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增存贷差问题的调研报告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机构的撤并等原因,近年来新增存贷差不断扩大,已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增存贷差的表现
1、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新增存贷差不断扩大,且呈上升趋势。据对安泽县2001年至2004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调查,2001年全县金融机构存贷差为存差1768万元;2002年存贷差为存差3758万元,较上年增长112.6;2003年存贷差为存差7480万元,较上年增长99.1;2004年存贷差为存差17169万元,较上年增长129.5;年平均以113.7的速度递增。这表明金融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力度在无形中减弱,金融机构大量存款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信贷积极作用。
安泽县金融机构2001年至2004年新增存贷差示意图
2、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新增存贷差扩大以商业银行为主,表现突出;农村信用社表现平缓,且占比呈下降趋势。据对安泽县2001年至2004年农行及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调查,2001年至2004年农行的存贷差分别为存差2409万元、2530万元、7078万元、7070万元,分别占全县存贷差额的136.3、67.3、94.6、41.2。而此时农村信用社2001年至2004年存贷差分别为存差1006万元、1672万元、2134万元、3554万元,分别占全县存贷差的56.9、44.5、28.5、20.7。这表明农村信用社比商业银行实际发放的贷款要多,信贷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较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三农”发展的桥梁作用凸现。
安泽县农行、农信社2001年至2004年新增存贷差示意图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增存贷差的危害
1、地方经济得不到有效支持,地方政府表示不满,且对于部分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减弱.一方面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很难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信贷资金对于部分资金需求大的项目犹如杯水车薪,根本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使得这些好的项目被迫“夭折”,经济调产的进度因此而迟缓,同时影响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此表示严重不满,相应在支持部分金融机构工作上力度逐步减弱,使得金融机构存在的部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政府评先评优与其无缘,依法收贷不积极配合,政府的部分资金也不存入该机构,政府和银行的关系比较紧张。
2、中小企业出现“贷款难”问题,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关系疏远.由于存贷差的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困难变得更大,除了得到一定的票据贴现支持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的信贷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变得十分疏远,出现中小企业和当在金融机构几乎不打交道,转而将其存款存到容易得到信贷支持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3、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民间借贷范围和额度在不断滋长,对社会稳定形成一定的潜在危机.由于银行几乎不放贷款,而居民信贷需求较旺,贷款需求者在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后,转而将目光投向民间借贷,使得民间不规范的借贷行为如高利贷现象愈演愈烈,民间借贷的范围不断扩大,信贷额度也在不停增长,“地下金融”问题严重。民间借贷过于频繁,必然产生部分违法违规行为,积累大量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容易造成冲击。
4、不利于银行自身盈利,利息收益率下降,收贷难度变大,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占比很小,其自身盈利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在其吸收大量资金后却不发放贷款,有的选择上存、有的选择存入央行,这样获利空间较小,影响到了其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在部分贷户看到银行贷款难后,干脆不去主动归还贷款,思想上出现宁可多掏罚息也比归还贷款后再贷不上款强的认识,因此加大了收贷的难度,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得不到迅速提高。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增存贷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1、商业银行体制转变,支持对象发生转移,且贷款审批权上收,责权利不平衡.一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继撤并,且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向也主要转向大中城市及大中型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及农民已被排斥在其信贷优先支持对象之外,这样即使有一定的资金由于不是支持对象也得不到信贷支持。二是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审
批时间较长,使得部分贷户望而却步。三是银行都加大了对贷款发放的责任追究制,片面强调信贷资产的“零风险”,一旦贷款形成风险,轻者要对信贷员进行罚款,重者信贷员要下岗清收,而相应的奖励机制却跟不上,使得信贷人员出现“惧贷”和“畏贷”思想,挫伤了信贷员放贷积极性。
2、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量受阻,经营范围存在局限性.目前随着
粮棉油退出保护价领域,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范围和经营对象都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信贷业务固步不前,发放贷款额度也在逐年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存贷差的加剧。
3、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宗旨及资金实力较差,使得农村信用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农村信用社职能定位和服务宗旨主要是为“三农”服务,发放贷款也主要采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多户联保贷款,且发放额度较小,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和额度较大项目的贷款需求只能“拒之门外”。二是农村信用社一般资金实力都十分有限,且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尤其要保留一定的资金应付支付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发放贷款的能力。
4、大量资金外流也造成存贷差的扩大.一是邮政储蓄机构吸收大量的资金存到人民银行,即使人民银行允许其自主营运,也要将资金集中到其邮政省局以上统一使用,不能作为信贷资金发放到当地.据对安泽县的调查,邮政储蓄资金将占到全县总存款余额的30左右,这说明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存款不能用作发放贷款。二是商业银行由于怕发放出的贷款收不回,形成不良,因此都“理智”地选择资金上存的途径,宁可少收点利息也能保证资金的安全。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搬家”现象严重,由于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容易,部分中小企业纷纷到经济发达地区借贷,而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大都要求贷款户到其营业场所开户,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就大量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资金的“搬家”现象。
5、外部信用环境较差,制约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融资较难,加上目前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社会信用环境较差,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出于自身资金安全的考虑,也谨慎不愿发放贷款,这又是形成存差变大的一个原因。
6、金融机构不规范的考核,“拉存款现象”也虚增了存款。金融机构都强调存款兴行、存款兴社,加上年终要考核存款任务完成情况,于是采取不正当手段拉存款问题随之出现,使年终存款余额出现虚增,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存贷差的扩大。
四、几点思考建议
1、真正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人行加强“窗口指导”力度,使货币政策能够和当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取得金融调控的有效发挥。一是人行应加大对当地经济状况及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并和地方政府及时进行沟通,结合稳健货币政策的意图和精神,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有保有压、调控结合”的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及时引导贷款投向,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人行应及时发现货币信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时进行“窗口指导”,发放信贷提示,确保辖区金融机构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三是人行要定期对辖区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情况及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监测和检查,并综合进行分析,并将监测分析情况向金融机构进行反馈,指导金融机构较好执行货币政策,取得对当地经济的最大支持。
2、尽快改革金融体制,使邮政储蓄资金返流,农发行扩大经营范围,商业银行要兼顾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充分考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是允许邮政储蓄资金返流,回哺当地经济。要求当地邮政储蓄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由农村信用社代为管理,由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支持当地经济,同时由农村信用社向邮政储蓄机构返还部分利润;二是重新合理定位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扩大其经营范围,允许农发行用信贷资金支持农业基础建设、农业调产项目等基础性、社会效益性的资金需求,允许农发行积极开展下岗失业担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性强的贷款,进一步弥补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弱点;三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应适当调整信贷支持对象范围,在集中向大中型企业支持的同时,兼顾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合理发放部分贷款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3、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及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作用。一是继续做好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大增资扩股力度,不断充实其资金实力。二是继续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的发放工作。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要彻底走出去,深入到农户中,及时了解农户的信贷需求,主动为农民牵线搭桥,送好信息和技术,用好信贷资金,使有效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4、加强沟通协作,增进了解支持,改善银政、银企关系。一是金融机构要勤向政府有关领导汇报货币政策、金融运行、金融政策、经营策略等情况,积极和政府进行沟通和联系,做好解释,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通过采取召开银企座谈会、客户联谊会等方法,和企业等客户交心谈心,互通信息,赢得企业和客户的谅解和支持。三是改善金融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向企业和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除贷款以外的服务上狠下功夫,同样可以赢得企业和客户。
5、适当改变当前贷款发放考核机制和经营管理理念,消除“畏贷”和“惧贷”思想,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机构要适应当前金融工作的形势和变化,改变存款兴行的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水平和占比,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要改变当前贷款的发放考核机制,不要片面强调或过于追求贷款“零风险”,加强对信贷人员思想道德修养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贷款责权利相均衡,从而消除“畏贷”和“惧贷”思想,提高贷款发放的积极性。三是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深入评估经济发展项目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大力支持有效益、有市场的中小企业发展,有力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6、合理引导民间借贷,使民间借贷成为银行信贷的补充,不断丰富融资渠道。一是要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及民间借贷的利率,使民间借贷行为有法可依。二是要做好民间借贷的疏导工作,合理引导民间借贷的资金投向,使民间借贷成为银行信贷的补充。三是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通过监督管理,规避存在问题,规范操作行为,消除风险隐患。
7、优化信用环境,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信用环境治理组织,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引导借款人增强信用观念。二是政府要高度重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充分调动公、检、法等有关部门的力量,通过行政、法律途径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为银行增加信贷投入吃下“定心丸”。三是政府要尽快建立信用担保机制,由政府牵头,积极组织地方财政、贷款人共同出资组建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解决辖区贷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消除银行信贷投入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
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它有别于城镇,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其规划也有特殊性。近年来,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的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但由于对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认识不够,使村庄的发展普遍缺乏整体性和发展的后劲;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的特征及规划布局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地带,除昆明周边区域外均属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落后。本文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为例来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庄的发展特征及其规划要点。村庄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中,涉及村庄规划的国家级法规和规章只有《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两个文件。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导,村庄规划一般应参照村镇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编制;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地也通常是按照村镇规划标准进行编制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往所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集中
1.1 我国村庄的总体特征
(1)规模少,布局分散
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和便于耕作管理的要求造成的。在乡(镇)域范围内,有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和集镇,形式上是分散的个体,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在生产、生活、文教、服务和贸易等方面形成网络结构体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2)村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造成各地村庄在结构布局形态、社会经济职能、民俗民风、生产特点乃至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3)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
各地区村庄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的不同,造成村庄的规模、分布密度、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
1.2 村庄建设发展的一般性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以往的村庄规划所遇到的村庄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集中表现为: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难以培育工商业文明、生产要素市场难以建立、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和村庄自身特色缺失等八个方面[1]。
1.3 传统村庄规划的体系构建
根据现有的两个法规文件的规定,村镇规划包含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庄)总体规划和村镇(庄)建设规划三个层次;而涉及村庄规划的主要是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常常将后两个层面的规划合并编制,统称为“村庄规划”。实践证明,村庄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的合并能够提高规划的效率,有利于村庄长远发展与当前建设需求的结合,便于操作实施。
1.4 村庄规划所涉及的一般性问题
已有的研究表明,村庄规划在内容上所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口与用地的合理计算问题、村庄的规划布局问题、村庄的道路交通问题、村庄公建设施的配置问题和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护问题等方面,这些问题在《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2]中有过深入探讨,此处不再赘述。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非常规性问题
2.1 山地多,耕地少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一般位于山区,也正是由于山地的比例过大造成了生存、生产、生活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交通不便,其村庄自然也就比较落后。而较大的平原或坝区往往是比较发达的城镇和村庄所占据,并且这种情况在西部欠发达省份(如云南、贵州)尤为典型。山区的村庄通常会依托一小片平地进行耕作,而村民的民居建设多位于山上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无其他产业支撑,从而导致经济长期不发达。比如罗平县明格村,全村耕地面积410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8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1亩,远远低于平原地区的耕地数量,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林地较多,面积2050亩,可占总面积的34.17%,但由于国家的山林保护政策,林木的经济效益往往无法发挥。
2.2 区位偏僻,远离中心城、镇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通常都远离中心城市,甚至距离中心镇、集镇都较远。这种区位条件也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之无法受到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享受到中心城镇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长期以来只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相对封闭、内向的进行缓慢发展。如明格村离罗平县城60余公里,且多为山路,长期只能依靠所处九龙瀑布景区的外围区位进行部分游客餐饮接待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形成的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明显。
2.3 人口数量少、素质低
由于发展的滞后,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其自然增长。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对宽松,通常这些地区自然增长率会比较高,但如果考虑到机械增长因素,这些村庄的人口,尤其是素质较高的人口,多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即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且迁移速度高于自然增长,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常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素质低下,并且人口的结构也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如明格村的总人口只有不到600人,青壮年劳力则更少,连组成一个稍大型的工厂所需的人力资源都不足。如此,要想走大规模工业化道路,使该村的经济达到发达地区村庄(如江苏华西村等)的水平是十分不现实的。
2.4 社会及市政基础设施落后
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村庄,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发展水平有限,其自身没有经济能力改善社会和市政基础设施;外来资本又没有动力对该地区进行投入。由此所造成的现实是很多村庄没有上下水设施、没有小学、图书室、医疗室等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卫生条件堪忧,生产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
2.5 法治观念、管理观念滞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欠发达地区的村民由于长期为生计奔波,忙于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其经济形式具有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的特征,长期脱离社会化生产分工和协作,导致其观念的落后、封闭,尤其是法治观念的缺失和村庄管理层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
这样以来,即使有科学的《村庄规划》,也无法得到管理层的透彻领会和真正认可,难以真正落于实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编制村庄规划,更应当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应当成为对村民普法教育、对村庄管理者更新治村理念的过程。
2.6 规划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欠发达地区在市域、县域甚至乡(镇)域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是所在县的城市建设或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其规划也较城市和中心镇的规划重视不足,直接导致上级经费投入不足甚至没有规划费用的投入。而实际中这些地区的村庄又根本无力承担正规规划院高昂的规划费用,或者即使有些经费也不愿投入到非直接效益的规划之中。村庄经济实力远不能跟城镇相比,如果得不到专项经费支持,规划编制经费很难筹措,编制经费短缺使得村庄规划流于应付。为了应付规划检查,行政村组织往往自己或委托上级管理部门简单做个规划,这样,规划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不足便成为理所当然。
2.7 少数民族聚居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很多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南诸省尤其突出。一方面这会加强该地区发展的紧迫性;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蕴藏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文化,也为其发展带来隐性的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要点(以明格村为例)
3.1 明格村现状的简要分析
(1)道路系统:现有的道路网系统尚未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质量较差的水泥路;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
(2)村民住宅:住房布局散乱,住宅用地严重;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新建的砖混农家乐建筑对原有村落风貌破坏严重;环境脏乱,卫生状况差。
(3)公共设施:小学规模太小,教学设施不完善;无幼儿园、医疗所等设施;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凌乱,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
(4)市政基础设施:排水不成系统,生活污水无处理;村中乱拉电线,存在火灾隐患。
(5)环境卫生: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居民家庭多露天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
(6)景观环境: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河流岸线绿化较差,垃圾较多;村内“裸”房子居多,严重影响村的视觉环境。
3.2 规划内容与思路
针对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明格村实际,笔者认为其村庄规划在满足基本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尤其应当突出重点、抓住中心,避免“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所谓重点和中心也只能有一个。对于几百人的一个村子,无论如何难以聚集多大力量做出多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因此村庄规划的内容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集中力量研究好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经济滞后),办好一件事,谋划一个发展思路,解决好一个问题……。
就明格村而言,由于其属于自然村庄,经济主要依靠基础农业为支撑,附带旅游餐饮接待服务,所以明格村的发展在做好农业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尤其应强调特色农业的发展,走以农
带商,以商促农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做好几个方面,不能贪大求多,具体归纳为五个“一”的发展思路,即:
(1)一个目标:即和谐农村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发展)和人与人的和谐(文明的提高)。
(2)一个中心任务:即经济发展,抓住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向,带动农家乐的餐饮接待业。
(3)一条主导产业链:即绿色农业――延伸产业(农业产品浅加工、绿色服务业)。
(4)一个窗口:即能够反映明格村自然生态及丰富资源的窗口,通过一个重新整合的村落风貌,来表达这个窗口的形象。
(5)一种新面貌:即明格村新的物质环境与精神面貌,物质环境包括生产环境的改善,生活环境的美化,生活物质内容的丰富,精神面貌包括,人的满足感增加,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规划的主要内容,重点也需围绕这五个“一”来展开,包括:(1)合理布局村庄发展用地,明确未来发展方向;(2)理顺村内道路交通,处理好内外交通的联系;(3)改造村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生活、生产、旅游接待环境;(4)营造特色村庄景观,包括建筑风貌的统一,突出明格村的自然景观特色;(5)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排水、电力电信、污水处理等;(6)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为将来作为旅游餐饮接待区的建设打下组织基础。
3.3 功能布局的调整
依据突出重点这一规划主题,本次规划在用地调整上以增加“合力”为核心内容,将原有的两个不同村落(上明格村和下明格村)的空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空间,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规划区形成“一轴、一带、三片”的格局:
(1)“一轴”:即原村庄道路,穿越整个村庄的主干道构成的村庄发展主轴。
(2)“一带”:即一条滨江绿化带。
(3)“三片”:以现状形成的居住村落形态,将整个规划区分为三个片区,即北部村民居区,南部村民居区,以及位于河道两侧的新规划居住和管理片区。
3.4 村庄特色规划
村庄特色是吸引外来投资及外部消费对象的重要因素。明格村有山有水,环境优越,同时处于旅游景区的外围。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将当地民居文化的特色融入村庄建设之中,使山区村庄环境和景观建设的特色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营造出“山中有村、村内有水,水绕村行”的自然村庄特色形象。因此,规划考虑从“一种风貌、两大特色、三个要素”三个方面形成有主有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色系列:
一种风貌:即以自然村落的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
两大特色:紧紧抓住山、水、村相依的特色,使山青水秀成为村庄最突出的两大特色。
(1)山青:对村庄周围的山体加强绿化,使之成为村庄的绿色背景。有山之处,建筑布局依山就势,相得益彰。
(2)水秀:充分利用现有水系景观,规划把水系揉进村落,使村庄有青山的衬托,房前屋后有潺潺流水,面对一片开阔的田园风光。
三大景观元素:
(1)休闲空间:为了使城镇空间更为通透和具有现代感,规划将在重要地段设置各具特色的广场,一是使村庄空间富有变化;二是为村庄增加 “客厅”,它是表现村庄形象的重要窗口。
(2)游览空间:依据现状条件,在村庄北部、中部、南部设置一个休闲游园,设计充分突出滨水特色,使公园成为村庄景观的“点睛”之笔。
(3)休闲绿化带:滨水绿化带,以地方性民俗民风为主要文脉,沿江设置部分休憩的小品设施,利用绿化营造不同氛围的空间环境,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外部空间环境。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例说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差异可概括为:①内容差异:后者追求全面发展,注重协调,而前者更突出重点,特别强调经济的发展;②产业差异:前者较之后者更注重农业基础,走以农带商(或以农带工,尤其是加工业)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而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③用地布局差异:前者以基本的宅基地划分为主,而后者多参照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进行布局;④发展策略差异:前者多利用后发优势,尤其是古建筑、古民风保存完好的优势,并常利用山地打开发展的思路,强调对山地的开发;后者则多利用先发优势,走工业化道路;⑤灾害防护差异:由于地形条件的不同,前者的村庄灾害防护多以防洪为主,而后者则以防涝为主;⑥特色差异:前者更强调原始古朴、自然生态的村庄环境特色,主要是对现有村庄空间格局的保护、建筑的维护与更新、生活环境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别于发达地区的建设向城市特色发展的趋势;⑦编制过程差异:前者更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规划过程强调村民的参与,强调规划人员与村民的互动及对村民村官规划普及教育;⑧经费来源差异:前者以多方筹措和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规划行为更少市场性、更多计划性,而后者多实力雄厚、自筹经费。结语
尽管欠发达地区有诸多制约发展的欠发达因素存在,但其村庄规划却不应是“欠发达”的。该地区的村庄规划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产业基础、民俗风情和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在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建造方式、环境利用和资源开发各方面都可舒展地方特性、挖掘传统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山乡村寨特色和浓郁乡土文化氛围的村庄规划。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先行;改变现状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将成为推进国家整体文明的大事,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王富更.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6(3):96-99.刘志安.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和民族性[J].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王新跃,权亚玲.乡村改造中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于天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2003.6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村庄规划.2006.
第三篇: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融合教育问题探讨
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融合教育问题探讨
黄晓宏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特殊教育学校,333413)
[摘要]
融合教育是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深远的全新的特殊教育理论。融合教育强调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与正常儿童一同学习,通过对环境和教学方法上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特质的孩子的学习。强调合作学习,友爱互助。通过融合教育更利于发展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发展能力,使每位特殊儿童都能达到其最近发展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不平衡,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的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经济、融合教育、改革、发展模式
一、融合教育的概述
(一)融合教育的内容
孔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任何人都应该受到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对于残疾人一样的重要。
特殊学生(包括:肢体残疾、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与健全人在同样环境中学习,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教育,称为“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
(二)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
融合教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6月7日至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两份文件,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1]。
2008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全纳教育”的理念是改善现存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从长远角度进行反思,进行切实的变革,制定并实行新的政策。至此标志着国际社会已形成推动全纳教育的共识。
西方的残疾人教育发展史,经历了从以教会关怀为核心到隔离式教育,再到正常化主张,直到现在的一体化与回归主流的教育运动,各国不断出台教育法案,确保残疾学生可以在学校接受同等教育。意大利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比例高达98%,成为世界融合教育的典范。
在我国1988年7月11日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七部委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随班就读”和“特教班”这一概念,成为我国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除了中重度残疾孩子需要在特殊教育学校之外,“随班就读”和“特教班”打破了轻度残疾人走进普通学校的壁垒。
2014年1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总体目标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从回归主流运动到全纳教育,融合教育思想更为成熟,融合教育实践持续发展。
2017年5月1日《残疾人教育条例》经国务院第16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并正式施行提出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等表述,为贯彻落实该条例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印发了《关于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
我国的融合教育还处在不断发展中,从“质疑、疑惑、观望”到“尝试、开放、接纳”,还有多种改革措施坚定了不断改良的信心。
(三)融合教育的意义
融合教育概念的提出原本是基于实用主义,使障碍儿童更大程度的融合于正常班级、学校、社区,通过各方面努力发挥潜能使其身心最大程度的发展。融合教育后发展演变又有更多重意义,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合教育:“学困生”与超常生的融合教育;贫困家庭学生的融合教育。无论如何演变,融合教育的意义都是使其回归正常发展模式之中。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
1.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三十八条内容:“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都需要教育,而只有融合教育最大程度保证了教育法中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力。
2.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学相长原则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看作独特的人,而特殊儿童更是独特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个体,不仅要求做到公正施教、平等对待学生,更要做到差异化教学,把特殊学生看作是是独一无二的人,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上更具有灵活性,对个别学生还需要采取个别化教育,从而间接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3.符合康复心理学相关理论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激发康复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康复活动的心理体验,旨在最大程度的促进和完善康复效果。
康复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不仅有利于患者心理康复,而且有利于他们身体功能的恢复和健康。在康复工作中,只有考虑到康复对象的心理因素,才能制订出更加合理的康复计划,才能帮助他们完成更好的康复目标。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注重融合教育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融合非常必要[2]。融合教育有利于特殊学生的行为、心理、性格的矫正,有利于他们的社会性的发展。
4.传递爱心,扶贫攻坚,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构建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弘扬无私奉献的爱,人与人发自内心的相互关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校不仅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需要教会做人的道理,更需要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好人。通过发展融合教育,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使健全儿童学会与特殊儿童相处,了解身边还有特殊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从而培养其爱心,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有很多残疾儿童的家庭因病致穷,因残致穷,生活艰辛。通过学校和社会的接受程度增加,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群体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更精准的扶贫攻坚,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
二、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融合教育实践模式
1.重点发展特殊教育学校
20世纪80年代前,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很少(1980年为292所,1985年为375所),而且主要由省市两级政府举办。2008年我国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特殊教育学校从上世纪1990年的746所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1706所,到2017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共计2107所,特殊学校在校生从41.7万人增长到57.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得到迅速发展。
2017年7月17日,为巩固前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部等七部门共同制定《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该计划不仅要求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还提出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使特殊教育从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发展。
注:数据来源为历年教育分地区特殊教育情况统计年鉴
注:数据来源为历年教育分地区特殊教育情况统计年鉴
2.以随班就读为主体
随班就读指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中小学,平等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是我国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3]。
随着融合教育理念影响的不断深化,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实施形式,就
读于普通班的特殊儿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07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67.11%和64.88%,达到目前融合人数的最高峰,2005—2015年间随班就读儿童占特殊教育总人数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4],可见随班就读作为为融合教育的主要模式,其“主体”地位显得愈发明显与重要。随班就读的扩大不仅体现在特殊儿童总数的增长,就读于普通班的特殊儿童的类别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原来主要招收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转向招收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普小生活的轻、中度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其他类型的特殊儿童[5]。我国随班就读参与人数的增加、类型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融合教育对“公平理念”的追求。进一步扩大特殊儿童的招生规模,扩展特殊儿童类型将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点。
3.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
送教上门由教师把对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带到该学生的家中或提供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对其实施计划、评估的过程。送教上门的教育服务主要是保障不能到校就读且年龄在6-15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是特殊教育中针对有重度残疾的学生进行的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是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
4.小结
我国现阶段融合教育的主要实践模式是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在我国特殊教育办学格局中占有主体地位[8]。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9]
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教育格局暂不会有大的改变,值得注意到是在扩大融合教育的同时,也间接的抑制特殊学校的发展,但是鉴于我国人口分布广特点,特殊教育经费,资源教室,专业师资力量等短板,一方面会影响融合教育的教育质量,也使得少部分学生回流到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提高融合教育质量?选择一种更加合适目前国情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融合教育质量存在问题
1.随班就读学生出现“回流”现象。
随班就读儿童以轻度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自闭症为主,其他类型特殊儿童参与融合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此外,我国随班就读人数占特教总人数的比例在2007年以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64.88%下降到2015年的54.2%[10],其中以小学五年级为分界点,随着年级的增长,特殊儿童在校人数则越少,且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11]。
最新研究也表明,在随班就读大力推行的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特殊儿童从普通学校回到特殊学校就读—出现特殊儿童“回流”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管理者和教师对融合教育理念理解不深、学校系统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不足[12]。
案例分析:笔者任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位男孩子小林(化名)是多重儿童患者(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平常走路总是一跛一跛,口手的协调能力不是很好。在2018下半年从普校转入特殊教育学校,他父亲帮人做短工,母亲在幼儿园做生活阿姨,还有一个姐姐念初中。据其父母反应,原来小林原先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但是因为是特殊儿童,无法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老师也没有办法,后来也就慢慢放弃对他的教育,后转入母亲幼儿园与大班小朋友一起度过两年时间,虽然小林心理和智力停滞不前,但是身体发育还在进行,所以继续读大班似乎不太适宜,但是考虑到之前在普通小学的经历,后来还是决定转入特殊教育学校。笔者了解学生情况后,按照他的特殊情况,每节课给他量身订做专属他的角色。如在教授《跑步训练》一课时,他很难像正常人一样进行跑步训练,于是先进行平衡木的练习,这种平衡性的训是他练力所能及的,他很乐于参与。每一次成功的练习都能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消除他自卑的心理。
积极改变教师观念、完善学校资源支持建设,继续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回流”现象。
2.教育资源分配失衡
特殊教育支出是一种福利性支出,大部分的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大力发展融合教育首先就要考虑经费的配置。在2003—2011期间,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从14.7亿元增加到76.7亿元,表明我国在发展特殊教育上的努力。
但是我国在特殊教育政策制定时没有把特殊儿童在普校随班就读放在与特殊教育学校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随班就读教育经费增加缓慢,随班就读儿童很少能够得到经费支持,导致特殊儿童很少得到满足他们随班就读的特殊支持,如教材、教具、教学媒体与图书设备等[13]。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国家的教育经费向这些地区倾斜,但是还有部分地区资源教室的数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14],一些地区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导致随班就读发展的地域差异不断拉大[15]。
融合教育资源不足及分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和资源教室的建设上。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显得更加突出,甚至有的地市只有在特殊教育学校才有资源教室,即使少数普校有资源教室,平时使用率也是极低,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另外,普通学校教师接受特殊教育培训的比例极低,教师专业程度不高,都制约了融合教育发展。
表一
1998-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全国教育
经费支出
特教校
经费支出
事业费支出
公用经费
基建支出
金额
占事业费比重
金额
占特教经费比重
1998年
2668.9
8.4
7.5
2.7
36.41%
0.6
7.48%
1999年
3046.8
9.3
8.5
2.9
34.11%
0.8
8.98%
2000年
3524.2
10.7
3.3
33.29%
0.7
6.86%
2001年
4259.7
11.9
3.7
30.95%
1.1
8.65%
2002年
5047.9
14.9
4.2
30.22%
0.8
5.68%
2003年
5733.6
16.4
15.6
4.8
30.72%
0.8
5.09%
2004年
6668.6
17.9
5.3
29.38%
1.1
5.94%
2005年
7672.4
23.3
22.7
8.3
36.29%
1.2
5.01%
2006年
8688.6
26.2
25.4
8.9
34.93%
0.8
3.06%
2007年
11668.4
29.5
8.8
30.25%
0.6
1.99%
2008年
13985.7
39.1
37.9
13.8
36.44%
1.2
3.02%
2009年
15923.4
45.7
43.2
14.8
34.34%
2.4
5.36%
2010年
18796.1
67.1
56.4
23.3
41.24%
10.7
15.94%
2011年
23085.8
76.7
69.6
29.9
42.96%
9.18%
注:数据来源为历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未进行价格指数调整。
表二
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的比较
年份
生均教育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
特教
学校
普通
初中
特教/初中比
特教
学校
普通
初中
特教/初中比
2005年全国
5803
1759
3.3
4890
1567
3.1
2006年全国
6775
2174
3.1
6042
1966
3.1
2007年全国
6877
3040
2.3
6237
2800
2.2
2008年全国
9163
4038
2.3
7995
3747
2.1
2009年全国
10623
5009
2.1
9505
4688
2.0
2010年全国
16066
5975
2.7
14565
5567
2.6
2011年全国
19234
7706
2.5
16424
6977
2.4
注:数据来源为历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学生数单位为:万人,经费单位为:元,未进行价格指数调整。
3.医教结合和早期干预缺失
医教结合是指医学与特殊教育学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学科领域,在理论研究、技术探究和研究方法等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从而有助于特殊儿童健康发展。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特殊儿童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缺失的功能,使特殊儿童最终能够回归主流社会。
“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使身心障碍儿童得到早期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正常人的生理或心理机能,达到最近发展区。众所周知,学龄前0—6岁被称为“黄金干预期”,是因为这段时期是婴幼儿神经系统结构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作用下能够不断塑造其结构和功能,丰富的环境刺激和经验可改变脑结构总体重量、神经元的大小、个别突触的数目和结构,增加神经元间的连接和神经通路;但环境刺激一旦被剥夺,将会严重阻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关键期对孩子一生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6岁前是一个人智力、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智力发育方面,遗传是自然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决定条件,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稳定而积极的情感支持,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大量的自主活动和探索,可以使儿童的智力得到良好迅速的发展。如果良好的环境在婴幼儿早期就被剥夺,则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将不可逆转,儿童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在语言发展方面,3岁前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对残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也应越早越好,错过关键期再训练也只能事倍功半[16]。
残疾儿童或高危儿童的医教结合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教育,但在医学诊断和选择干预方式(专家干预,家校合作干预,医学治疗)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促使特殊儿童肢体与心理并行发展。
目前在发达地区越来越重视早期干预的发展,积极建设康复训练中心,培养专业师资力量,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不仅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和对医教结合的认识缺乏致使大部分特殊儿童错失“黄金干预期”,而一些社会康复机构昂贵的学费令大部分特殊儿童家庭望而却步。
三、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融合教育的建议
1.细分特殊儿童群体,使得教育政策更具有针对性
美国法定的特殊教育儿童有14种,日本法定9类,我国台湾地区规定12种[17],而我国特殊儿童类型仅有7种(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每种类型残疾又分为四个等级,而这种划分标准更倾向于医学鉴定,不利于大众化教育中对鉴定,推出更具体更细分的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政策针对性是指在特殊儿童群体更加细分的基础上,一是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康复计划、诊疗方法从而使之更加适合;二是国家政府针对不同群体,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方针政策,包括:财政经费标准的制定、资源教室和康复中心的建设与分布。例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到6000元以上,这是一个较笼统的标准,建议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可以参考不同等级标准的特殊儿童来制定,避免出现有些学校招收轻、中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对于重度、极重度及其他类型特殊儿童紧闭大门。另一个方面细分特殊儿童群体可以更加准确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
2.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大资源教室建设
近年来,虽然我国特殊教育财政拨款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薄弱,新增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用于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原有特殊教育学校硬件办学条件的改善。
随班就读是我国现阶段融合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但也是最薄弱环节。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方向应是特殊儿童群体而非特殊教育学校。我国大部分残疾儿童实际上在普通学校就读,特殊教育经费应更多投向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
当前,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尤其是资源教室教师)和教研支持严重不足;(2)随班就读教师的补贴标准尚未确立;(3)缺乏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4)对大量“非随班就读”但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的认定和支持[18]。
我国目前特殊教育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拨付和特殊教育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无论经费投放的对象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经费拨款依据还应按照特殊学生数量和特殊学生类型作为考量标准,不能“一刀切”,需要具有针对性,同时教育部门对教育产出做考评,作为下次拨付的依据。
特殊教育经费的开支主要有学校日常开支,差旅费、教师培训、特教津贴、临时工工资、功能教室建设。而经费的短缺首当其冲的是特教津贴、功能教室建设。特教津贴会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直接不予发放,或者只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而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却享受不到。而普通学校功能教室的建设显得更是捉襟见肘,但是功能教室对特殊儿童是不可或缺的,三点建议:一是加大资源教室建设,二是康复训练师资力量专业培训,三是加大功能教室的使用率。
3.集中社会力量建设学前康复中心
特殊教育支出不仅是一种公益性支出,也是一种具有丰厚回报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通过康复训练使残疾儿童更能接近正常人,走进正常的社会,无疑是对其家庭对整个社会是很有益处,而不是使之全社会的负担。一切为了残疾儿童,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缺失和众多残疾儿童家庭迫切的需要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家庭条件富裕的可以不惜重金,参加私立的医疗康复机构,而家庭条件贫穷的肯能会选择放弃,从而使得很多残疾儿童错失学龄前的“黄金干预期”,有些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弥补显得力不从心。而这一阶段,最主要实施的还是以医疗诊断和康复训练为主,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最主要的矛盾,即懂得医疗护理也精通康复训练的人才非常匮乏,但这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因为学前康复训练具有一定风险,只有通过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才能进行,一些地区不得不寻求与康复医院合作,但是没有很好的合作模式。
四、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萨拉曼卡宣言Z.1994-6-7.[2]潘威,葛鑫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融合教育的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1:13-15.[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随班就读基础知识与技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6.[4]魏燕荣,陈全银,黄宇亮.我国融合教育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18:9-14.[5]杨希洁.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儿童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7):3-10.[6][9]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2017-07-17.[7]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修订版).2017-01-11.)
[8]谢爱明,王玉玲,李智玲.融合教育实践的现状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6,16:27-32.[1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74.[11]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9.[12]王雁,王志强,程黎,等.融合教育教师课堂支持研究[J]教育学报,2013(6)):67-74.
[13]魏燕荣,陈全银,黄宇亮.我国融合教育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18:9-14.[14]陈瑾,曾凡林.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问题[J].基础教育,2011(4):108-112.[15]王沫,杨希洁,张冲.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5):3-13.[16]张婷.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0-21.[17]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10(9):3-7.
[18]田志磊,张眉,郭楠,钟未平.融合教育理念下的特殊教育财政:历史、现状及未来[J].教育学术月刊,2015,01:35-49.
第四篇: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
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是当前至关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务。要进一步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除了采取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办法一样外,还应着手从以下6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争夺人才难的问题,把重点放在内部挖潜上。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差和紧缺资金的限制,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是心有余而力不
足,争夺人才很难赢得胜利,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年年组织人力、财力到外地招揽人才,多数都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工作压力很大。但是,难点不等于死点,必须调整思路,把重点转移到挖掘现有人才上,在挖掘的措施上,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逐人造册登记,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不打“糊涂仗”,然后通过制定挖潜的目标任务、政策激励、结构调整、选拔培养、市场调剂等手段,真正把现有的人才挖掘出来,搞好合理配置与使用。所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引进人才、争夺人才工作中,不要死搬硬套,不要盲目搞攀比,更不要一提到缺人才,就跟着大轰大嗡搞引进,甚至把引进人才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把本地人才潜力挖掘出来,把现有人才用好、用活、用出成效,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切实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缺短的问题,把目光瞄准在借地生“才”上。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人才引进观念,拓宽引进渠道,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的效果。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应该采取借脑生财、借鸡生蛋、租赁人才、乡情引智的办法,来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技术短缺问题,也就是在不改变人才的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地优秀人才或家乡学业有成的莘莘学子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租赁、承包或创办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攀亲结友,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重大“软”、“硬”课题和攻关项目放到发达地区实行有偿研究,直接运用其成果来发展自己;聘请沿海发达地区的专家、学者,定期不定期地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科技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研究;经常与学业有成而走出穷乡僻壤的各类人才联系,加强沟通,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报效故里的热情,鼓励和引导他们用智力支持家乡建设。
三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通人才闲置的问题,把兵力用在自然资源开发上。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恰恰是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普通人才多,许多农林水专业技术人才熬年头、混日子,没更多的事干,还有大批下岗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待业。从这两方面来看,形成了自然资源浪费和普通人才浪费,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方面,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把普通人才用在支柱产业发展上,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治穷致富的好路子,才能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有作为、有地位、有出路。
四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条件艰苦留不住人的问题,把着眼点放在光荣传统教育上。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精神食粮,可以影响人、教育人、鼓舞人、留住人。从全国来看,大多数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前辈过去打江山、闹革命的地方,都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和传统教育基地。抓住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这些典型教育阵地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经常对各类人才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革命先烈的事迹来影响他们,感化他们,用革命老区的浓厚感情培植他们、亲近他们、留住他们,不断引导他们克服困难,以帮助老区脱贫致富为己任,以事业为重,继承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志在老区建功立业、“显山露水”。
五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素质不高的问题,把发展后劲放在专业技术培训上。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弥补他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和专业技术的单一,促使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请外地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传经送宝,为本地人才吸收先进知识,补充营养,吐故纳新,增加本领;多方面为他们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组织他们走出去,到国内外高科技密集地方参观考察或挂职锻炼,参加学术技术会议,扩大视野,增长见识;鼓励支持他们在重点建设项目、科研项目中承担重任,引导支持他们到社会中选课题,到市场中找项目,在实践中长才干;对农村的乡土人才采取函授、课堂教学、田间教学、现场观看、电化教学、集中分散、长班短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加速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还要针对目前学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或教学内容难以短期适应社会需求,造成学用不衔接,以及因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才不大“适销对路”的问题,拓宽适应性培训,增加“后加工”工序,解决“型号”对路问题。
六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成长的不利条件,把保障确定在优化用人环境上。优化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是多方面的,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好领导重视程度问题。各级、各部门
一定要加强对人才资源开发的领导,充分认识“人才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盘子,实行目标管理,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正确处理有形物资的开发和无形人才智力开发的关系,不要为了搞短期行为、早出政绩,整天在钱和物上打主意,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上搞应付。要加大人才开发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
拿出一定的资金,设立人才专项基金,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第二,要解决好优惠政策的问题。对已经出台的合理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检查落实,取消引进人才、阻碍人才成长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开辟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报酬、政治生活待遇,都要实行大力倾斜政策,在制定和落实当中,既要充分体现优惠,又要注意合情合理。要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享受待遇不公平的问题,注意缩小落差,减轻本地人才心理失衡,只要是人才,不论是“土”是“洋”,都要一视同仁,一样关心爱护,才能同舟共济、携手创业。要正确处理政策棚架问题,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定期督促检查,切实保证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要正确处理重奖的问题,对各项重奖和选拔推荐,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落实到位,充分体现公平、公正,防止各个环节念歪了“经”,尤其是在工资、职称、重大奖金、“特贴”专家、拔尖人才的评选晋升中,要采取“打假”措施,防止所谓的“老板”、“厂长”、“经理”、“董事长”和“买空卖空”的“人才”冒名顶替。要切实向一线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向“货真价实”的人才倾斜,真正把重奖发到他们手里,把殊荣戴在他们的身上。
第三,要解决好机制问题。对国家公务员和全供事业单位进人坚持实行“凡进必考”的办法,公开选拔竞争,对在工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各类人才,实行按岗位、按贡献拿报酬,在职称评审、晋级、晋职和招考录用工作中实行政务公开,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要公开选拔、竞争选才,用适当的待遇留才,要建立以聘用制为主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让那些躺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大锅饭”、“铁饭碗”下逃避竞争的人没有生存空间,使真正做事的人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
第四,要解决好“温暖”问题。不断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生活关心爱护,定期不定期地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搞好跟踪服务,主动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关心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生活条件;要经常到各行各业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发现新典型,总结新经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和举办事迹报告会、科技成果展览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弘扬和展现各类人才的爱国主义精神、求实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工作业绩,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第五篇: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总的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问题,二是财的问题,三是物的问题。
人的问题,就是建设主体和建设主导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人的活动。这里所指的“人”,一是农民群众,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二是各级干部,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靠农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合力推动。但在欠发达地区,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综合素质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9.2%,而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在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要少,文化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强。甚至有少数地方封建迷信盛行,陈规陋习严重,这些村的群众,脑袋里装不进新思想,行动上迈不出新步伐。他们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保守,缺乏建设新农村的勇气。由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他们难以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如在我县,近几年来,初中阶段每年有千多名学生流失;高中阶段,高一年级有四千多名学生入学,但参加高考的只有一千多名,由此可以想象出欠发达地区人民受教育的现状。
其次是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深。最近,我到农村搞了一次调研,不少农民特别是山区的农民为中央关注新农村建设、关心农民利益而由衷高兴,但也还存在不少忧虑。比如,“是不是喊一阵口号、粉刷一遍墙壁就没动静了?”“会不会又让我们交钱?”“会不会把我家刚盖好的房子拆掉?”,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内容、内涵缺乏应有的了解,认识模糊不清。同时,也有不少农民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干部的事,就是等着政府来投资建设,他们的主体意识十分薄弱,普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己主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我在调查中得知,部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说,搞新农村建设就是给钱,现在不知道上面能给多少钱,所以还没法确定干什么;有些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帮建单位说,你们把钱拿来、把东西送来就行了,别的就不用你们管了;还有的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怎样建设新农村还处于“不管不问不懂”的状态,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
再次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相对缺失。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为了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发家致富,大量外出打工(实际上,欠发达地区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也是来自外出务工),有一定能力和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留守现状突出,他们根本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导致很多农村没有合适的村干部人选,农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能力较弱,难以带领农民群众搞好新农村建设。如我县的一个扶贫村,省里和县里的扶贫部门都已出钱买好了水泥、沙子、卵石等物资,但由于村干部号召力不强,群众素质不高、积极性差,导致村里的巷道硬化一拖再拖,至今仍未完工。此外,一部分致富能人、素质较高的能人,有的小富则安,缺少开拓精神,帮扶意识不强;有的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地移居城镇,能人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在我调查的6个乡镇的12个村中,95%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素质高的农户打工有了一定的储蓄后,移居到城镇生活。在这些村的村支两委班子中,有4个村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结构极不合理。
第四是各级干部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政府却是主导。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得到有效的发挥,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坚定他们的信心。如在我县,通过问卷调查,有50%的乡镇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他们有的认为,像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搞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太大。很多农村特别是山区、林区的农村,由于受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返贫现象较为严重(1990年至2005年,16年共返贫11.4万余人),现还处于脱贫的阶段,建设新农村,那是不敢想的事。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需要大笔资金,而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无法拿出多余的资金去建设新农村的,他们行动的主动性、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而受到影响。此外,欠发达地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也难以跟上新形势的需要。一些基层的干部对建设新农村的理论知识、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原则、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等学习不够、认识不深,没有掌握操作方法和推进手段。还有部分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还停留在过去靠行政命令推进工作的管理方式上,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转变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引导农民、服务农民上来。
财的问题,就是建设投入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注入。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大部分都需要用财力作保证、需要经济实力做后盾。但这些都是欠发达地区目前所缺乏且难以办到的。
首先是农民增收难度大,收入水平明显偏低。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块,一块是家庭种、养殖业等农业收入,文章版权归文秘资源网作者所有!一块是外出打工等非农收入。二十世纪末,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打工潮的刚刚兴起,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农民这两块收入均增长较快,对温饱问题的解决及少数农民提前实现低水平的小康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根本改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变化,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殖业增收已十分困难。
量投资的前提下,旧村复垦还田还林往往难以实现,客观上造成了长期重复占用耕地或林地的现状,这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是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