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新格式)(5篇)

时间:2019-05-13 17:4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新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新格式)》。

第一篇: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新格式)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

黄伟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杭州310012)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摘要]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UCINET6软件,研究博客群内各个行动者间的联系和行动者与整体网络的关联。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虚拟社群中成员与其真实身份结合起来分析,使虚拟网络社群的活跃点与一个单位内部骨干力量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应用社群图进行评价网络学习的成效和提出要关注边缘人群的建议,促使更多人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关键词]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群,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识别码]A

[作者介绍]黄伟(1961—),男,浙江诸暨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育管理研究。E-mail:bigyuxi@126.com

“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七个期刊杂志进行文献检索,得到在(SocialNetworkAnalysis.简称SNA),是一门1999年至2009年间应用SNA研究虚拟学习对社会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艺术和技术。社的论文共24篇。他指从发表论文和研究研会网络理论是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究人员构成二个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随着“网络”(齐美尔,1922)、“社会网”(布为从发表论文看,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从2006朗,1940)、“社群图”(莫雷诺,1933)等年开始出现,说明这时社会网络分析在虚拟概念的提出社会网络分析逐渐为广大社会学习研究中的应用才刚刚兴起,并于2009学研究者所关注。我国基于SNA的研究,年得到了更多关注(鉴于检索时间是2009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近年来一些学者年9月,2009年所发表的11篇论文只是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开始对社区人际关个阶段数据)。从研究人员来看,共有36位系、企业组织网络、大众媒体传播和学习群研究人员参与了社会网络分析在虚拟学习体结构等领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的应用研究[2]。笔者以魏顺平的方法和检索果。范围,检索到2009年9月15日——2010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分个体网络和整体年9月15日一年间新发表论文8篇,增加网络分析。前者是分析行动者的行为,后者研究人员15人。说明研究的热情还在不断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联以及群体影响。增加。

社会网络分析使用距离、密度、中心度、社从32篇论文分析表明,基于社会网络群图、派系等概念评价网络不同的属性,被分析的方法研究网络学习仍然不多。目前研视为是研究社会结构的最简单明朗、最具有究的主要有“虚拟社区学习交互”20篇、“博说服力的研究视角之一[1]。客或QQ群”4篇、“知识共享”2篇、“工

一、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网络学习具介绍”2篇、“教师培训”1篇、“其他”

3行为的新视角 篇。

(一)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网络学习行为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操作 研究的现状 为了研究虚拟学习社群结构和成员间虚拟学习社群是在虚拟环境中所形成的关系,我们选定浙江省海盐县富亭小学的学习群体,也称为虚拟学习社区,本文为(以下简称“富小”)作为样本案例。该学了与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社群图结合起来,统校共有教师68名,其中有52名教师建有自一称为“虚拟学习社群”。社会网络分析法己的博客或参与学校教研组的博客群活动,可以适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对于社会网络分占全校教师的76.5%。

析在教育技术或虚拟环境中的学习行为研1.数据收集。通过网络查阅了52位教究,学者魏顺平曾通过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师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与教师

1博客群交流的全部数据。并规定博客的链接、发贴、回复、推荐都作为一次网络交流。

2.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212。从密度、中心性、派系、关联性、位置分析等属性进行分析学习者个体及其构成的整体网络。

3.比较解释分析结果。针对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焦点,以翔实的数据和行动者的真实身份来分析学习者的行为并提出开展网络学习的建议。

二、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的数据及其分析

(一)虚拟学习社群图反映行动者之间出关系

虚拟学习的相关数据是通过海盐教师博客富小教师博客群中获取,并对参与博客群交流的52名教师进行了1—52编号。在获取数据后,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建立对应的29号等为中心,52个点有51个点间建立了

联系,只有26号是一个孤独点。

下面我们从密度、中心性、派系、关联性 位置分析五个方面来分析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图的具体构成。

1.密度。整体网的密度是衡量网络内行动者之间的紧密程度的指标,密度越大,网络对其行动者的态度、行为等产生的影响就可能越大。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图是一个有向的整体网,利用有向整体网络密度的计算,可以得到该网络的密度为0.054。这个密度介于0和1之间,且接近于0,说明网络内部人员的联系稀少。

2.中心性。作为社会网络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中心性可以分析个体和整体在社群图中处于怎样的中心地位。这里我们着重从点的中心度和整体网的中心势来研究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的行动者关系。

利用UCINET6软件可以计算出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图的中心势和中间中心势分别为85.88%和12.12%,从数据上看,中心势的数字比较大,说明该网络具有集中的趋势。但中间中心势的数值较小,只有12.12%,表明富小虚拟学习社群整体掌控能力不高。事实上,分析点的中心性可以知道,整个网络活跃的点是2号、1号、29号、19号、30号(如表2所示)。其中2号和1号相对点

关系矩阵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如表1所示)。

从而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得到

富小基于博客群的虚拟学习社群图(如图1所示)。从社群图我们可以看出,富小教师的虚拟学习基本围绕着1号、2号、19号、度中心度分别达到92.2和68.6,中间中心度数值为12.4和6.33。显然,他们是网络图中的中心人物,基本控制着网络。

我们也可以从通过接近中心度来分析网络交流的密集程度。一个点的接近中心度的操作化定义为:这个点与所有其他点之间的距离和。点的接近中心度的值越大,说明

该点越不是网络的核心点[3]。对于有向关系来说,当前UCINET6软件给出的数据是相对接近中心度,其值是操作化定义数值标准化后的倒数,分内接近中心度和外接近中心度,它们是度量信息收敛与发散的重要指标。就UCINET软件给出的数据来说,接近中心度指标较大,说明其在这个关系网中的作用也较大,可以视为独立的、最重要的派别,起到了控制网络的核心与命脉作用[4]。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图的内接近中心度均在2.68以下,而外接近中心度除2号、1号、19号、30号、22号、25号、9号、6号、10号、21号、29号、41号、3号等13个点在48.571—24.171以之间外,其他的点均在2.041以下。说明这一网络中的点整体信息收敛不够集中,且大部分点也没有向外界传递信息。

3.派系。派系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早

在研究人际关系的霍桑实验中就被发现。研究富小虚拟学习社群中的派系,就是研究富小在博客群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活动情

5人的有五个派系,成员为4人的有二十二个派系,成员为3人的有十一个派系。分析派系的构成发现,2号在三十六个派系中出现,1号在二十七个派系中出现,是派系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员。而且2号和1号重叠性强,成为构成派系的骨干(如图2左图所示)。一旦抽去1号和2号二个点,则大部分派系解散,只剩下11个派系(如图2右图所示)。派系的构成和活动告诉我们,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建立在1号、2号等成员为中心的基础上的。从另一方面去解读,可以认为这些派系是上述二位成员对其他个别成员的辅导和鼓励,是建在网络上的一个个学习小组。52个成员构成的社群存在38个派系,也说明整个网络是不够紧密的,信息只是在少数人群中流通。

4.关联性。如果一个集体的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把该集体团结在一起,我们就说该集体具有关系性。关联性分析的结果是把图看成是由一个或多个关联图和一系列孤立点构成的[5]。根据相关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出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的关联度为0.96。这表明社群图具有极高的关联性,这与社群只有一个孤立点26号的实情是吻合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关系矩阵(表1)去掉二个点1号和2号,再应用UCINET对50×50矩阵进行计算,则得到的关联度只有0.29,成为关联度较差的社群图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富小虚拟学习社群是一个以个别点为核心的网络,离开了这些点,网络就会瘫痪。

5.位置分析。虚拟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为研究富

况。通过UCINET计算,得到3个成员以上的派系共38个(如表3所示)。其中成员为

小虚拟学习社群每个个体是否不可替代,我们可以用结构对称性加以分析。

结构对称性

是关注两个行动者之间的“互换性”或者“对等性”,其目的是对那些在网络中拥有近似位置的行动者进行分析[6]。根据SNA分析,我们可以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计算出相关系数,并得到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的学习者个体间100%可替代的分组较多,可分为8个聚类共25个成省略去掉了孤立点26号)。限制度表示该行

员,他们是(4,16)、(14,15)、(45,24,13,42)、(50,49)、(40,17,18,44,39,43)、(37,38)、(35,33,47,32)、(23,28,52)。在各个聚类中,个体间可以相互替代,这说明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的学习交流不够紧密,每个学习者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不可替代的。

分析网络成员的位置,我们还可以从结构洞入手考虑。结构洞是描述网络关系密度的重要指标,利用结构洞的相关理论,可以进一步了解网络中哪些行动者作为结构空洞的跨越者,使学习信息得以畅通[7]。伯特1992提出了测量结构洞指标,有四个方面,即有较规模、效率、限制度和等级度[8]。在富小虚拟学习社群中,我们选用最重要的指标“限制度”予以分析(如表4所示,表中

动者在自己的网络中拥有的利用结构洞的能力,以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依赖值为评价标准,数值越大,约束性越强。数值越小,行动者越能跨越结构洞接触非冗余信息源[9]

。本案例中,2号、1号限制度分别为0.1和0.145,是网络中信息量最大的点,处于中间人的位置。而行动者4号、16号、17号、18号、39号、40号、43号、44号限制度为1,达到了最大值。这些点只收到了1号或2号的信息,且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处于边缘位置。其在网络中实际上已成为“次孤立的点”。他们在网络中不传递信息,对整个网络贡献不大。

(二)虚拟学习社群与富小教学骨干的对应关系

1.学校领导是虚拟学习社群的中心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2号和1号的相对点度中心度分别达到92.2和68.6,中间中心度数值为12.4和6.33。这表明他们是富小虚拟社群中的中心人物。通过实地了解,2号是该校的校长,1号是该校分管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副教导主任(注:该校只设一位校长,二位教导主任)。也就是说,富小虚拟学习社群还是由学校领导主控着,这一点还反应在关联度分析中。富小虚拟学习社群整体的关联度为0.96,反映关联性极高,而在去掉二个点1号和2号后,计算50×50矩阵新的关系矩阵的相关性时,关联度只有0.29。这充分证明富小虚拟学习社群是以学校领导为核心的网络,离开了这些点,网络就没有那么活跃。

2.学校教学骨干在虚拟学习社群继续起着带头作用

从派系角度分析显示,按三个行动者为派系分派,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可分38个派系。而抽去了1号和2号后,就有27个派系被解散,则剩下11个派系。下面分二种情况分析:第一,对于被解散的27个派系来说,校长、副教导参与了这些派系的活动,并作为这些派系的骨干,起着领军人物的作用。第二,分析其他11个派系,根据重叠性组成“社会圈”,其成员共组成三个“社会圈”,分属3个学科教研组。他们是数学学科:由(29、3、23、28、36、37、38、52)组成,由29号(高段数学教研组长)和3号(普通数学教师)为领队;语文学科:由(19、30、6、10、48、51、29)组成,19号(县名师、教导副主任)和30号(高段语文教研组长)是领队;体育学科:由(7、20、8、31)组成,7号(体育教研组长)为领队。数学与语文学科有关联,成为一个较大的子群。体育学科与数学、语文学科没有关联,独立成为一个子群。研究表明,网上三个学科的交流情况正好与富小行政组织中的学科教研组吻合,学科骨干教师在虚拟网络中仍起着带头作用。特别有意思的是29号和3号:29号跨学科与语语文组的教师进行交流,成为网络中的“桥”,说明他已有从学科骨干向学校骨干突破的可能;3号作为一个普通数学教师起着领队的作用,是网络中突起的新生力量。

3.信息量传递较为发散 数据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的信息传递较为发散,这是从内接近中心度和外接近中心度来考量的。富小虚拟学习社群图内接近中心度均在2.68以下。而对于外接近中心度来看,2号、1号、19号、30号、22号(语文备课组长)、25号(科学组长)、9号(普通教师)、6号(普通教师)、10号(普通教师)、21号(总辅导员)、29号、41号(低段语文教研组长)、3号等13个点的外接近中心度在48.571—24.171之间,其信息发出较多,是一支活跃的力量。其他点的外接近中心度均在2.041以下,发出信息量不多。这些数据反映出整个学习社群中每成员收到信息较少,中心点也主要以

是发出(指导或指令)信息为主。传递信息主要依靠学校的一些教学骨干,普通教师以阅读博客为主,很少传递信息。

4.普通教师在虚拟学习社群中交流不主动,是学习的旁观者或边缘人

在虚拟学习社群中,我们除关心学校骨干教师群体以外,还应关注更多的群体——普通教师。从整体网络分析角度看富小虚拟学习社群,整个网络的密度是偏低的,只有0.054,说明网络联系不够紧密。也说明作为普通教师占多数的虚拟学习群体,没有在网络中显现出学习的主动性。这一现象在我们分析网络的结构对称性时更为凸显,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计算出相关系数,富小虚拟学习社群中共有8个聚类共25个成员是可以实现在组内相互替代的。这些聚类中一些组属于网络的边缘成员,如(4,16)只与1号联络、(40,17,18,44,39,43)只与2号联络、(45,24,13,42)和(50,49)仅与二个成员建立关系。这些成员共有15个(包括独立点26号),占全部人员的29%。经查实,这些成员都不是学校教学骨干。

5.网络学习社群在其活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领路人”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实际上已经发现了一些成员虽然不是学校的教学骨干(至少现在还没有被委以重任),而在网络社群中却发挥着教学骨干的作用。如3号、9号、6号、10号,他们身为普通教师,但数据显示他们在网络中比较活跃。更有意思的是29号,作为一个数学教研组长,不仅积极加入数学组的活动,还参加了语文组活动,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这些现象表明在虚拟网络社群的活动过程中,也会涌现出一批学习的“领路人”。

三、研究的结论与问题

(一)结论

通过研究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网络关联数据和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前在线学习中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组织中成员开展网上网下的学习作出指导。

1.虚拟学习社群存在活跃个体,他们

是组织中的骨干力量 网络结构社群不同,后者关注的是人的地位

在虚拟学习社群中,必然存在着一些行的权力,而前者更注重信息的交互。信息交动者,他们是网络中活跃的个体。这些个体互越密集,学习者就越有主动权。因此,通是虚拟学习社群所对应的组织或单位的骨过对学习社区社群图的分析,可以作为评介干力量。如果这一组织是学校,则网络的活网络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重要指标跃个体是其教学骨干;如果这一组织是大学可以检测学习的深度)生群体,则网络学习的活跃个体是学习的助4.关注网络学习中的边缘人群 学者群体[10]。一个虚拟学习社群的交流过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程,就是这些活跃个体积极活动的过程。网中的一些边缘人物的存在,他们是网络学习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他们的存在息息相关。的旁观者。因此,在组织网络学习时,要改

2.虚拟学习社群是组织内正式群体学变以发贴数量为主要评价做法,多鼓励学习习活动的延伸 者之间的互动和有效资源共享。学习的带头

富小虚拟学习社群研究的结果表明,富人或助学者要有意识关心虚拟学习社群的小网络学习群体是其教研组在网络上的延边缘人群,并予以联络,使这部分人也融入伸。其中数学、体育和语文三个教研组明显到整体之中。地平移到了网上。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导处主

(二)问题 要分管教师专业发展的副主任,出于关注教1.研究以网络内部各个节点的关联为师成长,几乎与全部教师进行了联系。这一主,分析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和个体与网络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虚拟学习社群是组的关系,没有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织或单位指导下建立的,其虚拟网络中所形结论只是在网络形成、成员关系、成员实际成的的聚类或派系往往是该组织内正式群身份等角度的研究上得出的,在全面反映网体学习活动的延伸。组织内正式群体的领导络学习的属性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或骨干仍是虚拟学习群体中的重要节点。2.富小在海盐县中小学中属发展中学

3.虚拟网络社群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校,新校舍将在2011年落成,这几年靠借映网络学习的成效 校舍办学。因此,教师办公和学习条件在某

从本案例来看,富小虚拟网络社群作为种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学习的开展,会或多或整体网,其社群图中的一些分析指标可以作少地影响本研究的普遍性。为衡量个体学习成效的检测指标。如富小的3.在方法论上,由于对虚拟网络学习接近中心度、分派情况、关联性、位置分析社群的研究是一个项新课题,一些数据虽然等都向我们展示了网络成员的一个重要测可用社会网络分析进行解释,但不一定全部度——活跃性。因为网络学习社群图与社会适用于虚拟社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明。

参考文献

[1] 覃学健、李翠白,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2,P26-29 [2] 魏顺平,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3,P29-34 [3][6]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P129

[4] 张学波、刘兢、林秀瑜,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1

5[5][8] 刘军,整体网络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P191 [7] 任志安、毕玲,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情报杂志,2007.1,P75-78 [9] 谢英香、冯锐,结构洞:虚拟学习社区信息获取行为研究[J],软件导刊,2010.8,P19-21 [10]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0.3,P23-27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研究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者、领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证券投资学》课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式教学、认知实习和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形成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开放和创新性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证券投资学;问题情境;实训

A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Investment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in Research Learning

Perspective Zhao Junying(Economic trade department,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15)The Research Learning aim to train students’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self-innovation,during the course of which,the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the teachers play a role of constitutor,leader,helper and promoter.Research Learning adopted in Security Investment Course, can guide students to search knowledge actively, excite students to exert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dependents on various teaching mode as founding the problem circumstances,open teaching,practice system.based this , a student active participating,open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system is founded to promote the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 and self-innovation ability.[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符]A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式学习,教师起组织者、领导者和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课程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的创新与改革。本文以大学本科《证券投资学》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课程目标

证券投资是以有价证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资活动。宏观、中观、微观因素的变动都会对证券价格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证券投资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国民经济形势,因而会经常用到利率、货币供给、GDP、通货膨胀等经济范畴。要选择具体投资的行业和企业,需要了解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状况,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的分析判断,才能决定投资哪个公司。这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知识。此外一些定量分析如价值分析、技术分析和组合分析则会用到数学模型知识[1]。可以说证券投资是综合应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的金融投资活动。

作者简介:赵俊英 女(1980.9-)河南西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创新,农村经济 相应,证券投资学课程也体现了对先导专业课程的总结和应用。目前,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和其他经济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在前面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证券投资学》体现了对上述课程的应用,它侧重依据所学相关理论建立起证券投资理性分析框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而证券投资学是起着对专业课程的总结和深化作用,其具备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应用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能巩固前面所学专业课程,又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投资分析框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此,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定位是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基本分析选择投资对象、技术分析判断买入和卖出时机,利用证券投资投资组合管理理论规避证券投资风险,并对证券投资进行业绩评价,以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定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并创新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发现、经验发明、集体学习、自我激励和社会认知等机制[2],将证券投资知识系统化并指导实践,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选择

《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设定应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因而应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减少证券等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时间,将该类内容融入其他相关内容中,增加基本分析、技术分析、组合管理类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这样能增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经历和创新能力[3],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三是课程内容应及时融入前沿知识,便于指导学生了解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引导他们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该课程主要内容应包括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基本分析部分主要应用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对证券投资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通过该过程选择具体的投资对象。教师主要讲解基本分析的理论、角度,创新性学习的要求,指导学生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在此分析结果下,选择行业和个股,通过模拟操作,关注个股走势。技术分析则应用K线图、切线理论、形态理论和技术指标来判断买卖时机,指导买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关注个股走势,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来判断买入和卖出时机,研究技术分析的作用表现和局限性。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着重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对资产进行最优组合构建,选择最佳风险—收益机会。主要包括马科维茨选择资产组合方法、风险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等。该部分侧重理论讲解,学生充分领会理论内涵,在证券投资中掌握组合管理的方法,不断修改模拟投资组合,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

三、研究性学习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和提高要求课堂教学的同步改革。这包括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变革等多个方面的配合。

(一)改革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离不开研究性教学的应用,教育理念支配教学行为,因而需要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是教师转变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教学强调学习是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和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4],利用讨论、案例、情景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注重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从中领会学习方法。第二是师生关系的改变。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你教我学”,而是“师生相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这样能够鼓励、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方法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可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观[5]。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知识点记忆和掌握为中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走不出传统考试的圈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轻松学习,不能积极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老师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观,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自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目的的实现。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关系的融洽,而有效的载体是师生互动,表现在课堂教与学中,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6];以开放式教学为背景,运用讲授、自由提问、课堂讨论、实验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能力自由发挥创造氛围和环境。具体在证券投资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性学习的实现首先要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非常密切,也有很多案例,通过案例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轻松掌握基础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从历史到现在通过证券投资成为富翁的例子很多,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我国股市第一股民杨百万,林园等,但成为“负翁”的也大有人在,如牛顿。在开篇讲解证券投资的特点时,把这些现成的例子列出之后,学生很容易明白证券投资“像天上掉馅饼,而处处是陷阱”的特点。学生随后对证券投资的求知欲就会增强,跃跃欲试成为证券市场中运筹帷幄者。

在案例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如在讲到我国的板块行情轮动时,可以2010年3月份到4月份的西南旱情板块来分析。在最初西南旱情出现,情况不严重时,水利设施板块最先启动,而旱情继续发展时,已经对农产品的产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农产品减产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相关股价上涨。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相关联板块轮动的现象。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会明白重要事件对股市的先导影响和后续影响,尽可能全面的分析问题,才能较好把握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

2、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总体内容和每个章节的内容以“问题”为核心展开,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对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7],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旨所在。在此应注意三方面:一是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使问题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避免出现问题太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太容易,学生对此不够重视等现象。二是在设计问题时,将更多开放性问题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不断探究,积极思考,从已有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研究方法和体验研究过程[8]。

在证券投资教学中,教师要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如在讲解股指期货时,可提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而对我国股票市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表现也就容易理解了。在讲解创业板市场时,提出问题“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我国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与主板市场的区别等。在对证券投资基本分析部分进行总结时,可提出问题“选择股票应考虑的因素”,“在哪种情况下适合短期操作”,“哪些情况下,可以捂股”。在技术分析章节,可提出“在你模拟操作过程中,你觉得哪种分析方法更加实用,哪个技术指标指导意义更强”,让学生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以此提升理论知识。

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学生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学会利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创新能力,深化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3、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发挥其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一个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在宽松活跃的课堂上,针对一个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讨论、辩论等,在此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创新。如针对印花税的出台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讨论。对于如何监督防范证券市场中盛行的“老鼠仓”事件、内幕交易等,可以让学生讨论,提出对策建议、方案。让学生讨论概括教学期间证券市场运行特点,总结操作方法等,提高学生独立的证券投资分析思维能力。总之,在研究性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主,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四、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训内容

《证券投资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训环节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实训环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实训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完成对知识从感性认识到掌握和熟练应用。实训教学内容应成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认知实习和模拟软件操作实习,以实现学生对证券市场中介-证券公司的感性认识,提高证券投资基本技能和独立证券分析的思维能力。

(一)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主要是到证券公司现场实习。学校应选择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与此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课程后,可去这些实习基地实习。在实习期间,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的行为规则,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内容,以及岗位工作的资格要求等。这样能促使学生自觉为未来工作做准备,在无形中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督促自己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如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等。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定会发现实际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证券经纪人工作存在的问题,证券监管问题等,可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对策。学生在实习后要写出实习总结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概括,写出实习心得,并能针对一些现实 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从而让学生在接触实际、了解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模拟软件实训

模拟软件实训目的是让学生会进行证券交易操作,并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指导操作,形成理性的投资分析思维。在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同样要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证券交易操作。学生在事先了解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同时要学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如如何能在集合竞价期间成交,成交价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开盘价期间成交价的确定原则,委托指令的应用等。二是基本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背景和上市公司具体情况,证券市场的表现,撰写分析报告,分析目前证券市场的短期与长期趋势,找出投资价值高的行业和公司,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三是技术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分析大盘和个股,自己独立作出买卖决策。四是投资组合设计,在前面实训的基础上,学生可修改原来的投资组合,提高资金的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尤其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在选择个股和买卖时机时需要结合起来,而且这个分析过程贯穿模拟操作的始终,学生的分析应逐步完善、成熟、理性。在实训结束后,学生要提交模拟实训总结报告,从实习任务、实习过程、实习心得等方面总结证券投资模拟操作过程,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如证券投资应考虑的因素,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适用条件等,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的投资分析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实践和创新能力,还应组织证券摸拟交易大赛,鼓励学生参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强调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它不仅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真正是要落实到具体课程的教与学中,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现着其他专业课程在证券投资活动中的应用,是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总结与深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文章关于研究性学习与证券投资学的融合研究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推动本科创新性教育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登艳.证券投资学[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6 [2]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5):78-81 [3] 熊剑庆.创新性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8):73-74 [4]朱晓娟.高等院校研究性学习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09(2):79-82 [5]翟运开.面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本科《第三方物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133-136

[6][7]刘红光,曾发林,刘竟.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09(5):78-81 [8]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73-76.

第三篇: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第05版:法律文化周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钟小凯

--------------------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法院文化一词发祥于上世纪末,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后,一些法院院长在当时文化热的影响下借鉴已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概念,相继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文化建院的文章,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后,法院文化作为专用名词开始在法院官方文件中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法院工作。

法院文化的提出并非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在我国法院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个新鲜词汇,是根据我国法院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生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事物。

法院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内在的法院精神理念和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法院管理文化、审判管理文化,包括对法院文化传统的挖掘和型构,以及借助法院文化的方法论工具价值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审判,使法院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并最终养成法治理念。法院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切。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首次使用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职业者形成的法律文化,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统治地位,倡导“法院是法律中的王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的司法主导型的法律价值理念。国内一些法律文化研究学者提出,应从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出发阐释法律文化的内涵,并注重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在法院文化研究中,应努力发掘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并应注重在对传统文化型构或转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法院文化内涵。

法院文化具有法官文化、审判文化的印记,法院文化必须以法官为中心、突出审判特色,不能脱离审判、疏远法官而盲从中国古代文人情结开展法院文化工作,改变法院文化就是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观念。要从法律、法院、法官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法院群体精神品质和群体精神,提炼出具有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目标。法院文化产生的土壤是法院,但又不能仅仅限于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理解法院文化,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下对法院文化进行探讨。

第一,法院文化并不是“法院的文化”,而是“关于法院”的文化。

在法学理论探讨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所提倡的精神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以及法院中不同个体有关法律和法院活动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观念形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法院制度和器物等。在法院文化建设实践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由此,有人将法院文化解读为“法院的文化”,法院之外没有法院文化。

“法院的文化”必然将所有的法院工作都纳入法院文化的范畴,不仅包括与审判工作高度关联的法院精神、制度规范、审判言行及法院大楼、法庭设施等,还包括法院所开展的捐助扶贫、计划生育等工作,法院文化成了一个大箩筐。同时,将不是法院形成的文化成果但与法院高度关联的文化成就排除在法院文化的范畴外,造成法院之外无法院文化,比如社会民众对法院的期待、社会与法院的互动等被排除在法院文化范畴外的情形。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不应只是法官群体,不能将法院文化封闭在法院内。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观念,而这种精神观念是法院群体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法院文化应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当前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法院文化实现法院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并在法治语境下努力勾画中国特色的法院文化图景。

第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法院文化应是具有审判工作特点的文化形式,必须体现法官职业特征,审判文化、法官文化是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法院文化和审判文化、法官文化也不能等同视之,不能将法院文化限于为审判工作服务,不能将法院文化功能限于提高法官素质。

审判文化是指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审判工作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法院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部门,法院文化必然具有浓厚的审判特色,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法院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司法主导型的法治社会,审判文化以促进审判工作为目标。其次,法院文化的渊源非常丰富,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文化构建都是法院文化的渊源,包括审判工作及其他法院实践,还包括法院外的文化表达。审判文化则侧重于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的提炼升华。最后,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而审判文化的主体更多的指向审判法官。

法官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实践中共同遵行的信念和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管理和组织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影响和决定法官行为的一系列职业意识、理念等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法官是法院之构成主体,主司法院审判职责,法官文化和法院文化之间联系密切。但是,二者依然存在显著差别。首先,法院文化比法官文化立意更高远,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而法官文化主要是依靠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长期积累而养成。其次,法院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法院,以法院为场域构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法官文化是站在法官的角度,强调的是法官素质建设。

第三,法院文化的重心在法院精神的淬炼,但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建设也不容忽视。法院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一种法院精神,提炼出一种价值、一种理想作为法院的追求,塑造法院的形象,其他所有外显的文化载体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内涵展开。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法院又是一个追求确定性、稳定性的组织机构,因此法院文化应该极其重视稳定性、连续性。一般来说,内在的精神内涵比外在的物质载体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内在的法院精神内涵是法院文化构成的基础部分,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从“关于法院”的各种思考和实践中提炼而来的具有法院特征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法院精神、职业道德、价值目标、群体意识等,以维护法院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凝聚法院职业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是社会纠纷的最终裁判者,难以想象没有精神理念支撑的法院如何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唯有法院文化内含的精神理念能通过司法过程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无形的价值理念的培育和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必须通过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来传递、来养成。通过法院建筑、法庭设施、法官行为等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来养成法院文化也需一番工夫,尤其在法院实践中,对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内涵我们往往无从下手,而只能通过外在的行动建立起一整套表意系统,逐渐积累,养成文化的氛围。这种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往往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辛劳,需要投入极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强调法院文化内在的精神内涵的同时,绝不能轻视这种努力。当然,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载体,应该具有与法院相关或者高度相关的文化特性。具体包括由审判礼仪、行为规范等所构成的行为文化,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在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所构成的制度文化。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反映法官素养的法官行为文化,这是当前法院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从律师角度看法官素质》(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2月24日,第6版,法律之声)所言,有的法官法庭主持不知所云,有的法官庭审中心不在焉,有的法官对当事人、代理人无故发火,甚至有的法官当庭抽烟、打瞌睡等,都是现实中曾出现过的不良现象。如果法官缺乏法官修养,不遵循法官行为规范,损害法官职业形象,那么法院文化建设最起码的基础就会丧失,法院文化也将无从谈起。当事人希望什么样的法官,“社会”希望什么样的法官,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法院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套包括法院建筑、法庭设施等作为表意符号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理念。在法治社会里,社会公众往往将法院视为实现公正的地方,冠以“公平正义化身”之美誉。的确,法院的庄严与神圣可以通过巍峨挺拔的办公大楼体现出来,但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法院文化要体现审判色彩,以法官为本,但实现法院文化的社会价值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法院文化本身除了内部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法院文化的外部特色。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公正的司法,实现公正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美好期望,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当前法院文化与社会的认可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化特质,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第四篇: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李 莉 彭世文字数:2867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摘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走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研究;文化选择;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5-0123-0

4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中一门显学,是当代知识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领域,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的现实参与意识、尖锐的社会批判精神,使其在学术界日益成为一种被人广泛运用的有效分析手段乃至时髦话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理论范式的不断引介,国内一些理论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见解,国内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特别是用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研究大学文化更是一个热点。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人的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使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一)关于文化和文化研究

“文化”的概念历来模糊而不确定,千差万别。克鲁伯(A·L·Krober)与克拉孔(Clyde Kluckhohn)曾检讨了一百六十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认为文化是一种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种看法“同时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因此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获得广泛的流行”。与“文化”的多义性一致,“文化研究”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安德鲁·爱德加、彼德·塞德威克认为文化研究有两种定义,一是泛指对文化的多个方面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它等同于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学批判等学科的学者对文化进行多种理解和分析;二是特指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

“文化研究”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文化研究”是对于“文化”的研究,是运用各种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种志等各种分析手段对某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一种较

为传统、宽泛或广义的理解,人们从文化的视野研究文学以及其它社会问题,文化研究提供阐释的参照背景。其二,“文化研究”是通过文学或其它社会问题来研究文化,前者充当了后者的注脚,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关注的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以及新的结构性压迫的形成,致力于考量它们与文化经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成为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进行反省和思索的一种最具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因而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分析的立场、策略甚至技术手段,它表明一种参与的、批判的、实践的态度,为我们研究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框架与运思理路,简言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指导。

在当前大学文化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大学文化视为某种具有超越独立品性与普遍永恒价值的事物,而没有把这种文化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剖析。如果把大学文化视为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的社会结构的话,“大学文化研究”首先是关于“大学文化”这一局域性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文化研究”;其次,它可以是关于“大学文化”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策略的大学文化研究”。因为研究立场与视角的选择,意味着迥异的研究对象、运思理路乃至研究进路。大学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而更应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契入点、对我们所处时代与社会作出深刻理解与剖析的研究。大学文化不再是大学围墙内的单一文本,而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方面,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微缩景观;另一方面,大学由于其自身对于某些价值理念的坚守与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二)文化堕距理论:大学文化应引导社会先进文化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构成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或错位时,就形成了“文化堕距”。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变迁时,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较快,其次是风俗、文化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文化变化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进而造成了社会问题。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而引起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关系紊乱和社会行为无序,必将产生文化堕距,也势必影响到大学文化中。以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有着自身结构的有机整体,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旦社会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出现了功能失调,都将使大学的文化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从这一理论出发,“文化堕距”对大学文化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大学文化应是属于变迁较快的一方,也就是说,应引领社会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与社会其它部分出现的“文化差距”,必然使得体现文化重要载体——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受到挑战,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关于道德滑坡、价值移位、信仰迷茫等现象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担负着创造新思想、新文化并以之来辐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保持与社会生活的适当距离,对社会需求作出理性审视,并为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定向。它不断的制造“文化堕距”,同时也在不断的修复“文化堕距”,使其达到动态的平衡。

(三)文化分层理论:大学文化是“大文化”与“文

化多元”的统一

西方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基本认为:首先,文化是由某一群体共享的因素构成的;其次,文化是组织成员行为的解释框架;第三,文化既是所有成员共享的,但是不同群体的文化具有典型性。当代著名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曾把文化界定为“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这些学者对文化的理解多数时候认为文化是潜意识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特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从种种关于文化的表述中,我们还发现研究者倾向于文化是分层的。如文化分层的“冰山模型”(Iceberg Mode)把文化分为外显、内显两层: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洋葱模型”则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思宾塞-澳蒂提出的分层在“洋葱模型”中显得更符合逻辑。她把基本假定和价值观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作为民族文化的内部核心层,包括信仰、态度和习俗;它影响着外面的“体制和制度”层;再接着外面的一层是“仪式和行为”、“人工制品和产品”。前者代表人的行为模式,后者代表非行为模式。该模型与“冰山模型”相比,更易被学界接受:第一,文化分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对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因而把价值观表述得更加精确。对于大学文化研究来说,“洋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化不同维度内容的分析,针对某一文化群体搜集资料,并对该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所谓静态描述。其次,可以根据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界线分明或者单向影响的就内部因素之间如何互动来考察某个特定大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并且进行一定的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一个没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尝试利用制作标志等“人工制品”来塑造大学成员的态度和规范,可以通过启动礼仪和仪式系统来影响制度文化的改变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大学则可以通过启动外围层次——“人工制品”、“礼仪”与“行为”或“体制”与“制度”——影响或引导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借助文化分层理论,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文化”与其元文化(例如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等)或者与亚文化(例如院系文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与非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由多种“小文化现象”构成的集合体,考察一种文化不能忽视大、小文化之间的联系。法国人类学家莱韦·斯特劳斯认为,如果缺乏“大文化”(culture)的参照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小文化”(cultures),不同的“小文化”以“大文化”作为参照对自己的特定模式给予阐释。文化不是多种文化属性的总和与累加,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诸多因素共同构建的集合体。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文化”概念,以便更好地解释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大学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决策方式、管理风格、成员交往方式、校风、校训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功能和作用。

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共享的,但是它强调了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解释功能,也指出文化处于人性与人格之间,是不能被遗传和继承的,尽管组织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而表达自己的文化都要经受个体人格的调控。因此,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

(四)文化形态学理论:大学文化的“挑战与应战”

文化形态的理论源于摩尔根、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等创建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学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研究人类社会总体以及不同区域文化形态差异的理论,其理论本质在于以文化哲学以及文化比较的话语揭示人类社会总体或不同区域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规律。汤因比认为“挑战——迎战”是考察人类社会文化形态演变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形态学的方法就是“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予以考察和比较的方法。文化形态学理论既可以揭示某个文化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从理论上反映创造其在文化形态的相应人类群体当下呈现的生存方式及其可能的优化、发展途径。解读大学文化的内涵,可知大学文化内部呈现的各种形式连同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约束促动的形态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个具体的、生动的、特殊的、微观层面上的文化形态,并从本质上反映大学的生存方式、竞争方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以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为基本语境的无边界时代,遵循“挑战——应战”的基本法则,采取文化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大学文化,其本质就是要以深刻的根源性的方式重构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增强大学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实现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最终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目的。

(五)文化选择理论:大学文化在文化批判中前行

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通过文化选择,人类文化得以进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造的机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进行着文化选择。大学具有文化属性,它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成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即文化传递、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要实现大学的文化功能,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蒋梦麟认为大学有三股势力:校长、教授和学生。这些人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主体。大学的管理者(以大学校长为代表)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文化选择中主要体现在:建立和规范大学价值体系与确立大学理念;增强学校凝聚力,进而强化师生对大学所选择文化的认同;通过硬件和软件建设,增厚学校文化底蕴,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充当协调人;等等。大学教师(以教授为代表)是大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主体,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最终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其在文化选择中的作用体现在:规定、维护大学文化选择价值标准,创建、培育学科文

化,承担、实施学校文化选择,引导学生文化;等等。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也对文化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选择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将新的文化因素引进校园,甚至出现“文化反哺”现象,改变学校文化面貌;进而使大学对已选定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其所形成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文化选择具有较大冲击,而青年亚文化所特有的反叛性对大学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也可以产生破坏性的负作用。

大学文化选择首先表现在以文化批判为文化选择的推进机制,大学的文化选择总是紧随着文化批判而展开,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文化更新机制,并带有双向选择的特点。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文化选择一方面可以推进文化的进化,另一方面则规范社会价值体系,成为“社会良心”。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而言,大学文化选择既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模塑,提高个体的文化选择力,也将促进大学文化创造,孕育发生大学文化精神。

(六)文化自觉理论:大学文化必须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反复倡导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自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第二,要自觉到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三,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对自己文化的全面的自觉。

“文化自觉”观点对于研究大学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由此也引发出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到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尤使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反对文化浮躁,反对文化作秀。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大学文化自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选择的自觉与文化的创新。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借鉴与综合创新,传播、引导先进文化:以“大学人”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把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思考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利用不同学科团队共同担负起社会文化系统的预测、修复、综合、完善;认真做好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工作。可见,大学的“文化自觉”根本在于文化创新,使大学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社会改革和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持。

第五篇: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社会安全研究的文献综述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社会安全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资本视角下对于社区社会安全的研究我们从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说起。他的研究发现公民性强的地区的集体生活比较轻松,因为人们可以期望别人遵守规则。在公民性弱的地区,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别人会破坏规则。普特南发现,在那些具有深厚社会资本的地区,制度绩效良好,那里的人们关心公共事物,关心社区事务,相互信任,遵纪守法,社区鼓励团结、公民参与、合作与诚实的品质,而在制度绩效差的地区,人们极少参与社会生活。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依稀瞥见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安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社区犯罪率作为社区社会安全的一个方面,相对较早引起学者关注,有学者通过各种抽样调查和实验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截面和时序数据,对社会资本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了计量检验,指出社会资本可以降低犯罪率。2001 年,寇特和黑里对美国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社区内人们互不熟悉,缺乏对青少年的监督以及集体活动的参与程度很低,那么很可能会发生较多的犯罪和暴力现象。2001年,哈尔波恩分析了“芝加哥社区人文发展项目”的调查数据,他发现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邻里间的利他行为是解释社区之间犯罪率差别的关键因素。

社会安全与社会治理存在很大联系,学者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对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比社会安全研究更多。袁振龙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案件高发现象时,在该文中,规范、网络和组织被视为社会资本的三大要素,如果一个社区的社会资本要素增加,其治安形势就可能趋于好转。综上所述,社会资本理论提出后,学者们

从不同角度讨论过社会资本与违法犯罪的关系,也就是体现了社会安全中社会治理的一个狭小方面,但国内只有少数学者采取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还没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成果。在《社区与社会资本:互惠、分离与逆向———西方研究进展与中国案例分析》一文提出了社区与社会资本之间既有互惠发展,也有相互分离的状态,以及双方的负面影响,将社区与社会资本联系起来看,没有进一步思考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安全之间的关系。目前关于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公民社会安全感知的关系研究非常少,关于社区社会资本主要是与社区的治理联系到了一起,而将其与社区公民的安全感知联系在一起研究很少。这也是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将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公民社会安全感知联系起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目的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社会资本与社区治安的相关研究综述》袁振龙

2、《社区与社会资本_互惠_分离与逆向_西方研究进展与中国案例分析》张大维

3、《社会资本与社会安全---关于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安全的研究》袁振龙

关于安全与安全感的文献综述

一、安全: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英文的safety和security两个单词可以与汉语的”安全”一词相对应。在这里,与社区安全联系的”安全”一词,是security。在国外,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在其于19》2年出版的《冲突与合作》(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中指出:”安全,在客观的意义上,表明对所获得价值不存在威胁,在主观意义上,表明不存在这样的价值会受到攻击的恐惧。”[1](P.27)李少军.国际安全警示录[M].北京:金城出版社,1997.(图书馆:索书号:D81《.《 Z2五楼不可外借》)。何 雨认为一个完整的安全概念必须包括两个层面:即身体与心理均免于威胁。(城市居民的社区安全感及其多元影响因子——基于南京市玄武区的调查数据)

二、安全感:

1、概念:

马斯洛在《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当中把安全感分为自我安全感、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maslow AH,Hirsh E, Stein M ,Honigmann L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Joum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54,31:21)国外得到较多学者认同的安全感的概念是Sundeen和Mathieu在1976年提出的:“那些正在成为被害的人的忧虑和关注的度。”刘跃进认为安全是主体的一种客观属性,是客观存在;而安全感则是对主体客观属性一种浅层次的意识,是一种主观感觉。但它同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状态, 他认为安全感可以说是安全主体对自身安全状态的一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吴宗宪主编的《法律心理学大词典》中“安全感”这一词条中列出了两种解释:

1、个人或群体在摆脱危险处境, 消除恐惧心理,身心不再受到威胁时所体验到的一种平安舒畅的感觉;

2、特指人们对消除违法犯罪分子造成的恐怖情境之后的身心健康有保障、家庭财产不受侵犯的良好的社会气氛的感受。对于安全感概念的争论林荫茂总结了一下主要的几种:

1、安全感即犯罪恐惧感。

2、安全感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3、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信心、安全和自由。

4、安全感是潜在被害人的忧虑和关注。美国学者孙丁(Sundeen)和马修(Mathieu)在19765、年提出的安全感的概念是“那些正在成为被害的人的忧虑和关注的度”

6、安全感是团体归属感和自我归属感。

7、安全感是身体、心理危险的预感。

社区安全感”是市民对所处居住地区治安保障的感受,是他们对社会治安的破坏力和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况的主观认知,是一种群体意识。(迈向福利——上海市民安全感研究高峰朱于国)

2、评价指标:1988年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课题的安全感评价体系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社会治安综合评价、执法公正情况评价、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敢于作证的比重、敢走夜路的比重。

3、影响因素:高峰朱于国等人认为影响居民社区安全感的因素可以从感到安全的因素和感到不安全的因素两大类。即对居住地感到不安全或者安全的因素。

王大为 张潘仕等在研究中考虑了影响安全感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因素:

主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要素:个人境遇:自卫能力。

客体因素:管理控制;违法犯罪与灾害侵害;环境秩序;社会活动。(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

关于社会资本的文献综述

下载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新格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新格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司法行政新作为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司法行政新作为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必然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特别是伴随......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精选5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 (0630813049 张威威 企业管理 商学院)摘要:民生问题历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核心指标,因而长期以来......

    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

    两型社会视角下洞庭湖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 ——以大通湖区河坝镇三财垸村为例 摘要 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背景,结合大通湖地区河坝镇三财垸村新农村社......

    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一、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基于性别平等意识,我国农村女性面临着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对......

    市场监管视角下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研究

    市场监管视角下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研究 市场监管体制进行“四合一”改革后,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物价管理职能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技术对市场监督......

    人格魅力视角下乔布斯的领导力研究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 《领导力》 指导老师: 所在学院: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人格魅力视角下乔布斯的领导力研究 ——谨以此文纪念乔布斯 内容摘要:历史的经验已经不......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