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日记
研究日记
组员:汤曼莎
我们组一向以活跃的积极的讨论著称,于是,我们组一个放学就立马聚在一起,疯狂的讨论,讨论来讨论去,我们的东西总是每一个结果,哎,我们组就是太活跃了一点点。我们组的组长又发挥神威:投票表决。很好,很不错。我们的课题经老师的修改,变成了“关于环卫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终于,在我们唧唧咋咋的讨论声中,课题啊,终于选好了~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怎样设计问卷,怎样来统计有关资料,通过哪些方面去调查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
我们小组成员一共提出了两种方案来进行投票,第一种是当今比较流行的,利用流行在青少年之间的一种时尚又方便的QQ空间投票,在鼠标点击之间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又方便,而且环保,影响力大,第二种是利用调查问卷。在不同时间段,将相同的调查问卷发放给不同的人员,例如环卫工人卷和市民卷,从而避免片面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第二篇:研究日记
研究日记(1)
-----记录成长,记录关爱
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专访:某个城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使得一大批儿童不得不和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在一起,造就了一批留守儿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建造一所专门的学校,让这批儿童寄宿,工作人员一律被称留守妈妈或爸爸,见到此景,我感触很深。身为一名乡镇中学的教师的我,身边常常有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或是均在外打工;或是某方去世,另一方外出打工;或是父亲去世,母亲另嫁他人,(这类情况较少),这些孩子不得不与爷爷奶奶或亲戚暂时居住,生活上缺少了父母那无微不至的呵护;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心理上产生了见不到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爱的遗憾与无奈,甚至有觉得我家不如某某家富,他们的父母多有本事,不用出去打工等偏激的情绪,久而久之,自卑感慢慢产生了,自信心也随之逐渐消失。没了自信心,孩子还有何进取心呢!更不用说好好学习了,作为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这些孩子呢?我一直在思考,可是毕竟我身单力薄,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与孩子们一些关爱,多学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帮他们走出困惑,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孩子。
这则专访让我看到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让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政府采取的措施建造一所专门的学校,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不能给予的照顾,解决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心灵得到安慰,有了倾诉的对象。从另一个方面,他们觉得其他孩子也这样,从而减缓了孤独封闭、自卑感。我从心底佩服想出此政策的人,同时为留守儿童高兴!孩子们,你们不是孤立的,有很多的人正在帮助你们想办法,振作起来吧!
2009-6-16
第三篇:课题研究日记
为了深入研究《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我把课题研究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了研究日记:
2013年4月4日 星期五
我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首先我对课题中自主管理的涵义以及七年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网络学习。通过我的网络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我研究的决心。
2013年4月9日 星期三
课题立项后,我及时的整理课题研究方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本周共进行2项工作,其中一项是课题组成员分工,搜集有关自主管理的资料。二是进行整理和摘抄,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看到课题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真很高兴。
2013年4月21日 星期一
上周我布置了老师到网络上去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今天交流汇报,效果很明显,收集资料的学生也非常多,气氛很活跃。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没有记笔记,通过交流后,都决定下次及时写研究笔记和心得体会。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三
今天上午在教务处办公室,我见到了本校经常研究课题的刘丽霞老师,刘老师主动问起了我的课题情况,她告诉我要仔细阅读资料,平时要学会收集案例,收集各种学习资料,要学做一个有心人。接着我们对我们课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听了刘老师的话,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学生能全面发展。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今天我把《守望教育》这本书看完了,书中对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值得我们借鉴。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今天下午课题组成员都没有课,于是我组织大家在网上观看了魏书生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视频,大家都很认真,向蓉老师、杨玲老师还记了笔记,足足看了两节课,看完后,我们进行了一些交流,各自发出了一些感慨,虽然有报怨,但更多的是佩服,是想努力学习把班级管好。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对我们课题的 研究充满信心。
2013年9月3日 星期三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本周我对学生进行了关于自主管理班级的问卷调查。本调查问卷共有10个题,共实发调查问卷97份,有效调查问卷97份,在调查结束后,我及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整理,从而了解了我校目前个别
班级中学生的自主管理状况,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好了铺垫。
2013年9月4日 星期四
今天从早到晚都在忙,先是进行室内外大扫除,再给学生编排座位,进行临时班干部评选,宣读班级纪律,特别是编座位,班上教师子女特别多,近视眼特别多,最后我不想考虑太多,就按高矮从前往后坐,眼睛、耳朵等有问题的学生再由他们自己想一个合适的座位。总算都安排下去了,回到家,轻松了不少,便又把课题方案看了一篇,进行了适当修改。
2013年9月5日 星期五
本周我班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文明美德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此次活动的目是培养同学们做文明人,做文明事,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通过这次活动的展示和表决,学生们都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让我们知道了做文明人应该: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说脏话,用文明语等等。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早上,我早早地到了学校,赶紧奔向教室,要赶在晨读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来的还不是太多,语文科代表正准备领读,卫生值日的几位同学也各就各位,劳动委员在检查教室的清扫情况,同学们相继到了,我在教室外站了大约十分钟,虽然大多数同学都在努力学习,但胡正鸿与王志两位同学却一直在讲小话,只到后面发现了我后,才不好意思的把书打开,7点钟时,陈梦园带着同学们去晨跑,有几个同学还是自主性不强,偷懒。
明天,孩子们会有哪些问题呢?我拭目以待——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三
今天一到学校,我就赶到教室,悄悄看看孩子们——可惜,很令我失望,早早到校的同学中,只有几个同学主动的看书,搞卫生,一部分在讲小话,一小部分还没回过神在发呆。想想,也许是对新学期还没适应过来,还不能很好的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看来,我得好好研究一下,怎样引导孩子自主管理。
2013年9月18日 星期四
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更是一种享受,读《细节决定成败》时,我边看边与自己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本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1、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2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3、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安全,近日召开了“校园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班会的方案策划、组织都由学生自主安排,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学生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目的。
这次活动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生动活泼,使“校园安全伴我行”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班级的团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3年9月22日 星期一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老师要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不断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这也更进一步加强了我对课题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的恒心。
2013年9月25日 星期四
本周经课题组成员商讨后,举行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同样活动由学生主持,安排,老师则指点,当导演。同学生做得很好,相对上一次又有了一个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有了很大改观,看着同学们的进步,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三
我们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抱怨自已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还要进行课题研究等等,没有空闲时间。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是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自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只有让其主动去学,主动参与管理,整个学习才会取得更大突破。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所以文明礼仪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尤其对一个青少年孩子来说,更是举足轻重。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讲文明、懂礼仪、学会宽容、谦让、理解,展现他们朝气蓬勃的少儿风采,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明氛围,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为此,我班特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支持下,“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如期在我班教室里举行,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有17名,比赛中,他们的精彩表现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能和技巧,演讲内容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情理交融,紧扣生活实际;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声情并茂;仪表端庄大方表情亲切自然,精神饱满振作,演讲的每一个细节都使评委和观众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赢得了热烈掌声。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今天,课题组成员向蓉问我,我们进行的主题班会活动,要写好方案,小结,反思,那么小结与反思有什么区别呢?我想了一下,小结中就已经把我们存在的不足和优势都写出来了,并提出了以后应怎么解决,小结不包括了反思吗?我也不知道,于是到教科室问郑能波主任,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那到底区别在哪里呢?看来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好好努力吧!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今天,我早早的到了学校,与课题组成员商讨课题研究情况,回到办公室后,我陷入了沉思: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做起来并不简单,需要注意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怪不得有些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了三、四年,才有比较明显的成效。本来想多借鉴前人的经验,少花些时间,少走些弯路,看来行不通,没有实践,哪来的真知?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与课题实践研究,我撰写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一论文,并把此论文上传到网上,同时也鼓动其他成员撰写课题论文。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心去做,有心去培养他们,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一定会更强,当真正到达“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一境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将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本周班团活动课,我班召开了“自主管理,我能行”主题班会,通过“自主管理,我能行”主题班会,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增强信心;同时也学会找出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短处,在自己和同学的帮教下,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再通过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本次班会,加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班会从思想上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行动上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筹划这次班会中,同学们表现很出色。班委会成员表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献计献策,任劳任怨。有分工,又有合作,表现出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看到学生的进步,老师很欣慰。
2013年11月7日 星期五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一个多月来,我们399班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独具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常规教育活动,扎实、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得到心灵的滋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拼搏进取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成就的光荣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巩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整个活动主要由学生策划,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五
为了丰富全班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当代初中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我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班级的艺术氛围,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肯定个性,生动活泼,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为宗旨,特在2013年11月举办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比赛活动。
本次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比赛本着“创新”、“和谐”两大主题,大胆创意,追求个性,打破了学校与课堂的束缚,通过一次有规模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同学的机智,释放同学的激情,使我们学生对“创新”“和谐”有一个新的认识。
对于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从活动构思到作品征集,从选择评委老师到颁奖仪式,都渗透着活动组织者的汗水。在工作中互相鼓励、相互支持,才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局,并且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自豪的事情。在这次活动中,要感谢王应平、皮小云等老师细心的指导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顺利开展工作,达到最后的理想效果。
但是,在整个活动中难免存在不足,可总体看来,此次活动是成功的,为我们的参赛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在下一次活动中我们会克服此次活动的不足,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活动办的更加出色。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本周我班举行了中学生跳绳、实心球、1000米跑”比赛活动。比赛时操场上一片欢腾的景象,只见一根根彩绳飞舞,一个个选手龙腾虎跃,这次比赛凝聚了老师们、同学们的热情。这次跳绳比赛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默契和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集体荣誉,更让同学们在运动中体会到了快乐。“摇绳练臂力,跳绳练腿力,跳摇配合练脑力”,这是跳绳运动的主要健身功效,希望同学比赛过后仍能在课间拿起跳绳:练好个人跳,集体跳。希望全班的同学借此次比赛的东风,再次掀起我班体育运动的新高潮。为初三体育达标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三
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已经快一学年的时间了,静下心来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路并
不容易,首先通过各种课题培训深深理解了开展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改变教师生活的重在途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其次是要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甚至是工作时间以外进行研究活动,天天需要忙的事情也不少,再参与到课题研究中,的确是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但通过课题的研究,发现自己研究的课题《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从来就没有远离课堂,切实解决了一部分教学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因而,怎么改进创新,研究过程需记录下来,课余时间进行整理,并发到博客上,如今,每天打开电脑已形成习惯。
第四篇:有关研究日记
篇一:课题研究日记
为了深入研究《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我把课题研究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了研究日记:
201X年4月4日星期五我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首先我对课题中自主管理的涵义以及七年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网络学习。通过我的网络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我研究的决心。
201X年4月9日星期三课题立项后,我及时的整理课题研究方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本周共进行2项工作,其中一项是课题组成员分工,搜集有关自主管理的资料。二是进行整理和摘抄,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看到课题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真很高兴。
201X年4月21日星期一
上周我布置了老师到网络上去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今天交流汇报,效果很明显,收集资料的学生也非常多,气氛很活跃。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没有记笔记,通过交流后,都决定下次及时写研究笔记和心得体会。
201X年4月30日星期三今天上午在教务处办公室,我见到了本校经常研究课题的刘丽霞老师,刘老师主动问起了我的课题情况,她告诉我要仔细阅读资料,平时要学会收集案例,收集各种学习资料,要学做一个有心人。接着我们对我们课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听了刘老师的话,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学生能全面发展。
今天我把《守望教育》这本书看完了,书中对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值得我们借鉴。
201X年5月15日星期三
今天下午课题组成员都没有课,于是我组织大家在网上观看了魏书生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视频,大家都很认真,向蓉老师、杨玲老师还记了笔记,足足看了两节课,看完后,我们进行了一些交流,各自发出了一些感慨,虽然有报怨,但更多的是佩服,是想努力学习把班级管好。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对我们课题的研究充满信心。
201X年9月3日星期三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本周我对学生进行了关于自主管理班级的问卷调查。本调查问卷共有10个题,共实发调查问卷97份,有效调查问卷97份,在调查结束后,我及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整理,从而了解了我校目前个别班级中学生的自主管理状况,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好了铺垫。
201X年9月4日星期四
今天从早到晚都在忙,先是进行室内外大扫除,再给学生编排座位,进行临时班干部评选,宣读班级纪律,特别是编座位,班上教师子女特别多,近视眼特别多,最后我不想考虑太多,就按高矮从前往后坐,眼睛、耳朵等有问题的学生再由他们自己想一个合适的座位。总算都安排下去了,回到家,轻松了不少,便又把课题方案看了一篇,进行了适当修改。
本周我班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文明美德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此次活动的目是培养同学们做文明人,做文明事,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通过这次活动的展示和表决,学生们都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让我们知道了做文明人应该: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说脏话,用文明语等等。
201X年9月12日星期四
早上,我早早地到了学校,赶紧奔向教室,要赶在晨读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来的还不是太多,语文科代表正准备领读,卫生值日的几位同学也各就各位,劳动委员在检查教室的清扫情况,同学们相继到了,我在教室外站了大约十分钟,虽然大多数同学都在努力学习,但胡正鸿与王志两位同学却一直在讲小话,只到后面发现了我后,才不好意思的把书打开,7点钟时,陈梦园带着同学们去晨跑,有几个同学还是自主性不强,偷懒。
明天,孩子们会有哪些问题呢?我拭目以待——
201X年9月17日星期三
今天一到学校,我就赶到教室,悄悄看看孩子们——可惜,很令我失望,早早到校的同学中,只有几个同学主动的看书,搞卫生,一部分在讲小话,一小部分还没回过神在发呆。想想,也许是对新学期还没适应过来,还不能很好的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看来,我得好好研究一下,怎样引导孩子自主管理。
201X年9月18日星期四
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更是一种享受,读《细节决定成败》时,我边看边与自己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本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1、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2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3、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安全,近日召开了“校园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班会的方案策划、组织都由学生自主安排,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学生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目的。
这次活动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生动活泼,使“校园安全伴我行”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班级的团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X年9月22日星期一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老师要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不断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这也更进一步加强了我对课题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的恒心。
201X年9月25日星期四
本周经课题组成员商讨后,举行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同样活动由学生主持,安排,老师则指点,当导演。同学生做得很好,相对上一次又有了一个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有了很大改观,看着同学们的进步,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201X年10月8日星期三
我们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抱怨自已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还要进行课题研究等等,没有空闲时间。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是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自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只有让其主动去学,主动参与管理,整个学习才会取得更大突破。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所以文明礼仪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尤其对一个青少年孩子来说,更是举足轻重。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讲文明、懂礼仪、学会宽容、谦让、理解,展现他们朝气蓬勃的少儿风采,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明氛围,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为此,我班特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支持下,“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如期在我班教室里举行,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有17名,比赛中,他们的精彩表现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能和技巧,演讲内容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情理交融,紧扣生活实际;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声情并茂;仪表端庄大方表情亲切自然,精神饱满振作,演讲的每一个细节都使评委和观众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赢得了热烈掌声。
201X年10月10日星期四
今天,课题组成员向蓉问我,我们进行的主题班会活动,要写好方案,小结,反思,那么小结与反思有什么区别呢?我想了一下,小结中就已经把我们存在的不足和优势都写出来了,并提出了以后应怎么解决,小结不包括了反思吗?我也不知道,于是到教科室问郑能波主任,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那到底区别在哪里呢?看来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好好努力吧!
201X年10月11日星期五
今天,我早早的到了学校,与课题组成员商讨课题研究情况,回到办公室后,我陷入了沉思: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做起来并不简单,需要注意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怪不得有些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了三、四年,才有比较明显的成效。本来想多借鉴前人的经验,少花些时间,少走些弯路,看来行不通,没有实践,哪来的真知?
篇二:研究日记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还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曾经我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大哭一场,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终于决定下工夫,不放过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也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一片期望。在十多年的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首先,我根据教材的要求,请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吹奏的乐器,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加入了许多打击乐器,比如用口琴演奏时,其他的同学就用打击乐伴奏;打击乐演奏时,吹口琴的同学也为他们伴奏。在充分尊重他们选择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觉到师生的平等和尊重,学习起来也就特别卖力。
在以后的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器乐吹奏的过程让他们知道,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在分别练习好了的情况下,进行集体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分工合作,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合作的方式。对于某些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他们不愿意默默无闻埋没在乐队里,时常在合奏时发出各种怪声,已期引起大家的注意,常常引起哄堂大笑,他们就有种满足感。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几次,可收效甚微,怎么办好呢?于是,我拿来录音机,把他们合奏的曲子悄悄录了下来,当我重新放出了他们的“杰作”时,他们都笑不出来了。于是,我对那几个孩子说:“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想破坏我们大家的成果,只是在演奏中听不清自己吹奏的声音,才这样做的,是吗?”得到孩子们肯定的答复后,我又说:“这样的音乐你们觉得它优美吗?如果不优美,你们有信心创作出更加动听的旋律吗?”孩子们都兴奋起来,表示要团结协作,共同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他们再次听到录音机里自己演奏的曲子时,每个人的表现欲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种笑,是发字内心的、满足的、自豪的。让孩子们知道个人的利益有时要服从整体的利益,为了整个活动更出色,就要互相团结、相互合作。孩子们从小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都会渗透到他们的性格中去,长大了带入社会。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的麻烦,产生很多的困难并且无所适从。
在器乐合奏的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只曲子它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对于每个聆听者来说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怎样在演奏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是性格形成的阶段,如果老师的方法不得当,很有可能造成对他们的伤害,起到相反的作用。于是,我平时就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引导大家参与到讨论中来,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有的孩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朋友。于是,以前的“捣蛋鬼”不见了,大家都处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里,音乐课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乐”起来了。
器乐的演奏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充分展现了自我的表现能力,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大大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默契。
篇三:器乐进课堂研究日记
管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器乐进课堂”的活动可谓是蓬蓬勃勃。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是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一、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乐器,激发学生兴趣。
选择小学器乐教学的乐器标准是:固定音高,简单易学,方便携带,经济实惠。我校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器乐教学以竖笛为主,而特色班的同学,由于他们擅长管乐器的演奏,所以在欣赏、竖笛等音乐教学中,穿插“管乐”的学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欣赏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舞剧《天鹅湖》中的一段音乐《那不勒斯舞曲》,课前我要求吹奏小号的同学试试吹着《那不勒斯舞曲》主旋律,当然吹几句也可以,教师给予辅导。课堂上,在学习认识“小号”时,教师请同学认真看小号的形状,仔细听小号的音色,说一说它和其它铜管的区别。最后在听赏的基础上,让“小号手”露一把。教学直观、形象,学生能把音响与乐器一一对号,进一步感知了乐器的音性特征。
二、加强音准训练,提高学生器乐演奏的能力
训练学生音准的形式有多种多样,首先要求增强每个队员对音乐的敏感性,在这基础上提高其听力。一曲优美的旋律,一个悦耳动听的节奏以及振奋人心的鼓打之声,只有通过聆听才能引起注意,激发学生的情绪,产生“我要学”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见缝插针,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如:音乐课开始五分钟,我采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准训练,先从单一的音开始,然后转入两个声部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唱、多听、多奏,采用跟琴唱、无伴奏唱,可以听同学的演奏,也可以听赏成品乐曲,这样,学生的听觉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学生从器乐合奏中体会声部的和谐,感受和声的效果,学生在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在训练中提高了智能。
三、组织学生进行演奏,提高学生器乐的表现力
通过一阶段的训练后,学生具有一定的吹奏基础,教师应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检验性的演奏,开展演演议议活动。为此,我让学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将他们演奏的曲目用录音机录制下来,然后放给他们听,进行自我评议,找出优缺点。同时还将他们演奏的实况用录像记录下来,放给他们看,让他们评论一下演奏姿势和表情。教师要充分肯定成绩,让其建立自信心。在训练中,学生最快乐最激动的,不外乎听到老师说哪一天我们要去某某地方演出的时候。那时的学生,每个人脸上都显出了跃跃欲试的激动神态。是的,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经常参加表演,不仅能锻炼提高学生的胆量和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但现在社会上各种表演活动限制多,加上乐队的人数较多,安全等问题很难解决。因此,教师就应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创设表演舞台。如:星期一升国旗时吹奏《国歌》;组织学生不定期举行“管乐”汇演,让学生互相观摩。也可以在全体乐队成员训练时,地点放到操场上,赢取更多的围观者。这样,既能让他们感受到演出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又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从而推进他们更勤奋、更刻苦地训练,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力。
以上是在“管乐器进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鉴于“铜管乐”表现力强,气势宏大,如何巧妙地渗透到音乐课的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第五篇:小学“班级循环日记”研究
小学“班级循环日记”研究
朱堂琪
三、心得与收获。
实验的进程中有许多的收获,它帮助孩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的视角入手,引导学生寻找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可以与课文同步,写感想日记;与活动同步,写体验日记。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写在循环日记上,设计一封挑战书,号召大家按照这一主题写出自己独特的日记来.相当于,是举行一次同题作文竞赛了.此举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写作情绪。
循环日记除了能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外,最大的收获是: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对于学生的写作欲望,老师总是以鼓励为主,因此,在展示日记时,可以看到同学们的信手涂鸦,喜爱画画的学生可以在本子旁配上有趣的图画,老师还在旁边画上笑脸,或者加上一句点评“画得真不赖呀!”学生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他们更爱循环日记了,在这个本子上,他们可以尽情发挥,循环日记也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循环日记还可以创建更多的思想交流平台,让家校,班级更和谐。在循环日记本的每一篇日记后面,都有老师精彩的点评,正因为如此,每次一发日记本,同学们便争着去看日记本,看看老师是怎么评价的。有提了问题的学生会看看老师怎么回答的。日记成了老师与学生思想交流的基地。
四、疑问与探讨。
1、孩子的创新意识不够,写作素材依然成为瓶颈。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日记上次已经写过,可这次日记又出现了。这说明孩子还不敢于采用 “新”材料,不敢描写没有描写过的“新”事物,不敢于表达从来没有表达过的“新”观点,不敢于抒发从来没有抒发过的“新”情感,不敢于想象自己过去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新”画面,总之,一句话,没有新视野。这也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关.如果学校缺少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孩子的童年就是贫乏而单调的,尽管实验老师再怎么开掘写作素材,都有难度.
2、赏识之后,指导缺失。
有些日记言语混乱,不知所云,这类孩子多数是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表达条理不清过程写不具体,多余的话又太多,记录杂重点不突出,感受不深刻,三年级孩子水平毕竟有限。为了保护其写作的热情,我们还要寻找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赏识与鼓励。但是在小组中每天的循环速度很快,他们的日记总得不到更进一步的指导,因此进步不明显,总是掉队。我们都明白赏识的力量无穷,因此在写评语时,都非常地伤脑筋。怎样才能让学困生在循环日记活动中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与飞跃式的进步呢?
3、抄袭日记暴露写作心理。
除了学困生害怕日记外,当孩子们的新鲜感逐渐消退,甚至,一提日记就伤脑筋,有些孩子会选择抄袭来应付作业。那说明孩子的写作心理已经变得不情愿了。所以,老师一方面,要反思如何去对待这些抄袭日记,一方面要提醒自己,实验的开展应该有所递进与创新。
从学生方面来讲。绝大多数情况是老师要我写,家长要我写,是被动作文,对作文没有兴趣。日记也一样,许多孩子把写日记视作一种负担,不愿意主动写日记。因此,作文、日记是在老师和家长要求下才不得不写。其次,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可现在的孩子双休日、节假日多被各种兴趣班占得满满的,很多孩子生活、学习、玩耍都要由父母安排,没有多少自由玩耍的时间。生活中材料积累少,动笔时自然没东西可写,因此,对日记、对作文毫无兴趣。再次,孩子们阅读量少质差,阅读越来越走向“平面化”和“快餐化”,“浅阅读”越来越时髦,“读图时代”成了时尚。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不知买啥、读啥?更不知怎样阅读?一些卡通书不但不利于孩子们提高写作能力,反而阻碍其语言发展。然而,这些并未引起老师们足够的重视。课标中规定的课外阅读量: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不少孩子并未完成,即使数量达到,那质量如何呢?另外,孩子们作文训练太少。一般来说,每学期就是七、八次正规的作文训练,一年十六次作文就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可能的。“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只有经常练习,写作技能才能有所提高。怎样加大训练量,无疑写日记是老师们的最佳选择。但日记练笔,几乎是课外进行,而且学生总是将日记和写作文联系在一起,认为日记就是作文,同样有畏难情绪,当然没有多大兴趣。同时,学生没有把日记与生活联系起来,找不到写作内容,为应付老师的检查而编日记,所谓的训练也就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从家庭角度来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是不大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作文应达到的目标,只能用成人的、自己读书时接受的作文教育的观念,考试的功利性眼光看待孩子作文,总是将孩子的作文与所谓优秀作文书上的文章进行比较,比较后总是否定得多肯定得少,觉得孩子的作文差。于是乎,软硬兼施地把孩子送到各类作文培训班。至于日记,很多家长总是希望通过日记了解孩子思想的变化,认为日记写的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是记录孩子的秘密,所以常常出现父母为看孩子日记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因此,学生不愿把内心真实的体验表达在日记中,而是埋在心灵深处,久而久之,日记上绝大多数是假话,很多孩子不愿记日记。解决这个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写日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使学生在日记中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述出来,让学生在日记中去认识、反思、体验,达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目的。切实提高其习作水平,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创造型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意义
提倡让学生写日记,是许多教育老前辈的主张。《辞海》记载:1897年,在谭嗣同等人发起的时务学堂里,“学生按日作札记,由教习批改”。这是最早的日记教学。1902年8月15日颁布的《钦定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课程门目”规定的作文教学内容是:第一年“作记事文短篇”,第二年“作日记,浅短书札”,第三年“作说理文短篇”,这是在小学五年级,让学生写日记。这些都是明文规定的日记教学。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用几十年的作文教学证明了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是一种最好的作文训练方式。纵观魏老师的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全过程,在大力鼓励、积极引导中将日记训练持之以恒,并不断提高到新的层次,让学生体验到不断登攀、不断开拓新境、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完成从“勤写”到“爱写”的根本转化。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李静洁老师《激发兴趣,自由表达成长日记》的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激发学生日记兴趣的举措。有些教师与学生共同写日记,以此激发学生日记的兴趣,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给我们以启发。
在生活中,就有通过写日记出书的名人,他们的日记本身就是名著。如日本人东史郎写的《东史郎日记》,荷兰少女安妮写的《安妮日记》,中国陆幼青写的《生命的留言》等。意大利亚作家亚米契斯用日记的格式写成的《爱的教育》,更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教育名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日记是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我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写口述日记,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由于是学生口述,家长记录,在此过程中有大部分内容经过了家长的二次加工,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从三年级开始,让学生写小作文,但是统一的题目无法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自由拟定题目学生又显得茫然无措,有好多作文就像记录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精彩可言。有的作文题目是“快乐的一天”,可文中多次提到不快乐的事情,文不对题,学生的作文一直止步不前。
(二)创新之处
本课题,力求开辟一个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交流的平台,以记录班级中发生的事情为主,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旨在通过长期的班级日记记录,学习他人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在阅读和评价的过程中提升习作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日记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许多专家一致认为,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越生动,写出的日记才会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创设良好的日记训练环境,探索在实践活动中练笔育人的方法。
2.认知建构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日记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3.教学认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和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起因于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现代教学论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日记教育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知识,而且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
4.积极强化理论。强化学生积极行为产生的内部情感体验,使积极的情感态度得到巩固,并对以后的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对学生日记中的闪光点、成功点或创新处,应运用各种方式予以积极强化,如鼓励和表扬、赏识等,以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记:“盖文章,济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故本课题旨在以日记为载体,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完整智慧,有个性的创造型人才。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记录班级日记,使小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读书,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盈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积累生命的点滴感悟与体验。
3.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养成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认识,自我鞭策,起到自我教育的功能,使学生的心灵爱美、求真、向善。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班级日记,主要记录班级中发生的大情小事。此日记本,架起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循环书写班级日记,同学们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班级日记,记录班级中发生的大情小事,每天的班级生活,是学生生涯中的主旋律。其实,每一部成功的少儿小说,无不扎根校园。虽然上课、下课、课外活动、用餐等一些看似重复的事情,其实每一天都不一样。只要细心观察,注意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再加上自己的细致描写或合理想象,就能生出一篇篇吸引人的文章。学生记录、教师记录,当班级循环日记被学生带到家中,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也可以站在读者的角度阅读孩子们的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或写下自己的感受。每一次循环的过程,都是学生们相互学习的过程。习作在循环中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找与“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相关的资料,为“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今后和各项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2.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从自身的研究出发进行总结,以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益经验。
3.行动研究法:观察中年级学生的兴趣、需要,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积累研究的具体资料,形成课题方案,并在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小组互学总动员
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预设,我将班级中48名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成4组,平均每组12人。每组同学合用一本日记本,日记本的封面上写上小组的组号,每天轮一个人,以日记的形式记叙当天发生的事情。后写的同学要先当读者,认真阅读自己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做交流。这样,每天都有若干个同学同时习作。轮到小组内最后一个学生写完后,就是“一轮回”。一轮回,一评比,评出班内这一轮的“最佳习作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要抽空让小作者在班里朗读。之后,让学生把优秀日记发到班级邮箱,并向优秀刊物推荐发表。写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日记可以使学生健步踏入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以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写作的轻松,团结合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写日记和“三分钟演讲”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目光放远,多关注身边的小事,社会上的大事,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班级中有个小朋友叫顾羿祺,是个多动症孩子,总是会在老师和同学不经意间生出好多奇怪的事情,比如把垃圾直接从楼上倒下去、用彩笔涂满双手泡在杯子里、用剪刀剪自己的头发。在没有循环日记之前,小朋友们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写日记之后,老师的《开篇寄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记班级日志,为全班同学增进交流提供契机。我们是学校八大家族中排在第一位的礼家族,讲礼仪、懂礼貌一直是我们家族的优良传统,在这方面,同学们做得一直都很棒。可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孝家族、和家族、责家族等七大家族,孝顺、责任、勇气、毅力等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应当具备的。班级循环日记督促同学们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努力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优秀品质,用欣赏的眼光不断审视我们这个班集体。同时,班级日记,对大家无形中也是一种约束,提醒我们下决心克服身上的坏毛病,以最佳的表现,给老师、同学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这之后,孩子们不再用挑剔的眼光看同学了,而是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小铉在日记中这样记录:我觉得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特别有进步,大家没有想到吧,他就是小祺。我上课坐在他身边,一直能看到他在干什么。小祺现在很乖了,老师指出他有什么地方不好,他也能改,再也不顶撞老师了。记得没上四年级前,小祺一直喜欢打人,动不动就做出一些让人奇怪的事情。可这个学期他却不怎么打人了,真好!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对小祺的印象十分不好,而昨天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偏见,是这样的: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让我们写《补充习题》,而李广和他的同桌发生了一点不愉快的事情,李广不肯谦让同桌,顾羿祺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李广,男孩子嘛,谦让一下。”这句话也许小祺是无心的,脱口而出的,但是他能说这句话,是因为小祺已经懂了,谦让一下,是男孩子应该做的事。我要说:“顾羿祺,不论你有多差,努力就好了,努力就会成功的。”虽然顾羿祺不能做到像我们班有些同学那么好,但是比起他以前的表现,他现在已经非常好了。看了他的表现,我觉得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智商虽然比顾羿祺高,但是他们的进步不如顾羿祺,你们要好好努力了!
(二)家长齐力总动员
1.拓宽孩子视野,家长在行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文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雕塑家罗丹语)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趣。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家校携手,才能形成合力。我平时注意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多给予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接触社会的机会,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公园、工厂、乡村、田野……有时还把这项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及家长,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自然中去,感知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2.参与日记指导,家长在行动。
班级学生每天大都在家里完成日记,家长无意识地会指导孩子写日记,孩子写完日记后帮助孩子检查日记,欣赏孩子的习作。有的家长还会翻翻孩子的日记本,读读其他孩子的日记,作一番比较后,还会给孩子讲一讲习作的优缺点。班级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写日记。了解了部分家长的这一做法后,我在家长会上及时引导家长参与其中。我给全体家长介绍部分家长好的做法,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写日记的方法:如当孩子感到无从下笔时,怎么启发孩子学会观察生活;平时怎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多鼓励孩子,多欣赏孩子的习作。鼓励家长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对孩子作文的评价或感受。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会写得更有劲头。经过我的一番动员,家长也“群情激昂”,跃跃欲试。
2.提高教育水平,家长在行动。
这个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在孩子拿回《循环日记》的那一天,当孩子写完日记后,家长也写上自己的育儿心得。也许第一次写,还不知道写什么,但是看了老师的文章,看了其他家长的文章,就会让自己有启发。李泽炜妈妈写的《心语》,道出了一个妈妈的心声。“关于成绩,女儿以前考得不好的时候,我抱怨过、批评过、反省过,现在才知道,孩子考得好她自己很开心、快乐;孩子考得不好,其实她心里很难过,很害怕,怕父母责怪、唠叨……在这个时候,孩子是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理解和鼓励呀!”在日记循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教育类的文章,其中孩子的父母都能针对某一件小事发表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或心得,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他们分别是:裴佳颖妈妈、包静娴妈妈、张雨涵妈妈、王季笑妈妈、杨华烨妈妈、葛舒青爸妈、张源钰妈妈、吉沅昊妈妈、周逸轩妈妈、吴添易妈妈、方怡然妈妈、王豪妈妈、王梓杨妈妈李唐颖妈妈、黎梦轩爸爸、沈一格爸爸、向俊锴妈妈、刘俣涵妈妈、黄志云妈妈、曹俊涛妈妈、沈彦卿爸爸、龚博野妈妈、邢思卉妈妈、陈想妈妈、伦志远妈妈、梅满妈妈、林宸宇妈妈,共27位小朋友的父母。
(三)师生共读总动员
为了提高孩子们写日记的水平,不但要接触生活、接触社会,还要利用好身边的书籍,让好书为自己的日记插上飞翔的翅膀,透过阅读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放眼外面的世界。在学校,教师和孩子开展“大阅读”活动。我有时有意识地向孩子“借书”读,借此机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品评书中的人物;有时又“故意”把自己的好书借给孩子,借此让我推荐的好书在孩子手中传阅。让孩子懂得如何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教师要读读文学作品,增强文化底蕴。要求孩子们读的书,教师首先要去读一读,真正成为孩子们阅读、作文的引路人。我们还利用班级qq群给家长和孩子推荐好书,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及时和孩子们、家长们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让日记的记录范围更加广泛。
(四)师生评价总动员
我们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说要求学生自由发展,唯我独尊,目中无人。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个性发展更多的是体现以“我”为中心,不懂得向别人学习成功的经验也是一种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与别人合作可以解决自己前进道路上的许多困难,自己会为别人提供很多的帮助,体现自己的价值;更不知道与他人合作会结识那么多的朋友,获得许多友谊。《班级循环日记》旨在让孩子们知道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被别人评价,透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进而让同学之间互相了解,为什么有的同学总是朋友围在左右,有的同学却交不到朋友呢?在欣赏日记和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习作水平,更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做事。
本课题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能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很多困难,学会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而又个性十足,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日记坚持“学生是作文批改的主人”的观点,研究批改方法,切实提高作文批改的效能,克服“教师批得累死,学生无动于衷”的弊端,变教师埋头苦批为学生互评,变书面集中批改为分散轮流评价。同时,我们鼓励小组讨论评价。让学生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在学生评价之后,教师再做评价,评价标准分四种:一星文通字顺,二星有好词句,三星思想独特,进步星是日记有进步。这样学生接受了来自同学的评价,又有教师的评价,可以全方位了解自己日记的水平,对今后提高日记水平有了努力的方向。
(五)全班日记总动员
在《班级循环日记》循环了一段时间之后,有的孩子产生了一种要表达的欲望,于是老师顺水推舟,让每个孩子买一本黑色皮子的日记,这样的日记本有厚度,大概可以写半年多到一年,而且皮质的面不容易磨损,以便以后翻阅。在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进行本课题研究时,和学生商量,一周写五篇日记,每周一的一节语文课作为上周日记评点课。在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研究阶段,让孩子们一周写三篇日记,周一第二节语文课是日记交流评点课。每次收齐日记,我都是在班级里批阅,时而为日记中的事情感到忧伤,时而为日记中的趣事而感到开怀。下课了,学生们都喜欢围在我的身边,看老师批阅日记。老师喜欢读日记、批日记的心情感染了他们,日记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翻的,不但看自己的星星数和日记中的好词句,还学习别的同学的。
在日记交流评点课上,我着重表扬一些有进步的和写得好的小朋友,让他们每周都有所期待。哪怕有的小朋友日记写得再幼稚、再没有主题,老师也努力找出日记中的闪光点,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这样愉悦的心情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试想,怀着这样愉悦的心情写日记,还愁孩子日记写不好吗?那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日记过程是学生尝试使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他们对生活素材的描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利用互联网,让习作插上翅膀。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日记发到班级邮箱,供全班同学学习。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积极往报刊、网络进行投稿,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另外,我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六)教师提高在行动
1.提高研究能力。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研究才会有提高。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做着很多琐碎的事情,如果没有终点,日复一复,事情是做了很多,但是没有提高。而搞课题研究,就会用研究的眼光看问题,长此以往,会提高教师个人的研究能力。
2.提高思考能力。于永正老师对语文的学习说得简单,就是“写字”、“读书”和“写作”,其实这么简单的六个字,才是语文真正的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写日记后,学生是不是更会说了?更会写了?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了?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守住的根。
3.提高教育能力。《班级循环日记》,其实就是记录班级发生的大情小事,教师看日记的过程,也是在了解班级学生思想微妙变化的过程。教师可以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洞悉孩子的心事,在情况合适的前提下和某些孩子谈心,这样的谈心就不是措手不及了,而是有备而来,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能力。
4.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和家长写日记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某一组星星总数得的多的日记本上写下日记。其中《让阳光温暖孩子的心》 发表于《德育报》;《颠球的启示》
发表于《苏州日报》;《拉钩钩》发表于《贵州教育》;《学会全面评价孩子》发表于《苏州家庭教育》。在微型课题即将结题阶段,班级日记的循环变成了学生记录个人日记,为了让我的写作不至于中断,从2013年11月1日开始,我每天给家长发一条【每日思语】,和家长会共同分享自己对教育的体会和感受。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1日】要培养儿童的人格,父母一定要他去帮助人,使人得着快乐。这一点,一般做父母的都没有想到,只知使小孩子快乐而不知如何教小孩子使别人快乐。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2日】你爱孩子是因为他有礼貌吗?是因为他习惯好吗?是因为他成绩棒吗?是因为他不惹事吗?……全不是!你爱他,仅仅是因为他【她】是你的孩子!无条件地接纳,不论孩子是否优秀,这是爱的第一步!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3日】行走在平江路上,感受着这条老街的文化气息。裁缝店前立着一块黑板:拈花于布色,浅笑裁剪成衣裳,不仅仅是衣裳,而是摇曳在目光中的自信!穿衣需要自信,做事更需要自信,孩子的自信从哪里来?从【我能行】来!【我能行】又从哪来?从父母经常说的【你能行】来!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4日】爱的前提是什么?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什么?是倾听。倾听的前提是什么?是不打断孩子正在说的话。非但不打断,还要饶有兴趣地听,中间加一些语气词,如“真的啊”、“哦”、“爸爸都没有想到”、“谢谢你给我们分享这个故事”……你会和孩子交流吗?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学会倾听!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5日】:和孩子沟通,你觉得语言重要了,真好!但是比语言更重要的是什么?是语气。比语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眼神!试想,你和老板讲话,但是他的眼睛都没有看你,在想自己的事,你会觉得老板是很重视你吗?所以,优秀的父母,眼神一定要专注,要满含爱意!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6日】:遇到问题,先说孩子不对,先指责孩子,是末等父母;遇到问题,除了指责孩子,还反省自己,是中等父母;遇到问题,先自我反思:是不是我看书少了?是不是方法太单一了,是不是和孩子相处心不在焉了?……反思后再改变自己,是上等父母!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7日】:会问问题,是沟通的开始。想让孩子和你有话说,要问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只回答是或不是的封闭性问题。要问具象的问题,而不是范围很大的问题。不问【你的午饭全吃了吗?——封闭问题;你今天过得怎么样?——范围太大的问题】而问【你们今天都上什么课了?哦,有科学课啊?学了些什么?哦,真有意思。你回答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吗?】会问问题,加上会倾听,你就和孩子心与心靠近了!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8日】孩子的居住环境安静吗?响亮的电视声、录音机声、聊天声……会让孩子的精神总是分散,无法集中。孩子的爷爷奶奶是说话很小声吗?如果是,那就太好了!身教胜于言教。在公共场合,两个人说话,第三个人听不到,这是一种素质。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9日】孩子的世界是尘世上所剩不多的净土之一,凡是走进孩子世界的人,或多或少受孩子的熏陶,自己也变得可爱一些。孩子的出生为凡夫俗子提供了一个机会。被孩子的明眸所照亮,多少因岁月的消逝而暗淡的心灵又焕发了人性的光辉。摘自【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32页】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10日】日记,不但记录了孩子的童年生活,也记录了父母的教育轨迹。拿起手机,今天请拍下父母和孩子共读共写日记的情景吧,明天或后天,我们一起来回味用日记串起的家庭温馨时刻!
赵赜琨每日思语【11月11日】多吩咐孩子做事情,买咸盐,买酱油……不要什么东西去超市都买全,故意缺几样让孩子代劳,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机灵,办事能力会越来越强。家中有老人的家庭,你看似现在很轻松,但是包办代替却是在害孩子,让他走向社会才发现自己能力多么差,多么蠢笨。爱下面是个朋友的友,朋友会启发你而不是代替你;溺爱的溺是三点水,是把孩子能力弱化、像溺水一样呼吸困难。一定要让孩子多做事,多和各种人打交道哦!(六)总结阶段:
进行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写实验报告,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
1.调查、分析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起步作文的现状,积累研究素材。2.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
1.购置多本大小厚度一样的日记本,教师写下寄语,在班级朗读,调动学生写作热情。
2.教师先组织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小面积循环,每天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或文字交流,指出改进意见,为大面积循环做准备。
3.一部分学生循环写班级日记后,开始全班循环。每个学生写完一篇日记之后,交由下一位同学和老师作两次评讲,写出评价意见,待这位学生阅读完修改过的日记和评价意见之后,日记本再传至下一位同学手中,继续这样的写作模式。4.研究学生练写循环日记与提高习作水平的联系 5.通过问卷调查、观察、个案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学生在本课题中个性的和谐发展,交际意识的增强和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验证本课题的有效性。(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
1.进行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写实验报告。2.申请课题成果鉴定,成果结集。
九、课题研究成果
(一)课题成果
1.通过实验,我们的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体验显得很重要。我们要关注他们写作的心理过程,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取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深切的感受,敞开他们的写作空间,放飞他们的写作心灵,架起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产生倾吐的欲望,作文成了表达的一种需要。
2.激发了学生的写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每周的日记评点课,老师和学生交流日记,在品读学生的日记时,教室里的学生时而沉思,时而会心地微笑,时而爆发出欢乐的大小声,越来越多的学生写作文不再感到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而是犹如一股涓涓细流在心底流淌。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养成了扬善避恶的正确人生观。
4.在日记循环过程中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5.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阅读教育教学及相关书籍,撰写多篇论文及读书笔记,提高了个人素质。
(二)具体成果
1《班级日记》作品集6本(二实小研究阶段《班级日记》4本;方洲研究阶段《班级日记》2本。)
2学生参加“小荷作文”,获奖人数达到参加人数80%以上,获奖人数达30%以上。
3学生获得《七彩语文》作文比赛一等奖8人,二等奖16人。4学生日记、作文发表约12篇。
5教师论文获奖6篇,发表相关教育教学案例18篇。
6学生个人日记49+41本,共计日记篇数约2367篇。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中年级的作文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当创设了情境,学生有话可说时,学生的作文兴趣很浓。文章也写得较好。但现在面对命题作文,在考试时学生出现无话可说,或是天马行空,不按要求写,应试与作文兴趣的培养也有些冲突,如何指导学生扣题、有重点、有条理地写,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是作文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2.教师的工作繁琐,如何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研,如何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水平,写出较好的教学论文与教学随笔。这也是一个问题。
3.如何更及时有效地进行日记的批改与讲评也是我们要想办法解决的一个难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觉得加强指导学生审题、选材,上教研课,大家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读相关的教学杂志,如《新作文——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凤凰论坛,了解并参与讨论作文的教与学。尝试学生互批互改,大胆探索作文的批改方法。还可以听听名师的经验之谈(光盘、书)等。最主要是教师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只要认为这样做是为学生好,是围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课改的实验中探索总结,创新实践。我们自信会在课题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立足本职,放眼未来地开展工作。我们有信心把教学科研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