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2缩减版)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

时间:2019-05-13 13: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1102缩减版)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1102缩减版)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

第一篇:(20101102缩减版)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

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

--基于上海市11所中小学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现状的考察

赵萱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摘要]伴随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来沪外籍人士逐年增加,其子女教育问题成了上海对外开放工作的一部分,文中选取11所接受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中小学,从外籍学生和家长层面考察随班就读的原因,整理随班就读的类型与流程,从学校层面考察校园中针对外籍学生随班就读而开展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最后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外籍学生;随班就读;上海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

据上海人口史发展研究,1843年居住上海的外国人只有26名,但到1942年达到了15万。

21*随着四个中心建设发展,来沪外籍人士逐年增加,2009年在沪常住外籍人口达到152050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截止2008年12月底上海共有20所国际学校,7所补习中心。除了自主办学的国际学校外,外籍学生可申请进入上海本地学校的国际部就读,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外籍学生更有机会参与随班就读。2002年上海市接受外籍学生的中小学达到了71所,2004年0.2万外籍中小学生就读于150所经过市教委审核的中小学校。2007年闵行区招收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中小学从原先的9所增加到了14所,学生生已达1000多人。2009年长宁区教育局生源统计显示区内5所中小学共接受外籍学生718人参与随班就读。2010年浦东新区内仅建平中学、建平实验学校、福山外国语小学、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等4所学校接收随班就读外籍学生数总和就逾百人。

一、聚焦沪上随班就读的外籍学生

(一)申请随班就读的归因分析

笔者在11所接受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中小学访谈了39名外籍学生、6名外籍学生家长,促成其选择参与随班就读的原因有:(1)学业规划的需要,以华裔为主的外籍学生出于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肯定;以日韩为主的外籍学生想通过留学生考试进入中国大学深造;为应付本国高考采取曲线救国策略,如日本国家教育部规定在国外求学后归国的日籍高中生,只需参加比国内高考难度低的留学归国考试,便可进入大学深造,促成日籍学生为减轻自身学业压*②①43作者-:赵萱(1985,11-), 浙江金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博士在读, 研究方向:教育文化与社会.通讯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09级博士赵萱.联系方式: ***;e-mail:zhaoxuan1117@163.com.力选择高中留学;本地中小学相比国际部、国际学校管理要严格,学风更端正,具有汉语氛围,一些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外籍学生转而申请随班。(2)对职业生涯的规划,韩国企业对汉语水平高的职员会有优先提拔、加薪,出于对华业务扩展的需要,对于北大、复旦、交大等文凭非常青睐,客观上激励韩国学生远赴中国求学;欧美企业对于员工跨国学习经历日益看重,促成了部分留学中国的外籍学生为培养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选择随班。(3)个人兴趣,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每年有很多外籍学生通过国际交流组织AFS、YFU等以交换生的身份参与随班就读。(4)低学费的刺激,上海地区国际学校每年学费从10000到21000美金不等,公立学校国际部收费约7000至11000美金,与之相比随班就读的收费可谓极具性价比。上海市普通公办中小学接受在本市任职或就业外籍人员的偕行子女就读,其学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3000元、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每学期6000元。华侨子女、持有《上海居住证》B证的外籍人员子女,在上海市接受义务教育收费标准等同于本市户籍学生。(5)其他原因,如父母工作地变换等。

(二)随班就读的类型与申请

外籍中小学生申请进入本地中小学参与随班就读形式有:(1)学历生,即我们常说来沪中小学6个月以上,达到学校考核要求后予以颁发学业证书和学历证明的小留学生,可以在国外申请通过上海市教委认证,具有海外直接招生资格的学校的就读名额,到沪后直接入读,也可随父母到沪后再持相关证件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根据就近入学原则落实,在语言能力与学业成绩测试合格后进入本地班级跟读。(2)短期交流生,在沪上中小学就读时间在6个月内,如部分学校与国外中小学结成友好学校,每年接受对方学生为期一两周以随班形式体验;也有外籍学生通过CIEE等国外教育交流组织前来学校交流。沪上接收外籍中小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分为以下2类:(1)校内不设国际部,外籍学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部分随班(仅语文和英语随班)和完全随班,如福山外国语小学;(2)校内设有国际部,允许外籍学生达到学业要求后申请随班就读,如建平中学。

二、学校层面:随班就读外籍学生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

(一)迥异的校方接收态度

调研中笔者发现学校在外籍学生申请入学的处理上存在三种态度:主动接收、被动接纳和拒绝申请。

建平中学将招收外籍学生视为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需要;实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需要;实现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接纳符合条件的外籍学生参与随班就读。新基础实验学校将做好中外融合教育作为创建和美与共的国际化校园的重点,多年来为外籍子女入学876

59开设绿色通道。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七色花小学致力于探索创设国际化的校园氛围,通过

画展鼓励中外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注重外籍学生的教学工作并以《有效提升外籍学生中文水平》获批09年区级重点课题。

调研中同样发现不少学校是以相当被动的姿态,甚至是因为区教育局的分配才勉强接收外籍学生随班就读,通常认为:(1)学额紧张需优先满足学区内沪籍常住儿童的入学,拒绝汉语能力水平不过关的外籍学生是合情合理的。(2)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提供额外师资辅导。(3)中外文化迥异、认识分歧造成诸如升国旗、佩戴红领巾、遵守学校行为规范这些常规德育工作在外籍学生中开展颇为棘手。(4)中外学生之间天然隔阂和潜在冲突极易成为建设团结班集体,和谐文明校园的一大挑战。(5)外籍学生的知识基础、汉语水平使得他们极难适应中国课堂,容易成为班级后进生。

(二)因校而异的课程设置

外籍学生随班接受的课程主要有两种:(1)完全与普通班级一致,常见于校内无设置国际部或境内班的小学与初中,如愚园路第一小学;(2)组合型课程--随班念本校课程,再由国际部负责补习,增开HSK课程。在建平中上午外籍学生随班上课,下午选修课时间由国际部组织按年级和HSK水平开展分层教学,外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跟读平行班内难度更高、知识面更广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修读国际部开设的更有针对性的HSK课程、难度稍低的其他科目。向明中学从2007年起开设学制半年、单独授课的汉语准备班,面向没有汉语基础或经学校考核不合格的外籍学生,重点教授初中汉语,英语和数学,考核合格后准予转入向明中学就读,成绩优秀并具有HSK6级以上证书的外籍高一学生可插入中国班级就读,高

二、高三外籍学生均在国际部上课。

(三)日趋完善的管理模式

1、混合编班

在上海很多学校对中外学生进行混合编班,新基础实验学校力求做到中外学生在德育教导、学习指导、考评机制上不搞区别化。福山外国语小学通过普通社区配套国际化教育,采用随班就读制,使外籍学生能真正融入班级、感受中国文化,实现福山优质教育资源辐射。

2、配套师资

外籍学生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异,在适应校园生活、应对学业压力上有其特殊性,为此很多学校都有调动师资,任命专门管理人员的经验。新基础实验学校在2007年就成立了外籍学生管理处,建成一支外籍辅导员队伍,给予外籍学生人文学业关怀。建平中学聘请熟稔韩语的汉族教师作为外籍学生班主任,负责与随班就读的平行班班主任沟通,安1110③

排国际部授课,并从2005年开始实行导师带教,保证每位外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向明中学推行国际部班主任与平行班班主任共同协调、参与外籍学生管理的双班主任制度。

3、制度建设

尽管一些学校接收外籍学生的历史尚短,但将探索适合外籍学生特点又能规范其行为的管理制度视为校园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建平中学制定的《外籍学生手册》包含了外籍生班主任管理工作职责、外籍学生奖励和违纪处理等规定。向明中学修订《留学生守则》规范外籍学生在校行为。建青实验学校推出《涉外人员守则》、《外国学生办证流程图》、《外国学生入学须知》等制度。

4、校园活动

整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在校内开展各项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同时给予外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融入校园是大部分学校促成中外交流的惯用方法。新基础实验学校的“用感动为春天开幕”活动,建平中学的国际文化艺术节等,七色花小学的摄影作品展,都为中外学生相互了解创造机会。

5、评价方式

如何评价外籍学生在校表现,规范外籍学生行为方式使其符合学校的制度要求,如何建设和美与共的国际化校园是每一所接收外籍学生的中小学一直关注的。新基础实验学校从2009学年开始,由各年级制定出符合本年级外籍学生的养成教育推进内容,进行每月一次的形成性的评价并在年终进行奖学金评比。建平中学则是将外籍学生纳入到评选历年“建平十大感动人物”的体系中。建青实验学校每年评比优秀外籍学生,外籍学生学习积极分子。

(四)班主任工作

笔者对建平中学等11所学校的32位曾经担任过外籍学生所在平行班班主任的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显示如下:(1)家校联系尚不密切,以外籍家长致电班主任询问子女学习情况居多,家访的形式几近消失的现状,除非外籍学生出现极难适应学校氛围,一般班主任由于语言沟通障碍不会主动与外籍家长联系;(2)日趋高涨的关注程度,随着基础教育国际化建设日渐成为学校工作的关注点,国际理解教育在校园里的推广普及,大部分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会留意外籍学生的表现,将其视为班级一员,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特长、参与组织策划;(3)观察融洽程度,班主任会细心观察班级里外籍学生与本地学生相处是否非常融洽,能否适应班集体生活抑或是组成外籍学生小团体;(4)面临的困难,几乎所有的班主任在外籍学生日常管理上都遇见过困难,而只有小部分曾接受过针对外籍学生教学与管理的相关培训如学校召集相关老师参与外籍学生管理的座谈会。

(五)任课教师实践

在对11所学校接受访谈的37位任课教师问卷调查中显示:(1)关注程度--授课教师对外籍学生的关注程度随着教学节奏加快,尤其当外籍学生希望做普通一员,这种关注会逐渐减少。(2)学业要求和辅助—由于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外籍学生的学业要求要低于本地学生,几乎所有的授课老师都为他们补过课、单独出考卷或是布置作业。(3)面临的困难:大部分教师表示正面临着如何协调班级教学进度与外籍生学业需求的困难,如何在不影响教学成绩和升学率的前提下吸收课堂当中的多元文化因素丰富教育内容成了自己关心的话题。

三、反思与改进

通过对11所接受外籍学生随班就读学校的考察,笔者认为在以下4个方面可以改进:

(1)学校德育--鼓励以校本课程形式推行国际理解教育,注重在课堂知识教学与课外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外国风俗礼仪,对易导致中外学生冲突的行为加以说明,对学生间的矛盾隔阂有效疏导,促进中外学生和睦相处。(2)师资培训--提供跨文化培训,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主动与外籍学生和家长沟通,对班级中这一特殊群体给予足够关注;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于解决学校面临的外籍学生教育与管理实际问题而举行校际间工作经验交流会;针对外籍学生考HSK考试需求,大部分学校都是抽调英语或者语文教师教学,建议由市教委、区县教育局牵头,着手引进对外汉语教师或鼓励本校教师考取对外汉语资格证书后从教,注重搭建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师经验交流平台。(3)教材编制:面向外籍中小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中国本土中小学的语文课,在国家课程大纲中找不出对此类课程目标的描述,对外籍学生中文教学因校而异,建议由区县教育部门牵头,联系对外汉语教学专家着手编制或引进。(4)教学辅助:对于外籍学生在平行班中易处于中下游水平的现状,学校应灵活应用年级间的分层教学,如让汉语薄弱的高年级学生去低年级乃至小学跟班上语文课或者拼音课,鼓励来自欧美的外籍学生去上高年级的英语课;在充分了解外籍学生及家长意愿的基础上鼓励任课教师本着职业道德开展补课,帮助外籍学生提高汉语听说水平。

注释:

①数据源自中国上海官网发布的《投资带动就学需求 四成境外生就读闵行》一文整理,网址为:。

②数据源自2010年6月17日与长宁区基础教育科S老师的电话访谈整理,访谈者为赵萱。

③以上资料根据2010年5月25日与卢湾区七色花小学F老师的电话访谈整理,访谈者为赵萱。可参见2009年11月16日该小学官网发布的《七色花小学进行“有效提升外籍学生中文水平”的跨文化教育专题培训》一文,网址为:,2009-05-22.[11]上海市向明中学.向明中学国际部学制体系2008学年至今[R],2008.Perspective of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Local Clas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ased on 11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Shanghai

ZHAO-Xuan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four centers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settle down here which makes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pening in Shanghai.The article selected 11 schools, conclude the reasons why they choose to study in local class with Chinese classmates from aspects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how to apply and the common types of study in local schools, explore th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at foreign students received in local classes, and finally gives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foreign students;study in local class;Shanghai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和陈旧率非常高,因此,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一个世界以前,如果一个人中学毕业,他的知识可能够一辈子使用,而现在不同了,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如果5年内没有输入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可能已经陈旧一半了,甚至更多,这也正是“终身学习”这一口号的提出的历史背景,现在人们已经对构件学习的社会的必要性达成了公式,教师教师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到一个日程

目录

导言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社会?家庭?儿童?幼儿园

二、社会与儿童?教师与学前教育学

三、对传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反思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对幼儿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状态的 分析

(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建构幼儿园教育学的现实性 分析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中的基本理念之重构

一、基本理念

(一)儿重观

(二)学习过程观与幼儿学习观

(三)教育观与幼儿园教育观

(四)课程观与幼儿园课程观

二、教育情境

(一)教育情境的形成(二)对教育情境的教育学分析

三、教育时机

(一)对教育时机的描述

(二)教育时机――幼儿园教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

四、教育机智

(一)什么是教育机智

(二)教育机智的体现

(三)教师教育机智产生的条件

(四)教育机智的修炼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条件分析与优化

一、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实际影响力

(二)幼儿教师应确立的教师观

(三)对幼儿教师创造性发展的建议

(四)迈向“专家型”教师

二、幼儿

(一)幼儿对教师的影响

(二)幼儿影响教师的方式

三、管理

(一)管理工作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

(二)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建议

四、环境

(一)对环境作用的诠释

(二)幼儿喜欢的环境特点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四)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作用与营造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策略

一、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策略

(一)观察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方法与类型

(四)观察的步骤

二、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导入的一般策略

(二)掀起高潮的一般策略

(三)结束的一般策略

(四)把握活动节奏的一般策略

三、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

(一)方法策略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

(二)最优化教学策略具备的条件

四、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使用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使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策略的基本类型

五、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非语言策略

第四章 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与分类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三)“课”与“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包含随机教育)的指导策略

(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集体活动、全园 活动的指导策略

(三)室内活动、户外活动、园外活动的指导策略

(四)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五)阅读活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交往活动的指导策略

(六)生活环节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策略

一、教育活动评价概说

(一)教育活动评价是什么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观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甄别功能

(三)教育功能

三、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生态性原则

(三)评价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融合互动原则

(四)分类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

(二)对活动开展过程的评价

(三)对活动效果的评价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发展评价

(一)对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评价

(一)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方法

第三篇:“新基础教育”班级岗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班级管理

“新基础教育”班级岗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基础教育改革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交互展开。在实践方面,对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校管理等进行了重建式的探索。笔者有幸参加了该课题的实验研究。以下是我们通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新基础教育”的岗位建设是针对那些不被人们重视的、每个班级每天必须做的班级日常事务,对它的意义与合理性进行深入反思,并对它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进行适当改革后形成的新模式。它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变这种班级日常生活的麻木状态,使原先被视为无奈的义务之事,转化为学生积极争取、主动开展的富有创意和诚心之事”(叶澜)。班级岗位建设是“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沟通了班级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新基础教育”班级岗位建设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岗位的联系与区别

简单地说,“新基础教育”岗位建设是基于原有班级岗位,进行开发建设,提升其价值的实践改革,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岗位的联系与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新基础教育”的岗位设置中既有课代表、小组长和卫生值日生等事务性岗位,也有导读小先生、信息发布员等丰富班级日常生活的岗位。所以,从涉及范围来讲,“新基础教育”岗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其次,“新基础教育”岗位建设的过程包括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锻炼→岗位评价→岗位轮换,而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岗位设置和岗位选择两个环节。所以,从运作过程来讲,“新基础教育”的岗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延伸。

第三,“班级的事有人做”是“新基础教育”岗位建设中“成事”目标的体现之一;除了“成事”,岗位建设还要“成人”,即通过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所以,从价值追求来讲,“新基础教育”的岗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提升。

第四,在“新基础教育”岗位建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因为岗位建设是老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教育实践。所以,从师生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来讲,“新基础教育”的岗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建。

二、“新基础教育”班级岗位建设的具体操作

“新基础教育”班级岗位建设的运作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整个程序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一)岗位设置

1.班级岗位设置的原则

班级岗位设置的原则是按需设岗,这里的“需”,一是班级建设之需,二是学生发展之需。班级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学生共同承担。另外,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有实践锻炼的需要、展示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因此在设置班级岗位时,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引领学生的发展。

2.班级岗位设置的策略

(1)多种类别,名称自定

岗位设置要尽可能涉及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类别上讲,一般有以下五种:①学习类:包括各学科课代表、学习小组长、领读员等;②知识类:气象记录员、导读小先生、信息发布员、小报童等;③活动类:主持人、活动策划、联络员等;④服务类:黑板美容师、桌椅小排长、门窗小卫士、餐厅服务生等;⑤行为规范类:护眼使者、节能小哨兵、护绿小天使、午餐管理员等。

岗位的名称不求统一,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个性化命名,但最好使岗位的名称与岗位的内容相符合,避免出现歧义。

(2)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班级岗位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完善。这里的“动态调整”包括合并、分设、取消或增加。

例如:一年级班级岗位的设置都要经历从无到有、逐步丰富的过程,不可能也没必要一步到位,可以随着学生校园生活的展开而逐步丰富。岗位最初可由教师提出,之后逐步向师生共同商定、学生自主确立过渡。

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随着自主活动能力的增强,需要增设新的岗位。增设的新岗位以学习类、知识类和活动类居多,如10分钟队会主持人、文学社活动召集人、美文推荐员等。岗位的增设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了学生日常的班级生活品位;另一方面也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岗位选择。

到了高年级,岗位设置需要进行先减再加的调整。这里的“减”有两层含义,一是删除,例如,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卫生小喇叭”“护绿小天使”等规范督促岗位就没有设置的必要了;二是合并,例如,擦窗、擦窗台的岗位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合并成一个岗位。与此同时,随着学生活动范围的扩大,可在班内增设参与班际活动、全校活动的岗位,例如“大手拉小手”志愿娃等。岗位招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需求,赋予班级岗位更大的活动时空和教育意义。

(3)沟通协作,淡化层级

班级岗位设置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干部与服务类岗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二是班委和中队委的组织建设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小干部,如班委系列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中队委系列的中队长、副中队长、组织委员等,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纳入班级岗位范畴,只是从岗位的职责来说侧重于管理。将小干部归属班级岗位,可以给更多学生提供在班干部岗位上锻炼的机会,并通过竞争上岗,强化“干部”能上能下的观念,淡化“终身制”的意识。

另外,设置班级岗位时,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把小干部与服务类岗位进行横向沟通,可以项目组的方式进行招标,例如:学习委员——领读员、美文推荐主持人、名言主持人、成语主持人、古诗主持人;纪律委员——课间小巡警、眼操监督员、绿化小卫士;宣传委员——园地美容师、板报抄写员、美编;生活委员——餐厅小卫士、水电节能员;信息委员——小报童;体育委员——小小领操员、体育器材发放员;组织委员——10分钟队会主持人……

在项目组“组阁”时,由班委、队委担当项目组的组长,项目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即为班委、队委的管理内容,这样既可以明确小干部的职责,在相对稳定的较小范围内培养其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又可以通过评价项目组工作淡化岗位间的等级差异。

关于班委和中队委的关系处理,我个人认为,低年级只设班委,不设队委。少先队组织建设在三年级提出了“健全中、小队组织”的要求,所以此时引入中队委比较合适。由于学生对“中队委”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的过程,所以可通过中年级“有分有合”的方式进行过渡。高年级则实行班、队共同建制。小干部按班委、中队委两套班子进行组建,共同分担班队建设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二)岗位竞聘

1.班级岗位竞聘的原则

班级岗位竞聘的原则是自主竞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岗位,包括适合自己且能胜任的岗位,也包括挑战自我、希望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我的岗位。教师可以适度给予指导,但不能代替学生选择,更不能直接分配。

2.班级岗位竞聘的策略

(1)明确职责,对照选择

班级岗位的竞聘,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公布岗位职责和人数,以供学生对照选择。岗位职责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要求表述清晰,简洁明了。如,小报童:协助副班主任做好报刊征订工作;及时将报刊送到同学手中。小会计:管理好班级小银行,做好收入及支出账目。守门员:准时开门,提醒同学养成当最后一个人离开教室时关窗关门的习惯。劳动委员:学期初负责劳动工作的安排;每日、每周做好劳动示范、督查工作;整理、清点劳动工具;及时进行劳动情况的总结与表扬……

这些大小不同的岗位组成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网络,每一个岗位就是网络上的一个结点。让学生在结点上任职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拥有一份体验。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过工作经历,几年下来,将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

(2)规定程序,面向全体

班级岗位竞聘一般分以下四步进行:

①动员准备。班主任提前一星期利用班会课告诉学生要进行班级岗位竞聘的消息,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供学生自行选择岗位并做好竞聘准备。

②竞聘演讲。演讲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我想竞聘什么岗位”“我能为班级、为同学做哪些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竞选演讲不排顺序,自愿上台,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对待竞选的态度和胆量。

③投票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的方式,当场唱票,根据票数的多少,推选出各岗位拟聘人选。简单一点的操作方式是举手表决。

④公布名单。在对全班岗位作通盘考虑后,班主任适当调整岗位人员的分布,并征求相关任课教师的意见,再将确立后的岗位负责人在全班张榜公布。至此,竞聘工作全部完成。

(3)一岗多人,减少兼职

一般情况下,能力强、人缘好的学生如果没有相关规则的限定,一个人能竞聘上很多岗位;反之,有的学生可能一个岗位也竟聘不上。一岗多人、减少兼职,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一岗多人是让几个人共同承担同一岗位。其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在同一岗位上的分工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以老带新”。减少兼职主要是在管理类岗位上,如大队委员或在校部担任职务的学生不再担任班级的主要干部,但要求他们积极支持帮助班干部开展工作。班干部不身兼多职也是一条原则,以空出岗位让其他学生得到锻炼。

(三)岗位实践

1.班级岗位实践的原则

班级岗位实践的原则是注重过程,学生从“做了”到“都做了”到“都做好了”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的学生花的时间长一些,有的学生短一些,但无论长短都需要学生亲自经历,其他人无法替代。岗位实践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2.班级岗位实践的策略

(1)督促鼓励,正常运作

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初次上岗或轮换新岗位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两类学生。

第一类是对岗位工作热情高涨,遇事反应敏捷但只图新鲜的学生。这类学生一开始凭着自身的悟性和热情,很快会在岗位工作中赢得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羡慕,但时间一长(约2个星期后),如果没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或者要求,他们对岗位工作的新鲜感就会逐渐消失,甚至会因为贪玩而忘记自己的工作职责。所以,为了保障岗位工作的正常运行,教师需要经常督促提醒这类学生按时上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二类是性格比较内向、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这类学生初次承担岗位工作往往会感到有困难,老师一定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及时肯定他们在岗位工作中的点滴进步。因为第一份岗位工作能否做下来,不仅影响他们日后的岗位选择,还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2)尊重差异,分类指导

学生新接手一份岗位工作,会因为自身能力、个性和岗位间的差异等呈现出不同状态。作为教师,除了耐心等待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感悟,还需要时时给予帮助、引领和纠偏。千万不能因为岗位竞聘结束,班级管理事务有学生做了,就一放到底、不闻不问。在学生岗位实践中,常会听到以下反映:“她太凶了,老是对我们指手画脚。”“他包庇好朋友。”“他自己不做,老是让我们几个人做。”“你有什么了不起,下次等我做值日班长也记你的名字。”“她太没本事了,居然抽到这么一个签。”……这些都是学生在岗位实践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是问题,同时也是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的同时进行分类指导。

(3)目标引领,鼓励创造

有些事务性岗位要求学生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这对于那些喜欢挑战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没意思,甚至中途产生换岗的念头。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告知“到期才可轮换”,让学生明白承担一个岗位,就是承担一份责任,不能随性而为;另一方面可以抛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使原本乏味的岗位工作变得丰富起来。例如:班级图书管理员每天负责借阅登记很机械,老师可启发学生:是不是可以给图书编个号?能否把值得一读的好书介绍给其他同学?能否把同学们借阅最多的书搞个排行榜……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不断用行动丰富着岗位的内涵,会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四)岗位评价

1.班级岗位评价的原则

班级岗位评价的原则是多元评价,包括评价周期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元。通过多元评价,可使学生学会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的岗位工作,获得更丰富的岗位实践体验。岗位评价是岗位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岗位实践为基础,又为岗位轮换作铺垫。同时,岗位评价也是最常态、最具个性的评价实践,需要好好开发它的育人价值。

2.班级岗位评价的策略

(1)整体设计,各有侧重

开展岗位评价首先要对班级岗位教育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形成能级要求,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明确各年级岗位评价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低年级段:帮助学生认识岗位,了解岗位的作用,保护学生择岗积极性,指导学生开展岗位工作,使他们在此过程中知道自己所要承担的岗位职责,体验岗位锻炼的快乐。

中年级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岗位,并努力把岗位工作做好,培养自己在较长时间内做好同一件事的持久性;能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与同学的岗位工作。

高年级段: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学生主动协调岗位工作与任课教师、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自己想办法解决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师生共同赋予岗位职责新的内涵,形成岗位服务标准,便于学生自评和互评。

(2)长短结合,关注日常

岗位评价周期应长短结合,除了“岗位标兵”“岗位能手”“岗位先锋”等较长周期的评价活动外,还要增加短期评价的次数。短期评价包括:一事一评,在班级重要工作或活动之后开展专题评价,例如“体育节”结束,对承担相关岗位工作学生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等进行评价;一日一评,在班级日记中对学生当天岗位工作情况、值日班长履行职责情况等做出评价;一周一评,对每周最佳值日生进行评价;一月一评,进行当月“岗位之星”的评比。

(3)自评他评,同步推进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表现为自评、他评、小群体内互评和全班共评。

自评,是每个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调控,采取写日记、周记、作文等方式来进行。他评,是由其他同学对在岗学生履行职责的情况做出是否满意的评价并阐明理由。小群体内互评,是在同一个岗位、同一个项目组或同一天从事岗位工作的同学,对活动中集体或个人的某些行为进行的评价。这类评价对事不对人,不管事情发生在谁身上都能起到小群体自我教育和调控的作用。班集体共评,主要通过记班级日记、全班讨论班级问题来实现,它对于形成全班舆论、明确班级的长处和问题、寻找新的班级发展目标有重要作用。

多元的岗位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经常对自己或班级情况进行理性反思、不断提出新目标的习惯。

(五)岗位轮换

1.班级岗位轮换的原则

班级岗位轮换的原则是定期轮换,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班级某岗位的特定角色。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学习和体会多种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班级岗位定期轮换可以丰富每个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在不同角色的动态流动中得到发展。

2.班级岗位轮换的策略

(1)形成制度,定期轮换

班级岗位的轮换依据各班轮换规则进行,周期多为一个学期,也有一个学年或一周、一天较短时间内的轮换,没有统一要求。

一般说来,班级中设置的卫生员,节能员,学习小组长,语文、数学、外语课代表,宣传员,安全员,生活员等,半学期或一学期轮换一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有计划地完成一件事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角色意识。班级中的小干部一般不连任或最多连任一次。

(2)评轮结合,以老带新

岗位轮换要与岗位评价有机结合,通过自评和他评产生的岗位先进,能在新一轮岗位竞聘中享有优先择岗的权利;岗位工作特别出色的,可申请连任,也可以升级,比如语文小组长工作做得好,就可成为语文课代表的第一候选人。

另外,为了避免岗位轮换带来新任岗位负责人对岗位工作不熟悉或能力较弱而造成班级常规管理的混乱,需要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来加快对新任岗位负责人的培养。所以,对于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比较适合采用部分轮换的方式。

(3)调适心理,激发后劲

大部分学生都爱当干部。所以当那些想当干部的学生竞聘落选或不再担任干部后,会产生失落和不服气的情绪。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使之认识到,即使不做干部也要积极地为班级工作,做一个好学生;另一方面要注意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因为有些家长会质疑:我的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不能再当小干部?干部被换下来是否会对孩子今后发展不利?教师要力求使家长与自己的教育一致,不给落选的孩子施加压力。

当然,对于一些轮换下来的“老资格”的干部,可鼓励他们到对能力要求更高的岗位去工作,使之继续得到锻炼、提高;同时还要求他们承担起帮助“新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愿望。

三、“新基础教育”班级岗位建设的效果

通过近十年的岗位教育研究,我们认为效果是积极有效的,许多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通过岗位建设得到了重视和解决;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学生的童年生活因此呈现出丰富、立体、动态生成的特点。

(一)岗位设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中我们发现,岗位设置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岗位既是学生实际体验的载体,也是老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方式。因此,我们从学生生活的具体需要出发,从张扬学生个性出发,从发挥学生才能、弥补其不足出发,开发出了相当丰富的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在具体岗位设置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提出、策划各种类型的岗位,自主设计岗位职责,确立合理的岗位目标,让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自主建构班级生活的过程。

(二)岗位选择关注了学生的个体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岗位教育中,我们不仅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个体差异,而且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及岗位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如对那些从未担任过干部的学生,刚开始手把手地指导,使其感受到只要有爱心、有责任心就可以做好岗位工作;而对于一些轮换下来的“老资格”小干部,则引导其到要求较高的岗位工作,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愿望,同时还要求他们承担起岗位指导的责任,帮助新接岗的同学做好工作。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通过岗位锻炼,实现在原有基础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三)岗位锻炼引领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当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始终是“中心”,很少能以平等个体的身份进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也就难以体验何谓服务、何谓责任。开展岗位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个体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外,当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出现问题时,老师和同学及时地帮助他;当学生出现懈怠时,老师和同学鼓励他、支持他;当学生岗位工作取得成效时,老师和同学及时给予肯定,并将其经验推广到所有的岗位工作中。我们十分珍视岗位对于学生发展所具有的养成性价值,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岗位锻炼,能在较长时段内呈现出发展、变化、成长的轨迹。

(四)岗位评价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

每一个岗位职能的实现、创造力的呈现,都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了光彩与前进的力量,每个个体都在以自身的服务、劳动与创造,为其他同学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和发展空间。我们关注岗位教育这一活动形式,更借助岗位评价实现其促进学生与班级成长的价值。

岗位评价,有正规的班内评比,有日常交流,也有即时指导。通过自评、互评、师评进行反思,学生得以通过他人帮助,立足自我,形成新的自我意识。特别是教师适时适度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了今天的成功能为明天的成功奠定基础,但是仍然要努力;对于失败的学生,通过与其一起分析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其扫除通向成功之路的障碍。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在感受自己进步、发现伙伴优点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有效的岗位评价不仅唤醒了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还促使学生间的携手共进。

虽然我们对班级岗位建设的研究有很多感悟,但每一次面对新的实践,又形成了新的“预设”和“生成”关系,所以尚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第四篇:环境保护教育与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

敖勒召其海军希望小学环境保护教育与实

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市教育系统环境保护教育与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与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倡导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层面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从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具体的小事入手,身体力行参加环保行动,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校园活动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认识并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导学生参与节约型学校建设,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弘扬环保文化,掌握环保技能,养成环保习惯,以此带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保护鄂尔多斯碧水蓝天、建设“美丽鄂尔多斯”、“美丽鄂前旗”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宣传环保对于社会进

步发展的意义,让“零废弃、零污染”的环保理念深植全体

师生心田。

(二)在实施环保教育的过程中,力求能够充分调动全

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及时

表彰先进、奖励创新。

(三)把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型公害入

手,真正认识到地球环保问题的深刻性和紧迫性,坚持从身

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使环保行动真正见到实

效。

三、活动安排

(一)主题教育阶段(2013年4月1日-5月10日)。

开展生态环保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1.举行启动仪式。利用升旗仪式举行以“用我们的小手

放飞绿色的希望”为主题的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2.发起倡议。由政教处、少先队大队向全体师生发出倡

议,动员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

3.设臵固定的宣传牌与宣传栏。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

广播、校园网、校讯通等阵地开展宣传。

4.开展实践活动。

(1)开好主题班队会。以“用我们的小手放飞绿色的希望”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生态教育课,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进行直接的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

(2)开展黑板报、手抄报、美术、书法、摄影、动漫

原创及科技制作比赛。

(3)开展专题作文大赛。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让学生

谈谈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写写自己参与此活动的收获

与体会。

(4)发一份致家长的倡议书,以“倡导绿色出行,共

建洁净美丽校园,共创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区”为主题,以学校为单位,向家长发放一份倡议书,动员广大学生家长

支持、参与“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模”工作和环保活

动。

(5)组织以环保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演讲、辩论等比

赛。

(二)成功展示上报阶段(2013 年5 月10日-5月20

日)。开展生态环保体验活动,践行文明生态和谐发展。

1.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小结。对上述各类参赛作品进行

收集与初评,精选部分作品展示,如手抄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等。同时,于5月20日前将精选的优秀作品10副

以电子图片形式分类后打包传至电教中心。每件作品需注明

学校名称、作者姓名、所在班级、作品名称、联系方式等。

2.环保主题(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在以校为单位组织

初赛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以“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演讲比赛。

3.科技制作比赛。根据实际做好动漫原创及科技制作作

品的初选工作并于5月24日之前将优秀作品统一上交教育

局电教中心。上交3-4件作品。

4.专题作文大赛。5月24日前将精选的优秀作文打包后

上传教育局,要求上交15篇;每篇作品需注明学校名称、作者姓名、所在班级、作文名称、联系方式等。

5.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要模范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厉行

勤俭节约的要求,秉持节约理念,养成节约习惯,反对铺张

浪费,形成珍惜资源、勤俭治校、和谐发展的风尚。要将节

约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学习生活等各领域,融入校园文化,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氛围,强化节电、节水、节纸、节粮和节约教学资源的意识,杜绝白昼灯、长明灯、长流水、餐饮浪费等现象,开展废旧书报纸张、笔、废电池、旧校服等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活动,倡导双面使用纸张,携带

固定草稿本,爱惜书本,使用旧教材,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

习惯,把节约落到实处。

6.深入开展“亲近大自然”调查行动。利用双休日、节

假日和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

社区、公园等场所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体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创建“生态家庭”行动。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公开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家

长宣传生态环保和我区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的重

要意义,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与家长一起努力,共同创建“生态家庭”,为创建低碳生活、生态环保鄂尔多

斯做出应有贡献。

四、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环保教育与

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环保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

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创

建绿色学校的重要载体。为确保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效开

展,成立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二)拓宽途径,突出践行。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

点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组织活动,在各种主题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附件:敖勒召其完全小学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工作领导

小组

敖勒召其完全小学

2013年3月28日

第五篇: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答案

是非题

1.任何性质的班级凝聚力都对班集体的发展具有健康的积极作用。()(7分)得分7

是否 得分7是否

得分72.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7分)单选题1.保证班级教育管理活动实效性的是()。()(7分)

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实施维得分7社会化职业化理想化条理化得分7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校风得分10“我是谁”“他是谁”“她是谁”“我和你是谁”2.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品德()的过程()(7分)3.班风是()的重要标志。()(7分)4.通俗地说同一性就是个体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10分)

多选题

1.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确立要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原则来制定。()(7分)

得分7

针对性整体性实效性可测性整分合整体育人实践锻炼全员参与得分7目标管理平行管理常规管理2.“开学四把火”的案例体现出教师运用了班级教育管理的()原理。()(7分)得分73.班级集体管理的主要形式有()。()(7分)

民主管理

4.()就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际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社会活动、劳动以及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体力行,体验实践的快乐而

得分7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行为训练法的关键,就是把学生置于()中。()(7分)

行为训练法个性锻炼

实际锻炼意志锻炼得分7教育性单一性发展性

多元化

得分

105.班级组织的特殊性体现在()、()和半自治性()(7分)

6.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向()、由()向()发展的过程。()(10

分)

具体抽象低级高级得分10设计师、学习者咨询者、组织者研究者外交家、信息平台7.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有哪些角色特征()()(10分)

《儿童异常行为分析与辅导(远程教育)》在线测试一

判断题:

儿童说谎行为属于学习障碍。(第一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焦虑是儿童常见异常行为表现之一。(第一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第一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第一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常常受挫的小孩容易产生退缩行为,所以教师要多采取鼓励手段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第四章)(1分)答案:1

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躲避人群或生人,不合群是儿童退缩行为的表现之一。(第四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儿童品行障碍有时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第三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儿童多动症与品行障碍是没有区别的。(第三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儿童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自行消失。(第四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0

教师要注意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别辅导。(第二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儿童吮吸手指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均属正常行为。(第四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学习障碍一定是由学习方法不当引起的。(第二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注意力障碍的孩子一定是多动症。(第二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教育疗法是儿童异常行为的常规辅导方法之一。(第一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任性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第六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可减少孩子的恐惧感。(第五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学会自我调节放松是防治考试焦虑的方法之一。(第五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遗传因素与儿童孤独症无关。(第六章)(1分)答案:2

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恐惧等于恐怖症。(第五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明显的外露性是儿童嫉妒心理与成年人嫉妒心理最主要的区别。(第六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溺爱是引起儿童暴怒发作的主要原因。(第五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孩子怯懦产生的原因与不正确的家教方式无关。(第六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说话不流畅现象。(第七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第七章)(1分)

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是没有区别的。(第七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

下载(20101102缩减版)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1102缩减版)试论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