其为语文的思维。因此,语文课的思维训练必然是语言性质的思维训练,是同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的思维训练。在语言训练中,每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一个新的词语,一种新的句式,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他就寻求到了一个能够反映相应事物的词的标志,增加了一种能够反映自己思维内容的表达形式,他的思维也就向前发展了一步。正因为如此,我们进行思维训练必须紧密地结合着语言的训练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又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表达,才会真正形成语言意义上的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抓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能将这两种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注意从知识经验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为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创造好条件,也就真正体现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小学语文新课程中的古诗教学,应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指导下,坚持以阅读记诵为主、循序渐进、把握大意、整体感知、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和坚持科学评价的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搞好小学古诗教学的重要保证。
一、坚持以阅读记诵为主借以增进语言的积累。清人陆世仪在分析少年儿童特点时说:凡人有记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1-6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要求。这个要求是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龄特点和智力特点而提出的国激进语文教学中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让小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我国的古代蒙学教育,正是根据少年儿童智力特征,集中力量让小学生大量背诵古诗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考察他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水平。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突出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强调阅读记诵的过程。
二、循序渐进
必需考虑不同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教学。采
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文教学,要切实掌握好这种由少到多的层递关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安排课内外古诗文诵读的份量,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基本上都是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优秀作品,其中又以七言绝句和五方绝句占最多数。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只要求他能够熟读和背诵,初步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即可。第二学段(3-4年级)虽然背诵的诗文仍是50篇(段)但要求在诵读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情感,并领悟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随着学生阅读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积累的丰富,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并要注意诵读过程中的声调和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境。由扶到放的原则新课程规范对于1-6年级不同级段学习的内容和份量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把握大意、整体感知、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古诗,与语文材中其它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把握大意,就是让学生大体上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就行。
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首先是要大体把握一位老人在茫茫雪天里独自在含泪的江面上垂钓,同时还要感受“绝”与“灭”和
“孤舟”与“独钓”之间的情思,感悟在这样了无声息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环境的严寒孤寂越发衬托出老翁的坚强独立,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四、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通过学生自由的联想与想像去感悟诗歌的情景。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在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现过年时,大家都在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结合现有经验产生共鸣,撕开旧对联“旧符”,贴上新对联“新桃”,过年大人喝酒,既诗中“屠苏”即喝屠苏酒。这样孩子们就更能入境悟情了。
五、坚持科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背诵诗文的数量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诵得数量要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诵读诗文时音调、节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其标准。一部分语感好的同学,读得就好些,语感差一点的同学,读得就不会那么好。对待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