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特长生优势创造适合特长生的历史课堂模式
发挥特长生优势创造适合特长生的历史课堂模式
今年我教的学生是高一音美特长生生,他们基础知识特别不好,对学习没兴趣,上课爱说话、睡觉、有些同学想学但不会学,学习习惯差。可是他们非常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小孩心性纯朴善良,特别愿意和老师亲近交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发挥他们的优势,创造适合他们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改思路:以人为本,发挥特长生积极好动、好表现的优点,积极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教学目标:量力而行,对特长生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与普班有区别,要抓重点,主干,要少而精。把知识点要点化、题型化。如《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节,我们就把一些重点学习内容简化成填空题,学生学习既有目的性,又抓住了重点。如世贸组织的建立,我就把课本知识浓缩成了下面的问题: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的目标。标志着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的新时期已经开始,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然后紧跟对应性练习加以巩固。
三、教学过程:合作共享,我们班学生人数较少,我把他们分为5个小组,每组5人,通过自主学习、记忆擂台、PK大赛、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等环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积极发言表现,当记忆王,题王,最佳辩手,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如PK竞赛时,我要求每个小组每个人都要到黑板上独立完成,最后计算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总和,优胜小组是全组人员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这样小组的凝聚力、学习热情都大大提高。
四、学习效果:高质有效,为保证学习效率,我们每个学习模块设计时小而精,重视基
础知识的记忆、运用、PK竞赛更是调动他们追求成功的积极性。如遇到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我要求展示组全员背着说,并请他们任意选择他组中的任何一组来对抗,让学习有竞争性。
五、课堂模式:
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设置自主学习任务---限时巩固-----探究问题---思维展示的模式。
第二篇:历史特长生培养计划
历史特长生培养计划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日显重要,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为此,针对我校学习成绩优异,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历史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平时的讲课或辅导中,需要对他们特别关注,才能达到优等生吃得饱的目的。为了培养这些特长生,达到培优的目的,现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历史方面的“名学生”;
三、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在课上特别关注这些学生,把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题目分给他们来做,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注意课下辅导以及课堂知识的延伸。在课堂上授课,要照顾全体同学,所授只是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那些特长生会学有余力。在课下辅导时,有针对性地把一些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会使那些优等生真正有所提高。
4、定期开展历史课外小组活动,给历史特长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不仅教授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开展一些如历史演讲比赛等等。培养学生历史运用能力和多方面的才艺。
5、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让特长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自信心。
赵淑琴 2015.8
第三篇:历史特长生培养计划
历史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历史特长生的定义。
所谓历史特长生,并不是在一次两次考试中有好成绩,在一两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而是对一个学生历史素质的全面概括,它表现在:
1、对历史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强,不满足于课内知识。
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3、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应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促进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
4、具有较好的历史素养,即了解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仅了解历史自身的思维方法、结构和应用,同时对历史的发展、作用和价值有所了解,能够去发现和欣赏历史的美。
5、积极参加历史学科竞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当然,衡量一个学生的历史素养不能仅仅用成绩来衡量,因素是各个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应该来说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胜的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而言表现出更好的历史素养,即更好的历史思维品质、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反应能力。
二、历史特长生的优缺点
(一)有良好的智力和智商为先决条件
作为一个人,判断其发展是否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智力和智商是否发展正常.对于在历史方面表现较优秀的孩子来说,就必须有良好的智力和智商为先决条件.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讲授同样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接受能力明显要比其他学生快很多.
(二)有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特征
对于历史方面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健康的心理特征,个性发展积极向上。
1、有远大的理想。
2、有很强的自尊心
3、有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4、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时间里有8O%是由习惯来支配的。对学习较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从早到晚的行为都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一响便自觉地回教室准备上课,天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习惯记笔记,遇到不会的历史题会及时问老师,做题过程中认真仔细等等。所以这些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学习,提高成绩都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四)特长生的缺点
虽然特长生有许多一般学生不具备的优点,但也并不十全十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可变性,一些潜在的不良因素,随时都会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障碍。其主要表现是:
1、自高自傲,目空一切,看不起他人。一些特长生错误的认为自己天资好,有优势,而又经常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因此,把尾巴翘得很高,好像自己有些飘飘然了。
2、由于特长生经常受表扬,对于荣誉特别敏感,不能接受他人特别是同学的批评。当别人指出其缺点时,满不在乎的认为“一俊遮百丑”。有时明知不对,不是辩护推脱,就是转嫁于别人。
3、特长生出头露面的机会多,成绩突出,老师对他们的教育相对少一些,因此对自己要求不严,喜欢自以为是。
4、有些特长生长期处于一种顺境中,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灰心丧气,一落千丈。
了解了以上这些特长生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肯定长处,弥补不足,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使他们不断进步,而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关于培养历史特长生的几点措施
(一)注重创新教育的培养。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尽力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做;并且以自主探索式的主体实践性教育为主要依托,真诚而坦率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其具体做法是:
1、每节新课之前,我都组织学生自行预习课本,并对学习内容大胆地进行取舍,且针对疑惑之处,拟出一个求助学习单,以便课上提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质疑问难、讨论研究。
2、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3、在课堂教学中,故意制造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大胆地给予指正。
4、定期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历史资料,然后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理解,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交流讨论。
5、发动学生自办历史小报,让他们自己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病症”找药方,开处方。
6、不定期的调配学生座位,让其自由组织学习集体。
7、定期的举行“小能人”选拔赛,并让这些“小能人”自主地走上讲台,与老师和同学展开合情合理的辩论。
(二)加强参与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参与能力。通过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扩展了认知结构,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合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培养。
1、前面已经介绍了,对于这些历史特长生来说,他们有许多自身的优点,比如自尊心都比较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等等。那么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些优点进行培养。
2、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缺点。作为历史特长生,他们也都有一些像前面所介绍的诸如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等性格上的缺陷,教师如果引导不当,结果会很严重。应及时指出其不足。使其扬长避短,更上一层楼。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观察,多思考,结合历史特长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我们的教学会有很大地帮助。
第四篇:高三特长生如何有效复习历史
高三特长生如何有效复习历史
宜都市二中宋凤庭肖何
对于高三老师来讲,特长生的教学是一个大问题,他们因专业训练、考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艺术生、体育生、传媒生专业训练的时间也不统一,文化课也很难集中学习。再加上历史基础薄弱,知识遗忘严重,复习备考难度可想而知。在复习时间很短的情况下,怎样使学生快速提升历史成绩,由低起点达到高考要求?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因循艺体生特点,糅合文化课学生一轮、二轮复习的内容和思路,结合考纲和考试说明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善于对学科知识重组和整合;指导学生答题思路,灵活调用驾驭或迁移应用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精心设计学案,遴选典型题目,课堂以章节小专题形式进行历史复习。能否最后在高考中获胜?如何开展科学、扎实、有效、细致的复习?结合我在特长生历史复习备考中的思路做法,下面谈一些教学实践的粗浅认识,相信对特长生群体或者一些 “普通”文科班会有所裨益。
一、夯实基础,培养意识
虽然历史意识的概念到现都还没有定论,但就我的理解,我认为历史意识的培养要注意两个地方,一个是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事实的了解;一个就是对历史事实的理解,而且是多角度的理解,也就是历史史观的角度。历史意识的具备,在历史考察中无非就是看得懂材料,知道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深层次的去把握其变化规律。所以,我觉得这一切都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夯实基础人就是现代高考的要求。于是,在第一轮复习中,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就进行最基础知识整理,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归类,鼓励其用多种方式并督促落实。
二、专题复习,有效备考
仔细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历史试题在向专题化方向发展,历史知识交叉纵横、相互渗透,呈现出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特长生的有效做法是按计划搞课时小专题复习,每课时以专题学案形式将知识系统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复习中高三开设的专题有:中国古代史的四个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从朝代、疆域、中国的政体、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改革等几个方面复习。
2、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主要内容有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对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认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对外贸易等。
3、中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专题。注意区别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历史范畴。
4、中国科技文化史专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史复习应着重注意:(1)梳理科技、思想、史学、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分析各个阶段文化发展的特征;(3)分析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内容与政治经济等内容的内在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专题:
1、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的巨变专题。复习应注意: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影响;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几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极其启示。
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史专题。复习应加强对问题的理解认识。
3、国共两党的活动及其关系专题。内容包括: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国共关系。
4、共和国史专题。注意曲折与成就两条线。世界近现代史四个专题: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专题。内容包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的扩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国际关系史专题。复习应注意:几个“体系”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4、国别史。包括:英、法、美、、日、德、意、沙俄等国。
三、知识综合复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将全部历史知识再次复习一遍,打牢基础,为下一轮的综合复习作好准备。我们还是采取进一步落实加解题方法的培养,培养他们敢于答题,敢于表达的意识。同时打乱专题,设计小专题让学生自己整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复习,让他们发现总结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与规律性。
四、科学备考,务求有效
在复习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东西,怎样指导复习才最有效?”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益高低的指标。为确保有效,以下常规环节很重要:
1、周密计划:素质教育形势下我们历史课时每周有5节,艺术班仅有4节,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时合理完成复习任务,因此必须增强复习的计划性(具体到周计划、课时计划、自习的安排,对每节课复习什么、复习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复习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性,课堂上让学生有自我反馈、整理、提高的时间,力求使复习适合学生及高考要求。平时在训练和讲评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引导学生时时处处找依据,做题的每一步、每一个选项、每一个要点的取舍都要有依据。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减小教师备课压力的基本环节。我们一般把下周要复习的专题、学案编写、周末作业、自习练习等进行分工,先“自备”,再在每周四“集备”:集中讨论,提意见完善。备课中备考纲、备学生的环节很重要,我组教师均能依据学情,认真钻研考纲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认真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指导学法等活动,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很快。
3、答题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平时专题复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正确的备考状态,训练培养他们答题时的如下能力:①会审题,能够仔细阅读试题,提取有效信息;②会确定思路,要构建一些答题的模式;③会表述,运用学科术语认真编制答案要点;④会调整心态,考场上要满怀信心,力争不丢分、少丢分;⑤会利用时间,书写认真、规范、快捷,珍惜每一分钟。
五、激发兴趣,探究高效
为使复习和教学更有效率,很长时间以来我就探究特长学生的兴趣教学问题,根据特长生基础弱但领悟能力强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定期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以先学带动好学;限时训练课间完成,完成后可自主找老师解答,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促进了知识的落实和积累。
教育学博士周南照先生结合在美留学的经历谈到:“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以启发思路为主的学习。在中学阶段就普遍让学生作‘课题’,即给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自己进行研究,然后再写成文章。这样就打破了老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探索、自己发现的乐趣,从中锻炼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多讲不如精讲”、“师析不如生辩”,我让学生课余自主确定复习专题,并搜集资料,指导其展开探究和总结,然后学生演讲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收获心得。长期坚持该活动,我发现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究精神,也使学生复习效率倍增!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收受。”每每发现课堂上学生对探究的问题兴致盎然、两眼发亮放光,我们作为教师,自己的热情、激情也自然随之迸发出来,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第五篇: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模式
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模式
字数:2497 来源:祖国·教育版
2014年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依据现行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和选拔形式,针对新课程改革和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我校致力于把艺术特长生培养作为办学特色和优势。在班级组建、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计划、专业训练等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给艺术特长生营造适合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展示的空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艺术特长生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具体操作总结如下:
“小团体教学”模式的确立
音乐特长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群体,在考前要进行声乐、钢琴、舞蹈(作为主考专业选修一门)和乐理、欣赏、视唱练耳等专业课的学习。以上三门主考专业课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钢琴、声乐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其不足之处,即:课时量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在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中实行“小团体教学”的教学思路。
所谓“小团体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知识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开展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依据高校音乐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团体课,使学生在掌握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各项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开设艺术实践课,使学生将所学的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付之于实践,锻炼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精神。“小团体教学”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音乐特长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三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互教互学、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艺术实践活动能力。
方案实施策略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团体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和参与者,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接受式教学将被师生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所取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权威性地作知识的讲解与示范,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课堂中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过程似乎比较简单,其实,这样的音乐教学已变成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这种创造过程使得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知识、思维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师生关系的亲和性也随之增加,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从知识的传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
2.2 科学的专业培训计划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和教学进度的深化及具体化是学生有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学期计划的制定能使备课工作更有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期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制定团体周计划与月计划。根据团体成员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反应速度分别制定周计划与月计划。要求团体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方面不会因为一时完不成作业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教学的基本进度,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2.3 实施“小团体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团体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3到4人或5到6人一个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形成一个以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相互结合的团体教学模式。
优势与成果
3.1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次授课中只能教一位学生,假设一位专业教师带 10 个初学钢琴学生的钢琴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重复 10 遍,教学效率极低,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开展“小团体教学”,可以将3、4个同学编成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在教学时,要讲授的知识点只需讲一次,省下时间把问题带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分析作品的技术重点与难点,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示范、指导,再指出每个同学所存的优缺点,如: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注意教师的实际示范行为,加强了理论讲解与内容的分析,又注意到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明确了练习的重难点与练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乐事,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2 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
开展 “小团体”教学模式,在课外,可以让学生按小组的形式相互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各种同伴团体的作用,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探究,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要点,小组成员之间都彼此清楚,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监听,并及时纠正错误。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只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点拨、分析、指导,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在以后的练习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布置新的作业,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平,变一人为师为众人皆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
3.3 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注重艺术实践就是强调锻炼,这种艺术锻炼和实践,对于高中音乐特长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音乐专业教学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自主参与艺术实践,积极性高涨,思维也极为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通过实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和应考能力,为高考面试打下良好基础。
几年来,我校在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连续两年音乐特长生的高考成绩过线率达100%,专业成绩名次在全区名列前茅,特长生培养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优势和特色。老师们形象地把艺术特长生培养比喻为我校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