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5篇

时间:2019-05-13 14:3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第一篇: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使得近郊农村土地被征用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具体来说,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是指随着我国城市扩展和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基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因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积聚的过程,而且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以及农民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民在失地之后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城市生活,反而出现了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我是2008年9月被组织部招聘,任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村主任助理。在熟悉村情的过程中,村民们反映:中心城市建设,大量土地已被征用,我们怎么办?在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村民们更是反映强烈。为此,我对黄沟村的失地农民进行了专题实地调查。调查采取走家入户的方式,以访谈为主。访谈主要涉及失地农户的家庭现状、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臵情况以及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等。

二: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及征地补偿的基本情况

黄沟村,全村1465人,现总耕地面积253亩,人均0.17亩耕地。近年来,随着汉滨区经济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土地不断被征用。村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三:1、失地前粮油蔬菜等生活原料自给自足,失地后需自己购买。

2、失地前有地耕种,失地后无耕地,劳动力闲臵且无就业门路。

3、宅基地被征用的村民迁移到居民安臵点,盖房普遍贷款,对今后生活造成拖累。2001年后征用土地710亩,其中道路建设用地130亩,房地产开发用地400亩,建办公楼用地180亩。征地补偿标准为:水田20000元/亩,旱平地16000元/亩,旱坡地14000元/亩。

三、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调查中发现,虽然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力求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但由于地方财力的限制和现行征地制度及补偿安臵办法的客观局限性,缺乏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就业安臵措施和行动,给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带来了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被征地农民安臵方式比较单一。农村劳动力安臵基本是采取货币安臵的方式进行,用地单位愿意一次性补偿安臵费,而农民也是拿现钱实在,以后的生计问题考虑得较少。由于征地补偿安臵费用偏低,同时,受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局限,大多数农民没有将这为数不多的补偿费用在以后的生存发展上,还有部分农民在短期内进行奢侈消费。据调查,被征地农民希望政府在安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为

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

2、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比较困难。一是基本生活来源受到影响。土地征用前,农民自种自吃,搞点家庭养殖业,赖以生存的土地能为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加上生活必需品物价上涨的幅度很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势必对部分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虽然农民征地后得到了补偿,但由于缺乏创业能力,有一部分失地农民补偿费没有用于创业,只是作为维持暂时的生计之需,解决不了这部分失地农民长远的生活出路问题。二是部分失地农民再就业比较困难。除年轻又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以外,有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因为文化素质较低、无专业特长、年龄偏大、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对于变换劳动方式心理也不适应,再就业意识差,很难找到就业岗位。

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不到位。主要是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加之村集体对农民养老保险没有投入,农村养老保险几乎是空白。二是医疗保险不到位。从去年起村民每人每年投入10元参加合作医疗。因保险基数小,农民反映很强烈。村改居的居民因医保政策尚未出台,既享受不到城市的优惠政策,也享受不到农村合作医疗的优惠政策,居民医疗保险也无着落。三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不到位。村改居的低收入家庭享受了政府的城低保政策,没有进行村

改居的失地农民难以得到社会救助,而农低保政策尚未出台。

四、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几点建议

失地农民的问题,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执政能力,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并落实保障失地农民根本利益的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

1、严格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现存土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规定,科学管理。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关于征用制度的规定,规范各级政府行为,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确保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黄沟村已经纳入中心城市建设,征用土地应按照城市用地标准予以补偿。一是统一补偿标准,克服补偿的随意性。二是补偿费要限期到位。要严格履行土地征用合同,将征地补偿“三费”按时足额付给被征地的村集体和农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拖欠。三是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按征地当时的政策,相关责任单位要一抓到底,督办落实。土地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权益。

2、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根据多数失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现状,首先是要做好失地农民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

观念教育,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其次是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要与征地同步,根据其就业意向、年龄、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分级分类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同时,要妥善解决农民就业费用。

3、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一是采取政府统筹,预留土地开发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可根据人均拥有土地数量5%-10%的标准作为村预留建设用地,用于发展二、三产业,或以土地作价入股的形式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帮助失地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失地农民就地就业。二是可采取“地折价持股进企,按股分红”的政策,与开发商联合开发。如房地产开发,被征用土地的村可将劳动力安臵费入股用于新建居民区的物业管理、建设商业网点等服务业的开发;旅游业也可以将土地作价入股与开发商联合开发,建景区店铺、摊位、经营土特产及旅游产品等,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长远的生计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劳动就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多渠道拓展失地农民就业岗位,及时为其提供劳动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优先考虑黄沟村的失地农民,帮助他们及时就业。如滨江大道金扬宾馆至七里沟段路面清洁、安澜楼公园、汉调二黄文化园的环境卫生保洁等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黄沟村失地农民。

4、建全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加快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征地安臵制度,实施征用土地与劳动安臵、失业保险同步进行。实施征地主体与失地农民问题的利益结

合,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与利益分享机制。同时,加快村改居进程,建设新型社区,改变失地农民的身份,使其尽快享受到城低保政策及其他社会福利。相关部门要借我市全民医保的东风,严格按照《安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的规定,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失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二篇:汉滨区建民镇新建小学

汉滨区建民镇新建小学 关于“316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建民镇新建小学是江苏省武进区金鼎集团援建的一所希望小学,是凝聚苏陕友谊的桥梁和结晶。现在教学班7个,学生228人,学校总面积3599.73平方米,生均4.67平方米。

学校现在有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0人,中师学历2人,岗位合格率和学历达标率均为100%。

新建小学按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办学理念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指导思想。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教育科研,培养学生能力和特长,建立书法、唱歌、舞蹈、心算、小制作等10多个兴趣小组。逐步形成了“三优一高”(优良校风、优秀教师队伍、优美环境和高质量)的办学特色,赢得了良好地社会声誉。学校在各级调考、统考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先后被评为“文明学校”。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发展和要求,学校将以“办好家长放心教育,塑造学生美好人生”为办学理念,力争三到五年,把我校办成汉滨区级农村示范小学。

二、义务教育达标情况

实施“316”是一项全民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本着“316”工程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烦的原则,艰苦创业,多想办法,广找路子,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316”工程的软硬件设施上,具体达标情况如下:

1、普及程度

A、小学入学率和辍学率

我校所辖学区总人口一千四百余人,按照“初中包村、小学包组”的原则,每学年开学前对7——12周岁适龄儿童进行摸底统计,分册登记,动员入学。我校学区近三年来,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

B、毕业生按时毕业率

2009——2011学共有六年级毕业生115人,按时毕业率115人,合格率100%。按时毕业率为100%。

C、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2009——2011学我学区残疾儿童为0人,故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D、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及文盲率 由于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学区15周岁人口均达到小学毕业文化程度,因此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文盲率0.2、师资水平

近几年来,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开拓创新意识强,师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风气浓厚,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教研意识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及岗位合格率均为100%.校长经过省、区级培训3次,培训合格率为100%。

3、办学条件

A、校园建设:2000年我校原教学楼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成功争取到江苏省武进区金鼎集团援建校资金20万元,建成7间3层572.8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教学楼,铝合金窗户,电灯、电扇齐全。彻底排除D级危房,大大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我校占地面积3599.7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44.8平方米,生均面积4.67平方米。经过几年来的不断绿化、美化,累计张贴名人名言50余幅、悬挂伟人像、《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在校十不准》等60余幅,植树20余棵,绿化草坪50平方米,使得校园布置有序,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B、学校建成了规范的“五室一部”(即图书阅览室、教学仪器室、会议室、电教室、素质教育展室、少先队大队部),图书室有图书4000余册(本),达到了师均图书30册,生均图书15册。

C、教学(音、体、美)仪器设备达到二类标准,卫生器材设备达到三类标准。

四、办学特色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科学,依法执教机制基本形成。学校组织结构健全,即抓制度建设,又狠抓落实工作,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科学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两基”实施工作方案和规范要求。学校确定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现代远程教育和其他教学设施的作用充分发挥。取消了留级制度,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五、今后设想

1、进一步巩固“316”工程成果,并做好基础设施的利用。

2、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究学校管理的新思路,科学的确定办学新目标,在继续抓好常规管理、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加大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力度。

3、努力争创市、区级农村示范小学,力争把我校办成一个花园是式的农村小学

高新区建民镇新建小学

2013-10-23

第三篇: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调查

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调查

安康市农技站 作者:张忠民

周长安

建民镇四档村位于安康大道与316国道交汇处以西,付家河东,距安康城区仅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35户,1427人,有耕地面积887亩,人均0.73亩。近年来,该村抓住地处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依托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使全村初步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格局。在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己达670亩,建立蔬菜大棚1500余个。2009年预计各类蔬菜总产量43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70多万元,社员蔬菜产业年均纯收入2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主要做法是:

1创新体制,建立专业合作社

四档村地处月河川道,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蔬菜。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区蔬菜供应出现短缺,四档村把蔬菜产业确定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坚持走组织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于1999年3月成立了四档村蔬菜专业协会,(2007年6月更名为四档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称合作社)。首批入社社员35名,入股资金5万元。在全体社员大会上,村支书潘应社当选为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张修富当选为合作社监事长,表决通过了合作社章程,理事会由3人组成,选举产生社员代表7名。

合作社成立后,四档村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着重抓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搞好规划。坚持把无公害蔬菜作为增收的切入点,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露地菜、中小拱棚、地膜菜一齐上,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奋斗目标。二是调整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确定菜的品种、面积、栽培茬次,在初春以大棚黄瓜、辣椒为主,夏季以西红柿、茄子为主,秋冬以白菜、菜花、莴苣为主,把时令蔬菜与反季节蔬菜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市场季季有新鲜蔬菜上市。三是狠抓销售。为了促进销售,合作社组织人员外出跑市场、摸信息、找销路,经过多方努力引进客商上门收菜,解决销售不畅问题。合作社经过几年的运行,到2002年,发展社员161名,简易设施蔬菜面积达280多亩,社员年蔬菜收入900多元。2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合作社成立后,始终把狠抓建章立制和规范化管理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菜农利益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工作管理机制。合作社科学制定了《合作社章程》,明确了合作社的目标任务,对工作程序和经营行为严格规范,理事会成员带头遵守执行。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社从建立之初,就始终坚持资金来源于社员,服务于生产,盈利返还于社员的管理机制。合作社资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社员入股股金,目前股金总额已达120万元;另一部分是销售代办费。蔬菜销售时由菜商向合作社每斤缴纳0.05元的手续费,合作社每年可收取近1 0万元的代办费。从代办费中提取35%作为公积金、公益金和办公经费,65%用于社员分红。由于合作社诚实守信,按章办事,许多社员把手中的资金纷纷投向合作社,全社流动资金由建社初的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元。三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化解市场风险,合作社首先从蔬菜销售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化解产业风险。其次合作社积极和保险公司取得联系,组织动员社员参加农业保险,增强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强化服务,推动产业大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四档村蔬菜合作社狠抓产前引进新品种、产中推广新技术、产后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等服务,积极为社员解决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销售不畅等问题。一是做好物资供应和资金服务。针对大棚蔬菜生产投入高,菜农受资金制约难以起步的现状,合作社一方面向缺资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借款或担保贷款,另一方面统一订购农膜、轻型钢架、化肥、农药、籽种等生产资料,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赊销给社员,降低生产投入。几年来,合作社累计滚动提供借款180万元,为部分农户担贷款69万元,支持了1 34户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统一代购的农用生产资料已占社员使用量的85%以上,统一物资供应为社员节约生产成本90余万元。二是做好技术培训服务。合作社聘请二名蔬菜专家常年指导社员科技种菜,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每年培训人员70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同时合作社还办起了科技培训活动室,活动室现有各种蔬菜种植技术书刊500余册,技术培训光碟30余盘,供全体社员随时无偿借阅。三是不断加强设施蔬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积极改善基础条件,在蔬菜种植区内新建机井4眼,修水塔4座,硬化水泥路3.5公里,修建供水、排水、防洪渠道4300米。通过产中的技术服务和种植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蔬菜品质的不断提升,2004年四档村生产的辣椒、黄瓜两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认证,被确定为无公害蔬菜。三是做好产品销售服务。为了避免社员之间相互压价和哄抬价格,形成价格大战,导致增产不增收,合作社先后与湖北、重庆、西安、四川等地菜商联系建立价格销售网络,通过互联网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态,为社员提供销售信息,疏通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又积极为菜商组织货源。为了解决淡季社员卖菜难问题,合作社投资4.5万余元,购买了40辆三轮摩托车,组建蔬菜运输专业队,将滞销蔬菜及时运往安康城区及周边县城农贸市场销售。

由于四档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受到邻村菜农的敬佩与青睐,宋家营、联合、联盟、汪槽、张湾等5个村的部分菜农也先后加入四档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入社社员总数达295人,其中跨村社员103人,从而使四档村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全镇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建民镇的蔬菜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全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800亩,产量达到2.3万吨,产值达到4500万元,成为安康的“菜篮子”基地,蔬菜产业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建民办黄沟村2013年工作总结

建民办黄沟村2013工作总结

建民办黄沟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建民办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全村党员干部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3我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黄沟村2013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发展情况

黄沟村辖9个村民小组,578户,1646人。2013年在办党委、办事处的指导下,依托中心城市建设北迁契机,我村大力发展经济,认真做好我村的建筑、运输、房屋出租、农家乐、商饮等二、三产业,工农业总产值1754万元,人均纯收入10855元。

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黄沟村检察院隔壁5亩预留地的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建设规划正在建设局报批;第三安置点40余户拆迁群众房屋建设已经完成,安置点附属设施建设基本到位;黄沟东路建设正在有序进行;第四安置点工作已经展开;南龙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建设中。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村按照办事处的安排部署,坚持开展驻村干部周二驻村活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群众各项权益。认真开展各类社会保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村民参保430余人。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全年共落实手术20余例,确保无计划外生育。远程教育资源整合中为村内添加了投影仪、电脑等,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3年我村在办党委和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包村干部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村“两委”班子成员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升级晋档”规划目标为要求,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建民办黄沟村村民委员会

2013年12月31日

第五篇:三建三强(汉滨区茨沟镇案例)

“三建三强”综合施策促脱贫

-----汉滨区茨沟镇创新举措探索秦巴山区精准扶贫新路子

一、案例背景

茨沟镇地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辖13个村、3个社区,287村民小组,5252户,20225人。全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2030户6344人,贫困发生率为31.4%,属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国定贫困县镇办、汉滨区深度贫困镇、革命老区镇。

二、主要做法

茨沟镇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艰巨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围绕可利用耕地面积奇缺;扶贫扶智任务艰巨;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观念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和组织化带动等发展瓶颈,汉滨区茨沟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把脱贫当机遇,把工作当事业,把群众当亲人,高点站位精准对标统筹谋划,干群齐心众志成城决战决胜,打出了一套以“三建三强”为引领、“三化三促”为抓手、“三千三百”为支撑、以“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的脱贫攻坚系列“组合拳”,探索出“乡村旅游型、一村一品型、就业创业型、园区带动型”的四种精准扶贫新路子,打开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局面。

“三建”强基固本,夯实脱贫基层基础

建房子旧貌换新颜。立足实际,因地施策,用好用活“六种安置方式”,着力构建“1轴、3区、多点”的扶贫搬迁格局,先后建成茨沟、景家、东镇三个社区,打造佛爷岩、滚子沟、王莽等多个集中安置点的,已累计完成搬迁安置1320户4658人。同时,统筹今后3年搬迁任务,规划推进茨口、赵家坡2个新社区,再搬迁833户3051人,如期实现危居贫困群众应住尽住。

建产业提质增效。把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前提条件,将目标放在产业引进和培育上,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针对地少、坡陡、缺水的实际,建设五大园区、三条农产品加工线,发展烤烟3200亩、魔芋2000亩、核桃4.2万亩,扶持推动光伏发电、斗鸡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探索发展油葵等休闲观光农业,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1-2项长短结合的主导产业。

建新风激发内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全面发挥“三团六队”、五老进中心、社区消防应急中心等组织作用,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脱贫困”,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等思想,促使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创业干事,形成“群众干、干部扶、社会帮”的脱贫攻坚格局。

“三强”筑牢堡垒,增强脱贫攻坚合力

强组织筑牢坚强堡垒。全面深化茨沟党建“456”工作法,推行支部承诺制,要求每个支部每年最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不断深化“支部+X+贫困户”等精准脱贫有效载体,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最大限度的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强队伍打造精干力量。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全面落实“三项机制”,建立完善了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村级班子等各项考评制度,实行例会制、定期通报制,树立选人用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坚持为担当的干部担当、为负责的干部负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村干部及时坚决的进行调整。一年来,对工作突出的6名优秀干部提拔担任站所办负责人,对一名干部降职处理。

强保障优化后勤服务。全面优化后勤保障,先后投入资金50万元,为各村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对讲机、床等驻村生活设施、为扶贫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服务在村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每名扶贫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施第一书记家庭关爱机制,严格落实第一书记10000元、工作组长5000元,扶贫干部1000元的为民办实事工作经费,确保扶贫干部有钱办事,能办成事。

“三化三促”驱动引领 推进发展转型升级

组织化促进产业增效。坚持“引树培”(引进企业能人、树立模范典型、培育先进组织),增强内动力,促进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引导有影响力的“能人”“大户”建协会、建园区,落户茨沟,推进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紧缺型技术水平,实行组团式、专业化输出。在社区周边建成社区工厂5个,实现了200余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上班。

商品化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特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力度,在全镇建立了豆制品、清酒、核桃、油葵等多家农产品加工厂,开发特色农特产品30余种,筹建了茨沟“电商中心”,开办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打响特色品牌知名度,扩大农副产品经营圈,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农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不畅、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

景区化促进发展转型。以乡村生态旅游为突破口,通过小景点连成大景区,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开发出了付家河漂流、茨沟水街、王莽山革命纪念广场等一批特色景区,实施付家河沿线景观带建设30余公里,发展以“茨沟豆腐宴”为特色的农家乐28家,全面推进王莽山革命纪念广场二期、瓦铺原生态景观村落、西沟旅游村等新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景点景区化、设施景区化、环境景区化“三化”标准,倾心打造“生态茨沟、清酒之乡、红叶胜地、文旅小镇”旅游品牌。引导贫困户“借力发力”,依靠景区实现就业创业,利用景区对外发展大窗口,大力发展旅游、种养殖、工艺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千三百”示范带动,壮大主业提质增效

围绕贫困户发展产业做文章,重点打造“三千”壮大主业为突破口,坚持把“三千”基地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模式推进。

发展千亩烤烟基地。壮大支柱产业,加大政策正向激励扶持,推行“能人”“大户”规模化经营,把“品种良种化、育苗集约化、起垄规格化、施肥配方化、移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采烤科学化”等级国标化标准作为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理念,促进烤烟生产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2018年全镇种植烤烟将达到5000亩,成为汉滨区名副其实的“烤烟大镇”。

发展千亩魔芋基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气候温润、土壤疏松、含硒丰富、树林茂密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林下闲置土地资源,积极进行产业调整,加快提升山林经济效益,在5000余亩经济林果园中合理套种、混种核桃、魔芋等林下经济作物,2018年,发展种植魔芋5000亩,全面实现 “保基本、促增收”的目标。

发展千亩油葵基地。引进特色种植业,通过反复论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试点种植基础上,在5个经济增长点低、经济带动力弱的村,探索种植3000亩油葵,形成以特色农产品开发为经济增长点的千亩油葵观光点。

“三百”创建品牌。坚持把“三百”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强基之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内在动力。培育百名产业带头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坚持供给源头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市场紧缺性产业,通过激励鼓励、政策支撑、产业扶持,培育100名互联网+、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各行各业致富带头人,通过“示范引领,互联互促,辐射带动”促进片区脱贫攻坚整体推进、稳步脱贫。引进百家经营主体。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每个村引进至少6家经营主体,发展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产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升级,打造成茨沟镇特色品牌,实现精准扶贫有产业、有项目、有平台,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齐驱并驾,互利双收。评选百名茨沟好人。激活脱贫攻坚主体功能,发挥好贫困户“智”与“志”的作用,选树一批致富能人和脱贫典型,通过常态化讲一讲新民风建设要求,议一议身边凡人善举、评一评各类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自立自强,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三、案例启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汉滨区茨沟镇以永不懈怠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靠山吃山谋福祉,坚定信心求发展,全镇上下呈现出抓脱贫保民生不遗余力,打基础建强镇夙夜在公的追赶超越局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增收之路,形成了茨沟精准扶贫的特色品牌。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把扶贫当机遇,把工作当事业是抓好脱贫攻坚的前提基础。茨沟镇党委、政府深刻把握中省市区在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以脱贫攻坚系统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村容环境、扶贫扶智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脱贫工作变成全体干部事业追求,全面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和干部一道投入脱贫攻坚,把脱贫变成全体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羸的工作主动性,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二)高点站位,统筹谋划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途径。立足“九山半水半分田”和深度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区的实际,谋求大扶贫、大变革的秦巴山区脱贫目标,统筹推进产业、住房、就业、环境、民风一系列民生需求,以三产融合促传型、以强基础、建名镇为目标,跳出扶贫抓扶贫,以全面发展进步促脱贫,适应了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打出了脱贫攻坚“组合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

(三)分类施策,精准对标是作好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命线。脱贫攻坚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硬仗,汉滨区茨沟镇党委、政府紧密结合秦巴山区贫困落后的自然环境和复杂低下的群体素质,因人施策,分类推进,把不同群体分别链接在社区工厂、产业园区、劳务协会、兜底保障中,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精准对标,悉心研究各项激励政策和方法举措,精心安排产业布局、住房、就业保障等各项工作,使各种举措规范化、科学化、具体化,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勃勃生机,抓住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命线。

(四)勤奋用心、众志成城是打羸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一勤天下无难事,汉滨区茨沟镇牢记党的使命和群众的嘱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办法、考核细则、制定了脱贫干部考核办法,实行了工作承诺制,打造出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通过开展干部进村入户谈心、讲好千言万语,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脱贫攻坚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思想共识,形成了干群齐心、众志成城打赢脱攻坚战的良好局面。

下载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滨区建民镇黄沟村失地农民调查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调查人: 调查内容和目的:了解秋沟村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询问村文书,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 一.秋沟......

    耿镇村调查报告

    耿镇村调查报告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现状 1.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 耿镇村隶属于五台县耿镇镇,位于五台县东北方向,南距县城45公里,北距台怀50公里,西临灵境、刘定寺两乡,东......

    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

    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 连日来,汉滨区茨沟镇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热潮,全体党员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有力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见实效、取实绩......

    汉滨区建民办事处长岭九年制学校美丽新校园申请报告

    汉滨区建民办事处长岭九年制学校 关于创建“美丽新校园”的申请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长岭九年制学校频临汉水之滨,位于安康汉江三桥北岸七里沟口1.5公里处,东临安运司教导队......

    展沟镇民情民意调查报告

    展沟镇民情民意调查报告为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当地党政领导的真实看法和建议,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使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业绩的评价有直接的“话语权”、“评判权”,促使干部真......

    中心镇钱建民讲话5篇

    创新中心镇发展方式 加快培育建设中小城市 卷首语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中小城市是实现经济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产业集群化的重要 平台,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我们......

    黄堽镇有关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有关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黄堽镇人大代表小组根据牡丹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工作安排,结合黄堽镇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情况,7月中旬到8月上旬,黄堽镇人大代表小组在黄堽镇人大主任......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到的进步。可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