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7:3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

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

摘 要:空军军事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包括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科学培养人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过程及考试手段的科学化等问题,也还包括制度层面形成一套稳定、持续的人才培养制度机制,为军事职业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军事职业教育科学化发展,必须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组训模式方法特别是制度改革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运行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空军军事职业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选择面偏宽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各类人员的能力素质。空军岗位细化分解不下百种,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人员,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不同。如空军飞行人员,是未来作战的一线人员,也是空军战斗力的直接体现者,为这类人员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应本着贴近一线战斗岗位,精选必需更新的高科技、现代战争、军事战略战术历史与现实应用等课程开设,对远离岗位的一般性课程尽量不开或少开。同样,部队与院校相比,部队是以作战训练为中心,院校是以教育训练为中心,院校工作岗位与部队岗位就存在较大差别。部队岗位更应注重拓展与专业岗位联系紧密的课程,相关性较远的课程不宜开设;院校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特别是教员岗位,就应多开设一些偏重教育理论方面的内容。即便如此,基础教员与专业教员也应有所区别,师范毕业的与非师范毕业的也要有所不同。否则课程学过了、任务完成了、知识面虽然也有些阔宽,但这种学习对形成过硬的岗位任职能力与素质并无更多帮助,学与不学差别不大。我们认为,职业大学作为一种继续教育,并非内容越多越好、面越宽越好,而应紧贴岗位,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官兵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有些需一般了解的知识只需到互联网查找即可获取,不必作为课程开设;相反集中精力和时间深入学习紧贴岗位的新知识,学深学透、灵活应用则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官兵的能力素质、特别是关键岗位能力素质会得到有效提升。一言以蔽之,现行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离甚至脱离岗位实际的问题,这种课程设置不改变,实难保持学习者的浓厚兴趣和军事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组织偏重形式制约了教学内容的深化

虽然职业大学学习采取了面授、讲座、光盘、网络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但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大部分学员学习仍处于一本书、一套复习题、一统机试状态,教学组织方法过于单一,效果不佳。多数学区学习过程安排少有讨论、交流、互动。这种组织方式,对作为已经经过大学系统教育、具有较为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年人来说,显得过于流于形式。事实上,院校在组织学员学习时很注重教法选用,往往采用各种启发、互动、研究、讨论等方法,而轮到干部职业学习时却不讲方法,这只能说明我们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从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组织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网络教学开发滞后于训练需求影响教学效果

在信息网络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的时代开展军事职业继续教育,应该说具备了十分有利的网上教学条件。通过网络课程实施远程教育,既节省投入成本,又能为广大学员提供优质的、可自由选择和支配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将教学、辅导答疑做成网络课程和课件,充分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对提高军事职业大学学习质量和效果将会产生明显效果。目前职业大学的网络课程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网上可供学习的内容较少,每门课程大多仅限于一种辅导形式,互动答疑、网上交流讨论等形式尚未设置与开通,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军军事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使网络教学充分发挥作用,使学习者产生浓

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官兵学习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这是空军军事职业教育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网络远程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一潜力的进一步挖掘需要做出艰苦努力,如果能向开发游戏一样将学习过程做得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网络远程教学将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考试方式过多依赖机考难以引导学员深入学习

机考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这种形式的考试,只能考出对知识的记忆,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于年轻人而言,通过这种考试形式可以扩大一些知识面,而对于中年和较老的同志,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既缺乏活力又无深度,多半是为完成任务而不得已为之。况且为了取得成绩而进行的知识性考试,大都以复习题为标准进行突击背记,这种考试导向,容易把学习引向表面化,造成学者不愿深入研究问题,往往以应试作为完成任务的目标。现行考试方式对学习风气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应付考试、突击背题、不求深入理解甚至投机取巧现象的发生不能不说与其有重要关系。

(五)制度措施达不到应有力度

外军职业教育制度,具有一整套法规体系,这种体系的实质核心是与个人发展紧密挂钩。如美军实行军事职业继续教育“不训不晋”制度,提升使用必先参加相应的升任上一级职务的学习训练,且正常情况下只要参加学习训练达到合格就必然提升。我军也在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经验,但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制度还未完善兑现,训晋不一现象大有存在。目前职业大学学习只能是一种为提高能力素质而进行的活动,在学习结果与个人实际利益挂钩的问题上,还缺乏科学、具体明确的制度保证,即缺乏“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的有力政策与措施。此外,就目前而言,即使制度与个人实际利益能够挂钩,用当前这种学考形式和质量作为依据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背离人才选拔的科学标准。

二、空军军事职业大学教育的问题成因

(一)由于缺乏深入调研造成的内容设置偏离

空军职业大学成立时间较短,建校工作千头万绪,虽然不需建立教学大楼等硬件设施,但软件建设一样都不能缺少。由于客观上大学建设启动较快,必然带来准备不足等问题,该花功夫做到的准备工作只能简化处理,先做起来再说;此外大学属机关牵头、各单位配合组织实施的运作模式,因而推行起来难免存在协调上的种种矛盾。如课程开设问题,空军只能临时召集各单位专家设计实施,这些专家教授要为全空军各类别人员设计课程,实在具有超乎想象的难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专家的学识水平只能在某一领域具有权威性,对其他领域就不一定精通,这就会带来内容选定失当现象。主观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设置是专业性很强且十分严肃科学的工作,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机关组织专家进行的调查无论从面上还是深度上都存在一定欠缺,对各单位广泛征求意见这一环节过于短暂仓促,因而造成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的差别也就在所难免。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

(二)由于推进过快及过于注重形式使工作停留于表面

客观原因在于空军职业大学属于大范围、全方位教学组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矛盾十分复杂。难以找到一种通用的办法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办学启动过于迅速,一些条件尚不成熟但又必须推行下去,因此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先按照正常办学的基本要素运行,如计划、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网络等,处于先办学后提高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也是符合“先生孩子后取名”的改革创新精神的,客观上也达到一定目的,但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并不等于解决办学的深层问题,教学组织形式的过于简单化和一刀切现象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弱化。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于设计、实施者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对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把握不够准确,追求尽快结出初步成果的迫切心态也在不同

程度上起到催化作用,致使形式的追求超过对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关注度。

(三)由于制度保障力度不够带来的学习动力不足

任何一项活动,其根本激发点在于与本人的需求和实际价值的相关程度。空军军事职业教育刚刚起步,在整个设计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其中通过制度产生对受教育者的制约和影响问题,更是处于复杂状态。如学习与职业晋升、与个人实际利益挂钩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它涉及到干部工作选拔机制的科学性及机关不同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也涉及到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更重要的是涉及到观念的转变、价值观重建等问题。这些需要通过制度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既不能草率推行,又不能过于滞后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职业大学已开训两年多,矛盾已开始显露,已经到了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学习管理的时机,而现在还没有有力的制度出台。

三、实现空军军事职业大学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一)学习外军先进经验,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

外军军事职业教育具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晋训一致”是其最为核心的制度保证,也是激发外军官兵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手段。以美军士官职业教育为例,一名美军士官成长为高级军士长,在22年时间中,需要经过11次院校和基地培训,每晋升一级职务必先经过上一级的能力素质培训。我军目前尚未形成配套的、有强大约束力的职业培训体制机制,因而出现把职业培训当成公差勤务对待、职业培训无法得到有效质量保证的现象。目前我军干部培养使用也有一套现行办法,但如何从整体上将军事职业教育与军队各类人员的培养使用融为一体,形成协调一致的制度体系,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空军范围,职业大学主管办学、干部部门主管干部、军务部门主管士官和士兵,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这种各自分割的体制对空军军事职业教育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空军是我军的军种之一,如果在全军开展稳定的军事职业教育,还要形成全军一体的运行机制,将军事职业教育管理与人才成长一体化、制度化,使每一名军人从服役第一天起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可能达到的目标,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向上发展,将这一切都纳入法制化轨道,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了这一保证,必将迎来军事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

(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空军军事职业大学教育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首先是制度创新。改变目前人才管理相对分割的状态,着手研究制定统一的人才成长制度体制,形成统管局面;其次是教学内容创新。在广泛征求空军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现行课程开设进行新的整合、瘦身,剔除那些与岗位任职偏离较远的课程,精选与岗位能力素质提高关系紧密和急需的课程,做到宁缺勿滥;再次是加快信息化远程教学平台功能的开发,改变目前40%学区无局域网的现状,加大网络课程开发力度,创新远程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学员学习服务,为广大学员有效、有兴趣的学习提供良好条件;第四是探索改革考试方法,改变不论老中青考试一种方式、一锅煮现状,允许年龄偏大的中老同志选择以研究成果方式参加考试的方法。对选修课采取开卷考试方法等等。

(三)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官兵学习积极性

其一,紧密结合实际,研究细化激励学员学习的办法措施。将学习成效与单位评先创优、个人成长进步挂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牵引学习、推动学习的长效机制。可仿效土耳其空军按10%比例奖励优秀学员的做法,对学习成效明显成绩靠前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合格的给予适当惩戒。其二,把优化教学内容与改进组训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军事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更应突出学习的应用

性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应以紧贴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使职业大学的学习成为学员实现自我发展的自觉行动。在教学内容上应认真筹划新增的专业知识模块和岗位知识模块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做好与综合知识模块的连接融合;在组训模式上认真推行干部在职培训“一条主线、三个模块、五级培训”和士兵在职培训“分层达标、逐级递进”模式,使教学更加贴近需求。应逐步推行“菜单式”选课,从综合知识、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分层次、分专业提供课程资源,让官兵以缺定补,自主组合学习内容。其三,进一步明确责任。根据组训模式和教学内容调整,细化机关业务部门与不对的职责分工和和教学要求,完善教学机制。形成配套齐全的教学和管理制度,理顺教学和管理流程,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形成规范的制度机制,提高军事职业教育质量和组织管理效率。其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内部挖潜和外聘专家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办法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组成一支适应军事教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员队伍。

(四)建立有效的质量考评控制体系

教育界一些学者针对地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完善配套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其采取有效评估和监督”。有的学者还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把评估结果与招生、学校考核、评优”等结合起来,使开办者依规办学,正规化施训,真正提高继续教育的含金量。军队院校在开展职业继续教育中,也应有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严格开展军事职业继续教育的教学检查评估工作。空军职业大学作为军队继续教育的先行者,负有一定引领和试点责任,应积极组织专家探索研究一套职业大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标准,对教学组织的各个重要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定期对各学区组织领导职业大学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目前应把空军职业大学题库建设作为重点改革内容,对现行题库进行全面梳理,剔除一些拼凑数量的试题,实现命题科学化。

第二篇:反腐败常态化的思考

反腐败常态化的思考

一、反腐败常态化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一些国家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是重要原因。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反腐败不能常抓不懈,任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将导致亡党亡国。

第一,反腐败常态化有助于从严治吏。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衡阳的贿选案、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案、广东茂名窝案等案例深刻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纪律松弛、治吏不严所造成的。因此,对领导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经常性‚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提醒领导干部守住做人、处事、为官、用权、交友的底线;在执行巡视、审计、民主生活会、诫勉函询等制度中严格落实‚经常‛‚认真‛四字,警示领导干部干净为官、谨慎用权;任何干部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干部戴上‚紧箍咒‛、涂上‚防腐剂‛,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第二,反腐败常态化有助于从严治党。苏共曾是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在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在有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丢失了政权。实践证明,如果不能实现常态化反腐,而是任腐败蔓延,就可能导致党变质,国变色,执政地位毁于一旦。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只有对腐败常抓常管、抓出成效,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应对好‚四大危险‛,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反腐败常态化有助于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腐败现象像病毒一样侵蚀和干扰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及时查处腐败分子,防止党员干部从违纪走向违法,社会会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公平正义。党规党纪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底线,党规党纪对党员的要求严于国家法律对普通公民的要求,这有助于建设法治国家。反腐败常态化需要健全的党纪党规,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二、反腐败常态化的基本要求

(一)拒腐的思想防线常态化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据中纪委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110多位省部级、军级以上领导干部落马,剖析这些落马官员,他们在忏悔中都有一条‚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党性修养‛。鲜活的事例昭示我们,要坚持从教育抓起,以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廉政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特别要引导党员干部将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认真遵守党纪党规,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惩腐的打击力度常态化党章规定:‚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因此,实现常态化反腐,必须反对特权思想,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有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除恶务尽。

(三)治腐的制度机制常态化在全世界相对清廉的国家,都有一套细致严格的反腐倡廉制度和机制。荷兰的‚职位制‛是公务员敬业奉献的警示钟;德国的‚轮岗制‛是公务员贪腐的‚防火墙‛;新加坡的‚资产宣誓制‛是公务员清廉的‚紧箍咒‛。瑞典的《反行贿受贿法》,对受贿罪的规定非常具体,如接受礼品不能超过300瑞典克朗,每顿饭每个人不能超过120瑞典克朗等。由此可见,要推动反腐败常态化,就要形成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严厉惩治腐败,形成强大震慑,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四)反腐的日常监督常态化在比较清廉的国家,社会的清廉均离不开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参与。韩国《反腐败法》明确规定要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而且成立了公民社会组织——反腐败与透明公约委员会。北欧国家设置司法总监、国会监察专员及各类专业监察专员监督政府,芬兰各级政府机构均设立审查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成立了独立、权威的审计部门,意大利规定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必须向全社会公开。现实表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是合乎规律的经济新常态,领导干部在严格约束和监督下为官用权也应成为一种‚新常态‛,应促进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使每一名党员干部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

三、反腐败常态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核心:坚持依法依规管党治党依法依规管党治党是常态化反腐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原则。一要维护党章的严肃性。总书记强调,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党章意识,把党章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党内活动、党员言行的根本依据、行为准则。二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凡是法律已有明确规定的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是违反党纪的行为;凡是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必是违纪在前。所以,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三要与时俱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规章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党纪党规,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的衔接机制,推进党纪与国法的协调统一。

(二)根本: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中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就要求,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本职工作,加强统一领导,把反腐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当好廉洁从政表率。二是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各级纪委要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聚焦主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严肃查处腐败问题。三是增强纪委监督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赋予纪委相对独立的检查权、问责权、审查权、提名考察权等。四是强化责任追究。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都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要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三)重点: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习近平指出:‚巡视组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抓住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可见,巡视工作的作用,不仅在于能让中央、省委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引导、规范和威慑。根据近年巡视工作经验,巡视工作应有明确的职责定位,巡视内容不能太宽泛,要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进行;巡视工作要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运用好巡视成果,及时反馈巡视意见,把解决问题的担子压给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抓紧跟踪了解整改办法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回访以巩固巡视成果。新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十八大以来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验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创新,如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剑出击‛、中央巡视和地方巡视‚两线作战‛,其核心意义都在于提高寻虎找蝇的精准度,让巡视更好地发挥利剑作用。因此,要努力贯彻落实新条例要求,使巡视这把利剑更准、更快、更灵活,形成常态化震慑,推动反腐败常态化真正实现。

(四)关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深入推进反腐败常态化,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首先,要坚持抓早抓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不搞‚网开一面‛‚法外施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其次,要做到有腐必惩。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腐化堕落案件,又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四风‛问题突出的各级领导干部。第三,加强反腐力量。整合办案队伍,提高对腐败问题揭露、发现和查处的概率,加大惩诫问责力度,切实改进巡视工作,努力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第四,创新审查方法。坚持快查快办,查清主要违纪事实,作出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制定‚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和了结‛5类处置标准,理清纪律审查思路和环节,创新纪委工作方法等。

(五)基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实现反腐败常态化,把权力关进制度之笼是前提和基础。一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实行权责对应,明确权力清单,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把制度笼子扎紧扎密。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制度的配套衔接,构筑起反对腐败的‚天然屏障‛,使腐败无处遁形。三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防止‚破窗效应‛,对违规违纪、破坏制度的现象和行为,必须严厉查处,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第三篇:疫情常态化体育课堂教学思考建议

疫情常态化体育课堂教学思考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能不能开展体育课的问题存在认识不足,消极应对,体育课数量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体育课的现象。

疫情防控是现阶段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部分学校对教育部提出的“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这一要求产生曲解,怕担风险,以学校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生分散教学为由,缺乏科学谋划,简单地缩减甚至是取消体育课程。

(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体育课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要符合当前抗疫工作的要求。

疫情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当前的形势。上课时要严格贯穿分散教学原则,从集体练习变化为单点的个人练习,要求组织形式要创新,增加授课的趣味性。摒弃以往的教学评价标准,运用小组接力竞赛的方法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三)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体育课教什么的问题存在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教学内容选择不科学的状况。

延迟复学后,伴随着学期时长的缩短、学生长期居家体能的下降,以及疫情期间安全性的考虑,原有的教学计划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遵从防疫大局这一根本。

(四)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师生的人生安全的问题体育场馆器材使用的人数多、频率高,如何从源头上消除传染源,避免群体性交叉感染。

在运动前后要有效地指引学生做好个人卫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拟解决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1.尽快在居家隔离后恢复学生体能是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经过一个超长假期的休息之后,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长期居家带来的懒散现象加重、体重普遍增加,体能普遍下降、视力也随着网络教学发生变化。

2.体育学科的特征与抗击疫情战斗中涌现的精神是一致的。体育教学的内在意义就是强化责任、规则、团队、合作、奋斗等精神,这与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事迹是相一致的。通过体育教学和疫情防控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修身报国之的大志,锤炼坚强的意志、锻炼强健的体魄、完善高尚的人格。

3在注重强身健气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将我们健康教育薄弱的短板暴露无遗。将疫情中遇到的个人防疫知识的缺陷融入到健康教育,安排主题教育,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

(二)重新规划教学计划,合理设定教学内容

1.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疫情居家期间身体机能的因素。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时间太久,体力下降、心肺能力不足等情况,合理掌握、控制运动负荷,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教学内容的设定符合抗疫安全的要求。以个体的体能训练为主。不组织交互、对抗、集体类的体育活动,例如短跑、球类比赛等,尽量避免身体接触性的运动项目。

3.采用全时段错时排课。改变以往体育课只能在下午安排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提前划分,固定班级之间的活动区域,可以占用跑道等可利用场地,避免交叉。

4.提前做好规划,在稳妥设计好的前提下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分批次、分层次展开,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大课间质量。

(三)组织形式贵在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多元化

1.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课堂的组织形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在防疫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更多的采用体操队形、圆形或者扇形;在队列行进时采用交错队形,蛇形,开口螺旋形等,既增加授课的趣味性,也符合当前的防疫要求。

2.教学方法上注重激励、鼓舞学生。多采用单人计数计时、小组接力对抗等手段来保证完成教学量度。

(四)重视场地器材安全,确保师生活动质量

1.学校要安排专人做好体育场馆、器材的清洁和消毒。对所有的运动场地器材消毒杀菌及安全检查要其实到位,条件好的学校在运动场进出口配备水桶和洗手液等消毒物资。严抓学生上下课的卫生工作有效地避免群体性交叉感染。

2.强化卫生习惯的培养。运动前后勤洗手,运动中尽量减少不洁接触,全程戴好口罩以防飞沫传播,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卫生习惯等。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中重视穿、脱衣提醒确保学生身体保暖,尽量避免因受寒引起伤风、感冒。教学时发现学生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及时做好隔离和联系校医等防疫措施,让体育课真正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

第四篇:实战化要求下军事基础训练的几点思考

实战化要求下军事基础训练的几点思考

实战化要求下的基础训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军事训练转变深入推进,应当继续跟踪分析特点,进一步揭示本质规律,在实践中努力破解其内容、方法、形式与要求,有利于厘清组训思路,把握重点全面抓落实,促进基础训练按照体系作战能力生成要求不断加强。

一、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内容及趋势

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要求部队综合运用多种作战能力训练方法,设置最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其内容及变化趋势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重心由专业基础向融合基础转移

传统基础训练突出单个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样式,部队基础训练重心发生了转移,要求以融人体系的训练为着眼,在训练准备、实施、考评等环节上,遵循由上而下整体设计、由下而上体系集成的规律,将作战体系融合的知识和技能植根于各个层面的基础环节中,由此生成系统互联、信息互通、行动互动的基本能力。

(二)训练方式由封闭手工向开放集约发展。

传统基础训练大多采取大兵种小集中、小兵种大集中和官兵混训、新老兵同训为主的方式,分专业同步展开,封闭练习手工作业技术,各自满足本身战斗力形成与增强,专业岗位之问只有协同配合没有融合。信息化条件下,强调各岗位、终端操作人员从上装、上机训练开始,就要走出孤立地进行专业岗位训练的状态,以系统平台为载体,按照标准化的教学练考规范严抠细训,实现单装终端精准协同和作战模块融合集成。

(三)训练目的由发挥力量功能向发挥信息功能转变

传统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体能域、物理域、认知领域充分发挥人力、机械力的作用,苦练米、秒、环的过硬功夫,为逐级形成整体战斗力提供支撑。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只有聚焦体系作战能力分级确定作战单元、模块和单装终端能力需求,遵循“网聚能力”生成规律组训,才能产生“1+12”的整体倍增效应,任何薄弱环节都可能导致“100-1=0”的节点溃堤效应。因此,从基础训练开始,就强调普及信息化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操作技能、熟练信息系统运用方法,促进人与人、人与装备平台、人与信息系统在信息域、认知域和物理域的有效融合,为发挥信息主导功能创造条件。

(四)训练对象由单兵向系统平台扩展

传统基础训练与信息化装备系统训练的关系训练对象由单兵向系统平台扩展,使得好用好管好现有信息化装备系统成为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待续掀起学习信息化知识、训练信息化装备、运用信息系统的群众性练兵活动,让官兵熟练掌握信息化装备系统的技术战术,应成为信息化条件基础训练的主导。部队基础训练,要围绕信息化装备系统的操作使用,探索形成教、学、练、考、保障组织规范,创立讲授新知识、教练新装备、运用新手段、活用新战法的方法形式,扎实打牢信息化素质基础,推动官兵知识结构更新和能力素质升级。同时,我军信息化建设尚处在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武器装备多代并存,机械化装备在作战部队中的权重逐渐下降,信息化装备系统的权重增大,但传统的火力和机动力依然是武器装备的基本功能,传统的技能、体能、战术素养和战斗作风依然是部队战斗力和官兵个人战斗素质的必要组成,因此,传统基础训练如新兵人伍训练、单兵共同训练、单兵专业训练、单装协同战术训练更要训强,以适应信息化装备系统训练的精细、规范、敏感、高智要求。

二、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方法

信息化条件下,可以通过丰富的实战化模拟训练手段有效改善训练效率,利用先进的实战化训练监控技术方法有效改善训练环境,利用科学技术逐步改进各种保障器材,建立健全实战化对抗演练的体制机制,模拟创造近似实战的环境,使受训者身临其境,提高其基础训练的效果。

(一)通过丰富的实战化模拟训练手段有效改善训练效率通过丰富的模拟训练手段提供多种贴近实战的环境,可以使受训人员进一步熟悉装备的作战性能,并通过“机上演兵”的形式来研究和确立装备的作战使用方法,这种作法对于缩短战斗力生长时间、深化战术研究以及节省经费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利用模拟训练深入研究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未来作战样式的影响己成为当前计算机模拟训练的基本内容,许多现代先进的军事作战理念都诞生于模拟训练实验室,而更多的未来将投入战场的新型战斗力也将会在模拟训练实验室生成

(二)抓好一体化指挥平台应用训练一体化指挥平台作为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是首长机关指挥体系作战的重要手段,起着带动整体质量效益的基础作用。抓首长机关层面基础训练,应把一体化指挥平台应用训练作为重要内容,切实抓出成效。确保能够运用信息检索、模型分析、模拟交战等系统构件进行辅助决策,能够运用综合态势图和战况统计分析数据评估作战效能,为作战元要素融合集成提供支撑。

(三)抓好单装终端标准化训练实战化要求体系中运作的单装终端操作岗位行为标准化,从技术战术层面对基础训练进行规范,能够控制操作错误而产生“短板”效应。一是训练组织耍标准化。规范训练计划、准备、实施等环节,建立标准化的组织程序。特别要规范教学责任制运作,对教学分工、准备、实施、考评、奖惩都要建立严格规范的标准,并督促教学过程按标准执行。二是训练操作要标准化。抓紧完善信息化武器装备操作规程、装备故障排除及系统调整恢复等流程,形成系列教材和教学录像片配发部队,为部队实施操作标准化训练创造条件。三是训练考评要标准化。按照精确、整体、衔接的要求,细化信息化装备和信息系统各岗位人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具体指标,建立单装终端考评内容标准体系。着眼由定性评估向定量评估、由单项评估向系统评估转变的要求,对考评形式、实施流程、信息采集手段、评估手段、考评保障、数据管理、结果分析与运用等进行规范统一,建立考评方法标准体系。

(四)逐步发展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发展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是新军事变革在训练领域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方法、手段、保障上提高基础训练质量的根本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训练基地,运用先进的导调监

控手段,模拟未来战场环境.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广泛实施基地化训练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研制各种鱼雷靶、导弹机动靶、舰炮对空靶等新型靶标,利用科学技术逐步改进各种保障器材,模拟不同操作状态下所产生的运动特征和效果创造近似实战的环境,使受训者身临其境提高其基础训练的效果;要大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网络工程和信息资源,打造网络化训练的平台,为开展网络化训练创造物质基础,逐步推广远程教学、网上联训、网上对抗的训练。

(五)建立完善的“蓝军部队”和训练设施,强化部队训练环境的实战化设置,当前,我军军事训练在环境设置上应增强对抗条件的实战化,加强训练基地(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具有火力杀伤、电子威胁、假目标干扰等模拟实战的反制手段。同时,应对外军特别是周边国家地区军事实力发展加强跟踪研究,并针对性的建立战术模拟部队投入实战化训练,通过对抗训练培养部队战斗精神和过硬的军事技能素质,将训练水平迅速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因此,在训练基地(中心)训练保障功能的顶层设计中,应借鉴外军训练基地训练保障管理的先进经验,设置常备化的专业陪训部队和辅助训练器材,支持开展超前性的训练,积极主动、采取多种辅助手段有意识的增强陪训部队的对抗能力,让参训部队在“失败”中寻找差距、摸索对策

三、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考核与评价

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质量为核心,以检查考核为导向,从严把好训练质量关,利用先进的实战化训练监控技术方法有效改善训练环境。

(一)通过技术建立和完善监控和评估系统

军事训练一般依托于先进的训练监控和评估系统,可以对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图像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并在相关训练监测、评估软件的支持下,采取人机结合的评估方法,对训练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确保训练评估的客观公正性。此外,训练评估项目和结论通常不注重“胜败”形式的评价,而是直接反映训练过程各个衔接环节的执行效果。这种评估方式能让组训者全面、准确掌握训练情况,对训练活动进行精确调控,能让受训者感知训练结果引发的缘由,及时改进技巧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训练环境的实战化水平。因此,科学的设计实战化训练监控和评估手段是改善训练环境、提升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质量标准由基于定额向基于能力变化

追求米、秒、环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到了提升基础训练质量的作用,符合机械化条件下物理能量线性叠加规律对单兵能力的需求,也一度成为衡量单兵训练效果的基本标准。随着战斗力形态转变,网聚能力作用增强,信息赋能、融合倍增的特点突出。如果还完全按照基于定额的质量标准,就无法考评单装终端加入作战模块或作战要素前的能力形成问题,必须适应战斗力生成机理的变化,把作战平台通联、侦察、机动、打击、防护和信息系统物理互联、数据互通、软件操作等能力作为衡量训练质量的基本指标,贴近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本质进行考评。

(三)机关要求全面掌握部队情况,及时落实改进

以质量为核心,以检查考核为导向,从严把好训练质量关。各级机关要坚持全程分阶段进行质量监控,注重搞好“三个结合”,即全面考核与抽样检查相结合,计划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做到全面检查、区分层次、突出重点。要根据不同的训练时机,全面掌握部队训练情况,准确发现和指出问题,耐心指导,并及时会同各级领导、机关分析研究对策,制定整改措施,检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指导的过程。

第五篇:对生物优质课常态化的思考和实践

对生物优质课常态化的思考和实践

谢永佳

摘要:生物优质课常态化是每一位生物教师的最高梦想,但由于不同生物教师的知识背景不

同,对于生物优质课常态化的理解有所差异,以致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做法和见解。作者根据对自己生物优质课常态化的理解以及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课前备课、教学过程的组织、课后反思以及自我发展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关键词:生物优质课生物常态课实践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理念、履行新课标要求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尤其是作为课改主战场的课堂教学。每一位一线的教师都在实现教学生涯中梦寐以求的夙愿——优质课,更甚至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堂堂成功的常态课。

一、对生物优质课的认识

何谓优质课呢?一节优质课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以及学科的特性。但具体到一节课,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度也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我觉得在课程理念下的生物优质课应具备以下的特点或标准:

1.有效性。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

2.科学性。“优质课”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甚至是国情的,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突出,并有合理的教学内容编排。

3.个性。“优质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校”制宜,应该是因“班”制宜,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体现出个性化。

4.创新性。在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优质课堂”还应该是“创新性课”。教师要不断求新、求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践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教学质量,不断达到新课程下的课堂的要求。

5.关注性。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实质就是尊重、关心、牵挂学生,也是体现了教师用“心”施教的过程,只有用“心”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具体验性、教育性。

6.生物特色。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紧密的,如果能够把这些生物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

二、对常态课的认识

何谓常态课呢?常态课是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是平平常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的课,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普遍性的课。常态课不追求课堂的完美性,只需要保持本色,以教有所获、生有所得为宗旨,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为本;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发展水平,灵活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对教学参考书某一个内容的课时灵活安排;常态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它更加真实,更加具有可行性。

但我们的常态课存在很多的不足:

1.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公式化、程序化、模式化现象严重。

2.目标意识不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随意,有比较严重的“脚踏西瓜皮”的现象。

3.教学准备不充分,尤其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和电教媒体的准备,就课文教课文。

4.习题设置缺乏科学的整合。

三、生物优质课常态化的实践

能够把优质课转变成为常态课,利用优质的课优点来弥补常态课的缺点,或者进一步来

说是整合两者的优点,更有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优质课常态化,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高的追求,但不同的人对于优质课常态化的理解不同,所以做法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下面是作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于生物优质课常态化的思考和做法:

1.认识并理解好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学理念

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进行了深刻的课程改革,确定了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新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呈现了三项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其目标指向是进一步深化生物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使生物学科教学真正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结合实际,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这是我们生物教师最需要下功夫的首要环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心准备的课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课。

(1)钻研教材

现在的生物学教材,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考试过程涉及到内容要比教材的内容要深入得多,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钻研教材一定要深刻、透彻,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领会、揣摩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目的,可以利用平常的练习题、高考题、模拟题或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来研究考点,并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2)分析学情

处理教材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接着要考虑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备课前都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又能浅出地处理教材,而且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那么在上课时一定会游刃有余,精彩就会“如约而至”,迸发出动态生成的火花,所以学情的分析非常关键,是教学的关键点。

(3)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教师的教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建构,包括知识结构、情态感悟和精神境界。换而言之,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调整,不能一味体现教师的权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个配角,只会在课堂上为学生服务,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训练的积极性,机智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教学不是为了给人看的,自然一些、朴素一点,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所以在备课过程就要时刻考虑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学得轻松愉快,如何能够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如何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统一。

(4)教学设计

每一节生物课,所要掌握的重点、解决的难点应是极其明确的,也是极为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要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备课,但真正上具体的一节课,只要花十几分钟就够了。”说明了简单的教学设计并不等于浅薄,那是一种“厚积薄发”,其间蕴含着“大道至简”的道理。教学前的设计是一个繁重的过程,大到对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的领悟,小到对单元的分析、对文本的解读;细至课时、活动的安排,精至导语、问题的创设等等,这一切老师都应做到心中有底。起先的设计复杂了、厚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施反而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目标简约了,学生能读会写、能思会问了,课堂教学目的也算达到了;方法简洁了,学生能够从粗读精读、划划圈圈中明白了道理,学习文本就有了意义;手段简便,能用粉笔黑板就不需要屏幕课件,学生理解也会从简单中得到体会与感悟。

(5)改进教学设计

在完成初步教学设计之后,利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机会,向备课组内的老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征求他们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可行性的修改;也可以根据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上的教学案例或者曾经听过的优质课案例,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改进教学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不但可以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而且总结一些教学规律、教法以及激发出创新性教学的灵感等。

3.合理科学进行课堂教学

按常理来说,在认真备课后的课堂授课应是水到渠成,但如果没有处理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效果就差别甚远。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说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负责,控制课堂的教学进程,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学生“主体”是说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条件下,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并从课堂学习中获取自己发展的资源。

(1)课堂开头要“活”而有“趣”

只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就会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好新课的开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关键环节。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直观导入法”和“语言导入法”两类。“直观导入法”主要是指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模型、图片、影视甚至电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这些内容入手,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最直接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积极的探求知识的状态。“语言导入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启发,带给学生一个思维空间,方式也是千变万化,例如旧知识复习、设置悬念、讲述故事以及练习解题等方式。总之,好的导入法应该具有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入法的应用不仅仅在一节课的开头,在一节课的各知识段落之间,设计更小巧、精悍、转折衔接自然的趣味性导入,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生理特点。

(2)课堂组织形式要“活”而有“序”

学生的学习行为虽然是个体行为,但课堂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更有利于创设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的联动式学习,也更有利于教法多样化的实施。所以,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把“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整体活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相互穿插进行。“个体活动”要避免学生和教师的单线活动,而应该让学生成为面对全体学生示范的个体。如在提问某个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站在距该生远一点的位置,以迫使他放开声音,面向全体同学陈述。对于回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但不应直截地说“对”或“不对”,应该由其它同学来评论或补充,或由回答问题困难的同学本人请同学帮他补充。“小组活动”的形式最多,可以有小组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小组竞答、小组游戏等等。小组活动往往能使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同时也要注意有序性的问题,要使学生明确活动程序和规则,以使学生的活动能高效地进行。否则,活动会流于形式。另外,科学研究证明,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把最重要的内容要安排在课堂的前半段完成,课堂的后半段要多安排学生小组活动。

(3)课堂提问方式要“活”而有“的”

课堂提问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提问看成是老师的权力,也不能只把提问当作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手段。教师的提问是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提醒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教学活动,是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灵活的提问方式包括:填空式提问,疑问式提问,反问式提问,设问式提问,综述式提问。不管是用哪种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的目的性一定要强,如果是想检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的情况,多用填空式;如果想检查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多用疑问方式;如果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用综述方式„„在提问的时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给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于程度差的学生,教师提问的语速要更慢一些,停顿更长一些,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要适时地提示与探询,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给

予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强化学习效果。提问一定要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师地提问题的时候要和学生一起思考,不要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压力。

(4)课堂评价要“活”而有“准”

这里所指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回答的笼统性肯定,特别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导向性的评价,让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下一环节学习的开始,特别是让学生的互评成为整个课堂对话生成的起点,循环深入,使对话的范围、内容、深度和广度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拓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学生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得到肯定,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

(5)课堂结尾要“活”而有“绩”

结尾的方式有总结式的结尾,复习式结尾,这两种形式的结尾,可以由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完成;检测式结尾和启发式结尾一般由教师来完成。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结尾,都一定要留有反馈交流的时间,一定要落实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实绩”上,并利用掌握的生物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碰到的生物问题,把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

著名教育家吴昌硕校长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设计精,结构巧,课前“精心设计”,课上“精心施工”,有起伏,有转换,有高潮,气氛和,方法活„„方法可以千变万化。

4.及时反思,追求更好

在现代社会中,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而作为一名教师,反思更是必备的素质,特别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并持之以恒。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需要用平实的话,把教后所想写写,认真思考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想一想:教学成功之处、教学不足之处、课堂中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和教学再设计等。想想后,动动笔,形成课堂随笔或者教学日记,写成论文或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促使教学能够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长期积累,一定能够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灵活地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融入教者的智慧,在课堂上显出教师的创造性、丰富性、灵动性,上出生气勃勃、扎实生动,更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的优质常态课。

5.自主学习,促使自身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囿于自己的所学,教师所知永远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要多读书。教师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形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除了要向书本学习以外,还要向别人虚心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向别人学习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有时候“教师”的身份,会让我们产生错觉——我是老师,我应该教育别人而不是向别人请教。事实上,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学习的教师。他们懂得从别人身上提取亮点为我所用,他们知道经验的可贵,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各行各业的人,各种年龄的人只要他是优秀的,我们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学习。

总的来说,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常态课优质化,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很多,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狠下功夫,甚至平常生活中要处处思考,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来提升自己。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因为我们是在教育下一代,为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下载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空军军事职业大学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实施市容秩序常态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实施市容秩序常态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今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民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县城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管理多头绪、责任区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多方面......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思考大全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思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存......

    实现后备干部公选制度常态化的思考[五篇材料]

    文章标题:实现后备干部公选制度常态化的思考中央组织部2000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对公选制度常态化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2001年至2010年,通过公开选......

    大学初期工商管理发展思考

    大学初期学业发展的思考 ——工商管理就业分析 就业摘要 工商管理专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这门学科在我国得到了长......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发展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发展 工程机械分院党总支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政联席制度,在分院领导及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强......

    关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时期,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如何......

    新起点、新常态下咸阳气象发展思考[模版]

    新起点、新常态下咸阳气象发展思考 ——宇文革联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决......

    地产运营人员职业发展思考

    地产运营人员职业发展思考一、序随着房地产行业大势的进一步压缩,市场发展的逐步规范和有序,同其他行业一样,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初始资源抢夺和野蛮生长后,房地产行业势必走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