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观及消费现状的比较
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
作者:***学号:10000*****学院:********** 中日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比较
论文要点简述:
一,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在奢侈品消费上的比较;
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在日常生活消费上的比较。
三,总结二者间的差异,提出笔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愿望。
正文部分:
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
中日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比较
鉴于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地理原因以及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经济贸易关系等等,中国同与其隔海相望的邻邦----日本----之间的关系,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牵连。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尤其在是近现代,有关中日之间的比较----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军事,乃至综合国力方面----都从来没有停歇过的。
时代在进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与时俱进。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2004年时,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仅为2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参考自《2010-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预测》2010年7月14日)基于此统计事实以及我所参考的一些其它文献,对于近年来中国国民的消费状况和隐藏在其下的消费心理,我略有想法,欲述诸笔端,并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比较。
首先从日本的消费水平讲起。
据美世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2004年13日公布的报告称,2004年全球144个大型城市中,日本东京是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并且,这是东京连续第二年消费水平排名全球第一了。但是,日本人的个人实际收入与生活消费相比并不高,政府以税收的形式将相当多的个人收入转化为社会公有,一般民众的收入水平大体相近,日本民众所过的生活,并不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歌妓舞姬争奇斗艳”的纸醉金迷。
即便如此,日本人对于名牌的热衷依旧是全球之最。在日本,大部分家长只是为子女担负学费,而由其自己挣取生活费。故而,有90%左右的学生会去打零工,并攒钱购买自己心仪的名牌衣物或皮包。普通学生中,其一个人就拥有了好几个LV包包的,不算罕见。
同样地,中国人也喜欢奢侈品。虽然我国的消费水平没有日本那么高,但是,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亦没有达到能和日本竞争的地步。二者抵消,在奢侈品消费领域,中国与日本或许有的一拼。并且,现实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以其高达20%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年增长率,成为了世界奢侈品消费的新兴力量。
但二者的不同之处是----日本人追求奢侈品,主要是为了追求时尚,追赶流行,追求其品牌中的文化内涵。对于奢侈品消费的肯定与热衷,甚至蔓延整个民族。对他们而言,奢侈品消费,或许是另一种“生活必需品消费”。不可否认,他们求奢求异的消费心态在表面上看来确实不那么理性,但是,即使是对于没有太大消费力的大学生,如果他是凭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的时尚奖励。那么,其对奢侈品的追求,反而是激发他奋斗的巨大动力。何害之有?
反观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情况却令人担忧。
自从奢侈品市场进军中国市场,在这片社会主义的热土上,就掀起了一股奢侈品血拼的消费巨浪。同日本相似,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20~40岁的年轻人。但与日本不同的是,这部分年轻人购买奢侈品的钱,往往是来自其父母。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自己省吃俭用,把牙缝里剩下的钱留给下一代。但未经穷困磨练的年轻一代,在现代化传媒的鼓吹下,渐渐耐不住内心的躁动,一掷千金,追求所谓的高端与奢华。一方面,换取这种时尚元素的代价,仅是他们“不劳而获”的父母的钱,他们无法体会到此等消费的奢侈。另一方面,大众
媒体广泛宣传,奢侈品是一种时尚的标志,是高人一等的体现。于是乎,中国年轻一代的奢侈品消费热愈演愈烈。而我却担忧,隐藏在这消费热潮之下的病态的消费心理,和“老一辈挣钱,少一辈花”的不合理的消费现状。
况且,日本人并不是一味地求奢求异,他们是时尚的追逐者,同时又是一个务实节约的民族。这话乍一看来,好像自相矛盾,但是这也确实是日本目前的社会现状----消费极端化,奢侈品和廉价品是消费额较大的领域。
在日本的街道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打扮时髦的妇女,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却不舍得打车,而去挤地铁。马路上,满街跑的都是小排量的汽车。放在中国也就两三万的环保节能小汽车,在日本却成了购车的首选。日本民众们普遍都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同时日本政府也做了很多措施,就比如:人们在餐馆吃饭的时候,如果吃超过一定标准,顾客就必须缴纳奢侈税,这是为了以避免人们大吃大喝造成浪费。
相较之下,中国也有“消费极端化”----穷人是廉价消费的主体,富人是奢侈消费的主力军。与日本不同,这是巨大的贫富差距的体现。中国的面子消费,早已成了全球公认的典型。不点鱼翅就不开席,不带礼物就不串门。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我国包装企业已经超过了25000家,年产量约3000多万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介绍说:"整个包装行业的平均回收率仅为20%。每年因为包装废弃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可利用而未利用的废弃资源价值达300亿元。这是多么触目尽心的数字,09年奢侈品消费总额才九十多亿美元啊。更不必说,人们铺张浪费的酒店消费、礼尚往来的人情交易等等的挥金如土。一想起我们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国际上的排名,我觉得很是荒唐。
这里还有一个让人感到讽刺的新闻:“外国媒体称中国三成奢侈品是被二奶消费。”竟然是二奶支撑起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小半边天,这是多么荒谬的笑话。
统观中日两国民众在现代化进程中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我有以下两点看法及见解:
(一),奢侈品消费的现状差异:
日本人虽然热衷奢侈品,但是却比中国浮华的奢侈品消费多一点文化内涵和时尚品位上的追求。
不过,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前几年才开始逐渐崭露头角的。其高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易调和的部分,这可以被人理解。
但无论如何,与欧美国家相比,两国奢侈品消费的主体人群,都存在不合理的分布。欧美等具有成熟奢侈品市场的国家的奢侈品消费主体人群是40~70岁的人群,这与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符。在奢侈品市场的规划和奢侈品消费的引导上,两国都要做出一定的措施。
(二),日常消费观的观念差异:
日本人的消费观较为理性朴实。一是日本人的环保观念非常强,环保节能的特性甚至可以成为商品的卖点。在日本,支持环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习惯。二是日本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非常强。这主要是基于日本是个资源小国,民族的忧患意识便异常强烈。民众对物资的珍惜重视,大概是生活在较为地大物博的中国民众很难感受到的。
日本民众有很强烈的集体环保意识,会主动购买节能环保的产品;而对于此类产品,中国政府往往要采取“给予适当补贴”等形式,才能让中国民众接受它。并且,中国的面子消费,确实是让世界都惊叹的独特现象。在这几点上,中国政府确实要从教育、宣传等途径对国民进行一定的正确引导。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愈战愈勇,正逐步放大脚步,要与西方接轨,要与国际接轨。然而在这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高速发展背后难以控制的各种隐患。
“根据中国民政部统计,2004年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04万人,全国平均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159元。”“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中国失业人数在800万左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443万。”“根据联合国的标准,目前中国还有一千万左右的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三千万左右的人仅有基本的温饱。”
在这赤裸裸的真实数据下,中国却又真真切切地背负着欧美大国们的美好期望----即将摘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的头衔,成为他们新开拓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在“贫富差距巨大”、“东西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等还依旧
是我国亟待解决的几大难题的今天,中国竟然马上就要将奢侈品领域的“made in China”转变为“made for China”了?这着实让人感到不安。
不过,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难题。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而应该学会因时制宜。把握时机,把握当下。在新的挑战中成长,在新的机遇下发展。
笔者只是通过几个简单的社会现状与统计数据,陈述一家之言。并未过多考虑中日两国内在的经济规律、政治规律,乃至由祖先辈就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等等方面,观点或许不尽完善,甚至不够正确。望不吝赐教。
第二篇: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砥砺前行
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砥砺前行
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透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瞿振元
2015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开局之年,是国家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盘点其间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喜见高等教育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肩负使命,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全球高等教育大格局中,逐浪弄潮,发出了中国教育的好声音。
教育质量: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步提升
5月4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11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直点主题: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所呈现的种种不适应,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这需要我们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从战略高度找准着力点,整体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5月4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高校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112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制定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10月21日,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全国1878所高校的超过20万大学生踊跃参与,带动全国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强力推动下,高校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管理制度都在悄然发生改变。清华大学历时一年多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40条意见,大力探索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四川大学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从课程设计开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实施全过程非标准答案学业考核,带动本科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众多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举措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的以“教学·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学术年会,理论研讨和指导实践相结合,把高校教学改革向纵深领域拓展,推动高校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西方各国在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普遍开始进行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高质量保证能力的全球计划”,强烈传递出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的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的信号。
教育公平:从起点公平走向有质量的公平
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发展教育脱贫。
在12月3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谈到了今年春节前夕在贵州黎平蒲洞村的一次考察。“我在贵州一个村寨看到,虽然破旧贫穷,但老百姓都觉得日子有希望。因为最近两三年,村里出了20多个大学生。”
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老百姓上“大学难”的矛盾解决之后,“上好大学难、进好专业难”的矛盾随之显现。这一时期,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多反映在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上。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基本政策,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体责任。在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上,中西部高校从2000年的554所增长为2014年的1363所,增长2.46倍。2015年,党和政府教育公平的施政理念更多地表现在高水平大学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及对规范招生行为的整肃上。4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招生5万名,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河南等10个省份。
依法治教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进一步规范,“阳光招生”普遍实施,招生违纪违规事件得以严惩,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逐步形成。
“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优先发展教育无疑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但教育的发展并不一定必然带来教育公平的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做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前瞻性地引导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的,而且是多元的、适切的教育。
教育治理:从直接管理走向公共治理
5月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行动路线图,使教育领域非行政许可审批成历史。
10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确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和试点任务的通知》,要求各试点单位尽快全面启动试点工作,2016年9月前形成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引领着高等教育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集中体现在: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以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这两个方面。扩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权,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在国务院决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之后,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相继传出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好消息,预示着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红利将会持续释放。
权力下放关键在于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大学章程素有“学校宪法”之称,截至6月30日,全国112所“211工程”高校章程全部通过核准并发布,年底将完成所有高校章程核准,实现一校一章程。大学章程的普遍建立,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了最基本的法律文本依据。相应的,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运行日趋顺畅,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等参与学校治理日趋到位,对权力的监督日趋明显和有效。
消减审批权限、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这些举措预示着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的手段和方式等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的管理走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教育开放:从学习借鉴走向责任担当
6月22日,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第二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在美国休斯敦举行。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人文交流始终发挥着“正能量”和“暖力量”作用,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起构筑起促进两国关系的三大支柱。
5月2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22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高校参加的“新丝绸之路联盟”在西安正式成立;10月17日,复旦大学和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等47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在兰州发布《敦煌共识》,成立“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
这一系列对外开放的举措,昭示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正发生重要变化,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以留学生“走出去”,和外国专家“请进来”为主体的“学生型”开放,发展成为可以平等讨论重大问题的“同学型”开放;发展成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与俄罗斯、美国等建立的六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与这些国家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的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赋予了沿线国家教育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新使命、新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高等教育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出了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研判和责任担当。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职责,必将成为新的高等教育职能。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展望。面向“十三五”,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主题。我们的任务依旧艰巨,道路决定命运,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道路自信,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篇: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陈国志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儒家文化传统自占至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苹和洗礼,其所受到的礼遇和评价也小尽相同。在我国当今的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我们要认真审视一卜它的现代社会价值。木文就儒家文化传统的价值系统中的几个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做一番探讨。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发展中国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曾经造就了中华民族占老而又辉煌的文明。今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沿着现代化的方向步上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转型之路。儒家文化传统必定会以其内在的文化机制对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又会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冲击和挑战中通过变异和创新获得新的认同和继承。因此,有关儒家传统文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问题就成为一个发人深思的热点问题。
儒家文化从春秋战国孔孟时代发源至今,己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和洗礼,其价值体系和核心理念几经变异和转化,所受到的礼遇和评价也不尽相同。进入现代以来,我们对儒家传统的态度和做法也几经波折。“五四”运动以来,反传统思潮忽视了儒学的多重意蕴,过多强调儒家文化传统的消极影响,使社会历史走上拒斥传统之路。当代新儒学则过多强调儒家文化的正而意义,片而夸大文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山认同儒学走上儒学木位论。这两种对待儒家文化传统的态度都是片而的、不可取的。今人,我们应该史理性地、全而地看待儒家文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卜而结合儒家文化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几个核心思想作一些具体分析。
第一,儒家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对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当代中国现代化是一个以科技力量、科学精神带动社会体制、社会结构变革的理性化过程。“理性化”意指解决现代化问题的某种科学精神或科学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它又渗透着价值标准,体现现代化过程主体对自身行为史高标准的关怀和价值实现。儒家自先秦开始便形成了理性主义传统,孔子反对怪、力、乱、神,要求人们破除迷信,凭理性生活。这种尊重理智、反对迷信的文化传统使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避免了西方那种狂热的全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绵绵不断的宗教战争。中国没有“上帝之城”,中国人追求Jl=满足于人世间的现实生活,而不致于在科学和宗教之间摇摆不定。可见在外在形式《如理智的生活态度等》上,儒家的理性主义与现代的理性要求无疑具有相通之处。但是,在内在意蕴上,儒家理性主义却史多地展示为对价值的关怀,这种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伦理道德而不是科学的效率原则,这种价值取向与重利轻义的原则相结合,泞致了对工具理性的相对抑制,一定程度上也会抑制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与现代化的理性要求相悖逆,这对构建现代物质文明产生了文化阻力。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无疑应当继承儒家重理性、反对迷信的光辉思想,扬弃儒家以“仁”消融“知”的传统,使儒家的理性主义山狭义的道德自觉、中一向价值关怀延伸至兼容科学的效率原则,从而与现代理性要求相会通。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无疑具有一重性。一方而它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另一方而又往往因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而隐含着负而的社会效应,如在工业化中产生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核战阴影、技术专制、人情淡漠、道德沦丧等。儒家文化虽然对工具理性的重视不够,但它注重人的存在意义,富含人文精神,如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木精神和笃行精神等。儒家文化传统的这种仁道德信原则和人文精神无疑是限制和避免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负而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倡泞关切人生、关切人际伦常、关切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他人及社会全体的合德合理发展等丰富思想,作为一个文化理想和一套社会价值体
系,对于全球化经济时代人类整体伦理系统的建构}I!完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同时,儒家还认为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又能覆舟,这种重民轻君、忧国忧民的思想,对当前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推行群众路线,关注民生,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木利益,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其次,儒家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子人”的思想弓}伸到人要爱人,推行爱力一物,引泞我们要善待力一物,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这对我国当前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儒家文化中求是务实精神,无疑可以教育和影响今人的民众破除迷信、反对“玄学”,发扬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努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
第一,儒家义利之辩对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义利关系上,儒家形成了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驭利的传统,在总体上倾向于“义”,反对功利主义价值观。这些思想与资木主义世界所流行的功利主义思想截然不同。但这种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Jl=不意味着儒家把义和利完全对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虽然倡泞重义轻利,但Jl=不否认义利可以统一、平衡。儒家这种义利观一方而有利于引泞人们遵循社会现有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另一方而也有力地抑制了人与人的自发竞争和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运作,但是需要利益驭动,就要求给利益原则以适当定位。于是,儒家传统义利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冲突,其轻视甚至鄙视功利的价值观取向不利于形成市场经济的内在驭动力。在处理发展市场经济和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关系时,我们应该注意,一方而,要努力克服儒家传统义利观中的片而性,鼓励和承认正当的利益追求,以此为经济生活的商业化和现代企业精神的形成提供价值观念上的支持;另一方而,对于市场经济中功利原则的不适当扩张而引发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人格商品化等异化和丑恶现象,我们可以借助儒家的义利观中的积极、合理的文化因素达到补偏救弊的目的。借助儒家传统义利观中的积极因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型市场经济的理论资源,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群体原则和整体精神对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儒家文化传统在个体原则和群体原则的关系中,个体原则主要表现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而个体权利和竞争意识,个体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往往被忽视,而II‘个体对群体的贡任与义务相应地被突出,山此实质性地泞致了群体原则的出现。儒家传统中的个体在木质上是从属于群体,消融于群体之中的,个体对于群体,义务重于权利,群体利益重于个体利益。可是在我国文化传统中便逐步形成了“国而忘公、公而忘私”、“先人卜之忧而忧,后人卜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贡”、“舍生取义”等整体精神,强调一种为国家和民族、为整体尽忠现献身的精神。
我国的现代化从史深层次的意义上说,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解放个人,增值充满活力的个体主体。儒家对个体原则片而理解以及对群体原则的实质强化,与我卜}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迫切任务显然有不相协调的一而,与市场经济的基木精神以及人的现代化要求也有一定距离,我们必须适当化解儒家文化传统中那种群体至上,以及个体对群体单方而的贡任义务意识,使个体原则具有广阔的文化内涵和史合理的价值定位,努力为现代化进程消除价值观的阻力。但另一方而我们也应看到,现代化进程中个人的解放、个性的张扬和个人主体的提升,容易泞致个人主义泛滥、人际关系紧张、人欲横流的不良倾向,这时,需要汲取儒家文化传统中强调个体贡任义务和群体原则,对因个体原则突出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弊端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儒家的群体原则和整体精神对克服损公利己、以权谋私等破坏社会整体秩序和利益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儒家以德为木、以道制欲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传统异常注重“德”的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了木体的高度。“德”一方而是指个体的自我的品质、品德,另一方而是指个体对别人和群体的美德,这就从狭隘的自我发展扩展到了整个人群和社会,即个人的德和国家是一致的。在强调“德”的重要性的同时,荀况还主张隆礼重法,德与法对于治卜}来说同等重要,但法要建立在仁义道德的根基之上。儒家这种重德又重法的思想具有较高的现代价值。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客观上存在法制不够健全、道德伦丧的局而,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无疑可以推进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一者不可偏废,这无疑是对以德为木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佳险释。
儒家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是要求人人应具备的是非之心,“至善”、“内对外工”是道德上的最高境界。在追求人人合一理想的同时,儒家特别强调道的作用,Jl=认为道是制止淫邪'唯一准则,这一点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于性,止乎礼仪”、“巧言令色,鲜鲜矣仁”等主张中可以看出。当然,儒家Jl二非绝对的禁欲主义者,只要求“适可而止”而己,这也许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物欲驭动有所悖异。但宣扬儒家以道制欲的观点,对于纠正市场经济中产生和蔓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扭曲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抵制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则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中庸”思想和“礼仪诚信”思想对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儒家“中庸”思想虽有折衷、保守之嫌,但其尚“中”(即强调执中、适度)和尚“和”(即强调事物的和谐统一)都饱含深刻的、辩证思想。“中庸”作为一种处世原则和方法,对于今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训诫和调节功能。“君子一言,`-i}9马难追”无疑是对儒家重诚信的高度概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我国现代进程中出现的社会诚信危机,其危害之巨大是勿庸置疑的。我们重新倡泞传统诚信美德,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担负着双重的使命,既要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追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又要抑制现代化的负而效应,超越和克服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和社会弊病。而对这种双重使命,我们必须活化儒家文化传统的合理、积极的思想资源,又要对不合时代节拍、不利于现代化进程的消极因素加以变异和创新。我们相信,儒家文化传统在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四篇: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大连市旅顺口区图书馆采编部
程飞)
摘要:本文根据图书馆现代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图书馆现代化不仅是各项工作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现代化。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去分析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主题词:图书馆
现代化
管理
九十年代,有人把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的发展模型:一是个别业务计算机的阶段;二是内部业务全面计算机化的阶段;三是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阶段;四是业务覆盖范围的重组阶段;五是发展战略性的新型业务阶段。
显然,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大多还处在第二或第三阶段上。这说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依然还面临着如何使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与转变的问题;依然还面临着如何使图书馆摆脱困境,走上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的这一重要课题。
有些人通常将现代化图书馆理解为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各项工作的自动化,而忽略了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现代化图书馆必须与现代化的管理相匹配,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必须从现代化的管理入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图书馆实现自动化是硬件部分、硬环境先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而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则属软件部分、软环境,完成图书馆现代化的完整内容必须是两者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承。
这样,就需要我们把现代化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把它当成一场智力的革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现在与将来。
下面详细讨论一下实现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几个方面问题:
一、组织管理要现代化
目前,我国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导致图书馆之间缺少横向联系,文献资源建设重复浪费,部分业务工作低水平重复劳动,使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难于推行。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息社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果这种状况在不改善的话,许多图书馆就有可能被淘汰。
因此,从现在起图书馆从组织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各馆的群体优势,从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对文献资源的要求。由于未来各行各业所需的信息涉及面广,就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状况,单一馆难以承担和完成。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国家级图书馆管理,统管各大系统图书馆,打破系统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为读者服务。这就需要国家、省级图书馆及整个社会大环境政策措施实行配套改革,并逐步推广到市县馆,确立竞争的规则和标准,建立竞争机制的模式,甚至可以引进部分企业管理方法,如现在提出的馆长聘任制或任期责任制等等。总之,在管理上要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上过渡。
二、人员培养要现代化
今天,图书馆比任何部门都强烈地感受到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震撼。然而,当各图书馆在投入自动化建设的工作中,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缺乏人才。现代化的图书馆对图书馆人才的需求决不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者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所能胜任的。因此培养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也是十分迫切的。
但是如何站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来认识和培养这种人才需求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体队伍的开发和图书馆队伍自身的开发。现代化的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当然都是基于现代化的人员培养,因为人才是工作的实行者。首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总体规划,制定自己的人才开发和队伍建设的规划。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则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的部门缺少计算机人才;有的缺少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下一步:建立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国内外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要求是有高智能、多学科,至少是双学科,能掌握以计算机为主的几门现代化技术,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途径,帮助各类用户利用文献信息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人员。这对人才资源薄弱、财力有限的大量基层馆来说,培养这种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发挥国家馆和省级馆人才优势,联合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编写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批、分层次地为各馆培养现代化图书馆业务骨干,加快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
只有拥有相当数量的业务素质好的图书馆队伍,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学术水平,才能展示一流的服务水平,才能体现出现代化图书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服务。
三、信息服务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知识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手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现代化,先导是技术现代化。即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信息服务受手段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文献信息服务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则不可能实现。所以说必须靠创造图书馆自动化加快发展,以带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文献信息服务不仅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借、还、复印图书、期刊等简单模式,而是要加深加宽先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从我国目前文献信息服务的状况来看,现代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购进标准的、规范的现代设备,用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取代低效的手工操作,例如实现联机编目,开展多媒体光盘的收藏与服务等。
2、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
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正在逐步开展电子信息服务或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服务的比重,这进一步明确表示出文献信息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需求。各种领域的研究工作离不开最新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源这一丰富的信息集中的无意识读者关心的焦点,因此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是以网络化为基础,面是全球的,以“一次性检索服务”为目标的服务模式。
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正确的发展之路。不论是非网络信息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才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联机检索、联机馆际互借都应逐步实现。以上做法都是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图书馆现代化最终目标也是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模式,服务要求专业人员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科学管理下来实现,而最不可少的还是要靠经费的合理组织来支持。
四、投资机制要现代化
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相应的投资必不可少。我国各层次的图书馆大大小小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难,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用最少的钱换来最佳的技术设备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投资机制。
首先,争取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完全靠国家拨款投资建设是消极地等待。只有就本馆本身的特点,加大创收,例如建计算机培训中心、书目采编中心和电子阅览室等方法都不失为增加创收的好方法,这样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解决了经费短缺等实际困难。
其次,投资要有超前意识。设备配置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技术进步的能力,眼光尽可能放在下个世纪初期或中期的国内需要。不能盲目引进,要以多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来进行功能的规划,使其投资长时间发挥效用,少走或不走弯路。
最后,节约资金,走协作与共享之路。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建库、联合组网,充分发挥联机编目、联机检索、联机馆际互借等等方法的效用,从而保证各馆筹款、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节省开发软件的资金,避免了重复投资,又可实现资源共享,可谓一箭多雕。
图书馆是随着社会知识积累程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积累程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积累的规模往往决定了图书馆的规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也随知识传播的形式和方法而改变。因此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催生了现代化的图书馆。本世纪的知识过渡丰裕与社会经济活动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强烈需求更加刺激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知识共享是网络通讯这项传播技术的需求,资源共享也是网络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等等这一系列名称图书馆的需求。我们不管今天的图书馆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图书馆,只是在其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问题上,我们期待着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图书馆建设》
1998.5 《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 1999.7
第五篇:浅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有幸参加全市组织的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授课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民族政策进行了精讲,通过认真学习,自己受益匪浅,现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浅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当今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化建设迈进的当前形势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变得频繁,少数民族地区的原面貌逐渐被改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体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当前形势下,保护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二、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一是语言方面:主流汉语的普及率远远超过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基于生活、工作等方面切身利益的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将日益重视汉语的学习与使用,进而促进各民族语言的趋同,方便各民族间的深入交流,共同发展。二是思想行为方面:各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源自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加强互相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在与先进文化的长期交往中,受现代先进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日益向主流融合,继而促进各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趋于一致。
负面影响。一是民族文化资源流失问题:现代化进程中,起初出于生活、工作需要学习主流汉语的少数民族,不仅语言上逐渐被同化,服饰、风俗习惯等也逐渐向着主流文化趋同。随着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的变化,很多少数民族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崇拜主流文化,有意或无意间不同程度地弃用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载体,一旦失去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精魂也将不复存在。二是民族文化的商业庸俗化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比如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这些不同内容的文化资源在过去曾经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出现并有许多的辉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业是一项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并且有利于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常常被当地作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民族文化往往更多地被不良商家当作赚取利益的幌子。比如:西双版纳的橄榄坝“泼水节”,每天例行商演;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所谓的民族风味餐馆、茶室也往往都是外来商家按照自身理解以及市场需要而开设,空有外形没有内涵;偶尔说几句民族语言的导游乃至表演民族歌舞的姑娘和小伙,也大多是汉 的保护和发展。二是要号召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行对口支援, 建立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友好协作关系, 发达地区给予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民族地区向提供帮助的发达地区回报民族文化艺术产品的服务, 推动对口双方互动、互利、互惠,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增进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
4.加快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智力保障。一是要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二是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培训力度,采取多种优惠措施,积极引进并留住教师人才。三是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要给予大力支持。四是要重视社会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扫盲工作,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造就一支数量大、素质高、能力强的民族文化人才队伍,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